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estv51影院,如何实现环绕声
环绕声是如何实现的?
什么是环绕声
制作和呈现录音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早的有声电影中使用的方法,叫做单声道。单声道意味着所有的声音都被记录到一个音轨或声道上(例如,一个唱片上的一个螺旋槽,或磁带上的一个磁道),通常在一个扬声器上播放。
双声道录音通常被称为立体声,其中声音在听者两侧的扬声器上播放。但这并不完全准确,因为立体声实际上指的是更广泛的多声道录音。双声道声音是家庭立体声接收器、电视和调频收音机广播的标准格式。最简单的两声道录音,称为双耳录音,是在现场活动(例如音乐会)上设置两个麦克风来代替人的双耳。当你在两个不同的扬声器上收听这两个频道时,它会重现出亲临现场的体验。
环绕录音将这一理念更进一步,添加更多的音频通道,使声音来自三个或更多的方向。虽然“环绕声”一词在技术上指的是杜比实验室设计的特定多通道系统,但它更常用作剧院和家庭影院多通道音响系统的通用术语。在本文中,我们将以这种通用的方式使用它。
有一些特殊的麦克风可以录制环绕声(通过从三个或更多的方向拾取声音),但这并不是制作环绕声原声带的标准方法。几乎所有的电影环绕音效都是在混音工作室里制作的。声音编辑和调音师会收集许多不同的音频记录,在电影片场录制的对话、在配音工作室录制的声音效果或在电脑上制作的声音效果、乐谱,然后决定播放哪个或多个音频频道。
早期的环绕声
多年来,环绕声有许多不同的制作方法。迪斯尼的《幻想曲》(1941年)是最早的环绕声电影之一,它让观众沉浸在古典音乐中。迪斯尼音响工程师威廉·加里蒂将每个管弦乐队的录音分开,并将它们混合,制作出四个不同的音轨,这些音轨作为光学音轨记录在一个单独的胶卷上。
四个音轨驱动着剧院周围不同的扬声器。在一个装备齐全的剧院里,音乐似乎在礼堂里来回移动,这种效果是通过声音平移来实现的。平移包括从一个音频频道淡出声音(例如小提琴旋律),同时在另一个频道上构建声音。
为了用环绕立体声播放《幻想曲》,影院需要一台额外的投影机来播放原声,还需要一台昂贵的接收器和扬声器。
这种环绕立体声系统没有流行起来(必要的设备非常昂贵),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许多好莱坞电影都采用了更简单的多频道格式。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剧院设置,包括著名的电影放映厅和电影放映机,但大多数都使用相同的基本音响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这些系统被称为立体声,或简单的剧院立体声。
立体声
立体声使用四个或更多的模拟磁音频轨道周围的电影边缘。磁道不能像传统的光学声轨那样发出清晰的声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逐渐消失,但它们在胶片上占用的空间要小得多。标准胶片格式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两个以上的光轨,但可以在胶片框架周围挤压多达六个磁轨。
在立体声系统中,三到五个频道在电影屏幕后面驱动扬声器。流行的四通道系统包括一个通道驱动左侧扬声器,一个通道驱动右侧扬声器,一个通道驱动中央扬声器,以及一个通道驱动沿剧院两侧和后部的环绕扬声器。有些系统在屏幕后面有五个独立的频道和一个环绕频道。
在这些电影中,大部分声音都被录制在前面的频道上,这样文字就好像是从屏幕上传出来的。当一个演员在屏幕左侧讲话时,对话声来自左侧的扬声器。当一个演员在右边说话时,声音来自右边的演讲者。大多数的对话也被引导到中央扬声器,它用来锚定或聚焦屏幕上的声音。后音轨(或音轨)通常用于“效果声音”,如环境背景噪音或屏幕外发出的声音。
在20世纪70年代,杜比实验室基于相同的配置引入了一种新的声音格式。
动态杜比
