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部电影就拿到影后影帝的都有谁
我就知道两个人,一个是春夏。
2014年,春夏与郭富城、白只、金燕玲合作主演惊悚犯罪电影《踏血寻梅》,在片中饰演女主角王佳梅,这是她的首部电影作品 。
2015年,7月,凭借电影《踏血寻梅》获得“第19届富川国际奇幻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同年10月,凭借电影《踏血寻梅》入围“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 。
2016年春夏凭借电影《踏血寻梅》获得“第22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女演员奖;1月29日,凭借电影《踏血寻梅》入围“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最佳女主角奖最终获得最佳女主角奖;2月,凭借电影《踏血寻梅》入围“第10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新演员奖 ;4月3日,凭借电影《踏血寻梅》获得“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
第二个人是日本演员柳乐优弥。2004年,柳乐优弥主演,是枝裕和执导的剧情片《无人知晓》,饰演被父母抛弃的四个孩子中的长子明,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男演员奖,成为戛纳史上最年少的影帝,也是首位获得这项荣誉的日本人。该片被日本电影旬报评为年度最佳作品,柳乐优弥也囊括了国内电影界的各种新人演员奖,在《时代》杂志亚洲版的“2004 Asia’s Heroes”评选中榜上有名。
2.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
《赵一曼》。1949年,石联星进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并主演了影片《赵一曼》,成功塑造了革命战士赵一曼的英雄形象。
因为石联星是一个老革命,她对赵一曼这样的职业革命家十分熟悉,再加上她多少年积累的表演经验,诠释的“赵一曼”真实可信,这一艺术形象曾给当年的军民以巨大的鼓舞。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石联星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也就是在这一年,她因主演《赵一曼》而荣获国际电影节演员优等奖。
(2)有第一部电影就获奖的演员吗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1933年,女共产党员赵一曼与她的丈夫老曹,受命在日军占领下的哈尔滨市电车工人中开展工作,组织工人罢工。敌人慑于群众声威,表面上佯装让步,暗地里却加紧部署镇压。赵一曼洞察此情,在罢工胜利后迅速组织转移。老曹不幸被捕,不久即被杀害。赵一曼转移到农村后,动员教育农民,组织起一支抗日队伍,活跃在珠河两岸。
1934年秋,他们又与王团长率领的一支抗日队伍在珠河附近的山里会师。1935年冬,传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消息,部队举行联欢晚会, 营地却被敌人发现,敌人蜂拥而来,将整座山团团围住。赵一曼当机立断,嘱王团长率部突围,她带着一个排留下掩护,终因负伤而被俘。
敌人对她诱降,被严词拒绝。继而又加严刑拷打,她仍不屈服。敌人得不到任何口供,又唯恐她伤重死去,断了线索,便把她送入医院。在医院里,她对护士小韩和敌人派来监视她的看守反复讲述抗日道理,晓以大义。 不久,他们两人自动提出愿与赵一曼一起逃走,投奔抗日队伍。
某夜大雨滂沱,赵一曼等三人逃离医院。中途被敌人追上,抓回狱中。临刑时,她大义凛然,面无惧色,英勇就义 。
3.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谁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石联星。1949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赵一曼》,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战士赵一曼的英雄形象。
石联星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表、导演课。尤其是她创造的赵一曼的形象,轰动了新中国,曾给予亿万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
在1950年第五届国际电影比赛大会上,《赵一曼》受到热烈欢迎,石联星也因此荣获了“优秀表演奖”,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争得了荣誉。1950年至1960年参加北影,担任演员,电影学校教员等职务。
人物经历
石联星1914年6月1日生于湖北黄梅县,1932年参加革命,1938年参加上海抗日救亡演剧二队(疑误,据颜一演《在救亡演剧二队的日子里》中全体队员名单,其中没有石联星)。
同年,参加抗敌演剧二队,1940年在广西担任广西省立艺术馆教员。1941年至1944年进入新中国剧社担任演员。1945年进入延安鲁艺。
1945年至1946年担任华北联大戏剧系教员。1948年参加河北石家庄宣传部工作,1948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4.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什么影片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赵一曼》的主演石联星。
《赵一曼》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由沙蒙执导,石联星主演,于1950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讲述了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最后英勇献身的故事。
