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血战钢锯岭》观后感5篇
电影《血战钢锯岭》 观后感
我观看了《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观影中我震撼不已,观影后我难以忘怀。
这部电影为我们描述了战争的烽火岁月:二战时美军与日军在冲绳岛上展开激烈的战斗。美军虽然装备精良,可日军拥有100多米高的钢锯岭,它成了阻碍美军进攻的天然屏障,于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拉锯战开始了。美军进行了数次冲锋,但都无功而返……
多斯,一个信仰__的青年,他不顾父亲的劝阻,像许多美国青年一样,怀着满腔的热血参了军。与众不同的是,他参军不是为了杀人,而是拯救战场上的生命,多斯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相信杀生是罪过,所以他坚决不碰枪,这让旁人感到不可思议,也让我惊讶:一个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怎能不拿枪?这更使得教官恼火万分,多斯也被战友嘲讽为“傻瓜多斯”。此后他竟然宁可冒着被军事法庭审判的危险,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在一番周折后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临时军医,我不禁疑问:就他那身板能顶住战火吗?!
多斯的第一场战斗开始了,几天后他所在的队伍登了岛,在黎明发起了冲锋。在舰炮的掩护下,一群英勇无畏的士兵爬向了钢锯岭。刚上岭,他们便遭到了猛烈的攻击,有的士兵还没来得及找掩体,就在“哒哒哒”的机枪声中倒下了。炮火中,血肉横飞,除了枪炮声、轰鸣声,就只能听到士兵的凄惨叫声,这让我看得惊心动魄,暗想:这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哪!而这冷酷无情的战争机器,却轻而易举地夺去了他们的生命!
在惨烈的战斗中,多斯也目睹了生命的消逝。他亲眼看着最好的朋友倒下,那一刻,多斯的眼里现出了泪光,他被熏黑的脸忍不住地抽搐着。虽然很恐惧,但多斯还是鼓起勇气,冲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救助伤员。看到战友的痛苦呻吟,多斯心痛不已,含着泪为他们治疗,心中默默地祈祷。乱石嶙峋中,尸横遍野。多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抢救自己的战友!在日军强劲的反击攻势下,美军迫不得已地撤退了,留下了多斯与被抛弃的伤员,我真为身处险境的他捏了把汗!
在一片狼藉里,多斯还在搜寻伤员。他用生命 编织 成保护网,把一个个战友送下了钢锯岭。好几次他险些被敌人发现,虽然自己也负伤了,但他还在想:让我再多救一个!
让我再多救一个!他将平常嘲笑他的战友送下了山崖;让我再多救一个,他把昔日看不起自己的军官送出了敌人的魔爪;让我再多救一个,他从死神怀里抢下了70多条生命!看到这儿,我不能自已,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这么一个普通人的信念顽强、坚韧的使人难以置信。
战斗胜利了!多斯也体力不支了。在废墟中,他被惊诧不已的战友们救下了钢锯岭。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也许是坚强与虔诚塑造了多斯,又或许,是多斯证明了坚强与虔诚。
我思考着:在生活里,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看似难以逾越的钢锯岭,也有很多的烦恼,但是如果拥有了多斯的精神,我相信再大的挑战也只能是过眼烟云,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因为与之相比,生活中的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能救下这么多人,也许因为我是个‘傻瓜’吧,但我总相信,我能再多救一个!”90多岁的老人多斯笑着说。