与立体声一样,最初的Dolby Stereo有三个前声道和一个环绕声声道。但是,它没有使用磁道,而是恢复到卓越的光学磁道技术,以允许更清晰的声音播放。杜比立体声还采用了先进的降噪工艺,进一步提高了音质。
杜比立体音响的高音质使电影制作者更广泛地利用环绕声道。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StarWars)是杜比立体音公司(Dolby Stereo)编码的首批电影之一,它使用环绕声来增强其史诗般的太空战斗场景。声音工程师逐渐将战斗机的声音从前频道移到后频道,使之看起来像是从屏幕上飞过的声音。
后来的电影采用了“星球大战”模式,使用环绕音轨创造出奇妙的效果,并填充背景噪音来建立场景的设置。在较新版本的环绕声音响系统中,影院主人可以挂上一个低音炮来处理极低频的声音(一个分频器可以将这些声音从两个音轨中分离出来)。许多电影制作者使用低音炮在剧院里制造出强烈的轰鸣声,当屏幕上发生爆炸或地震时,会震动观众。模拟和数字环绕声音响系统中的超低音声道有时被称为低频效应(LFE)声道。
1982年,杜比推出了杜比环绕音响,一种家庭娱乐系统杜比立体声版本。杜比环绕立体声在剧院里再现了杜比立体音响的效果,但效果有点不同。音频通道被编码为磁带上的磁道,或作为电视信号广播,而不是作为光学轨道。除了最初的家庭杜比系统只有三个通道——左扬声器、右扬声器和后扬声器,扬声器的设置与剧院的基本方式相同。1987年,杜比推出了Dolby Pro Logic,它有一个额外的通道用于前置中央扬声器。
杜比立体声的真正创新之处在于,如此多的音频信息被压缩到电影的一个小空间中。当杜比的工程师们开始研究这种新的格式时,他们发现他们只能在可用的空间中安装两条光轨。为了允许四个独立的音频通道,他们开发了一个特殊的4-2-4处理系统。该系统最初用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四声道家庭立体声录音,将四个声道的音频信息编码为两个音轨。
4-2-4处理系统
4-2-4处理系统的基本思想是从两个信息流中导出四个信息流。基本上,这四种信息流是:流A中的信息、流B中的信息、流A和流B中相同的信息、流A和流B中的信息之间的差异。
前两个通道相当简单。A流提供给左侧扬声器,B流提供给右侧扬声器。但是“相同的”和“不同的”频道要复杂一些。要理解这是如何工作的,您需要了解一些关于扬声器如何发声的知识。
一个基本的扬声器是围绕着一个电磁铁建造的,电磁铁是一个金属圆柱体,周围绕着一圈电线。电磁铁被永久的天然磁铁所包围。当你把电流通过电磁铁时,它就会被磁化,就像天然磁铁一样,有北极和南极。电磁铁中的线圈连接到一端的(+)扬声器线和另一端的(-)扬声器线。音频放大器不断地改变电流的方向,使磁极的方向保持开关。
改变磁极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和周围自然磁铁之间的吸引力。这使得电磁铁来回移动。当电磁铁移动时,它推动并拉动扬声器锥体,扬声器锥体快速地将空气推出,然后再将其拉回来。空气粒子的运动产生我们听到的声音。
那么,音频信号就是一个波动的电流。当电流以一种方式波动时,扬声器圆锥体向内移动;当电流以另一种方式波动时,扬声器圆锥体向外移动。这个信号可以表示为振荡波。产生的特殊声音取决于圆锥体移动的速度和距离,这取决于电流的波动模式。
在环绕声设置中,中央声道的信号同时记录在A流和B流上。两个流上的中心信号在振幅和频率上是相同的,并且它们是完全同步的。
相移
支持中央信道的环绕声解码器将根据A流和B流的模式和振幅来挑选相同的信号。在没有中央扬声器的环绕声设置中,完美平衡的中央信号将在左右扬声器之间直接创建一个“幻影扬声器”(扬声器的幻影)。
环绕通道的声音信号也记录在流A和流B上,但每个流中的相同信号彼此不同步。它们不是同步播放,而是在两个音频流中随时间移动。结果是这两个信号相互作用:当A流中的环绕声信号告诉左扬声器圆锥体向外移动时,B流中的信号告诉右扬声器圆锥体向内移动。因此,来自左前和右前扬声器的环绕声信号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会自动取消。
