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南斯拉夫桥电影的桥在哪里
南斯拉夫桥电影的桥在黑山北部,横跨欧洲最深的塔拉河大峡谷,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全长366米。它初建于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炸毁,后于1946年重建并保留至今,《桥》就是根据当年游击队炸桥的史实改编并在此拍摄的。《桥》是1969年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战争影片。由哈·克尔瓦瓦茨执导,斯·佩洛维奇、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伊·加洛等人主演。
剧情简介
1944年,德军投入重兵守卫南斯拉夫境内的一座大桥,党卫军上校霍夫曼博士处心积虑防止南游击队的攻击。同一时间,游击队少校“老虎”(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饰)接到上级命令:为阻止德军汇合,必须在七天之内找到建桥工程师将桥炸毁。
老虎与老战友——爆破专家扎瓦多尼(博·德沃尔尼克饰)以及他的助手班比诺、沉默寡言的战士狄希、曾参与建桥的游击队员曼纳,组成了一支行动小队。老虎从盖世太保手中救出工程师,在接近大桥的过程中与德国护卫军队发生激战,有游击队员与联络员牺牲了,但也有新的力量补充进来。在破解了德军的间谍渗入之后,游击队员们终于将大桥炸毁。
② 电影《桥》的德国版和南斯拉夫版有什么不同啊
前联邦德国影片《桥》(1959) 导演:Bernhard Wicki 编剧:曼弗雷德·格雷戈尔 Michael Mansfeld KarlWilhelm Vivi 主演:沃尔夫冈·斯顿夫 Corla Trantow 冈瑟·霍夫曼 卡尔·迈克尔·鲍尔泽 Frank Glaubrecht 前南斯拉夫电影《桥》(1969)
导演 哈·克尔瓦瓦茨导演 演员 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 斯·派罗维奇出品 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 地区 南斯拉夫 类型 经典二战影片
③ 求二战经典电影《桥》(南斯拉夫),谢了
桥1969
链接:
提取码:3666
《桥》是1969年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战争影片。由哈·克尔瓦瓦茨执导,斯·佩洛维奇、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伊·加洛等人主演。影片讲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期,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将德军撤退途中一座必经的桥梁炸毁的故事。>>>
④ 电影《桥》的德国版和南斯拉夫版有什么不同啊
前联邦德国影片《桥》(1959)导 演:Bernhard Wicki 编 剧:曼弗雷德·格雷戈尔 Michael Mansfeld KarlWilhelm Vivi 主 演:沃尔夫冈·斯顿夫 Corla Trantow 冈瑟·霍夫曼 卡尔·迈克尔·鲍尔泽 Frank Glaubrecht 前南斯拉夫电影《桥》(1969) 导演 哈·克尔瓦瓦茨导演 演员 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 斯·派罗维奇 出品 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 地区 </B>南斯拉夫 类型 经典二战影片
⑤ 寻访南斯拉夫电影《桥》外景地散记(图)
山川景色摄影(冯赣勇)
途中田园风情(摄影:冯赣勇)
在穿越隧道间隙的行进中,只见一侧远眺是连绵不断的山峰,另一面俯瞰是深不见底的沟壑,风景十分壮观。人们能深刻感受到车在山中走,人在路中游的快感。一路上爬山观水,远观饱览山景,近瞧峡谷激流。一个多山小国的黑山,想不到有着处处生机盎然的景色。
塔拉河谷大桥(摄影:冯赣勇)
这座位于黑山塔拉河谷上的大桥,确实是在战争中被炸毁后重建的。但是电影中的情节与 历史 真实事件炸桥有所不同。据相关资料记载:塔拉河峡谷大桥位于黑山北部,横跨欧洲最深的峡谷--塔拉河大峡谷,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全长365米。
桥头雕像(摄影:冯赣勇)
大桥最初建于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炸毁,后又于1946年重建并保留至今。曾风靡中国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就是根据当年游击队炸桥的史实改编并在此拍摄的。这座塔拉河谷大桥连通了桥两头的小村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大桥非常壮观,从近处根本看不出其壮观之态,远观或是从空中俯瞰,或是从桥下向上看,就会深切地体会到其宏伟之势。
塔拉河峡谷(摄影:冯赣勇)
站在桥上眺望远处风光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俯身向下可以看见流势凶猛的塔拉河,仰望向上看是蓝天白云悠悠;环顾四周瞭望,可以看见青山和在山下的小小村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大桥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大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壮丽画面。特别是在两岸还架起了溜索,穿梭于峡谷之上的滑溜索景象令人为之惊叹不已。
桥头观桥(摄影:冯赣勇
关于这座桥的来历始末缘由,一位名叫寒夷术的先生有着生动的记载:1937年,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王国黑山地区。朝阳刚刚从群山中露出笑容,沟壑深邃的塔拉河大峡谷便迎来了一支风风火火的架桥队伍。听到动静,附近小村庄早起的庄稼汉们,暂且放下手中的农活,三三两两围拢过来,蜷曲的胡须中央或在卖力吧嗒旱烟或在讨论着眼前的新鲜事。
桥上观景游客(摄影:冯赣勇)
