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当年的《父母爱情》这部剧没想到有这么多明星,你能认出谁呢
《父母爱情》是由孔笙执导、刘静编剧,郭涛、梅婷、刘琳、任帅等主演的家庭情感剧。该剧主要讲述了海军军官江德福和资本家小姐安杰相识、相知、相爱、相守的50年爱情生活。
最后这一位,安怡。你能认出她是关晓彤吗?对的,她就是鹿晗的女朋友关晓彤。当年还是孩子的模样,现在已经是鹿晗的女朋友了,不知道鹿晗看过她演的这部电视剧没?
② 请问丛飞的简介!!!!
从飞
1969年10月,丛飞出生在辽宁省大洼县田庄台镇。1994年10月,丛飞来到深圳,很快成为知名演员。
1997年,丛飞加入深圳义工联。十多年来,他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
从2005年开始,丛飞先后当选深圳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
2006年2月9日夜晚,白衣白裤的丛飞登上央视“感动中国”的领奖台。生如夏花灿烂
1969年10月,丛飞出生在辽宁省大洼县田庄台镇。1994年10月,丛飞来到深圳,很快成为知名演员。
1997年,丛飞加入深圳义工联。十多年来,他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
从2005年开始,丛飞先后当选深圳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
2006年2月9日夜晚,白衣白裤的丛飞登上央视“感动中国”的领奖台。
“感动中国”颁奖词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生前无私救助183个贫困儿童的丛飞,因患晚期胃癌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于昨晚8时40分溘然长逝,年仅37岁。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成为他最后的爱心之举。
不算多吧?
③ 丛飞的详细介绍
个人资料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的农村。初二辍学,后考入沈阳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到广州闯荡,1994年到深圳。1994年8月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截至目前,他已经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 2005年4月12日,媒体首次披露丛飞捐助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关注。5月12日,丛飞被确诊患有胃癌,次日发现癌细胞扩散。 6月16日,国家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对丛飞事迹做出批示,并委托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到医院看望。不久,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率市委有关领导前往医院看望丛飞。 6月22日,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再次赶到医院看望丛飞,转达张德江对丛飞的关心和问候。6月23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丛飞“爱心市民”称号,并号召深圳党员干部向其学习。
丛飞困境
身患胃癌丛飞倒下
5月13日上午,深圳市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医生切开病人胃部后叹了一口气。据医生讲,他们看到他的胃部肿瘤已经与胰腺粘连。“这说明胃癌已经扩散”,紧急会诊后,医生原封不动地缝住了伤口。走廊尽头,保安站岗,屏风后的房间里,病人躺在床上。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斑驳的树影搅动着平静的房间,穿绿色条格病服的丛飞,静静地看着书。手术后,他曾向医生询问病情,但医生和家人都没有如实告之,“他不信,曾经偷偷去翻病例,但我们准备了两份”。至今丛飞也仅仅知道自己患了胃癌,但并不知道已经扩散,动手术后,他以为切除了。 “现在能讲出话来了”,但说话比较费劲。36岁的丛飞,刚做完第三疗程化疗,病情影响到声带。精神好的时候,他喜欢在病房和门口转悠,用眼神和别人交流,只有到非说不可的时候才开口。他说,如果嗓子恢复不了,做不了歌手,他还可以演哑剧。
贫困孩子家长催学费
据丛飞已经怀孕5个月的妻子邢丹讲,与刚入院时比他已经好多了,那时她不仅要操心医药费的问题,还要为丛飞上火担心。因为,一些山区受资助的学生家长打电话询问学费的事情,这事很让丛飞上火。有家长在电话中说:“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还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这不是坑人吗?” “我病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演出,暂时没法寄钱了。”“什么时候病能治好?”对于这个问题,丛飞也答不上来,因为自从住进医院,大夫就没有和他谈过出院的事情。邢丹说,丛飞曾和她讲,他将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后却下不来了。现在他是无力再往上走,但也没有下梯之路。
助学,已滚不动的雪球
“本来以丛飞的实力,资助那么多孩子没有太大的问题。”曾经给丛飞安排商业演出、已年过六旬的李氏兄弟告诉记者,丛飞会唱歌,又能模仿各种领导人,常常能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所以在一些城市的商业演出中,丛飞都小有名气,每场演出能拿一两万元,多的时候一个月收入十几万元,对健康的丛飞来说资助孩子们的学费,完全可以承担。2003年非典事件后,丛飞的演出机会锐减。而他坚持演出前不吃饭(怕影响演出效果)的习惯也让他的胃病越来越厉害,终致胃出血。后来,他的演出越来越少,收入越来越少,连给孩子交学费的资金也出现周转不灵。 “有次为了给孩子们交学费,他用录像机来抵押,向我借了1000元钱,到现在我用的这个录像机还是他的。”以前和丛飞一起表演的李雄说,丛飞为孩子学费问题的确伤过脑筋。曾和丛飞一起去湖南表演的魔术师讲,那次他看到丛飞把2万元出场费当场捐给别人了,所以“他应该赚得不少,可他兜里好像总是没有什么钱”。
邢丹说:“事实上,只要去贫困山区看过的人,都会被那里的贫困程度所震撼,我也是跟了他去一次后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的,每个人都会被那里的贫困震撼,都会伸出援手。丛飞没有什么特别的,所不同的是,他每年都会去那边,每年都会看到新的失学儿童,所以每年都会被新的资助对象所打动。这就像滚雪球,不知不觉越滚越大,以致现在力不从心。”
丛飞童年
爱唱歌的张家“大崇”
据丛飞的母亲李彩凤讲,现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的许多乡亲还记得当年张家爱唱歌的“大崇”(丛飞的昵称)。“有时回家,我似乎还看到我们家的土炕上坐满了人,大崇拿着扫帚当麦克风唱歌呢。”李彩凤坐在医院的开水间里对记者说,“丛飞从小就喜欢唱”,但他和爱唱东北二人转的父亲不一样,他爱学电视连续剧的插曲。《霍元甲》、《上海滩》他听一两遍就能记住,乡亲们都说他唱得好。
李彩凤讲,他们两口子对儿子的这项爱好并没太在意,“我们希望他能搞点别的,找个正式工作”。后来,丛飞在当地银行某了个职,并且点钞点得“特溜”。但最终,他还是想考音乐学院。“孩子不容易”,后来丛飞经过一段时间艰苦学习,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
桥洞歌手
闯广州睡桥洞捡剩饭
据丛飞的家人讲,丛飞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就要来南方闯。李彩凤说,“我不同意他来,但他一定要过来”。在广州两年的经历,朋友都是听丛飞自己描述的,“睡在桥洞里,吃人家剩下的盒饭”。这让母亲听了非常心疼,“我也是后来才听他说的”,丛飞刚来广州的前半年一直没有和家里联系,“我常想是不是孩子出了什么事情”。 但那时,对于爱唱歌的丛飞来说最痛苦的不是生活上的困顿,而是没有上台演出的机会。据丛飞的一个朋友讲,丛飞在广州时,有一个人发现丛飞能唱能表演,就带着丛飞搞演出赚钱。最后,那个人带丛飞到深圳进行一次大型演出,一下子赚了不少钱,但那个人拿着钱溜了。丛飞再次陷入身无分文的地步,生活重新陷入困顿,有次他曾从宝安机场徒步走回市区。“但丛飞说他一点都不恨那个人”,他认为那个人给了他第一次真正演出的机会。
深圳演唱渐走渐红