环绕声解码器接收流A和流B,并相对移动它们,使环绕声信号再次处于相位。有了这种偏移,右、左和中心信号都不同步,因此往往相互抵消。
除了分离不同的信号外,适当的环绕解码器还通过不同的滤波器和降噪元件传递音频信息,以平衡声级和降低噪声。专业的逻辑解码器使用主动“转向”元素来更精确地控制过程。
许多家庭音频爱好者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只使用一个双声道家庭立体声和一组额外的扬声器,部分解锁环绕立体声频道。
得到环绕信道
访问环绕声声道的最简单方法是获得带有环绕声解码器的接收器。解码器识别出异相信息并将其提取到第三个通道中。为了平衡声音,接收器还将频道提升到适当的水平,并增加一个轻微的时间延迟。然而,使用标准立体声接收器可以访问环绕声,因为所有信息实际上都包含在左右声道中。
为此,请准备一对后置扬声器,并将它们放在听者的左右两侧。将右声道的(+)放大器端子连接到右后扬声器的(+)扬声器端子,将左声道的(+)放大器端子连接到左后扬声器的(+)扬声器端子。然后连接后扬声器上的两个(-)端子。
前声道同相的立体声信号在后扬声器中相互抵消:左右两侧的(+)电流同时到达每个扬声器的(+)和(-)端子,因此电流根本不会改变电磁铁磁极。
但是立体声通道中的异相信号将形成交流电,这些信号的电流将从左声道的(+)放大器端子流出,而电流的(+)扬声器端子流入右声道的(+)放大器端子。其效果是这些异相信号移动后扬声器的电磁铁,从而控制后扬声器的声音。
要设置一个简单的中央扬声器(固定左右立体声扬声器的扬声器),只需打开电视。如果是单声道电视,它会同时播放两个立体声频道。立体声电视也可以很好地用于锚定目的,因为两个频道都是从电视区域发射的。
在此设置中,您需要的另一个部件是电位器,它可以对电流施加不同程度的电阻,从而降低电路中的电压。在这种环绕声设置,电位器只是作为一个音量控制的后方扬声器。你可以把它挂在任何地方沿着电路通向后面的扬声器。
当然,这个设置不会提供与实际环绕声接收器相同质量的环绕声。
在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环绕声开始出现在剧院,从那时起,它逐渐超过了标准的4-2-4方法。
数字域:DTS
如今,许多影院都拥有数字环绕音响系统。数字声音的工作原理与模拟声音系统截然不同。
在模拟录音中,声音被编码为一个长的、波动的信息流。在数字录音中,声音被编码成一系列1和0,就像计算机程序一样。通过这种方法,您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编码更多的信息,从而使音频曲目更清晰、更精确。
1993年,随着《侏罗纪公园》的上映,数字影院音效开始向公众开放。《侏罗纪公园》使用了一种名为DTS Digital Sound的技术,该技术以数字影院系统公司命名,该公司为该技术申请了专利。
在这个音响系统中,六个独立的音频通道被编码到一张或两张CD上。剧院配备了一个CD播放器和一个解码器,将这些频道分开,并在整个剧院内布置的不同扬声器上播放。和杜比立体声一样,DTS有三个前声道和一个低音炮。但是,它不是一个环绕立体声频道,而是为剧院左侧的扬声器和剧院右侧的扬声器提供单独的频道。
数字域:杜比数字
杜比随后推出了自己的数字格式,杜比数字。Dolby Digital也被称为Dolby Digital 5.1(用于5个音频通道和一个低音炮通道),Dolby AC-3(用于Dolby的第三个音频编码设计)或Dolby SR-D(用于频谱数字记录)。杜比数码与DTS有相同的基本扬声器配置,听起来也很相似,但它在一个非常不同的系统上工作。数字信息不是在cd上录制音频,而是以微小的模式编码在链轮孔之间的胶片上。
当电影通过放映机时,杜比数字阅读器通过这个模式发光二极管。在胶片的另一面,光线照射到电荷耦合装置(CCD),与数码相机中使用的光传感器类型相同。CCD记录由数百个小斑点组成的图像,这些小斑点代表1,在代表0的斑点之间有数百个空间。杜比数字处理器将此图像中的数字信息解释为音频信号。
Dolby Digital Surround Ex的工作方式与Dolby Digital相同,但它包括一个额外的环绕频道。额外的频道驱动扬声器沿着剧院的后墙。与前中置扬声器一样,它可以用来固定左右环绕声道的声音。
