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克的意思是什么
Punk(朋克):
朋克诞生于七十年代中期,一种源于六十年代车库摇滚和前朋克摇滚的简单摇滚乐。朋克乐队以theVelvetUnderground、theStooges、NewYorkDolls等乐队的简朴音乐为蓝图,试图通过简单的三和弦还摇滚乐质朴的本性。朋克音乐不太讲究音乐技巧,更加倾向扰仿模于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锐立场,这种初衷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英美两国都得到了积极效仿,最终形成了朋克运动。尽管朋克乐队大多惊人地相似,作品也过于单调,但许多著名的朋克乐队都有自己的显著个性特点,比如theRamones的泡泡糖流行乐、theSexPistols的Face(面容)式的强力和弦、Buzzcocks(嗡嗡鸡的)流行感觉、theClash(冲撞)的雷鬼元素、Wire(电线)的艺术试验特色等。此后朋克逐渐过渡成后朋克、新浪潮、硬核等风格,在八十年代中期,朋克运动整体陷入低潮。
HardcorePunk(硬核朋克):
硬核朋克诞生于八十年代初,它把朋克摇滚进一步引向极端——更快、更噪、更僵硬的演奏,喊叫式的演唱、邋遢肮脏的录音效果(有时也包括专辑封套)。硬核最初出现在美国,主要以洛杉矶、纽约为中心,此后逐渐蔓延开来,先后涌现了BlackFlag、HuskerDu、Descendents、MeatPuppets、DeadKennydys、BadBrains等著名的硬核乐队。硬核朋克虽然对以后众多的摇滚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一直没有主流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ProtoPunk(前朋克):
前朋克发生在美国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期,当时的一些乐队在简约主义的思绪下,开始尝试创作粗糙的摇滚乐。当时以theVelvetUnderground为代表的这种乐队,并非有意识地扮演“重建摇滚乐,还摇滚乐质朴本质,推翻被美化的摇滚乐”这一好斗的角色,很显然,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出于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尽管他们的音乐并未全面带出日后朋克的影子,但至少他们已开始关注朋克文化的最深层精髓,只是不够反叛罢了,朋克最终发现并延伸了前朋克含糊的朴素精神,并把彻底的造反精神融入前朋克粗糙的音乐,创造出一种挑战社会、否定美化摇滚的时代强音,并被无数的青年接受,得以开创朋克王朝。
NewWave(新浪潮):
八十年代初,朋克急速膨胀后的泛滥逐渐使它开始落伍,新浪潮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新浪潮运动中体现出的音乐多样性,顺应了部分对朋克过敏的摇迷的需要,以流行音乐为根基Power-Pop(强力流行乐)、Synth-Pop(合成器流行乐)、Pop-Reggae(流行鬼乐)的走红为新浪潮运动推波助澜。新浪潮运动的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应归功于八十年代诞生的MTV,在它的帮助下新浪潮运动在主流社会同样拥有巨大的市场,并且形成了群雄逐鹿的态势。一九八二年前后新浪潮运动在重金属战车的隆隆车轮下开始消亡,但它为后来的CollegeRock(校园摇滚)和九十年代另类摇滚的主流化奠定了缓缓基础,成为摇滚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
PostPunk(后朋克):
七十年代末朋克运动开始后,一些乐队仅仅继承了朋克桀骜不逊的倔强精神而没有成为SexPistols的过剩复制品。这些乐队在音乐上体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和试验特色,完全摒弃了朋克粗糙的三和弦,他们的作品充满艺术性、高精尖的音乐素材和挑战性,但鉴于他们反主流摇滚、反传统、反文化的朋克精神,他们被叫做后朋克。JoyDivision和theCure为代表的后朋克乐队不仅进一步提高了音乐元素的份量,使它更加复杂,音乐也开始变得忧郁冰冷,同时,后朋克乐队试图改变传统的摇滚歌曲的结构和创作主题,体现出彻底反叛精神,后朋克思潮逐渐成为日后另类摇滚的思想支柱,在不同的摇滚风格中继续得以延伸
Oi!(唉!):
Oi!其实只是硬核朋克的一个分支,一种完全建立在纯粹暴力色彩和噪音、毫无美感而言的地地下的极端风格。最初的这种风格的乐队丝毫没有任何激进的政治倾向性和社会责任感,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标榜白人至上主义的种族音乐,尽管并不是全部的乐队都带有种族主义倾向,但它还是被公认为一种非常危险的摇滚乐,一种只属于地下世界的白人音乐而遭到排挤,最终被摇滚乐所淘汰。
