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物类型 > 烟霞洞是什么电影

烟霞洞是什么电影

发布时间:2022-07-29 07:26:13

㈠ 杭州四月份哪里好玩

旅游名胜
杭州风景区归纳为:一湖 二峰 三泉 四寺 五山 六园 七洞 八墓 九溪 十景

西溪三堤十景

西溪“三堤”为:福堤、绿堤、寿堤;
西溪“十景”为: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舟胜会、莲滩鹭影、洪园余韵、蒹葭泛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高庄宸迹、河渚听曲。

西湖旧十景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西湖新十景

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西湖新新十景

灵隐禅宗、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杭州西湖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杭州西湖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度16分、东经120度12分。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湖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左右,最泞处有5米多,最浅处不到1米。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为6.5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中国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个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单称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古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评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在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 1985年被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虎跑梦泉
虎跑泉是一处以“泉”为主题的观泉、听泉、品泉、试泉的泉源景观,又是以性空、济公、弘一法师传奇故事为特色的人文景观,坐落位于西湖之南的大慈山定慧禅寺内。民间传说唐代性空大师游历此山,这里风景优美,只是无水源,决定去别处,忽然有神人告诉他即将有二只老虎会来挖泉,翌日,果然有二虎跑山出泉,甘冽醇厚,纯净无菌,从此“龙井茶叶虎跑泉”被称为 “西湖双绝”。 宋苏东坡赞虎跑泉诗中,留有“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尊自在尝”的佳句。虎跑经全面改造,恢复了济公塔院、罗汉堂,并塑造栩栩如生的“梦虎”和济公传说浮雕。
灵隐-飞来峰
到杭州旅游,一看西湖,二看灵隐,灵隐位于西湖西部的飞来峰旁,离西湖不远,可谓“不可不去”。
相传始东晋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便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灵隐寺天王殿外有一冷泉亭,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常在冷泉亭上饮宴赋诗。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此称为“飞来峰”。
飞来峰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可与重庆大足石刻媲美。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1993年,灵隐景区新辟了“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它借飞来峰山林之势,把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经典造像(如:乐山大佛、龙门石窟等)微缩于此,值得一看。
六和塔
位于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是北宋时吴越王为镇钱塘潮而建。塔有七面八级,高59.89米,雄伟壮丽。登塔俯瞰,钱塘风光尽收眼底。现在六和塔旁新建了一座中华古塔苑。走进塔苑,各个朝代、各个地区的一百多座古塔,集中展现了中国塔文化的精华。
六和塔身后北侧往山上走,越过塔苑,来到仿造应县木塔的台地,蓦然回首,六和塔和钱塘江大桥的雄姿尽现眼前,是最令人满意的拍摄点。
三潭印月
又称“小瀛洲”,是西湖三岛中面积最大、景观最丰富、知名度最高者,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是江南水上庭院艺术的代表作。“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是这里的最大特色。
小瀛洲呈“田”字状,外圈和内十字有岛桥相连,亭台榭轩,点缀其间,内部被岛桥自然分割成四个湖,中心绿洲的“竹径通幽”艺术墙充满诗情画意。岛南端的“我心相印亭”前可观赏三潭印月胜景。每到中秋月夜,放明烛于塔内,灯光外透宛如15个小月亮。此时,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夜景十分迷人。
游三潭印月可在西湖边任何一个码头(分布在湖滨、中山公园、花港、岳王庙等处)乘西湖游船前往。
龙井问茶
以“茶”为主题的品茗清幽之处,在西湖西面的凤篁岭上。本名龙泓,又名龙湫,以泉名井。相传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已发现。泉水出自山岩中,四时不绝,水味甘洌,取小棍轻轻搅拨井水,水面呈现一根蠕动的分水线,颇具风趣。
龙井之西的龙井村,环山产茶,名西湖龙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而著称于世。元代虞集咏茶诗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真正龙井当地产的茶,产量很少,且大多远销国外。所以龙井村卖出来的“高价”茶叶,似乎并不“正宗”,还是杭州的百货商店里买的货真价实一点。
苏堤春晓
苏堤俗称苏公堤,在西湖的西南面,南起花港观鱼,北接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之首。当年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开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筑成,横贯湖南北,全长2.8公里。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
苏堤的美丽不仅在于它在秀丽的西湖中穿越而过,还因为堤上种满了形态优美的香樟树及其他各种植物,是一条全年都常绿的长堤,特别是到了春天,堤上桃花盛开,树发新叶,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加之春风和熙,令人心旷神怡。
断桥残雪
美丽的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的相会之桥,位于白堤始端。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古时桥上有门,门上有檐,下雪时中间一段的雪都在门檐上,桥上只有两头有雪,远远望去桥像断了一样,所以称作断桥。
桥堍有御碑亭等亭轩建筑,面临里西湖,与宝石山、保叔塔隔湖相对,山、塔、湖、亭、桥与湖边桃、柳组成一幅如画景色,十分迷人。断桥是通往孤山的必经之路,每当雪后人们纷纷去断桥欣赏西湖雪景,孤山与里西湖银装素裹,格外动人,因称“断桥残雪”。
平湖秋月
从断桥由东向西走过1.1公里长的白堤,堤的那一头就是孤山最东端的平湖秋月。“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每年农历8月14日-16日,这里都将举办“月是西湖明”中秋赏月晚会。平湖秋月楼柱上有一联云:“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道出了这里的境界。
岳庙
位于西湖西北角的岳湖畔,始建于公元1221年,是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而建的。内有忠烈庙、启忠祠和岳飞墓。忠烈庙内的岳飞塑像,上悬“还我河山”巨匾,为岳飞手迹。
孤山
位于西湖西北角,四面环水,一山独特,山虽不高,却是观赏西湖景色最佳之地。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其中放鹤亭是为纪念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鹤子”之传说。亭外广植梅花,为湖上赏梅佳处。
千岛湖
千岛湖碧波万倾,千岛竟秀,群山叠翠,峡谷幽深,溪涧清秀,洞石奇异,还有种类众多的生物资源,文物古迹和丰富的土特产品,构成了享誉中外的岛湖风景特点。近年来,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已形成了品位较高、内涵丰富的羡山、屏峰、梅峰、龙山、动物系列、石林六大景区的14处景点。

