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电影《万水千山》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电影片名 万水千山
国家/地区 中国
制作公司 八一电影制片厂
年份 1959年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了敌人防守来到大渡河渡口。但大渡河自然条件险恶,数万大军难以通过。后有敌兵追击,前有天险挡路,我军决定要排除万难夺取大渡河上游的泸定桥渡口,以保大军渡河。红军前卫营不畏艰险、顽强战斗夺下泸定桥,并铺设桥板,使红军大部队安然渡河,继续向大雪山进发。在雪山行进的过程中,天气极为恶劣,许多战士都牺牲在这里,但大雪山还是被我军征服。1935年8月,红一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大军继续行进。在大渡河战斗中受伤的指导员李有国旧伤复发,情势危机,房东老大爷将自己仅有的一匹马送给了红军。草地行军艰苦异常,首长杀掉了马分给战士们吃,李有国用乐观向上的态度鼓励着大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红军终于走出草地,战士们一鼓作气打垮了前来袭击的国民党马步芳军队,随后,又迅速突破敌军重兵防守的天险腊子口。1936年12月,历经千难万险的红军终于与红十五军团在陕北胜利会师,完成了可歌可泣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电影片名 万水千山
片长 220分钟
国家/地区 中国
制作公司 八一电影制片厂
年份 1977年
1927年大革命失败,毛主席领导了秋收起义,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带领工农红军成功粉碎了蒋介石的四次“围剿”。此时,王明篡夺了红军的指挥权,导致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1934年冬,红军到达湘江时,已由原来的7万多人减至3万。泰山营在望阳滩与敌人奋战数十次。部队损失惨重,情况危急。此时,赵志方连长从毛主席处带回消息,命泰山营为全军突围开路,挺进敌人力量薄弱的遵义。遵义会议批判了王明机会主义路线,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回攻遵义,红军取得了长征路上的第一个胜仗。后又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顺利通过彝族区,战胜天险大渡河,与四方面军胜利会合。在经过激烈的斗争后,终于率先与红十五军团在陕北会合。1937年1月,三大主力红军与陕北红军终于在陕北胜利会师,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终完成了。
㈡ 老电影《万水千山》简介
永远的红飘带
——“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观电影《万水千山》有感
从电影院出来,我的脚步缓慢而沉重,心潮像起伏的波浪,脑海里不断地回响着刚刚学过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胜利会师,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我们暂且不说红军在这其间遭遇敌人的一次次围、追、堵、截,单说走过的行程就足以让世人瞩目。据美国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军70华里……试想: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这能说不是奇迹吗?我的眼睛湿润了,心儿早已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长征路上——
遵义城里,中央召开会议,批判了王明的机会主义路线,确立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以及毛主席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军民激动万分,同声高呼:“红军得救了,革命得救了……”。于是,红军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声东击西,放弃遵义再回收遵义,获得了长征途中的第一个大胜利。之后,红军四渡赤水,运动歼敌,终于变被动为主动,扭转了战局。当敌人总指挥穷凶恶极地赶到金沙江边时,红军早已渡江七天了。接着,红军又顺利地通过了彝族区,战胜了天险大渡河,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爬雪山、过草地、煮皮带、挖草根……这支英雄的部队突破腊子口,直插六盘山,终于到达陕北胜利大会师。至此,伟大的长征越过万水千山彻底胜利了!
正如百战疆场的老将军——张爱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回首向来风雨路,万里长征任疾驰……长征取得的胜利充分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产生伟大的军队、伟大的战士,也才能取得伟大的胜利。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让这种精神薪火相传,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电影《万水千山》以她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就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中华民族坚定无畏精神的象征!
http://www.pep.com.cn/200503/ca672642.htm
http://..com/question/4685327.html
㈢ 万水千山讲述的是什么
《万水千山》是华纯、成荫导演, 黄凯 、蓝马主演的电影。 1959年在上映。影片讲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
㈣ 找有关长征影片中的精典台词及有关长征的历史~~急!
195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日子里,根据话剧《万水千山》改编的第一部长征题材彩色影片《万水千山》上映。影片从红军某团某营的角度表现长征,飞夺泸定桥、抢渡大渡河、突破天险腊涌诘龋�状我缘缬暗姆绞匠氏衷诠愦蠊壑诿媲啊F�斜硐至撕炀�刚皆狈�酱笱┥健�仙嬲釉蟮兀�胂丈蕉袼��返奈尬肪�瘢�痰荚崩钣泄���昂俺觯骸叭酶锩�镒怕砬敖� 逼渚捌淝榱钊四淹�?
