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青春之歌》主要内容是什么
《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青春之歌》的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是几个正面人物,真实感人。这部小说是学生和知识分子题材作品中的优秀成果,有很大教育作用。
人物介绍
1、林道静——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艺术典型
林道静的生命历程演绎着五四以来时代女性相似的命运和追求:林道静受过新的教育,接受了五四新思想的启蒙,这使她不再认同传统中国女性在父权制下屈从、依附的地位和无奈的历史宿命,而有了对个人自由和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2、余永泽——林道静的前任男友,地主少爷出身的北大学生
在回乡探亲时救起了投海自杀的林道静。回北平之前,余永泽通过关系,把林道静安排在杨庄教书。和林道静同居后,很快暴露出他的自私、卑微和庸俗的个性。余永泽反对林道静和进步青年来往,对林道静和卢嘉川的交往非常嫉妒,有意制造事端,使林道静感到难堪。
Ⅱ 关于《青春之歌》的解读或评论
作者简介 杨沫,女,1914年9月25日生,原籍湖南省湘阴县。原名杨成业,后又用名杨君默、杨默,早期文章还曾用过“小慧”的笔名,抗日战争后期名杨沫至今。杨沫出生在官宦家庭,13岁时考入北京西山温泉女子中学,3年后因家道中落,半途辍学,在河北省香河县、定县等处教小学,后又在北京当过家庭教师,书店店员。这时期开始接触共产党员和革命知识分子,阅读马列主义著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后,陆续担任报社编辑工作,曾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和《人民日报》的编辑和副刊主编。解放后,曾在北京市妇联宣传部工作一时期,1952年调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后转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1963年起成为北京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兼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78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杨沫最早发表的处女作是散文《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1934),此后在抗日根据地写过短篇小说、散文、报道等,1950年发表了中篇小说《苇塘纪事》。1958年1月出版了她的代表作《青春之歌》。1959年9月,《青春之歌》由作者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被认为是国庆10周年的“国产新片展览月”中最优秀的影片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停止笔耕。粉碎“四人帮”以后,又重新开始创作,1978年发表了短篇小说《红红的山丹花》。198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东方欲晓》(第一部),1980年出版了《不是日子的日记》。1981年出版了,《杨沫散文选》。1985年出版《自白—我的日记》。最近又推出《青春之歌》的姊妹篇《芳菲之歌》。
内容概要 林道静出生在一个大地主家庭,亲生母亲出身贫苦,被她父亲林伯唐霸占成姨太太,后又被逼死。林道静从小像个小狗似的成长。中学毕业后,家里破产,父亲离家逃走,非亲生母亲徐凤英,逼她嫁给胡局长,想把林道静变成她的摇钱树。她愤然逃出北京的家,来到北戴河投亲谋职,没想到她表哥夫妇已辞职离开了此地。为难之际,又被杨庄小学校长余敬唐欺骗。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选择了大海作为自己的归宿,就在她跳向大海的一刹那,北平大学国文系的学生余永泽救了她。余永泽的言谈举止打动了林道静,使林道静暂时忘掉了一切危难和痛苦,同意余永泽的劝说,留在杨庄当小学教员,并且对教书生活和孩子们也渐渐发生兴趣。有一天,林道静在课堂,把“九·一八”的惨痛消息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以及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一气向小学生们讲了整整一堂课,激起了孩子们的爱国情绪。遭到余敬唐的冷嘲热讽。林道静辞去了小学教员的工作,毅然跨上了去北平的火车,去投奔她的要好朋友王晓燕。王晓燕是和林道静同岁的高小学生,她父亲王鸿宾是北大历史系教授,王晓燕现在已是北大历史系一年级学生了。林道静在北京没有生活来源,寻找工作又到处碰壁,还险受一个日本人的欺侮。在余永泽的柔声哀求中,林道静和余永泽同居了。余永泽的温存和体贴,使林道静也感到幸福和满足。但她也渐渐发现了余永泽的自私和无情,美丽的梦开始破灭。后来她结识了卢嘉川、许宁、郑瑾等一批爱国学生。林道静开始如饥似渴地读革命书籍,积极参加进步活动,尽管余永泽极力反对,林道静还是和北大学生一起上街,参加纪念“三·一八”游行。后来戴愉叛变党组织,他知道的组织纷纷遭到了破坏,许宁、侯瑞等革命学生被捕。卢嘉川为躲避敌人追捕来到林道静的住处。当林道静替卢嘉川送信时,余永泽在家里见到了卢嘉川,他出于自私和嫉恨的心理,将卢嘉川赶出家门,结果卢嘉川也被捕了。林道静终于明白了政治上分歧、不是一条道路上的“伴侣”是没法生活在一起的,光靠着“情感来维系,幻想着和平共居互不相扰,是自己欺骗自己,她终于和余永泽分手了。卢嘉川、许宁等进步学生和人士在狱中仍坚持斗争,一些革命者被杀害了。林道静与所有进步朋友失去了联系,她把卢嘉川临走前留下的一包宣传品拿出来,想起卢嘉川对她说过的话,备受鼓舞。她开始独立作战。她靠黑夜的掩护到大小胡同张贴宣传标语和散发传单。青年们看到传单深受鼓舞,他们相信共产党又活跃起来了,革命高潮也许又要来到了。而敌人却非常害怕。戴愉又以革命者的面目骗取了林道静的信任,结果林道静也被戴愉出卖惨遭被捕。胡局长又一变为党部特务,亲自出面对她利诱恐吓兼施,她不为所动。敌人没办法就放了她,但被特务们监视着。