B. DVD音频格式,杜比数码环绕音效5.1 和 AC-3 5.1 哪个好
杜比、DTS、PCM等音效全接触一般人的印象中, 总觉得Dolby Digital(杜比数码音效)应该就是多声道, 或者说, 应该是包含主声道、中央声道、后声道与超低音声道的5.1声道环绕音效, 但事实却非如此.录制在DVD影片中的Dolby Digital音效, 存在许多可能. 它可以是最简化的单声道, 也可以是众所周知的5.1声道, 当然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Dolby Digital Stereo、Dolby Digital 4.0BDolby Digital 5.0……等方式. 在此必须补充一提的, 是DVD中的声音储存方式, 除了Dolby Digital外, 也可以是DTS数码环绕音效、欧洲的MPEG 2、?SONY发展的SDDS, 或以高音质立体声为诉求的PCM数码格式等, 但目前DVD主要还是利用Dolby Digital来记录声音, 营造丰富的环绕效果.
下面就是几种可能在DVD上出现的Dolby Digital格式, 让我们一一解说:
1. Dolby Digital Mono: 杜比数码单声道音效只有单声道的效果, 并不足以构成立体声, 多半出现在较为古老的影片中. 在影片制作时, 会将单声道的声音储存为AC-3格式, 因此当以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只有中间声道发声. 这样的音质表现, 无疑是比较单调乏味的, 因为连基本的立体感都十分欠缺, 更遑论环绕效果.
2. Dolby Digital Stereo : 杜比数码双声道音效将双声道的立体讯号储存为AC-3格式, 因此当以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可以从主声道的左右声道喇叭发声. 这其实与我们常见的两声道系统(一般音响都是如此)有相当程度的趋近, 可以建构立体的音场感, 只不过Dolby Digital的声音是经过压缩处理的, 多少对音质有些影响, 而CD唱片则未经过压缩, 拥有高音质的潜力.
3. Dobly Digital Surround : 杜比数码环绕音效利用矩阵编码的技术, 将主声道、中央声道与后方的环绕声道挤压到两个声道中, 并以AC-3格式储存. 当以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可以聆听到完整的五声道, 不过环绕声道为单声音效, 而非立体声. 不是只有四个喇叭, 怎么会是五个声道发声呢?那是因为一般家庭剧院系统后方的环绕声道都是双声道, 这里就是以双声道来呈现单声到, 也就是让两个喇叭发出一模一样的声音.
4. Dolby Digital 4.0 : 杜比数码环绕音效4.0把独立的四个声道, 包括主声道、中央声道与环绕声道编码成AC-3格式储存至DVD影片中, 因此透过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可以听到完整的五声道. 此时环绕声道为独立的单声道录音. 乍看之下, Dolby Digital Surround与Dolby Digital 4.0似乎是一样的, 其实不然. 严格说来, Dolby Digital Surround是利用两个声道来储存数据, 中间声道与环绕声道都是从这两个声道推演、计算出来的;不过Dolby Digital 4.0却是扎扎实实的使用四个声 道来储存主声道、中央声道与环绕声道, 还是有些不同.
5. Dolby Digital 5.0 : 杜比数码环绕音效5.0把独立的五个声道, 包括主声道、中央声道与后声道编码成AC-3格式储存到DVD影片中, 当透过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可以还原完整的五声道. 此时后方的环绕声道开始走独立双声道路线, 提供更精确的定位感与音场包围感.