据李氏兄弟称,丛飞到深圳后不久,就认识了他俩。“当时他长得不太好看,很黑也很瘦,颧骨高高的”,但这个年轻人的表演能力与歌唱天赋,让他俩惊叹,当即决定和他联合搞演出。据李氏兄弟讲,在大剧院搞的一次沙龙上,他们帮丛飞开了个人专场。“当时他唱得很好”,此后丛飞开始出入各种歌厅进行表演,从最初演唱一首歌80元,后来渐渐涨到几百元。李氏兄弟称,一些演出机会是他们帮丛飞联系的,由于当时丛飞已经开始钻研模仿名人,常逗得观众笑个不停,现场气氛好,丛飞的节目常被放到下半场压轴。 后来,丛飞的演出越来越多,但大多不在深圳。据他演艺圈的朋友介绍,并不是深圳人不认同丛飞的艺术,而是一些小的演出,演出费用一共才1万元,而丛飞当时的出场费就是1万元。因此,丛飞在深圳真正的商业演出并不多。
义工生涯
捐助从一次义演开始
丛飞从事义工活动具体开始于哪一年,已经很难考证,各种版本的说法都有,因为受丛飞病情影响,记者一时也无法向他本人求证,但比较公认的是1994年,从一次重庆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开始。正是在那次演出中,观众席上是几百名因家贫辍学的孩子,使丛飞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当时他掏出了身上2400元钱,帮20个孩子完成两年的学业。从那以后,丛飞就开始不断地资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并先后20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义演,收养孤儿。 悄悄资助贫困山区孩子 “丛飞太认真,有时也絮叨。几个兄弟一起吃饭,他总是叨叨这顿饭能换多少贫困儿童的学费,我们都笑他。”魔术师左先生曾和丛飞一起跑场子演出,“有时候大家听得都有些腻烦了,但当时丛飞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已开始资助贫困山区孩子了”。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丛飞做事不爱张扬。
丛飞的妻子邢丹说:“他超出自己能力的资助,在旁人看来十分夸张,在我看来,却很自然,他性格就是这样,看不得旁人受苦,又经不起别人的哀求。别说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只要软语相求,开口要他帮忙,不管是钱是事,他都会当个事情去解决,不太懂得拒绝别人。这是他的优点,但也是他的弱点。”说到这里,邢丹低头略一沉吟,用左手揉着腰部,似乎因为隆起的腹部有些劳累,然后抬头一笑说:“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开心就好,至于钱财这东西,反正家境也没到吃不上饭的程度,能资助就资助好了,自己嘛够花就可以了。”
不过,邢丹说,她已经很久没有和丈夫一起进电影院了。丛飞喜欢看电影,尤其爱看首场,以前每个月都要拉着邢丹去看好莱坞大片,几乎场场不落。但如今,丛飞已经不可能如此轻松地出入公共场合了。4月20日20日20时40分,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
丛飞大事年表
1969年10月29日清晨,丛飞出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田庄台镇的一面街村,原名张崇。
1984年,年仅15岁的丛飞因家庭贫困而被迫辍学,外出打工。
1986年春,丛飞考取大洼县文化馆的业余艺术学校。
同年夏,丛飞第一次登台声乐比赛。后到银行工作一段时间。
1990年,丛飞考取沈阳音乐学院。两年的学习生活结束后,丛飞回到了原来的大洼县银行工作。
1992年11月,丛飞离家独自一人来到广州。
1993年8月28日,丛飞给自己起了艺名——丛飞。
1993年初冬,丛飞参加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电视台等几家单位共同举办业余歌手大赛,获优秀歌手奖。
1994年2月初,丛飞到成都。在成都,他将带的2400元全部捐给成都市失学儿童。从此,丛飞开始将演出收入大部分用于助学、助残、救灾等慈善事业。
1994年8月应邀参加重庆举行的一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截至目前,已经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
1994年9月,丛飞离开广州决定到深圳去开拓自己的事业。
1995年夏,丛飞第一次到湖南省某县参加救助失学儿童的义演。
1997年加入深圳市义工联,担任艺术团团长。多次在募捐现场放声高歌,并多次去市劳教所、收教汗所、戒毒所进行帮教演出,为误入歧途的人们带去生活的希望,帮助他们迷途知返。
1998年3月10日至16日,在深圳团市委组织下,丛飞在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沙头角等地连续举办了7场“帮困助弱募捐丛飞义演晚会”,将15.6万元的演出收入全部捐给了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1998年3月,丛飞到湖南省汉寿县演出,在这里丛飞碰到了瘫痪的胡诗词。为帮助胡诗词摆脱流落四方、沿街乞讨的悲惨命运,丛飞当场慷慨解囊赠资数万元,激励他去实现自己的文学梦。
1998年8月19日,正在长沙演出的丛飞听说深圳要举行“奉献爱心,情系灾区”义演,立即推掉了几场商业演出,自己掏钱坐飞机赶回参加演出,并将湖南演出的全部收入2万元捐献给灾区。
1998年8月至10月,丛飞为抗洪救灾义演十余场,并作为特邀嘉宾,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为抗洪抢险模范慰问演出。
1998年,丛飞获得共青团深圳市委和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颁发的深圳市“鹏城青年爱心荣誉勋章”。
1999年夏天,丛飞第一次来贵州织金县义演,成了丛飞在贵州省大规模资助贫困学生的开始。从那时一直到2005年病倒,丛飞先后6次到贵州安顺市和织金县扶贫助学。
1999年,丛飞获得共青团深圳市委和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颁发的“关心支持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突出贡献奖”。
2000年7月,丛飞获邀参加香港庆回归3周年晚会,受到香港观众热烈欢迎。
2000年秋天,正在江苏泰州演出的丛飞接到布吉镇举办“金秋慈善义演”的通知,立即推迟在江苏的演出,自己负担机票回深圳参加义演。
2001年1月,丛飞随深圳市义工联前往贵州织金县义演,资助了10个苗族、青族、土家族的贫困小学生。
2002年4月,丛飞参加每周三举办的恒浩公民道德建设表演,仅1年时间就为宣传公民道德义务演出48场。
2002年8月,丛飞带着6万元和大批衣物,千里迢迢赶到贵州贫困的黔南地区看望他的上百名孩子。
2003年2月26日,湖南省汉寿县正式成立了“丛飞爱心助学基金会”。基金会是丛飞在资助了多名当地贫困学生后,捐资91000多元成立的。
2003年3月,丛飞随团深圳市委前往贵州两所手拉手小学进行回访,在安顺市龙宫镇中心小学、独山县深黔塘香手拉手小学,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资助给了吴红翠、吴玉林等4名家庭生活困难的布依族小学生。
2003年春,非典肆虐。丛飞应邀赴小汤山为抗击非典的医护人员举行慰问义演,一切费用自理。
2003年年底,丛飞和邢丹举行了简朴而热闹的婚礼。
2003年12月,丛飞被共青团深圳市委和深圳市义工联评为五星级义工。同年,被评为“深圳市第七届文明市民标兵”。
2004年2月,被共青团深圳市委、深圳市义工联推荐参评“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
同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
2004年6月30日,丛飞前往贵州省织金县慰问,7月1日举行义演。
2005年1月26日,丛飞远在贵州省织金县官寨乡的“女儿”晏语轻轻来到了深圳“爸爸”身边。13岁的孤儿晏语轻轻在丛飞资助下已读初二,寒假来临,丛飞把无依无靠的轻轻接来过春节。
2005年1月,在重病缠身的情况下,丛飞强忍剧痛,多次积极参加东南亚海啸赈灾义演。
2005年3月,36岁的丛飞被癌症击倒。因无钱治病,陷入困境。
2005年4月12日,《深圳特区报》隆重推出徐华采写的第一篇有关丛飞事迹的报道《有点伤心,但不后悔》,全文长达4000余字,并配发大幅照片。
2005年4月13日,《深圳特区报》又推出长篇后续报道:《本报昨日关于爱心歌手丛飞陷入困境的报道引发强烈反响——“绝不能让好人伤心”》。
