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霸王别姬》:假霸王,真虞姬,戏里戏外的情深意重你看懂了吗
分得清戏里戏外的人,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分不清戏里戏外的人,究竟是不幸还是幸?
电影《霸王别姬》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
该片是唯一一部同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 。同时,这也是一部关于“谎言”和“幻灭”的悲剧电影。
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无疑,这是对悲剧最绝美的解释,随菊仙而去的,除了她的性命,还有她和段小楼的平凡爱情;随蝶衣而去的,除了他的命,还有艺术的传承,更有他和霸王的深情厚意。
一、他们:台下是兄弟,台上是夫妻
1 兄弟相逢
9岁那年,小豆子被娘亲卖到了戏班。
12岁的大师哥小石头,招呼小豆子和自己一起睡,他给了他被弃后的第一份温暖。
戏班的孩子最怕练撕腿,这动作堪比受酷刑。小豆子疼得眼泪溢满眼窝,小石头趁师傅不注意,故意把压腿的砖踢走,那一刻,噙在小豆子眼里的泪,“吧嗒”涌出来,挂在清秀的脸庞上,晶莹夺目。
小豆子觉得师哥最好,他终于又找到了依附。
《思凡》的戏词: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小豆子总唱不对,因为他是男儿郎。
可关师父说,想要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为了纠正他,小石头拿起师父的铜烟锅,将小豆子生生捣出满口血。
从此,他唱对了戏词,赢得了赏识。
2终成角儿
他们一起练功喊嗓,一起登台演出,苦熬十年终成角儿。
小石头,艺名段小楼,饰生角;小豆子,艺名程蝶衣,饰旦角。
他们唱得最火的一出戏便是《霸王别姬》。
倪公公府上唱堂会,得益于虞姬的角色,倪公公有赏,与其说是赏,不如说赏罚分明,赏他虞姬扮相之美艳,罚他本是男儿郎。
再一次,蝶衣炉火纯青的虞姬一角,受到袁四爷的邀约。蝶衣本可拒绝,但他心如死灰般赴了约。
因为,菊仙出现了。
师哥说了要和自己唱一辈子的,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那样的一辈子师哥给不起,段小楼自始至终都分得清戏里戏外,戏是戏,生活是生活,如今爱情来了,师弟你该祝贺我呀!
可怜的师弟,早已人戏不分,霸王和虞姬之间,怎能有第三者?
像是一场报复,更像是一场自我毁灭,在大师哥定亲之夜,蝶衣去了袁四爷府上,他出卖了自己,换回那把心心念念的宝剑。
当他兴冲冲将宝剑拿给师哥时,师哥轻描淡写道:“又不上台,要剑干什么?”
3各唱各的
自此,程蝶衣是程蝶衣,段小楼是段小楼,他们各唱各的。
唱戏分了家,可他终究是自己的师哥。
小楼被日本人抓走后,蝶衣想也没想,火急火燎跑去给日本人哈了腰唱了戏,救出了段小楼。
得到的,却是段小楼的一口唾沫。救了他,反倒失去了他,万念俱焚的程蝶衣开始迷上大烟。
用情至深的人总喜欢犯相同的傻,那便是肆无忌惮地伤害自己。可唱戏的人,最该保护的是自己的嗓子,抽大烟,最受损的也是嗓子,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博得师哥的同情,或是心痛吗?
终究只是痴念。
4各走各的
自此,程蝶衣是程蝶衣,段小楼是段小楼,他们各走各的。
若是如此,《霸王别姬》这出戏便剧终了。
这一次,是关师父拉了二人一把,成全过师兄弟二人的师父,临死前只能嘱托师兄弟二人彼此成全,谁叫他是他的霸王,谁叫他是他的虞姬。
1945年,解放前夕,师兄弟二人重新登台。可没想到,台上正唱戏的蝶衣,被一群伤兵和地痞流氓起哄,叫嚣,场面眼看要失控。
后台的小楼冲了出来,替蝶衣解围,解围不成,段小楼被围殴,吓得蜷缩在一旁的蝶衣,此刻是恐惧又幸福的,他的霸王终于为了他一回。
谁知,真正的恐惧来临,程蝶衣以“汉奸罪”被抓。
最终令他逃出生天的,不是师哥,也不是袁四爷,而是他的戏,不疯魔,不成活,因戏生,因戏死。
新时代来临,段小楼堂堂大武生改行卖西瓜,科班所学全丢弃,可是丢不丢弃似乎没关系,因为新风暴即将来袭。
顺应时代的潮流,蝶衣戒了大烟,他依旧唱戏,但好像没人懂戏了,再后来,他的虞姬被小四给顶替了。
蝶衣一把火,烧掉了自己半辈子呕心沥血置办的全部行头,选择了离去,他依旧活在戏中,哪管时代变了天。
5虞姬自刎
一九六六年,段小楼被批斗,程蝶衣扮上虞姬的妆容,第一时间赶来霸王身边,为他勾脸,想顾他周全。
换来的,却是锥心刺骨的绝望。在那个牛鬼蛇神的世界里,段小楼用此生最恶毒的话,亲手杀死了他的虞姬。
他的霸王彻底死掉了,他能苟活吗?