6. Dolby Digital 5.1 : 杜比数码环绕音效5.1除了主声道、中央声道与后声道外, 另外加上一个超低音声道, 然后将这个六个声道编码成AC-3格式储存. 因此以杜比数码系统译码播放时, 可以聆听到五个声道再加上一个超低音声道. 由于这个低音声道只涵盖低频范围, 并不是完整的频率范围, 所以以0.1视之. 提醒读者一点, 并不是所有的DVD影片都提供低音声道音效, 因此, 如果您的主声道喇叭的低频够沈, 其实也可以发挥延伸低频的效果, 不见得非要加上这个超低音不可. 虽然Dolby Digital有多种可能性, 也包含多寡不同的输出声道, 但一般而言, 我们都简单的以Dolby Digital来表示Dolby Digital 5.1, 也就是5.1声道的Dolby Digital或AC-3. 至于两声道的Dolby Digital 2.0, 多半会以2 Channel Dolby Digital来称呼.
7. PCM 高音质数码音效: 相较于前述几种利用AC-3编码技术来压缩数据量的作法, DVD也可以利用PCM格式储存未经压缩的双声道讯号, 由于没有经过任何压缩损失的处理程序, 因此可以获得最佳的音质表现. 其实这种PCM录音格式跟CD唱片是一样的, 但由于DVD具有庞大的空间与速度优势, 可以大胆使用更高的取样率与分辨率, 因此可以提供远高于传统CD的表现.
8. DTS 数码环绕音效 : 同样属于5.1声道的环绕效果, DTS采用与AC-3不同的压缩技术将环绕音效储存至DVD. 播放时必须采用具有dts译码能力的系统, 才能将隐藏在DVD中的5.1声道释放出来. 同样是5.1声道, DTS跟Dolby Digital 5.1有何差异? 最大的差别, 在于两者使用不同的‘算法’, 也就是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压缩5.1个声道的声音.
Dolby Digital 5.1可以将相同的数据压得更少, 占用最小的空间. 反过来讲, 由于DTS不刻意追求最强悍的压缩能力, 因此也有机会保存更多的信息, 如果处理得当, 确实可以提供很优越的表现.
编码方式 Dolby Digital (Dolby AC-3) Dolby Pro Logic DTS
处理方式 各声道独立数码编码 模拟矩阵运算 各声道独立数码编码
录制声道数* 5.1 声道 2 声道 5.1 声道
播放声道数 5.1 声道 4 声道 5.1 声道
环绕声道是否立体 立体 单音 立体
环绕声道频宽 20Hz~20KHz 100Hz~7KHz 20Hz~20KHz
独立的超低音声道 有 无 有
传输率 448kbps** N/A 1536kbps
注:*表示录制时, 需要占用的声道数(Channel). 譬如说, Dolby Prologic虽然属于四声道的环绕系统, 但实际上却可以利用矩阵演算(Matrix)的方式将中央声道与环绕声道隐藏在两个声道中, 所以只占用两个声道来储存. **这是一般DVD上的平均值, 但实际的传输率是可能变动的.
当今的霸主A-C3
AC-3发展当初是为了应用在电影院上的,AC-3音效因为胶卷的空间实在有限,所以AC-3音效的数据是存放在胶卷上,齿孔与齿孔的中间,这部分的空间实在太小了,所以杜比的工程师只好将他们认为人耳听不到的地方加以删除,藉以节省空间,这种破坏性的压缩还是会造成失真的,但是为了迁就原有器材上的限制,这也是逼不得已的做法
AC-3采用6只喇叭模式,除了超重低音部分外,其余皆是全频段Stereo声道,48KHz,16bit,且现场拍摄时每个声道皆是独立麦克风来录制,所以AC-3的后环绕声道拥有完整的定位能力
AC-3数据的流量,两声道是192Kbps,大约是未压缩数据的8分之一大小,5.1声道的流量是384Kbps~448Kbps,最高可提升到640Kbps,越大的数据流量代表越小的压缩比例,音质相对的会更好,可听到的细节也会多,但Dolby AC-3将S/N比控制的很好,所以影响的重点就是可听到的细节多寡与否了.