60年代,战史题材片《突破乌江》主要以红军某团为视角,艺术地表现了1934年底红一方面军突破国民党军队乌江防线的战斗过程。我军在当地群众支持下,小分队乘夜渡江,接应后续部队成功强渡,保证了大部队挺进遵义计划的顺利执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红军的战术和战绩。影片《金沙江畔》讲述的是红军北上抗日途中到达金沙江畔,蒋介石的特派员与当地大土豪勾结,制造“红军”抢劫藏族大土司桑格女儿珠玛的事件。红军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为了革命大目标,不惜牺牲,救出珠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通过藏区继续北上。
这个时期,着重从个体角度表现红军的斗争意志和红军精神并产生影响的影片也有几部。影片《红鹰》表现红军长征经过甘南藏族区白沙草原时,红军女医生林华在突围时负伤,她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牧民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救国方针,组织起一支藏民游击队。影片《羌笛颂》中,红军女战士董永贞负伤留在羌寨,发动当地群众与敌人开展斗争。她因伤牺牲后,羌族游击队长瞒住她牺牲的消息,仍然四处张贴署有她名字的标语,以她的名义继续和敌人战斗。
70年代末以来,长征题材影片数量不断增加,题材领域有了新的开拓。影片《赣水苍茫》表现了红军某团指战员与王明错误路线的斗争。影片《大渡河》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等战斗过程。80年代初,八一厂拍摄的《四渡赤水》是继《万水千山》后又一部大型长征题材影片。影片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真实史料为依据,表现遵义会议召开后,重新掌握军队指挥权的毛泽东指挥红军出奇兵四渡赤水河、摆脱敌人战略包围的壮举。影片通过再现这个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范例,歌颂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
此后,长征影片的角度、风格、视点越来越多样化。影片《金沙水拍》展现了长征途中毛泽东的情感空间,丰富了毛泽东作为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丈夫、姐夫等多重角色的丰富性格。影片《草地》中,三个方面军的掉队红军指战员组织起来,互相鼓励,走出险恶的草地,从一个小角度凸显红军团结战斗的革命意志。《马蹄声碎》以对红军战士个体感情世界的渲染之笔,使历史更多具象化,更多感悟性。跋涉途中,两个人为寻找食物葬身江水,一人长眠在草地,幸存的5名女兵终于追上了红军大部队。透过她们种种独特的心理和行为,观众可以深深感受到坚强的人格意志力量。影片《彝海结盟》通过刘伯承率领红军先遣队通过彝族地区时,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刘伯承与头人小叶丹歃血为盟,将不惧牺牲的红军征程表现得更加真实、生动、感人。这些影片从红军的坚定步履中意味深长地表达着红军主动精神的胜利,显现着一个极其宝贵的创作立场:人类永远站在历史的连接点上,每一代人都是历史的承前继后者,他们需要在记住历史的同时传承历史的精神。
80年代以来也拍摄了许多长征题材作品。例如,《遵义会议》就富有启示性地详述了革命转折关口的遵义会议的历史过程;《大渡桥横铁索寒》表现红军渡过金沙江,最终冲破蒋介石的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的整个战略行动过程;《长征岁月》讲述长征途中几名掉队的红军官兵,在追赶大部队中灵魂升华的奋进历程。《太阳女神》通过红军女战士金子追赶部队的故事情节链,寓意着人民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不会停止。《草地之光》首次表现刘少奇同志在长征中担任红军筹粮委员会主任时为红军筹粮的过程,表现了红军将士的乐观精神、牺牲精神和大局意识。《血战万源》表现红四方面军粉碎十万川军对川陕根据地的六路围攻,将处于内外双重困难中的总指挥徐向前的军事才能和道德情操给予了生动的展现。
世纪之初出现的史诗性长篇电视连续剧《长征》是长征题材电视剧最重要的收获。从该剧中不仅能看到更为真实的战争场面,感受到红军将士艰难无比的跋涉和巨大牺牲,更能看到党是怎样一步步战胜错误路线,确立毛泽东正确路线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与电影《长征》相得益彰,共同构成较之以往规模最大表现最为完整的银屏长征奇观。这两部没有粉饰的长征题材影视片,达到了艺术性、感召力和感染力的融汇统一。影视片中的长征能够得到如此表现,既缘于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缘于历史的进步以及创作者的历史责任感。它们共同传递着一个信息:长征属于历史,长征精神将永远辉耀着现实和未来。