Synth-Pop(合成器流行乐):
Synth-Pop最初只是新浪潮运动一种主大配要的分支风格,当时很多受RoxyMusic、DavidBowie影响的乐队(主要是英国乐队)开始热衷于使用合成器演奏,当时的初衷只是对于电声乐器一种有益的补充,但收效甚微。最初的合成器流行乐非常的生涩,弥漫
着一种怪诞单薄的味道,这种情况最终被DuranDuran乐队所改变。DuranDuran巧妙的把合成器流行乐和舞曲嫁接起来,改良后的音乐更加通俗、流行,并很快成为时尚,为许多乐队效仿,DuranDuran也由此一举成名,成为合成器流行乐的第一个英雄。1984年,合成器流行乐时代彻底结束,但它的影响一直持续了下来,合成器开始被看做一种重要的演奏方式,并被广泛运用到多种风格上。
PowerPop(强力流行乐):
强力流行乐的最初根源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初期,theRaspberries、BigStar和Badfinger是这种风格的最初定义者。这种融合了theWho、Beatles和BeachBoys的强力流行音乐在七十年代末同朋克一起组成了新浪潮运动的主力军,并最终被归入后朋克风格。强力流行乐的作品一般为三分钟左右,注重旋律和音乐的爆发力,和朋克有些相似,只是更加注重技术和流行感觉,而且不热衷于反叛,更加商业化。七十年代末,部分朋克乐队转变为强力流行乐,八十年代强力流行乐开始更多融入各种摇滚风格,与此同时,纯粹的强力流行乐开始衰败。
NoWave(无浪潮):
无浪潮是后朋克运动的第一种主要风格,它仅仅出现在当时的纽约,音乐为无调性、刺耳的噪音试验音乐。这种风格的乐队更加注重艺术性而不是音乐本身。过于枯燥和缺乏商业潜质使这种风格从未真正流行,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以SonicYouth为代表的噪音摇滚的崛起才得以使这种风格再次走上摇滚舞台。
PunkRevival(朋克复兴):
九十年代初期,美国朋克迎来了第二个春天。GreenDay和theOffspring的PunkPop(朋克流行乐)开始使朋克进入主流摇滚,或许受到八十年代末硬核转变为速度金属的启发,朋克复兴乐队的音乐不仅保持了简洁的音乐线条和飞快的速度,而且音乐愈发沉重起来。另一方面,强力流行乐讨好的形象和更加圆滑的音效、讲究的编排使听众在感受朋克力量的同时同样可以感受到优美的音乐,这也正是朋克得以复兴的法宝。PunkPop被视为Post-Grunge(后垃圾乐,即温和商业化的Grunge)重要组成部分。
http://spaces.msn.com/members/freetangyuan/Blog/cns!1pRUFDswtiP0l7HzNMigSu7Q!571.entry
另外还有
http://www.vojd.com/bbs/dispbbs.asp?BoardID=22&replyID=98&id=98&skin=1
无论是追求名利还是自我毁灭,对大多数朋克乐手而言,"朋克"也就意味着"无秩序"
打翻在地,朋克全部的思想精髓都在这了,甚至包括打翻自己。朋克用简陋的音乐把他们露骨的叛逆行为提升到了哲学层次,在主观能动性和否定之否定的理论下创造了一种扭曲的责任感和边缘文化现象。嬉皮士们带着"乌托邦"式温和美好的理想主义走到了尽头,而随后的新一代则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极端与其祈祷上帝,不如让上帝屈服。今天人们提到更多的是朋克摇滚的内在思想,于是他们说,"焦点访谈是朋克、尼采是朋克、鲁迅是朋克、频频死机的电脑是朋克......"扯远了,但是无论如何,朋克一直生活我们的世界里,就像我们的影子,永远如影随形。
摇滚乐是在自我利用的错误意识压迫下的腐化情感,而朋克是美学上可以被认可但政治上注定失败的自相矛盾。
参考资料:网络知道
2. 有哪些电影值得你二刷
大家好,我是十七,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回答问题:有哪些电影值得你二刷?这个问题比较广泛,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部我觉得值得二刷的电影、
第一部:《猜火车2》:相信和我同龄的姐们儿哥们儿都看过《猜火车1》,在1996年被称为“英国最后一部残酷青春的电影”,据说没看过《猜火车》的都不是真朋克,但是连小编这么大众脸的汉子都看过,但是真正看过《猜火车》第二部的却没几个。二十年后的原班人马,演出的却是另一番意味。那曾经让你泪流满面的青春,像无限延伸的火车一样永远也找不到终点。为了二刷我可是连第一部一起刷的奥。
很高兴今天在网络知道给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这里和我一起讨论!