在这平和而坚定的叙述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巨大力量!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影片讲述了一位参与了冲绳岛战役军医的 故事 。戴斯蒙德·道斯,幼年与兄长哈尔打闹时,抄起一块板砖打伤了哥哥的头,之后信仰力大增,在与萝西·舒特相恋后响应号召参军,戴斯蒙德·道斯坚持本我勿忘初心,拒绝拿枪的他却坚持着自己想要服兵役的念头,他酗酒的父亲拉下老脸向上司求情他才不用在军事法庭继续自己的下半生,在钢锯岭一战中凭一己之力救死无数,包括之前对他侮辱的士兵与他意见相反的长官,还有被炸的半死不活的日本人。
他懂得信仰,而天主教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在于尊重,尊重每个人,不光是教徒,更是一个人应该做的。尊重,说起来很简单,但究竟什么是尊重?从影片中来说,尊重是救治曾经对自己拳脚相加的战友,成功帮助他们逃离战场、是救治曾经想要把自己从军营里哄走的下士、是举枪忍住冲动没有杀死从小就开始酗酒打骂母亲的父亲。
电影最后,道斯成功的获得了众人的尊重,在战争中受伤的道斯获得了众人的救助,炮弹炸飞了他的圣经,他大声呼唤,士兵把圣经交在他手里,他把圣经捂在胸口,露出了笑容。算不上多意味深长的结局,影片在讲一个得不到别人尊重甚至被人称作是疯子的人,如何坚持本我勿忘初心,赢取别人的尊重,世人也应该心存尊重。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近年来的好莱坞大片里,战争题材的重磅作品并不多见,似乎大家把重头戏都放到种族歧视和同性题材去了,焦点不再是恐怖主义或者战争场面的重现。倒回2014年,学院派有典型的老导演操刀作品《美国狙击手》,同年还有全明星阵容的坦克大片《狂怒》。到了2015年就更少了,颁奖季里只能看到《间谍之桥》这样的故事片。而2016年初,迈克尔·贝的《危机13小时》与英国的《天空之眼》,典型的代表了美国人和英国人,对于当今战争题材的不同偏好与视角。
战争场面的纵深感
今年梅尔·吉布森的回归,似乎预示着传统题材的电影,又有人回来扛大旗了。实打实的把战争场面拍得好看、拍得漂亮、拍得震撼人心,他游刃有余。《血战钢锯岭》呈现给观众的视觉冲击,不得不提其中大量的镜头,用于对正面战场的刻画。电影开篇,慢镜头加上平行移动,像画卷一样为我们展开了太平洋战争期间,冲绳战场上,人间炼狱一般的场景。炮火交加,子弹飞驰,肆意的爆裂,与死亡赛跑的士兵,以及遍地的焦土和残缺的尸体。影片的定调和立意,从导演的第一组镜头里,就被明确的树立了,战争就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人间地狱,充满了杀戮和死亡,在其中的每个生命似乎都在劫难逃。
如果说在我们的脑海中,如画卷一般的战地镜头,还停留在《现代启示录》的开篇,那场远景的热带雨林中的连环爆炸,这部《血战钢锯岭》则用了更加近景的镜头,展现了冲绳战场钢锯岭高地上,无数军舰高射炮齐发后,密集导弹坠地的威力,方寸之间,遍地绽放着爆裂的黑雾和四溅的火花。这个固定镜头放置在影片的中段,令观众与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兵们,目睹同样壮烈的战场画面,仿佛立刻凝固在原地,思绪一片空白,预想着自己爬上高地,在战火中穿梭的情景,能否有命下来,就要看上天的眷顾了。如此正面、直接的去拍摄战争场面,在现如今的电影中,并不多见了,这一次的场景还原,仿佛又勾勒起了我们儿时看战争大片的记忆,令人倍感震撼,又印象深刻。
战场上的地狱与天堂
除了单独的大全景战场画面的表现,影片中,对于战场上气氛的烘托也是十分的到位。梅尔·吉布森不仅仅单纯的用爆炸和鲜血去表现惨烈,而是完美的把影片宗教的主题,渗透到镜头的氛围当中。电影开篇长幅画卷一样展开的杀戮场景,堪称地狱的投射。这组画面作为倒叙的开篇,到了影片中段,再一次上演了这段地狱杀场的镜头,变得更加冗长繁复,之后还有更多尸横遍野的悲惨画面,为观众勾勒出战场上最黑暗的一面。