长征题材影视作品拥有众多观众,这里除了历史内涵选择的因素,还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人性内涵和文化内涵的选择。生活中的长征已成往事,但艺术领域的长征任重道远。
□相关链接
正在拍摄中的长征题材影视片
《雄关漫道》:20集电视剧,八一厂和贵州省委宣传部合拍,描述了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历程,是中宣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重点剧目。
《我的长征》:电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以一位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从普通人的视点展示长征。
《乌蒙磅礴》:30集电视剧,云南影视产业和云南铭鼎影视文化公司共同拍摄,描述了1935年2月中央红军在云南昭通扎西的一段历史。
《不能忘却的长征》:八一厂军教片部拍摄的长征文献纪录片。
《中国工农红军》:12集文献纪录片,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制作,全景式展现中国工农红军1927年至1937年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
《伟大长征》:12集文献纪录片,中央档案馆和国家档案局联合拍摄,全景式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
《长征,不朽的魂》:5集专题片,中央电视台拍摄,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展示了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图景。(宋军峰、王友存)
㈤ 求关于红军长征过雪山的电影
老电影《万水千山》里面有
万水千山的剧情简介 · · · · · ·长征途中,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行军路上,红一方面军来到大渡河渡口,对岸有天险挡路,背后有大量敌人追兵,命悬一线。红军指战员冲破重重险关,穷尽各种方法,终于抢占泸定桥,使我主力部队全线渡河,向雪山挺进。六月的夹金山,夏天飞雪,山上山下两重天,不少战士永远的躺在了长征路上。到了1935年8月,我红一和红四方面军会师。此时,部队非战斗减员严重。在大渡河战斗中受伤的指导员李有国(蓝马 饰)伤势严重,不能行军,房东老大爷将仅有的一匹马送给了红军。此时,衣衫褴褛的红军连草根树皮都吃净了,首长下令杀马给战士们吃,因为曙光就在前头......
㈥ 电影飞夺泸定桥(百年瞬间丨红军飞夺泸定桥)
△埃德加·斯诺与强渡大渡河官兵合影(1936年)
4:38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
1935年5月上旬,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地区,向红四方面军靠拢。与此同时,国民党调动几十万大军南追北堵,妄想把红军歼灭在大渡河以南。
为彻底粉碎敌人的企图,5月24日,红军先遣队突然袭占大渡河南岸安顺场渡口,次日强渡大渡河。但由于追敌迫近,加上缺乏渡河工具,全军两万多人马全部渡河至少需要一个月。在此生死关头,中央军委果断决定兵分两路,夹江而上夺取240里外的泸定桥,保证大军渡江。
△ 红军强渡大渡河油画
电影《万水千山》
指导员:你们看见了没有,这里水急不能架桥,我们这十几万人,只靠这一只木船,短时间很难渡过河去,现在追赶我们的敌人已经越过彝族区,逼近了我们这里。军团长命令我们和已经过河的一师沿河两岸向泸定前进,夺取铁索桥,打开通往川西的道路!
得知红军在安顺场强渡成功后,国民党也紧急调遣川军两个旅增援泸定桥。5月28日,在红4团向泸定桥急行军的时候,对岸川军也在向泸定桥行进,红4团几乎是在与敌人隔河赛跑。
电影《万水千山》
指导员:敌人不见了。
连长:大概是怕吃苦不走了。
指导员:好,敌人睡觉咱们走,告诉战士们,敌人宿营了,我们要抓紧机会,明天破晓赶到泸定桥。
△红军长征路线图以及强渡大渡河与飞夺泸定桥相关位置
兵贵神速,谁先到一步,谁就会占得先机。中央红军迅速作出反应:提前一天夺桥!命令,也由“十万火急”变成了“万万火急”。
时任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巡视员王敬群:它这个路不好走,大山这边是河,就这一条路高高低低,有石头尖尖。白天走,晚上走,还得跑步走,边走边打,才到达泸定桥西头。
然而,当急行军的战士们赶到泸定桥时,才发现桥面上大部分的木板已经被敌军撤掉,只剩下13根碗口粗的铁链在风中摇荡。
△泸定铁索桥
电影《万水千山》片段:
团长:你们的意见是怎么打呢?