十一年后,六十二岁的程蝶衣和六十五岁的段小楼再次同台,这一次,虞姬终于为霸王拔剑自刎,他成全了,他自个儿。
二、夫妻:拿半生去赌一份平凡的爱情
1 白色谎言的开端
唱完戏的段小楼去花满楼喝花酒,恰遇他喜欢的菊仙被恶客纠缠,段小楼意气风发,以护花使者的姿态,借喝定亲酒的豪言,救下菊仙。
都说戏子无义,这下,段小楼的义气令菊仙大为感动,隐隐约约,她看到了爱情的光。
2 一无所有的投奔
终于,菊仙等不及了,她摘下头上和腕上的珠宝玉翠,掏出积攒下的所有钱财,连脚上那双绣了凤回头的花鞋也脱下了,自己给自己,赎了身。
当菊仙空着手光着脚出现在段小楼面前时,段小楼是懵的,问菊仙:“你怎么上这儿来了?”
都说,婊子无情,这下,菊仙一无所有的投奔,倒令段小楼大为欢喜。
菊仙压得那么重,她不相信自己会输,果然,她赢了,段小楼要了她。
3 洗尽铅华跟定他
段小楼拒绝给日本人唱戏被抓,菊仙急得像个疯子,找到蝶衣,求他救人,她甚至开出了条件:“我哪来哪去,回我的花满楼,躲你俩远远的。”
可在救出小楼后,她违背了自己的诺言,早已准备好车在外等候,一回去,他们便成了婚,她爱的是小楼,从来都不是他的戏。
菊仙不让小楼唱了,她只想过安稳的日子,斗蛐蛐也成,卖西瓜也罢,她跟定了他。
4 人终究斗不过命
菊仙的命,早在离开花满楼那晚,便设定了。
看着心爱的男人在台上被人围殴,身怀有孕的她不顾一切冲了上去,她流产了;
小楼同志在台上开会,她瞄准时机出现,递给小楼一把伞,示意他不要乱讲话。
可她的恐惧日日剧增,她害怕乱世当头,更害怕她的男人不要她。
生逢乱世,该来的终究会来,段小楼跪在火堆前,扬言:“不爱她!跟她划清界限!”
她筑造的爱情美梦,顷刻间崩塌。
她痴心以求的平凡,从未实现过。
我们都以为她赢了,但其实她是输得最惨的那一个,用尽半生去赌一份平凡的爱情,最终输掉了性命。
菊仙输给了现实,蝶衣赢在了戏里。
三、“情敌”:最懂对手的,还是对手
张国荣说,菊仙是真虞姬。
段小楼跟程蝶衣说,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
两位“虞姬”初次见面便夹杂着浓烈的敌意,蝶衣讽刺菊仙的投奔是洒狗血,可他还是默默在她脚下扔了一双绣花鞋。
那一幕好相似,蝶衣被小四顶替虞姬一角,菊仙默默帮他披上了虞姬的罩衣,因为,即便菊仙一心一意为了她的男人,可在她心目中,蝶衣,才是真虞姬。
菊仙是懂蝶衣的,或者说,她懂他的心思,两人都爱着同一个男人,只不过,一个在戏里,一个在戏外。
从日本军营救出小楼时,小楼“啐”了一口蝶衣,菊仙掏出手帕帮蝶衣擦掉了污物,在菊仙看来,以爱之名,做什么都没有错。
当蝶衣以汉奸罪被抓时,菊仙急匆匆拿出宝剑,上门求袁四爷救人,她心里记得清楚明白,自己还欠着蝶衣一份情。
以为还清,便互不相欠。可谁让他们都爱着霸王呢?两人终究是懂得的。
蝶衣戒大烟,挣扎在崩溃的边缘,绝望无助地喃喃:“娘,水都冻冰了。”
菊仙搂紧蝶衣在怀里,轻轻的拍打:“好了,好了。”
一滴泪滑出菊仙的眼眶,仿佛怀里抱着的,是自己未出世的孩子,那一刻,两人惺惺相惜。
乱世之中,爱情破灭,菊仙上吊自杀;京戏难存,蝶衣拔剑自刎,一个为了戏外的霸王,一个为了戏里的霸王。
假虞姬也好,真虞姬也罢,虞姬终究是为楚霸王而死。
四、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关师父讲《霸王别姬》这出戏,是想告诉徒儿们唱戏和做人的道理,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段小楼,程蝶衣,菊仙,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成全了自个儿。
1段小楼:戏是戏,生活是生活
分得清戏里戏外的人是幸运的。
段小楼一直活得清醒,台下他有爱人菊仙,台上他有搭档蝶衣,他意气风发过,他也苟延残喘过。
我们最不喜欢段小楼,但段小楼却是最真实的,他的身上,有芸芸众生的影子。
2菊仙:一生求安宁而不可得
她聪明世故,风流灵巧,抢走了小楼,观众都恨她,可人们不知道,其实是小楼选的她。
她玲珑心窍,情深意重,看清了蝶衣戏里戏外的疯魔,她才是最懂蝶衣的。
洗净铅华,却终究逃不过宿命,君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她以死明志,证明自己曾拿命爱过一个男人。
3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
程蝶衣说:“我什么都不会,只会唱戏。”
师哥批斗他:“戏迷!戏痴!戏疯子!”