这时她的朋友王晓燕和李槐英来到她的身边,在王晓燕的父亲和她的朋友帮助和掩护下,林道静平安逃出了北平,来到定县当上了小学教员。几个月过去了,郑瑾介绍了一位叫江华的同志来到她这里,正当她苦闷孤独的时候,见到了江华,也就是领导纪念“三·一八”游行的革命同志李孟颙,林道静高兴极了。江华是一位地下党员,他又给林道静讲了许多革命道理,教导她如何了解农民的疾苦,如何深入到农民当中去,组织农民站起来和地主老财作斗争。在江华的直接领导下,林道静积极参与了麦收时农民抢收麦子。她向江华提出了入党的请求。江华鼓励她勇敢地接受党的考验,由于革命活动暴露,江华通知林道静回北平。林道静按照江华的指示回到北平,去找郑瑾联系,没有找到。不久,林道静再次被捕。她拒绝在“自首书”上签字,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在牢里她见到了郑瑾(真名林红)。林红的革命精神给了林道静和难友以巨大的鼓舞。林红被害后,林道静揭穿了女特务,开始参加狱中的绝食斗争。后来得知卢嘉川也被杀害了。此时,江华来到北平和获释的侯瑞开始营救狱中的同志。日寇占领北平前夕,在同志们的营救下,由王鸿宾教授出面保释林道静出狱。林道静来到王晓燕家。王晓燕一家非常正直善良。叛徒特务戴愉正在欺骗王晓燕,而王晓燕一家没有认清他的本来面目,还把他当作革命者。在江华等人的介绍下,组织上研究了林道静的全部历史,考察了她在狱中的表现,批准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化名路芳到北大做学生工作,组织爱国学生和国民党进行斗争。由于戴愉的欺骗,王晓燕以为林道静是个叛徒,便不理睬她。林道静在北大遭到学生中的特务王忠等人的毒打。她毫不屈服,仍坚持斗争。在党的指示下,她和侯瑞积极争取王晓燕。他们以有力的证据揭穿了混在学生中的特务王忠等人,王晓燕开始醒悟了。叛徒戴愉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当林道静苦闷的时候,江华又带来了党的指示。林道静的态度更坚决果断了。她和侯瑞一个班一个班地去发动学生,及时抓住学生的苦闷心理给予启发引导,把学生都组织起来,几个系先后成立了学生自治会。一天早饭时分,江华冒着大雪来告诉林道静,市委决定由学联组织“一二·九”大游行。1935年12月9日,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爆发了。由于发高烧,林道静没能参加“一二·九”大游行。“一二·九”之后的一星期内,党紧密地团结了各个学校涌现出来的大批积极分子,广大爱国青年也纷纷奔到民族解放的战场上来。于是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迅速扩大了。为了继续扩大“一二·九”的成果,为了发动更多的群众涌向正义的爱国之路,为了反对出卖华北的冀察政委会的成立,12月15日晚,党领导学联的负责人决定在12月16日伪“冀察政务委员会”正式成立的日子,再一次号召全市的大中学校来一次规模更大的示威游行。江华连夜通知林道静关于第二天的行动计划,北大的工作他全部交给林道静负责。林道静整整奔忙了一夜。她、侯瑞和其他党员以及积极分子们,分头分工负责组织,终于在三四个钟头内秘密动员了一批北大同学去参加游行示威。一切组织布置妥当,她才作为一个游行群众奔向集合地。在游行队伍中,她首先看见了李槐英——这位曾经同情和帮助过林道静的女学生,后来不问政治,当了“校花”、“皇后”,可是,日寇的暴行,终于使她觉悟过来。王晓燕的父母全来参加游行了。工人、小贩、公务员、洋车夫、新闻记者、年轻的家庭主妇、甚至退伍的士兵都陆续涌到了游行队伍中来。无穷尽的人流,鲜明夺目的旗帜,嘶哑而又悲壮的口号,继续沸腾在古老的故都街头和上空,雄健的步伐也继续不停地前进——不停地前进。
作品鉴赏 杨沫的《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它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描绘了当时我国各类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所走过的道路。塑造了众多的知识分子形象,如卢嘉川、林红、江华等,他们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们遵照党的指示,领导学生运动,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卢嘉川把林道静引上了革命道路,而在林道静的成长道路上,林红的坚强不屈、英勇顽强的精神,江华稳健、老练的工作作风对林道静最终能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党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不仅培养了像林道静这样的小知识分子,而且以它崇高的目标,忘我的精神培养和熏陶了众多的知识分子,这样才能有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此外还有在学生中宣扬悲观情调、最后又禁不住敌人的引诱变成叛徒的戴愉;自私自利、平庸、狭隘的余永泽,他没有爱国主义的热血,整天死守着他温暖的小窝,对投奔他来的老长工,表现得非常冷酷,竟毫无同情心地把魏老山赶出家门,当他知道林道静跑出去送给魏老山三十块钱后,冷冷地讽刺林道静是拿他的钱装好人。还有思想空虚、贪图享乐、最后沦落为玩物的白丽萍。还有王晓燕父子,他们同情学生、痛恨国民党政府,但又书生气十足,以至被戴愉利用。作者用墨最多的还是林道静的形象。林道静出生在一个大地主家庭,她的母亲是被她父亲霸占了的贫农女儿,她身上“有白骨头也有黑骨头”,她心地善良,同情民众,憎恨她的家庭,反抗她的家庭,为追求自由离家出走,想靠自己的力量谋求生存。但是她虽然逃离了她家庭给她设置的网,却又踏进了余敬唐的罗网。她从绝望走向自杀的道路。北大学生余永泽救了她。余永泽以“骑士兼诗人”的风度和温情体贴赢得了林道静的爱情。他们度过暂短的爱情生活,在许多实际问题上发生分歧。向往自由追求革命的林道静,终于认清了余永泽自私、庸碌、狭隘的本质,毅然与余永泽分手。林道静跨出了“爱”的小圈子,标志着她思想历程和人生道路的重要转折。这时期她的主要思想特征是向往革命,并投身到革命。她张贴标语,撒发传单,单枪匹马地进行革命活动,遭到国民党特务的逮捕。党组织营救了她,把她秘密护送到定县农村。在这里,党又派果敢、机敏、干练的江华同志领导她工作。在江华的帮助和教育下,林道静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在狱中,她又亲眼看到了共产党员林红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经受住了党的考验,出狱后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林道静终于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作者通过曲折的情节,细腻地挖掘林道静的内心世界,描绘了林道静的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真实而生动地揭示出知识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林道静的形象真实感人,栩栩如生,可以说是这部小说在艺术上最成功之处。