后起之秀的DTS
话说Dolby Digital是将音效数据储存在胶卷上齿孔的中间,因为空间的限制而必须采用大量压缩的模式,所以也牺牲了部分的音质, 但是这种限制却被原本默默无名的小公司DTS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了,方法就是将这些音效数据放到另一台CD-ROM上面,再使它与影像同步就好了,这样一来不但空间增加,数据流量也可以相对的变大,更可以将放音效数据的CD片换掉,即可拨放其它的语言版本,对电影院来说真是相当的方便,也因为这样DTS在专业剧院上胜过了Dolby AC-3.
到了LD时代,因为LD先天上规格的限制,无法兼容5.1声道的Dolby AC-3及DTS,正可谓鱼与熊掌无法兼得,这也造成DTS在家庭剧院市场的失败,到了现在的DVD时代,因为DVD的超大容量可以兼容AC-3与DTS于一张影碟上,但是因为某些非技术层面上的问题,DTS必须采用与以往PCM格式不兼容的PES格式,虽然数字输出的接头是一样的,但是旧有的DVDPLAYER无法辨识PES格式,所以逼的想采用DTS音效的使用者必须更换新一代的机种才能使用DTS,这无疑的又阻碍了DTS的路线。
DTS跟AC-3的差异处在于数据流量的大小,DTS在DVD上拥有1536Kbps的数据流量,以384Kbps~448Kbps来比较,足足多了3倍多的数据流量,即使将AC-3拉到极限的640Kbps,DTS还是强过2倍有余,这使得DTS能较AC-3听到更多的细节,整个空间感及移动感降会更加优良,更加清楚.
代价高昂的THX
THX是由奥斯卡音效奖得主的乔治卢卡斯所发明的,跟Dolby Digital及DTS是不同理念的产品,虽说它也是5.1声道,喇叭的摆法也可以说是一样的,但是它具有准确定位的只有前方三个声道,后环绕只是两个Mono声道而已.
THX的精神在于改善原有电影院及家庭剧院的音效品质,将原本电影想表达的音效正确的呈现给在电影院或是家里观赏影片的使用者,所以THX对于每个环节,例如影碟,扩大器,喇叭,甚至是视听空间的规格都有严格的要求,差一步都不行,也因为每个器材都需要经过认证,所以加起来的认证费用相当高,要享受完整且正确的THX音效,的确所费甚巨.
THX还有个相当考虑周延的地方,因为电影院的中置声道位于屏幕的后方,这样势必会造成高频部分的衰减,所以在影片录制时会刻意的增益高音部分效果,以弥补穿透过屏幕时的衰减,这样如果直接套用在家庭剧院里的中置声道上是不太妥当的,因为家庭剧院的中置声道并不需要穿透屏幕,所以会造成高频部分的表现过于突兀,丧失了影片原本要表达的效果.
THX也是5.1声道的规格,喇叭的摆位大致上也是相同的,不过其真正的定位效果只限于前方的三个声道,后环绕声道是只有Mono音效的.
注 :新版的THX规格,后环绕已具有完整定位,可与AC-3/DTS搭配
THX与前两者的比较?
既然THX与AC-3及DTS的理念不一样,特色也不一样,定位效果更不如前两者的后环绕立体音独立定位,所以立足点不一, 何来的比较? THX基本上来说是对于器材及环境的一个要求,也算是一个后级处理而已,得到THX的认证, 代表着其音效表现有一定的水准, 当然THX是可与AC-3及DTS相辅相成的,有了AC-3或DTS系统,再加上THX的 认证更是如虎添翼,当然AC-3及DTS的器材只要够水准,符合THX对于"音质表现"的标准,当然可以拿去THX做认证.