句句属实,字字诛心。蝶衣就是为戏而生,因戏而死。
分不清戏里戏外的人,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男人把他当女人,女人把他当男人,他混淆了性别,找不回自己了。
幸运的是,他对京戏至忱的热爱,不分国界;他为艺术献身的勇气,感天动地。
他们终究,自个儿成全了自个儿。
五、永恒的经典
电影《霸王别姬》的经典,是由很多个方面共同造就的。
首先,巨星张国荣演活了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他的风华绝代,永远停格在了2003年4月1日。
其次,这部电影的标签是爱情,讲了四个人,两对情人的爱情,段小楼和菊仙,楚霸王和虞姬,纯纯粹粹的男欢女爱,只不过,一对是戏里,一对是戏外。
有观众看出了同性的恋情,我认为,这是对蝶衣最大的误解。
成角儿后的蝶衣早已人戏不分,戏外如戏里。其实程蝶衣不爱段小楼,是程蝶衣饰演的虞姬一直在爱着他心目中段小楼饰演的霸王。
最后,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恶,乱世之中,为了活下去,所有的秘密全都袒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供人践踏,任人蹂躏。
爱情是迷人的,有人为它自杀。
艺术是伟大的,有人为它献身。
活着是可贵的,即便牺牲所有。
命运是什么,命运是,你由不得它,但你还是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这步田地,人终究还是得自己成全自己。
『贰』 都说《霸王别姬》是陈凯歌他爸替他拍的,是真的吗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么一个谣言,陈凯歌经典代表作《霸王别姬》真正的导演其实是他爸爸陈怀皑,陈凯歌只是挂名的。
陈怀皑的大名可能很多年轻的观众比较陌生,他其实也是一名导演,在建国初期曾经拍摄过非常多优秀的电影,对六七十年代大陆电影圈的发展有过很大的贡献。
在《霸王别姬》之后,陈凯歌虽然执导的电影作品并不在少数,但是再无载入史册的经典之作。特别是他后来执导的《无极》甚至被批得体无完肤。这种种原因,导致了不少人开始相信这个传闻是真的。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1992年,也就是《霸王别姬》拍摄期间,陈怀皑已经患上了癌症,而且还是末期。而拍电影又是一个需要大规模协作的现场工作,以陈老当时的身体状态似乎不太能负荷这么庞大的工作量。所以,说陈怀皑才是这部电影的真正导演可信度并不大。
不过,《霸王别姬》的成功,也不完全是陈凯歌一个人的功劳,更多的是团队的协助。牵头这部电影拍摄的著名制片人徐枫曾经说过,其实陈凯歌最开始时并不想拍,因为他觉得《霸王别姬》的故事太俗了。在自己的极力游说之下,才勉强接下来。在拍摄期间,陈凯歌也听了很多其他人的意见,并把这些意见融入到电影中,最后才有了《霸王别姬》这部伟大的作品。可惜,陈凯歌是个内心骄傲的人,在他之后的大部分电影里,都非常固执己见,所以再也难出经典。
不是替,就是他爹拍的,他只是个刚开始上路的学习者,这么有深度的电影,人性刻画这么细腻的电影,那时候的陈凯歌是无法拿捏的,甚至是现在的陈凯歌也做不到。你看他现在拍的片子,风格完全跟《霸王别姬》不同。
这种说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我认为大多数人说这话的目的只是为了调侃陈凯歌近些年作品差强人意的表现罢了。
毕竟早些年的作品《黄土地》,《孩子王》都称得上是华语影坛为数不多的经典作品。由其执导的《霸王别姬》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此外这部电影还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等多项国际大奖,并且是唯一一部同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来说, 《霸王别姬》的成就与影响力,让陈凯歌“吹一辈子”也不为过。
