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求数码宝贝的一个背景音乐
你所说的这一首是<波莱罗舞曲>,拉威尔写的.
http://music.jnu.e.cn/Mus-EDU/Mpfiles/MP1/Unit-6/BOLERO.mp3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CA%FD%C2%EB%B1%A6%B1%B4&lm=-1
Ⅱ 谁能给发个影片红白蓝之蓝的影片音乐赏析啊~~~高分悬赏!
<蓝色情挑>是Kieslowski三色电影的首部曲,这三部电影将以蓝,白,红三色为意象,以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为命题,阐述人际关系的互动与性灵的觉醒,可以想见这会是不同凡响的创作,而一开场的<蓝色情挑>也确实树立了典范,虽然它有个最不知所云的中文译名,也是三部片子中最沉重的作品,不过感觉上也是最出色的作品,故事内容描写遭逢丧夫丧女之痛的音乐家遗孀,以自我封闭,隔离记忆,抗拒情感的方式,来逃避失去亲人的痛楚,后来在一连串生活,感情的探索省思中,渐渐走出阴霾感伤,终能找回面对过去的勇气,重拾感受与爱人的能力,故事中以过世音乐家Patrice一篇未完成的乐章为轴心,这篇乐章是Patrice接受委托,为欧洲联盟所谱写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乐章的主题则是”爱”,当音乐家车祸身亡时这首作品仍未完成,而其遗孀Julie是唯一了解,并且有能力将残缺的作品完成的人,然而Julie没有办法面对承受过去的一切,而否认这篇作品的存在,直到Julie发现自己丈夫的外遇,并且一步步走出内心的障碍,Julie才有能力面对并完成这首作品,电影也在这首曲子大工告成时划下句点,音乐在这样一部电影中的重要性,相信已经不言可喻了.
在这部配乐中,配乐家Preisner一人”分饰”四角,车祸身亡的音乐家Patrice,Patrice的妻子Julie,Patrice的好友,同时也暗恋Julie已久的Olivier,当然,还有那位常常出现在Kieslowski电影中的虚拟作曲家Van Den Budenmayer.我想我还是先稍微说明一下Van Den Budenmayer这个人物,因为在一般电影音乐中并没有这种状况,这是Priesner与Kieslowski一种特有的默契,这个虚构的音乐家其实就是Preisner在Kieslowski电影中的化身,他在Kieslowski的电影中像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而且横跨了许多部Kieslowski的电影,包括十诫系列,三色电影以及<双面薇若妮卡>等,我们时常可以在Kieslowski的电影中,看到剧中的角色唱这位Van Den Budenmayer的歌,买他的唱片,演奏他的曲子等,甚至连原声带上也会将某些曲目标示成Van Den Budemayer的作品,不过别误会,其实并没有Van Den Budemayer这么一个人物,不过他仿佛真的存在于Kieslowski的电影世界中,无形的连串着Kieslowski所有电影间的脉络.
在<蓝色情挑>中,这位Van Den Budenmayer的作品是悼念音乐家Patrice的丧曲(Funeral Music),这个乐章一方面在电影中的葬礼场合有几段演出,有管乐(Track 2.),弦乐(Track 14.)与管风琴(Track 13.)等多种版本,同时也成为配乐中,一个象征Julie过去记忆的主题,非常沈痛的一个乐章,每当刻意回避过往一切的Julie一与记忆交会,这个乐章就会无情而悲怆的轰然而出,那是Julie再怎么逃避否认,也难以抵抗的悲痛记忆,Kieslowski有时甚至会将影像刹时隐没,陷入一片短暂沈痛的黑暗中,仿佛现实环境与人的知觉在瞬息间,被巨大的伤痛与不堪的记忆所吞没,而即使在电影外听这个乐章,那种强烈的悲怆仍然汹涌浮现,让人无力逼视,也无法抵抗.
