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推荐几部电影:(反对种族歧视的)谢谢~!
1、撞车
2、飓风
这是一部关于美国种族歧视的电影。黑人拳王鲁本卡特遭警察诬陷坐了三十年冤狱,几经周折才重见天日的故事。影片对美国的种族歧视现象进行了抨击和剖析,导演的立场颇值得赞赏,他并非单纯抨击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他还试图传达一个信息,并非所有的白人都有种族偏见,白人和黑人之间应当对话而不是对立,并且导演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情节和演员鲜活的表演来表达自己的主张的,有些部分拍得还相当感人。
黑人拳王鲁本卡特似乎天生和警察有仇,十一岁时就被送进感化院(相当于我国的少年犯劳教所),后来自己越狱去当了兵,并且苦练拳术,拳台上他风光无限,把一个个对手都揍趴下。一个拳王应该是很有社会地位的,可是他还是没能逃脱牢狱之灾。他被腐败的警察诬陷,被判了三个终身监禁(美国的法律就是这么有意思,简单的加法,不像我国,甲罪判十年,乙罪判八年,两罪合并执行十五年,可以打折的。)一个黑人青年读了鲁本的自传之后被深深感动,决心和自己的几个白人朋友一起帮鲁本洗脱罪名。大概导演太过专注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自己的政治诉求,情节上有些地方值得推敲,监狱也并非如某些监狱片描绘的那么黑暗,有个狱警甚至和鲁本成为了朋友,而典狱长似乎也格外照顾他。另外有一个十分讨厌的地方就是结尾的“好莱坞式欢呼”,纵观众多好莱坞影片,只要是最后取得了成功,一定会有集体欢呼的场面,有时甚至欢呼的有些无厘头,本片中得知鲁本被释放的消息之后满监狱的牢犯都欢呼雀跃如同过圣诞节一般--这些人犯不着吧!并且白白坐了三十年牢,即便洗脱了冤情算是胜利吗?不过总体上这些缺点还是瑕不掩瑜,本片仍不失为一部佳作。
黑人演员当中我最喜欢的是塞谬尔 杰克逊那种剑走偏锋的类型,丹泽尔华盛顿虽然是影帝,但是却对他印象不是很深刻――直到看完这个片子以后。在本片中他成功塑造了鲁本卡特这个人物,其表演功力不容小觑。在他被送进监狱以后,他拒绝穿囚服一段很精彩,而被关紧闭时他内心冲突的表现,以及后来在遇到朋友以后内心情绪的剧烈变化都表现得非常生动――内心情绪的表达往往是很困难的。他对一个囚犯的心理把握的非常细腻,如何才能适应监狱的生活呢?无欲无求。这样心才能觉得自由。这样的诠释是非常生动的。丹泽尔华盛顿为了本片准备了两年并且认真的练习打拳,力求表演的成功,最终他的辛苦也没有白费,他凭借本片折桂金球影帝。
3、炎热的夏夜
在美国南方密西西比河沿岸,有一座城镇叫斯帕特。这个城镇既小又穷,而且种族歧视十分严重。芝加哥的一位大企业家科尔伯特,为了帮助这个小镇摆脱贫困,来到这里招工建厂,不料在一个十分炎热的夏夜被人谋杀,身上的900美金也不翼而飞。
多年来斯帕特的治安情况一直比较平静,这起意外的谋杀案,令刚上任两天的盖尔斯警官一筹莫展。他便指派警官萨姆设法搜寻嫌疑犯。当萨姆来到火车站,看到一个黑人觉得不顺眼,而且发现这个黑人带有许多现金,就不问青红皂白将他逮捕。哪料到,这个叫蒂白斯的黑人青年来头可不小,他是东部地区费城一名干练的刑事警察,这次是回乡探望母亲。
由于案情复杂,盖尔斯只好请蒂白斯帮忙,虽然他心里看不起黑人。就在这时,警官萨姆又抓住了一个名叫哈维的青年,在他身上搜出了死者的饯包和300元现金。警长盖尔斯武断地认定哈维就是凶手。然而,蒂白斯根据死者伤口的情况认为凶杀。随着调查的的深入,警长意外地发现自已的手下萨姆在案发的第二天去银行存入600美元。这下,警长又把凶手的帽子套在了萨姆头上。对此,蒂白斯却不以为然,并据理向警长盖尔斯说明另有凶手。盖尔斯固执已见,还对蒂白斯产生不满,甚至勒令他立即离开这里,不准插手此案。由于蒂白斯的出现,使这个斯巴达镇的种族歧视的黑势力十分恼怒,他们扬言"这个黑鬼活不到星期天"。一天,蒂白斯上街办事,突然遭到4名白人青年的袭击,好在警长盖尔斯及时赶到,蒂白斯才免遭暗害。