有地狱就要有天堂,在影片尾声的最后一组镜头里,男主角手握圣经,奄奄一息的躺在担架里,在空中的索道里飘荡,成为了云雾之间,那个仿佛置身天堂的人。他在枪林弹雨里穿梭,总计营救了75名伤员,竟然没有受到任何的致命伤,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你说他没有神的庇佑,现实又是那么的令人难以置信。更多的仪式感镜头,还有男主角从战场回来后,站在户外淋浴下,冲洗满是鲜血的身体,仰视的镜头角度,让观众充满了观看英雄洗礼的庄重感。
战场上的宗教选择权
西方人的信仰与暴力,常常被拿来当做戏剧冲突的重点。而在战争时期,人们已经无力再谈及信仰了,价值观将立刻转化为保卫国家,守护亲人,以及自我防卫,让自己、战友、以及更多的人活下去,无论用什么的手段。欺骗、谋杀,都成为了间谍和行刺等特殊时期的伟大任务,但实质上人们还是进行着人骗人、人杀人的粗暴举动。如果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在上帝的眼里,这些都是一样的劣行。在《血战钢锯岭》中,男主角:Desmond T. Doss,也许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秉承训诫,无论在世间经历什么,都不曾妥协、不违背自己信仰的人。
在2014年的影片《狂怒》里,同样也没有离开信仰这个话题。在坦克小队迎来新成员时,老兵炮弹填装手第一句问向他的,就是他信哪一种__。而新兵诺曼则是典型的还游离在信仰与现实间的孩子,高射炮手博德干脆外号就叫做“圣经”,而布拉德·皮特饰演的队长“战爸”,最后也不再掩饰自己深知每一句祷告在圣经里的出处。他不是没有信仰,也不放弃了信仰,而是把一切情感都隐藏起来,伪装坚强。作为队长,他从不参与士兵之间的信仰争论,在战场上他只相信武力,他的考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当炮弹打来时,祈祷并没有任何的作用,你需要依靠的是你的反应和你的战友。影片给我们看了一系列真实的个案,面对战争时,有人更加需要信仰的寄托,有人则可以隐藏自己的信仰,因为在战场上,不需要柔软的个人,要想活下来,你只能把自己变成战争机器,也就是杀人机器。
而在《血战钢锯岭》中,男主角Doss一直坚持做一位战地急救人员,而不是持枪杀人的士兵。救人和杀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难得的是他有机会坚持自己的信仰,就算在一个看似无法坚持的时代和环境下,他用行动为自己创造出一条,在战场上同样双手占满鲜血,但是却可以拯救他人的光辉道路。于是Doss变成了一个特别的存在,更加人性化的存在,他甚至是冷酷战场上,唯一的暖流和众人回家的希望。当士兵们看清战场上的现实,无数人的生命都只是铺路石,无数个倒下,又会有无数个跟上,直到攻占高地成功,剩下最后一人为止,他们微弱的生命,都只会掩埋在焦土之下,无人问津。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看完之后不敢相信,觉得好莱坞主旋律真敢吹啊……
上网一查,发现这片子居然大多数都是真的,而且历史上的戴斯蒙·道斯这人比电影更神,真英雄,也可以说是真二杆子……
道哥这人是标准红脖子,农民、拜上帝、估计投票只投共和党。他们家信的是个叫“基督复临安息日会”(Seventh-Day Aaventists, 根据‘不悔’的回帖修改)的小教会。他确实不肯用武器,但除了第六诫之外更多是因为童年阴影,他爹喝醉了差点毙了他舅舅,道哥看着老爹被警察带走,发誓绝不碰枪。
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时道哥是船厂工人,确实有资格留在后方,但他还是入伍了;入伍后他确实拒绝碰枪,因为信(shen)仰(jing)被军法处置,他被定为“拒服兵役者”(conscientious objector),后来成为二战中唯一一个获得荣誉勋章的拒服兵役者。(2016-12-09编辑:勋章名字根据评论更正。)
钢锯岭的确是个400尺(一百多米)高的峭壁,美军登陆后确实在上面挂了个下船用的绳网当楼梯,电影里没演的是,那绳网是包括道哥在内的三个志愿者挂上去的。我猜他们本来想过把这段放在电影里的,所以之前拍了些道哥爬山的片段。
不过这不是最扯的,最扯的部分导演不敢拍。
当时美军攻上去后被日本人打了下去,电影里那段人海战术A过去拍得精彩,但其实太小看日本人。根据战报,日本人在山腹里构建了蜘蛛网一样的暗道和工事,放美国人上来然后立刻发动,美军其实是立足未稳、被日本人用火力拍垮的。
