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红日》,真实的孟良崮,真实的张灵甫,真实的兵
有网友曾说过,看电影《红日》怎么这么像《南征北战》呢。
没错,这两部电影取材的 历史 时间段和事件大体相同,因此在很多剧情上有相似的地方。
只是,这两部电影还是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红日》对 历史 事件和 历史 人物是偏于写实的,片中很多地名和人民以及战斗过程都是 历史 上真实存在的,而且改编幅度并不算大。
因此,《红日》算是老电影里对解放战争描写比较细致和真实的一部电影,观赏价值和 历史 参考价值极高,只是有些写实也曾给这部电影带来麻烦。
本文将从《红日》创作背景、拍摄过程、角色和演员等各方面回顾一下这部电影。
一、经典小说由六纵指挥员创作
电影《红日》改编自同名小说,而小说的创作者则是孟良崮战役的亲历者,华野六纵宣教部部长吴强。
华野六纵,和整编七十四师就是一对宿敌。早在苏北涟水之战时双方就打得不可开交,二战涟水,当时还叫六师的六纵损失惨重还丢了涟水城,指挥员王必成差点被撤职,但同时他们也把七十四师打得伤了元气,为孟良崮覆灭埋下了伏笔。
从涟水撤退到莱芜战役,再到孟良崮决战,六纵最终报了仇。在战役结束后,六纵宣教部部长吴强看到躺在门板上的张灵甫遗体,他大为感慨,从此立下了将涟水到孟良崮这个过程写成一部小说的决心。
1957年,在经过艰苦写作后,《红日》出版,这部小说得到了涟水、莱芜和孟良崮战役亲历者粟裕、王必成和江渭清等指挥员的帮助,再加上吴强对参战部队的了解,以及对国民党被俘官兵的采访,因此其 历史 价值和文学价值都极高。
2019年,《红日》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小说典藏。
二、《红日》拍摄并不顺利
《红日》的电影剧本从1960年2月开始筹备,但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多重挫折,有关部门对剧本情节、人物等细节意见不一,导致剧组创作几易其稿,最终在一年多以后,第五稿才正式通过。
上海电影制片厂马上组织演员们去体验生活,我军演员和当年《南征北战》剧组一样去了崇明岛驻军那里,而饰演张灵甫和参谋长的演员舒适和程之则去了一个特殊的地方,南京军事学院。因为当年七十四师的参谋长魏振钺彼时正在那里当军事教员,他向两位主演全面介绍了七十四师覆灭的经过以及张灵甫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
剧组到山东外景地拍摄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大家都吃不饱吃不好,导致很多人肠胃闹病,饰演团长刘胜的里坡发挥农业特长,弄来了萝卜种和茄子秧在剧组驻地旁边种,虽然没有油水,起码部分解决了剧组人员吃不饱的问题。
饰演七十四师旅长的于飞,在片中的吃相很粗犷,显得不像是一个高级将领,这里面除了人物塑造的需要之外,弄不好也和剧组吃不饱有关吧。
《红日》在集中拍摄时赶上夏天,但片中有不少冬天的戏,演员们只能穿着棉袄演戏,尤其是室内戏更为艰苦,饰演我军参谋长的中叔皇甚至中暑晕倒。
该片在拍摄完成后,虽然在陈毅元帅的过问下顺利上映,但之前在过审时也曾遇到过一些困难,主要集中在一些人物上,尤其是关于“美化”张灵甫和“丑化”我军战士方面。
三、《红日》的演员和人物
《红日》和《南征北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该片的部队层级划分很清晰,从军长、师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到战士,其中只有师一级和营一级的人物刻画较少,其他各层级都有代表性角色,其中着墨最重的主要是三个角色。
军长沈振新,饰演者张伐。