3. 大家有哪些让你二刷的电影推荐吗,什么类型的都行
这可就多了。废话不多说,看下面。
《猜火车2》
相信和我同龄的姐们儿哥们儿都看过《猜火车1》,在1996年被称为“英国最后一部残酷青春的电影”,据说没看过《猜火车》的都不是真朋克,但是连我这么大众脸的汉子都看过,但是真正看过《猜火车》第二部的却没几个。二十年后的原班人马,演出的却是另一番意味。那曾经让你泪流满面的青春,像无限延伸的火车一样永远也找不到终点。为了二刷我可是连第一部一起刷的奥。
《美国往事》
个人认为这是一部作为一个男人必须看的电影,四个小时的电影7话内容包含了一个人应该所经历的所有的事:亲情,友情,爱情,背叛,原谅,挫折,遭遇,责任。虽然我是个姑娘家家的,但是还是替老爷们看了好几遍。
《教父》系列
引用一句话“它就是我们男人的圣经,那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智慧”。
《喜剧之王》
其实我觉得星爷的电影都挺值得二刷的,列举《喜剧之王》是因为这部电影是星爷的转折点,很多人是因为“我养你啊”这句话看哭了,但是我却因为“我是一个演员”这句话看哭了,星爷自己评价自己:其实我是一个悲剧演员。
美国电影《老无所依》(2007)刷过至少5遍,属于犯罪惊悚带西部片流派的电影。
影片中齐格的蘑菇头造型,他的特殊杀人武器气压钢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少言寡语,冷酷无情,一旦他确定了一个目标便不放弃,大有“平头哥”的风范。他为了找回毒品交易火拼后丢失的200万美元,跟猎手莫斯展开了猫鼠 游戏 ,最后他成功追杀了莫斯,并在警察眼皮底下溜掉而逍遥法外。
科恩兄弟执导的这部影片开始看比较晦涩难懂,因为警长艾德并没有将杀手缉拿归案,而且十分无奈和自暴自弃,宣布退休,这与传统的"好人“战胜”坏人“的套路正好相反。
实际上,科恩兄弟的这部影片的主题表现的是悲观主义主题,宣扬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定律和主宰,一切都是随机的,包括人的命运和财富。
莫斯既是一个杀手,也是一个赌徒,但他赌的是别人的生命。在加油站,因为言语不合,他想杀死加油站店主,但是他选择了投掷硬币猜正反面决定生死。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蔑视和无足轻重的态度,当店主猜对的正面后,他告诫店主一定要把这枚硬币单独放置,不要与其它硬伏余型币混在一起,因为这枚1958年的硬币旅行了22年来到这里,都是命运的安排,是宿命。
携巨款逃亡的莫斯并不相信齐格能够抓到他,所以他对齐格的以她妻子生命换回巨款的条件置若罔闻,等于是拿自己妻子的生命进行了赌注。在杀死莫缺猜斯后,回家的莫斯妻子卡拉遭遇了守株待兔的齐格,由于莫斯输掉了打赌,卡拉必死无疑,但齐格给了她一次猜测硬币的机会,被卡拉拒绝掉,因为她觉得决定人的命运不应该由硬币决定,真正的问题是杀手齐格这样的人,结果她也难逃厄运。
影片对时间和空间的塑造十分突出,这也是影片特别好看的原因。三个互不相识的人进行的追逐 游戏 有明显的时间不同步,警察跟在两人的后面,处于最被动的地位。警长艾德需要根据两个人留下的蛛丝马迹进行追踪,而齐格开始时用信号接收器获得巨款手提箱发射的信号追击莫斯,而莫斯则在前面亡命天涯。
影片的空间感也十分强烈,表现为各自地理位置的变化同一,后者总是要循着轨迹到前者去过的地方,三人也因此互相产生了位置上的相互关联。
惊险刺激的剧情比较直观,但科恩兄弟的悲观主义的宿命论需要多看几遍才能理解和体会,这也是一般都会多次刷这个电影的原因之一,总之,这是一部值得多次观看并越看越精彩的影片。
有的,不但二刷,三刷……N次刷都会有的,看看下面这些电影,肯定刷过很多回了。
电影名称:《雪豹》、《亮剑》、《雪山飞狐》、《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侠客传》、《神雕侠侣》、《特种兵霹雳火》……太多了。
看到这个问题第一个想到的电影, 是1940年上映的黑白电影《魂断蓝桥》。
这部电影一南已经毁闭看过了三遍,但回味无穷,意犹未尽,最近准备再看一次。
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爱情影片,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每看一次都会令人心碎一次。