蒂白斯并未因此离去,依然努力搜集破案的线索。就在此时,一个名明叫珀迪的青年来到警察局控告萨姆强奸了他的妹妹,并使她怀了孕。蒂白斯觉得此事蹊跷,决定从中下手,打开凶杀案的缺口。蒂白斯打听到镇上有位专干非法堕胎的黑妇人,就立即走访了她。在费了一番口舌后,黑妇人告诉蒂白斯,珀迪的妹妹晚上要来打胎,那个使姑娘怀了孕的男子也会陪她一起来,就在说话间,珀迪兄妹闯了进来,同来的还有小吃店老板拉尔夫。对照以前搜集到的线索,蒂白斯一下子明白了拉尔夫就是他要抓的凶手。
蒂白斯把真相告诉了珀迪,气疯了的珀迪向拉尔夫扑去。拉尔夫开枪打死了珀迪,自己终于落入法网。拉尔夫在警察局里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全案真相大白。此时,警长盖尔斯对蒂白斯敬佩不已,并亲自把他送上了远去的列车,这算是他要表示的一点最大程度的诚意了。
Ⅱ 一部欧美电影有关老师的很久以前的电影叫什么thank什么的
1998年的《美国X档案》(American History X)。
又名《野兽良民》《美国历史档案》。
德瑞克温亚(爱德华诺顿)是一个极端聪明,可是却四处惹祸的青年,他崇拜新纳粹主义,仇视所有有色人种。他原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在学青年,有一个小康家庭,学校功课名列前茅,造成他充满仇恨的性格主要是因为幼年时父亲被黑人所射杀以及父亲对他灌输的种族歧视思想,他将所有的悲伤与愤怒,转成对付有色人种的力量,他崇拜纳粹党,将书房贴满了希特勒的照片纳粹的图腾,更在身上刺上纳粹的万字图腾,同时积极地收编社区里的被有色人种欺负的白人青少年,成为他的白人势力,到处迫害有色人种的商家,让种族之间的对立更加明显,在一次与黑人的冲突中,他射杀了两名黑人,被判刑入狱,可是无形中却更加确定他在该帮会中的个人崇拜式领导地位。
他的弟弟丹尼(爱德华福龙)一样是位聪明绝顶的学生,视他哥哥为新一代的白人英雄,效法他的行为,眼见丹尼就要踏入他哥哥的後尘,於是他的老师规定他,要他回忆当时他哥哥的种种行为,编写成一份报告,透过这份报告,我们可轻易地看出这个家族的悲伤过去与无奈,这份作业的名字就是『美国X档案』。在狱中的德瑞克并不好过,他身上的新纳粹标记使他成为黑人注意的焦点,使他不得不与许多和他一样的新纳粹白人靠拢,以求自保,可是他因为工作的关系,竟然与一个黑人结成了好朋友,在此同时,他发现自己所投靠的团体,还有吸食毒品等其他不法行为时,这使他的高贵白人梦想完全破灭,他决定要脱离他们,可是结果却是一顿狠狠的修理。
这一次的教训让他对自己的过去充份地反悔了,回首过去因为年少无知所闯下的大祸,他决定不顾一切痛改前非,但是他故乡的同伴与女友都不知道他的想法,只顾着他的出狱疯狂地喝酒庆祝,这个当时他所组织的白人战士团,已经比叁年前大了将近十倍,但是他深深明了,这个组织已经被有心人士给利用了,於是他告诉他的女友,他要离开他们了,并且带着他的弟弟,永远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并且代替已经过世的父亲,重新让这个家走回他该走的方向,也要弟弟好好的念书。而他的女友和同伴却无法理解他,责怪他牢狱生活改变了他,他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德瑞克。随后他与派对里的同伴们产生了冲突,并且借助手枪逃离了聚会场所,带弟弟来到一个空旷处述说他牢狱生活中的醒悟。
令人遗憾的是,在德瑞克认为事情已经变的安定的时候,传来了参加派对的一些伙伴被黑人砍伤,而整个组织非常暴躁,急欲反击,警方希望德瑞克用他曾经的威信来稳定帮会。他答应在送丹尼上学之后帮助警方,不想,丹尼旧时惹怒的一个黑人将丹尼枪杀在了厕所里。影片在德瑞克的悲伤中结束,似乎预示的一个轮回的开始。
Ⅲ 美国海军电影,描述种族歧视的教育片我需要电影名字。
是不是《Men of Honor》,2000年的电影,讲述第一个美国黑人潜水员的真实故事?
