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著名配音员有哪些
B. 给外国影片配音时,是如何做到让人物的口型符合本国人的说话的口型
你好!!
我就转邱岳峰先生给观众的一封信,邱先生介绍了如何对口型的问题,恐怕这是最权威的回答啦,当然不是我的啦,借花献佛啦,,,
按:邱岳峰同志是我国观众最熟悉的译制片配音演员之一。他从小对文艺具有浓厚的兴趣,二十岁那年就登上了话剧舞台。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第一代的电影配音演员。据不完全统计,他一共担任了将近二百余部译制片的配音工作。配音的角色有道貌岸然、满腹邪恶的富洛娄神父(《巴黎圣母院》),有饱经风霜、为生活所迫沦为贼的小偷(《警察与小偷》),有一度傲慢,继而沮丧的罗彻司特,有一夜之间飞黄腾达的退役军官霍夫曼,有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卓别林主演的骗子手凡尔杜,疯狂不可一世的大独裁者……这些人物类型互异、各有特色,译配难度大,要求高。就邱岳峰同志的音色来说,并不是很理想的,可是他却能以"神"取胜。他十分注意所配角色的性格特征,力求对角色理解得深透,分析得精细,故而他的配音大都 能与形象相吻合,仿佛片中人就是由他亲身扮演一般,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叶青)
亲爱的观众:
我收到你们不少的来信。封封都充满了对我的鼓励、鞭策我信赖的话语。读后,心情激荡,久久不能平静。我只有将全部精力献给电影事业,酬答同志们的深情。请允许我就你们最感兴趣的"译制片如何配音"这个问题简答如下。
配音,先要有个适合配音用的台本,就是把译成汉语的台词修整得与原片演员念的台词长短、节奏一样。用我们的行话来说,叫做对口型。这以翻译者为主,配备一名填装员来共同工作。对口型时,将影片分剪成数十英尺长的小卷,在银幕上循环放映。填装员一面眼看汉语台本,一面不时地还要抬头看画面;同时耳听原片声音,按原片语言节奏把台词读出来,及时判断其长短,节奏是否同原片吻合。如不吻合,就提请翻译者修整,直至完全吻合为止。一段戏中如有三五人对话,填装员也就要按照这三五人的不同,就象评书艺人起多角色一般。台词接口紧的时候,就更难掌握。如果没有良好的视读能力,有具备相当强的节奏感,反应又不特别灵敏的话,就比较难予适应这项工作。
演员接到对好口型的台本之后,在放映间看分成小卷的影片。通过具体的台词、细致地揣摩原片演员所表达的"情",作为自己配音的依据。就以我在<<简爱>>中配的罗彻司特为例吧。这是一个被人称为“难以捉摸”的人物,实际上,他那不近情理的倨傲,变幻莫测的乖戾,只是他性格的表象,内心却埋藏着巨大的隐痛,这就是他不幸的遭遇。正是这种隐痛,使他憎恨并蔑视某些人,使他性情暴戾恣睢。配音时不能单纯模仿他的表象,更重要的还在于传神。如果一味表现他的嘲讽训斥和以势压人,就会失去人们对罗彻司特的同情,也就歪曲了人物。这种分寸掌握是否得体(忠实于原片),是配音成败的所在。配音演员不应该让观众听出"字儿"(台词),还应该让观众听出"事儿"(潜台词)。如果再能使观众品出点"味儿"(艺术享受)来,那就更好了。
附上邱岳峰简介:
邱岳峰(1922~1980)
中国译制片演员。曾用名邱呼生、欧阳月枫。原籍福建福州,生于黑龙江呼伦贝尔。1942年肄业于北平(今北京)外国语学校,同年参加话剧演出。1950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片组任译制片演员。在30年的译制片创作生涯中,为约200 部外国影片的主要角色配音,创造性地再现了原来的银幕形象。例如美国影片 《大独裁者》中的理发师和希特勒、《凡尔杜先生》中的凡尔杜、《简·爱》中的罗契斯特、意大利影片《警察与小偷》中的小偷和英国影片《红菱艳》中的莱蒙托夫等都是观众所熟悉的。这些配音富有特色,个性鲜明,为译制片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此外他还执导了匈牙利影片《称心如意》和日本电视剧《白衣少女》的译制配音,并在中国影片《林则徐》和《傲蕾·一兰》中扮演角色。
谢谢!!