6连长:集中所有机枪掩护,一边铺板,一边过桥。
营长:那会造成很大的伤亡。
团长:你的意见呢?说嘛。
2连长:我的意见,组织一个突击队,全部用短武器,爬着铁锁先过桥。当突击队把敌人粘住以后。后续部队就往桥上铺木板跟进。
△红军飞夺泸定桥油画
5月29日下午4点,夺取泸定桥的战斗正式打响。由22名突击队员组成的夺桥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力攀上湿滑的铁链,向对岸发起进攻。
时任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巡视员王敬群:他们就是爬这个铁索,前面的连爬索打仗夺桥,第二个连扛着桥板,一前一后搭着桥板。
就在突击队正要接近对岸桥头时,敌人突然点燃了预置在桥头的木板,霎时大火漫天,浓烟滚滚。突击队员们奋不顾身冲进火海,迅速扑灭大火,夺取并控制了泸定桥。
△为纪念22名勇士而设立的红军飞夺泸定桥雕塑
从强渡大渡河到飞夺泸定桥,长征中的红军再一次展示了绝处逢生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不仅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也创造了人类挑战极限的奇迹,为中央红军继续北上开辟了通道,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用声音记录中国
监制丨高岩
策划 丨 武俊山 李谦
主笔 丨 韩雪
播讲 丨 长悦
统筹 丨 朱星晓 王泽华
制作 丨 单丹丹
㈦ 红军长征电影《万水千山》
导演:成荫,华纯
主演:蓝马,黄凯,梁玉儒,陈惠良
一九三五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抢渡大渡河,某部营教导员李有国不顾伤痛,鼓动群众越过雪山,在过草地时,部队与风雨、饥饿斗争,后李有国牺牲。经过腊子口战役,与陕北红军会师,完成了举世文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万水千山》核余谈,从话剧到电影
陈嘉陡 刘国彬
陈其通创作《万水千山》
新中国第一部长征题材的电影《万水千山》拍摄于1959年,改编自同名话剧。
1931年,15岁的陈其通参加了川陕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之后,陈其通采访了众多的红一方面军的战友,以他们的经历为主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话剧《万水千山》剧本的创作。
据陈其通说,《万水千山》中的主人公李有国、罗顺成等,在红一方面军都有原型。影片中的抢夺泸定桥、飞夺天险腊子口、陕北胜利会师等都是红一方面军的故事。而改碰戏中的高潮部分翻越雪山草地,则是陈其通亲身的经历。
剧本完成后毁仔,大家虽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但因为人物众多、故事复杂、场面宏大,演出场地要求较高,一时无法排练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我军成立了文工总团,时任总政文艺处处长的陈其通兼任总团团长。话剧团要排戏,四处找本子,有人提议陈其通把《万水千山》拿出来试一试。
1952年《万水千山》上演后,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好评,并荣获全国第一届文艺调演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等多项一等奖。全国各地的话剧团都跟着学演这部戏。
毛泽东点名要看话剧
话剧《万水千山》演出成功后,总政和八一厂的领导决定将其搬上银幕,并邀请成荫和华纯担任导演,剧本由孙谦和成荫改编。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描写红军长征的电影。电影上映后,观众踊跃,好评如潮,许多老红军纷纷提笔写评论,回忆往事。一时间,全国出现了《万水千山》热。消息传到了毛泽东那里,一向偏爱戏剧的主席没有看电影,而是要调看总政话剧团的话剧《万水千山》。看完演出,主席感慨万千,很长时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上台,与演职人员合影。
邓小平用话剧招待老战友
这台话剧也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重视。1975年,在纪念长征胜利到达陕北40年之际,当时身处逆境的邓小平,邀请在京的聂荣臻、王震等老战友一起观看话剧《万水千山》,共同回顾那段难忘的战斗岁月。
1977年,《万水千山》再次被搬上银幕。因为是舞台艺术片,陈其通重当编剧,八一厂的著名导演严寄洲担任导演。这一次,主人公李有国教导员没有牺牲,而是跟着毛泽东胜利到了陕北。重拍的电影,从湘江之战写起,全景式地表现大渡河、乌江、雪山、草地等战斗,对于党内路线斗争也有所体现。
《万水千山》,两部电影一台话剧,成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