我甚至想把《魂断蓝桥》推荐给更多没有看过的朋友。
来说一下推荐这部影片,和多次观看的原因:
讲述了战争背景下纯粹持久的爱情 爱情从古到今都是众人们讨论的话题,它不分贵贱,与种族、群体、国籍等各种外在的因素都没有关联。
纯粹且不添加任何杂质的爱情,相信是每一个人的向往。
《魂断蓝桥》里,便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久远又令人心碎不已的爱情故事。
在很久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期间,一个英俊的、家世显赫的军官,和一位跳芭蕾舞却无家可归的优雅女性相遇。
他们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分别在所难免,而重逢,对彼此都是一种巨大的奢望。
两人从言语中,都流露出认识对方的欢喜,也都蕴含着对这份不能够继续的感情的满腹遗憾。
他们对待这份并没有准备好的爱情充满了热情,但热情的背后其实是没有太多期待的,毕竟战乱时期,能够圆满的爱情太少,而他们的萍水相逢,更让彼此的进一步发展成为难题。
对这份感情的过于珍视,罗伊拒绝了和上校的晚餐,玛拉因此丢了自己的工作。
他们并不知道,这份短暂的恋情,是改编彼此一生的转折。
高尚纯洁的人格内心抛开家族环境不谈,玛拉和罗伊不管是从外表上,还是从言谈举止方面,都非常般配。
他是绅士,也是爱情真诚的信徒。
在认识玛拉,面对分别时,他早已计划好让自己的母亲和玛拉相见。
并安排母亲早早找到玛拉,两人在一起互相照应,他放心也安心。如此一来,他从战场上胜利归来也充满了动力和期待。
而玛拉,初始罗伊,她有一定的自尊心,宁愿独自面临艰苦的生活,也不会伸出手向罗伊求助。
他们两个人在内心和品格方面,都很高尚。
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和执着
罗伊身为军官,他的家庭环境显赫,家族成员身份地位都比较高。
但玛拉却只身一人,空无一物,甚至连生存都是问题。
分别后,玛拉无意中看到罗伊在战争中去世的消息,她痛彻万分,仿佛绝望到底。
丢失工作之后,在战乱的年代,迫于生存的玛拉,绝望之余也走上了歧途。
她万万没想到,后来还能够在遇到罗伊。
可一切都晚了,她不再是那个完整美好的自己。
她不愿意以这样的模样和罗伊度过余生,也不愿一直隐瞒着她。
由于内心过于自责愧疚,又痛苦两人不能够继续在一起。玛拉在和罗伊初次认识的滑铁卢桥自杀。
断了的是自己的生命,停留的,却是她在罗伊心中的那份美好。
玛拉的身上,有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和执着,还有守护。
这部年代久远的爱情故事,在美国上映时反响平平,但在国内播出后,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最主要的莫过于影片里传递出两位主角对纯洁爱情的守护和尊崇,还有他们高尚的人格。
我是亚述,爱看剧,也爱侃剧。很高兴分享我的感受。
很多经典电影都值得二刷,甚至N刷,因为所谓经典,就是历久弥深,值得一看再看。
推荐这么几部吧:
1.肖申克的救赎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银行家蒙冤入狱,后来经过缜密的部署,完美越狱,并重获新生的故事。
第一次看,是大学时期英语老师推荐的,看完就觉得好看,很爽。后来又刷了好几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受。人性的善恶与复杂,全都体现在那所叫肖申克的监狱里了。
而“救赎”二字,不光指的是越狱成功,还有人性的回归,身心的解放,以及和过往岁月的和解。
2.美丽心灵
一个天才数学家和自己的精神分裂症不断斗争,最终和谐共存的故事。
第一次看,也是大学英语老师推荐的。最初是真没看懂,没看懂男主竟然有精神分裂症。
老师提醒说,你们注意到那个小女孩了吗?她一直没有长大过,所以,她其实是男主想象出来的一个人物,包括男主那个所谓的朋友,都是他想象出来的。
这电影真的值得一刷再刷,从男主的身上,你会看到人类顽强的毅力。所谓,战胜自己才最伟大,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3.海上钢琴师