作品在结构上始终循着一条主线——就是以林道静的成长和行踪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由林道静带出各种人物。这样架构篇章,使得结构单纯,严谨而完整,也正因为这样的结构,才使得林道静这一人物形象丰实、饱满,生动而感人。同时这样的结构也很适应中国读者的欣赏习惯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作者以高亢激昂的旋律为爱国知识分子写下的一首青春的赞歌。作品自1958年1月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喜爱。人们对《青春之歌》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个由个人奋斗和反抗而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分子典型形象。
林道静是大地主林伯唐强暴佃户姑娘秀妮所生,母亲投河自尽后,小道静受尽了养母的百般虐待。这种特殊的生活遭遇,既形成了她倔强、富于反抗、同情劳动人民的品质,另一方面,又使她染上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习性。这一性格的双重色彩注定了她在走向革命道路的过程中,要经受更多的痛苦和磨难。
林道静在成长道路上经历了一个十分艰难的历程。高中毕业后,养母将她作为摇钱树,逼她嫁给胡梦安作姨太太,为反抗封建婚姻,她离家出走。可是逃出虎口,又差点落入狼窝。不甘屈服,但又无力抗争的她,只得用死来反抗这个黑暗的社会。余永泽救起了她,并给了她一片温情的小天地,她也曾一度想从爱情中寻找幸福,可她很快发现自己又成了余永泽的“玩偶”。她因不满足这种被关在“鸟笼”中没有自由和独立人格的生活,而再次陷入痛苦之中。林道静的这段经历,不仅真实再现了30年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无路可走的痛苦处境,而且也形象地说明了,个人反抗是软弱无力的。
就在林道静苦闷彷徨之时,她结识了共产党员卢嘉川。他引导她阅读进步书刊,学习革命理论,并逐渐投身于火热的斗争。日渐觉醒的林道静发现自己以前“好象个糊涂虫”,也使她进一步看清了余永泽自私、庸俗的真面貌。当余永泽赶走卢嘉川,导致卢被捕,最后牺牲时,林道静终于与他分手了。从林道静与余永泽的决裂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林道静在探求光明人生道路中的又一曲折经历。这以后,她经受了一系列血的教训和斗争实践的艰苦磨炼,尤其是女革命者林红的热情帮助,以及她那誓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使她进一步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是为人民,为革命而奋斗。她看清了自己思想深处存在的温情狂热,多愁善感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并自觉在平凡而艰苦的工作中锻炼自己。在北大,当不顾生活的困苦,且忍受着同学们把自己当特务毒打的屈辱而积极地开展工作,勇敢地站在抗日救亡第一线的林道静出现在读者眼前时,人们怎能不为她高兴和骄傲呢?经过艰难的跋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终于成为英勇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了。林道静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们:知识青年只有将个人命运融入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中,其青春才是最壮丽和辉煌的。
《青春之歌》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塑造上,作品不仅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典型,而且还通过林道静的成长,刻画了国难当头时走着不同道路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中有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林道静的引路人卢嘉川、江华和林红;有民族危亡之时,名利熏心、整天想着个人幸福的余永泽;有开始倾向革命,但最终因贪图享乐而成为别人手中的玩物的白丽萍。正是这些与林道静相互映照的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立体地反映了“一二·九”运动前后动荡年代我国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为进步知识分子谱写了一曲青春的颂歌。
Ⅲ 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高中生微电影剧本
中学生校园舞台话剧剧本《青春之歌》
人物:女教师学生甲学生女学生乙
学生甲(边上场边唱):谁在乎,我的心里有多苦,谁在意,我的明天去何处,成绩差,挨过多少白眼,多少皮肉苦。其实我心里比谁都痛楚……
(白):唉,大伙有所不知,现在最怕期中期末的考试,每次考完试回到家,我都是心惊胆颤。80分以下是女子单打,70分以下是男子单打,60分以下是男女混合双打。我算是整明白了,人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是有家不敢回,有游戏不敢玩啊……嚎!