C. 红菱艳的演职员表
原创音乐:Brian Easdale
摄影:Jack Cardiff
剪辑:Reginald Mills
艺术指导:Hein Heckroth
美术设计:Arthur Lawson
服装设计:Hein Heckroth
副导演/助理导演:Sydney Streeter .....assistant director (as Sydney S. Streeter)
J.M. Gibson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uncredited)
Laurie Knight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uncredited)
Kenneth K. Rick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uncredited) 上海电影译制厂(内参片)1972年译制
翻译:陈叙一
导演:陈叙一、张同凝
主要配音演员:邱岳峰、李梓、乔榛、伍经纬、毕克、尚华、刘广宁等
D. 给外国影片配音时,是如何做到让人物的口型符合本国人的说话的口型而且还和演员的声音一样
你好!!
我就转邱岳峰先生给观众的一封信,邱先生介绍了如何对口型的问题,恐怕这是最权威的回答啦,当然不是我的啦,借花献佛啦,,,
按:邱岳峰同志是我国观众最熟悉的译制片配音演员之一。他从小对文艺具有浓厚的兴趣,二十岁那年就登上了话剧舞台。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第一代的电影配音演员。据不完全统计,他一共担任了将近二百余部译制片的配音工作。配音的角色有道貌岸然、满腹邪恶的富洛娄神父(《巴黎圣母院》),有饱经风霜、为生活所迫沦为贼的小偷(《警察与小偷》),有一度傲慢,继而沮丧的罗彻司特,有一夜之间飞黄腾达的退役军官霍夫曼,有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卓别林主演的骗子手凡尔杜,疯狂不可一世的大独裁者……这些人物类型互异、各有特色,译配难度大,要求高。就邱岳峰同志的音色来说,并不是很理想的,可是他却能以"神"取胜。他十分注意所配角色的性格特征,力求对角色理解得深透,分析得精细,故而他的配音大都 能与形象相吻合,仿佛片中人就是由他亲身扮演一般,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叶青)
亲爱的观众:
我收到你们不少的来信。封封都充满了对我的鼓励、鞭策我信赖的话语。读后,心情激荡,久久不能平静。我只有将全部精力献给电影事业,酬答同志们的深情。请允许我就你们最感兴趣的"译制片如何配音"这个问题简答如下。
配音,先要有个适合配音用的台本,就是把译成汉语的台词修整得与原片演员念的台词长短、节奏一样。用我们的行话来说,叫做对口型。这以翻译者为主,配备一名填装员来共同工作。对口型时,将影片分剪成数十英尺长的小卷,在银幕上循环放映。填装员一面眼看汉语台本,一面不时地还要抬头看画面;同时耳听原片声音,按原片语言节奏把台词读出来,及时判断其长短,节奏是否同原片吻合。如不吻合,就提请翻译者修整,直至完全吻合为止。一段戏中如有三五人对话,填装员也就要按照这三五人的不同,就象评书艺人起多角色一般。台词接口紧的时候,就更难掌握。如果没有良好的视读能力,有具备相当强的节奏感,反应又不特别灵敏的话,就比较难予适应这项工作。
演员接到对好口型的台本之后,在放映间看分成小卷的影片。通过具体的台词、细致地揣摩原片演员所表达的"情",作为自己配音的依据。就以我在<<简爱>>中配的罗彻司特为例吧。这是一个被人称为“难以捉摸”的人物,实际上,他那不近情理的倨傲,变幻莫测的乖戾,只是他性格的表象,内心却埋藏着巨大的隐痛,这就是他不幸的遭遇。正是这种隐痛,使他憎恨并蔑视某些人,使他性情暴戾恣睢。配音时不能单纯模仿他的表象,更重要的还在于传神。如果一味表现他的嘲讽训斥和以势压人,就会失去人们对罗彻司特的同情,也就歪曲了人物。这种分寸掌握是否得体(忠实于原片),是配音成败的所在。配音演员不应该让观众听出"字儿"(台词),还应该让观众听出"事儿"(潜台词)。如果再能使观众品出点"味儿"(艺术享受)来,那就更好了。
附上邱岳峰简介:
邱岳峰(1922~1980)
中国译制片演员。曾用名邱呼生、欧阳月枫。原籍福建福州,生于黑龙江呼伦贝尔。1942年肄业于北平(今北京)外国语学校,同年参加话剧演出。1950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片组任译制片演员。在30年的译制片创作生涯中,为约200 部外国影片的主要角色配音,创造性地再现了原来的银幕形象。例如美国影片 《大独裁者》中的理发师和希特勒、《凡尔杜先生》中的凡尔杜、《简·爱》中的罗契斯特、意大利影片《警察与小偷》中的小偷和英国影片《红菱艳》中的莱蒙托夫等都是观众所熟悉的。这些配音富有特色,个性鲜明,为译制片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此外他还执导了匈牙利影片《称心如意》和日本电视剧《白衣少女》的译制配音,并在中国影片《林则徐》和《傲蕾·一兰》中扮演角色。
谢谢!!