去年4k复原重新上映的一部老电影,很文艺,但也很打动人心。
相比于现在电影工业时代里越来越刺激震撼的视觉大片,和越来越热闹有趣的商业片,你会觉得,时不时看看这种慢节奏的文艺片,反而还挺享受的。
岁月的沉淀和艺术的浸染,会让人身心整个得到放松,心灵深处的某种情愫也很容易被唤醒。
我对于喜欢的电影最多刷过几十遍之多。
所以,我今天很乐意将我的存货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
本人偏爱科幻类题材的影视作品,特别是题材新颖、故事内容超前的作品。请允许我慢慢数数啊,《黑客帝国 The Matrix (1999)》,《星际穿越 Interstellar (2014)》,《异形 Alien (系列)》,《超时空接触 Contact (1997)》……,这些作为经典的剧作在我没有新的片源的时候会经常反复地观看。
其中,《黑客帝国》三部曲是我观看次数最多,还记得当时看完第一部电影走出电影院时,我一直好长时间都沉浸在电影故事里面,傻傻分不清现实与电影的界限。应该说被震撼的无以复加。其实,我觉得这样的感觉很难的,以后便很少有这样的感觉了。
这些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可能都不是那么经典。的确,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电脑特技技术的应用,像漫威电影系列的推出,让各种题材的科幻电影层出不穷。其中,比较欣赏的有《永无止境》题材新颖,硬科幻题材电影有《火星救援》、《星际穿越》、《超体》都是经典之作。
说到硬科幻题材的电影,我又不得不提起最近看的一部知名度不高,但是题材和制作都相当到位的一部电影《幽冥》。故事内容超前,涉及到我们理解中的鬼魂,合情合理的用波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科技 运用来展开一部奇异的战争科幻电影。惊悚而又科幻,让人大呼过瘾啊!
总之我个人觉得,一部好的科幻电影首先要故事本身能吸引人,再加上优良的制作团队,那将是一部永垂不朽的里程碑屹立在我们影迷的心中。
电影能让人忘却现实中的烦恼与压力,在天马行空的电影故事里寻找精神的寄托、洗刷掉身心的疲惫,点燃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探寻。我很高兴我有一颗爱 探索 的心,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曾经的经典,向他们也向曾经年轻的我们致敬!
《东成西就》这部电影小成本,诙谐幽默,据说当时就用了一个月的时候拍摄出来的,因为《东邪西毒》晚档了,就拍了这部剧填补当时的空缺。虽然这部剧拍摄时间短,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半个 娱乐 圈都在这部小成本剧中,歌神张学友,梁家辉,林青霞,梁朝伟,刘嘉玲,哥哥张国荣,王祖贤等等。
这部电影恶搞了江湖趣事,可以说是和《东邪西毒》孑然相反的电影风格,风格十分 搞笑 ,剧中特别喜欢梁家辉和哥哥的一段“唱戏”剧情,当时也是临时发挥的,但是 娱乐 效果到现在都无法超越。
每逢电视上播放我都会重温,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也会翻出来看看,让我的心情瞬间恢复平静。喜欢喜剧,但又没有看过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错过。
现在看电影很少会二刷,大部分都只看一遍。
如果一定要找找重复看的电影,也能超出几部来!
1 第一部不得不提《东成西就》,说起来这部老电影不只是二刷,都刷了好几遍。
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电影,那时候不出名的演员现在也都是影帝级的人物了,自不必多说。最让我不能忘的是穿插的几首歌曲,不是多好听,却个性十足,听之难忘。
2 第二个我也看了不止一遍的电影当属《三傻大闹宝莱坞》
前不久刚刚温习了一下,说实话一直想看看中文配音的,到底能配成啥样呢?却总是无缘得见,是个谜啊!