㈡ 烟霞洞的浙江杭州烟霞洞

洞前左侧原有烟霞寺,又名清修寺,据《咸淳临安志》卷七十八载:“清修寺,五代广顺三年(公元953年)吴越王建,旧额‘烟霞’;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改额‘清修’;久圯,明万历巳亥,司礼监孙隆重建。”现今,烟霞寺已改作品茗休闲之地。
洞内造像依洞势分布雕凿,传说洞中原有五代石刻罗汉六尊,吴越王补刻十二尊,共成十八,旁有佛手岩。参阅《浙江通志.山川一》。后晋时僧人弥洪在此建庵,洞中原刻有六尊罗汉。传说弥洪圆寂后托梦给吴越钱武肃王,说“吾有兄弟一十八人,今方有六王,可聚之《西湖游览志》”。吴王梦醒后马上寻访,增刻十二座,凑齐十八罗汉。
事实上,烟霞洞五代罗汉为吴越皇族捐资而作。《两浙金石志》卷四载:“吴越吴延爽造石罗汉记,都指挥使银青光禄大右仆射海县开国男食吴延爽舍三十千造此罗汉……都指挥吴延爽名乃吴越文穆恭懿夫人之弟。洞内石罗汉亦有其题字,是塔与像同时并建。”由此可知洞内烟霞洞的五代罗汉造像是募众缘而成,并非如史料所记载的来自吴越王一人之力。文穆王钱元瓘(公元887——941年)是钱镠之子,吴越国王第二世,吴延爽和他同时,由此可知烟霞洞内诸像是十世纪前半期——相当于后晋天福、开运年间(公元936——946年)所造作的。(本段参阅《杭州烟霞洞五代罗汉造像研究》) 烟霞古梅:在南高峰的当山之腰烟霞洞,“沿路上下,载梅数千本,花时当更饶别趣。”古寺名梅,更显出烟霞洞生态环境的幽雅和历史文化的深邃。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寒冬早春,唯有那神清骨秀,高洁端庄,花姿俏丽的梅花凌寒独放,丹青妙手都喜欢将它作为画材,风雅之士也愿意将梅花图作为收藏品。烟霞洞的梅花,曾经吸引了陈蓝洲、陈叔通父子两代名士,传为佳话。西湖多梅,陈叔通先生父亲、杭州名士陈蓝洲更有嗜梅之癖。他曾与烟霞寺的僧人一起栽梅培育,并常去寺中赏梅吟诗,聚朋会友。
烟霞古树:在烟霞洞上,有一批古树名木的“元老”:有一百八十年历史的古香樟,有苍翠欲滴、矫健挺拔的松树,有高达魁梧,气势昂扬的梧桐,有亭亭如巨盖的千年黄杨树。在烟霞洞旁的小院子里,有两棵树,花泡树和油麻藤树依偎着生长,八十年来,这两棵树互比高低,茁壮成长。出类拔萃,生态环境优良的烟霞洞,被众多古树名木深情的“爱上”,是顺理成章的必然结果,也许是“天意”
烟霞桂花满觉陇:桂花是西湖的秋季名花。唐代诗人宋之问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写过“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北宋词人柳永吟“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明戏曲家汤显祖在《天竺中秋》中写道“一夜桂花何处落,月中空有轴帘声”。西湖桂花,幽姿芬芳,意境空灵,使古今诗人万般钟情。满觉陇位于烟霞洞和石屋洞之间,原为自然村落,有桂花万株以上。这里旖旎数里,桂树连云,岭中径迹,周围的建筑都淹没在桂树丛中,每当桂花盛开,这里的翠柯绿叶上满缀一簇簇,一团团金粟玉屑。漫步满觉陇,仿佛置身于金粟之间。而当秋风拂过林梢之际,浓密的桂粟纷乱飘落,霎时下起金色的桂雨,令人无穷遐想。
