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彭于晏赌牌别人叼烟是什么电影
《黄飞鸿之英雄有梦》由周显扬执导,杜致朗为编剧,彭于晏、洪金宝、王珞丹、井柏然、王祖蓝、张晋为主演的首部黄飞鸿的题材3D电影。该片讲述的是清末广州珠江码头边,黑虎帮进行着卑鄙的贩卖人口勾当,黄飞鸿看在眼里,内心焦急万分。他和他的朋友们聪明设下陷阱,救下了穷苦的人们,用双手创造了新天地,至此开启黄飞鸿传奇人生。
② 《湄公河行动》这部电影给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影片是真正日常生活的拓宽,何况它是真实故事改写而成。林超贤电影导演在根据真实故事的基本上,充足展示出了自身善于的物品,那便是俩个人一台戏 火爆。剧情很紧凑型,搏斗很猛烈。这儿又有些人提出异议,这和我平时见到的十分炫酷的姿势不一样啊,如何几下人就倒了?如何情感没有斟酌一下一言不合就杀?应对这种疑惑,我只想说,亲!一定要保持清醒啊!正确实近身格斗,就大家平常训炼的学科,数最多的便是反关节技和擒拿术。基本上都规定是最短期内的一招制敌。这些无缘无故在你眼前一套free style的那就是尬舞并不是混合格斗
震撼人心这部影片要我忽然一瞬间泪崩和全身上下绷紧的,有三个一瞬间。第一是方新武基本上没有一切犹豫的就开枪击了占鹏。随后突然奔溃抱头大哭的一瞬间。第二个是郭帆被娃娃兵打中后的痛楚高喊。第三便是啸天在将要抵达小山坡后边或是没有坚持不懈到最终的场景。为何要泪崩,由于因为我经历过相近的情况…在乌鲁木齐市,同伴一脸满口是血跪到在我身边,围攻大家的,则是大家一直要维护的………
这一点,是《湄公河行动》对于传统式国内动作片电影的提升,角色更为立体式,性情也更为多种多样。比较之下,张涵予饰演的高刚更合乎中国人传统式中的英雄人物。面对困境不畏艰难,运用目前标准努力完成每日任务。这一点,像极了《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有趣的是,这两个角色全是张涵予饰演的,并且都是有卧底“敌方势力”的历经。在对“匪气”的主要表现上,张涵予的充分发挥都非常及时,不仅有粗莽的地区,又随处反映着明智。多一些那样的英雄人物,主旋律电影何愁没有人看?
③ 2014版黄飞鸿小阿飞,为什么根本查不到有关资料求大神
小阿飞,小阿飞,为什么你是黄飞鸿
其实我可爱看古装电影了,只要不是清宫片(服饰确实看腻了),其余的无论是奇幻还是武侠,又或者是不伦不类的古装推理或莫名其妙的爱恨情仇,我都能看得津津有味,以前的重点是舔风华绝代的古装美女,现在的男色也十分有看头。
所以当我发现这部《黄飞鸿之英雄有梦》的演员表里有彭于晏和张晋,就义无反顾地去看了。
看了三分钟我就后悔了。
开场就是莫名其妙地血拼,而且打架方式非常市井,都拿着半个手臂那么长的刀不要命地削来砍去,彭于晏白着个小脸,身上到处是伤,在人群里拼勇斗狠,当时我就忍不住把眉毛扬了起来,随后就是他显然有努力练过,却仍然无法掩盖的台湾口音做起了旁白,这更让人心里一抖,因为他莫名其妙地自我介绍说,我不能死,这是我对兄弟的承诺,我叫打不死!(这句台词实在没什么意义,因为后面小正太再说一次之后就再没出现过)
这位少侠,你叫黄飞鸿?
紧跟着就镜头一晃,飘忽进回忆杀里的少年时光,正太小阿飞跟着爹爹梁家辉救死扶伤,正太小阿飞看起来跟李宇春十分神似,导致我一看他的脸我就出戏,而且正太小阿飞演技之拙劣简直无法形容,开头梁家辉背了快死的小孩子过来,小阿飞愤怒地把布一摔,说,救人有什么用!下一个瞬间,他就深情款款(但面无表情)地握着快死的另一位小少年的手说,我不要你死,你不能死!
