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类型 > 刘宝的故事电影

刘宝的故事电影

发布时间:2023-08-19 10:17:15

Ⅰ 《柳堡的故事》原型地点是什么

《柳堡的故事》的故事发生地柳堡镇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据电影的原著作者胡正言介绍,柳堡原名叫“刘坝”,后来在写小说的时候,觉得这里属于水乡,柳树较为常见,所以取了一个“柳”字,而“堡”则寓含着“战斗堡垒”之意。

所以电影公映后,该地地名便改成了“柳堡”,笔者查了一下资料,1959年成立了柳堡人民公社,这应该是“柳堡”正式从电影里的虚构地名走向了实体。它与沙家浜从一个不存在的虚构地名,走向实际地名几乎是走了一条同样的演变路径。

《柳堡的故事》是一部首开革命抒情诗风格先河的清丽之作,艺术上十分成熟,有质感、有女人味,陶玉玲的纯情气质和质朴的表演契合了整部影片的基调。

该片选材角度新颖独特,突破了以往战争题材只表现血与火的常规内容,而在严酷的战争背景上的找到一片温馨的爱情绿洲,不仅没有影响战士的英雄本色,而且更加丰富了战士的性格。

Ⅱ 《柳堡的故事》演员表是什么

《柳堡的故事》演员表如下:

《柳堡的故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执导,廖有梁、陶玉玲等人主演的爱情片,于1957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胡石言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连的副班长李进与少女二妹子产生了纯洁的爱情,经过指导员的帮助教育,他们暂时搁置儿女情长,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

剧情简介

1949年,解放军某团南下,途经景色秀美的苏北柳堡村,政治部主任宋伟故地重游,忆起了一段往事。

1944年春,宋伟在新四军某部二连当指导员,他们连开到柳堡村一带练兵整训。这里是新区,由于敌人的诽谤宣传,开始时群众还躲避着部队,新四军战士马上展开爱民工作,帮助群众扫院子、担水、修房子、插秧等。

四班住在勤劳善良而又胆小怕事的田老头家里。田老头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儿二妹子和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儿子小牛。这个普通的农民和中国广大农民一样在三座大山的压榨下生活着,有一肚子辛酸泪。

老电影《柳堡的故事》观后感

杨柳依依,小桥流水,豆花飘香,麦苗青青。多么美的一幅北国江南的如诗画卷,又恰似一首清丽柔婉的散文。 这部拍摄于50年代的电影《柳堡的故事》,是我所看到的最美丽的中国爱情电影。 朴素真挚,柔美动人,即借鉴了苏联电影革命现实主义的传统,又蕴涵着中国古典文学的道德与抒情色彩,有除暴安。以下关于《柳堡的故事》的观后感,请欣赏!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秉性喜好都是各有差别的,所以才说泰山难移,秉性难改,生命是愿力伸展的旅程,不同的人生经历塑造了不同的性情倾向,所以我说每个人独特的秉性来自记忆的烙痕,轮回的印记。

莫名的喜欢革命斗士,莫名的喜欢革命英雄,每每听到那气势磅礴的军号声,斗志昂扬的革命歌曲我就特别的兴奋,甚至有时候都能体会到那种身临其境的浩气凛然!这就是我的独特的性格倾向。

记忆中有过一段特别清晰的片段,那就是在一片枪林弹雨中,我与一位革命战士彼此掩护与敌人周旋奋战在一个村子里,只记得最后那位战士胳膊受伤了,然后自己扶着他来到一家农户,为他伤口敷药。

最后一个镜头那位战士牺牲了,我看到自己趴在那个战士身上嚎啕大哭。

今天看了“柳堡的故事”,总结一句话很纯,很干净也很感人,看的过程不由得引人置身其境,感同身受中体会当年的热血青年那种纯纯的情以及那一腔赤诚的革命热忱!一次一次的热泪盈眶!就觉得那时候的演员眸子里闪现出来光芒是那样的清澈,那样的纯净,同样的表现爱,那种体现在目光交融,心灵交汇中的.惺惺相惜胜过千言万语的爱情表白!这应该就是灵魂的碰撞带给人的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震撼力吧!