此后,丛飞的事迹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有关报道在《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新浪》、《搜狐》大量转载,并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纷纷派记者来深圳采访丛飞,中央电视台就先后派出《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共同关注》、《经济半小时》、《艺术人生》、《面对面》、《文化访谈》等12个节目组采访报道。
2005年5月12日,医院的活检报告显示:丛飞胃部患有恶性程度很高的低分化腺癌并已经扩散。
2005年5月20日,共青团深圳市委作出“向和谐深圳爱心楷模丛飞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市广大共青团员、义工组织和青年向爱心大使丛飞学习。
2005年5月27日上午,丛飞在病房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5年6月17日,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受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委托,前来看望丛飞。
2005年6月21日上午,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副书记李意珍、秘书长戴北方等几位市领导和有关方面的领导,前来探望丛飞。
2005年7月,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批示,丛飞同志的事迹十分感人,其奉献精神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时代风貌,应大力宣传丛飞事迹,在广大青年中形成弘扬志愿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
7月7日,受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同志委托,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尔肯江·吐拉洪前往深圳人民医院看望丛飞,代表团中央、全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丛飞颁发“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证书,并称赞丛飞是当代青年楷模。
2005年7月14日,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在京召开向丛飞同志学习座谈会。
2005年8月4日,香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吴小莉采访丛飞。
2005年,丛飞被评为该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06年4月20日20时40分,丛飞因病治疗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
11年来,丛飞参加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务服务时间累计3600小时,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先后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的贫困儿童178名。
晨报讯 昨天下午,丛飞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丛飞同志生前作为一名普通的歌手,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义演300多场,将主要收入捐给很多贫困的失学儿童和残疾儿童,累计金额超过300万元。多听众听到丛飞的事迹后,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精神富足物质贫乏
丛飞的家只有58平方米,当地媒体的同行描述说:廉价的防盗门上的铁皮已经破出了半尺多长的大洞,门锁彻底失灵,每天只能虚掩着。狭小的厨房除了安装炉灶的地方,只能进去一个人。屋里没有任何值钱的家当,衣柜里的衣物都是些便宜货,惟一有些档次的就是那套白色的演出服。
丛飞在深圳没有工作单位,虽为深圳义工联艺术团团长,但从未领过一分钱工资,他的主要收入都来源于商业演出。据丛飞身边的朋友们讲,他常常是收到一笔演出费后,马上就寄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要不就是给了残疾人和孤儿,自己根本存不下钱。其经济状况也因此时常捉襟见肘。
负债累累热心公益
丛飞有“爱心大使”之称,他热心公益,义演300多场,义工服务超过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认养孤儿37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但是,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经济状况时常捉襟见肘。2003年至2004年间,为了在开学前筹齐助学款,他先后背上了17万元的债务。
丛飞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
2005年初,丛飞抱病参加了为东南亚海啸灾区的6场赈灾义演。那时,丛飞已经患上了胃癌,连食物都已经难以下咽了。然而,他却将用于治病的1.5万元钱捐了出去。2005年5月,丛飞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却从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中拿出 2万元捎到贫困山区。
去世前捐献角膜
爱心大使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履行他最后的爱心之举,为活着的人留下光明。在去世的10天前,丛飞和父亲向医院郑重提出,停止静脉补药治疗,仅保留镇痛治疗。丛飞说:“我希望能把这些费用用到其他有治疗价值的人身上。”他还提出,去世后捐出眼角膜。丛飞捐献的眼角膜使5名眼疾患者受益。
丛飞好事
36岁的知名歌手丛飞,近十年来,认养资助了贵州,湖南,四川,云南及山东地区等的贫困学生,残疾人和孤儿178人,他为孩子至少捐献了300万元的善款,5月12日被确诊为晚期胃癌.令人震惊的是,他却根本拿不出治病的钱,在他那50多平米的简陋家里,没有任何值钱家当,衣柜里的衣服都是三五十元的便宜货,唯一有些档次的是他常穿的白色演出服.
④ 丛飞事迹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初二辍学,后进入某银行担任出纳,带薪考入沈阳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后到广州闯荡,两年后来到深圳。1994年8月应邀参加重庆举行的一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截至目前,已经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爱心市民”、“深圳市爱心大使”等称号。2005年4月被诊断为胃癌,进入深圳市人民医院治疗。5月27日在病床上加入中国共产党。
本报记者 周勇 深圳报道
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病房内的白墙上,留下斑驳的树影。一位穿绿色条格病服的人静静地坐在床上,静静地看着书。
这是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一间病房,两个月前他被诊断为胃癌。
在动手术的时候,医生发现他胃部的肿瘤已经与胰腺粘连。“胃癌已经扩散……”紧急会诊后,医生们决定将伤口立即缝合。
刚刚做完第三个化疗疗程,他的头发掉光了,疾病已经压迫到他的声带,他的嗓子嘶哑,疼痛。
他曾是深圳一位小有名气的演员。而现在,他的名字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按媒体报道,自1994年起,他开始资助贫困山区的贫困孩子,受他资助的孩子达到178人,累计捐助款300万元。
现在,他受到了深圳市民的敬仰,由于资助孩子散光了家财,人们纷纷为他捐款,医院也决定免收治疗费。
手机响了,是最让他无奈的催款电话,“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还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我病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演出,所以暂时没法付款。”“什么时候病能治好?”