学生女(边走边打电话背着书包生气的上场):不要你们管,我就要去就要去!
学生甲:(唱)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哇,说走咱就走哇,往前走,莫回头……
学生女:去去,捣蛋鬼,我正烦着呢,别找打啊?
学生甲:百灵鸟,不瞒你说,这会我也正烦着呢,要不要我们来个男女混合双打?
学生女:你讨厌!
学生甲:我可是一片好心啊,看你心情不好,有心邀你打会游戏嘛!
学生女:玩物丧志,都快考试了,还有心情打游戏?
学生甲:呵呵,百灵鸟,我看你不也是天天哼着小曲,整天放声歌唱吗?
学生女:唉,别说了,我正为这事发愁呢。
学生甲:古人云,人在江湖飘,哪能没烦恼?本人最擅长帮助女生排忧解难,包你迅速恢复快乐,首次疗程只要80,后面巩固治疗100,加强治疗期150!
学生女:没心情和你玩笑的,我现在缺的就是钱!
学生甲:为什么?
学生女:我很想报名参加《我爱记歌词》,可爸妈都是坚决反对,还说以后要对我进行经济制裁,限制我的零花钱。
学生甲:没关系的,可以分期付款,支持信用卡!一定包你满意!
学生女(调侃地):我想问你借钱!
学生甲:啊?问我借钱?这……也没问题,女生问我们借钱哪有不借的道理?
学生女:那好,先借我200
学生甲:老规矩,把你作业给我抄一个月。
学生女:一星期。
学生甲:二星期---
学生女:行!就这么定了!
学生乙(臂戴义务巡逻员红袖章,手拿手电筒上场):我是校园义务巡逻员,每天方学看一看。(唱):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有个女孩……
学生乙:有情况!(拿手电筒照学生甲、学生女)你们孤男寡女的在这里干嘛呢?知不知道,男女之间的文明距离是多少?
学生甲:好像一公里吧?
学生乙:一公里有点夸张,但至少也得有个百把几十米才安全。
学生甲:那看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文明当中啊?!
学生女:我看你就不像好人。
学生乙:(指着臂章)我可是标准的良民啊,百灵鸟,我可正要找你呢,昨天晚自习8:30有人举报你在在女厕所唱歌!我们的政策还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优待俘虏,缴枪不杀!
学生女:我就是要唱,我想唱歌呀我就唱,唱起歌来心情多么舒畅。/歌唱吧青年朋友们,因为生活应该是这样。/一张一驰是文武之道,莫把自己弄得总是那样紧张……(白)看你能把我怎样?
学生乙:我……(唱)卧……似一张弓,站是一颗葱!
学生甲:像,太像了。
学生乙:像什么?
学生甲:像颗葱啊。
学生乙:学生时代,少搞个人崇拜。
学生甲:我还崇拜你?你多大了?几岁上的学呀?上没上幼儿园?进没进托儿所?有多长的团龄?写过几份入党申请书?值得我崇拜?
学生乙:怎么小瞧人是不,本人,方年16,未婚。才高八斗,气宇轩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
学生女:那作为好同学,你就帮甲把的学习成绩搞上去,将来考上个理想的大学吧?
学生乙:男孩子成绩上不去,大多与青春期心理有关。(严肃)男学生与女孩子交往只能影响学习,我们要把这种朦胧的感情扼杀在摇篮里……
学生甲:你找打啊?
学生乙:开个玩笑,缓和下尴尬的气氛,我也是身为巡逻员,心在同学中啊。
学生女:这还差不多。
学生乙:##(对甲)不过我给你出个好主意,你去找几根木头,搭一个架子,往写字台前一放,上面拴上铁链,挂个炭火盆,盆里烧把烙铁,等那烙铁烧得……
学生甲:打住,这是学习还是严刑供啊!
学生乙:学习嘛,一定要刻苦,古人悬梁刺股终成大器
学生甲:我们家那是天花板,上哪找房梁去?
学生乙:要不你就去抓几十只萤火虫,装个塑料里,往写字台上一吊不就完了吗!
学生甲:我上哪找那么多萤火虫去?
学生乙:你可以白天去抓萤火虫,晚上再学,不就够用了?
学生女:那白天咋不学习呢?
学生乙:这个,……我倒没想到……?
女老师(上场,唱):夜深人静的时候,是心烦的时候,心烦的时候不睡觉,学生个个涌上我心头……(白):现在学生越来越难教,摆个架子比天高,作业做的一团糟,横看竖看全是抄。####,你们几个在讨论什么呢?这么热闹!
学生甲:我们在……我们在……讨论学习问题。
女老师:什么学习上问题不找我啊?
学生乙:#老师,我们在讨论的是……心里问题。
女老师:心理问题?谁的心理有问题了?
学生甲、学生乙(同指学生女):她心理有问题!
女老师:她有什么问题?