看完故事也同时了解了当年革命战士的那种革命信仰的崇高与伟大,多少战士为了革命成功放弃了个人情感的选择,听说这个故事是有生活原型的,而剧中真正的男主角最后并没有与心爱的姑娘团圆,他是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很显然,作者为他的故事续了一个圆满的结尾,那是在寄托自己心中期望的革命大圆满!

看完这部影片,更加理解了共产党员的本色,只觉得共产主义信仰何尝不是一场修行?一位合格的共产党员他具备的素质与佛家修行要求的那种圆满智慧“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有何不同?都说菩萨可以舍身饲虎,为了实现救国与危难,救民与水火这种宏图大志,多少英雄前仆后继,视死如归,身先士卒!

难道您敢说他们行的不是菩萨行么?小隐于野,大隐于朝啊!别以为清心寡欲,整天为了圆满青灯木鱼,皓首穷经,不闻尘事就是多高境界的修为,我说您只要心里还有一个圆满放不下您就没资格谈什么高境界!因为您的心还有个私我的圆满!所以才说小隐于野!

这种境界的修为不过是选择了一种别与红尘的生活方式,充其量就是一个喜欢清净的人!而真正的大菩萨行那就是忧国忧民,内圣外王守经达权的无为无不为!这种人心中想的没有自己,完全是替天行道的当仁不让!所以才说大隐于朝!

Ⅳ 《柳堡的故事》的女导演是谁

《柳堡的故事》的女导演是王苹。

1957年,由其执导的爱情电影《柳堡的故事》上映,该片改编自胡石言的同名小说。1958年,执导剧情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该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故事。

人物介绍

王苹(1916年9月2日—1990年12月28日),原名王光珍,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内地导演,毕业于南京中等高中师范科。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电影女导演。

193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无限生涯》。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演剧一队,先后在重庆、上海、香港、昆明等地演出了《春寒》、《雾重庆》等剧。

1949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0年在解放军政治部文化部电影处工作。1952年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为新中国第一位电影女导演。曾执导《河川进攻》等军教片。

Ⅳ 《柳堡的故事》幕后:因为爱情戏差点被毙,男主角晚年凄凉离世

前不久,秦怡刚刚度过100岁生日的消息登上热搜,勾起了不少老一代观众的记忆。

作为活跃在五六十年代的演员,秦怡出演的那些经典影片为新中国早期的电影观众带来了精神的 娱乐 和慰藉,至今仍为观众津津乐道。

除了秦怡,那个年代涌现了不少优秀的演员,比如陶玉玲正是五十年代崛起的“银幕新秀”。

在1957年的电影《柳堡的故事》中, 陶玉玲凭借片中的“二妹子”一角红遍大江南北 ,片中这段战争中的纯洁爱情也赢得了全国观众的热烈反响。

从小说到电影,这部经典作品的诞生过程非常艰难,其中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坎坷……

01、“二妹子”陶玉玲差点没被选中

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温柔又略显腼腆的笑容,陶玉玲把二妹子的形象演绎得十分深入人心。