SDDS 音效
SDDS的全名是Sony Dynamic Digital Sound, 当然是由Sony所发展出来的, 它使用与MD同出一源的感觉编码压缩技术, 由于美国八大影业的哥伦比亚/三星(Columbia/Tri Star)公司隶属Sony公司旗下, 理所当然会推出此种音效的 拷贝, 只不过在Dolby Digital与DTS占有率较高的阴影下, SDDS目前的影响力比较低. 与Dolby Digital及DTS的5.1 声道不同的是, SDDS属于7.1声道的系统, 多出来的两个声道是中左声道与中右声道, 也就是说SDDS在前方 共有五个声道. DTS跟随着Dolby Digital的脚步正式进入家用环绕系统的市场, SDDS是否有机会也参一脚进 入家用的市场呢?目前Sony还没有这方面的动作, 短期之内应该是没有可能在家里尝试SDDS音效的.
DTS ES Discrete 6.1
大部分AV迷都还未拥有6.1或7.1声道系统时, DTS又在今年2000年6月15日正式宣布推出新的6.1声道系统, 这个新系统称为DTS ES Discrete 6.1. Discrete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分离、独立的意思.
这也就是说, DTS ES Discrete 6.1 就是把后环绕录在一个独立音轨里(其实是在母带的5.1声道核心区域之外再附加一个独立的延伸区域), 不需要先经过矩阵编码混入左右环绕声道的程序.
既然没有矩阵编码, 当然也就不需要再从左右环绕声道中译码分离 出来. 其实, 我们目前在使用的5.1声道每声道都是独立的, 并没有相互混和. 只不过为了「权宜」后环绕声道, 才又用了以前矩阵混合的老方法来处理后环绕声道. 根据DTS的Lorr Kramer(Director of Spacial Technical Projects)说, 他们本来就认为用矩阵方式把后环绕声道安插在左右环绕声道里的作法并不妥当, 所以早就想把后环绕声道以独立声道来处理, 而这在技术上并不困难.
加上以后电影院播放的的电子电影E-Cinema(或称数字电影Digital Cinema)已 经确定要用独立的后环绕声道, DTS系统在电影院里的占有率并不亚于杜比系统, 所以一定会在电影院里使用独立的 后环绕系统. 既然如此, DTS干脆决定也在家用市场里推出独立的后环绕声道系统, 这也就是DTS ES Discrete 6.1系统.
C. 暴风影音杜比环绕2和5.1立体哪个音效比较好,有什麼区别
在5.1声道系统里采用左(L)、中(C)、右(R)、左后(LS)、右后(RS)五个方向输出声音,使人产生犹如身临音乐厅或者电影院的感觉.中置多为低音,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低音炮. 首先 你得看你的音乐或者电影是不是5.1的音轨.网上下载的RMVB多数为2声道的立体声,AC-3,DTS,DD这类多为5.1声道. 其次就是设备,你需要有5.1声道的杜比环绕耳机或者音响.如果你只有普通的2.1桌面音响 5.1声道的效果是完全感受不出来的. 你问的问题应该也有一些小错误..杜比环绕才是5.1声道, 2声道的才是立体声.. 当在你设备及影片格式都支持5.1声道的情况下,启用5.1声道就会感受到声音的更多层次..最简单的可以听一些电影的直升机声音,从左边飞到右边你都能通过声音清楚的辨别出来.