学生乙(问学生甲):对她有什么问题?
学生甲:她和妈妈吵架了!
女老师(问学生女):##,有什么问题可以跟老师说说吗?
学生女:我……我……爸妈一点都不理解我!
女老师:你爸妈怎么不理解你了?
学生女:我想报名参加《我爱记歌词》,可爸妈都坚决反对,还限制我听歌、唱歌。
学生甲:#老师,我也有问题,我爸妈严重反对我上网,逼我远离现代化文明生活。
学生乙:#老师,我也有烦恼,学习压力像座山,成绩总也上不去。
学生女:我要参加《我爱记歌词》比赛!
学生甲:我要参加中国达人秀。
学生乙:我要参加《非诚勿扰》!
其余人合::啊?!
女老师:呵呵,你们这都些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老师当年也和你们一样,爱唱歌、爱跳舞、爱玩。作为青春期的学生们,一定要学会控制好自己,其实父母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孩子好!,
(对学生女):##,其实爸妈和老师一样,都希望你将来能成为一名歌星。但学生时代的首要问题是学习,我们要在不迷失大方向的前提下去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秘兴趣。争取全面发展将来才会走的更远,唱的更好!
(对学生甲)##,其实你在电脑方面有一定的爱好是件好事,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地运用网络,它就会成为你的好帮手,反之,则可能会成为把你推向黑暗深渊的幕后黑手。老师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电脑工程师。
(对学生乙)你们要知道,自己的未来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以后的成功都要靠今天的努力和奋斗。你们的人生路要走的还很漫长。如果你们现在把握不好方向,不好好学习,就会影响到将来一生前程的。
学生女:#老师,我不参加《我爱记歌词》比赛了!
学生甲:我不参加中国达人秀比赛了。
学生乙:我不参加高考了。
合:啊?!
学生乙:我不参加《非诚勿扰》了。
女老师:你们明白这个道理就好,学习其实说难也不难,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记住,你们的未来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以后的成功都要靠你们今天的努力和奋斗!
学生女(手机铃声响起):是我妈妈。
幕后音)##,你在哪里?妈妈错了,妈以后不干涉你了行吗?你喜欢唱歌毕比赛你就去吧。
学生女:妈,你没错,是我错了!妈哪有不管女儿,妈,我这就回家。
电话里)乖孩子,我和爸在家等你!
(学生女跑下)老师再见!
女老师:这就对了,(对学生甲、乙)你们也是一样,早上回家吧,别让爸妈多为你们操心!
学生:#老师,很晚了。您也回去吧,再见!
女老师(边再见边下边唱)只要你们努力学习,对于我来讲已经足够,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
学生甲、丙:我们是快乐的初中生,我们青春,我们热情,没有什么可以难到我们的!(下)
(幕后音乐渐渐响起,配乐诗旁白):
在青春这个庞大舞台上
梦想是大海。
我们拼搏着汇聚向大海
梦想停滞在地面上
我们终将被蒸发掉,不复存在
我们若要生存着,生存的精彩
就要到能容纳我们的地方去
找到生存价值
让我们放飞青春
寻找不一样的未来 奏响属于自己的无悔的《青春之歌》…
Ⅳ 《青春之歌〉〉作品简介
七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杨沫著,北京出版社出版。《青春之歌》这部长篇小说创作于50年代。它描写的是自"九一八"至"一二九"这历史大风暴中,北京的一批青年学生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所进行的顽强斗争。小说中刻画的林道静、卢嘉川、江华等一批栩栩如生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道路,对当代青年亦不无启迪。林道静的成长代表着一个“小资”的知识分子在向共产党靠近的过程中从软弱到坚定的必然经历,杨沫用革命、爱情、理想谱写了这首飞扬的青春赞歌,曾是一个时代年轻人的必读书。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
《青春之歌》是通过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来反映这场历史大风暴的。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作家以充满激情的笔墨,真实地展示了林道静充满坎坷、充满荆棘,但却是丰富多彩的人生之旅,成功地塑造了卢嘉川、江华、余永泽等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
《青春之歌》情节真实感人,文笔流畅优美,时代色彩浓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读者,是一部常销不衰的优秀青年读物。
作者简介:
杨沫(1914-1996),原名杨成业,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中学时因家道中落而辍学,遂辗转奔波于河北保定、香河及北京等地,间或以乡村教师、书店店员和家庭教师为业,生活动荡不安。1933年开始接近共产党人,七七事变后赴晋察冀边区投身革命,并开始文学活动。1950年出版中篇小说《苇塘纪事》,1951年起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历时六年而成。此外,还著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等。
九·一八"事变前,女学生林道静因反抗地主家庭逼婚,投海自杀,被大学生余永泽所救,随后二人结了婚.婚后林道静遇到共产党员卢嘉川,在共产党员英勇献身精神鼓舞下,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二·九"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青春之歌》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崔嵬在1957年与陈怀皑合作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这部影片由杨沫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编。