3 第三个说说一部外国喜剧片吧!《波普先生的企鹅》
一部充满滑稽和爱的喜剧片,我每每看过都感触颇深,一家人的幸福快乐是多少金钱也不能买来的…
4 第四是两部动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和《火星需要妈妈》
宫崎骏的动画片可以说个个都是经典,每次听说有新片出来都迫不及待的去看,但只有这个让我看了又看,不知几遍还不厌倦,说不清为什么,总有一种感觉吸引着我。
当色彩充斥了墙面,火星小女生眼睛里的那种惊喜真真让人心里跟着欢喜。爱是不分种族的,为了救回妈妈,朋友们一起努力
可能我说的都是老电影了,但我看了又看的真的都是这些老电影。
我推荐《肖申克的救赎》
这是一部优秀的励志型影片,我觉得这部电影给
人-种无形的力量,是- -种精神的救赎。让我感悟到要有希望的生
活,虽然影片中的瑞德说: "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
但我也相信安迪说的那样: "希望是件美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
西,美好的东西是永远不不会死的",所以我们要勇敢面对现实,勇敢
面对人生。
影片讲的是一个年轻的银行家安迪被冤枉杀人,判为无期徒刑。
当他和其他囚徒进入那座隔开了世间一切的围墙时,注定了要在那个
正义泯灭的地方,在那座人间炼狱- -肖申克监狱里,要遭受比肉体折
磨更可拍的精神禁锢。
在那个黑暗的围墙里,面对遥遥无期的岁月,在强制剥夺自由,
高度服从的压力下,每个人都寂寞无望的生存着,他们只是肉体的存
活。像"姐妹花那样的人,牢狱中的压力使他们的精神- -点点被磨蚀,
灵魂逐渐在扭曲,心灵走向麻木,直到自己已经感觉不到麻木。然而
就在这样一个磨灭灵魂的牢笼里,主人公安迪渴望自由,带着希望战
胜了灵魂的囚禁。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压力就是这样-把无形的双刃剑,在没有
自由的压力下,那些监牢中的人,大多数人麻木的生存着。那个图书
管理员在囚禁五十年之后获得了假释,走入了发展迅速的新 社会 ,没
有了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即使自己获得了其他人渴望的自由,面
对新的一-切,他茫然而又孤独,承受不住难以适应狱外生活的压力,
《战狼》《红海行动》《中国机长》《霸王别姬》
这几部电影是刷过最多的,除却《霸王别姬》其他几部爱看首先是因为震撼,每看过一遍都被情节,声效等打动,看过后心里的爱国情怀会自然涌出,而霸王别姬我喜欢是因为爱这部电影里的沉闷,在这样的电影里我喜欢思考,没有太多起伏跌宕,没有太多特效,说平淡不平淡,但却能让你安静的去思考。
4. 没想到,陈佩斯才是朋克天王
最近一档网络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的爆火一下子把嘻哈音乐带到了大众眼前,随之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是那群从地下走到地上的嘻哈音乐人。
嘻哈中扮喊歼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和全世界我最屌的炫酷精神领域很快就征服了所有的年轻人。
在这种风潮之下,我们夸人再不说“这个人很朋克”,而说“这个人很嘻哈”了,全世界最酷的人也变成了PG One、欧阳靖和你的男友TT。
音乐无疑是年轻人们最好的催情剂,也是这个大社会中人们不安和无助的发泄桶。
那些有脾气的有性格的特立独行的嘻哈音乐人都那么帅那么酷,他们跟我说不用在意其他人的眼光,我才是最屌的,偶像歌手都是垃圾。
说得太对了,和那些妖艳贱货都不一样。
现在想想,今天的嘻哈音乐就像90年代的摇滚乐,《中国有嘻哈》仿佛是那年的红磡。
几场演唱会点燃所有人的热情,所有人都说今天是中国摇滚最好的时代。于是那些酷的与追求酷的年轻人开始前赴后继地跑到北京,都说自己想要做摇滚。
陈佩斯那时候还是春晚压台的角儿,他和朱时茂两人的春晚作品像《吃面条》《警察与小偷》《拍电影》等,总能在中央电视台反复播放,并构成了一代人对于春晚的回忆。
但我们的大众男神陈佩斯并不仅仅是个喜剧演员,他还是个真正懂cult片的导演。
其中最让人惊艳的是他所自导自演的小电影《96摇滚指南》,讲述的就是90年代末尾人们迷恋摇滚、追逐朋克的背景下所产生的荒诞故事。
故事的开头是陈佩斯所扮演的曾在中国摇滚界久负盛名的音乐人,染着五颜六色鸡冠头的沙皮在酒吧里怒斥服务员,他指着店里播放的迈克尔·杰克逊的《bad》的MV,用尖利的嗓音说:
“以后你只要看到我来,少给我放这种垃厅冲圾!呸!”
