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史诗片的定义是什么
1.电影的内容是根据历史来排的,而且一般是古代宫廷,皇族的,如<亚力山大大帝>
2历史上,史诗电影可说是随着电影的兴起而兴起的,默片时代曾一度涌现了大量史诗片,众多电影大师身体力行,其中格里菲斯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就是史诗片中的不朽之作。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十月》也都颇具史诗电影的格局。而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史诗电影主要是为了抗衡电视的普及而复兴的,当人们被电视所吸引,电影能将人们重新拉回到影院中的,唯有依仗豪华盛大的场面去打争夺战了。事实上,这一时期也正是史诗电影的黄金时代,自1953年首部宽银幕影片《圣袍》诞生以来,地密尔的《十诫》、威廉·惠勒的《宾虚》、库布里克的《斯巴达克斯》、大卫·里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等一批“重磅炸弹”相继问世,它们大都从圣经和古罗马历史中直接取材,以高成本大明星作号召力,一时来势汹汹。这股史诗片热的余威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其间人们耳熟能详的佳作有科波拉的《教父》和《现代启示录》。
而进入八九十年代后,史诗电影渐趋式微,佳作更是寥若晨星,人们记得住的恐怕是贝尔托鲁齐的《末代皇帝》,黑泽明的《乱》,此外还有《与狼共舞》和《勇敢的心》,有趣的是执导这两部影片的特斯特纳和梅尔·吉普森分别是演而优则导修成的正果。而到了近几年,拜电脑特效和CG之赐,斯科特的《角斗士》因逼真地再现古罗马昔日的辉煌,使史诗片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至少人们知道,以后拍史诗片再不必劳师动众就可再现千军万马的壮观了。随后出现的吸引全球目光的奇幻史诗片《指环王》,已叫人难以分辨究竟是影片本身还是特效带来了那份震撼。
3给史诗电影定义
史诗电影虽然人人都看过,但对于其认定历来都是争议巨大的,自电影诞生以来,谁也没有为史诗电影的标准下过严格的定义,抑或一个硬指标。这也造成史诗电影认识的困难和概念上的混乱。人们对一部电影具有了宏大的气势和格局,都喜欢冠上史诗字样,例如战争史诗、平民史诗。例如新近上映的《天地英雄》对于本片的属性,就特别难以界定,有人说是武侠片,有人说是动作片,而该片的导演何平却坚持认为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史诗电影。
但是纵观影坛上的经典影片,我们在认定一部史诗片时却似乎没有这样的困难。例如《宾虚》、《阿拉伯的劳伦斯》、《斯巴达克斯》、《日瓦戈医生》都毫无争议地被一致公认为史诗电影中的佳作。即使一些有独创性的影片,认定起来也无多少争议,《2001:太空漫游》是一部人类对于未来思考的史诗片,而非单纯的科幻片;《巴顿将军》是一部人和战争的史诗片,而非单纯的人物传记片。
这就可见史诗电影并非无章可循,它还是一把有形或无形的标尺。
首先它们必定有史的成份。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历史题材都能成为史诗电影,有人为此确立了一个时间概念,跨度一般不能少于10年,若能横跨几个时代就更好了。影片长度也不能太短,可以三五小时不等,但一般以二小时为宜。在这个长度里浓缩一个时代抑或几个时代的历史或事件,它可以“横的移植”,也可“纵的移植”,可以展现人物群像,也可以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凸现单个人的命运。
它必定是高投入的大制作。电影史上不少片厂往往将史诗电影作为“重磅炮弹”抛出,期望“一片救活一个片厂”,成功的例子便是《十诫》,当年投资1350万美元,却赚了近4300万美元。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重磅炸弹”差点砸了自己饭碗的也大有人在,其中最著名的便是1963年拍摄的《埃及艳后》,投资为4400万美元,票房仅得2600万美元,使投资该片的福克斯公司赔了个稀里哗啦,几年都未缓过气来。这就可见,史诗电影不是谁想拍就可拍的片种。
翻开奥斯卡的记录,不难发现史诗电影也是小金人的宠儿,除了上面提及的大部分影片外,还有《乱世佳人》、《环游地球80天》、《桂河大桥》、《甘地》、《巴顿将军》等影片均荣膺过最佳影片的桂冠。若论获得提名的影片,则更是不可胜数。这是可以理解的,动作片难登大雅之堂,文艺片也是愈来愈“小众”,而史诗片则兼具大众性和传奇性,再说制作者也是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评委怎么也要投它一票了。
4著名的有:
<圆明园>
《勇敢的心》
《角斗士》
《亚瑟王》
《华氏911》
《阿拉莫之战》
《珍珠港》
《爱国者》
《拯救大兵瑞恩》
《最后的武士》
《边城英烈传》
《现代启示录》
《勇士传奇》
《阿拉伯的劳伦斯》
《西部往事》
《乱》
《黑潮》
《宾虚》
《战狼》
《美国往事》
《匈奴王》
《2001太空漫游》
《英国病人》
《刺杀肯尼迪》
《十诫》
《埃及艳后》
《辛德勒的名单》
《墨西哥风暴》
『贰』 什么是“史诗”!