沈振新这个角色的原型明显是时任六纵司令员王必成,但王必成的外号是王老虎,和沈振新的气质有些出入,张伐饰演的沈振新明显比较儒雅和睿智。
其实,笔者认为,沈振新的原型是王必成,但不一定就必须完全照搬王必成的气质,在片中并没有我军更高领导露面(只有声音),因此在沈振新身上也可能融入了更高级指挥员如粟裕的某些气质特征。
张伐是一位著名英俊小生,饰演军人似乎不是强项,单就沈振新这个人物来说,他塑造地相当不错,喜怒不形于色,仅用眉毛和眼神就可完美演绎情绪变化。因此你不能说张伐演王必成不像,应该说他演沈振新很好。
团长刘胜,饰演者里坡
刘胜的原型应该是六纵战将刘盛起,他带领部队在抢占垛庄和攻占孟良崮主峰战斗中表现出色,不过他并没有像片中刘胜一样不幸牺牲。
里坡饰演的刘胜,在打仗时很有冲劲,符合那个时代中层指挥员的形象,只是年纪稍显大了一些。
连长石东根,饰演者杨在葆
这个角色有人说有原型,也有人没有原型,笔者认为这个人物应该是没有具体原型的,因为石东根的形象符合很多基层指挥员的样子。
石东根在片中是一个有些鲁莽又很可爱的连长,打仗时嗷嗷叫,获胜时得意忘形,他酒后挑着敌人帽子骑马飞奔的镜头是这部电影的经典场面。
但也就是这个场面,在后来引起了诸多责难,有很多人认为石东根这个样子是在丑化解放军战士。
但是,《红日》的作者吴强不这么认为,很多真正打过仗的军人也不这么认为,据杨在葆回忆,当时很多部队的人看了电影都打听,这小子是哪部队的,演得也太像一个兵了。
当年出演该片时,杨在葆还是一个在校学生,他天生形象就比较粗犷,虽是大学生却把一个有点儿痞气的石东根演得很传神,直到几十年后,即使杨在葆演了那么多角色,走在大街上依然会有人拉住他:你是《红日》里的连长吧。
有意思的是,几十年后电视剧《红日》开拍,饰演石东根的演员耿乐和杨在葆年轻时几乎一个模样,真是神奇的选角。
在国民党方面,《红日》塑造的角色并不多,戏份主要集中在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和参谋长魏振钺身上,其中张灵甫是重中之重。
张灵甫这个人物传说很多,比较脸谱化的形象就是骄横,《南征北战》里的项堃主要表现的就是这个方面。
熟悉 历史 的读者知道,实际上张灵甫的形象是多面的,比如他是 历史 系出身,又会写一手好书法,因此别看很会打仗,实际上他还有儒将的一面。
此外, 历史 上的张灵甫并不是头脑发热导致被围歼在孟良崮的,实际上他是国民党前线将领里对战场感知比较敏锐也比较正确的一位,这一点像他的老上级王耀武,二打涟水时他的巧妙战术就让六纵损失惨重。真正将张灵甫送上绝路的是他的偶像和汤恩伯。
因此,《红日》剧组塑造张灵甫时力求真实,选择的演员也是大帅哥舒适。
看看这张舒适年轻时的照片,颜值绝不比张灵甫低,而且两人长相还有很多相似之处。
片中的张灵甫,表现出了骄横,也表现出了睿智,更有在大敌当前危急时刻镇定自若的表现,除了试图假投降一幕显得有些狼狈之外,他从头至尾在形象上都是一个出色的高级将领。
甚至于剧组在最后击毙张灵甫的画面处理上都非常有分寸,用了一只手和一把枪就拍完了,显然更艺术的同时也保留了张灵甫的形象。
以笔者对 历史 的了解,《红日》 里的张灵甫不论是颜值、气质还是表现,可以算是各种影视剧中最贴近真实人物的一个了。
只是,剧组这样的设计也引来了责难,那就是涉嫌美化张灵甫,但饰演张灵甫的演员舒适认为,把敌人塑造聪明一些更能彰显我们胜利的伟大。
参谋长,饰演者程之
这个参谋长的原型就是七十四师参谋长魏振钺,他为剧组提供了很多资料,再加上他当时正担任南京军事学院教官,因此这个参谋长的形象和张灵甫一样有睿智的一面,也有勇敢的一面。
程之是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四个坏蛋”之一,他演技精湛同时嗓音也很有特点,只是大家对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宝贝袈裟”。
多说一位,主要演员之外,笔者印象比较深的还有饰演阿菊的张桂兰,没有别的原因,主要是她的形象太突出了,算是那个时代的女神吧。
四、《红日》对细节的真实塑造
