导航:首页 > 电影类型 > 大明宫电影从哪个门进

大明宫电影从哪个门进

发布时间:2023-01-28 18:17:38

❶ 纪录片《大明宫》-2、丹凤朝阳

第2集、丹凤朝阳

长安城 唐 公元618年,李氏家族建立大唐,定都长安城,立国之初,皇室仍然居住在隋帝国建造的太极宫。

太极宫

太极宫处在一块洼地上,在多雨的夏天非常潮湿,很不适合居住。公元662年,立国四十五年之后,帝国开始大兴土木,在长安城的东北方向修建新皇宫。规模浩大的皇家工程仅仅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大明宫 丹凤门

公元664年正月初一,这是大唐的新皇宫——大明宫落成后的第一个元日。元日的大朝会是帝国最为隆重的庆典。对于帝国的官员来说,元日这天能够进入丹凤门意味着无上的荣耀。丹凤门是大明宫的南门,也是大明宫的正门。在丹凤门的里边,就是大唐的最高统治者居住的地方,也是帝国的权力中心。太阳正在升起,官员们进入丹凤门。正对着丹凤门的是一个纵深六百三十米的广场。巨大的广场尽头就是大明宫的主殿含元殿。

翔鸾阁

巍峨的殿堂坐落在三层大台上,东西两侧如巨鸟的翅膀一样,飞扬的是高大的阙楼。

栖凤阁

唐代诗人李华这样描述,“进而仰之,骞龙首而张凤翼;退而瞻之,岌树颠而崪(zú)云末,仰观玉座,若在霄汉;倚栏下视,南山如在掌中”高耸入云的宫阙,气势磅礴的殿堂,含元殿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宫殿。在三千多年的时间里,数以百计的君王和皇帝修建了无数座宫殿。但是,规模和气势如含元殿者,确实没有第二个。

含元殿的殿基高出地平面整整十五米。为了官员上朝方便,东西两侧分别修建了两条平行的坡道。由丹凤门北望,坡道宛如龙垂其尾,称之为“龙尾道”。唐代诗人白居易写道:“双阙龙相对,千官雁一行。”巨大的建筑,渺小的官员,含元殿体现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帝国的庄严神圣。

大朝会的时间终于到了,大唐的皇帝和皇后步入含元殿,这是帝国一年中最神圣的时刻。一代明主唐太宗离世之后,太子李治继承帝位,这就是大唐的第三位皇帝,唐高宗。大明宫落成的时候,他已统治大唐十五年。帝国在蒸蒸日上,高宗唯一的担忧只是每况愈下的身体。由于身体羸弱,帝国事物逐渐转移到了高宗的皇后武媚娘手中。唐高宗并不知道,这只是自己心爱的女人书写历史的开始。

正月初一的大朝贺是大唐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礼仪。大臣:“恭祝陛下,万寿无疆。”在尊贵神圣的含元殿,各部官员向皇帝呈报一年来的政绩,展示帝国取得的成就;各国使节献上来自异邦的宝物,表达对大唐的敬意。使节:“大唐皇帝,万寿无疆。”唐代诗人王维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恭祝陛下,万寿无疆;恭祝陛下,万寿无疆”大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来自各国的使节都渴望与大唐交往。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节而言,元旦的大朝会是最好的机会。这一天,他们能够亲眼目睹大唐的皇帝。唐代诗人李华这样描写大明宫:“北据高岗,南望爽垲,终南如指掌,坊市俯而可窥。”站在含元殿上向南眺望,偌大的长安城尽收眼底。