Julie尽最大的力量要忘却所有的过去,隔离所有的感情,使用一种封闭情感,断绝感受的方法,来避免自己受记忆与悲伤的折磨,然而一个人无法真正的将自己和过去一刀两断,特别是在情感上.一开始,Julie将亡夫Patrice未完成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丢弃,然而Julie在整理遗物时,还是发现了Patrice未完成的部份乐章,这个遗漏的乐章有八个小节,在Patrice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中(Track 1.),这八个小节只在最后隐约浮现,并没有具体完成,而也只有Julie知道这八个小节的存在,只是甫逢巨变的Julie没有能力完成这个作品,甚至直接丢弃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的原稿,显示当时Julie根本没有完成全曲的打算,她只想把这首残缺的作品连同她的过去一起埋葬.只是,这个八个小节的乐章似乎一直保留在Julie心中,在Julie抗拒一切情感与记忆的同时,这个乐章也成为Julie心中,对过去记忆与内心情感的一点保留,就像Julie丢掉了所有的东西,回复本姓,更换住所,却不自觉的保留了一串旧的蓝色吊饰.观众很容易发现,每当Julie必须与人接触,必须面对新的感情与生活时,这个乐章就会在幽幽浮现,因此,这个乐章隐约代表了Julie心中,仍渴望着能有重新开始生活的机会,这个遗落的乐章有时甚至和悲伤的丧曲纠结一起(如Track 5.15.The Battle Of Carnival And Lent),形成一种思绪的对立与挣扎,显示Julie无法真正的抛开过去,也无法真正的重新开始,我有些觉得这个乐章就像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只有当Julie能面对过去,将这个乐章与亡夫的遗作结合时,才能真正的找回生活下去的意义和理由.
Olivier是Julie必须面对的新感情,最初Julie对Olivier的态度其实十分冷漠,不过随着故事的进展,以及后来Olivier发现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的另一份备份,Julie的态度也渐渐有所改变,电影中一段满令人印象深刻的剧情,是Julie协助Oliver改写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The Europe未完成的部份(Track 18.19.20.Olivier s Theme),不过Julie在此刻仍然没有真正的对一切坦然以对,她并没有接手完成这首作品的打算,反而同意让Olivier接手这个音乐委托,而后来Olivier写出来的作品,风格和Patrice的原始构思有满大的差异,于是Julie及时介入,将Oliver激烈热情的情绪加以收敛,让它能比较接近Patrice的作品,但Julie仍然没有将Patrice未完成的八个小节呈现出来.
到故事最后,Julie终于又拾回感受与爱人的能力时,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才终于得以完成,和Patrice未完成的版本比较之下,Julie将遗落的八小节乐章重新接回这首曲子,并且延展成完整的结尾,Kieslowski以运转流畅的剪接,组合出故事中Julie所曾接触过的人事物,同时也让整首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一首以希腊文演唱,以爱为主旨,充满力量与感怀的礼赞,而一路下来,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完成的过程,也是Julie由自我封闭到打开心门的历程,Julie悲伤冰冷的心灵也终于挣脱禁锢,获得自由.
<蓝色情挑>可以说是影音结合中相当极致表现之一,如此紧密的影音结合是电影艺术的高度成就,然而如果要将这些音乐独立在影像外,单就原声带的来考量时,不免就会遗失整体创作的艺术价值,比如,如果一个人对这部电影毫无概念,对于这张原声带的内容,大概就仅止于一首悲怆的丧曲,一首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以及许多以此发展而成的零散短篇乐章,许多音乐运用的手法和意象,似乎很难在这些音乐独立于故事和影像外时,还能完整的传递给听众,不过所幸的是,以<蓝色情挑>的原声带来说,虽然会让人觉得若有所失,独立的音乐欣赏性仍然颇高,特别是Song For The Unification,即是一首完整的声乐作品,而由遗落的八小节音乐铺陈成的Reprise,虚构音乐家Van Den Budenmayer的Funeral Music,后来并没有真正结合在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中的Oliver s Theme,以及几首小品气质的笛子独奏也颇为动听,同时当中也收录了<红色情深>的波丽露舞曲(作为预告片的配乐),因此以一张原声带来说,它仍有出色的音乐独立价值,不过以我个人的感觉,它在电影之中,才真正能让人产生经典之作的感受.