这位正太,你跟卧病少年的友情是怎么一瞬间就培养出来的啊……
当然我理解,没那么多时间交代这些有的没的,但是小正太背台词的感觉太重了,这很难不让人注意到这些违和点。
随后镜头又是一抖,回到彭于晏沉静如水地与牙擦苏(这也是个很莫名的角色,除了用来提醒你这个电影实际上是黄飞鸿的故事外毫无用处)等人一起去见洪金宝,一路上顺道介绍了洪金宝的贪权好财爱色三位义子如何牛气哄哄,然后继续彭于晏的台湾腔调旁白说,我的目的就是成为雷公的第四位义子。
讲一下雷公还很变态地做了一系列比如倒滚烫地水在众人手上,让对方一瞬间喝下开水之类十分不人道的测试,姑且认为是给片子烘托气氛。
镜头又一转就是回到开头彭于晏的杀人,杀了对面帮派的老大,绑了对方的头,被对方的儿子追杀(张晋啊),被牙擦苏救回来,于是洪金宝好开心地宣布,我又有一个儿子啦。
一直到这里,结合时不时闪回的儿时故事,整个故事就清晰起来,我等下写一个全方位的剧透真的不想看的自己回避一下。
故事就是井柏然是彭于晏的爸爸救回来的孤儿于是井柏然彭于晏还有AB和王珞丹(这个存疑,我记得电影里是有两个小少女的,但是好像也没说另一个就是王珞丹…)小时候关系都非常好,有一天AB被一个叫李爷的人给卖掉了,彭于晏大喊爹杀了李爷,梁家辉表示不行你永远要记住,救人比杀人更重要,然后有一天深夜,李爷就放火烧了梁家辉的房子,梁家辉把所有小孩救出来,自己死在大火里。
井柏然和彭于晏就决定去杀了李爷报仇,结果一进门发现李爷全家都死绝了,这时候一个曾经跟梁家辉喝茶的大和尚就把两个小孩抓上山,天天打他们让他们学武功,然后天天问他们,报仇是什么?
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回答都不对之后,长大成人的彭于晏和井柏然终于悟了,报仇就是救人。
我的表情全程都处于一种想笑没法笑的感觉。
然后下山的井柏然和彭于晏决定,我们报仇的方式就是打倒坏人,但是坏人好难打倒,那么我们需要一个人先去做坏人打入敌人内部,于是彭于晏就去做洪金宝手下的小头目,杀了张晋的爸爸变成洪金宝的儿子,一步步和井柏然里应外合挑拨离间干掉洪金宝的三个义子,烧了烟馆放了银仓诸如此类。然后突然井柏然就被抓了,拷问之后死都不说自己的内应是谁,大喊一声记住我们的梦!死了。然后彭于晏就继续跟雷公对决,彻底消灭了黑虎帮,乌拉,广州码头太平了。
哦对王珞丹跟AB的角色的意义就是四人多角恋,井柏然喜欢王珞丹,王珞丹喜欢彭于晏,彭于晏知道井柏然喜欢王珞丹,于是虽然自己也喜欢王珞丹还是决定撮合井柏然和王珞丹,中间曾经想过要对井柏然摊牌自己也喜欢王珞丹,但是井柏然死了!然后AB是彭于晏曾经喜欢的人但是多年后重逢彭于晏也认不出她,于是她牺牲了自己帮彭于晏杀了一个人,然后彭于晏这才知道哎呦这位姑娘居然是我的初恋。
然后王珞丹决定一辈子当自己是井柏然的媳妇,彭于晏在AB的排位上把她算成了自己的媳妇。
狗血哇。
啊对了还有张晋,张晋就是,一直想着,你们杀我爹,我要杀你们,但是这段剧情有什么意义?我也不知道,总之在中间的时候张晋就被干掉了。
于是说一下为什么这电影让我非常不适,不适到看了一个小时就开始不断地看表希望早点走人。
最直接的原因是,这部到处撒狗血的打黑片,跟黄飞鸿有一毛钱关系?