慈恩寺 大雁塔

在大明宫的正南方向,是一座宏伟的佛寺慈恩寺。慈恩寺的第一位住持,就是大唐显赫一时的玄奘法师。“慈恩寺的第一任住持,不正是玄奘法师吗。”诗人李华这样解释大明宫的涵义,“如日之升,则曰大明”。这是一个踌躇满志、昂扬向上的时代。大度而不浮华,雄浑而不雕饰,含元殿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写照。它宛如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照耀着大唐的天空。黄昏来临,当班的官员们走出宫门,忙碌了一天的大明宫逐渐清静下来。皇家卫队开始巡逻,执勤的卫兵擂响了含元殿鼓楼上的大鼓。关闭宫门的时间到了。鼓声首先在大明宫敲响,以此为信号,整个城市的街鼓依次响起。长安城实行宵禁制度,大大小小的城门听着鼓声开始关闭。夜晚降临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开始进入梦乡。大明宫不仅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整个帝国的统治中枢。偌大的唐帝国,通过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大明宫中有条不紊地运转。大明宫中的皇家卫队称为金吾卫,他们掌管着大明宫所有宫门的钥匙。大明宫有十一座宫门,开关宫门的制度很严格,必须核对门契。门契分为两半,一半在宫中保存,另一半由门官掌握,两半契合才能打开大门。门契刻成鱼形有特定的含义,在古人看来,鱼白天还是黑夜从不闭眼,警惕性最为可靠。金吾卫不仅负责宫廷的安全,还负责整个长安城的治安。根据大唐的制度,官员们五更左右就要去上朝。五更点卯的时候,天还没有大亮,长安城依然在熟睡。官员是帝国的支柱,尤其是都城的官员,地位更是举足轻重。但是在大唐,官员们无论职位高低,大多骑马上朝。高级官员一般有一个或两个仆人随行,在夜色中为主人掌灯。级别比较低的官员俸禄有限,只能一个人独行。

大明宫在长安城的东北方向,与官员居住的地方有不短的路程,风里雨里上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大唐帝国,官员必须准时上朝。如果上朝迟到,惩罚会非常严厉。轻则罚去一个月的俸禄,重则丢掉官职。地位显赫如宰相者,都不敢无故迟到。天已经放亮,官员们到达了大明宫。

每进一座宫门,皇家的卫兵都要仔细核对每一位官员的身份。“吏部侍郎裴行俭!”所有在大明宫上朝的官员,都要登记在册。登记的内容不仅有姓名、官职和年龄,甚至还包括身高和形体特征。“波斯国王子泥涅师!”经过一连串严格的确认之后,官员们最后才能到达大明宫中的宣政殿。“黄门侍郎苏中鹤!”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分别为大唐的外朝、中朝和内朝。宣政殿在含元殿以北,是大唐处理国事的地方。盛大的庆典一般在含元殿举行,宣政殿和紫宸殿是真正的权力中心。“吏部侍郎裴行俭!”“在!”根据大唐的律法,官员们上朝时必须遵守纪律。笏(音同“户”,hù)板歪斜者,罚去一个月的俸禄。“波斯国王子泥涅师!”笏板又称朝板,是官员上朝时的工具。如果有事启奏皇帝,可以在背面写字以防止遗忘。

在大唐,五品以上的官员使用象牙笏,五品以下的低级官吏使用竹子制作的笏板。另外,不按照等级次序站立,未经允许随便讲话,无故离开队列等等,都要罚去一个月的俸禄。“皇上有旨:圣体不适,令皇后替朕坐朝。”“波斯王驾崩,王子返回,吏部侍郎裴行俭护送。”“西国路远,一路珍重。”“臣定当不辱使命。”宣政殿的朝会结束之后,官员们就会前往自己的办公场所。宣政殿的东边是门下省,西边是中书省。

门下省

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直接代表皇帝的旨意行事,是大唐中央最高的权力机构。在前代的基础上,大唐创建了行之有效的中央管理体系。“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代,但完善于唐帝国时期。“三省”之间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约,行政效率很高。