Ⅲ 求《交响情人梦》OAD(动画的)片尾曲的名字和试听地址 拜托了~
:「まなざし☆デイドリーム」
风と丘のバラード
:「こんなに近くで」/Crystal Kay
:「Sagittarius」/SUEMITSU&THE SUEMITH
:「Allegro Cantabile」/SUEMITSU & THE SUEMITH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第五号F大调——《春》 贝多芬第23号钢琴奏鸣曲 F小调op.57——《热情》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A大调Op.92 拉赫曼尼诺夫 第二钢琴协奏曲 C小调 李斯特 第一圆舞曲——《乡村酒馆之舞》 第5号 降B大调——《鬼火》 爱德华·埃尔加 小提琴协奏曲 e小调 R.修曼 曼夫雷特序曲 降E小调 莫扎特双管协奏曲 C大调 K.314 莫扎特第8号钢琴协奏曲 A小调 K.310 约翰内斯·博拉姆斯 第一交响曲 C小调 Op.68 舒伯特 第16号钢琴奏鸣曲 A小调 D.845 肖邦 第4号钢琴练习曲 升C小调 Op.10-4 克罗德·德彪西 《欢乐岛》 《牧神午后》 勃拉姆斯 帕格尼尼变奏曲 第1部 OP.35 莫里斯·拉威尔 夜之加斯帕 第3首 斯卡博 升G小调 罗伯特·舒曼 第2号钢琴奏鸣曲 G小调 op.22 斯特拉文斯基 《彼得卢什卡》(第一乐章:俄罗斯之舞)
帕布罗·德·萨拉萨蒂 《卡门幻想曲》Op.25 理查·施特劳斯 <狄尔·艾伦施皮格尔愉快的恶作剧>Op.28 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钢琴协奏曲》 拉威尔 《 G大调钢琴协奏曲》
海顿:第104号交响曲「伦敦」第1乐章 理查?史特劳斯:狄尔愉快的恶作剧 作品28 格林卡:歌剧序曲「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D 大调第1乐章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品 D 大调第3乐章 鲍罗丁:歌剧「伊格尔王」的《鞑靼舞曲》 勃拉姆斯:第1号交响曲第1乐章开头 勃拉姆斯:第1号交响曲第4乐章 德沃夏克:第9号交响曲「自新大陆」第4乐章 拉威尔:「镜子」组曲 - 第4曲《小丑的晨歌》 肖邦:「英雄」波兰舞曲作品53 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第4号 D 小调 拉赫曼尼诺夫:第2号钢琴协奏曲 D 小调第1乐章 拉赫曼尼诺夫:第2号钢琴协奏曲 D 小调第3乐章 大岛 MICHIRU:「Mojamoja」组曲 第1首《Mojamoja 森林》(特别篇版)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16号 作品 D. 845第1乐章 (前半 → 后半) 莫札特:小星星变奏曲 K. 265 莫札特:第18号钢琴奏鸣曲 D 大调 K. 576第1乐章 莫札特:第18号钢琴独奏曲 D 大调 K. 576第3乐章 拉威尔:「镜子」组曲 - 第4首《小丑的晨歌》 莫札特:双簧管四重奏曲 F 大调 K. 370第1乐章 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交响诗)
千秋篇—管弦乐曲 01.贝多芬:A大调第7号交响曲作品92 第一乐章 02.贝多芬:A大调第7号交响曲作品92第四乐章 03.杜卡斯: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 04.拉威尔:「波丽露」 05.J.S.巴哈:D小调第1号钢琴协奏曲BWV1052第一乐章 06.J.S.巴哈:D小调第1号钢琴协奏曲BWV1052第三乐章 07.柴可夫斯基:序曲「1812年」 野田妹篇—钢琴 所有野田妹钢琴的部分由郎朗演奏 01.莫札特:A大调第11号钢琴奏鸣曲K.331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 02肖邦:B小调第3号钢琴奏鸣曲作品58第一乐章 03.德布西:「映象」第一集『水中倒影』 04.贝多芬:降A大调第31号钢琴奏鸣曲作品110第一乐章 05.贝多芬:降A大调第31号钢琴奏鸣曲作品110第三乐章 06.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07.肖邦:E小调第1号钢琴协奏曲作品11第一乐章 08.肖邦:E小调第1号钢琴协奏曲作品11第三乐章 09.贝多芬:C小调第8号钢琴奏鸣曲作品13「悲怆」第二乐章 10.莫札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375a第一乐章 11.大岛MICHIRU/松谷卓编曲:「Mojamoja组曲」 第一曲「Mojamoja的森林」野田妹和雅多薇戈版 12.法国民谣:Sur le pont d`Avignon(在亚维农桥上) 伙伴篇—室内乐、管弦乐、背景乐曲 01.