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幸存者1937》致敬无名英雄,这部剧为什么会让人流泪
我们现在能够拥有如此幸福的生活,这都是依靠前辈们前赴后继给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也经常会听到家里面的爷爷给我们讲述当年抗战的故事,可能这种事情没有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不能够感同深受,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是那么的历历在目。为了铭记历史,我们后来也翻拍了很多历史战争题材的电视剧,电影,韦德就是牢记那些无名英雄。而《幸存者1937》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一:历史永远比电影更加的残酷。我们如今看的是电影,电视,可能呈现在屏幕上的我们都是咬牙切齿,但是要知道任何以历史原型翻拍的电影,现实都要比影片更加残忍的多。这部电影是以我们中国的平型关大捷为背景,其中由7个人组成的小分队,不畏艰辛,不怕牺牲,舍命保护密码专家的故事。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人才,真的是牺牲了太多的人了。
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因为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但是他们这些无名英雄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被人们所铭记。
㈡ 电影《狙击手》的原型人物是谁,和电影中有何出入
引言、狙击手的导演是张艺谋,这也是张艺谋第一次拍摄春节档的影片,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所改编的,那这部影片所讲述的到底是哪一位历史上的人物呢 ?
三、总结
狙击手这部剧反映的确实是在抗美援朝时期所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同时这部影片中,也确实反映了在当时抗美援朝时期有一个神枪手叫作张桃芳 。
㈢ 《湄公河行动》真实远比电影残酷
大家好,我是倾情,很高兴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2016年9月30日,由林超贤导演的电影《湄公河行动》在全国上映,最终票房达11.84亿元。这部电影根据湄公河惨案改编,讲述一个惊心动魄的缉毒故事。湄公河惨案发生在 2011年10月5日,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造成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其中1人失踪。
实际上,现实远比电影的还要残酷,缉毒警是警察中牺牲率最高的,比刑警还要高。原因就是在中国,贩毒是重罪,贩卖超过50克海洛因就可以判死刑,所以毒贩一旦被抓住,往往就是死路一条,一般都会拼死反抗。2016年,中国共有362名缉毒警牺牲在岗位上。 很高兴今天在网络知道给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这里和我一起讨论。
㈣ 那些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现实是不是比剧中更可怕
有太多的电影都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个人觉得现实比电影更可怕。《何以为家》是由黎巴嫩、法国、美国制作的剧情片,由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赞恩·阿尔·拉菲亚、约丹诺斯·希费罗联合主演。该片讲述了一个12岁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惨的经历生活,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
2014年3月19日,陆勇被取保候审。2014年7月21日,沅江市检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对陆勇提起公诉。陆勇的300多名白血病病友联名写信,请求司法机关对他免予刑事处罚 。2015年2月27日,湖南沅江市检察院对陆勇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销售假药”案做出最终决定,认为其行为不构成犯罪,决定不起诉。
㈤ 泰坦尼克号的故事真如电影里描述的吗
20世纪初当时世界最大的邮轮泰坦尼克号,在第一次航行时撞上了冰山。沉浸在了大西洋而在船上的1500多名乘客沉入海底。
还有泰坦尼克号中的那支乐队,在现实中也在船上也演奏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也是一群年轻的音乐家,八个人的平均年龄也只有26岁。这些音乐家们仍从容地在甲板上弦歌不辍,至死方休。后来,一位生还者回忆说:“那天晚上,发生了很多英勇的事迹,但是没有一个比那几个人更勇敢。当船一点一点沉下去的时候,他们演奏的音乐,像是给他们自己的不朽的安魂曲,也借此留名青史,供后人凭吊。”
这也就是泰坦尼克号的全部故事。
㈥ 《熔炉》的原型事件是什么,真实情节远远比电影悲惨
《熔炉》背后的真实故事,是根据韩国真实事件改编,该事件其实比影片还要残酷,黑暗。
真实的事件中,从校长到老师,一共有10多人参与施暴,从2000年开始,他们先后对超过30名聋哑儿童进行性侵,而这些孩子的年龄仅仅是7到20岁;这个案子起初是一名男律师从他的朋友那里偶然得知此事,他的朋友是聋哑学校的老师,两人决心为学校孩子讨回公道,他的教师朋友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遭遇校长方暗杀。
还不止这样,此后7年,这名律师一直致力于这件案子的真相,相继有几名富有正义的法律工作者也因此遭到暗杀,而律师最后也不得不带着他救助的3名聋哑儿童离开。之后,为了这件案子,律师辗转在7年间上诉数次,却始终无果,后来,律师遇到一名医生朋友,医生大为震动,决定帮他,两人一起寻求公道,在此期间,律师身患癌症,他们虽然找到证据,校长方面却因为势力太大,而没有遭到应有的惩罚。
此事发生后,儿童福利机构用强硬手段带走另外两个孩子。饱受打击的律师因抗诉而被高压水枪射击,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再也没有起来。他的医生朋友继续接过他的理想,为此奔走,但依然没有结果,绝望的医生最终选择自杀,以这种方式获得关注,自杀之前,他写下了数万字的遗书,将这件事发布在网上希望引起关注。
遗书在网上引起关注之后,韩国女作家孔泳枝读到相关报道,大为震惊,立刻前往光州,与受害学生相处数日,深入了解孩子受创心灵后,将该事件写成小说,2008年底至2009年中连载于网络,点击率超过1600万人次,最后出版了。正是由于这位女作家的文字记录了这个故事,才有了后来的电影,以及后来的故事。
电影上映后,数百万网友在网络上签名,要求政府重新查处此事。光州警方在各方压力下,不得不重新开始调查,但也就做做样子,因为过了追诉期,校长因病过世了,竟然没受到法律的制裁!!