紫宸殿

学者们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唐代的中央管理制度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地步。 退朝之后,武皇后在紫宸殿单独诏见了大将军裴行俭和波斯国的王子尼涅师。紫宸殿属于内朝,与宣政殿相比,气氛自由了许多。对于官员们而言,能够在大明宫的紫宸殿受到武皇后诏见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裴大人,务必小心。”“皇后放心,臣将尽全力保护王子的安全。”根据史书记载,晚年的唐高宗被病痛折磨,国事几乎都托付给了武皇后。正是在大明宫中的紫宸殿,这个日后威震天下的女人开始执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679年 丝绸之路 尼涅师是一位在长安长大的波斯王子,官居大唐的左武卫将军。由于父亲亡故,尼涅师必须返回波斯继承王位。公元679年,大将军裴行俭护送波斯王子西归。

碎叶城 遗址 吉尔吉斯斯坦

在天山以西的碎叶城,大唐骑兵大败反叛的西突厥人。西突厥的可汗被俘虏,丝绸之路的秩序恢复畅通。在唐高宗和武皇后的时代,国力进一步增强,大唐骑兵多次抵达葱岭以及天山以北的地方。

对唐高宗而言,除了每况愈下的身体,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陛下,裴大人传书兵部,碎叶城的叛乱已经平定,西突厥的首领被我大唐俘虏。”“传旨裴行俭,在碎叶城刻石记功。”“皇上英明,大唐的盛名才可以远播葱岭。”公元680年,在返回长安的路上,裴行俭不费吹灰之力又收服了北部边疆反叛的突厥贵族。突厥首领被押送长安,大批突厥民众归附。大唐的军威远播四方。唐高宗李治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尊崇与荣光。

大唐疆域图 唐高宗时期

史书上记载,高宗时期,大唐的疆土东至日本海,西达咸海,南抵越南,北越贝加尔湖,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

长安城

学者们认为,在唐高宗统治期间,大唐实际控制的疆域最为辽阔,长安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心。一切都预示着,一个辉煌的时代已经到来。

唐太宗时期,大唐骑兵抵达天山脚下,汉末以来时断时续三百多年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在唐高宗统治的三十四年里,帝国的铁骑一次又一次越过沙漠,为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而不断浴血奋战。无论是彪悍的突厥人还是凶猛的强盗,再也没有人敢肆意破坏丝绸之路的新秩序。疲惫的商旅可以放心地睡觉,异邦的使节可以通行无阻。

舞马衔杯银壶 唐

东方的丝绸和茶叶从长安出发,一直可以抵达罗马。西方的金银和珠宝,从阿拉伯帝国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安。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达到顶峰。 兽面玛瑙杯 唐 自汉帝国开通丝绸之路以来,生活在西域以及今天中亚一带的少数民族就不断来到中原,这些人被笼统地称为胡人。在大唐的都城长安,胡人随处可见。唐代的史料中记载,胡人戴着汉人的帽子,汉人穿着胡人的衣衫。包括一万户突厥人在内,长安城中的胡人很可能有近十万之多。

擅长经商的粟特人主宰着西市的贸易;龟兹的舞女在酒肆最受欢迎;于阗人以绘画而赫赫有名;高昌的乐人经常被皇室选中,前往宫廷演奏。不仅如此,很多胡人直接为皇室服务。大明宫中的皇家卫队里就有不少胡人,甚至连皇家卫队的队长也是胡人出身。

胡人武官佣 唐

政治上不分疆界,张开怀抱;经济上不分族别,竞争谋生;族别上不分胡汉,皆为臣民。胡人几乎融进了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唐帝国的统治者,大度豁达,自信包容,可能与遗传中的胡人血统有一定关系。学者们考证,大唐的前三位皇帝,其母系血统都是胡人,唐高宗李治更是充满了胡气,汉族血统只占四分之一。汉民族的血液里大量搀进胡人的剽悍精神,而胡人的灵魂中也铭刻着汉民族的文化烙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包容,大气磅礴。各民族、各宗教在大唐和谐相处,对中华和夷狄“爱之如一”,这就是公元七世纪的大唐帝国。 683年 洛阳城 在中国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似乎失之偏颇,唐高宗并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皇帝。统一儒家经典,改进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律法,他继承了唐太宗留下的基业,并且发扬广大。在临终之前,五十六岁的唐高宗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如果上天再赐朕一个月的生命,能够重返长安,朕死而无怨了。”“皇上!”高宗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成就了他帝王梦想的大明宫。公元683年,在大唐的东都洛阳,唐高宗驾崩。