shishi史诗 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通常指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
"史诗"是民间叙事诗的一种,是歌唱历史题材的长诗。它是在人民中头淬的歌谣、神话传说等短篇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不敢说好莱坞是全世界史诗电影拍得最出色的地方,但即使有错,恐怕也不会错得太离谱,因为自从标志着电影由街头西洋镜跃入艺术殿堂的《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诞生后,这部铺展一幅美国南北战争宏伟画卷的电影,从此奠下史诗电影的基础。
其实在这个年代要精确定位史诗电影不太容易,例如有些人就很愿意把梅尔吉逊的《耶稣受难史》(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列为史诗电影,似乎忽略了电影的史诗特征在这个特定范畴里的不可或缺:
· 人物多,尤其是龙套角色,多到你记不了;
· 有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故事背景要久远,最好就是古罗马帝国时代;
· 场景要壮观,也即很明显的砸下很多钱;
· 配乐要能气吞山河,最理想就是交响乐和歌剧合唱团通通一起上;
· 至于片长嘛,最好是超过两小时(观众至少上一次厕所。如果只有一般好莱坞片的一又半小时,似乎对不起观众)。
史诗电影需要英雄
近年来最棒的史诗片是《魔戒三部曲》,外行人看到热闹,内行人看出门道。《魔》已进入了一种更高的境界,所以剧中的小精灵、勇士、树精等等,个个都有资格称得上“英雄”。大胆说一句,史诗片与动作片有它的相似处,至少这两种电影是跨越国界与文化的藩篱(史诗片又比文艺片更容易得到奖项评审的青睐);观众愿意花钱看史诗片,单是千军万马的浩大场面、巍峨的山群,已值回票价(即使拍得不好,观众也不会有太大的抱怨,因为导演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然而,史诗是民族的传奇,英雄的传说;史诗描述人类走过的命运,携带的厚重历史,有滚滚的风尘漫天飞舞,如果剧中的主角太单薄,“撑”不起以史为鉴、拈诗入影的史诗片气势,就“称”不上史诗英雄了。
亚洲史诗片英雄缺席
1962年的《沙漠枭雄》(Lawrence Of Arabia)、1959年的《宾虚传》(Ben Hur)、1956年的《十诫》、2000年的《战斗勇将》和2001年至2003年的《魔戒三部曲》,的确有比较让人难忘的英雄。至于文明古国的中国,好像除了《霸王别姬》,很难找到其他叫人兴奋的史诗格局电影,而日本和韩国其实有不少史诗电影(韩国的《兄弟》《武士》等曾在本地上映),但相对于好莱坞史诗片英雄恰到好处的饱满情感,日韩的英雄太细腻,往往被大时代的背景所淹没,无法好好突出英雄本色,留下小小遗憾。
『叁』 什么样的电影称得上史诗级冒险大片
1、《宾虚》;史诗巨制,场面恢宏壮大,镜头设计好,赛马这场戏拍的真好。穿插了基督的故事多少弥补了宾虚这个角色故事的不足,抬升了整部电影的意义。比起其他史诗巨制的电影还是差很多的,虽然斥巨资造场面,故事太空洞拍的那么长没劲啊。
2、《勇敢的心》;电影拍摄年代久远,当时经济还不够发达,设计师的独到设计加上这两个因素使得服装显得有点呆、丑、滑稽(相对于这类电影),但也恰巧是这样,感觉更加真实,更贴近那个时代、地域。 全片很好地诠释了片名以及“自由”这个主题,结局设计虽不是那种大快人心,但可能更符合实际。
3、《燃情岁月》;出乎意料的好看,选角摄影和配乐也太赞了吧!逐渐升腾而起的史诗感,看完才发现一水儿吐槽剧情的,然而我很沉浸有人评论皮特会让世界上所有的男人汗颜哈,本性冷淡星人也得承认被蛊到了。完全没看出剧本的问题。
4、《美国往事》;noodles穷极一生,都无法知道麦克斯究竟有没有把他真心当过兄弟,抑或,麦克斯究竟有没有心。黛博拉面对自己喜欢过的、挚爱她一生却不能把她带到名利最高点的noodles,表现出被强的痛苦。而这样爱惜自己身体的女人,却可以跟为了名利连兄弟都能下套的麦克斯生孩子同居35年。假使noodles是女人,恐怕被不爱的人强上宛如被强,对于黛博拉们,被失败者强上才是被强。也许再过年头重新看,会有新的感受吧。
5、《阿甘正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看的,生活中需要像阿甘这样的人才能活的快乐,让痛苦无处生长。导演借阿甘的成长探讨了人类生命追逐的终点以及真正的大智慧。影片中浪漫主义般的奔跑给了我巨大的震撼。不愧是《阿甘正传》。
『肆』 史诗级电影的标准是什么
史诗级的电影标准首先是要对演员阵容有一定的要求。其次就是对电影的剧本有一定的要求。然后就是对电影特效有一定的要求。演员技艺精湛,剧本思维逻辑紧密,特效很好。
『伍』 史诗电影是什么意思,属于那一类型的电影
无非是排场大 演员阵容强 导演有名气 投资多 其中投资多 占最大的比例 不一定是更历史有关系的 说辞而已
多见 君不见现在是东西都要来个什么史诗巨作。。。
『陆』 什么是史诗级电影
所谓史诗级电影就是指通过描写刻画大量的族群,跨度超长时间,宏大规模的场面,来展现一段近乎于历史的故事。史诗级电影的题材是没有特别限制的,科幻片,魔幻片,战争片都可以被拍成史诗级电影。史诗级电影和它是否是经典电影是毫无关系的,不过由于一部史诗级电影需要很好的导演,剧本,特效,乃至演员,有许多史诗级影片都成为了经典。
『柒』 什么是史诗电影
根据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改编的电影
根据传统史诗改编的电影(如特洛伊等)特点:
以某个英雄为中心,通常是在军事、民族或宗教的重要人物,甚至是半人半神;
庞大的背景设定,广阔无边的地理环境,包含的许多国家,世界或宇宙;
英勇的战斗或勇敢的行为;
故事中出现神、天使、魔鬼等神灵;
持久的旅程,而且通常充满异国情调;
诗人保有客观性;
传统史诗的题材多为大众所知的传统故事,使观众能立即进故事情节而不至于感到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