或许正是因为起点太高,过往的作品太过辉煌,反而成为了陈凯歌导演背后的一座大山,一方面观众对其执导的电影寄予厚望,期待着他能够拍出更多优秀的电影,这种想法就像是孩子第一次考试考了98分,往后每次考试都希望他能够进步,最差也要保持水准,但导演毕竟也是人,神作毕竟是神作,不可能回回都拍出惊为天人的作品,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文化与观众审美也都在变化,对于像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霍建起、等第五代导演来说,又何尝不是挑战与冲击,恐怕至今依然活跃在大银幕前的导演也仅有张,陈二人,换做是一个新人导演拍出《妖猫传》恐怕又是另一种评价吧。
从另一方面来看,陈凯歌导演依然在他的作品中展现出极高的文化底蕴与视觉美学,单从《妖猫传》的美术置景与视觉效果来看,华语影坛能够达到如此艺术水准的导演寥寥无几,在这点上,丝毫不逊于当年的《霸王别姬》,当然《无极》,《道士下山》等口碑崩裂也确实不争的事实,但一部作品的好坏无法去衡量一位导演一辈子的成就,笑称是他父亲陈怀皑导演的“代表作”,未免有些过分贬低的味道在里面。
毕竟一个剧组小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导演作为最重要的岗位,把握着电影的大小细节,如果真要是其父代替拍摄完成,怕是早就贻笑大方,“享誉全世界”了,又怎会斩获全球各大奖项?被人称颂至今?
一部电影毁了两代导演的声誉?不值得!不至于!
呵呵,当然是假的了!其实,如果你看过最近的《妖猫传》就知道,陈凯歌的能力了。《妖猫传》这样的电影,不是随便一个导演就能拍出来的,大场面,内涵,控制力,统统都是超一流的水准。他就是那种用场面就能让你感动的导演。
当然不是真的,不能因为陈凯歌后来再也没有拍出如《霸王别姬》这样经典的电影,就否定他以前的才华。
而且,现实情况是,陈凯歌在拍摄《霸王别姬》的期间,他父亲的身体状况已经是癌症末期了。在那样的状态下,是不可能应付《霸王别姬》如此庞大的导演工作的。所以,说《霸王别姬》是陈凯歌他爸替他拍的,基本是不可能的。
当然,可能也是因为陈凯歌起点太高了:《霸王别姬》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还拿下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等。
这样高的成就,自然让影迷期待他后续会带来更好的作品,然而,谁能想到《霸王别姬》就是陈凯歌创作的巅峰成就了。
以后基本就是走下坡路的状态,虽然甚至还导演了《无极》这样的大烂片,更是让影迷跌破眼镜。
但其实看看《妖猫传》,还是能感受到陈凯歌骨子里的文人气质,那是和《霸王别姬》一脉相承的,所以也更让人相信《霸王别姬》是出自陈凯歌之手。
(文丨皮皮电影)
《霸王别姬》能够成为中国百年电影 历史 里数一数二的存在,是一群人的努力结晶。除开主创李碧华,芦苇,陈凯歌,演员团队张丰毅,张国荣,巩俐等等我们看得见的人员之外,整个剧组中其实一直有一个被故意忽略的人物,就是导演陈凯歌的父亲——一直在六七十年代默默耕耘的导演陈怀皑。
陈怀皑是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电影导演,在拍摄了一系列不为人知的作品之后,积攒了大量的现场工作经验和电影拍摄经验。在陈凯歌拍摄《霸王别姬》的时期,这样新旧交替的时代里,展现整个 社会 变化的题材,以及附着在这个题材上的 历史 沉淀,让陈凯歌颇感吃力。老爷子当时年高体弱,已经是癌症晚期,但是这样好的题材和故事,使得老人对于,霸王别姬》的创作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样的想法开启了陈凯歌阅历和能力暂时不能达到的境界,使得陈凯歌对于整体的掌控更加纯熟,形成了他事业最高峰的成果。
结合后来陈凯歌电影的各种细微缺陷,《霸王别姬》的浑然天成,透露出一种不止他一个人的能力与阅历积累。这样的掌控力必然是经过一个比当时的陈凯歌更加成熟的理念所指导的。所以,陈怀皑老爷子即使没有在现场拍摄,也是用自己的理念和对于电影的理解来指导陈凯歌的拍摄。
一直以来总有这样的提法,说电影《霸王别姬》名义上是陈凯歌拍的,实际上是他的父亲陈怀皑拍的。
之所有有这样的传闻,一方面陈怀皑作为一名老电影人,确实担任了本片的艺术指导,而且到片场进行过一些指导;另一方面,陈凯歌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作品就是《霸王别姬》,而且执导作品是越到后来越平庸。 《无极》、《搜索》等影片总让人怀疑,这和《霸王别姬》的导演是同一个人吗?