从一开头就充满了戾气,打斗时候的音效处理得非常血腥,弄得我整个人都不舒服起来,小阿飞遇到事情就大喊爹杀了他!遇到事情就大喊我要报仇!遇到事情就大喊我们来世再做兄弟!完全的市井小流氓形象,这让人怎么理解到最后十分钟的时候他突然一身白衣形象高大起来?难道说他在大和尚的山洞里被打了十年反而理解了和平最重要?这是人们印象中的黄飞鸿?是的我知道这片子的意图本来就不是拍一部人们印象中的黄飞鸿,但是你直接搞一段让人更加无法理解的黄飞鸿,那何必借黄飞鸿的名字?
另一个原因则是,导演镜头表达出来的东西,与它似乎试图努力表达的东西完全背道而驰。
强制性地灌输给观众一个荒谬的“报仇就是救人”的概念,然后全场井柏然也好王珞丹也好彭于晏也好,甚至AB也好,做的事情就是杀人。杀了恶人就是救人么?这跟梁家辉一开头的行为截然相反吧,好姑且认为彭于晏认定的正义建立在打垮这个帮派上,那么他显然又回避了第二个问题,清剿了黑虎帮,恶势力就死光死绝了?不会再来一人重新整合帮派资源?你开什么玩笑。一方面把武侠电影中的轻盈清透全盘抛弃,另一方面又在炫耀这是一个现实而残酷的故事中残酷的延伸切割干净,那这片子是想讲什么?你信那个提着一个头颅血拼巷道一身杀气的年轻人,在经历四十分钟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杀戮后突然变成妙手仁心,叮嘱一句切记劝工人回家?这都什么智商降档的剧情哦。
至此我也算理解为什么全程都称呼彭于晏为小阿飞,因为如果不用这个听起来就很市井的名字,光黄飞鸿这个名字与这电影本身剧情的违和感,就足以让人心生厌恶了。
最后,还是为了彭于晏(曾经)的脸打个两星吧。
④ 《寒战》到底谁是内奸
一、《寒战》内奸是——李家俊(彭于晏饰演)。
彭于晏在片中饰演的是李文彬的独子李家俊,是一名巡警,开场就被匪徒劫持,连同车内四位警员及武器装备成为贼人谈判的筹码。在片中与同事一同缉拿劫匪、智斗内鬼。
二、剧情简介:
该片讲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一辆价值不菲的警察冲锋车被劫持,随之整个香港都陷入到安全危机,警匪之间展开高智商较量。
午夜的警队,报案中心接到匿名电话,一辆前线冲锋车被挟持。车内五位警员及武器装备成为贼人谈判筹码。事件惊动警队,不知是巧合还是意外,冲锋车内其中被劫持的警员,竟为现任行动副处长李文彬独子(彭于晏 饰)。
适逢警队一哥外访未返,下任处长选举的两大热门人选:鹰派人物李文彬﹝梁家辉 饰﹞与年轻的警长刘杰辉﹝郭富城 饰﹞都开始大施拳脚。李立即指挥营救,并将此次行动代号为“寒战”。可贼人竟对警队内部一切了如指掌、洞悉先机,警队精英尽出,行动依然无功而返,处处受制,众同胞均开始怀疑他的决策,推举刘杰辉接手整个行动,危急时刻,二虎相争,刘杰辉毫不示弱,不同与李的激进手法,他选择主动与贼人沟通,并答应交予贼人赎金。
整个交收赎金过程中,刘设法令赎金留下线索,以便追查贼人位置。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刘非但找不着贼人踪迹,还将巨额赎金失却,跟刘出生入死的同胞徐永基﹝钱嘉乐 饰﹞更在交收赎金过程中殉职,刘内疚不已,香港警队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急与威胁。
整场行动令库房失却八千万现金,两位警员殉职。事件不但惊动了政府内部,也惊动了廉政公署,因为廉署收到匿名人士举报,怀疑两位副处长,其中一人在此危急关头以权谋私。香港的安全瞬时沦陷,警队及香港的管治漏洞被抖出,威胁直逼警队内部,矛头直指警队高层。
原来,香港被称为“最安全的城市”的原因,只是未遇上真正的敌人!