莫札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K.314/285d 第一乐章 (钢琴伴奏版) 02.萨拉沙泰:「流浪者之歌」(钢琴伴奏版) 03.德弗札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4/B.191 第一乐章 (钢琴伴奏版) 04.乔立维:巴松管协奏曲第一乐章钢琴伴奏版 05.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第三乐章 06.贝多芬:C小调第5号交响曲作品67「命运」 第四乐章 07.贝多芬:D小调第9号交响曲作品125「合唱」第四乐章 08.艾尔加:「谜」变奏曲」第九变奏「Nimrod 」 09.马勒:升C小调第5号交响曲第四乐章 10.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6号交响曲作品74「悲怆」第四乐章 11.盖希文:蓝色狂想曲
Beethoven / Arr Liszt :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 I Poco sostenuto 贝多芬/ 李斯特编:A大调第七交响曲作品92,第一乐章 Rimsky-Korsakov: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大黄蜂的飞行 Johann Strauss II: "Tritsch-Tratsch-Polka", Op. 214 小约翰.史特劳斯:闲扯瞎聊波卡舞曲,作品214 Frank. W. Meacham: American Patrol 弗兰克‧米查姆:美国巡逻兵进行曲 Mozart: Serenade No. 13 for strings in G major, "Eine kleine Nachtmusik", K.525 莫扎特:G大调第13号弦乐小夜曲,K525 Vivaldi: Concerto No. 4 in F minor, Op. 8, RV 297, "L'inverno", II. Largo 韦华第:「四季」 【冬】第二乐章 Haydn: String Quartet Op.76 No.3 in C major "Kaiser" - II. Poco Adagio: Cantabile 海顿:C大调弦乐四重奏《皇帝》,作品76第三号——第二乐章 La Marseillaise (National Anthem of France) 马赛进行曲(法国国歌) Brahms: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77, III 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第三乐章 Mozart: Clarinet Concert in A major, K.622 - II. Adagio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 622——第二乐章 Ravel: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 I. Allegramente 拉威尔:G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 II. Romance - Larghetto 萧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1——第二乐章 Chopin: Étude Op. 10 No. 12 in C# minor, "Revoluntionary" 萧邦:升C小调练习曲作品10第12首「革命」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 II. Romance - Larghetto 萧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1——第二乐章 Chopin: Piano Sonata No.3 in B minor, Op.58 萧邦:B小调第三号钢琴奏鸣曲,作品58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31 in Ab major, Op. 110 贝多芬:降A大调第31号钢琴奏鸣曲,作品110 Beethoven: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92 : III. Presto - assai meno presto 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作品92,第三乐章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31 in Ab major, Op. 110: II. Allegro molto 