电影《红日》的取景地就在山东,因此一山一水一村一落基本上可以情景再现。
《红日》对细节的塑造也非常出色,笔者举几个例子:
连长石东根的手表,电影一开始的涟水战役,石东根看时间用的是大个的闹钟,平时由通讯员背着。
莱芜战役时,石东根缴获了一只手表直接戴在了自己手腕上,他后来意识到这是错误的,又让通讯员将手表上交归公。
等到孟良崮战役时,团长刘胜将手表发给石东根使用。
一块手表,连接三个战役,中间还涉及到部队三大纪律,可谓是一个经典的道具。
几门大炮,开头涟水战役,这几门大炮的使用者是七十四师,用来炮轰涟水城。
到影片结尾,同款的几门大炮再次出现,使用者是解放军,用来炮轰孟良崮主峰,虽然影片没有直接用台词交代,但足以说明问题。
《红日》里还有一个细节非常棒,那就是关于“解放战士”的,莱芜战役时解放军俘虏了马步生,他加入了解放军。但在孟良崮战役开始前,这个老兵油子对七十四师心怀畏惧,遭到了战士的反驳。
到孟良崮战役关键时刻时,这位解放战士在战友感召和鼓励下冲上了主峰,立了战功。
这个关于解放战士的人物塑造,是其他影视剧里少见的,尤其是老兵油子的形象更是罕见,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再现。
最后说一个让人“感动”的细节,《红日》里机枪手在冲锋时,身后居然还跟着一位扛弹药箱的副射手,看了那么多军事影视剧,这真是又普通又罕见的场面。
综上,《红日》这部电影,虽然在描写孟良崮战役的激烈程度上仍有不足,但其对细节人物的刻画非常真实且非常成功,因此其艺术价值和 历史 价值都相当高,属于老电影里的精品之作。
㈡ 翠岗红旗观后感
翠岗红旗观后感:艺术风格和叙事都满成熟的,平实而不取巧。《翠岗红旗》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张骏祥执导的题材剧情片,由于蓝、张伐主演,于1951年3月8日上映。
该片讲述1934年后,留在江西苏区宁都的家属向五儿坚贞不屈,历经磨难,终于与丈夫团圆的故事。1933年,江西苏区江营扩大红军力量,青年农民江猛子率先报名参军。他的新婚妻子向五儿鼓励他顽强战斗、 英勇杀敌。
翌年,猛子随军长征北上。大地主、“铲共团”萧镇魁卷土重来,猛子的父亲、乡主席江春旺、妹妹林仔均遭杀害。五儿迫于无奈,改名换姓逃亡他乡,在一个荒凉的土地庙里,生下儿子小鸿。
次日,由于孩子的哭声,她被萧镇魁的爪牙发现,迫不得已去地主封之固家当奶妈。一日,封之固得到走狗的密报,准备黑夜上山进剿游击队。五儿及时将这一消息传递给游击队,使匪军遭到挫败。
1949年,人民迅速南下。萧镇魁逃上翠岗山,妄图凭借险峻山势,负隅顽抗。五儿母子等群众也被裹胁上山。江营一带解放后 ,解放军了解到这一情况,便留下一个师负责剿匪,而师长正是当年的江猛子。
五儿得悉已来到山下,不胜欣喜,即将自己的身世向小鸿倾吐,并叫小鸿悄悄下山去找解放军。小鸿来到解放军师部要求参军,父子得以相认。小鸿提供了进攻翠岗山的路径,并担任部队的向导,终于一举全歼敌军。郁郁葱葱的翠岗山上,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
㈢ 电影红日中男主角的扮演者是谁
张伐(1919—2001 )。
黑龙江哈尔滨人,后迁居北平、上海。早年就读于华光戏剧学校,毕业后主要从事演剧活动。曾先后在上海剧艺社、苦干剧团、上海艺术剧团演出话剧《蜕变》、《大马戏团》、《秋海棠》、《夜店》等。1942年拍过一部《乱世风光》,主要从影生涯则始于战后,在“文华”、“中电二厂”、“启明”等电影公司主演了《太太万岁》、《夜店》、《鸡鸣早看天》、《街头巷尾》等影片,成为当时有影响的小生演员。1949年后在《翠岗红旗》、《红日》等影片中担任主要演员。
㈣ 由于是之于蓝牛犇等人主演的电影龙须沟是根据谁创作的
老舍。
《龙须沟》是冼群编导的剧情片,由于是之、于蓝、张伐等人主演,于1952年上映。该片根据老舍的同名话剧改编,讲述了北京龙须沟一带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命运在解放前后发生巨大变化的故事。