对这个问题,病人也答不上来,因为自从住进医院,大夫就没有和他谈过出院的事情。
“我将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后却下不来,真是无力再往上走但也没有下梯之路。”他这样评价自己的助学之举。
爱唱歌的“大崇”
丛飞,1969年10月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11年前,他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来到南方闯荡,11年后,躺在深圳的病床上的他最希望能回东北农村。
现在,村里的乡亲们还记得当年那位爱唱歌的“大崇”(丛飞昵称)。“有时我回家,就看见我们家的土炕上坐满了人,大崇拿着扫帚疙瘩当麦克风唱歌呢,”丛飞的母亲李彩凤回忆说:“丛飞从小就喜欢唱,但他和爱唱东北二人转的父亲不一样,他学电视连续剧的插曲。《霍元甲》、《上海滩》他听一两遍就能记住,大家都说他唱得好。“
对于丛飞的这项爱好,老俩口并没有太在意,“我们希望他能搞点别的,找个正式工作。”几经周折,丛飞当上了银行的一名出纳,并且点钞点得“特溜”。
但丛飞的兴趣还是在唱歌上,后来他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
现在儿子散尽家财资助贫困儿童,母亲虽有些嗔怪但也接受了。多年前,她自己就收养了一名孤儿———大丛飞两岁的姐姐。“其实他爸也这样,老把乞丐往家里领,”
李彩凤说,有时她一回家就看见满院子晾着脏乎乎的垫子、衣服,一进屋,“妈呀,全是乞丐。”
丛飞从小就开始和时不时来“拜访”的乞丐打交道,“这孩子和一个山东的乞丐关系特别好。”李彩凤说,丈夫不仅一次次把乞丐领回家,还让儿子给他们端茶倒水,乞丐们逢年过节就来家里拜年,“大崇就把手头的饺子、点心主动给人。”
桥洞里走出的歌手
1994年,丛飞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来到了广州。
他曾向朋友描述那段经历,“睡在桥洞里,吃人家剩下的盒饭”,这让李彩凤非常心疼,“我是后来才听他说起的,丛飞刚来广州的前半年都没有和家里联系。
我想孩子,怕出了什么事情。“李彩凤说她当时常常拿着扫帚一边扫地一边就出起神来。
据丛飞的一位左姓朋友讲,1996年,丛飞在广州时,有个人发现丛飞有演艺才能,就带着丛飞搞演出赚钱。当年在深圳的一次大型演出中,他们赚了不少钱,但那人拿着钱溜了。丛飞当时身无分文,生活重新陷入困顿。这位朋友说,丛飞曾从深圳宝安机场徒步走回市区,这段距离坐车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但丛飞说他一点都不恨那个人,”因为他认为那个人给了他第一次演出的机会。
而据丛飞的朋友李雄兄弟称,丛飞到深圳后不久,就认识了他俩。“当时他很黑也很瘦,颧骨高高的。”形象不是很好,但这个年轻人卓越的表演能力与歌唱天赋,让他俩很惊讶,当即决定和他联合搞演出。李雄说,在一次大剧院搞的沙龙上,他们帮丛飞开了个人专场。“他唱得非常好,”此后,丛飞开始出入各种歌厅进行表演。从最初演唱一首歌挣80元,到渐渐涨到几百元。当时丛飞已经开始模仿名人的举止神态,常逗得观众笑个不停,现场气氛好,丛飞的节目常被放到下半场压轴。
李雄说,渐渐地,有人开始注意丛飞,并邀请他去表演。久而久之就有名气了。
滚雪球似的捐助
有了名气的丛飞经常有演出机会,但朋友们发现,本来不该缺钱的丛飞却总是显得囊中羞涩。“后来才知道,他把钱都捐给山区的孩子了。”丛飞的一位朋友说。
丛飞资助贫困儿童的义举具体开始于哪一年,已经很难考证,各种版本的说法都有,因为丛飞病情的关系,也无法向他本人求证,但比较公认的是1994年,丛飞在重庆参加的一场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次演出中,观众席上坐的是几百名因家贫辍学的孩子,丛飞当时毫不犹豫地把身上所有的2400元现金放进了捐款箱。主持人告诉丛飞:“你捐出的这笔钱,可以使20个孩子完成两年的学业!”
丛飞当时感觉到这是很有价值的事情。从此以后,他就开始不断地资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先后二十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举行慈善义演,为当地失学儿童筹集学费。
李雄说,丛飞也曾经询问过他们,该不该资助那么多孩子。“我们说这是好事,一定要坚持,”并劝丛飞尽量收养少数民族的孩子,“集齐56个民族的孩子最好。”
据官方消息称,现在丛飞资助的孩子总数达到178人,除了汉族外,还包括彝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的孩子。
丛飞曾这样解释他捐助的动机:“在山区时,我被他们的贫寒所震撼,看到他们穿不上衣,吃不上饭,我心里就难受,而当我听到这些孩子有书可读时我就高兴。”他说,他最主要的愿望是让孩子有书读,让社会少几个文盲,少几个法盲。正因为他爱上了这些质朴、憨厚、勤劳的山民,他的捐献才像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其实他就是在滚雪球,不知不觉中雪球就越来越大,然后就慢慢开始觉得累了,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妻子邢丹说,“事实上,只要去贵州贫困山区看过的人,都会被那里的贫困程度所震撼,我也是在跟他去了一次后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的,每个人都会被那里的惨境震撼,都会伸出援手。丛飞没有什么特别的,所不同的是,他每年都会去那边,每年都会有义演,每年都会看到新的失学儿童,所以每年都会被新的资助对象所打动。”
17万元外债
2004年,丛飞在贵州毕节地区织金县认养了32名孤儿和贫困学生,资助的孩子总数达到178人。
贵州省织金县官寨乡副乡长徐习文是丛飞在贵州捐资助学的承办人,徐习文说:“丛飞对贫困山区人民的那颗赤子之心,常常感动得我们热泪盈眶。来贵州扶贫助弱的单位和个人也不少,但没有谁能像他这样达到了完全忘我的境界。他6次来织金县和安顺市为贫困生送学费,走时不但捐光了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钱物,还要向随行的朋友借钱捐,有几次甚至连身上穿的衣服都脱下来捐了,大冬天只穿着一件短袖内衣返回了深圳。”
“本来以丛飞的实力资助那么多孩子,其实没有太大的问题。”丛飞的朋友李雄说。在一些城市的商业演出中,丛飞已经小有名气,每场演出的出场费能够达到一万到两万元,多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可以到十几万元,资助孩子们的学费,对健康的丛飞来说,完全可以承担。但2003年非典后,丛飞的演出机会锐减,收入也就越来越少,给孩子交学费时资金也紧张起来。
按《深圳特区报》的报道,当时为了及时给一百多个孩子交上学费,丛飞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在开学前如期给孩子们送去。
李雄说:“有次他向我们借了1000元钱,还死活要用录像机来抵押,到现在这个录像机还在我家里。”
从2004年春天开始,丛飞的胃部经常剧烈疼痛,还时常吐血、便血,丛飞的母亲李彩凤说,当时家里人和朋友们都劝他住院治疗。可丛飞拒绝了,只在门诊开了些口服药维持。2004年7月,丛飞如约来到贵州,给孩子们送去了下学期的学费。只是,这笔学费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他再次从朋友们手中借来的。当时,丛飞已经背负上了17万元的债务。
李彩凤说,丛飞当时还安慰她说:“只要我多联系一些商业演出,还这十几万元钱不难。”但没想到的是,丛飞的胃痛日渐严重,嗓音也渐渐不如往昔,他再也无力靠演唱为孩子们挣得学费了,欠下的债务无法还上,成了压在他心头的沉重负担。