烟霞民居: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西式建筑,传统民居,近代别墅都为人所知。烟霞岭的山地民居是杭州传统建筑的组成部分,不同于老城区的传统砖木结构和里弄巷民居,更与商业尖组有着很大区别,主体多位泥木结构,围墙用黄泥夯实,住宅用木材他够,屋顶覆青瓦,基础垫青石,三两成群,依山傍溪,顺着山势地貌,自然地形成院落。这些村落曾作为杭州山地民居的典型代表入选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权威著作《浙江民居》
烟霞寺素斋:烟霞洞的盛名是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当时一位从福建来的僧人名学信,不仅文才出众,还有一手烹调手艺。烟霞洞在他的主持下,当时文人如陈豪、俞曲园等都乐于与他相交。而更多的游人是慕名这里的素材、素餐,不论面菜,学信都亲自下厨。民国时期,烟霞寺僧复三主持,以素斋情节闻名于湖上。当时有人以《湖上素食》为题撰文:“湖上寺院之素斋,以烟霞洞为第一,其制法高人一等,味与荤者可以并比,大人先生文人富商,来杭莫不以先尝为快,故远近皆知,已早脍炙人口矣。惜其价太昂,自数元至数十元不等,即极普通菜之五六式,亦须酬洋四圆至六圆。现如今,昔日寺院今日已改为茶吧休闲之地。
象鼻石:烟霞洞右侧数步,有一奇石,绝类一象。一石天然跌落另一石之上而搭成,巧妙且全无人工造作之感。一石立,作象鼻;一石横,作首耳。无半点雕琢,却惟妙惟肖。旁有古人题二字——“象象”。好像是象,又似象之像。然此二字之来源,因岁月沧桑,石褶斑驳,难以辨认。只有这天成之作,仍端居丛荫之中。 烟霞洞,由此可鸟瞰西湖全景,天晴时可望见江湖。湖上的风景,以此为最美。这里地僻景秀,是恋人幽会的佳境。在此停留过很多文人名士。它似乎成为他们心灵或者肉体受创、抑或逃避社会的疗伤之地。
巴金:《随想录·病中集·又到西湖》:“三十年代,每年春天我和朋友们游西湖,住湖滨小旅馆,常常披着雨衣登山,过烟霞洞,上烟雨楼,站在窗前望湖上,烟雨迷茫,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烟霞洞有一块用世界语斜的墓碑,清明时节我也去扫过墓,后来就找不到它了。这次我只到过烟霞洞下面的石屋洞,步履艰难,我再也无法登山。洞壁上不少的佛像全给敲掉了。”
胡适:1923年,胡适和曹诚英(字佩声)曾在烟霞洞居住三个多月,这三个月也成为两人一生难忘的记忆,是胡适一生中爱情最充实和温馨的“神仙生活”,他有《烟霞洞》一诗:“我来正值黄梅雨,日日楼头看山雾。才看遮尽玉皇山,回头又失楼前树。”
那年10月3日,在离开烟霞洞前夜,胡适曾辗转难眠,他在日记中说:“睡醒时,残月在天,正照着我头上,时已三点了。这是在烟霞洞看月的末一次了。下弦的残月,光色本凄惨;何况我这三个月中在月光之下过了我一生最快活的日子!今当离别,月又来照我。自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继续这三个月的烟霞山月的‘神仙生活’了!枕上看月徐徐移过屋角去,不禁黯然神伤。”