全军溃退后道哥不走,独自留下救人,开始无敌状态的表演。包括在火线上包扎、提血浆输血,从距离日军阵地只有不到十米的地方拖回来一个伤员。
最扯的是,他竟然在枪林弹雨里忙活了十几个小时而毫发无伤。事后还有自称狙击手的日本俘虏说在钢锯岭见过这个作死的卫生兵但每次冲他开枪子弹都会卡壳。
当时一片混乱,道哥救了多少人没人知道,他们营长要报一百,道哥自己谦虚说也就五十来个,双方最后妥协报了七十五人。
第二次攻打钢锯岭前他确实获准读经(因为是星期六,我试过理解他们那个教派非要在星期六做礼拜,结果发现自己英文其实不怎么样)。而这次美军成功拿下了钢锯岭,道哥忘了开挂、被手榴弹炸飞。也可能是星期六上班,他们教派的上帝生气了。
道哥被炸飞之后电影就算结束了,但是,在七十年前,道哥的表演还没有结束……
在被担架抬下去的路上,道哥自己滚下担架,因为发现了另一个伤员,他要把担架让给战友,然后自己走回了急救站,此时他腿上至少有十七块弹片,路上还被日军狙击手打了一枪。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如果,人类不把欲望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尊重放在第一位,那么我想战争也不会发生,影片也只能是架空历史的题材。但是人就是人,如果本能可以控制的住欲望,大家都可以相互尊重,那么我想人类一定是进化到最顶端超脱现在的文明了。时间回到二战时期,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无非是日本侵华、日军空袭珍珠港、德军大规模屠杀犹太人还有此片中拍摄的冲绳岛战役。
冲绳岛战役,太平洋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录战役,日军被俘虏或战死的有10万人,美军也有8万人受伤或身亡。光听数字也许不太直观,没什么画面感,工人体育场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可以容纳1.5万名观众,12个工体才足够容纳这些死伤者。12个工体,我仔细想了想,心中不寒而栗。
至于二战为什么打响以及从哪打响,我想历史课本里已经交待的清清楚楚,这部电影里也没妄图在两个小时的时间把这些事交待的清清楚楚,而是讲述了一位参与了冲绳岛战役军医的故事。戴斯蒙德·道斯,幼年与兄长哈尔打闹时,抄起一块板砖打伤了哥哥的头,之后信仰力MAX,在与萝西·舒特相恋后响应号召参军,拒绝拿枪的他却坚持着自己想要服兵役的念头,他酗酒的父亲拉下老脸向上士求情他才不用在军事法庭继续自己的下半生,在钢锯岭一战中凭一己之力救死无数,包括之前对他侮辱的士兵与他意见相反的长官,还有被炸的半死不活的日本人。
他懂得信仰,而天主教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在于尊重,尊重每个人,不光是教徒,更是一个人应该做的。尊重,说起来很简单,但究竟什么是尊重?从影片中来说,尊重是救治曾经对自己拳脚相加的战友,成功帮助他们逃离战场、是救治曾经想要把自己从军营里哄走的下士、是举枪忍住冲动没有杀死从小就开始酗酒打骂母亲的混球父亲。
在孤儿院里的Smitty不解,他的世界只有强者能够生存,心中充满了怨恨,他手中倾泻着的机枪喷出的每一发子弹都是他对这个世界爆发出的不满,他认为这个世界本应该就是这样的,因为没有爱、没有信仰也没有尊重,所以他问道斯,你手中的枪为什么不射向混球父亲。
“在我心里他已经死了”道斯这么说,是的,除去信仰还有尊重,尊重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正是这种尊重让道斯的混球父亲也救了他一命,也是他父亲最后一次在荧幕前亮相。回想起道斯的父亲站在坟墓前的模样,还有从军营里消失的模样,还有打骂道斯母亲的模样,我怀疑这是不是一个人。在道斯的父亲最后一次露面时,我只注意到了他的头发、一战时的美军制服还有制服上三颗闪闪发亮的勋章。他在我心中的位置也不再是那个混球父亲,而是一个怕自己儿子下半辈子都待在军事法庭里,拉下老脸去求老队长,迈向老年的落魄中年人。
尊重,再从我糟糕的观影体验中表述,是我旁边那男的一边用微信发语音,一边用公放听对方发来的语音、坐在我后面的情侣若无旁人的打情骂俏、带着小孩子来观影的一对老夫妻根本不在意电影中的死人谈笑风生、小孩子看见了死人大喊大叫、还有坐在我前边的大哥从兜里掏出一套煎饼果子吃的正爽,末了还把油乎乎的塑料袋扔在了脚下。