但在当年,初出茅庐的陶玉玲差点和这个角色失之交臂。

在拍电影之前,陶玉玲是南京军区话剧团的演员,经常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

当时导演王苹正在为《柳堡的故事》全国选拔演员,小说的原作者胡石言和陶玉玲之前在同一剧团工作,看过她的话剧表演,因此就向王苹推荐了她饰演女主角。

恰巧陶玉玲正在外地演出,王苹等人又专门前往演出地找到陶玉玲,但一见面却大失所望。

原来陶玉玲因为连日的奔波表演,整个人的状态比较疲惫, 有一只眼睛还因为麦粒肿起了个大包,不太符合二妹子的形象。

于是陶玉玲暂时被搁置下来,剧组又在全国开始筛选,但挑来挑去也没能找到符合的演员。

后来王苹思来想去,觉得陶玉玲身上那股淳朴的气质还有甜甜的微笑,是最契合二妹子的人选,所以最终这个角色还是花落陶玉玲。

角色定下来后,陶玉玲就来到了影片的拍摄地,也就是江苏宝应县的柳堡乡提前体验生活。

从划船、割麦到插秧 ,为了更好地贴合角色,陶玉玲跟着乡民们整天干农活、学技术,慢慢也融入到这个群体中,因此才能把这个真诚的农家姑娘演绎得如此到位。

影片上映后,二妹子不仅得到观众的一片好评,甚至连周总理都高度认可,在国庆十周年的招待会上还特意接见了陶玉玲,这也成为陶玉玲演艺生涯最大的光荣。

02、比电影更凄美的现实原型

鲜为人知的是,《柳堡的故事》并不是作家胡石言的凭空想象,而是他在1945年亲耳所闻的真实故事。

当时正是战争时期,某连的一个副班长在帮助群众劳动时认识了一个姑娘,两人彼此情深,但因为部队纪律严明他们连手都没有拉过。

到后来副班长在一次战斗中牺牲,这段爱情故事就此戛然而止,留下一个遗憾的结局。

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的胡石言,就在此基础上写了一篇小说,但他觉得这个故事的结局太过悲凉,于是就 把故事的结局改成有情人终成眷属,也和革命胜利形成了呼应。

小说于1950年发表在南京的一本刊物上,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欢,其中就包括做电影编剧的黄宗江。

黄宗江看过后觉得这个故事特别适合改编成电影,就找到当时因为生病入院治疗的胡石言,开始了电影版的剧本创作。

他们没有想到,从1950年到1956年,剧本经过长达6年的改编才得以完成,再加上拍摄,一共花费了7年时间,期间经历了诸多波折。

03、因为爱情戏差点被毙

就像前面所说,影片从剧本阶段就面临着许多危机,甚至差点就无缘大银幕。

在剧本改编一开始,反对的声音就持续不断: 有人提出小说展现军人和平民百姓谈恋爱,这绝对是违背军队纪律,根本不应该进行宣扬。

一时间黄宗江和胡石言的创作陷入窘境,眼看着改编计划就要胎死腹中。

危急时刻,时任文艺主管的周扬找到他们,他表示对这次改编非常支持,但也提出小说中对于爱情的表现太单纯,应该把爱情的纯洁与战争的大环境进行结合,这才能凸显出对 历史 的尊重。

恍然大悟的黄宗江他们终于找到突破口, 把爱情与革命胜利、人民解放的大主题紧密结合 ,主人公不再是为了爱情的一己之私,而是注入了集体精神,有了真实合理的环境依托。

影片中没有直接展现两人的谈情说爱,而是通过对二妹子和副班长各自的表情和台词,含蓄地表达出“淡而浓烈”的爱情故事。

影片上映后,片中的插曲《九九艳阳天》也迅速在 社会 上广为传唱,与此同时很多人针对这首歌提出了一些质疑。

诸如 “迎合青年的不 健康 情绪”、“靡靡之音” 等各种批评的言论不断流出,《柳堡的故事》再次成为争议的焦点。

好在不少专业的音乐家都纷纷站出来,认为这首歌既歌颂爱情又歌颂革命事业,其中结合了民歌的特色,曲调委婉动听,是一首非常成功的歌曲。

包括周总理等人都表达了对这首歌的认可,反对的意见才渐渐平息。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

时至今日,每当《九九艳阳天》的旋律再次响起,都会让人想起二妹子和副班长委婉动人的爱情,让人感受着经典电影的魅力所在。

令人感慨的是,60多年过去,影片的主创大多已经不在人世。

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女导演”的王苹,在拍完本片后又导演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电影,1990年因病去世。

饰演副班长的廖有梁,在后来的《霓虹灯下的哨兵》里再次和陶玉玲合作,其饰演的小战士童阿男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但廖有梁的晚景十分凄凉,妻子离婚后带着儿子出国,孤身一人的他在 情感 上受到很大打击,最终在1999年因癌症去世。

而二妹子的扮演者陶玉玲,凭借本片在电影界打响名声后,又出演过《霓虹灯下的哨兵》《三个失踪的人》《任长霞》等影片,还在今年春晚的开场秀里亮相。

如今已经88岁的陶玉玲身体依然硬朗,2015年还得到了百花奖终身成就奖的殊荣,表彰她在表演事业上几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和大家风范。

向所有老艺术家致敬,感谢他们曾经缔造的那些经典作品!(撰文:皮皮虾)

