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第一部电影什么时候诞生的
百年前,电影传入中国之初,放映的全是外国影片,直到1905年,中国人才尝试自己拍电影。开山之作第一人,就是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字景丰,1850年生于辽宁法库县四台子村一个缙绅之家。)
建造“大观楼影戏园”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放映了首场电影,当时称之为西洋影戏。一年后,电影成了北京民众的新兴娱乐,任庆泰也是看电影的常客。他发现放映电影很容易赚钱。那时电影放映尚无固定的场所,而是借用茶楼、酒肆、溜冰场等。任庆泰寻思:影戏前途无量,何不自家造个园子专放影戏?于是,他拨巨款,在前门外的大栅栏,购买了一块土地,于1904年破土动工,建起了“大观楼影戏园”。
爆竹声中,大观楼影戏园开业,租赁西洋影片放映。这是北京的第一家带有专业性质的电影院。
购买摄影机尝试拍电影
一天,任庆泰与刘仲昆、刘仲伦等几个徒弟议论经营情况,发现大观楼的生意不如以前了。他问大家这是什么原因。
“尽是些西洋的影片,看得乏味了。”照相师刘仲昆说。
“一语中的。”任庆泰点头说道,“时下放映的西洋影戏都是风景、戏法、滑稽笑料,而且时间甚短,观众的兴趣消减在所难免。”其实,任庆泰已萌生了自己拍电影的念头。而且他认为拍电影与拍照片的原理大致相同,坚信定然成功。对影片的内容,任庆泰主张:“时下京戏盛行,男女老少都爱看。若拍成影戏放映,必能吸引大批看客。”
说干就干,任庆泰带着刘仲伦,去东交民巷德国人开设的祁罗孚洋行,购买了一架法国造木壳手摇摄影机和14卷胶片,向洋行职员请教了使用方法,又现场作了试验,然后带回家投入拍摄。
为祝寿谭鑫培拍戏《定军山》
拍谁演的京戏呢?任庆泰把目光瞄准了有“伶界大王”美誉的谭鑫培。任庆泰是京剧名票友,与谭鑫培私交深厚,便与谭商量,拍他最拿手的《定军山》,作为对他明年六十寿辰的寿礼。对谭鑫培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祝寿方式,于是,欣然答应。
1905年夏秋之交,《定军山》开拍。任庆泰挑选馆里技术最好的照相师刘仲伦担任摄影,自己则干起了相当于后来导演的工作,比如指点摄影机摆布的角度、演员表演的位置以及开拍叫停等。由于照明条件的限制,只能利用自然光拍摄。拍摄的地点放在照相馆前后进之间的院子里,两根廊柱上挂一大方白布幔,摄影机固定在后墙观看效果最佳的位置上。
因是初次尝试拍电影,条件简陋,又无经验,拍摄时常常会暂停一下,商量商量,遇有云遮太阳时便只得叫停。就这样拍拍停停,这出一共十来分钟的戏,前后拍了3天,方才拍完。
《定军山》在大观楼影戏园首映。北京的另几家茶楼、戏馆也紧跟着映出。没几天,“谭老板真功夫上影戏”的消息几乎传遍了北京城。大家呼朋唤友,纷至沓来,放映场一时人满为患。一炮打响,任庆泰兴致更高,当年下半年,为谭鑫培又拍摄了第二部戏曲片《长板坡》。至1908年,任庆泰共拍摄了八部影片,且质量步步攀升。
1930年,任庆泰因病不治辞世,享年80岁
Ⅱ 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的地方是在哪里
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的地方是在上海的徐园。1896年的8月11日,由法国商人在西唐家弄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了“西洋影戏”《火车进站》《园丁浇花》。
这是国内第一次营业性电影放映活动。此后,去徐园看电影成为上海才子佳人们的消遣和时髦场所,虽然花费不少,感兴趣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中国电影其他的发展情况。
自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但当时只是夹杂在各种游艺活动中,没有固定的放映场所。 1903年,西班牙人雷玛斯携带一架旧放映机、一些残缺短片,在青莲阁楼下租一间小房间开影戏部。放映电影时,还不时撩开放映室的门帘招徕顾客。上海市民对这些“西洋影戏”倍感新奇,纷纷购票先睹为快,因此,青莲阁成了中国最早的电影固定放映点。
Ⅲ 电影开始传入中国是在什么时候
二十世纪初,电影传入中国。
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再到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立体像(3D),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
(3)电影传入中国从哪个城市开始扩展阅读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拉开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序幕。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拍摄了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段,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任庆泰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电影之父”。
粉碎四人帮后,电影事业获得发展。1977年电影生产开始复苏,1980年至1984年平均年产量达120部左右,每年观众人次平均在250亿左右,中国电影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2018年,中国电影年产量高达1082部,年总票房达到607亿元人民币,全国共有银幕60079块。
Ⅳ 电影什么于哪年传入中国,又在哪里第一次放映电影,电影名叫什么
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重镇法国问世。第二年,这一西方最新的技术成果就传入了中国。据《申报》记载,1986年8月11日(光绪22年),一位法国游客在上海徐园的茶楼“又一村”放映了一部短片,这是电影第一次在中国放映。和在国外放映的情形相同,这部电影是穿插在“戏法”、“烟火”等游艺节目中放映的;放映地点也和世界上第一次电影放映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后者是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1897-1898年,来自美国、俄罗斯、意大利以及葡萄牙的几位商人先后在天华茶园、奇园、同庆茶园、升平茶楼、跑冰场等地点进行商业电影放映,使电影在这个东方大都会渐成气候。