朱德:1960年,朱德等烟霞洞,看到西湖面貌日新月异,诗兴大发,赋诗曰:“登上南高峰,钱塘在眼中。回首西湖望,江山锦绣同”。
胡明复:中国科学社的创建人和负责人之一的胡明复墓葬在烟霞洞旁。墓坐北朝南,依山面江。墓碑由蔡元培书写。
蒋介石烟霞出山:蒋介石很喜欢烟霞洞这处幽静的场所,经常来此憩息游玩。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蒋介石第二次下野后重新上台,国民党中央也是在烟霞洞召开会议后决定的.烟霞洞会议导致了3月1日至6日召开的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上的蒋介石复出,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参阅《烟霞散记》) 烟霞洞汇集了五代、宋代、清代和1979年补塑的四个时期的造像。
东壁由南向北依次为:阿难、杨柳观音、武士供养人、禅定罗汉、心中现佛罗汉、撑地罗汉、降龙罗汉、执如意罗汉、手指佛罗汉、思想罗汉和小型供养僧、侧面罗汉、抱膝罗汉、冥想罗汉。
西壁由南向北依次为:迦叶、水月观音、弥勒、笑狮罗汉、执麈尾罗汉、伏虎罗汉、长眉罗汉、执经卷罗汉
烟霞洞的五代罗汉造像被学术界一致公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十六罗汉。《两浙金石志》记载其为吴越王母舅吴延爽率信男信女捐资雕凿。清代时洞内尚有千官塔,塔上载有捐资者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学者史岩曾到将台山烟霞洞等地考察,并证实烟霞洞五代罗汉造像数量为十六这一结论。同年,学者俞剑华等人到将台山和烟霞洞复勘后得出不同结论,他们从烟霞洞的排列布局,造像内容等方面分析,烟霞洞五代罗汉造像的数量应为十八而非十六。但鉴于当时美术史上并未出现五代十八罗汉,他们也坦言无法作出大胆的肯定。两位大学者之争已过去五十多年,对于烟霞洞的五代罗汉数量,学术界还是以十六定称。烟霞洞现存五代罗汉十四尊,其余几尊为1979年补塑,造像龛位一一对应,洞内最深处的四尊罗汉造像旁尚有尊者铭刻题记。现今,也有学者认为从现存造像对称的造像布局、尊者铭刻、造像内容等方面来分析,其数量为十八的可能性远大于十六。(本段引自《杭州烟霞洞五代罗汉造像研究》) 《宿烟霞洞》张丹(清)
最奇象鼻石,万古自垂青。岂合烟霞相,常悬薛荔形。洞中搜石佛,崖口觅松苓。何日营云屋,朝朝倚翠屏。
《烟霞洞》郑孝胥(清)
湖山多胜处,名迹谁能辨?南峰公再游,清浊遂一换。凛然执议力,岩石亦革面。奎宿招以来,钱神俄自窜。逐贫与送穷,杨韩弄其翰。今君亦有逐,二子当惊惋。平生悟东坡,异代独眷眷。敢怀争墩意,易此执鞭愿。他年身将隐,姓名应已变,洞口扫花人,安知即风汉。
《烟霞洞》陈蝶仙(民国)
扶头石佛伴烧丹,饮到灵泉齿骨寒。几辈幸留名姓在,九华塔上勒千官。
《烟霞洞题壁》王葆桢(民国)
山阙望潮横一线,石林架屋代千椽。人间写烂西湖本,谁信烟霞别有天。
《烟霞洞》 严廷桢(民国)
一径悠然夕照深,烟霞多处似云林。我来正值中秋后,亭台幽深隔仙凡。只嫌一事未全美,泉水清冷似井咸。

