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外情】主演有:钟楚红.利智.曾志伟何守信,等人,这片子去哪里弄
电影
英文名:An Unmarried Woman
中文名:婚外情/不结婚的女人
导 演: Paul Mazursky
主 演:Jill Clayburgh..... Erica
Alan Bates..... Saul
Michael Murphy..... Martin
Cliff Gorman..... Charlie
Patricia Quinn..... Sue (as Pat Quinn)
Kelly Bishop..... Elaine
Lisa Lucas..... Patti
Linda Miller..... Jeannette
Andrew Duncan..... Bob
Daniel Seltzer..... Dr. Jacobs
上 映:1978年(美国 )
地 区:美国 ( 拍摄地 )
对 白:英语
字 幕:外挂英文/法文/西班牙文
评 分:7.1/10 (606 票 )
颜 色:彩色
声 音:Dolby
时 长:124 分钟
类 型:喜剧/剧情
格 式:XviD+ AC3
视 频:640 x 336
剧情简介:
本片描述一名少妇(吉尔·克莱布格饰)因为丈夫(艾伦·贝斯饰)移情别恋而被抛弃,起初她受不住这个精神打击,但后来却逐渐学会了独立自主的生活,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独立新女性。
2. 利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利智的主要作品有:《双龙会》、《老虎出更》、《群莺乱舞》、《龙在天涯》、《靓足100分》、《倩女幽魂III道道道》、《西藏小子》。
1、《双龙会》
由徐克、林岭东联合执导,成龙、张曼玉、利智等主演的动作喜剧片。影片讲述了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兄弟玩命和马友在机缘巧合下不期而遇,并在阴差阳错中互换角色,各自进入对方生活的故事。
7、《西藏小子》
1992年上映的一部香港动作电影,由元彪执导,元彪、利智、李嘉欣等主演。该影片讲述了西藏布达拉宫喇嘛旺拉的故事。
3. 谁推荐点儿鬼片给我看嘛
早期的香港恐怖片(鬼片)特色鲜明、自成一派,分为两类:因果报应类和僵尸类。
因果报应类的一般叙事完整,一定会告诉你这个鬼是怎么出现的,又怎么化解。这类的影片很注重渲染气氛,主人公一定会遇到很多古怪的事(主人公怕不怕不知道,但目的是让观众怕怕),然后有一高人会发现它,并且最后化解它。故事宣扬传统的善恶观念、因果报应,所以看完这类鬼片,就会不断检省自己,有没有杀生、有没有过度的贪念、有没有做损人利己的事(结果可想而知,是越想越怕);这类片子还有一个大看点,就是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风水玄学的知识,很有趣。
僵尸片更注重娱乐性,通常主人公是个小丑似的人物,老是找些麻烦,再加上看那些穿着清朝的衣服跳来跳去的僵尸,觉得很好笑(我至今没考证出来为什么僵尸总是清朝的,有朋友知道记得告诉我)。
近期的香港(台湾)鬼片有很大的改变。无论是创作理念还是手法,都更偏向于国际化。故事不再像以前一样完整叙事,也不再强调因果报应,恐怖理念也得到更新,不再是以前的那种鬼就是鬼,人就是人,而且你一开始就知道就觉得了。
《异度空间》终于提出了心魔、心理观念这种恐怖理念,你可以把这部片子当传统的鬼片看,也可以把它当成心理片看,我比较欣赏。《见鬼》也不错,在渲染气氛上做的很成功。《办公室有鬼》只能算是不功不过,没有太大突破,不过片中男主角关于人鬼的选择问题可以引起我一些与这部片无关的思考(比如人生的思考),所以也还行。《双瞳》有两个看点,第一,梁家辉的演技;第二,关于人脑能力的肯定。(我一直很赞同意识的决定作用这种说法,没有癌症的人你说他有癌症,多半就会被吓死,而且死时就是虚拟的那种病症特征;这是大脑虚拟出来的然后命令身体作出关于这种病症的反映,就像《骇客帝国》里提到的一样)
想想香港一个弹丸之地,竟然在恐怖片上可以开出一片天空,真是不容易,反过来看看大陆,天啊《闪灵凶猛》那是什么啊,丢人。
在香港制作的第一部鬼片是梁少坡导演的短片《瓦盘伸冤》(1909),香港第一部有真鬼出现的电影是1938年杨工良导演的《午夜僵尸》,因此杨工良被冠以香港恐怖片鼻祖的雅号。