《青春之歌》的摄制成功,丰富了建国以来的电影文库。 林道静的道路概括了30年代中国革命知识分子成长的历程。林道静从个人奋斗到献身革命,从小资产阶级的正义感的爱国心转变为自觉地为实现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投入革命的洪流,正是同时代千千万万革命知识分子的道路的真实写照。同时,影片反映了1931年到1935年国破家亡的黑暗历史,也反映了“12·9”前后风起云涌的爱国运动,革命永远是历史的火车头,《青春之歌》所反映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和高昂的革命精神,将激励着我们在实现四化的征途上义无反顾地为崇高的理想贡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
Ⅳ 青春之歌内容简介
链接: https://pan..com/s/1QZ58BUIb42g7puooA_zczw
《青春之歌》是杨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学生运动及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歌剧等。小说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过程。林道静为了寻找个人出路,逃避为男人当“玩物”和“花瓶”的命运,踏上流亡之路。
Ⅵ 求《青春之歌》主要剧情梗概
1931年夏,从西山女中毕业的林道静(童蕾饰)为了追求自由,选择了抗婚出逃,走投无路的她觉得天下之大却没有她的容身之所,茫然之下想要投海自尽,被大学生余永泽(谢君豪饰)救回。热情而多才的余永泽一下子感动了林道静。
在北平,林道静结识了进步学生、共产党员卢嘉川(高云翔饰)、江华(成泰燊饰)等人,明白了许多革命救国的道理。而在这些问题上,余永泽却和自己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在一次学生运动中,卢嘉川因为余永泽的不肯帮助而遭到被捕。
林道静毅然离开了余永泽,加入到了风起云涌的爱国学生运动中。当局一次次的陷害和逮捕让林道静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学生运动领袖。在又一次的爱国游行运动中,林道静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古老的中华大地,回荡着这代青年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青春之歌。
(6)青春之歌电影剧本文档扩展阅读:
主要角色介绍
1、林道静
不懈追求自由,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当发现余永泽与自己渐行渐远时,坚决地与之分手。正是由于对党的信仰让她对卢嘉川产生了朦胧的爱意,而当她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最终发现江华才是自己真正的所爱时,坦然接受了江华的表白,深情地依偎在江华的身边。
2、余永泽
曾经在大海边救下意欲自尽的林道静,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林道静重新找到生活的信念。但是当面对行动救国的革命青年,他退缩了,守着自己的小家埋头书堆,笃信学问救国的他与拥有着革命理想的林道静渐行渐远。
3、江华
对于与他的命运息息相连的女性林道静,江华起初是谨慎的与她保持距离,在了解到林道静对于革命的满腔热情、对共产主义的忠诚信念后,他被这位女性的坚强深深吸引,暗中帮助她、保护它,最终有着共同理想的两颗心走到了一起。
4、卢嘉川
北大党组织的学生领袖用,他积极奔走号召北京学生南下示威为抗日而呼喊,他站在游行的最前排勇往直前,他坐在市政府大楼前的露天课堂争取学生的听课权,他面对敌人的枪口临危不惧誓死捍卫自己的信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青春之歌
Ⅶ 《青春之歌》:战火中青春
写在正文前的话:
如果不是因为学习《当代文学史》这门课程,我想,我不会去阅读这部小说。选择这本小说的原因十分简单,恰好看了这本书,恰好在尝试着看别的书时看不太懂,无法产生一些深刻的体会,恰好在要开始写读书报告时对这部小说还有些许印象和感触。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本小说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首先,用我这样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青春之歌》讲述的是一个出身在地主家庭、属于小资产阶级的、名叫林道静的女孩在战乱年代的学生运动中逐渐成长为真正的革命者的故事。而在整个故事中,林道静与余永泽、卢嘉川、江华的爱情纠缠和自身的革命运动这两条主线相互交织,谱写出一首绚烂的青春之歌。
熟悉这部小说的朋友都知道,主人公林道静的三段爱情是故事的重点,因此也不得不提。
1、和余永泽是初恋,但不是真正的爱情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在我看来,余永泽只是在林道静最需要安慰、最落魄的时候出现,只能说余永泽出现的时机刚刚好,好到可以在道静情窦初开时,他恰恰走进了道静的世界。海滩的相遇,两人畅谈文学,心心相惜,让我不禁想到了木心的《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想,那时的他们也是带着如此浪漫的意境走到了一起。他们也相信自己是彼此的唯一。然而,那时的道静还不知道自己将来要走的路,一阵的新鲜感过后,她渐渐发现了余永泽身上与自己无法相融的致命的弱点。至于最后他们俩的分开,在这里,我也就不细说了。我只想说,余永泽出现的时机成全了他和道静的缘分,然而,也正是这样的时机,注定了他和道静最后一定会分道扬镳。在道静遭遇了家庭的不幸,投亲不成,又被当地的校长余敬唐设计利用等一系列打击之后,“诗人兼骑士”的余永泽在这时出现了,人在最脆弱时自然会选择相信并且依恋那个爱护她的人。那时,道静对爱情还是盲目的。我认为,一个人的爱情观也会随着价值观以及信仰的改变而改变。当林道静决定踏上革命的道路时,也注定她和信奉胡适的余永泽不是一路人。所以,两人最后分开的原因,可以简单地归结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2、和卢家川,不是爱情,胜似爱情