㈢ 烟霞三洞有什么好玩的

第二天建议你这样安排:从钱塘江岸边的六和塔开始游览,从六和塔坐K4、K504、K808等车去“天下第二泉” - 虎跑泉,再步行至满觉陇上的烟霞三洞。从烟霞三洞出来后,乘坐Y3路到龙井。在龙井有27路去岳飞庙,然后再从岳飞庙坐K7、Y1、Y2去灵隐寺、飞来峰。 烟霞三洞一带的风景很好,洞内还有一些古代石刻造像。冬天的九溪景色不是太好,最好是气候温暖的时候再去。

㈣ 由: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

远远望去,翠绿的苔藓连接着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在阳光下像美玉一样闪着光泽,光影流连处,云雾升腾而起,美不胜收。

在那美妙之地有一间静室,窗户虚掩,室内已经被坐的滑溜溜的木制小凳子旁,竟然有花朵在绽放。

白色石头堆砌而成犹如乳窟的屋门那里,有珠帘垂挂,再看屋内地面上,居然环绕生长着奇异美丽的花朵。

锅灶就盘在悬崖边上,还能依稀看到生火的痕迹。

出自西游记,描述水帘洞的场景。

(4)烟霞洞是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西游记中描述花果山:

1、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

2、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屋离渊。

3、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4、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

5、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

㈤ 烟霞洞的山西省山阴县烟霞洞

烟霞洞遗址位于山阴县北周庄镇燕庄村西北,坐落在宝峰山东麓山腰上。根据残存的4通石碑记载,嘉靖二十年(1514)、乾隆二年(1737)、道光二十九年(1849)都曾修葺。 陡峭的绝壁下有一块南北长约110米、东西宽10米的平坦之地。
6孔石旋的窑洞紧贴绝壁,成一字排开,没门没窗,山墙间有洞相通。距其不远处,是一个单独的石旋窑,窑洞的墙面上绘制着鬼判故事壁画,上下三层,每层5幅,形成连环画故事。壁画色彩厚重,以蓝、黑、白、绛红为主。因年久失修,两边山墙的部分墙皮已经脱落。
窑外有4通残缺不全的石碑,但字迹清晰。其中两通比较完整,叙述了道光二十九年重修烟霞洞的情形,且撰文、画匠、石匠等一干人一一铭刻。在一块残缺的石碑上,记载如下:“宝峰山烟霞洞,尤诸神凭依之处,亦怀邑胜境之区也,山之峻极奇形巍巍乎,一如太行之突兀……游其景者,有不心旷神怡其喜洋洋乎”。
在这7孔窑洞的上方,是一块狭窄之地,又碹了一孔石窑。窑前只能容一人侧身而过。窑洞内,洞顶和两侧墙面满绘壁画,洞顶水墨绘龙王兴云布雨画面,两侧墙体彩绘神仙人物壁画,画面构图合理,人物景象众多,有天宫楼阁、行云、流水、神仙等,色彩以白、绿、粉和黑为主,画面淡雅清新。可惜的是,壁画上有个别游人乱涂乱画的痕迹,“神灵保佑”,“一求百应”等条幅在壁画周边乱拉乱扯。
窑洞的后墙上,有一小门,可见石级蜿蜒而上,却被塌落的土石堵塞,已无路可走。
在绝壁的半当中,有一眼山洞。洞口下方是一细长的石缝,两侧有碗口粗大的小孔。其中一孔中插着半截木桩。 当地流传着一个须生成仙的故事。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当地村民请一家有名的戏班子在烟霞洞下唱戏,一个唱黑脸的须生尚未卸妆,就走进烟霞洞。等他出来时,却不见了戏班子。他向进香的信徒打听,却被告知,300年前当地确有过这么个戏班子。须生这才明白,自己进洞游玩半日,世间已过数百年。他返身进洞,得道成仙。