我们看很多事情都习惯用非此即彼的眼光,就好像一样东西不是黑色就是白色,其实这并不是一种客观看事物的方式。 陈凯歌的父亲肯定是对《霸王别姬》提出过一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意见的,但也只是指导而已,真正坐镇现场全程拍摄影片的就是陈凯歌。 这一点不用怀疑,不管陈凯歌拍摄的其他影片有多么平庸,这一点也不用怀疑。
先来看一下陈怀皑的简历。
陈怀皑1920年出生,毕业于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50年参演电影《陕北牧歌》,而后开始执导电影作品。
1956年,他执导个人首部电影《虎穴追踪》,从这之后,陈怀皑以执导戏曲作品居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和其他导演一起合作。 比如1960年的《杨门女将》,1962年的《野猪林》,还有后来的《铁弓缘》等。非戏曲影片方面,陈怀皑参与执导过《青春之歌》、《海霞》、《知音》等。1994年陈怀皑因肺癌辞世,享年74岁。
可以看出, 陈怀皑在拍摄戏曲电影方面素有经验,而陈凯歌拍摄的《霸王别姬》展现的主要是戏曲演员的命运,而且片中也有很多戏曲表演和规矩的展示,因此在开拍之前和拍摄过程中,陈凯歌还是向父亲讨教了不少戏曲戏班方面的常识和见闻,陈怀皑也曾经去片场进行过一些简单指导。
另外,陈怀皑在陈凯歌开拍之前,还鼓励他把这部电影拍得和过去不一样。
在那之前,陈凯歌已经拍摄过《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和《边走边唱》。这几部电影为陈凯歌赢得一定的声誉,但也有人指出,陈凯歌的电影过于诗意,《霸王别姬》编剧芦苇希望他拍一部情节片出来,因为原小说有一个好故事。
陈凯歌对芦苇说,你这个想法有意思,你跟我父亲谈谈去。后来,陈怀皑表示支持芦苇的想法, 他对陈凯歌说,“我觉得芦苇的建议有道理,你必须掌握这个方法。你有没有这个勇气,放弃你过去的理念,那些诗意的东西?”
有了父亲这句话,陈凯歌这才坚定信念,力求把故事讲好,让《霸王别姬》的故事变得更好看,让人物命运来说话,而非只是导演诗意的讲述。
另外, 《霸王别姬》1992年2月26日开机,而陈怀皑2月24日就查出肺癌,到不得不住院时又住了很长时间,因此他也不太可能对电影有多么细致的指导,更不用说现场全程参与导演工作。
不过对于父亲的指导,陈凯歌心存无限感激,因此《霸王别姬》在戛纳获奖后,陈凯歌第一个就想给父亲陈怀皑打电话。尽管有时差,但陈凯歌还是忍不住打了电话报喜。
听到获奖的消息,陈怀皑乐得像小孩一样,把家里人都叫起来,说凯歌得奖了。 陈怀皑特别高兴,他很希望年轻一代导演能超越他那一代。陈凯歌一行从戛纳回京时,我陈怀皑还特意去机场接人,那时他的手术刚做完不久。
1994年陈怀皑弥留之际,陈凯歌因为拍摄电影《风月》并不在身边,陈怀皑让陈凯歌的妹妹捎给陈凯歌最后一句话,“我要儿子,不要英雄”。
陈凯歌认为,父亲的话是说要把电影当个事情来做,不要忽悠,另外就是父亲很爱护自己,知道电影人很辛苦,让他不要太劳累。
其实陈凯歌对父亲不仅有感恩,还有过深深的忏悔。在十年非常时期,他为了表示对组织的忠心,恐怕被主流群体抛弃,曾经对受到批斗的父亲动过手,尽管并不十分严重,但这足以让自己感到无限羞愧。
这样的忏悔,陈凯歌写在他那本自传《少年凯歌》当中,从中能够看出他的悔恨,以及对人性的反思。这样的反思,后来也被拍到《霸王别姬》当中。
可以这么说,对于经典之作《霸王别姬》,陈凯歌的父亲陈怀皑一定是给予过一些建议和指导的,但也就仅此而已,对这部电影起最关键作用的还是导演陈凯歌。
至于他为什么只有这样一部电影表现最成功,大概就是刀入了鞘的感觉,所有的人生思考和见识都给了这部电影,恰逢最好的年华和才华,这是一部陈凯歌用生命拍摄的电影。而其他作品,大都只是陈凯歌的工作而已。
霸王别姬的成功是整体的成功!出品方汤臣影业,制片人徐枫是成功的关键。李碧华的本子是成功的基础,张,巩,葛的演技成就了片子,陈凯歌是个优秀的导演,要放在单独导演这一块。如果他来掌握剧本,制片就是他的弱点。所以,就不要再传播陈怀恺拍摄啦,拍摄期间指导陈嘛倒是有可能。
职员表里写的很清楚
艺术指导排名在导演的前面,我想这里的排名顺序应该是按贡献或功劳而非辈分来排的。
霸王别姬,当之无愧的国产第一神作,细节上精妙绝伦,逻辑上无懈可击。我随便举几个例子:
小豆子为什么一直在坚持说:‘我本是男儿郎’?