有人会说我愿意,你没权利干涉我的自由。但是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你愿意的同时就是在不尊重我,不尊重影厅里的所有人,也成功的让我把这家影院从心中拉黑,这样的电影院我再也不会去了,真的不该贪那20块钱的便宜。电影最后,道斯成功的获得了众人的尊重,在战争中受伤的道斯获得了众人的救助,炮弹炸飞了他的圣经,他大声呼唤,士兵把圣经交在他手里,他把圣经捂在胸口,露出了笑容。算不上多意味深长的结局,影片的全部也不是在说尊重是靠自己争取来的,而是在讲一个得不到别人尊重甚至被人称作是疯子的人,如何赢取别人的尊重,世人也应该心存尊重。
想起了《老炮儿》里的剧情,六爷和他儿子之间的感情纠葛,中国和美利坚不一样,五千年的传统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改变的,老一辈的家长不懂得尊重,他们信奉的是传统,打是亲骂是爱、子不教父之过、棍棒底下出孝子。就连现在,我已经长大成人了,我爸喝多了叫我过去训话,他一瞪眼我还不寒而栗,想起他小时候用皮带抽我时我的惨状。
所以在要求老一辈向美利坚看齐的时候,自己也要想想老一辈在自己的成长中付出了多少,是不是18岁之后就要求你自己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了。至少我家里并没有,到了现在我还只能当个寄生虫。
影片最后,没看完道斯老爷子从容的笑我就逃一样走出了电影院,第一件事就是给我爹打个电话(我的手机在电影院里收不到信号),发现他正在满世界的找我,甚至给我所有朋友打了电话,这让我感到很难堪,和朋友抱怨了一番,回家,喝二锅头吃花生米的他一脸严肃的看着我,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大发雷霆,醉醺醺的他给我的感觉是个独守空房寂寞的中年人,我跟他笑了笑,也没提他让我多丢脸的事,连羽绒服也没脱下来就迫不及待跟他吐槽我的观影经历,于是他也换上了一副笑脸,一边听一边骂。
后来,想起了我奶奶小时候给我讲的故事,就是那个小孩站在镜子前,你对镜子笑,镜子里的人也会对你笑。大家都笑了,这个家会越来越好,这个社会越来越好,这个国家越来越好,这个星球也会越来越好。
无信仰者,硬说的话算是道教徒,看不懂信仰,只谈尊重。
相关 文章 :
1.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信仰的力量
2. 红海行动观后感1000字
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读书笔记
4. 《西游记女儿国》观后感600字 西游记女儿国心得感悟
5. 诺兰《敦刻尔克》浅谈:"撤军"故事,留下的战争疼痛
Ⅱ 影评 | 愚蠢的传奇——评电影《负重前行》
警报!本文是关于影片《负重前行》的观后感,剧透很严重,阅读需谨慎!
《负重前行》原本是2013年的微电影,当年觉得非常惊艳,所以印象很深。前两天才发现Netflix在2017年把它改编成了一部电影,带着无比的期待看完,结果却大失所望。其实,豆瓣给了7.1的高分还是公正的,毕竟完全继承了微电影的绝佳立意和感人情节。但是,把只有7分钟的短篇,勉强扩充到100多分钟,其中的槽点着实不少。
本片以末世丧尸爆发为背景,讲述了一位父亲在被病毒感染后的48小时里,如何拼尽全力为不满1岁的女儿争取生存机会的故事。很明显,编剧的套路是,随着主角死亡的逼近,让观众渐渐为安迪(父亲)捏紧拳头,为小萝西(女儿)的命运担忧,用毁郑一个接一个的障碍,把角色和观众逼入绝境,然后一个峰回路转,达成观众期望的同时,再给一颗强力催泪弹,于是,观众会在欣慰和飙泪中完全释放憋了1个多小时的情感。
可惜的是,编剧和导演对细节和逻辑的把握明显功力不够,硬生生把微电影中坚强、机智的父亲形象,变成了8分愚蠢+2分急智的不靠谱父亲,其中有太多的不合理。看完给我的感觉,不是一位硬汉父亲拼死保护孩子,而是脑子不够用的父亲一次又一次把孩子陷入危险境地。本片就像明明是一道好菜,偏偏用了很多劣质食材,怎能不让人惋惜,怅然。