E. 毕克的人物简介
毕克(1931—2001),中国著名译制片配音演员、导演;原名毕德泉,又名德全;山东济南人;1948年蚌埠崇正中学肄业,1949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上海金鸡旅行剧团、广西宜山地委文工团话剧队任演员。
1952年进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上海电影译制厂任配音演员、导演、厂艺委会主任、顾问。先后为《追捕》、《鸳梦重温》、《铁面人》、《现代启示录》、《卡桑德拉大桥》、《尼罗河上的惨案》、《老枪》、《雾之旗》、《幸福的黄手帕》、《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新干线大爆炸》、《姿三四郎》和《大闹天宫》、《毛竹》、《知识老人》等约五百部译制片、美术片、科教片配音。
其中担任主配的日本影片《追捕》、朝鲜影片《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于1979年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后兼任译制片导演,执导了《兆治酒馆》、《铁面人》、《罪行始末》、《总统轶事》、《威尼斯面包师的儿子》、《十四个冬春》、《远山的呼唤》、《谜中之谜》等译制影片。
其中《远山的呼唤》(兼主配)获文化部1981年优秀译制片奖;《谜中之谜》(兼主配)获1989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译制片奖。
毕克先生生前为上海电影译制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演员、电影译制导演、上海市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此外他还担任上海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视表演艺术学会常务理事、顾问。 毕克先生于1931年出生在济南,一直喜欢戏剧与电影。1952年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即今天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开始从事电影译制配音工作,当时只是配各种配角,毕克仍仔细揣摩每一句台词,一丝不苟,如《孤星血泪》中的铁匠,戏很少,却给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大量阅读名著,理论书籍和广泛向其他演员学习,这一阶段为后来的配音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9年为了给即将召开的第三届文代会献礼,上海电影译制厂翻译制作了民主德国影片《阴谋与爱情》,毕克配男主角斐迪南,让人感到声音明亮,富有魅力,感情细腻,配音切合影片人物感情。
因此,他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很多爱情片男主角配音,如《琼宫情史》中的西班牙使节,《鸳梦重温》中的失忆者史密斯上校,《白痴》中的那个为了钱竟心甘情愿接受将军的情妇做自己新娘的年轻的将军秘书。
这一阶段最著名的作品是他在《音乐之声》中的配音冯屈普上校,对唱和台词之间的衔接处理的极为精当,影片公映之后风行全国,至今仍被视为译制片经典之一。 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开始,毕克开始新的探索,以突破配音类型化为目标,从配感情细腻的爱情片男主角转变为配正直,坚毅,智慧的角色,如灾难片《卡桑德拉大桥》中镇静勇敢的张伯伦医生和《远山的呼唤》中的田岛耕作。
这一时期毕克完成了他对两个角色的经典配音:《尼罗河上的惨案》中比利时大侦探波洛和《追捕》中的检察官杜丘冬人。
尼罗河上的惨案集中了当时所有的上译配音精英,被成为“译制片的盛宴”,毕克把波洛的慵懒、自负、智慧的性格气质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后长达近三十分钟的近乎波洛独白的案情分析更是被毕克处理的扣人心弦,他历数在座的每个人都有作案动机和作案时间,但他们都不是凶手,直到最后,他详尽地叙述了真正凶手的作案过程,终于使凶手无处逃遁。在严密推理中又透出一点幽默与调侃。
在《追捕》中将高仓健冷峻、刚毅的风格充分体现出来,尤其是在天台上与邱岳峰配的堂塔医生的最后对决更是被人称道。
毕克也曾为反面人物配过音,如《金环蚀》中的神谷,《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中的伊藤博文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致于朝鲜电影代表团来上译厂访问时曾惊呼:“怎么你们选的演员跟我们的演员声音那么像,简直就像我们那些朝鲜演员自己在讲中国话。”