三、人物简介:
彭于晏,1982年3月24日出生于台湾澎湖,中国台湾影视男演员、歌手。2016年,其主演的动作警匪片《湄公河行动》突破10亿票房,刷新了华语警匪片票房纪录。
⑤ 如何评价《悟空传》
先附上一张电影院拍的照片
或许它最大的作用,是会让所有失望的人再度回去翻看小说《悟空传》,那中二又热血的青春才真正跃然纸上。
当然,如果你只想看特效看明星看言情并且不喜欢原著,这部电影还是可以一看的。
有其他要求的话,还是算了。
⑥ 《黄飞鸿之英雄有梦 》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黄飞鸿在表现完他眼不怕瞎手不怕烫之后通过片头的那番打斗完成任务。当然这只是分线任务,主线任务是抢光洪老大银仓里的钱分给穷人,并且救出被关住准备卖往海外的“猪仔”三百人。
于是黄飞鸿为了救那三百个劳工,在帮里杀人无数。为获取打开银仓的任务物品金银钥匙,配合赤火与王珞丹害死洪老大的三儿子和二儿子。期间还成功与青楼女子Angela假下巴搭上一腿,体现爱情事业双丰收。
可故事总不能发展得一帆风顺啊,来点感情波折吧。在中国好兄弟赤火深深爱着王珞丹的同时,王珞丹却给黄飞鸿织毛衣。虽然他们后来合谋打开了内部存银并不多的银仓,并且体现了老百姓排队抢钱的高素质。赤火却被抓住惨死。但好在Angela也在谋杀大儿子的时候牺牲,成全了黄飞鸿和王珞丹。黄飞鸿这才知道Angela就是儿时的小女友阿花。对于大儿子刚吹完“知道为什么我活这么久吗?因为我全身上下都是眼”就不小心被王珞丹一剑封喉印象深刻。接下来就是黄飞鸿查出三百名农民工被藏在麻风院,刚报完警又组织群众砸了麻风院,然后伴着男儿当自强的背景音乐在山头带领农民工起义,伴奏配画面毫无感觉。组织完一大票农民工杀到洪老大门口,黄飞鸿却表示:老子胸大要单挑,你们群众演员外面等着吧。为什么?为了梦想!洪老大一句“幼稚”说得深入人心,随后却又同意单挑。黄飞鸿跟洪金宝独处小黑屋,黄飞鸿觉得单纯打架打不出3D电影的效果,于是决定把屋子烧起来烘托气氛。洪金宝看着一箱箱货物被烧了也不拦着。别问他为什么,因为有钱,就是任性!接着两人在火中打了起来,我记得小学老师教我们起火后要贴地上趴着。但任性的两个人偏要跳到高处打。边打还边嘘寒问暖:热吗?想想工资就凉了……
结局是黄飞鸿打败旧老大成了新的扛把子,并且开了宝芝林。估计许多影友看到招牌才想起来,原来我今天看的是黄飞鸿不是房辉冯啊!
总结一下剧情就是把坏人拍得很弱,黑虎三杰死的太简单,并且看不出除了穿黑衣服哪里坏了,把一代宗师黄飞鸿写的太愣头青,体现不出心系天下和侠肝义胆的英雄气质。端黑帮端得却又太过容易。充分体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的“一切过高地估计敌人力量和过低地估计人民力量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⑦ 彭于晏烧大烟是什么电影
您说的应该是由彭于晏主演的电影《邪不压正》,希望对你有帮助
⑧ 我们开银仓烧烟馆什么意思
我们开银仓烧烟馆的意思是在电影《黄飞鸿之英雄有梦》赤火马春玉和他们领导的孤儿帮烧掉了祸害人的烟馆,大开银仓,将黑虎帮搜刮的财宝分给了穷苦百姓。
《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剧情简介:
1868年的清末,朝廷腐败让人民生活备受煎熬。在广州,黑虎帮和北海帮子两大恶势力横行于黄埔港。他们以暴力威胁统治在港口的穷苦人民,让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外界在看来,黄埔港是个繁荣并充满机会地方,但深入其中,会发现这里其实是人间炼狱。
黑虎帮的老板雷公因一个新兵手下阿飞,以过人身手及胆识直取北海帮子首领的头脑,而让黑虎帮独霸一方,不但靠鸦片赚进大笔银两,更进行着卑鄙的贩卖人口勾当,雷公更视阿飞如己出。
其实,阿飞背后另有故事,心中更另有计划。他和肝胆相照的朋友们设了陷阱,救出穷苦的人们,更公开与雷公进行生死决斗。黄埔港终于恢复了和平,也诞生了真正的英雄。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该片在动作设计上,虽谈不上令人惊喜,但也算不落俗套,动作成为影片值得关注的地方。影片制作精良,片中的夜戏打得凶悍,特效也不难看。此外,片中还重现了清末广州黄埔码头的景象,美术到位,青冷的影像色调也与影片意涵相得益彰。