“为什么没有能力了还要坚持资助孩子呢?”家人朋友对此都不能理解:“助人为乐也要量力而行,哪能借钱捐助别人?”丛飞这样向他们解释说:“我曾向孩子们承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供他们到毕业,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
人们眼中的丛飞
在捐助山区贫困孩子的同时,丛飞还是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的五星级义工,义工编号2478.杨华女士是丛飞进入义工联的引路人。1996年底,杨华在深圳团市委举行的一个“帮困助乐”基金义演中认识了丛飞,杨华感觉到丛飞是个敬业、热情、具有深厚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因此在1997年初她就请丛飞加入义工联,并由他着手招募人员创建一个义工联自己的艺术团,由丛飞担任这个艺术团团长。丛飞马上就答应了,然后就开始组织人员培训,经过半年多将这个业余的艺术团创建起来。义工联艺术团在深圳的表演反响非常强烈,每年要演十多次大型演出。很多观众都是冲着丛飞的名头去的,而去了之后又都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在这些观者眼中,丛飞是一个开朗、敬业、从不耍大牌,对观众很亲切的表演者。”杨华说。
现在深圳某网络公司任职的封女士也是义工联的成员,她与丛飞是在莲花北残疾人康复站中的义演活动中结识的,康复站在每年的春节、元宵、中秋等重大节日举办的活动,丛飞总是会过来参加,从来没有缺席过。他善于模仿名人,神态真实传神,让人惊叹,极受康复站的残疾人喜欢。在封女士眼中,丛飞是一个给身边的人带来太多快乐的人。
对于丛飞长期资助贫困孩子的行为,封女士认为,丛飞并没有图什么。他将这种行为看成是自己的一种责任,虽然他仅仅只是个普通的外来打工者,但资助孩子们时间久了,慢慢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他这个人太认真,有时也絮叨。几个兄弟一起吃饭,他总是叨叨这顿饭能换多少贫困儿童的学费,我们都笑他。”丛飞的朋友左先生说。
丛飞一开始并没有告诉大家自己资助了贫困山区的孩子,“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左先生说,丛飞做事不爱张扬,所以当很多人对他的行为表示怀疑时,他也懒得解释,只是笑笑。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1998年3月10日至16日,丛飞为了资助深圳的贫困孩子读书,连续举办了7场“帮困助弱丛飞义演晚会”,将50多万元的门票收入全部捐献给了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1998年8月19日,正在外地参加商业演出的丛飞接到深圳有关方面打来的电话,问他能否参加次日举办的“情系灾区抗洪救灾”大型义演,丛飞立即推掉了多场商业演出,自掏腰包买机票返回深圳,还把自己在湖南演出所挣的2万元全部捐献了出来。
丛飞住院后,来看望他的人有很多是素不相识的市民。一位张姓市民说:“我以为宣传报道太夸张,跑过来一看才发现原来是真的,他真了不起,是真正有爱心的人。”
“这和他小时候带我回家吃一碗饺子,分一块大饼的行为,其实一样,并没有什么大区别,”在丛飞小时候的同学赵先生眼里,丛飞资助贫困儿童读书的行为并非不可理解。“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除了比其他人多些爱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家事
丛飞的家在深圳罗湖区翠竹路东的新港鸿花园,一套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
房间内半面墙的书柜摆满了奖状与照片,CD架上摆放着一些古典音乐与民族歌曲,“虽然小点,简单点,但还是很温馨的。”妻子邢丹说。
这位24岁的漂亮空姐现在理解了丛飞所做的一切,她认为丛飞是位有责任感的男人,并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
丛飞的第一任妻子是个缅甸人,在两年前与他离了婚,留给他当时年仅二岁的女儿睿睿。
实际上,结婚之初的邢丹对丛飞的做法有时难免也不理解,会发些牢骚。2004年夏,丛飞带着她去贵州黔南贫困山区为所资助的孩子送衣物和学费。“那些孩子家里的贫困程度让我震惊,他们一年四季吃不起肉,玉米面还要掺上秸秆吃。许多人家五六口人冬天只有一床棉被。当看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搂着丛飞的脖子一个劲地喊着爸爸,孩子的家长拉着丛飞的手默默流泪,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丛飞的付出。”
邢丹此后辞去了空姐的工作,照顾着年幼的女儿睿睿,当起了全职的家庭主妇。
邢丹说她现在心态很好。“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开心就好,至于钱财这东西,反正家境也没到吃不上饭,资助就资助好了,自己嘛够用就可以了。”
对社会上人们对丈夫的种种评价,邢丹说:“他超出自己能力的资助,在旁人看来十分夸张,在我看来,却很自然,他性格就是这样,看不得旁人受苦,又经不起别人的哀求,别说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只要软语相求,开口要他帮忙,不管是钱是事,他都会当回事情去解决,不太懂得拒绝别人,是他的优点,但也是他的弱点吧。”
邢丹说,丛飞爱看电影,他们每个月都要去看好莱坞大片的首场,几乎场场不落,但如今他因为生病已经很久没有进电影院了。
在住院后,丛飞曾向好友留下了三方面内容的遗嘱:“邢丹嫁给我,一直跟我过着十分清贫的日子,还陪着我跋山涉水去贫困山区捐资助学,她为我吃的苦头太多了。如今她怀有4个多月的身孕,以后她一个人可怎么扶养这个孩子?请大家一起做通她的工作,拿掉这个孩子,以利于她以后的生活;我奔波多年,没有给家人留下任何积蓄,很对不起父母家人。我死后,让我的父母带着睿睿回辽宁乡下,那里的生活水平低,容易过活;我资助的一百多个孩子,有很多还是小学生,如果他们不能继续读书,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望的未来,你们一定要多想想办法,让他们继续读书啊……”
《深圳特区报》记录了邢丹对丛飞遗嘱的反应:邢丹情绪激动得不能自制:“在这个世界上,他除了这个孩子,已经一无所有了,我怎么可以为了自己而将这个孩子打掉呢?无论如何,我都要把他生下来……”
愿你幸福
在病床上的丛飞每天仍能收到各地儿女们寄来的信,看信读信是他最大的乐趣和享受。
“爸,我要告诉您一件事,我从小就没有见过大海,我很想去看大海,等您病好了,等我大学毕业,我要和您一起去看海。爸请您放心,我会努力学习的,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贵州省织金县罗燕艳信中的话。
她正在织金县一中读高二。
“丛飞的资助让我懂得了上帝在最起初并不薄待任何人,他总是给人相同质量守恒的人生,关键在于你的需要,你要多一点世俗的幸福,那么精神的愉悦就会酌情递减,反之亦然。”湖南省汉寿县《沧浪》主编胡诗词这样评价丛飞。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胡诗词累计接受丛飞捐助达到八万四千元,使他实现了上大学、当作家的梦想。他得知丛飞患癌症住院治疗,专程从汉寿县前来探望。