我爱死了,中文片名好像是《怒海潜将》,又有人说叫《壮志潜龙》,说的是第一个黑人潜水员(由Cuba Gooding Jr.主演)在受训时受尽歧视,以为白人教官(Robert De Niro)专门针对他,没想到教官其实是为他好,就因为是第一个黑人,就因为别人都歧视他,更要通过最严格的考验,这样别人才无法挑剔。然而快到最后考试前,他却腿断了(忘了是什么原因),结果他仍然忍着剧痛训练自己,最后终于光荣地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潜水员。结局部分蛮让人感动的。
就算不是,也推荐楼主去看看。
Ⅳ 给几部反映种族歧视的电影,要PPS搜的到的
《美国X挡案》 《死无葬身之地》 《自由作家》 美国黑帮 美国往事。通天塔。杀死一只知更鸟。费城故事。
卢旺达饭店。种族冲突为主。也有歧视的成分在里面。
《撞车》奥斯卡获奖影片
上诉都是种族歧视类电影。
Ⅳ 帮忙找部电影,白人漂亮女教师把一群有种族歧视心理阴影的黑人学生从仇视白人学生变为和白人学生成为朋友
街头日记剧情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奥斯卡影后希拉里·斯旺克真情出演。
Ⅵ 有一部讲述大学橄榄球的电影,主线是关于种族歧视的,叫什么名字啊
《光辉岁月》Remember the Titans 更多中文片名:冲锋陷阵 / 热血强人 导演:Boaz Yakin 主演:丹泽尔·华盛顿 、威尔·帕顿 、伍德·哈里斯 对白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2000年9月23日 美国 类型:剧情/运动 片长:113 min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1971年黑人橄榄球教练赫尔曼·布恩冲破种族歧视,带领黑白球员组成的队伍打开胜利之门。因为中国队冲击2002年世界杯时,米卢指定球员观看此片而在中国声名大躁。 黑人美式足球教练─布教练〔丹泽尔·华盛顿饰演〕,在种族融合的政策下,来到一所白人高中担任足球教练,同一时间,黑人学生也由另一所学校被迫转学到此。一向以白人为主的维吉尼亚小镇,顿时之间来了许多陌生黑人面孔,对高中学生而言以及他们的家长造成不小的震撼。布教练从一开始遭到所有人的排斥到凭著自己的信念以及白人副教练的配合之下,成功地将这一只长败军的黑白混合美式足球队伍推至冠军宝座,同时也成功写下黑白融合的成功案例。
记得采纳啊
Ⅶ 一部美国电影讲了一位教授,上课时有黑人学生缺勤,随口说了什么话,被指种族歧视,被迫辞职。请教片名
名为《人性污点》。
Ⅷ 求一部美国电影的名称 核心是种族歧视 内容是讲一个老师如何改变她们班同学
是希拉里斯万克主演的《街头日记》
加利福尼亚,长岛,在踏进当地威尔森高中的第一天,热血的菜鸟老师艾琳·格鲁维尔(希拉里·斯旺克饰)还是个满怀希望要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派。然而她将要面对的,是在LA暴动之后,各种族之间暴徒械斗一触即发的长岛,连本来应该不闻窗外事的学校也不例外。 艾琳的班级里,全是被其他老师放弃的青少年,非裔美国人、拉丁美洲人、亚洲人,班级里不仅族裔混杂,都是附近贫困街区的孩子,甚至还有小混混和黑帮团体成员,他们对学习没有丝毫热情。艾琳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热情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她却并没有同其他成年人一样避之唯恐不及,而是学着真正聆听学生的心声。 逐渐开始了解学生们的世界的艾琳,痛心地发现这些不过十来岁的孩子们,每天不得不挣扎着在街头暴力中生存,能平安无事地度过每一天就是他们最大的希求。于是艾琳借鉴二战时安妮·弗兰克的做法,让学生们利用日记写下点点滴滴的遭遇,互相分享互相倾诉,从生活里找到希望与自由。从艾琳那里,学生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一本“街头日记”竟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使他们得到了救赎!
Ⅸ 寻电影名,故事发生在南非,白人和黑人拳击,反对种族歧视教白人男孩拳击的人是摩根弗里曼演的。
准确的说 摩根弗里曼没有关于拳击运动的电影...