电影中‘磨剪子锵菜刀’的吆喝声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些节点上?又有何意义?
段小楼的发型为何有时中分,有时半头?
段小楼用茶壶砸民国警察时所扮演的什么角色,在此时出现有何意义?
全篇一共出现几次‘霸王别姬’选段,每次都唱的什么词?又分别是何用意?
这些是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我就不在这里讲明了,免得破坏大家求索的乐趣。
电影中双关的运用也特别的多,比如袁四爷说的:‘另有雅趣’。还有意象上的双关,比如杀鳖做‘霸王别姬’汤的时候,那只鳖咬住的分明不是鸡,而是一只凤凰,而凤凰又关联到J院里‘凤凰当然栖高枝儿’。等等等等精妙绝伦的设计安排。
还有节奏的把握拿捏的也相当好,‘听说您在八大胡同打出名来了’那场戏,段小楼说‘啥时候你去逛逛就明白了’,然后程蝶衣愤然起身,段小楼马上检讨说‘今儿师哥神儿没在家说走嘴了’然后拿起了桌上的棉套,把双手伸进棉套里。说实话我第一次看时还真没反应过来蝶衣为何愤而起身,小楼又为何立即起身道歉,直到棉套的出现我才回想起来这一切都原委究竟所为何事。也让接下来一句‘从一而终’听起来不那么突兀。
言归正传,我觉得片子是陈凯歌导演的无疑,但是陈怀皑的指导绝对是功不可没,参照陈凯歌之后的作品,我想说陈怀皑的指导甚至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
还补充一句,小四换角那场戏里,程蝶衣给段小楼‘加冕’,菊仙为程蝶衣‘黄袍加身’。
其实答案很简单,你们把霸王别姬当做一个分水岭,霸王别姬是他爸爸走之前动用了最优秀的团队帮他儿子拍的,然后把霸王别姬之前的片子和霸王别姬之后的片子来个对比,你会发现,完全就是两个人。
导演都是有他的风格的,周星驰的无厘头,张艺谋的色彩,但是他反差太大,所以可以肯定不是他一个人导演的,是他爸一直在帮他。
『叁』 霸王别姬的故事是真的吗
霸王别姬指西楚霸王项羽战败后与其宠妃虞姬诀别的历史故事。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汉高祖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霸王别姬的故事楚汉相争,诸侯多叛楚归汉。汉王听从张良等人的计策,与诸侯会合击楚。当时楚王屯兵垓下,兵少食尽,被汉王军队重重包围。霸王项羽夜不能寐,忽听四面楚歌同时响起,原来此为张良的计谋。他知道项羽军士都是楚地人,于是便命汉军高唱楚歌,以动摇楚军军心。
项羽听后大惊,叹道:“难道汉王已经得到楚地?怎么他军中楚人这么多?”于是起床,在帐中饮酒。霸王有宠姬虞姬和乌雅骏马,乃慷慨悲歌,他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和歌而舞,霸王见此情况,自知将败,泣泪数行。左右见霸王别姬也都凄然泪下,莫能仰视。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天下而起的“楚汉之争”,项羽的妃子叫虞姬,好象是最后一场战役了,然后楚王项羽那方可能都知道自己输了,那天晚上都唱着楚歌---四面楚歌!