贝多芬:降A大调第31号钢琴奏鸣曲,作品110——第二乐章 Ravel: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 I. Allegramente 拉威尔:G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Mahler: Symphony No. 5 - IV. Adagietto (F major) 马勒:第五号交响曲——第四乐章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31 in Ab major, Op. 110, III 贝多芬:降A大调第31号钢琴奏鸣曲,作品110——第三乐章 Liszt: Faust Symphony, S.108 - III 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 第三乐章「神秘的合唱」 Vivaldi: Concerto No. 2 in G minor, Op. 8, RV 315, "L'estate", III. Presto 韦华第:「四季」 【夏】第三乐章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萧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1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 II. Romance - Larghetto 萧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1——第二乐章 Saint-Saëns: "Bacchanale" from "Samson et Delila" 圣桑:歌剧「参孙与达利拉」【醉饮之舞】 Mascagni: Intermezzo from "Cavalleria rusticana" 马斯康尼:「乡村骑士」间奏曲 French Folk Song: Sur le pont d'Avignon 法国民谣:在亚维农桥上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8 in C minor ("Pathétique"), Op.13 贝多芬:C小调第8号钢琴奏鸣曲「悲怆」,作品13 Mozart: Sonata for Two Pianos in D major, K. 448 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 ~片尾曲 Gershwin: Rhapsody in Blue 盖希文:蓝色狂想曲
这我所找所有有关音乐 望其有用
Ⅳ 世界杯历史上最经典的歌曲是
1986
别样的英雄“A Special Kind of Hero”<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
演唱者:斯黛芬妮.劳伦斯(Stephanie Lawrence)
1986年的世界杯是属于马拉多纳的,这位阿根廷天皇巨星以“上帝之手”和连过五人的长途奔袭进球得分,闻名于世,并为本队再次夺得世界杯桂冠。这首充满传统色彩的大气歌曲后来一直被视为颂扬马拉多纳的赞歌,究其原因是它曾出现在那届世界杯赛官方影片《英雄》的结尾,而画面恰恰是马拉多纳在球场上英武拼杀的慢动作镜头。此歌演唱者是著名的舞台剧演员斯黛芬妮.劳伦斯,但该曲是否为当届主题曲,还鲜有明证。
斯黛芬妮.劳伦斯
出生于英国的音乐家庭,父母从事音乐和舞蹈。她因在伦敦一些最著名的音乐剧中出演而知名。16岁登上舞台后,不久去百老汇发展,也在电影和电视中客串角色。自1981年接任安德鲁.韦伯的名剧《埃薇塔》(又名:贝隆夫人Evita)起,她陆续出演了《玛莉莲》(Marilyn!)、《星光快车》(Starlight Express)、《猫》(Cats)的主角。1993年因主演《热血兄弟》(Blood Brother)而获得托尼奖提名,她1989年曾出演电影版的《歌剧院魅影》。2000年11月4日在伦敦寓所过世,享年50岁。
1990
“意大利之夏” (UN'ESTATE ITALIANA)<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主题曲>
英语版本名称为:To Be Number One
演唱者:吉奥吉.莫罗德(Giorgio Moroder)和吉娜.娜尼尼(Gianna Nannini)
“意大利之夏”或许是最成功的世界杯主题曲,至今仍被资深球迷和歌迷所津津乐道。这是首悠扬动听,又振奋人心的歌曲,意大利人将亚平宁半岛上的海风和足球王国对足球运动的理解糅合成迷人的音乐。这首歌有数个版本,原唱录音版较舒缓传统;现场演唱版则加入更多摇滚节奏;因为作曲的是意大利电子乐大师吉奥吉,也有过节奏强劲的混音版。超级球迷香港天王谭咏麟也曾将此歌改成粤语版本的“理想与和平”。两位原唱者都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流行乐大师,并且此歌也是两人合作写成的,英语版由吉奥吉演唱。