石联星以此片获1950年第五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新中国成立后,石联星积极献身于年轻的人民电影事业。
1949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赵一曼》,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战士赵一曼的英雄形象。此后,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争》等影片,参加了中苏合拍的《风从东方来》的导演工作。
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表、导演课。
尤其是她创造的赵一曼的形象,轰动了新中国,曾给予亿万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在1950年第五届国际电影比赛大会上,《赵一曼》受到热烈欢迎,石联星也因此荣获了“优秀表演奖”。
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争得了荣誉。
5. 有哪些演员的第一部作品即是巅峰代表作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惨”,只能说明这些演员在之后的作品中并没有进步,才使得巅峰作品一直是之前的处女作,这种情况还不在少数。
张柏芝不得不说大导演选人真的很有慧眼,倪妮在被张艺谋选中之后参演了个人的第一部战争史诗电影《金陵十三钗》并凭借此片获得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新演员等多个奖项。之后的系列电影《我想和你好好的》《等风来》《匆匆那年》《新娘大作战》《28岁未成年》《悟空传》等等作品,均没有超过之前《金陵十三钗》所带给人的震撼。
6. 谁第一次演电影就得奥斯卡影后
Marlee Matlin(玛丽-马特林),得奖影片:《小上帝的孩子们》(1986),获奖时21岁218天。
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后,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位残疾人影后。她出生时即右耳全聋,18个月时左耳失去了80%的听力。但身体上的残疾并没有妨碍她的表演事业,她凭借这部自己在大银幕上的处女作获得了奥斯卡影后桂冠。得奖后的Marlee Matlin更多时间活跃在电视领域,1992年和1993年获得过两次金球奖“电视剧类最佳女演员”提名。
7.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女演员是石联星,她主演的影片《赵一曼》不但轰动了新中国,还让她获得了1950年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女演员表演奖”,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争得了荣誉。
石联星(1914年5月18日~1984年8月1日),演员、导演。1932年参加革命后不久即奔中央苏区先后在列宁师范、红军学校看护连、高尔基戏剧学校、中央苏区星火剧团任文化教员、演员。代表作品有《赵一曼》、《湖上的斗争》等影片。
石联星同志是苏区红色红剧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她因主演话剧《武装起来》、《海上十月》、《沈阳号炮》及参演《我—红军》、《女英雄》等话剧,在瑞金苏区进行艺术活动,与李伯钊、刘月华被广大红军和苏区群众誉为苏区“三大赤色红星之一”。
之后她在《疯了的母亲》、《水车转了》、《大地回春》、《日出》、《大雷雨》等剧目又中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 新中国成立后,石联星积极献身于年轻的人民电影事业。
8.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谁的主演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赵一曼》的主演石联星 。
9.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演员是谁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演员是石联星。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赵一曼》的主演石联星,该片由东北电影制片厂(今长影)1950年出品。这个电影的出品方,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作为中国大型综合性电影制片厂,在建国之后,将《赵一曼》搬上了荧幕。
《赵一曼》中扮演女主人翁的石联星以其沉着冷静刚毅、雍容华贵典雅的主要表现获得评审团和观众们的五星好评,她取得了第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
石联星人物经历
1949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赵一曼》,成功地塑造了赵一曼的英雄形象。此后,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争》等影片,参加了中苏合拍的《风从东方来》的导演工作。
1950年至1960年参加北影,担任演员,电影学校教员等职务。
1961年至1979年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担任导演。重返话剧舞台,在北京人艺先后与欧阳山尊等同志合作导演了《渔人之家》、《红岩》、《年轻的一代》、《生活的彩练》等多幕剧。
1984年8月1日.石联星因患癌症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