愚蠢一:不知道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影片开头,主角安迪一家在船上沿河漂流,他们是丧尸爆发后的幸存者。为了缓解食物即将耗尽的窘境,安迪冒险登上了一艘搁浅的游艇搜索,在找到大量食品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船舱里的危险(有隐藏的丧尸),他带着战利品落荒而逃,有惊无险的回到船上。
按照正常的逻辑,安迪应该跟妻子说一下船上的情况和危险。可他却只字未提,这直接导致了妻子凯伊认为游艇上没有危险,为了给安迪找一把剃须刀,她趁安迪睡觉时独自去了游艇,结果必然是被丧尸咬伤,感染也无法避免。
安迪的愚蠢之处在于,他没意识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信息是否有被共享的价值,不是信息拥有者单方面能判断的,应该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的判断。在越复杂,不确定性越大的处境中,更应该确保信息的完全共享。不要自以为是的认为某些信息无关紧要,信息是认知的基础材料,一旦缺失关键信息,就会造成认知盲点,甚至“盲维”(关于盲维的概念请参看我之前的文章 《盲点不可怕,盲维才可怕》 )。这代价往往是不能承受的,安迪因为“信息共享”的盲维,害死了自己的妻子。
在这段情节中,也出现了第一个槽点,安迪去游艇上“寻宝”时,竟然既不带武器,也不知道先“清场”。安迪在登船时非常的小心,甚至用镜子探查船舱内是否有危险,这说明他并不是笨蛋,不带任何武器进入危险区域太不合理了。而且,在狭小的船舱里,能出现隐藏危险的地方并不多,所以按常理应该是先完成危险排除工作,然后再从容的收集可用之物。如果安迪携带了武器,并且先“清场”就会发现隐藏的丧尸然后干掉(该片中的丧尸都是战斗力低下的渣渣),那之后一切糟糕的情况就都不会出现了。
愚蠢二:只关注目标而忽略路径
凯伊被病毒感染,根据经验推断,48小时后就会变成丧尸。安迪决定带着全家上岸去找医院,希望能挽回凯伊的生命。开车途中发生车祸,凯伊的身体被树枝刺穿要害死去,导致她提前丧尸化。安迪关心则乱,想从前排伸手去抱女儿,可此时小萝西一个人在后排的安全座椅上毫无危险,凯伊被安全带牢牢固定在副驾驶席,安迪的举动等于是把手臂放在了丧尸凯伊的嘴边上,结果当然是被咬没商量。
安迪此时的愚蠢之处在于,丧尸就在身边,面对直接的威胁,他竟然不先控制住局面,却莫名其妙的去抱毫无危险的孩子。处理突发状况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该先控制事态的蔓延,增加确定丛悄性,而不是任由事态发展增加不确定性。保护孩子是目标,但达成目标有很多种方式,直奔目标而忽略了近在咫尺的危险,其结果往往是离目标越来越远。安迪的反应,以及之后的结果充分证明了选择达成目标路径多么重要。
这也是影片第二个槽点,仿佛是为了让主角被咬而设计的情节,完全不符合场景逻辑。符合逻辑的情况应该是,安迪在凯伊变为丧尸的第一时间尝试制渗余渣住她(它),避免它伤害孩子,在搏斗中不小心被咬才是合理的情节。
愚蠢三:选择性无视
安迪一个人带着孩子上路了,为了在自己变成丧尸之前能找到合适的人托付小萝西的未来。途中,救了被困的维克,并跟维克回到了他的“避难所”。安迪见到了神经兮兮的维克夫人,以及被维克锁在笼子里当丧尸诱饵的女孩图米。如此没人性的行为,安迪竟然选择性无视了,虽然他表现出了内心的挣扎,却终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更让人不解的是,安迪竟然打算把小萝西委托给维克夫妇。
选择性无视维克的行为,从逻辑上也许是合理的,毕竟安迪自己即将面对死亡,好不容易找到了可能托付小萝西的“活人”,在别人的命和自己女儿的命之间进行选择,脑子正常的都会选择自己女儿的命。但愚蠢之处在于,安迪急于把孩子委托给“活人”,不仅选择性无视了维克的行为,还无视了最基本的人性。试想,把一个婴儿托付给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的男人与整天神经兮兮的女人能有什么好结果。
此时最好的选择是尽快离开,去寻找其他希望,毕竟时间还有20多个小时,而且安迪并不是毫无目的,他们曾经见到过河边有一家四口扎营,那才是更合适的选择。