几年以后,电影终于传进了皇城北京。1902年,一个外国人开始在前门打磨厂租借“福寿堂”放映电影,使皇城根脚下的人们也开始领略了电影的风采。
电影最初在中国的名字被称为“活动影戏”或“电光影戏”。当时在中国放映的影片也同样来自国外,内容都是一些纪录性短片和搞笑的滑稽短片,如《俄帝游巴黎》、《马德里街市》、《西班牙人跳舞》、《以剑术赌输赢》、《黑人吃西瓜》等。当时上海《游戏报》的一篇报道曾这样描述这些早期的电影:“……美国电光影戏,制同影灯而奇妙幻化皆出人意之外者……座客既集,停灯开演;旋见现一影,两西女作跳舞状,黄发蓬蓬,憨态可掬。又一影,两西人作角抵戏。又一影,为俄国两公主双双对舞……观众至此几疑身入其中,无不眉之为飞,色之为舞。忽灯光一明,万象俱灭。”
中国人自己放电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国商人林祝三从欧美回国,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打磨厂乐天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国外自运电影在国内放映的开始。此后,在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大观楼戏院、西单市场内的文明茶园、东安市场内的吉祥戏院、西城新丰市场里的和声戏院,相继都有电影放映。
此后,电影还曾传入皇宫之中。据报道,1904年,慈禧太后70岁寿诞之时,英国驻华公使曾进献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为慈禧放映电影。但只放了三本,发电机即出现故障,导致爆炸,慈禧认为此乃不祥之兆,从此禁止在宫内放电影。第二年,大臣端方出国回来偷带回放映机一架,并在宴请载泽时进行放映,结果中途放映机又发生爆炸,现场的翻译等人被炸死。“宫廷电影”就此终结。
1905年前后,电影在北京已蔚然成风。当时大观楼戏院每晚都有电影放映,且座无虚席。至此可以说,电影这一艺术和娱乐形式终于落户中国。
Ⅳ 中国电影历史
1896年8月11日电影传入中国。当时外国人在上海徐园的又一村茶楼中放映了一部表现外国人生活的影片,引起了轰动,被称为西洋影戏。从此,法国、英国、俄国、意大利人也纷纷把自己国家的影片输入中国,在酒楼茶肆中放映。
中国自己拍映的第1部影片当数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的《定军山》。这是一部短戏剧片,主演是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定军山》是谭派的保留剧目。京剧是当时中国人最喜爱、最熟悉的剧种,谭鑫培又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京剧艺术家。任景丰当时的选择用今天的观点来看,是颇有精品意识的,因此,影片大获成功。报载,放映时有13“万人空巷来观之势”。当然,由于那时还是默片时代,所以任景丰等人只拍了其中请缨、舞刀、交锋等武打或舞蹈比较多的场面。
本世纪20年代前后是中国的电影事业的萌芽时期。1917
年,中国有了第1所自己的电影企业——商务印书馆影片部。一哪好些影片的样式,如故事片、武打片、纪录片、风光片,动画片都出现了,但基本上还是在探索阶段中。那时拍出的一些影片,如《严瑞生》、《红粉骷髅》等,无论在影片的内容上、艺术性上,都很低劣。不过那时也确有一些影片具有积极意义。如我国的第1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办婚姻的不合理。1913年,由美国人出资、中国人拍摄的
《庄子试妻》成为第1部送到外国去的影片。1931年,还诞生了我国的第1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30年代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左翼
文艺运动的兴起,同时也标志着左翼电影的兴起。“九·一八”和“一·二八”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步的电影工作者拍出了许多具有积极社会意义、又有相当艺术水准的影片,如《春
蚕》、《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神女》、《新女性》、《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狼山蝶血记》等。孙瑜执导的《野草闲花》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且其中的
《寻兄词》开了我国电影插曲的先河。蔡楚生的《渔光曲》,在中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时期,我国电影艺术家对于电影语言的运用更加纯熟了,推、拉、摇、跟、升、降的摄法,各种蒙太奇手段的运用,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1937年以后,我国的电影艺术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拍摄了《塞上风云》、《八14百壮士》、《长空万里》等影片,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电影工作者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乌鸦与麻雀》等影片,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反派的腐败和反革命的本质。而物质条件技术设备极差的解放区也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电影企业,1946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在现在的黑龙江省鹤岗成立,为人民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放后,我国的电影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不仅成立了许多新的电影棚斗制片厂,一些著名的优秀电影艺术家创作。拍摄了许多优秀的影片,而且涌现了许多新秀。一批影片,如《白毛女》、《钢铁战士》、《梁山伯与祝英台》、《聂耳》、《我这一辈子》等还在国际上获奖或者获得好评。十年浩劫,曾给中国的电影事业带来了极大损害。打倒“四人帮”以后,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电影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空前链缓磨繁荣的时期。许多新的题材、新的办法、新的电影艺术家大量涌现,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以谢晋、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导演们拍摄了一批《天云山传奇》、《黄土地》、《红高粱》等有国际声望的电影,中国的电影像中国的经济一样已稳步走向世界。