㈥ 杭州西湖旅游景点

美丽的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丽湖光山色和众多名胜古迹闻名中外,在我国30多处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最为著名,被誉为人间天堂。

杭州西湖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别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总面积达49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为5.6平方公里,湖中有三岛: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绕湖一周约15公里。

杭州西湖三面环山,景区由一山(孤山),两堤(苏提、白堤),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苏堤春晓、双峰插云)构成。

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于山。环绕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它们像众心拱月一样,捧出西湖这颗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遥相对峙,高插云霄。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在落霞、烟雾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

比较有名的是西湖老十景和西湖新十景
西湖老十景:断桥残雪、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双峰插云、平湖秋月、三潭映月

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其他的还有六和塔、植物园、郭庄、杭州花圃等很多景点。

在西湖胜景中,一类是以天气命名的。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晨有“宝石流霞”,晚有“雷峰夕照”。另有“吴山天风”,“玉皇飞云”等。

另一类是由天气的特殊条件,地貌的多姿而形成的奇景。有“三潭印月”,“双峰插云”,“九溪烟树”,“阮墩环碧”等。一类是物以景胜,景以物名,“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可观鱼鸟花木之盛;“曲院风荷”可赏芙蓉出水,“云栖竹径”去聆听修篁;孤山灵峰可踏雪寻梅,“满陇桂雨”可秋凉赏桂;牡丹园看国色天香,环湖沿岸桃柳迎春。

一些景点的介绍:
柳浪闻莺 位于西湖东南岸,这里原为南宋御花园“聚景园”。沿湖广植扬柳,每当烟花三月,如烟似雾的柳丝随风摇曳,宛如碧浪翻空,在那望不尽的柳荫深处,时而传来呖呖的莺啼声,清脆悦耳十分动人,“柳浪闻莺”即源于此。

三潭映月 又名小瀛洲,是外西湖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小瀛洲湖中有湖,岛中有岛,岛间桥栏相接 ,亭轩台榭点缀其间,水中金鱼嬉游,岸上金桂婆娑,柳暗花明风景诱人。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原建于宋,重建于明。塔高约2米,塔基为扁原形石座,塔身为球形,中空,四周环有五个小圆孔,塔顶作葫芦形。每至中秋月夜,放明烛于塔内,洞口蒙以薄纸,灯光外透宛如15个月亮,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塔影、月影、云影融成一片,十分迷人。

西泠印社 位于孤山西部之巅,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我国最早研究金石篆刻的一个学术团体。它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开展篆刻创作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社址倚山而建,园林布局小巧玲珑,白墙素影,淡雅高洁,步道铺砌块石,廊架缠绕藤萝,花影遍地,环境幽美,为孤山园林的精华所在。山间有竹阁,柏亭、四照堂、华严经石塔、汉三老石室等古迹。

孤山 位于西湖西北角,四面环山,一山独峙,山虽不高,但却是总览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化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其中放鹤亭为纪念宋代隐逸诗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和鹤子之传说。亭外广植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西湖雪景,历来受人称颂。“断桥残雪”的意境尤为脍炙人口。