病榻上,丛飞仍然惦念着贫困山区的那一百多个孩子,惦念着他们这学期的学费还没有交上。5月17日,他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2万元钱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他吃力地给贵州的“儿女们”录下了一段话:“孩子们:爸爸不能亲自来看你们了,但爸爸很想念你们,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5月15日,丛飞手术后第二天,他向前来看望的有关领导交了一份写于一年前的入党申请书:“我是一个自由歌手,没有单位,写好的入党申请书一直没交,现在,我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请您把它交给党组织,希望我在有生之年能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5月27日上午,丛飞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6月15日,丛飞在病榻上开了个家庭会,向父母家人提出了两点愿望:身后捐献眼角膜、有用器官造福他人,并将遗体捐献给医院做医学研究;拒绝接受深圳市住宅局送他居住的一套四房两厅住宅,家人何时何地都只能向社会奉献而不能向社会伸手。
“只要你快乐,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圆上了好梦,我就不辛苦。只要你开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丛飞轻轻哼起他自己作词的《愿你幸福》这首歌,脸上充满笑意。
⑤ 丛飞简介
丛飞(原名张丛飞),男,35岁,党员,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
1969年10月,丛飞出生在辽宁省大洼县田庄台镇。因家庭贫困,初二时辍学回家。后历尽千辛万苦四处拜师学艺,被著名歌唱家郭颂收为关门弟子。
1994年10月,丛飞来到深圳。凭着他出色的艺术才华,很快成为一名深受深圳观众喜爱的知名
演员,先后获得20多个国家级、省级艺术奖项。
1997年,丛飞加入深圳义工联。11年前的一次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他以奉献社会为快乐、以奉献爱心为己任,以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十多年来,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36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2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五星级义工"。
他先后二十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山东等贫困山区举行慈善义演,走时不但捐光了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钱物,有时还向随行的朋友借钱捐助,有几次甚至连身上穿的衣服都脱下来捐了。
贫困女孩王维珊从小体弱多病,但成绩优异。丛飞每年给她寄去1500元的学费,还给她的家里寄去600元的生活费。
晏语轻轻是丛飞4年前认下的"女儿"。2005年1月26日,病重的丛飞让妻子买好往返机票,把她从贵州接到深圳过春节。还带着她去医院检查身体,发现她患有肝炎又亲自照顾她服药,后又送药送钱让她回去后继续治疗。
他每个月还要跑几次书店和邮局,给孩子们购买和邮寄课外辅导资料、英语磁带等学习用品。在湖南汉寿,丛飞掏10万元建起了"丛飞助学基金"。
了解丛飞的人都知道,他的很多演出都是义演。一些人说他傻,可他却说:"能为社会有所奉献,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1998年8月19日,正在外地参加商业演出的丛飞接到深圳次日举办"情系灾区抗洪救灾"大型义演的电话后,立即自掏腰包买机票返回深圳,还把自己在外演出所挣的2万元全部捐了出来。有人进行过统计,仅在1998年,丛飞在各类义演中为公益事业筹集到的资金就高达一百多万元。
2003年3月,从贵州助学归来的丛飞在为希望工程义演的晚会上,演小品假装滑倒而摔裂了尾椎骨,医生再三警告要卧床休息15天,可丛飞在15天内又连续义演6场。
2005年1月,丛飞抱病参加了为东南亚海啸灾区的6场赈灾义演。那时,丛飞已经患上了胃癌,连食物都已经难以下咽了。然而,他还是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演出,还将用于治病的1.5万元钱捐了出去。
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经济状况时常捉襟见肘。2003年,为了在开学前筹齐助学款,只好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2004年7月,当丛飞如约来到贵州给孩子们送学费时,已经背上了17万元的债务。
2005年5月17日,丛飞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2万元钱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并深情地说"如果命运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
⑥ 各位帮帮忙
丛飞简介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初二辍学,后进入某银行担任出纳,带薪考入沈阳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后到广州闯荡,两年后来到深圳。
1994年8月应邀参加重庆举行的一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截至目前,已经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爱心市民”、“深圳市爱心大使”等称号。
2005年4月被诊断为胃癌,进入深圳市人民医院治疗。5月27日在病床上加入中国共产党。
本报记者 周勇 深圳报道
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病房内的白墙上,留下斑驳的树影。一位穿绿色条格病服的人静静地坐在床上,静静地看着书。
这是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一间病房,两个月前他被诊断为胃癌。
在动手术的时候,医生发现他胃部的肿瘤已经与胰腺粘连。“胃癌已经扩散……”紧急会诊后,医生们决定将伤口立即缝合。
刚刚做完第三个化疗疗程,他的头发掉光了,疾病已经压迫到他的声带,他的嗓子嘶哑,疼痛。
他曾是深圳一位小有名气的演员。而现在,他的名字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按媒体报道,自1994年起,他开始资助贫困山区的贫困孩子,受他资助的孩子达到178人,累计捐助款300万元。
现在,他受到了深圳市民的敬仰,由于资助孩子散光了家财,人们纷纷为他捐款,医院也决定免收治疗费。
手机响了,是最让他无奈的催款电话,“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还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我病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演出,所以暂时没法付款。”“什么时候病能治好?”