反面评价:
该片开头的雨巷大战酷似《一代宗师》的开头,只是不如《一代宗师》用镜讲究、精致。影片的故事结构是有想法的,但在故事表达上存在许多问题。
片中有大约四分之一是在做无意义的抒情,而两位主角阿飞和赤火在不同阶段对于“梦想”的阐述流于口号化,像是小学生作文。
此外,片中的打斗场面雷同甚至重复,台词也创作失败,许多台词不适合口语化表达,尤其是王祖蓝的台词配音,是影片的一大败笔。
⑨ 如何评价电影《明月几时有》
7月7日为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此时电影院上映了一部抗日题材的电影--《明月几时有》,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围绕着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香港风貌而展开,讲诉了香港传奇女性“方姑”的非凡的一生。方兰是一位出身于香港的仁人志士,在1940年香港沦陷之时,本是一位文弱教师的她蜕变为抗争者,与敌人展开搏斗。
如何评价这部抗日影片?
1
目前网上评分只有6.9,很多人说这部献礼片不好看,结构松散、平铺直叙,全片贯穿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却让你在黑暗中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又生生地漏了一口气,没有炸雷、没有爆发、更没有情感的洪泄。
可高潮迭起就一定好看吗?静水流深就一定不动人吗?未必吧。从生活琐碎中解读战争惨烈,用人物抉择来印刻家国情怀,这都是需要功力和勇气的。
说来惭愧,我们一边抨击着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一边只为传统意义上的大英雄喝彩,于是,当真实的小人物、平凡的烟火气摆上台面时,我们反而不能接受了。这算什么?叶公好龙式观影?
叶德娴送情报时被日军抓住,周迅慌忙找到彭于晏,打算去宪兵大队救她。按照一般抗战片的套路,这该是全片的高潮情节,因为肯定会人有牺牲,或是救援者舍生取义,或是被救援者慷慨赴死。
但《明月几时有》没有按常理出牌,周迅从彭于晏口中得知希望渺茫,最终选择放弃营救,之后,怀念起母亲的种种一度哽咽,故作坚强却又在黑夜中露了怯。这一幕处理得极为克制,观众们也因此猜到了许鞍华的故意,故意让主角做出真实情况下战士会做的选择,故意不让影片在讴歌英雄主义中得到升华。
其实说到抗战救亡的大动作,片中也不是没有。历史上彭于晏扮演的刘黑仔最有影响力的一次行动,就是1942年成功营救被困香港的700多名文化界人士,著名作家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不过影片里把这次行动放在了最开头,作为整个故事的引子,并没有过多着墨。
尔虞我诈的谍战?没有。惊心动魄的血战?没有。粗看寡淡,紧接着却是怅然若失的释怀,随即深思,是不是我们把咋咋呼呼的电影看太多了,忘了静水流深也是一番境界?
或许在许鞍华看来,历史的真实不一定非得用血淋淋、金手指的形式来呈现,也可以十分写意:春夏想在众目睽睽下传递情报,借微醺之态抚过对方胸前的口袋;周迅彭于晏从草坡滑下,狼狈之余得见日军的子弹如流萤划过;霍建华的死甚至没有直接的叙述,只是走出镜头后的一声枪响……
影片最后,周迅送走了彭于晏,镜头从右往左缓慢扫过,巍然的太平山连上了平地而起的万丈高楼,夜幕下,香港犹如一座天上之城。那些小人物们,也得以完美谢幕。
说白了,《明月几时有》的格局不大、立意不深、缺点不少,但瑕不掩瑜,韵味悠长,是一部非典型的抗战片。它想给我们看的从不是什么惊涛骇浪,而是海边随便一朵浪花,悠悠地跃入了浩荡大潮、又悠悠地消失在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