白堤 全长1千米,东起断桥,经锦带桥而止于平湖秋月。白堤横亘湖上,把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广植桃柳,景色绚烂,故又称十锦塘。平静坦荡、景色秀美的白堤,堤上内层是婀娜多姿的垂柳,外层是绚丽多彩的碧桃,远望如一条彩色的锦带。逢春日,暖风熏面,景致绝佳。
平湖秋月 在白堤西端,为西湖十景之一。临湖筑有御书楼,楼前平台伸入湖中,三面临水,台与湖面相平,是赏月观景的胜地。在皓月当空的秋夜,湖平如镜,清辉如泻。前人有诗云:“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最宜秋”。

黄龙洞 位于栖霞岭麓,洞外树有杏黄旗。有人说,西湖洞景,南属烟霞,北推黄龙,可见其景不凡。黄龙洞本为道洞,后改为工人游览的园林,内有黄龙吐翠、方竹园、卧云洞等景点。黄龙洞中黄龙吐水处的假山,全部用混重的黄沙石依天然山势叠成,是西湖假山洞景中规模最大一处。假山半腰有一人工砌成的山洞,即古黄龙洞,山顶还有个宽敞的洞壑,常有雾气弥漫,名卧云洞,电影《白毛女》中喜儿与大春山洞相会等镜头就在此拍摄。黄龙洞今以民俗游览为特色,每天吸引很多游客。

岳庙、岳坟 位于栖霞岭南麓,面临西湖,是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祠庙,主殿忠烈祠中有岳飞坐像,上悬“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岳王庙西有岳坟,墓道阶下两边的铁栏里围着害死岳飞的四个奸贼的铁像:秦桧、王氏、张俊、万俟?c。他们都反剪双手,跪在墓前,受尽人们唾骂。正如岳墓门上刻着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飞来峰 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我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飞来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清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飞珠溅玉,如奏天籁。明代画家沈石田诗云:"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独在冷泉间。"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灵隐寺 位于杭州西北,前临冷泉,面对飞来峰,寺始建于东晋,属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为西湖第一名胜。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其清代康熙手书。当年康熙南巡至杭州,登上北高峰,触目所见,云林漠漠,烟雾飘渺,而灵隐寺隐现于其中,遂即景题署此四字。正殿大雄宝殿为单层三檐歇山式建筑中,高达33.6米,其规模之巨,为国内罕见。

曲院风荷 在灵隐路洪春桥畔,据说南宋时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D院荷风”。旧时的曲院风荷,仅一碑一亭半亩地,局促于西里湖一隅,颇有些名不副实。清康熙年间,在苏堤跨虹桥畔的岳湖种荷花,并建亭立碑,题为“曲院风荷”,此景遂复。今天的“曲院风荷”仍以荷花为主景,建有五个荷花池,分别栽植红莲、粉莲、白莲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种品种。全园又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滨湖密林等5个景区。每当夏日,荷花开放,满眼翠盖红妆,香飘数里。

玉皇山 矗立于西子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239米,巍峨挺拔,风起云涌之时,轻雾细雨扑面而来,但见耳边轻风徐徐,眼前一片江天浩瀚,在山顶便可享受“临镜映西子,听涛倚钱塘”之乐。
玉皇宫 曾经是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真武殿、大罗宝殿、三清殿等至今仍能让人回想玉皇山的宗教景观。玉皇山上树多林杂,一年四季山色不同。春天,开满山的野杜鹃,一丛丛,一片片,仿佛是绯红的云霞飘游在绿色的山林;夏日,山更深,林更幽,秋天,绿色还没褪尽,红叶就接踵而来;冬日,满山雪树,远远望去,宛若白云铺盖。倘若遇到几丝细雨,抬头一看,却又全无雨信,似乎此山真有无影列踪的烟云岚气在飘忽。从山腰望去,八卦四景尽收眼底,实有一眼见穿之感,凭栏远眺,浩渺的钱塘江、巍巍的六和塔,伴着松声竹韵,如登仙台,似驾云涛。堪称登玉皇山揽胜的一大奇观。
灵峰探梅位于西湖之西,灵峰山下青芝坞,为西湖著名赏梅胜地。后晋开运年间建有灵峰寺,现灵峰寺遗址,新建供赏梅的建筑群,有雅致的"拢月楼",入座既可赏梅,又可品尝青梅等。并修整了"洗钵池"、"掬月泉"等古迹,兼具山居园庭之胜。青山环抱,葱郁幽谷,草地如茵,梅林似海,楼阁参差,暗香浮动,景色十分诱人。