对这个问题,病人也答不上来,因为自从住进医院,大夫就没有和他谈过出院的事情。
“我将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后却下不来,真是无力再往上走但也没有下梯之路。”他这样评价自己的助学之举。
爱唱歌的“大崇”
丛飞,1969年10月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11年前,他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来到南方闯荡,11年后,躺在深圳的病床上的他最希望能回东北农村。
现在,村里的乡亲们还记得当年那位爱唱歌的“大崇”(丛飞昵称)。“有时我回家,就看见我们家的土炕上坐满了人,大崇拿着扫帚疙瘩当麦克风唱歌呢,”丛飞的母亲李彩凤回忆说:“丛飞从小就喜欢唱,但他和爱唱东北二人转的父亲不一样,他学电视连续剧的插曲。《霍元甲》、《上海滩》他听一两遍就能记住,大家都说他唱得好。“
对于丛飞的这项爱好,老俩口并没有太在意,“我们希望他能搞点别的,找个正式工作。”几经周折,丛飞当上了银行的一名出纳,并且点钞点得“特溜”。
但丛飞的兴趣还是在唱歌上,后来他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
现在儿子散尽家财资助贫困儿童,母亲虽有些嗔怪但也接受了。多年前,她自己就收养了一名孤儿———大丛飞两岁的姐姐。“其实他爸也这样,老把乞丐往家里领,”
李彩凤说,有时她一回家就看见满院子晾着脏乎乎的垫子、衣服,一进屋,“妈呀,全是乞丐。”
丛飞从小就开始和时不时来“拜访”的乞丐打交道,“这孩子和一个山东的乞丐关系特别好。”李彩凤说,丈夫不仅一次次把乞丐领回家,还让儿子给他们端茶倒水,乞丐们逢年过节就来家里拜年,“大崇就把手头的饺子、点心主动给人。”
桥洞里走出的歌手
1994年,丛飞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来到了广州。
他曾向朋友描述那段经历,“睡在桥洞里,吃人家剩下的盒饭”,这让李彩凤非常心疼,“我是后来才听他说起的,丛飞刚来广州的前半年都没有和家里联系。
我想孩子,怕出了什么事情。“李彩凤说她当时常常拿着扫帚一边扫地一边就出起神来。
据丛飞的一位左姓朋友讲,1996年,丛飞在广州时,有个人发现丛飞有演艺才能,就带着丛飞搞演出赚钱。当年在深圳的一次大型演出中,他们赚了不少钱,但那人拿着钱溜了。丛飞当时身无分文,生活重新陷入困顿。这位朋友说,丛飞曾从深圳宝安机场徒步走回市区,这段距离坐车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但丛飞说他一点都不恨那个人,”因为他认为那个人给了他第一次演出的机会。
而据丛飞的朋友李雄兄弟称,丛飞到深圳后不久,就认识了他俩。“当时他很黑也很瘦,颧骨高高的。”形象不是很好,但这个年轻人卓越的表演能力与歌唱天赋,让他俩很惊讶,当即决定和他联合搞演出。李雄说,在一次大剧院搞的沙龙上,他们帮丛飞开了个人专场。“他唱得非常好,”此后,丛飞开始出入各种歌厅进行表演。从最初演唱一首歌挣80元,到渐渐涨到几百元。当时丛飞已经开始模仿名人的举止神态,常逗得观众笑个不停,现场气氛好,丛飞的节目常被放到下半场压轴。
李雄说,渐渐地,有人开始注意丛飞,并邀请他去表演。久而久之就有名气了。
滚雪球似的捐助
有了名气的丛飞经常有演出机会,但朋友们发现,本来不该缺钱的丛飞却总是显得囊中羞涩。“后来才知道,他把钱都捐给山区的孩子了。”丛飞的一位朋友说。
丛飞资助贫困儿童的义举具体开始于哪一年,已经很难考证,各种版本的说法都有,因为丛飞病情的关系,也无法向他本人求证,但比较公认的是1994年,丛飞在重庆参加的一场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次演出中,观众席上坐的是几百名因家贫辍学的孩子,丛飞当时毫不犹豫地把身上所有的2400元现金放进了捐款箱。主持人告诉丛飞:“你捐出的这笔钱,可以使20个孩子完成两年的学业!”
丛飞当时感觉到这是很有价值的事情。从此以后,他就开始不断地资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先后二十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举行慈善义演,为当地失学儿童筹集学费。
李雄说,丛飞也曾经询问过他们,该不该资助那么多孩子。“我们说这是好事,一定要坚持,”并劝丛飞尽量收养少数民族的孩子,“集齐56个民族的孩子最好。”
据官方消息称,现在丛飞资助的孩子总数达到178人,除了汉族外,还包括彝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的孩子。
丛飞曾这样解释他捐助的动机:“在山区时,我被他们的贫寒所震撼,看到他们穿不上衣,吃不上饭,我心里就难受,而当我听到这些孩子有书可读时我就高兴。”他说,他最主要的愿望是让孩子有书读,让社会少几个文盲,少几个法盲。正因为他爱上了这些质朴、憨厚、勤劳的山民,他的捐献才像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其实他就是在滚雪球,不知不觉中雪球就越来越大,然后就慢慢开始觉得累了,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妻子邢丹说,“事实上,只要去贵州贫困山区看过的人,都会被那里的贫困程度所震撼,我也是在跟他去了一次后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的,每个人都会被那里的惨境震撼,都会伸出援手。丛飞没有什么特别的,所不同的是,他每年都会去那边,每年都会有义演,每年都会看到新的失学儿童,所以每年都会被新的资助对象所打动。”
17万元外债
2004年,丛飞在贵州毕节地区织金县认养了32名孤儿和贫困学生,资助的孩子总数达到178人。
贵州省织金县官寨乡副乡长徐习文是丛飞在贵州捐资助学的承办人,徐习文说:“丛飞对贫困山区人民的那颗赤子之心,常常感动得我们热泪盈眶。来贵州扶贫助弱的单位和个人也不少,但没有谁能像他这样达到了完全忘我的境界。他6次来织金县和安顺市为贫困生送学费,走时不但捐光了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钱物,还要向随行的朋友借钱捐,有几次甚至连身上穿的衣服都脱下来捐了,大冬天只穿着一件短袖内衣返回了深圳。”
“本来以丛飞的实力资助那么多孩子,其实没有太大的问题。”丛飞的朋友李雄说。在一些城市的商业演出中,丛飞已经小有名气,每场演出的出场费能够达到一万到两万元,多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可以到十几万元,资助孩子们的学费,对健康的丛飞来说,完全可以承担。但2003年非典后,丛飞的演出机会锐减,收入也就越来越少,给孩子交学费时资金也紧张起来。
按《深圳特区报》的报道,当时为了及时给一百多个孩子交上学费,丛飞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在开学前如期给孩子们送去。
李雄说:“有次他向我们借了1000元钱,还死活要用录像机来抵押,到现在这个录像机还在我家里。”
从2004年春天开始,丛飞的胃部经常剧烈疼痛,还时常吐血、便血,丛飞的母亲李彩凤说,当时家里人和朋友们都劝他住院治疗。可丛飞拒绝了,只在门诊开了些口服药维持。2004年7月,丛飞如约来到贵州,给孩子们送去了下学期的学费。只是,这笔学费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他再次从朋友们手中借来的。当时,丛飞已经背负上了17万元的债务。
李彩凤说,丛飞当时还安慰她说:“只要我多联系一些商业演出,还这十几万元钱不难。”但没想到的是,丛飞的胃痛日渐严重,嗓音也渐渐不如往昔,他再也无力靠演唱为孩子们挣得学费了,欠下的债务无法还上,成了压在他心头的沉重负担。
“为什么没有能力了还要坚持资助孩子呢?”家人朋友对此都不能理解:“助人为乐也要量力而行,哪能借钱捐助别人?”丛飞这样向他们解释说:“我曾向孩子们承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供他们到毕业,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
人们眼中的丛飞
在捐助山区贫困孩子的同时,丛飞还是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的五星级义工,义工编号2478.杨华女士是丛飞进入义工联的引路人。1996年底,杨华在深圳团市委举行的一个“帮困助乐”基金义演中认识了丛飞,杨华感觉到丛飞是个敬业、热情、具有深厚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因此在1997年初她就请丛飞加入义工联,并由他着手招募人员创建一个义工联自己的艺术团,由丛飞担任这个艺术团团长。丛飞马上就答应了,然后就开始组织人员培训,经过半年多将这个业余的艺术团创建起来。义工联艺术团在深圳的表演反响非常强烈,每年要演十多次大型演出。很多观众都是冲着丛飞的名头去的,而去了之后又都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在这些观者眼中,丛飞是一个开朗、敬业、从不耍大牌,对观众很亲切的表演者。”杨华说。