D. 电视音效选哪个比较好
应该是创维比较好,我听说创维新品电视搭载的是杜比全景声,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是杜比实验室2012年发布的全新音频技术,被誉为环绕声以来最重要的影院音效技术创新。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5.1、7.1声道的概念,采用独特的分层方法来建立音轨,能够实现动态的声音效果,让观众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另外还听说创维为了攻克杜比全景声的难题,与杜比实验室的工程师模拟了很多种方案,不断尝试,最后终于攻克难点,做出业内失真率最低(<1%)的电视音箱。同时,创维还不计成本使用了高达25芯的高频喇叭单元,蚕丝振膜,高音通透明亮;低音采用双40mm跑道型中低音喇叭,双缸驱动,闭箱设计;电子部分则采用两颗业界顶级品牌TI功放芯片,总功率达到50W。
其实杜比全景声需要结合相应的全景声影视资源才能发挥出最大效果,不然的话不能发挥到100%。而在这方面创维也带来了丰富片源,通过与爱奇艺、杜比的战略合作,全景声片源每月更新,真正让人"将影院搬回家"。
E. 杜比音效和SRS音效哪个好一点
1.如果是音响的话就是SRS,51声道环绕效果感觉特棒,全方位声音冲击。
2.如果说是耳机的话,就要杜比,立体声效果绝佳,音乐层次感受强。
3.杜比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立体环绕享受,开发了包括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杜比定向逻辑Ⅱ、杜比定向逻辑IIx(Dolby Pro Logic IIx)、杜比数字AC-3以及杜比耳机(Dolby Headphone)等尖端音效技术。
4.SRS HD Audio Lab是一款音效增强插件。安装音频增强软件SRS HD Audio Lab后,反复对比启用和不启用SRS HD Audio Lab的音效发现,启用SRS时声音会比较有层次,环绕效果加强不少。
F. 什么电影的环绕立体音效好想感受一下罗技 z5500
z5500就是低音最棒。10寸的完美低音。绝对没的挑。
个人认为。Z5500看大片还是多看战争片好。飞机大炮的音效令你身临其中
推荐
《珍珠港》
《风语者》
《深入敌后》
《勇闯夺命岛》
还有好多。就看你喜不喜欢。要发挥音效建议你试试以上几部
G. ★推荐些 环绕音效多 的好电影!!
火线保镖
飓风营救
剑鱼行动
燃眉追击
通缉令
紧急44分钟
勇闯13号街区
暴力街区
血腥钻石
太阳之泪
第九突击队
密码疑云
这些不错!
H. 5.1声道好,还是全景声好
5.1声道已广泛运用于各类传统影院和家庭影院中,一些比较知名的声音录制压缩格式,譬如杜比AC-3(Dolby Digital)、DTS等都是以5.1声音系统为技术蓝本的,其中“5.1”声道,则是一个专门设计的超低音声道,这一声道可以产生频响范围20~120Hz的超低音。其实5.1声音系统来源于4.1环绕,不同之处在于它增加了一个中置单元。这个中置单元负责传送低于80Hz的声音信号,在欣赏影片时有利于加强人声,把对话集中在整个声场的中部,以增加整体效果。相信每一个真正体验过Dolby AC-3音效的朋友都会为5.1声道所折服。
传统的双声道系统已经逐渐得慢慢淡出,目前5.1声道音效处理系统是比较完美的影音解决方案。我们经常能听到“杜比5.1声道”,很多人却不知道杜比5.1声道的具体含义。下面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杜比5.1声道”,其实5.1声道就是使用5个喇叭和1个超低音扬声器来实现一种身临其境的音乐播放方式,它是由杜比公司开发的,所以叫做“杜比5.1声道”。在5.1声道系统里采用左(L)、中(C)、右(R)、左后(LS)、右后(RS)五个方向输出声音,使人产生犹如身临音乐厅的感觉。五个声道相互独立,其中“.1”声道,则是一个专门设计的超低音声道。正是因为前后左右都有喇叭,所以就会
扩展
如果在欣赏电影时,杜比全景有一定的优势,HI-FI在欣赏音乐方面有优势,这不是一句谁比谁好的问题。
杜比全景声是由杜比实验室研发,于2012年4月24日发布的全新影院音频平台。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5.1、7.1声道的概念,能够结合影片内容,呈现出动态的声音效果。不同于以往一路音频信号控制影院中一侧音箱发出相同的声音,它可以使一侧的多个音箱逐个发出不同声响,更真实的营造出由远及近的音效;配合顶棚加设音箱,实现声场包围,展现更多声音细节,提升观众的观影感受。
Hi-Fi是英语High-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高保真”,其定义是: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评价一个音响系统或设备是否符合高保真要求,一般应采用主观听音评价和客观指标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并以客观测试指标为主要依据。因为采用仪器测试设备的性能指标,能得到很直观的可供参考比较的定量结果,无疑是最科学而值得信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