Ⅵ 《柳堡的故事》女导演是谁

《柳堡的故事》女导演王苹。

王苹原名王光珍,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3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无限生涯》。1947年,参演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53年,执导军教纪录片《河川进攻》。1956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57年,由其执导的爱情电影《柳堡的故事》上映。

人物评价:

王苹的创作量很大,她的作品显示出一 种内外融汇贯通的立场,一种特定文化氛围的规范,一种社会理想的风格表征。如果说在谢铁骊或谢晋的影片中还可以发觉心理和意识的动机,那么王苹的电影则主要是热情的颂扬和温柔的呼唤。

与其说她深刻,不如说她是执着,在她的艺术世界中,难以找寻繁复的痕迹,而更多的是简单和明快。她依赖那种切实可感的隐喻唤起观众的想象,并在直白的镜语中揉进温馨而舒缓的色彩,她把政治信仰和个人艺术品味巧妙地熔于一炉,铸就出某种坦诚而直率、流畅而晓白的艺术风格。

Ⅶ 柳堡的故事拍摄于哪一年

《柳堡的故事》拍摄于1957年。

黄宗江从1950年就开始根据胡石言的小说改编电影剧本,期间黄宗江与胡石言综合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反复修改,到1956年的年底剧本才正式通过。1957年,影片确定拍摄,王苹被指定为该片导演。至于男主人公李进,王苹觉得这个人物是江南人,要秀气一点,有知识分子味道,她选择了在南京军区文工团当舞蹈演员的李进,当时他的年纪比陶玉玲还小几岁。

《柳堡的故事》的布景制作

二妹子与李进河边月下约会的戏,因为胶片感光度低,只能在摄影棚内搭景拍摄。导演要求一定要有小河,有月光,水要活,河里要有月光的倒影。然而,当时中国电影技术投备几乎是一穷二白,摄影棚里没有背景投放设备,也没有水灯。

Ⅷ 柳堡的故事的影片评价

影片《柳堡的故事》是石言、黄宗江根据石言的同名小说改编,是新中国电影罕见的描写现役军人的爱情故事影片,可谓打破了当时的禁区。影片的新颖之处在于,在描写战争时期的军人生活的影片中不着重大规模战斗的描写、而着重写军队的休整和军人的个人情感生活;写年轻人儿女情长而又不失其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在战争叙事中融入温馨的爱情场景,是影片至今魅力不衰的奥秘。导演王苹以女性化的视听语言,述说了一段兵民之间的经历,从而使人们对战争历史的追忆平添出一份浪漫和温馨。《柳堡的故事》突出了优美的人物形象,突出了苏北水乡的风车、杨柳、板桥、轻舟的优美画面,加上影片的主题歌《九九艳阳天》大胆的爱情歌唱和电影音乐的委婉多情的旋律,极具优美动人的抒情效果,让人心旷神怡,且久久萦绕不去。影片的女主演陶玉玲虽是第一次登上电影银幕,但却把二妹子这一角色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表现得十分细腻动人、清新可感。陶玉玲的东方式的秀媚,或者说是东方式的柔婉,最能打动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心弦。影片映出后,陶玉玲顿成闪亮明星,成为一个时代的美丽与情感的不能言宣的象征和许多中国男观众的审美典范和梦中情人。
1957年《柳堡的故事》:展现战争中的爱情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创作中,叙述爱情大多是为了革命理念而服务,超越阶级的爱情很难被表现,爱情这个纯粹的主题一度被革命的激情洪流所放逐。还好在1957年,我们等来了《柳堡的故事》,即使对它的记忆已感到模糊,但是那首关于爱情的《九九艳阳天》依然在如今婉转回绕,关于爱情的一种阳光而健康的感觉似乎也随着这首歌而流传下来。《柳堡的故事》的导演王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由一位女性谱写出一曲战争背景下的爱情赞歌,似乎也并非偶然。
影片开始于苏联经典画法模样的树木,房屋和河流,天空布满云朵。那个旋律渐渐响起,终于在战士为田老头修葺房屋的时候响亮起来。“九九那个艳阳天呀咦唉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吹得风车儿转啊,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鲜……”许多人或许已经记不清《柳堡的故事》了,这首歌却是忘不掉,战争年代的情歌要么没有,要么就如此深情。
在中国早先的电影里,爱情与战争的联姻从来做不到平起平坐,多数时候是被挤压,然后回避开,在最后有一个用于安慰的孱弱交代。爱情遇到战争,有点儿秀才遇见兵。这和西方的处理恰恰相反,他们的战争是个挑选的极端环境,要讲的是关于“人”的故事。或许战争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是一个无法释怀的话题,解放劳苦大众的心思太过刚猛,哪容得儿女情长?不知过了多久,人们渐渐从战争的伤痛中镇定下来,发现还有些柔软的东西值得去拾起。《柳堡的故事》就在这个渐变的途中开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了。副班长和二妹子从一见面四目相触就有了一个心中的认定,真是目光里的爱情!二妹子给副班长倒水,烫得副班长跳起来又死捧着那个杯子,嘴里连忙说着没事没事,心里乐开了花。飞一般的镜头,波澜壮阔的心绪,观众每每看到这里都乐出了声儿。还有二妹子让小牛捎信儿约副班长到小桥那边去,副班长高兴得不知怎么好了,咧着嘴到旁边做了一套单杠,无拘无束的愉悦!所有这些都是关于爱情本身的,直接得像个可爱的孩子
可是战争中的爱情依旧是别样的。二班长打破重重误会,把二妹子从逼婚的刘胡子手中救出来,这算是全片最紧张的部分了。不能只是瞬间的吸引,还是需要完成拯救才可以托付终身的嘛。就在觉得可以有所进展的时候,部队在上级的指示下转移了,二班长走在队伍里连头都没回一下。“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于是故事被拖延了,五年之后,战功卓著的副班长已经当了连长,行军再次路过柳堡。二妹子也成长为村里的支书,两人在成分上也更靠近了。相见在河边,终成眷属!于是歌声骤起,世界都变得酣畅淋漓了!
男人是要实刀实枪的去拼江山,流血杀敌。女人更善于抚平战争的创伤,把人们从紧张的状态下解救出来,恢复到一个正常的感情。《柳堡的故事》是一部十分细腻的电影,它的行船能让人感受到水流,非常有质感,非常有女人味!不知道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有多少隐秘的爱情故事,在我们已经不需要回避的时候,发自内心的敬重那些敢于打开禁忌的人们,我们后辈也得以有机会在这个晴天里谈些爱情。

