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贾樟柯|来自山西的“普通”电影人小贾
摘 要: 他对小人物的命运关怀,常常折射出对整个时代的思考。朴实无华的画面传递出电影背后深邃而清澈的精神世界。贾樟柯,从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到开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从年少时拼命地逃离故乡到如今重返故乡,他的电影,在拍着家乡—山西人面孔的同时,也在记录整个时代的变革,构筑着自己独特的电影世界。
山西人的故事——《江湖儿女》
2018年我的作品《江湖儿女》——故事从2001年的大同讲起,一对男女从山西一直到了三峡,从三峡去了新疆。当他们人到中年的时候,又回到了故乡。写完之后我吓了一跳,就像我这些年的经历一样:从山西出发,一点一点地往外走,人会感觉自己越来越渺小,但同时又越来越坚硬,不知不觉我把自己的这样一个感受写到了这个剧本里面,于是就有了《江湖儿女》这部电影。
回顾贾樟柯的电影,几乎每一部电影里都有山西人的影子。贾樟柯开玩笑说:“因为山西人长的太漂亮了,所以我特别想拍山西人的面孔。”在山西生活了23年,山西既教给贾樟柯几乎所有的东西,也建立起了他自己全部的情感世界。
山西人——难忘的普通人
山西人成了贾樟柯电影里经常出现的人物形象,这与贾樟柯自身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贾樟柯拍的都是山西人中的普通人,有路边摆摊的小商贩,也有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这些山西人都是普通人,却都是令人难忘的人。
贾樟柯从小是奶妈带大的。奶妈靠在长途汽车站卖茶水,两分钱,三分钱一杯,以养活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奶妈的女儿在林场工作,每到周六,奶妈就会带着他坐在炕头上,一起等待姐姐回家。贾樟柯说:“我们就这样猜想一个亲人,一步一步,怎么样在这样一个大风的下午到家。那时候,人和人的距离不会被手机拉得这么近,但是会把思念拉得很近很紧。”
贾樟柯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才考上大学,他坚持没有放弃是因为他说:“像我奶妈那样,摆一个茶水摊可以养一个家,我不可以养我自己吗?我觉得没有什么生活,是我不可以过的,没有什么是我不可以去冒险,因为在我们这样的人的词典里没有失败。”
山西城——电影梦的起点
山西人是贾樟柯电影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山西城自然也是他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城市之一。对于贾樟柯而言,山西是家乡,也是成就他电影梦的起点。
在山西生活了23年的贾樟柯回忆在山西城生活的日子时说道:“小时候觉得县城非常的大,当你懂得骑自行车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小时候印象中那么大,一个县城其实就十分钟的路程,那慢慢的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想象。”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贾樟柯的电影艺术也来自于生活之中。初中的时候,贾樟柯所在的那个县城开始有了录像厅,播放的大多都是香港武打片。贾樟柯说:“在那个录像厅了,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黄土地》,看了差不多五分钟我就开始泪流满面。那个电影几乎没有对白,但电影里反映的一望无际的黄土地和里面穿的黑棉衣的黄土地上的人。这让我坚定了做电影的决心,因为电影里的场景就是我的生活。”
山西情——熟悉的亲人情
电影事业越做越红火的贾樟柯几乎没有时间再回到山西,更别说是与以前的同学、朋友们保持频繁的联系了。那时候,山西同学们的同学会与婚礼等,他几乎没有参加过。他自己用“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这句歌词来形容那时候的自己。
就这样,贾樟柯逐渐与山西的“人”断了联系,直到他的父亲去世,他才意识到,与山西的同学与朋友间的那种情谊,不仅是友情,更是一种亲情。
2006年,贾樟柯的父亲去世。寒冷的夜晚,贾樟柯要为自己的父亲守灵。晚上,陪他整夜整夜坐着的是他那些小时候的朋友,他们很自然,很从容,眼神与动作之中看不出一点畏惧与害怕。贾樟柯有一次说道:“他们是陪我面对生死的人,别人比不了。”也是那一次,让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重新定位自己与家乡山西的关系。在思考了许久之后,他选择回去,回到山西,回到亲人间去……2015年,贾樟柯回到故乡山西,并在山西开始了他电影事业的又一个阶段。