690年 洛阳城

高宗去世后,武皇后开始执掌大权。或许是为了自己的大业,或许是逃离曾经的噩梦,武则天离开长安,以洛阳为东都。公元690年,六十七岁的武皇后在洛阳称帝,世人谓之武则天。武则天离开长安之后,大明宫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皇家卫兵、宫女和太监。

大明宫

这座巨大的宫殿在默默地等待,等待女皇的归来。

❷ 西安大明宫值得去吗有什么好玩的

西安大明宫非常值得去,可以去丹凤门、博物馆玩,也可以赏花。

春暖花开,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花开正盛,三月的西安特别美,周末出门散心的人特别多,家门口都公园就是大家的会客厅,带着家人沐浴春天的阳光,青龙寺,环山路,革命公园,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内,世博园内樱花都开了。盛开在太液池南岸的粉黛乱子草,如红色云雾、瑰丽娇艳,形成了一片“粉红花海”,与太液池一汪碧水相映成趣,已然成为遗址公园的又一道金秋美景。

❸ 纪录片《大明宫》之魂牵梦萦的大唐盛世

在四千多年的文化长河中,中国的文化成就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的,所谓琴棋书画诗酒茶是为东方的艺术瑰宝,服饰、瓷器、建筑等等亦如是。而其中尤以建筑最为特别,青砖黛瓦、雕梁画栋,无处不融合中国文化的意境。在中国传统建筑里,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为官式建筑,比如阿房宫、故宫、圆明园、官署等,二为民居,比如徽派建筑、江南水乡、客家围屋等。皇家宫殿建筑为了体现威严,往往修建的气派精美无比,能倾全国之力,请来最好的工匠。而民居受财力的限制,往往会相对实用一点,依山傍水,沿路而建,更多的是含蓄之美。所以皇家建筑是最能够代表中国传统建筑的最高成就。

大唐帝国,是中国史上最辉煌的年代。大明宫作为大唐的皇家宫殿,被誉为“千宫之宫”,它就是皇家建筑群的代表之作。

在介绍大明宫之前,要先隆重介绍一下金铁木导演。因为他,我重新认识了大明宫,重新见识了大唐的辉煌气魄,在我眼里,他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传承者。

从金铁木导演的作品不难看出,他有多么地执着中国古代历史。在拍摄大明宫之前,金导其实是想拍一部关于大唐的纪录片,因为对于所有的中国人而言,大唐都是一个难以释怀的梦,只是由于讲述大唐的电影太多,大多千篇一律视角不够独特。因缘际会之下,金导接触到了大明宫宣传片制作人,后来想若是以大明宫为主线来讲述大唐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在考古学者、古建专家以及电影特效公司的支持下,一部用数字技术复原的大明宫纪录片出炉了。

大明宫,作为唐帝国的皇宫,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起居理政。其占地面积5200多亩,建筑规模相当于五个紫禁城大小,是今凡尔赛宫规模的3倍、克里姆林宫的12倍、卢浮宫的13倍,它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规制最为严整、规划最具特色的宫殿群。