而项羽自己与虞姬喝酒唱歌,然后好象虞姬被他说的自杀了---有一首歌,只记得“虞姬虞姬奈若何”!在最后项羽自己也在一条什么河边自杀了!所以有了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而后人就根据这个而写了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历史典故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谨亩宏!"歌数闯,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有美人名虞”,但是并没有以后世流传的“虞姬”其名称;直到唐《括地志》等书才出现“虞姬”其名。当然,“姬”只是代称,并非虞姬的本名。五代时期的词牌名则干脆以“虞美人”嗯之。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
其中《楚汉春秋》一书乃汉初陆贾所着,至南宋时亡佚。毫无疑问,司马迁着《史记》时参考过《楚汉春秋》一书:“盖司马迁撰《史记》据《楚汉春秋》,故其言秦、汉事尤详。”(王利器)可是,《楚汉春秋》中记载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细节兼好奇的司马迁却没有录入《史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引录了这首和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妄何聊生。
一直以来,就有人怀疑这首和歌是后世的伪作,理由是秦汉没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诗。但是,
《汉书·外戚传》记录的戚夫人哀歌却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子为王,母为虏,终日春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记录的秦时民谣也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因此,《楚汉春秋》所录的这首和歌并非伪作,应无问题。
《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是“霸王别姬”故事的最早记载,二书都没有涉及虞姬的结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虞姬自刘情事,就不会至唐时尚有“项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声中,饮剑楚帐只能是虞姬唯一的结局。
《楚汉春秋》和《史记耐局·项羽本纪》是“霸王别姬”故事的最早记载。二书都没有涉及虞姬的结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会至唐时尚有“项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声中,饮剑楚帐只能是虞姬惟一的结局。
通说以为:“霸王别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古典爱情祥册中最经典、最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
对历史事件的追根溯源,揭破真相,只能依赖于对原始文本的读解。仔细玩味虞姬的和歌,我从中发现了这个爱情故事的疑点。
『肆』 张国荣主演电影《霸王别姬》故事是真的吗,是大致取材于真实,还是大致是虚构的
★霸王别姬中张国荣演的不是小豆子吗?怎么又叫碟衣?
答:“程蝶衣”是学名、大名、正名。“小豆子”则是小名。童年小豆子扮演者是马明威,少年小豆子的扮演者是尹治。成年小豆子,也就是程蝶衣的扮演者是张国荣。
★和张国荣一起去照相、老跟他在一起是他师兄吗?
这个确实是他师兄,就是小时候的“小石头”,长大后学名“段小楼”。成年段小楼的扮演者是张丰毅。
★那个张公公是不是变态呀
简直就是人妖
呵呵,不能歧视人妖他。他不是人妖。至于是不是变态,应该大多人都会觉得他变态的。毕竟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太监嘛。电影拍的是恶心了点@_@
『伍』 霸王别姬电影里面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艺术嘛,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全是真实,但也有真实的部分。
『陆』 张国荣主演电影《霸王别姬》故事是真的吗,是大致取材于真实,还是大致是虚构的
历史总是很相似地在重复着,我相信历史中一定有个人和程蝶衣很像,但这个《霸王别姬》是根据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所以可能是把很多人的故事叠加在一个人身上。
所以《霸王别姬》这样的故事大致是虚构的,但人(即使很有名的作家)的想像力不可能跳脱现实,所以《霸王别姬》的故事在历史中发生过,但是是在很多类似的年代不同的人身上发生的。
PS:
在说到程蝶衣个人的背景时:
很多人认为,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是以梅兰芳先生为原型的。
1922年2月15日,杨小楼与梅兰芳合作,齐如山、吴震修对《楚汉争》进行修改,更名为《霸王别姬》,所以很多人以为梅先生就是程蝶衣的生活原型,其实,若要说原型,我想大概他借鉴了京剧另一个旦角——程砚秋先生的更多一些。
『柒』 电影《霸王别姬》,到底谁是真正的霸王
《霸王别姬》是非常经典的一出,本来是讲项羽诀别虞姬的故事,而在电影中,段小楼一直是霸王的角色,程蝶衣是虞姬的角色,二人兄弟情深,答应彼此要唱一辈子的戏。程蝶衣已经到了人戏不分的境界,段小楼娶菊仙为妻,让程蝶衣很受打击。
为了演好程蝶衣,张国荣剃掉了眉毛,整个人也消瘦了很多,以及连坐立行走的姿态都变了。所以,要说在《霸王别姬》这部电影中谁才是真正的霸王,我觉得是程蝶衣,可曲可伸,真正的霸王当如此。
『捌』 霸王别姬是真人真事吗
电影《霸王别姬》是根据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既然是小说,当然是虚构的。可其中反映的社会现象、人性、时代更迭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现实味道,这个故事受人们欢迎,被选为中国电影百年百部优秀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戛纳金棕榈最高奖的具有国际性声誉的电影,不能用一句“虚构可以天马行空”来概括故事的价值野衡,故事枣型里通过主人公程蝶衣这个虚构人物反映的是现实的人性和社会背景颂岩做,艺术作品只有具有了强烈的真情实感才能从心底打动人心,才能让人经久不忘,才能在岁月的流逝中仍然保留它的价值供更多人去欣赏。
『玖』 《霸王别姬》之真假霸王
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确实是一部值得仔细欣赏的好电影,我看过之后获益良多,先后成文感慨了剧中人物程蝶衣与菊仙,今日正好轮到了其中的人物段小楼。
在电影中,段小楼是一位京剧名角,以扮演京剧中楚霸王的角色闻名。
在讨论段小楼的一生之前,或许我们应该先聊聊历史上的“霸王”项羽。我们说楚霸王项羽,首先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
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英勇无双?是《垓下歌》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自哀?亦或者“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孤傲?
