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49年的哪一部电影
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49年的《桥》。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派出文化干部前往东北接管伪“满洲映画协会”(日本侵略中国后在东北建立的电影制片厂),1946年10月,在“满映”的原址上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东影拍出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1)中国第一部电影故事片叫什么扩展阅读
《桥》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不寻常的位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片的首创意义在于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描写了中国工人阶级为缔造新中国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塑造了新中国主人公的崭新形象。
剧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头大公无私、勇于创造,具有新时代工人阶级的特点。该片艺术上追求在平易中见真实、于朴素中显亲切的创作风格。
刻画人物、表现生活多用白描式的手法。这种朴素的具有纪录风格的创作方法,开启了新中国电影质朴自然、接近生活的创作新风。对于新中国初期的电影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2.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49年的哪一部电影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桥》,由于敏先生导演,于敏先生自1947年开始从事电影工作。在《桥》问世之后,就一举拿下新中国电影史上五个第一: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写工农兵,给工农兵看”的人民电影;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电影;第一部体现执政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电影和第一部“反现代的现代性电影”。
(2)中国第一部电影故事片叫什么扩展阅读:
电影内容梗概
1947年冬,东北某铁路工厂为支持前线,接受了制造抢修松花江铁桥桥座和铆钉的任务。当时工厂条件很差,总工程师对完成任务缺乏信心,少数工人也存在着雇佣思想。工人梁日升在修复炼钢炉时试验成功用耐火砖代替白云石的办法。
之后,经充分发动群众,克服了一系列困难,终于完成了生产任务。工人们又响应了上级的号召,参加了修桥工作,使大桥及时修复通车。
3. 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哪部电影
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是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桥》。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派文化干部到东北接管伪满洲里电影制片厂(日本侵华后在东北建立的电影制片厂)。1946年10月,东北电影制片厂在满洲电影制片厂的原址上成立,并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东营拍摄了第一部新中国故事片。
《桥》是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新中国电影的奠基之作。它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不寻常的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部电影的第一个意义在于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描述了中国工人阶级为了创造一个新中国和创造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英雄形象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梁日升和老侯头这两个人物在创作上无私无畏,具有新时期工人阶级的特征。
这部电影追求平淡中见真,平淡中显善的艺术风格。人物的刻画和生活的表达通常是以简单的方式完成的。这种简单而记录的创作方法开创了新中国电影简单、自然、贴近生活的新创作风格。它对新中国初期的电影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什么电影
第一部故事片是1949年的《桥》。
《桥》是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由王滨执导,王家乙、吕班、江浩、陈强等出演,于1949年5月首映。
该片讲述了东北某铁路工厂的工人们克服一系列困难完成抢修松花江铁桥的任务,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的故事。
剧情简介
1947年冬,东北某铁路工厂为支援解放战争,接受了抢修松花江铁桥的任务。开始,总工程师看不到群众的力量,对完成任务持怀疑态度。有的工人群众也存在雇佣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厂长主动深入工区,深入群众,启发动员大家为修复大桥出谋献策,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
为制造修复铁桥需要的桥座和铆钉,他们先修复了炼钢炉;第一次炼钢失败受挫,工人梁日升又想出了用耐火砖代替白云石的办法,并获成功。
此后,工人们又克服一系列困难,造出了桥座和铆钉。为按时完成修复铁桥的任务,铁路工厂的工人们群策群力,响应上级号召,投身修桥工作,终于在松花江解冻之前,将大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