而香港第一个鬼片高峰期是1939年,当年有15部鬼片出现,一时香港影坛上鬼影幢幢,这种现象受到社会舆论的攻击,一些“进步”影人也要与拍鬼片的人划清界线。接下来的鬼怪片明显地出现分歧,在时装片出现的鬼怪都不是真鬼,惊扰人们一番以后总是以人扮鬼或者南柯一梦来否定鬼狐的存在。但真鬼却可以出现在古装片中,例如余丽珍演“无头东宫”无需藏头露尾,叫人看了只觉数日阴魂不散。
60年代的鬼片乏善足陈,严格地说只有《倩女幽魂》(1960)可称得上是代表作。此片的成功有赖于导演李翰祥的文学修养,他把影片拍得古雅而有意境,超越了一般鬼片的水准。这一时期相对而言较为出色的时装鬼片是《回魂夜》(1962)和《疯妇》(1964),前者将冤魂出现说成是杀妻阴谋,后者则借女鬼来批判封建社会重男轻女。
整个70年代的鬼片仍然不多,且大多是抄袭《驱魔人》的跟风之作,其中以《阴阳界》(1974)与《疯劫》(1979)最为出色而《疯劫》则以假乱真,虽无真鬼却拍出如鬼魅存在的恐怖感。
这一时期的鬼片值得一提的是邵氏与英国咸马公司合作的《七金尸》,将英国僵尸与湘西赶尸的传说融为一体,虽不算上乘之作,但却颇为特别。这个年代的观众比以前开明,对银幕上的鬼怪持较为宽容的态度,不像以前那样对鬼片“群起而攻之”。
鬼片是80年代香港电影的主流。类型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7大类:
(一)鬼魂报复式。这是最传统的一种鬼片。《撞到正》(1980)、《凶榜》(1981)、《撞邪先生》(1988)、《猛鬼舞》(1989)写的都是魔鬼复仇,不同的只是有些是恶鬼害好人,或者好鬼向害死他(她)的坏人报复。
(二)人鬼情。刻画人鬼情的鬼片可分为爱情与友情两类。描写爱情的代表作当属林岭东的《阴阳错》(1983)与程小东的《倩女幽魂》(1987)。《阴阳错》可以说是《倩女幽魂》的现代版,其凄美迷人之处不下于原著。《倩女幽魂》可称动静皆宜,动处活泼奔驰,静处温婉秀丽。刻画人鬼之间友情的有《开心鬼》(1984)、《僵尸家族》(1986)、《踢到宝》(1992)等。其中《开心鬼》改编自学生话剧,到1991年止共拍了5集,其制作路线以年青观众为主要对象。《踢到宝》加入了美国故事片《小鬼当家》(Home Alone)的情节,成为真正的“小鬼当家”。
(三)开心鬼。80年代香港喜剧当道,任何片种都加入喜剧元素,鬼片又怎会例外?除《开心鬼》系列外,《小生怕怕》(1982)、《老友鬼鬼》(1985)、《双肥临门》(1988)都是令人捧腹的搞笑片,即使是《金燕子》(1987)、《驱魔警察》(1990)这些较严肃的鬼片也会加上一两个插科打诨的角色,给影片添加喜剧色彩。
(四)鬼打鬼。洪金宝以《鬼打鬼》和《人吓人》开创了功夫灵幻喜剧三合一的先河,袁和平的《奇门遁甲》(1982)则加入了茅山法术,而《僵尸先生》更奠定了林正英捉鬼大师的形象。
(五)艳鬼靓鬼。这里专指那些美丽的女鬼。《倩女幽魂》的王祖贤、《鬼新娘》(1987)中的钟楚红既有法力又有魅力,可谓艳鬼;《天官赐福》(1987)的叶童、《胭脂扣》(1988)的梅艳芳虽无法力,却心地善良,可谓好鬼;《撞到正》(1980)的刘天兰、《古屋藏娇》(1988)的利智都是既爱捣乱又喜欢捉弄人的大美女,可谓捣蛋型靓鬼。
(六)色鬼淫鬼。鬼片除以恐怖吓人外,有的也加上了色情色彩。如《聊斋艳谈》及其两部续集就是一例。
(七)轮回转世。《梦中人》(1986)、《潘金莲之前世今生》(1989)等片均以轮回转世复仇为题材。
八九十年代的鬼片的构想越来越大胆创新。如王钟的《凌晨晚餐》(1987),用鬼故事来检讨颇具争议的当地法令,借鬼“讽”今,借鬼来批判现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港产鬼片中的女鬼多以明艳脱俗的面目示人,而男鬼则大多面目可憎。不那么狰狞的男鬼屈指可数,有《人吓人》的午马、《奸人鬼》的石坚、《表哥到》的吴耀汉、《花月佳期》的吴奇隆等。
纵观一个世纪以来香港鬼片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鬼片虽不是港产电影的主流,但其数量亦不少。然而仔细品味,这些鬼片中能称得上“精品”的几乎没有几部。
许多人都说香港鬼片中最有惊吓力的是《凶榜》(1981年),但始终没有出现一部像《驱魔人》这样的精品鬼片,这才是港产鬼片的遗憾。
4. 电影婚外情中智利和钟楚红斗舞的舞曲叫什么名字
电影婚外情钟楚红、利智精彩斗舞表演,音乐:火热的夏天火热的心(青春美少女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