结 语
对贾樟柯来说,故乡山西是电影梦开始的地方;是不管离开多久,亲情都在的地方;是走多远,走多快,都会回头看的地方……故乡既可以容纳我们的身体,还可以承载我们的精神与灵魂。在这个“快餐”时代,许多人都追求速度与数量,自以为在“前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殊不知自己离“前方”可能越来越远。学会让自己“静”下来,回头看一看,看似走得很慢的你,也许是走得最快最稳的那个。
⑵ 中国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片都有哪些
《日照重庆》
导演:王小帅
上榜理由:商业转型,欠缺火候
《日照重庆》这部影片是王小帅继《左右》之后有一部力作,上一部作品《左右》或许不为人知,但是就是这么一部叫好不叫座的电影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电影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怪圈。而这部反映一个另类家庭中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的影片或许也会带来这样的境地,但是这部影片已经杀入了戛纳电影的主竞赛单元也不难看出这部作品的深刻内涵。
《三峡好人》
导演:贾樟柯
上榜理由:票房不等同于艺术
贾樟柯是中国电影导演里面为数不多的以冷静客观的镜头来展现现实生活为主要的导演了。不过也正是他的这种追求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在世界华语片中独树一帜,从而也博得了一部分人的赞赏。之前的《小武》《站台》都在国外的各大电影节获得了不小的奖项,但是在国内的处境又有点尴尬,票房惨淡不说有的就根本没有机会上映。
《剑雨》
导演:苏照彬
上榜理由:品质电影,演员欠佳
这部影片出自台湾导演苏照彬之手,使得这部影片夹杂了台湾武侠传统的一点文艺气息,又有了一种后现代文化中的冷幽默。在这个特效充斥的电影环境里,像这种单纯的武侠片已经不太多见了,影片中那种行云流水般的剑术很好的阐释出了中国古代侠义的存在。 作为一部武侠电影,丰富而饱满的人物塑造以及继承优良传统的武打风格都让这部影片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平,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它与美国的西部片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吴清源》
导演:田壮壮
上榜理由:艺术作品与大众口味的矛盾
对于第五代导演之一的田壮壮来说,他是第五代导演中不怎么如意的一个。看着同班张艺谋等人有如此大的成就或许在他心里也不好受,作为一个在中国不卖座的导演来说其电影的艺术价值还是相当高的。而且其艺术性远远要高于张艺谋后期的大制作影片,当年的《盗马贼》也是第五代导演中最具电影内涵的影片,无论是镜头风格还是艺术特性都成为了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
《图雅的婚事》
导演:王安全
上榜理由:文艺片的宿命
《图雅的婚事》是一部很好的故事片,之所以把他归类为故事片就是想证明他其中所带给我们的深刻内涵是这部影片的灵魂所在。影片中所涉及到的婚姻问题,这种东方的婚姻与西方的婚姻最大的不同就是家庭生活中的情感、伦理、亲缘等抽象意义上的东西。而且在中国这种婚姻不是建立在法律形式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一种宗法制度和家庭伦理观念建立起来的。
《月满轩尼诗》……
⑶ 贾樟柯三部曲哪三部
1.《小武》
《小武》是贾樟柯编剧并执导的独立制片剧情电影,该片讲述了生活在中部某小县城的梁小武在接连失去友情、爱情和亲情后最终失去自由,成为囚徒的过程。
2.《站台》
《站台》是由贾樟柯编导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汾阳县文工团的一群年轻人在社会变革浪潮中由“寻找”到“回归”的成长故事。2000年,该片获得第57节威尼斯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3.《任逍遥》
《任逍遥》是由贾樟柯执导并编剧,该片是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讲述了两个少年为摆脱无尽的无聊也为了给自己定位而出去抢劫银行的故事。
人物简介
贾樟柯(Jia Zhangke),1970年5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华语影视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作家,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