然后就在他在天台冥想的时候碰到了刚刚被臭虫蛰了满身的三个民工,刘金山、姚二嘎和李琦,为了摆脱臭虫,三人不停地在天台上有节奏地来回扭动。
陈佩斯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地觉得他们的肢体语言特别摇滚,上前非常激动地对他们说:“我今天才知道什么是艺术,谢谢你们!”
于是陈佩斯就在这样摇滚的扭动下突然灵感大涨,决定将这三个民工集结成为摇滚乐队推出,并给组合起名为臭虫乐队。
接下来陈佩斯给臭虫乐队上课,让他们具备摇滚圈所必备具备的素质——“不讲文明”。
他要求这三个民工在七天内完成700句粗话和100个猥亵动作,并且教导他们“你们这种现代艺术的青年只会说这种低级的粗口吗!听我的!”
第二阶段的训练是毁灭,让这三个民工毁灭他们过去拥有的一切:
让他们扔掉老婆的照片,“我知道成名之后我一定会找到更漂渗亮亮的女人,而且不是一个,而是很多”。
抛弃儿子,“要想活得潇洒,就不能有家!”
这时,自我感动到崩溃的陈佩斯跟他们说:“你们已经成为世界巨星了!”
随后在沙皮先生的带领下,这三个民工组成的臭虫乐队果真一举成名,在全国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给无数的摇滚青年打了一剂强效鸡血,顺便还能接受电视台主持人三百六十度无脑恭维:
“诶呀,我今天算是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幽默了”。
电影的最后,当陈佩斯带着臭虫乐队疯狂地卷了一波钱之后,他却解散了乐队,从此销声匿迹。
几个月后,在有关部门遣返回乡的人员里,有人发现了酷似臭虫乐队歌星的三个盲流。
这部电影极尽荒诞与讽刺。在90年代,随着黑豹、唐朝这些乐队的红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觊觎摇滚乐这块大蛋糕。
新乐队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但大部分的摇滚专辑都质量堪忧,是很明显的圈钱之作。
但摇滚背后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深深地吸引住了当时的年轻人,他们对此趋之若鹜,在每场演唱会中激动地晕倒,把一些盲流及无能的人捧上神坛。
有知乎网友评价道,“ ‘搞摇滚的’对年轻人有着恐龙般的吸引力。 ”
在这样的情况下,地下摇滚乐一下子成为了地上的吸金神器,不讲文明、粗鲁的乐手被视作“酷”和“反叛”的标志,成为了年轻人们所崇拜的对象。
这究竟算不算得上是摇滚的黄金时代呢,或许算,毕竟这段时间曾经孕育出了魔岩三杰这样的辉煌人物。
但泥沙俱下,那时候的李志跑到北京说,“北京没有摇滚,只有混子。”
尽管如今再也少见那样犀利的陈佩斯和cult片,但这些故事在如今却也仍然犀利。
当许多人沉迷“地下音乐”背后的那些酷和风格的时候,其中的大部分可能都没有能够真正弄懂这些音乐的内涵本身。
当“地下”成为了吸金的武器的时候,地下已经不是真正的反叛者,他们只是利用了音乐的计谋,成为重重叠叠的商业模式中的一个部分。
他们成为了这个社会消费时代的潮流顺应者,而不再是改造者。
商业本就是音乐的一部分,这无可厚非,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崛起更是一件好事。
它带着亚文化体系内的独特语言来到中国的音乐界,尝试打破那么长时间国内观众对于音乐的固有认知。
但在狂热和反叛背后,所有人都需要警惕,我们到底沉迷的是音乐,还是“全世界我最屌”的这种狂热本身。
谁又是真朋克呢?谁又是真嘻哈呢?
反正那一年的陈佩斯的确是真朋克。
这样的cult片和那样的陈佩斯在中国已经逐渐少见了,真话难听,真话总是带来灭顶之灾,所以越来越没有人愿意说。
但是cult电影里的那些狂热和荒诞的故事还在中国社会里继续,并不会轻易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