害怕错过的心理,总能让人们屏蔽理性,匆匆忙忙的决定了学什么,做什么工作,投什么项目,甚至生死,但我们都知道,这种“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草率决定大概率上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愚蠢四:没有统筹规划能力
维克夫人阻止了安迪的自杀行为,她告知安迪自己不是维克的妻子,她叫萝伦,是被维克“霸占”的。维克在丧尸爆发时为了自己活命害死了萝伦的丈夫和很多人。萝伦希望安迪能带她一起走,只有摆脱了维克,她才可能照顾好小萝西,否则她自身都难保。此时,维克出现打晕了安迪,并将其与图米一起关进了笼子。
安迪突然被智慧女神附体,智商狂飙一万点,巧妙的利用丧尸逃出囚笼。紧接着,智慧女神离体,智商又狂跌一万点……安迪企图带着小萝西、图米和萝伦一起逃跑,这本来是正确的,然而面对呼呼大睡的维克,竟然没有先控制住他,而是直接跑,这种愚蠢爆棚的行为结果就是,追出来的维克误杀了萝伦。
安迪完全有能力制服毫无防范的维克,然后从容的带齐物资开车离去,可以说萝伦虽然是被维克误杀,但真正害死她的是安迪的愚蠢。这充分表明了安迪没有统筹规划能力,只能看到眼前的状况,看不到之后可能带来的危险。安迪根本没想过,就算他们能成功逃出,也会面对暴怒的维克追杀,而事实也正是如此。目光短浅者,不管做什么都会处处掉坑,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还会害死伙伴,所谓猪一样的队友都是这种人。
愚蠢五:不会运用资源
历尽千辛万苦,图米准备把安迪父女带回到她的家族(图米是当地土著),在隧道中被维克堵住去路,维克并未发现隧道中的安迪等人,安迪准备把维克引进来偷袭,用手枪干掉他。隧道里非常昏暗,到处都是可以隐藏的地点,只需要藏在一个视野好的阴暗角落放冷枪就能轻松完成任务,但此时最让人喷血的槽点出现了,我们可爱的安迪先生竟然跑去装丧尸!
此处的情节设计简直匪夷所思。维克用棍子,安迪用枪,安迪却装起了丧尸,等着维克干掉其他丧尸的同时,一步步缩短两人的距离,直到他自己完全失去了远程攻击的优势才发动进攻,没见过比这更愚蠢的做法了。
远程热兵器偷袭近战冷兵器,结果却是安迪完败,他自己腹部中枪,图米后脑遭重创几乎晕死过去,小萝西还落到了维克手里。要不是最后时刻,维克良心发现放过了小萝西(维克也是重伤濒死),安迪一定会因为他的愚蠢死不瞑目的。
安迪的行为告诉我们,做任何事之前,要先充分了解自己拥有的资源和可以调动的资源,它们的特点、适用范围、利弊等等。换成安迪偷袭维克的场景,枪的特点明显是远程攻击,这是他拥有的资源优势;阴暗的隧道,是可调动的资源,在对方未发现自己时拥有绝对的先发优势;安迪却一个都没把握住,活生生把生路玩成了死局。
至此,安迪终于靠着愚蠢把自己和孩子陷入了绝境。即将死去的自己,一个毫无自保能力的婴儿,以及一个同样带伤的半大女孩,在荒郊野岭,时刻面临着丧尸的威胁,还有谁能拯救他们?
结局我想大家能猜到,一般情况下,编剧和导演都不会忍心让一个婴儿去“领盒饭”的,那样的结局太残酷了,观众也无法接受。但本片所有的亮点都在最后几分钟,看智慧女神再次附体的安迪如何力挽狂澜。前面吐槽了这么多,还是把最后的精彩留给大家自己去揭晓吧。
PS1:别打我,自己去看结尾,你会感谢我没有剧透最精彩的部分。
PS2:有时间的建议先看电影版,然后再看微电影版,能体验一下在无数次想揍编剧的冲动中,被最后的精彩感动的那种巨大心理反差。没时间的朋友可以直接看微电影版,你不会错过故事的精华部分。
2018.05.27
Ⅲ 《一呼一吸》在线免费观看百度云资源,求下载
《一呼一吸》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wYlUH5p5624YN_d4MbqsIg
Ⅳ 纳尼亚传奇的四个兄妹还演过什么电影
大哥:威廉·莫斯里 1998年《萝西和苹果酒》 2002年《万世师表》 好像都没听过的说
二姐:《戴珍珠耳环的女人》这部比较出名主演出是珂林和斯佳丽、还有1999年的古装电视剧《曼斯菲尔德庄园》名著改编,蛮好看的。
三弟:03年出演《法拉利传》这部也没听说过,不过我很看好这个小弟弟,有潜质,眼睛特别漂亮,长大了肯定是一型男。。哈哈
小妹:在06年BBC版本的《简爱》里出演小简爱,这部真的是很好看,我觉得是各版本简爱中最最好看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