大明宫因何修建?据史料记载,隋帝国开国之初,宇文恺根据周易理论设计了长安城,再根据紫薇星的位置设计了太极宫,唐打败隋朝后,也接管了太极宫作为唐朝的皇宫。但宇文恺的设计拘泥于风水文化而忽略了实际地形的缺陷,太极宫位于长安城以北,正是地势低洼之地,每当雨季来临之时,便显得燥热潮湿,非常不适合居住。李世民自发动政变后,李渊便成为太上皇住在太极宫,因为太极宫实在燥热潮湿,为了表示孝心,在一个叫马周的官员建议下,李世民决定为太上皇修建避暑行宫,以挽回一点发动政变后不好的名声。公元635年,被命名为“大明宫”的新宫殿开始动工了。可就在开工后不久,李渊便离开了人世,大明宫也因此停止了。再动工时已是高宗时期,高宗时期,国库已日渐丰盈,大唐的影响力也日渐显现,燥热潮湿的太极宫已无法满足日益强盛的大唐帝国,此时的高宗迫切希望能有一座新皇宫来替代太极宫。于是大明宫又重新开始修建了,但此时的大明宫不再是作为避暑行宫而存在,而是作为帝国的新皇宫,规模已非往日可比。规模到底有多宏大,这里用影片中的数据来说明,数十万的工匠、十五个州的赋税收入、开国以来几十年的国库积累,不仅如此,而且还停发了全国各级官员一个月的俸禄,可以想象,为了营造大明宫,当时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大明宫的正门是丹凤门,进了门往里延伸依次是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三大殿的功能分别为外朝、中朝和内朝。三大殿往北是皇家居住的地方,依次有麟德殿、金銮殿、含凉殿、太液池和三清殿等。其中最为显赫的宫殿是麟德殿,麟德殿的三重殿造型可谓亘古未有,华美豪迈,也成了当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举办宫廷宴会。太液池是一个人工湖,玄宗晚年沉醉的梨园就在太液池的东岸,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玄宗带领他的皇家乐队在此创作的,梨园也成了中国戏曲舞台的代名词。在太液池的南岸是金銮殿,皇帝常在此召见文人墨客,据史料记载,李白第一次见玄宗就是在此地。总而言之,大明宫里的宫殿都有它的功能定位,作为帝国的权力中心和外交中心,大明宫给世界展现的不仅是大唐的强盛,更是代表先进文明的象征。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代诗人王维曾这样描绘大明宫盛景。当时的大唐,万国来朝,万商齐聚,横向比起今之美利坚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世界政治外交中心和经济文化中心的唐帝国,真正让我钦佩的倒不是它的强盛,而是它开放包容的大气格局,政治上不分疆界,经济上不分族别,正所谓“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如今的中国,若是能有一千多年前大唐开放包容的态度,也不至于被文明世界孤立啊。

所谓物极必反,大唐的命运也终究逃不过历史的轮回。在公元880年,黄巢攻占长安,农民军大肆洗劫长安城,又在公元904年,长安城再次遭受战火,象征着大唐荣耀的大明宫,从此彻底沦为废墟。三年之后,大唐覆灭。

在若干年后的今天,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正供着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参观,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如今的断壁残垣下埋藏着曾经的历史。我不知道,很多国人也不知道。感谢现代电影特效的发展让我们有幸一睹大明宫的原貌,更感谢金铁木导演辛勤的拍摄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使大明宫得以最大还原。其中无论是服饰道具、人物剧情还是场景建模,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称赞,这种直观上的震撼是小说所无法比拟的,我想这才是影视作品最有意义的地方。

阅读全文

与大明宫电影从哪个门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包法利夫人电影国语 浏览:156
怎么可以放电影给别人看 浏览:206
法国电影叫什么狼 浏览:544
香港武功电影 浏览:552
党史故事讲开国大典电影 浏览:405
经典二战电影赏析课收获 浏览:780
邪不压正电影哪里拍的 浏览:254
红王后电影完整版中文版 浏览:875
真三国无双电影在哪里取景 浏览:147
恐怖的鬼屋电影 浏览:114
怎么建一个电影网站 浏览:249
狗叔看电影 浏览:959
用英文推荐我最喜欢的电影 浏览:736
松江看电影哪里最好 浏览:857
七年级可以看的英文电影 浏览:22
明媚的青春1电影 浏览:363
伤感动漫虐心片段中文电影 浏览:2
汪汪队立大功高清电影全集 浏览:850
经典武打老电影雷下载 浏览:118
韩国恐怖电影X 浏览: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