林道静和卢嘉川的关系让我想到了《女医明妃传》中刘诗诗和霍建华的关系,他们两对的爱情都没有成形,只能说是很朦胧的爱情,但是他们的关系又很亲密,可以为对方牺牲生命,用刘诗诗的话来说:“是比爱情更加深厚的感情。”可以说,卢嘉川是那个给了林道静革命启蒙的人,我想,林道静一生都不会忘记他,这个近乎完美到极致的男人。“你忠实的朋友热烈的为你祝福”,这是卢嘉川写给林道静的信中的最后一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得,不为别的,就为了卢嘉川的这份热血青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世界名言用在他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说实话,在看小说的时候,我一度以为林道静会和卢嘉川在一起,然而爱情的火花刚刚绽放,卢嘉川的被捕加至死亡就导致了火花的熄灭。
3、和江华,顺其自然,革命爱情
如果说卢嘉川是给了道静革命启蒙的人,那么江华才是那个真正带领道静走上革命实践道路的人。他和道静由革命的友谊升华成为爱情,在我看来,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他是道静的革命战友,亦是道静的爱人。他把道静领上了革命实践的道路,亦带给了道静最好的爱。由于我个人的主观偏见,我只能说江华是在当时那个情况下最适合林道静的人,或者说,他给了林道静所需要的最合适的爱。从他们一步步的发展过程来看,比较贴近现实,也比较合情合理,能够最终走在一起的人不就是最合适的人嘛。
事实上,卢嘉川的死亡,让我一度不想读下面的故事。三段感情中,我最喜欢的是卢嘉川,虽然他完美的不近真实,但仍然令我感动。“你忠实的朋友热烈的为你祝福”,我想说,卢嘉川,我在这里也热烈的为你祝福。
有人说:“没有在一起的人,就是不对的人。”或许,即使卢嘉川还活着,他也终究不是道静的良人。阖上书页,看着窗外的夜色,我会微笑,在那个不得善终的年代,曾有人爱过,真好!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有人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王晓燕),有人半途而废(白莉萍),有人一夕叛变(戴瑜)……
其中,有关戴瑜叛变的那个场景,我觉得描写的最为真实生动。“多么奇怪,这哪里像什么监狱、牢房、审讯室……这明明是一间富有人家的书房兼客房……”,“这一切,不仅使他(戴瑜)惊奇,而且使他陷入到一种迷离的境界中……”,“他也曾有过这样安静、舒适的房间,有过自己琳琅满目的玻璃书柜,有过喜欢喝的茅台酒——地主兼官僚的父亲曾给过他一个舒适的享乐世界。”“仅仅过了半个多小时,戴瑜终于和那两个人一起坐在小圆桌喝起了他最喜爱的茅台酒。接着他立刻被释放出来。”这一大段的描述过程,将戴瑜叛变的心理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不同于以往的严刑拷打,只需进入到一个豪华的房子,戴瑜的信仰与理想便早已抛诸脑后。我却觉得这很真实,人其实是一个很奇怪复杂的生物。对于卢嘉川这样坚定不移的革命者来说,他的信仰可以支撑着他坚持革命,永不言弃;可对于戴瑜这样的人来说,只要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诱惑便能使他的信仰崩塌。人要改变自己的信仰,首先是自己心底里的欲望,旁人只需小小的推你一把,便已足够。这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性格养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实话,《青春之歌》在某种角度上看,更像是一部言情偶像小说,因此,小说中人物模式化的痕迹很重,例如之前提到过的卢嘉川,太过完美。最为真实的,反倒是由戴瑜叛变从而显现出人性贪婪善变的这一幕。
但是,总体上来说,《青春之歌》还是展现出一群年轻有为的青年人的奋发向上的氛围。在那个年代,青春必与革命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价值。其中,由卢嘉川引导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中,所探讨的革命到底是为了奉献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英雄主义这个话题,还是值得深思的。你是要真正的革命,为人民谋福祉,还是只是为了享受自以为是英雄的虚荣感。在这本书中,我们找到了答案,革命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付出,奉献青春。那个年代的青春在战火中飞扬,在革命中升华。与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形成了鲜明对比。其实,近几年,无论是在电影还是在小说方面都刮起了一阵青春怀旧风,大多数都包含了爱情,车祸,堕胎等元素。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极其自我的无处安放的躁动的青春。然而,在和平年代,青春依然可以与革命相结合,青春意味着希望,应当传播正能量。我们的青春应该和林道静,和江华,和卢嘉川一样,与国家命运相结合。也许话说的有些空洞,但确实是这样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有了这样一个宏观的概念,你才能从小我中走出来,用宏观去调控微观,再具体到我们所要做的每一件微小的事情。如此看来,我们这些90后依旧可以拥有革命式的青春。
有理想的人是幸福的。
这是我在这本书中得到的最大启发。人的一生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人若没有理想,就只怕是虚度年华。我很羡慕像林道静、卢嘉川、江华那样有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人。在高中以前,我的目标一直都是高考,虽然在过程中也会迷茫,但最终的目标却没有变过。高考结束以后,我有过一段时间的放松,觉得解脱了。可是,完全没有压力的日子过得久了,我也陷入了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进入大学以来,说实话,直到现在,我还是很迷茫,我有过很崇高的理想,却觉得太不切实际,每当自己空闲的时候,会莫名地感到心慌和担忧。现在的我,依然没有什么伟大的理想,我只是学着给自己多找点事儿做,让自己忙碌一点,至于理想,我觉得那是一个很神圣的东西,也许以后会有自己的理想吧,希望那时的我会和小说中的王晓燕一样,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虽然会走弯路(王晓燕期间被戴瑜所骗),但还是会回到正轨,为了理想不懈奋斗!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此时此刻的我,在断电的夜晚,摸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是满满的充实感,还有幸福!这样写着写着,不禁感慨,踏实认真做事的感觉真好!