另外,毕克还参与了很多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动画片的配音,如《哪吒闹海》中的李靖,《天书奇谭》中的袁公,《国王与小鸟》中的很有哲学意味的鸟等,特别是12集系列木偶彩色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中的阿凡提,他采用一种表面谦卑恭顺而暗藏调侃和讽刺的声音充分表现了阿凡提对地主高利贷者的戏弄。
他与另一位配音大师邱岳峰所配的阿凡提与巴依老爷的对手戏更是精彩,“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等台词脍炙人口。
除了为角色配音,毕克还擅长旁白,如他在《少林寺》、《斯巴达克斯》里均担任旁白,特别是他为《悲惨世界》配的旁白,不仅推进着情节的发展,更完美的再现了原作浓厚而沉重的历史感;最令人值得纪念的是,毕克先生生前的最后一部配音作品亦是担任旁白——经典电视连续剧《围城》(1990年)。 1980年代初开始毕克逐渐也从事译制导演工作,在不影响自己配音工作的同时,和著名配音员,译制导演苏秀合作翻译制作了《远山的呼唤》和《姿三四郎》等电影和电视剧,其中《远山的呼唤》获得文化部1981年优秀外国译制片奖。《姿三四郎》轰动一时。他尽心帮助和辅导青年演员,善于启发演员,爱护演员的情绪,同时又十分的严谨,一丝不苟。
著名配音员曹雷曾经回忆在配一个默默抽泣的背影的哭声时,因为不用对口型,她酝酿好感情转过身去大哭,哭到一半被毕克叫停,因为她哭的节奏和屏幕上演员肩膀的抖动频率不同。
1980年代末毕克患上了喉部疾病,这使得他不得不彻底离开了配音这个职业;在他的晚年,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曾希望他为自己的新片《铁道员》配音,毕克也曾试图接受,但严重的疾病让他不得不放弃。
疾病恶化后,他已经说不出话,就给年轻演员做口型,做翻译,通过在纸上写字做指导;2001年,一代配音大师毕克先生与世长辞,终年70岁。
为了纪念他对配音事业的贡献,毕克逝世后,追悼会上没有演奏哀乐,而是用他在《尼罗河上的惨案》中为波洛配的大段案情分析代替。 乔榛感慨万千地追忆起与毕克老师的无数次难忘的合作经历,乔榛清晰地记得与毕克的第一次合作:“那是70年代给《红菱艳》配音。他在话筒前的感觉与片中的角色惊人地相似,整个人完全沉浸在影片的氛围中。尽管那个美术设计师并非主角,但他却认真地对角色进行反复琢磨。这种对自己近乎苛刻的创作态度,影响着每一个与之合作的演员。”
毕克先生病重之时,苏秀曾特地从杭州赶来上海到医院看望毕克,他人很消瘦,由于完全丧失了呼吸功能,只好切开气管,依靠呼吸机帮助维持生命。可是他头脑清晰,思维活跃,对很多往事都记忆犹新。但过些时候再去看他时,他已经人都变了形,医生说他上次病危抢救过来以后,耳朵聋了、浑身都肿了,但他心里依然明白。苏秀在板上写“医生说你比前一阵好很多。”他苦笑着摇摇着,口型清晰地说“不可能。”
苏秀说,有一段时间,电视台不停地播放了一些老的译制片。像《音乐之声》、《琼宫恨史》、《尼罗河上的惨案》等等,都是由毕克担任主要配音演员的。苏秀还在想,下次去看他,不再问他“胃口好吗?”“睡得好吗?”而是跟他谈谈当年配音这些影片时的趣闻逸事,让他能得到一点短暂的欢乐。“但我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实现,他却已经走了。”
F. 求邱岳峰配过音的所有电影
《伟大的公民》,
《安娜•卡列尼娜》,
《警察与小偷》中的小偷,
《科伦上尉》,
《白夜》中的幻想者,
《漫长的路》中的十等文官,
《第四十一》中的白军中尉,
《称心如意》,
《凡尔杜先生》中的凡尔杜,
《大独裁者》中的犹太理发师,
《列宁在一九一八》中的托派卡尔达绍夫,
《悲惨世界》中的小店主德纳第耶,
《巴黎圣母院》中的神父,
《金环蚀》中的奸商,
《简•爱》中的罗切斯特,
《雾都孤儿》,
《红菱艳》中的雷蒙托夫,
《红与黑》,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猜一猜谁来赴晚宴》中的父亲,
《修女院院长约安娜》中的苏林神甫,
《化身博士》中的杰柯大夫,
《脚印》,
《三剑客》,
《在阴谋者中间》,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
《红莓》中的囚犯,
《白衣少女》
暂时能找到的只有这些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简•爱》里的罗切斯特,印象非常深刻。
以前还没有VCD、DVD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听收音机,尤其爱听广播里的电影录音剪辑,因此也就对当时的配音演员和他们的声音都特别熟悉,邱岳峰、李梓、乔榛、毕克等都是我非常喜欢的配音演员。