更正一下,是有相关电影,而且不止一部。
你说的应该是 《小子要自强\The Power of One》1992年。改编自布莱思·考特纳的同名小说。导演约翰·艾维尔森曾执导《洛基》等影片。这部感人至深的影片交织着无畏的勇气,男人间的友谊,对正义的不舍追求和悲惋动人的爱情故事。更揭示出南非人民在二战中所承受的伤痛与苦闷。影片提出,要改变这种情况不可寄望于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而要靠每个人都改变自己的观念,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并愿为了信仰而奋斗一生。这个观点也正是原著中所着力强调的。值得一提的还有本片的配乐,汉斯·基莫使用了纯粹的非洲部族音乐,有效的烘托了原始的非洲气氛。不仅使得本片的原声碟成为发烧友的珍藏,更催生出了日后荣膺奥斯卡最佳配乐的《狮子王》。本片获得1993年度美国政治社会电影评选最佳人权电影奖。
剧情简介:1930年的非洲,种族歧视仍然很严重。白人儿童P.K.在这里长大,作为一个英国孤儿,他备受歧视和欺侮,唯一的朋友是来自德国的作曲家多克。随着战争的爆发,多克被英国兵抓入监狱。P.K.也随之入狱。在狱中他结识了黑人拳击手皮尔,后者不仅教会了他如何用拳头保护自己,也让他明白了种族歧视的根源。当目睹了皮尔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生命之后,P.K.立志此生将为消除种族歧视而战。出狱后的他,无视当局的禁令跑到种族隔离区去教书。还邂逅了美丽迷人的玛丽亚,两人坠入爱河,玛丽亚不幸成为种族斗争的牺牲品。深爱着她的P.K.抑止住自己复仇的冲动。毅然的在消除种族歧视的路上坚定的走下去。
Ⅹ 寻找一个电影
我首先回答的,分请给我
片名:Freedom Writers
译名:自由作家
导演:理查德-拉格拉文尼斯(Richard LaGravenese)
主演:希拉里-斯万克(Hilary Swank)
艾美达-斯丹顿(Imelda Staunton)
帕特里克-德姆西(Patrick Dempsey)
斯科特-格伦(Scott Glenn)
类型:剧情/改编/传记
片长:123分钟
级别:PG-13(涉及暴力内容和粗口)
发行:派拉蒙
上映日期:1月5日(美国)
剧情简介
1994 年的秋天,二十四岁的老师艾恩·格鲁维尔站在了她的第一群学生面前, 这群孩子们都来自最贫穷的底层社会,并且生活在严重的种族歧视之下。他们从来不曾听过老师的话,甚至开始打赌艾恩会在什么时候被气走。艾恩想尽各种方法希望跟他们好好相处,结果总是失败。
直到一天,一幅关于非洲和美国的种族讽刺画在教室里流通的时候被艾恩拦截了, 里面的内容让她想到了当年二战中纳粹对待犹太人的态度。此时的艾恩开始意识到,这群学生的叛逆和愤怒可能来自他们生活的那个充满暴力的世界。在她的讯问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了他们的手, 揭开他们的衬衣展示出身上的累累伤痕……
影片阵容
两届奥斯卡影后得主的希拉里·斯万克将倾情出演扮演“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女老师艾恩·格鲁维尔,并且亲自担纲本片的制片人。鉴于自己两尊小金人都是以男人婆的形象胜出,希拉里·斯万克深感转型之事迫在眉睫。今年她先在《收割》中以“不怕鬼坚韧女”的形象过渡了一下,然后又以“荡妇造型”出现在了《黑色大丽花》中,然后就是本片,在2007年她选择以“机智奉献女老师”的形象继续吹响自己转型的号角。光是看她在海报上的纯良造型就可略窥到此次角色的风格。老实说,斯万克长了一副硬朗的男性化面容,要想转型成功,恐怕外形上的说服力较小,只能靠自己出神入化的演技了……
幕后揭秘
这是一个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电影,经过艾恩·格鲁维尔治疗的孩子们由一群沮丧的青少年成长为具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后来,他们自己筹集基金,邀请那些在二战时期勇敢保护自己家庭的荷兰妇女们到加利福尼亚参观并与她们交流,同时,他们还写信邀请了那本萨拉热窝少年日记的作者扎拉塔·弗里伯维克到加利福尼亚做客,与他们共度了5天时间,聊天并交换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这些交流活动进一步加深了艾恩带给他们的信仰。
1997年,孩子们组织了一场“灵魂的回声”的筹款音乐会,用筹得的款项参观了华盛顿,并把自己的日记带给了教育部长。后来,他们还通过资助到了纽约,德国,波兰,阿姆斯特丹和萨拉热窝旅行,去亲自目睹和体验了那些书上提到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