吉奥吉.莫罗德
意大利最著名的电子音乐先锋,是20世纪70年代迪斯科音乐发展中的标志人物。这位1940年4月26日生于奥提西的意大利人,曾经赢得过3座奥斯卡奖和4次金球奖。他有着传奇式的经历,所涉及的领域几乎都带给他巨大的荣誉。他曾经是位吉他手,19岁组建了自己的乐队Covers,出没于欧洲的夜总会中。70年代起,他专心于音乐制作,1969年他推出自己制作的处女单曲“瞧一瞧”(Looky Looky),并与合作伙伴佩特.贝洛特(Pete Bellotte)组成了制作组合。他们的辉煌来自于发掘了曾经当和声歌手的多娜.桑莫(Donna Summer),由此缔造了一种对迪斯科影响深远的音乐现象。70年代后期,莫罗德开始接触电影配乐。并在整个80年代倾心于此工作。他在电影方面最著名的作品是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影片《壮志雄心》的主题曲“带走我的呼吸”(Take my breath away)。该曲不仅雄踞英美各大排行榜之首,并摘得奥斯卡最佳歌曲奖。
吉娜.娜尼尼
吉娜1956年6月14日生于意大利迷人的图斯卡尼省。她从小就显现出音乐天赋,在她身上所蕴涵的自然、反叛和自信使她19岁就离家来到米兰闯荡。1976年,她推出同名首张专辑。1979年她做出冒险决定,只身闯荡美国探询摇滚乐根源。虽然她经历了种种失望,但还是深深地发掘出自己的摇滚根源。经过挫折与努力,吉娜成为世界级明星,频繁在欧洲成功举行巡回演唱会,不断与众多著名音乐人有过合作。1989年她同艾多拉多.班那托合作写词了1990年世界杯赛的主题曲“意大利之夏”的歌词,并与吉奥吉在米兰的开幕式携手歌唱。
1994
“荣耀之地”(Gloryland)〈1994年美国世界杯主题曲〉
演唱者:达利尔.豪(Daryl Hall)
美国一直是足球运动的处女地,把世界杯主办权交到他们手里似乎是个错误的选择,主题曲也变得黯淡。这首“荣耀之地”虽然有个响亮的名字,但是英雄主义色彩在这首歌中荡然无存。“荣耀之地”在音乐风格上更接近于民谣与流行摇滚乐的结合,很有些美国西部荒原的苍茫感。1994年作者兼主唱达利尔创作了此歌,并邀请福音曲演唱组合“黑暗之声”(Sounds of blackness)协助录制。由于作品缺乏对足球运动的共鸣,很快淹没在人们的记忆之中。1994年的世界杯合辑中收录的其他大牌艺人的作品倒是要比主题曲精彩得多。
达利尔.豪
达利尔.豪是美国70和80年代知名组合“豪与奥兹双人组”(Hall and Oates)的成员之一。他1946年10月11日出生,原名Daryl Franklin Hohl。来自费城的达利尔在坦普尔大学结识了后来的伙伴约翰.奥兹(John Oates)。他们几经分合,最后在汤米.莫托拉(Tommy Mottola,后来也是玛莉亚凯莉的经理人)的运作下,签约亚特兰大唱片公司。1972年推出首张专辑《纯粹的奥兹》(Whole Oates)。1984年他们成为历史上排名最高的民谣二人组,同年组合解散,各自发展,1988年为了专辑《Ooh Yeah!》重组。至今他仍有新专辑推出。
从1998年起,世界杯赛的主题曲不再仅限于一首,而且开始灌录世界杯官方专辑唱片。1998年的《Allez! Ola! Ole! 》中就收录了15首代表参赛各国的足球歌曲。官方主题歌为“我踢球你介意吗”和“生命之杯”。
1998
“我踢球你介意吗”(法语:La Cour des Grands,英语:Do you mind if I play)〈1998年法国世界杯主题曲1〉
演唱者:尤索.恩多(Youssou N'Dour )& 阿克塞拉.瑞德(Axelle Red)
“我踢球你介意吗”是首轻快的歌曲,带着浓烈的热带情调和欢快的吟唱风格。演唱者都不是法国人,歌曲没有明显的法国特点,可能也正应和了世界杯融合交流的主题,并符合法国人喜好出人意料的性格。但很多人认为并不好听。
尤索.恩多
尤索.恩多是目前世界乐坛最著名的世界音乐歌手之一,这位嗓音独特的塞内加尔人生于1959年10月。美国著名乐评杂志《滚石》是这样评价他的:“如果有哪位来自第三世界的艺人在全球影响力上能和鲍伯.马里(Bob Marley)相提并论的话,那只有尤索.恩多。他的嗓音独特,古老非洲的历史似乎都凝结在他的声线之中。”
阿克塞拉.瑞德
1968年生于比利时的海塞尔特,3岁起学习舞蹈并接触音乐,从莫扎特到南部灵歌,她都有所涉猎。1983年用英语录制了第一张单曲,因为英语最适合她想唱的这类歌曲。在Virgin唱片的支持下,她继续女性灵歌风格的探索。1993年她的第一张专辑《Sans Plus Attendre》终于为她不仅在比利时,更在法语地区赢得了声誉。1998年6月她同尤索.恩多在世界杯开幕式上向法兰西体育场内8万球迷和全球数亿观众演唱了这首充满欢快节奏和热带韵律的歌曲。
瑞奇.马汀(Ricky Martin)
瑞奇.马汀是世界级偶像歌手,并引领着拉丁音乐浪潮。该歌曲选自他1998年专辑《让爱继续》(Vuelve),并获得全球30个国家单曲排行的冠军,也是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另一首主题曲。“生命之杯” 在世界杯之后也传播甚广,成为很多足球节目用来烘托气氛的第一选用曲目。歌曲中的鼓乐节奏和号角奏鸣都颇为煽情。