这一切的一切都给了我们一个英武丰满的霸王印象。项羽不仅仅是项羽,他还是西楚的霸王。
电影中段小楼的悲哀则恰恰在此。作为霸王的扮演者,他演着霸王,心里或许有那么一两刻想成为霸王,可浮躁、怯懦的性格总让他关键时刻畏缩,这让他成为不了霸王。
他是段小楼,一个想成为霸王却终究不是的假霸王。
影片里段小楼的出场是一出猴戏。段小楼耍猴山行戏被地痞搅局,眼看着就要大乱,段小楼灵机一动站了出来呈英雄,先是大喊一句“真瞎羡钱看真货”,而后拿着一块大砖往额头上一砸。以这样一种即激烈又谄媚的方式结束了纷争。
他的师傅见他如此并没有夸奖他,反而将段小楼打了一顿。长辈知道段小楼如此举止是浮躁,可段小楼逗神哗没有这个自知之明。俗话说三岁看老,纵观段小楼的一生,仿佛永远是在进退失据之中。
比如梨园大拿袁四爷第一次拜访他与程蝶衣,因为袁四爷对段小楼的步法提出了些意见,段小楼以一句“要去喝花酒”拒绝了袁四爷的栽培。
比如被菊仙当众讹上,人前逞英雄一般同意定亲。
还比如日本人来犯,他自己一时冲动打了汉奸翻译被抓了起来。程蝶衣通过为日本人表演而将其营救了出来。被救出来的他非但没有感恩,反而一口唾沫吐向了程蝶衣。大意无非是自己是爱国主义,而程蝶衣为日本人表演丢了脸面。
到最后,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人,虞姬“程蝶衣”与妻子“菊仙”也都是因为他的一句错话间接而死。让人徒生感慨。
段小楼他演的是霸王,我想他终究有想要成为霸王的心。也正是这颗想要成为霸王的心,使得他面对袁四爷的指正不以为然,让他情愿当众被菊仙讹上以成全自己的风流之名,还让他选择动手打了汉奸翻译,更让他唾沫吐向程蝶衣以彰显自己的“爱国”。
想要成为霸王没有错,只是他的霸王之路太孩子气了吧。我看着段小楼就仿佛看见了曾经的自己,不知天高地厚总想逞英雄,闯出大祸来又唯唯诺诺不敢去承担。
哎,止住,再说就尴尬了。
化浊
2018年3月15日
『拾』 霸王别姬的故事是真是假
霸王别姬的故事正史中并无记载,真实性存疑,后人杜撰的可能性较大。
历史上最早记载“霸王别姬”这段故事的,应该是陆贾的《楚汉春秋》,但这本书在南宋之后就失传了。现在能看到的对霸王别姬故事记述最早的史书就是《史记》了。《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这段文字,很可能是司马迁从陆贾的《楚汉春秋》中转述过来的,因为《汉书》的作者班固曾在《司马迁传》中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国学大师王利器先生也曾说:“盖司马迁撰《史记》据《楚汉春秋》,故其言秦、汉事尤详。”也就是说,司马迁写《史记》时,参考过《楚汉春秋》。
《史记》中司马迁并没有写虞姬自杀身亡。司马迁为什么没汪野或有写?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陆贾在《楚汉春秋》中也没有写虞姬自刎一事;二是《楚汉春秋》中记述了虞姬自杀身亡的事,但司马迁认为有违历史的真实,所以没有采用。前一种可能性大,也就是说,陆贾在作《楚汉春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写虞姬自杀身亡的事。陆贾约生于公元前240年,约卒于公元前170年,他生活的年代离那段历史比司马迁更近。所以,如果他没有这么写,那么只能有一个推断,即虞姬并没有自杀。
在《史记》中,司马迁只记载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唱完之后,虞姬也和了一首,内容是什么?司马迁没记,但唐朝有个叫张守节的人记了,他在《史记正义》一书中从《楚汉春秋》中引录了这首和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首“和歌”的真伪,也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和歌”是后人的伪作,一是不符合秦汉时期诗歌的风格,二是如果《楚汉春秋》中真有这首“和歌”的话,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为什么没引用呢?
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成为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故事虽然感天动地,但那脊搜只是“故事家”言,当不得真。历史上的虞姬很单薄,后来的故事,是民间作者不断演义出来的,口口相传,到了明代甄伟所著的小说《西汉通俗演义》,才形成了比较成型困伍的故事版本,京剧《霸王别姬》,使这个故事更加家喻户晓,但离真实的历史,却越来越远了。
霸王别姬,历史典故。讲述了西楚霸王项羽心高气傲,性格单纯,最终与爱妻生离死别、兵败亥下的故事。项羽怒斩汉军数百人后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