居然能在网络里看到这样的问题,让我感觉很亲切,虽然去查找也要费一些时间,不过也算是很好的回忆了,希望这个答案能对你有些用处。
G. 寻找最悦耳的声音,中国著名配音演员都有谁
1、边江
边江,1982年5月24日出生于河北秦皇岛,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02级高职配音班,中国内地配音演员、配音导演、演员 。
2004年,边江首次接触配音行业,为日本爱情电视剧《我的太太是魔女》的中文版配音。2009年,在青春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中为上官瑞谦配音。2010年,首次接触游戏配音,参与单机游戏《古剑奇谭:琴心剑魄今何在》的配音。
2012年,首次担任电影的配音导演,执导恐怖电影《笔仙》的配音工作;同年8月,为古装武侠电视剧《笑傲江湖》中男主令狐冲配音。
2、季冠霖
季冠霖,1980年1月出生于天津,中国内地配音女演员,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2000年季冠霖考入天津师范大学,在校期间为近百部译制片配过音。后凭借电视剧《张大千》中的表现,获得认可正式成为配音演员。2006年在《神雕侠侣》中为小龙女配音。
2007年参与科幻电影《变形金刚》的配音。2009年在《倚天屠龙记》中同时为赵敏、周芷若配音;同年参与灾难电影《2012》的配音。
2011年在《仙剑奇侠传五》中为唐雨柔配音,首次为国产单机游戏配音;同年在《甄嬛传》中,为甄嬛配音。2013年在《笑傲江湖》中为东方不败配音。
2015年在《芈月传》中为芈月配音,2016年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为女角椿配音。2017年,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为杨幂饰演的白浅配音。
3、张杰
张杰,1978年11月27日出生于中国北京,729声工场创始人,配音演员、配音导演。2002年开始在网络上进行业余配音活动;2005年与X-Ray、老房,共同组织成立729配音组。2006年张杰进入专业配音行业。2011年在古装剧《甄嬛传》中为太医温实初配音。
同年在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五》中为龙幽配音 。2013年在其同系列作品《仙剑奇侠传五前传》中为龙溟和龙幽配音,同年在古装剧《古剑奇谭》中为百里屠苏配音。2015年出演网剧《灵魂摆渡2》,同年担任动画《狐妖小红娘》配音导演及东方月初配音 。
2016年,在电视剧《老九门》中为齐铁嘴配音,在古装剧《青云志》《青云志2》中为张小凡、鬼厉配音,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为赤松子配音,同年7月创建729声工场。
4、乔诗语
乔诗语,1986年8月3日出生于山东青岛,中国内地配音女演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乔诗语配音首部古装剧《母仪天下》。2011年为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五》中第二女主角小蛮献声 。
2015年7月,乔诗语第四次为仙剑系列献声,为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六》中的洛昭言配音。12月,在古装穿越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中为女主角张芃芃配音。2016年,在民国悬疑剧《老九门》中为尹新月配音。
2017年,在古装玄幻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为迪丽热巴饰演的凤九配音。6月,为古代传奇爱情剧《楚乔传》中的女主楚乔配音。
5、刘校妤
刘校妤,原名刘露,女性配音演员。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8月,在校园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中为小渔配音。2010年7月,在单机游戏《古剑奇谭》中为巽芳配音。
2011年2月,在都市言情剧《回家的诱惑》中为艾莉配音。2012年7月,在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四》中为韩菱纱配音;同年12月,参与古装宫廷剧《美人无泪》的配音,为海兰珠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