瑞奇.马汀1971年12月24日生于波多黎各,6岁起开始接拍电视广告,很快对表演产生浓厚兴趣。12岁时,瑞奇.马汀加入了少年偶像团体Menudo,这是一支拉丁乐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组合。17岁的马汀在离开Menudo后,决定放下明星身份,重新走入学校完成他最后的高中学业。毕业后,他毅然来到美国纽约。以个人姿态进军歌坛的瑞奇.马汀,1991年推出了首张同名专辑,获得巨大成功,并在全球许多国家掀起了一股拉丁乐狂潮。1994年,瑞奇.马汀参演了电视连续剧《急诊室的故事》,这部在美国ABC电视台收视率颇高的肥皂剧使瑞奇的知名度再次得到了空前提高。1996年,让瑞奇.马汀走红全球的专辑《A Medio Vivir》发行,其中收录的歌曲呈现多元化风貌,收录有法国9周冠军曲“Maria”。令瑞奇走向世界的歌曲“生命之杯”(La Copa De La Vida / The Cup Of Life)收录在大碟《Vuelve》中,他以西班牙文唱出火热的气氛。
2002
2002年世界杯音乐的选择早早已经确定。“风暴”担纲全球主题曲,日韩新锐歌手组成“日韩之声”演唱组共同演绎日韩版主题曲“让我们走到一起”,另一首官方主题曲——纯音乐的“足球圣歌”以电子音乐风格,为新世纪世界杯进行时尚代言。同时,索尼音乐再次负责发行《2002年世界杯官方专辑》。
阿纳斯塔西娅(Anastacia)
阿纳斯塔西娅的歌声和形象的差距令人难以置信,靓丽的偶像外型和深沉浑厚的“爵士乐”嗓音给人的视听觉冲击强烈。“风暴”曲调简洁、节奏强劲,流行的曲风给人异域感觉,和“生命之杯” 相比它少了些火般热情,多了份紧迫感强劲的冲击。
阿纳斯塔西娅原名Anastacia Newkirk,1973年9月17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父亲是酒店歌手,母亲是纽约百老汇的演员。她14岁时父母离异,随母亲来到纽约,并进入艺术学校。阿纳斯塔西娅1999年参加MTV的新秀选拔赛后加入乐坛。签约Sony之后于2000年发行了个人首张专辑《并非它类》(Not That Kind)获得巨大成功,销量逾200万。2002年发行第二张专辑《自然的怪诞》(Freak of Nature),当前的单曲“Paid My Dues”在全球热播不断。阿纳斯塔西娅的演唱和舞蹈风格以随性自由为特点,金发白肤的抢眼外形之下蕴藏的却是一把“拥有纯粹的黑人灵魂的声线”。去年11月1日,国际足联最终确定阿纳斯塔西娅来演唱2002年韩日世界杯主题歌“风暴”。
范吉利斯(Vangelis)
范吉利斯的配乐以华丽见长,我们最熟悉的是将气氛烘托到极致的“火的战车”。这首主题曲中有两个版本,一首电子乐版本的作品是由芬兰音乐家JS16混音完成,兼具东方色彩和电子乐风情。另一首交响乐版传统、大气,作为专辑的结尾恰倒好处。
范吉利斯:当代最成功的电子乐作曲家、新世纪音乐大师。1943年出生于希腊,从小就显露非同一般的音乐才华,然而他拒绝接受钢琴课,并坚持自学成才。1981年荣获奥斯卡电影最佳配乐奖以《火的战车》,从此蜚声国际,电影的主题歌甚至进入美国流行榜十大,其后引发了一系列的电影音乐创作。1992年,范吉利斯获颁法国最富盛誉的艺术文学骑士勋章。他的最新作品是为美国宇航局的“2001火星奥德赛”任务创作的主题音乐“Mythodea”。
“让我们走到一起”(Let's get together now)〈2002年世界杯日韩主题歌〉
演唱者:VOICES OF KOREA/JAPAN
日本:化学超男子(Chemistry)、Sowelu
韩国:褐眼男子(Brown Eyes) 、朴正铉(Lena Park))
“让我们走到一起”是首格外清新悠扬的歌曲,它以日本流行歌曲独有的轻松和流畅,在众多世界杯歌曲中卓尔不群,它更象一首沉浸于幸福的爱情歌曲或是励志歌曲。6人的超大组合主要因为两国合办的原因,在音乐演绎上除了俊男配靓女,实力派对唱将的缘故外,也未见有更多的亮点。此歌并未收录进“新索音乐”在中国内地发行的官方专辑中。
“化学超男子”
全日本最当红的“化学超男子”由堂珍嘉邦和川要两名成员组成。两位出身平民的歌手经过严格选秀,以健康强壮的外型和肺活量十足的歌声赢得著名制作人松尾洁的青睐,并以 “化学超男子”之名顺利出道,他们三张单曲“梦的碎片”、“梦想起飞”和“你走你的路”都夺得ORICON单曲榜冠军,“梦的碎片”更创下超过150万张的销量。去年11月7日,首张专辑《化学本色》在日本发行, 不仅立刻登上ORICON专辑榜当日冠军, 同时首日出货量即高达150万张,使他们成为日本最走红的演唱组合之一。
Sowelu
年仅19岁的日本及爱尔兰混血的Sowelu,不仅拥有令人惊艳的美貌,她充满灵魂感的歌唱实力更让她在正式出道前就可以参与这次世界杯的国际合作。制作人松尾洁非常赏识Sowelu的优异天赋,在今年初发行的由松尾洁监制及选曲的合辑《流畅》(SMOOTH)中,就收录了Sowelu演唱的一首难度较高的名曲“穿越我心”(Across my heart)。Sowelu4月17日正式出道,推出首张专辑《美丽梦想者》(Beautiful Dreamer)。