Ⅵ 中国电影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字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
19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上海原各私营电影制片厂联合组建为公私合营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于1953年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
代表人物: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任彭年、沈浮、史东山、邵醉翁、何非光、杨小仲等。
(6)电影传入中国从哪个城市开始扩展阅读:
中国电影现状,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
中式大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国际市场有了新的开拓,商业价值也趋于提高。
Ⅶ 电影最早是在什么时候,由谁,在什么地方传入中国
真正的电影是1896年上半年经由香港传入中国内地的,但最早进行商业放映的地方是在上海。
据上海《申报》所刊广告,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目前所知电影在中国放映的最早记载,时距电影诞生(1895年12月28日)仅半年多
Ⅷ 电影传入中国的原因 用历史知识回答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皮辛大街首次放映电影,人们将这一天定为电影的诞生日。1896年,电影就传入中国。最早来中国放映电影的是一位美国商人,此人的姓名,一说雍松,一说詹姆士·里卡顿。从1896年到1898年,他先后在上海福建北路唐家弄的徐园、泥城桥下的奇园,以及天花茶园等处,短期放映美、法等国的短片,如《俄国皇帝游历法京巴里府》等,并在当时《申报》上刊登电影广告,引起轰动。当时观众发现,这种西洋的新发明,与中国古老的皮影戏很相似。于是,人们就自然地把这种艺术形式叫做“影戏”或“活动影戏”了。但由于它放映是用电作光源的,故又称作“电光影戏”。此后,就慢慢简化成“电影”了。
电影最初多在茶馆、酒楼放映。1899年,西班牙商人加伦白克带了一台简陋的电影放映机和几本电影的残旧片断来到上海,借当时四马路的“四海升平楼”茶馆的一角首次放映。内容是高山、流水、火车飞奔、轮船行驶、大火烧、人物鸟兽的新闻片和风景片,大部分是法国百代公司的出品。每场放映十几分钟,每位观众收30文铜钱。不久,他换了八本完整的短片,迁移到虹口乍浦路口的跑冰场放映,门票涨到铜钱100文,生意十分兴隆。但时间一长,观众看厌了,只好停演,最后盘给了西班牙商人雷玛斯。
清廷内也曾放过电影。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英国驻北京公使送了她一架放映机和几套影片祝寿,不料只放映了三本,摩电器就炸裂了,把老佛爷吓了一跳,清宫从此不准再放映电影。1905年,出国考察的端方带回一架放映机,但在宴请宾客时,电影机又猝然爆炸,将担任电影说明的何朝桦通判等人炸死。因为这两次事故,王公大臣们都认为电影不吉利,但在民间,电影的放映却日渐增多。
雷玛斯1904年来到上海放映电影,他借四马路的“青莲阁”茶馆楼下的一间房子,设了一个影戏部。影戏部的门上挂着黑布门帘,门外贴有红纸广告,还雇了中国人站在门口收票和吹打洋鼓洋号,以招徕观众。他不断更换新片,同时演出魔术,入场券高达每位120文,满20人就放映一场,营业始终不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才停业。这是当时外国人在上海放映电影时间最长的一家。
1908年,雷玛斯又在虹口乍浦路的一块空地上,用铅皮搭起一座可容250人的“虹口大戏院”,首映的一部影片叫《龙案》,这是上海专业电影院的开始。同年,他又在北四川路海宁路口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维多利亚大戏院”,这是上海第一座真正的电影院。此后,外国人在上海开设放映电影的戏院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外国的一些制片公司也派人到中国拍摄影片。1896年,美国缪托斯柯普公司拍摄了最早以中国为题材的纪录片《李鸿章在格兰特墓前》。1898年,美国汤姆斯·爱迪生公司派遣一名摄影师来到上海,拍摄《上海警察》和《上海街景》两部短纪录片,并公开发行放映。1902年,邵醉翁同美国人列文合拍了《慈禧太后》,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外合资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人们逐渐对电影这种新鲜玩意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有两位青年,便产生了要亲自拍电影的强烈愿望。他们如饥似渴地边学习,边实践。这就是张蚀川(后改名张石川)和郑正秋。1913年,他们同当时来中国拍摄电影的美国人依什尔合作,从另一个美国人布拉士其手里接办了他于1909年创办的“亚细亚影片公司”,并改名“亚细亚中国影戏公司”,这是我国第一家摄制影片的公司。由美国商人出钱和发行、亚细亚公司摄制的第一部影片,就是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这是我国自己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