现在深圳某网络公司任职的封女士也是义工联的成员,她与丛飞是在莲花北残疾人康复站中的义演活动中结识的,康复站在每年的春节、元宵、中秋等重大节日举办的活动,丛飞总是会过来参加,从来没有缺席过。他善于模仿名人,神态真实传神,让人惊叹,极受康复站的残疾人喜欢。在封女士眼中,丛飞是一个给身边的人带来太多快乐的人。
对于丛飞长期资助贫困孩子的行为,封女士认为,丛飞并没有图什么。他将这种行为看成是自己的一种责任,虽然他仅仅只是个普通的外来打工者,但资助孩子们时间久了,慢慢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他这个人太认真,有时也絮叨。几个兄弟一起吃饭,他总是叨叨这顿饭能换多少贫困儿童的学费,我们都笑他。”丛飞的朋友左先生说。
丛飞一开始并没有告诉大家自己资助了贫困山区的孩子,“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左先生说,丛飞做事不爱张扬,所以当很多人对他的行为表示怀疑时,他也懒得解释,只是笑笑。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1998年3月10日至16日,丛飞为了资助深圳的贫困孩子读书,连续举办了7场“帮困助弱丛飞义演晚会”,将50多万元的门票收入全部捐献给了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1998年8月19日,正在外地参加商业演出的丛飞接到深圳有关方面打来的电话,问他能否参加次日举办的“情系灾区抗洪救灾”大型义演,丛飞立即推掉了多场商业演出,自掏腰包买机票返回深圳,还把自己在湖南演出所挣的2万元全部捐献了出来。
丛飞住院后,来看望他的人有很多是素不相识的市民。一位张姓市民说:“我以为宣传报道太夸张,跑过来一看才发现原来是真的,他真了不起,是真正有爱心的人。”
“这和他小时候带我回家吃一碗饺子,分一块大饼的行为,其实一样,并没有什么大区别,”在丛飞小时候的同学赵先生眼里,丛飞资助贫困儿童读书的行为并非不可理解。“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除了比其他人多些爱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家事
丛飞的家在深圳罗湖区翠竹路东的新港鸿花园,一套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
房间内半面墙的书柜摆满了奖状与照片,CD架上摆放着一些古典音乐与民族歌曲,“虽然小点,简单点,但还是很温馨的。”妻子邢丹说。
这位24岁的漂亮空姐现在理解了丛飞所做的一切,她认为丛飞是位有责任感的男人,并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
丛飞的第一任妻子是个缅甸人,在两年前与他离了婚,留给他当时年仅二岁的女儿睿睿。
实际上,结婚之初的邢丹对丛飞的做法有时难免也不理解,会发些牢骚。2004年夏,丛飞带着她去贵州黔南贫困山区为所资助的孩子送衣物和学费。“那些孩子家里的贫困程度让我震惊,他们一年四季吃不起肉,玉米面还要掺上秸秆吃。许多人家五六口人冬天只有一床棉被。当看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搂着丛飞的脖子一个劲地喊着爸爸,孩子的家长拉着丛飞的手默默流泪,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丛飞的付出。”
邢丹此后辞去了空姐的工作,照顾着年幼
⑦ 丛飞的故事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初二辍学,后进入某银行担任出纳,后考入沈阳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后到广州,两年后来到深圳,后任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
1994年8月,应邀参加重庆举行的一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首届深圳百名优秀义工”、“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深圳市爱心市民”、“深圳市爱心大使”、“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称号。
⑧ 丛飞事迹
丛飞(原名张丛飞),男,35岁,党员,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
1969年10月,丛飞出生在辽宁省大洼县田庄台镇。因家庭贫困,初二时辍学回家。后历尽千辛万苦四处拜师学艺,被著名歌唱家郭颂收为关门弟子。
1994年10月,丛飞来到深圳。凭着他出色的艺术才华,很快成为一名深受深圳观众喜爱的知名
演员,先后获得20多个国家级、省级艺术奖项。
1997年,丛飞加入深圳义工联。11年前的一次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他以奉献社会为快乐、以奉献爱心为己任,以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十多年来,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36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2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五星级义工"。
他先后二十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山东等贫困山区举行慈善义演,走时不但捐光了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钱物,有时还向随行的朋友借钱捐助,有几次甚至连身上穿的衣服都脱下来捐了。
贫困女孩王维珊从小体弱多病,但成绩优异。丛飞每年给她寄去1500元的学费,还给她的家里寄去600元的生活费。
晏语轻轻是丛飞4年前认下的"女儿"。2005年1月26日,病重的丛飞让妻子买好往返机票,把她从贵州接到深圳过春节。还带着她去医院检查身体,发现她患有肝炎又亲自照顾她服药,后又送药送钱让她回去后继续治疗。
他每个月还要跑几次书店和邮局,给孩子们购买和邮寄课外辅导资料、英语磁带等学习用品。在湖南汉寿,丛飞掏10万元建起了"丛飞助学基金"。
了解丛飞的人都知道,他的很多演出都是义演。一些人说他傻,可他却说:"能为社会有所奉献,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1998年8月19日,正在外地参加商业演出的丛飞接到深圳次日举办"情系灾区抗洪救灾"大型义演的电话后,立即自掏腰包买机票返回深圳,还把自己在外演出所挣的2万元全部捐了出来。有人进行过统计,仅在1998年,丛飞在各类义演中为公益事业筹集到的资金就高达一百多万元。
2003年3月,从贵州助学归来的丛飞在为希望工程义演的晚会上,演小品假装滑倒而摔裂了尾椎骨,医生再三警告要卧床休息15天,可丛飞在15天内又连续义演6场。
2005年1月,丛飞抱病参加了为东南亚海啸灾区的6场赈灾义演。那时,丛飞已经患上了胃癌,连食物都已经难以下咽了。然而,他还是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演出,还将用于治病的1.5万元钱捐了出去。
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经济状况时常捉襟见肘。2003年,为了在开学前筹齐助学款,只好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2004年7月,当丛飞如约来到贵州给孩子们送学费时,已经背上了17万元的债务。
2005年5月17日,丛飞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2万元钱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并深情地说"如果命运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