Ⅸ 柳堡的故事什么时候拍的

《柳堡的故事》拍摄于1957年。

《柳堡的故事》对于老一辈电影观众来说,是一部非常令人回味的影片。这部描写男女爱情的军事题材作品在那个时代不多见,也很难得。

《柳堡的故事》是军旅作家石言创作的小说。写的是:抗战时期,新四军进驻一个名叫柳堡的村子,村里有一位漂亮的女孩子叫二妹子。一位名叫李进的新四军副班长住进她家后与二妹子产生了感情,两人的事后来被领导发现了。

按照部队纪律战士是不允许谈恋爱的,李进在指导员的开导下只好服从命令,暂时中断了与二妹子的联系。不久,部队上前线,李进与二妹子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忍痛分手。

几年后李进所在部队又经此地,已经升为连长的他去找二妹子,得知二妹子自部队走后参加了游击队,还入了党,成为一名干部,并且一直在等着他。两人在当年约会的地方又重逢了。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阅读全文

与刘宝的故事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版微微一笑演员表 浏览:701
包贝尔我的青春期电影解说 浏览:666
热播励志电影 浏览:663
电影千钧一发剧情 浏览:356
欧洲历史电影名字 浏览:491
中国香港台湾电影 浏览:419
哪些软件能看3d红蓝电影 浏览:659
十步追踪电影简介女主死了没 浏览:49
什么是都市电影 浏览:515
输血题材的老电影 浏览:711
台湾端午节电影 浏览:290
山田五十铃电影哪个好 浏览:411
罗哥看电影 浏览:109
史上最贱的搞笑电影 浏览:227
一个小女孩唱歌的电影 浏览:38
你愿意看电影吗翻译成英语 浏览:643
禁区电影演员表 浏览:376
好看的怪兽电影vip 浏览:836
电影幻境简介 浏览:612
如何从对话中听出是哪部电影 浏览: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