虎跑泉 与龙井、玉泉并列为西湖三大名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称”。“龙井茶叶虎跑水”为“西湖双绝”。

龙井 在西部西山凤凰岭上,为西湖风景区三大名泉之一,泉水出自山岩石隙,清凉干冽,大旱不枯,四时不绝,取小棍搅拌井水,水面会出现蠕动的分水线。

烟霞三洞 除各种钟乳石外三洞各有其趣;烟霞洞以石刻造像闻名;水乐洞以足下潺潺流水声为特色;石屋洞则洞中套洞,别有情趣。

钱塘观潮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位于杭州东北45公里海宁盐官镇,从明代起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如此壮丽景观,世上只有二处,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河,一是钱塘江。为古今中外观潮者所倾倒,称为"天下奇观"。

㈦ 昆嵛山上的什么尤其为名

昆嵛山位于烟台市牟平区,距烟台、威海市区各五十公里。方圆百里,峰峦绵延,林深谷幽,古迹荟萃,传说蓬莱、瀛州、方丈均由昆嵛山衍生而来,北魏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里称昆嵛山为“海上诸山之祖”。
昆嵛山是天然生态博物馆,有植物2234种,有狼、梅花鹿等珍禽异兽200多种,大森林莽莽苍苍,景观千姿百态,30多年不打化学农药无虫灾,生态平衡。春天,绿草茵茵,山花烂漫;盛夏,浓荫蔽日,飞瀑流泉,凉爽宜人;金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隆冬,万里雪飘,银装素裹,不用去遥远的冰城,便可领略北国风光。昆嵛山生态优越,水质洁净,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北方难得的一处“天然氧吧”。这里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公元1167年陕西道士王重阳在烟台一带收徒讲经,在昆嵛山烟霞洞创立道教北方的代表派系——全真道,受到金章世宗、成吉思汗等皇室的重视,并在金元时期达到鼎盛时期,蜚声全国。后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全真七子即为全真派的“七真人”。昆嵛山又是胶东革命老区, 11.4暴动就发生在这里,著名作家冯德英的《苦菜花》、《山菊花》、《迎春花》描写的就是昆嵛山军民抗日斗争的故事,电影《山菊花》的外景拍摄基地也在昆嵛山。现开放四大景区:九龙池,百米瀑布,犹如白色银链穿梭于山石之间,势其雄励;泰礴顶,海拔923米,登极顶,大有触天之势,可观云海、山市等;烟霞洞,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全真祖庭;无染寺景区,有摄人心魂的万米大峡谷,其间分布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十八潭,如仙女池、王母娘娘洗脚盆等。河道蜿蜒曲折,卵石光洁如玉,山随水转,山水相依,情趣盎然,潭旁清风翠岭,丛林掩映,宛如世外桃源,人称“江北小九寨”。

阅读全文

与烟霞洞是什么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好看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47
喜欢还是爱高清电影完整版 浏览:230
如何用支付宝购买电影票 浏览:126
电影演员姚迪照片 浏览:887
以前的台湾电影作品 浏览:295
抗日老电影战斗故事片 浏览:176
我的姐姐电影在成都哪里拍的 浏览:346
电影中正能量的人物 浏览:433
热门英文电影推荐 浏览:515
我是姐姐电影演员 浏览:818
他是个学生她是个老师电影 浏览:136
电影用英文推荐电影 浏览:979
一元购的电影票在哪里买 浏览:679
飞扬的青春电影在正安哪里拍摄的 浏览:640
甄子丹吃辣椒电影名字 浏览:499
反映实际的青春电影 浏览:839
中出伦理电影 浏览:68
一个中国电影孩子变小了 浏览:23
小朋友应该看什么电影 浏览:14
离人愁哪个电影主题曲 浏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