也祝愿所有有爱之人、有梦之人都能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Ⅷ 青春之歌的剧情概述
《青春之歌》是一部关于青春成长的影片,三个年轻人因为对HIP-HOP的热爱而走到一起,但三年前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些事情,让事情起了变化...由奉太奎主演的电影《青春之歌》即将于3月15日在韩国上映。这也是奉太奎自2008年的电影《猛男诞生记》之后再一次亮相于韩国大银幕的作品。《青春之歌》讲述的是一支3人组合的嘻哈地下乐队在迎来了乐队的全盛期后发生了矛盾,乐队也因背叛而导致解散,在三年之后偶然有当年乐队的视频流传于网络,三人也因此重新聚首,并发现彼此身上都发生了变化。影片中年轻人们对于嘻哈的梦想、爱和欲望交织在一起,令他们面对着冷酷的现实,影片超越了音乐的束缚,将题材与当代20多岁年轻人的状态和形象结合在一起,预计将令观众获得深深的同感。奉太奎在片中扮演的是嘻哈组合的主唱“昌台”,早前他便已经通过歌手Tablo的个人专辑展现了自己的Rap实力,也获得了乐坛人士的认可。在影片中他还将与演员李英勋展开Rap大战,令人期待。影片集结了奉太奎、李永勋与郭志敏等年轻演员。
Ⅸ 《青春之歌》的内容梗概
《青春之歌》讲述了在从北平开出朝向海边驶去的列车上,独坐着一个少女,她的行李中除了一些乐器别无他物,人们都注视着这个奇异的女子。林道静在北戴河车站下车,投奔她在附近村庄中教书的亲戚,然而,他们早些时候就离开了。道静无处可去,被这里的校长暂时留了下来。
道静的这次出行,实际上是离家出走。她生于北平一个大户人家,父亲以教育为名,罗致了不少的声名和家财。道静自幼失怙,历尽冷暖,中学毕业前家中逼迫她嫁给有财有势的胡局长,道静不肯从,于是连夜出走。
偶然的情形下,道静得知挽留自己的校长私心里别有所图,她又羞又怒,心灰意冷,在雨夜里奔向大海……恍惚中道静看到一张热切的、焦灼的面孔,是这个青年把她从险地中救了回来。
余永泽出现在道静的生活中,他的关爱与抚慰,他的良好的文学素养,使道静心里产生了绝处逢生的欣幸和喜悦。余永泽也爱慕着这个纯洁的少女,他把道静安置在小学做教员,依依不舍地和她暂别,回到北大念书。
“九·一八”事变后,清寂的乡村从沉睡中惊醒,道静也对国家危亡的大事忧心如焚。她遇上了有爱国激情的北大学生卢嘉川,在他身上有余永泽所没有的勇毅精神,很快地,卢嘉川投身到抗日示威的学生运动中南下而去。
道静回到北平,生活四处碰壁。迷惘中她应允了余永泽的恳求,和他住到了一起。渐渐地,道静的生活给琐细的家务缠绕起来,她无暇读书,她感到沉闷、窒息,更使她痛苦的是,余永泽原来是个自私、平庸、只注重琐碎生活的人,道静又有些绝望了。
在同一寓所的白莉萍房间里,道静结识了一群热情洋溢的、以国家民族为已任的青年学生,这其中就有她以前见过的卢嘉川。与他们的交往中,道静复活了她的青春,她明白了很多现实的事情,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卢嘉川鼓励这个有正义感的女子走出狭小的个人生活,道静开始逐渐向往革命。这时余永泽与道静的分歧越来越大,他阻拦道静参加有政治色彩的集会,同时不满于道静和卢嘉川的来往,更在危急的时候拒绝救助被宪兵围捕的卢嘉川,使他落到了敌人的手上。道静终于和过去的生活决裂了。
卢嘉川牺牲了,道静在怀念中接过他未竟的事业,开始秘密地散发和张贴传单。她的斗争经验还不够,加上党内叛徒戴愉的告密,道静很快就被捕了,原先那个要娶她的党部特务胡梦安趁势而入,威胁道静嫁给自己。在朋友的安排下,道静逃脱了监视,潜入定县开展工作。
不久,道静接触到组织上派来发动农民斗争的江华,江华引导道静把革命的理想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深入乡村,组织起人民的力量。道静对这个学识丰富又有实践经验的共产党员充满敬慕。这时戴愉的出现再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江华和道静先后被迫撤回北平。
道静又一次地被捕,狱中她承受着酷刑,在共产党员林红的激励下坚定了革命的意志。当她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真正地成长起来之后,道静终于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她和江华一起,和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一起,汇入到革命和集体的洪流中。
(9)青春之歌电影剧本文档扩展阅读:
《青春之歌》是当代作家杨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8年首次出版。
《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青春之歌》的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是几个正面人物,真实感人。这部小说是学生和知识分子题材作品中的优秀成果,有很大教育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