韩国民众开始静坐抗议,网络抗议,在各种舆论压力之下,得到了韩国高层的重视,电影上映37天之后,韩国国会通过“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炉法”,以及《社会福祉事业法》修正案等一系列法律,确保社福机构经营公开透明,纳入外部监督力量,并保护聋哑儿童。一个月之后,这所作恶多端的学校,终于被关闭了。
(6)比电影更残酷的故事原型扩展阅读:
《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影片由黄东赫执导,孔刘、郑有美、金贤秀、金志映等主演。该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电影于2011年9月22日在韩国上映。该影片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受到韩国国家高度关注,电影亦被称为“改变韩国国家的影片”。
《熔炉》的一句经典台词:“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能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这句台词曾感动了无数人,并继续回荡在每一个有公民责任感的人心里。因为面对把哑巴般存在的弱势群体置于痛苦的社会不义,改变和矫正是有可能的!
㈦ 战争电影《战争之王》未免太残酷,真的可能存在原型人物
Victor Bout,国际军火走私商。《战争之王》Yuri Orlov 的原型, 原KGB成员, 911后被美通缉, 但他所拥有的航空公司居然在两年前替GLA运兵打Iraq, 而阿联酋航空也是他创立的。
他拥有全球最大的私人安东诺夫货运机群,他将各种武器通过自己的航空货运网络运至全球各个冲突地区,巨大的空运能力使得他能够将坦克以及其他重型武器运至世界的任何角落。
他通过海运秘密地向世界上许多冲突地区的反政府武装提供军火,以换取钻石以及其他贵重货物。
他的生意遍及阿富汗、安哥拉、刚果、利比里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卢旺达、塞拉里昂、苏丹等地区。
他居住在莫斯科,但大多数时间在阿联酋操纵着自己的货运机队。有消息说美英政府也曾雇佣过他的船队进出伊拉克的危险地区。
数年来,凭借着许多假身份以及许多实权人士的照应,他总是能够逃脱制裁。 一系列的联合国安理会报告中出现过他的名字,并且列举了许多他操作的致命交易。 比利时政府以洗钱和共谋罪向他发出了通缉令,他的名字同时也出现在国际刑警组织的通缉名单上。但是只有少数人认为他会受到应有的审判。
也许他终有一天会受到法律制裁,但买卖武器,只是战争过程的正常需求。真正制造战争的,往往是某些大国在背后的操纵,甚至很多长期冲突都是因为某些大国故意制造的,如印巴冲突,就是英国撤退时故意造成的。正如《战争之王》里说的,当世界上真正的军火商其实是几个超级大国政府的时候,谁又能制裁他们呢?
㈧ 现实比电视更残忍!《扫黑风暴》中哪些内容是有真实案例的
《扫黑风暴》其实也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国产剧,而且当时我跟很多朋友都看过这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么高的评价,也是因为演员的演技非常出色,而且这部电视剧的背景设计还是非常好的。现实比电视更残忍!《扫黑风暴》中哪些内容是有真实案例的?
在这部影视剧作品中,我相信大家都对一个情节比较有印象,平时大家在生活中都会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样的话才能够维持自己的基本需要,但是有些人却在这里打起了名堂,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这种做法却在极大程度上损害了每一个人的利益,大家都是普通百姓,在生活中都会买菜做饭,但是这些人就在菜上做起了文章,然后把这个菜的价格提高了,大家都买不起菜了,所以很多人都苦不堪言。其实这个案件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案例的,但是这些商贩了却不敢说,所以这个人就随便的收取保护费,原因就是因为背后有别人在给他撑腰。这个人利用了自己父亲的身份,形成了一种黑恶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