“褐眼男子”
“褐眼男子”是去年韩国最受注目的新人。由身兼写歌、写词、制作人的尹建和多才多艺的主唱那易(NaEar)所组成的。首支单曲“一年后”MTV在韩国一鸣惊人,长达7分钟的情节,更是请到了国际级导演王家卫执导。该组合并不经常出现在媒体面前,潜心做音乐。
朴正炫
朴正炫被称为韩国世界级美声的唯一代表。1998年崛起于韩国乐坛的她,首张专辑《菁华剪影》(piece)大获好评让她成为全韩偶像风潮狂炽中,唯一凭演唱实力创造轰动的唱将。她可以放弃很多演唱技巧,而用最熟悉、最自然的嗓音表现各种类型的歌曲,引来韩国众多重量级艺人的钦佩,并乐于和她合作。
Ⅳ 波丽露的波丽露
《波丽露》(Boléro),是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Ravel,1875-1937),最后的一部舞曲作品,创作于1928年。《波丽露》是拉威尔舞蹈音乐方面的一部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
Ⅵ 数码宝贝(数码暴龙)第一部是什么时候出的啊
1999年3月6日,在「99年春 东映卡通博览会」上,数码宝贝第一部电影版上映(详见后)。
在次日(1999年3月7日)数码宝贝大冒险开始播放,无疑是优秀作品,然而数码宝贝的主要「培养」要素没有全部出现,暂时的进化→退化到原来。作品吸收那些变身英雄的要素,大大改变「数码兽」的存在。为此以前的游戏迷没有轻松接受这部动画片也是事实。
2000年3月36日播映结束。
在第一部分采用了拉威尔的波丽露舞曲作为BGM。
作为数码系列的第一部电视作品,54集中几乎很少见到走形的问题,哪怕就算到了最后也是很少见的,这足以证明数码系列可以带来的利润。同时如果注意后面的人员表的话,可以发现有很少一部分人是从第一季到第四季都参与制作的。
2001年以后才顺利登陆中国大陆,虽然评价颇高,但是国内配音的时间切入却非常差,很多地方都对此有不小的怨言。因为种种原因至今中国大陆只引进了第一部,所以国内大多数评论的焦点都是这部作品,后来东和兴(盗版商)在中国内地贩售台湾播出的版本(第二季后半部分不明原因出现制作团队换人的情况)。
Ⅶ 求一首曲,拉威尔的波丽露舞曲,交响版的
是波莱罗舞曲吧????
mp3
http://www.yf.net.cn/musichall/foreign_music/080118-01.mp3
rm
http://202.114.65.51/music/拉威尔【名曲精粹】/01波莱罗舞曲.rm
Ⅷ 波丽露的简介
《波丽露》是拉威尔受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委托而作。民间舞蹈风格的旋律是这部作品的基础。《波丽露》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丽露》的标题,实际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
Ⅸ 交响情人梦第二季片尾曲开头是什么古典音乐 c.菠菠舞曲 B.菠菜舞曲 D.波列罗舞曲 A.菠菜罗舞曲
D.波莱罗舞曲,
《波莱罗舞曲》(Bolero),又译做《波露曲》、《波丽露》,由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创作于1928年。
《波莱罗舞曲》是拉威尔最后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乐方面的一部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
本曲是拉威尔受著名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委托而作。民间舞蹈风格的旋律是这部作品的基础。
"波莱罗"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
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莱罗"的标题,实际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也是拉威尔为数不多的专为乐队而写的作品之一。
(9)哪个动画电影用过波丽露舞曲扩展阅读:
《交响情人梦》是二之宫知子创作的漫画作品。
作品以古典音乐为题材,由东立出版社取得了台湾及香港地区的授权发行繁体中文版,而简体中文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
漫画于2006年被改编为真人版电视剧,由上野树里和玉木宏主演,在日本富士电视台黄金档播出。电视剧播出后广受欢迎,平均收视率达到18.5%。
2008年真人版电视剧推出两集特别篇。2009年和2010,又推出真人版电影上下篇,获得了非常不俗的票房成绩。
同时,漫画也被改编为同名动画。动画共三季,分别于2007年、2008年和2010年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