领队的是建筑师安东诺维奇,他站在河谷边上,手握着桥梁蓝图,和设计师米亚特•斯•特罗亚诺维奇教授,以及施工队的几位主要负责人现场会谈。他们不时地向桥位所在的河谷纵段方向指画着,信心饱满地表露无疑。
桥头纪念碑(摄影:冯赣勇)
经过三年紧张劳碌的施工,施工队克服了地势地貌复杂、汛期水流湍急、技术落后且无法采取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诸多困难,终于将横跨塔拉河谷的大桥建成通行。
桥头铭牌(摄影:冯赣勇)
这座钢筋混凝土拱桥长365米;有5个拱,其中跨越河道的主拱长114米;桥面距河面常年水位172米。完工当年,塔拉河谷大桥成为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世界桥梁界为之侧目。
桥头小店工艺品(摄影:冯赣勇)
黑云压日,铁蹄践踏。1941年6月,轴心国军队侵入南斯拉夫,国王出逃并流亡国外,军队宣布投降。南斯拉夫随即被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瓜分。而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波黑的大部分以及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则在德国法西斯的扶植下成立了“克罗地亚独立国”。
河谷上滑溜索(摄影:冯赣勇)
以铁托为首的游击队随即招兵买马,积极展开抵抗和破坏活动。1942年,为切断轴心国及伪军的运输通道,游击队奉反法西斯最高司令部命令炸毁了塔拉河谷大桥;同年8月,侵略者将参与炸桥的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杀死在桥头以示惩罚。
桥头餐馆(摄影:冯赣勇)
1946年,战后恢复原有交通基础设施,塔拉河谷大桥得以重建。为纪念二战时期的铁血抗战,南斯拉夫 社会 主义联邦共和国于1969年拍摄完成电影《桥》。其主题曲《啊!朋友再见》,让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久难忘怀。另外一部二战题材的美国电影《纳瓦隆突击队》(1979上映)也曾经使用过这座大桥作为背景。
桥对岸的村庄(摄影:冯赣勇)
1980年,南斯拉夫统帅铁托逝世,大桥所在地杜米托尔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憾的是,属于这座大桥的那个“大南斯拉夫”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按所谓“民族意志”,南斯拉夫彻底地分裂成若干弱小国家。先是南斯拉夫,再到南联盟,再者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然后至此,她的母国,则变成了形单影只的“黑山”……
桥附近的泽布里耶克镇(摄影:冯赣勇)
⑥ 桥这部电影是那个国家拍的
《桥》(Мост),南斯拉夫电影名(1969年),这部影片描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期,德军计划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为了能够顺利地撤退,他们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经的桥梁。与此同时,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奉命前去炸毁这座桥梁,桥又高又险,任务极其艰巨。如果能炸掉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为了炸桥,游击队找到了桥的设计者。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最终工程师亲手炸掉了自己设计建造的桥。
该片是南斯拉夫经典二战影片,真实再现一场激烈的大桥争夺战、一次勇气与信仰的考验。炮弹从头上掠过,大桥在脚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见》更是让人久久难忘。
⑦ 前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那座桥是一座真实的桥吗
是真实的改编的,但那桥在哪就不大清楚了。影片的拍摄地叫塔拉河谷大桥(Tara River Canyon Bridge),位于今天的黑山共和国境内北部塔拉河谷地区。
⑧ 南斯拉夫电影《桥》是否真的被炸现在南人民生活怎样
你们……
这座桥全长365米,五拱,1938年动工,1940年建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1942年为游击队炸毁,1946年修复,至今仍在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还在另外一部二战影片中出现过,即美国电影《纳瓦隆突击队》,这部很多人都看过,就是不知里面有那座熟悉的桥
上图为大桥现景,下面是《纳瓦隆突击队》片花
如果想问前南地区现在生活怎样,简单来说,总体状况比我们好,因为南斯拉夫是中等发达国家,斯洛文尼亚最先分家是因为它有本钱,现在它是欧盟里的发达国家,克罗地亚也准备进欧盟,塞尔维亚虽然曾历经战争和封锁,但底厚,还可以,黑山底子差些,主要还是靠旅游业,过得去,波黑曾被打烂,但和平也快20年了,恢复中,但国内被分为两个独立的市场,明显是个制约,马其顿不怎么行,当年一家子时经常靠接济,现在发展缓慢,不过欧盟还是给它候选国地位
⑨ 南斯拉夫电影《桥》现在是什么样子
塔拉河谷大桥位于黑山北部塔拉河谷地区,前南斯拉夫著名影片《桥》的拍摄地。大桥建于1937年至1940年间,是一座混凝土拱桥,横跨塔拉河,长365米,主桥拱114米,桥距塔拉河河面172米,有5个拱。在其完工之时,为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1942年被游击队炸毁,1946年修复,至今仍在使用。
塔拉河谷大桥连通了桥两头的小村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大桥非常壮观,从近处根本看不去其壮观之态,远观或是从空中观看或是从桥下向上看,就会深切的体会到其宏伟之势。站在桥上眺望远处风光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向下可以看见流势凶猛的塔拉河,向上看是白云悠悠,向四周环望,可以看见青山和躲在青山下的小小村庄。青山、绿水、白云、大桥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