话剧《龙须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原本是为配合时事和政策宣传而创作的戏剧,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剧作完成于1950年,1951年2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焦菊隐导演。
介绍:
龙须沟是北京天桥东边出名的臭水沟,沟上住形形色色的卖力气,要手艺的劳动人民,这些可怜的下层人民,不但遭受臭沟的瘟疫,疾病的危胁,而且还遭受国民党反动派和恶霸,地痞,流氓的压榨,欺凌剥削和迫害。
侮辱、剥削、迫害和死亡在他们苦难的生活中紧紧追踪着沟上的每一个人,把他们逼向毁灭的深渊。北京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平物价,抓地痞流氓,修自来水,办合作社,装电灯,使人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所长,积极投身建设“程疯子”担任了自来水管理员。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龙须沟
㈤ 电影红日在哪拍的
电影红日外景取景地在山东栖霞县农村。1961年6月,影片正式开拍。摄制组赴山东栖霞县农村拍外景。该片被列为重点影片,需同时拍成宽窄两个银幕,拍摄时间和劳动量都增加一倍。
当时全国灾荒,摄制组虽受“特殊照顾”,能吃上高粱、玉米混合粉蒸的馍馍,但是这种食物下肚后会引起胀气,导致不少人肠胃闹病。他们住的是农村小学,用破课桌拼起来当床,翻身时皮肉被拼缝夹成一条条血印子,还被蚊子、跳蚤弄得彻夜难眠。
(5)电影演员张伐主演的电影扩展阅读:
电影角色介绍:
1、沈振新演员张伐: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睿智、深沉、坚毅、果断、稳重。为革命不辞辛苦,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对下级严肃亲切,情深而辞严。
张伐,早年就读于华光戏剧学校,毕业后主要从事演剧活动。曾先后在上海剧艺社、苦干剧团、上海艺术剧团演出话剧《蜕变》、《大马戏团》、《秋海棠》、《夜店》等。
1942年拍过一部《乱世风光》,主要从影生涯则始于战后,在“文华”、“中电二厂”、“启明”等电影公司主演了《太太万岁》、《夜店》、《鸡鸣早看天》、《街头巷尾》等影片,成为当时有影响的小生演员。1949年后在《龙须沟》、《红日》等影片中担任主要演员。
2、丁政委演员高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是沈振新军长的老搭档,负责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人,为人机智风趣,心思缜密,有力地支持着沈军长指挥作战。
㈥ 红日是谁主演的
你说的是电视剧《红日》吧
片名:红日
导演:苏舟
李幼斌饰张灵甫
尤 勇饰沈振新
杜雨露饰蒋介石
许月婷饰宋美龄
耿 乐饰石东根
宋 佳饰黎 青
史兰芽饰贾依宁
蒋林静饰红 姑
蒋昌义饰朱 斌
谷 伟 饰陈 毅
谢伟才饰粟 裕
张柏俊饰汤恩伯
杨和平饰陈诚
葛石柱饰顾祝同
另外1963年的电影《红日》
电影《红日》
导演:汤晓丹
演员名单
张伐饰沈振新
高博饰丁政委
中叔皇饰朱参谋长电影《红日》海报(1张)
李农饰曹师长
里坡饰刘胜
杨在葆饰石东根
舒适饰张灵甫
http://ke..com/view/89570.html?wtp=tt
㈦ 电影红日张灵甫的扮演者
电影《红日》中扮演张灵甫的是舒适。
角色介绍:
张灵甫, 整编74师师长。骄横跋扈,偏执狂傲,霸气剽悍,自信张扬,桀骜不驯,但又多了一份儒雅与冷峻。最终被我军击毙。
演员简介:
舒适(1916年4月19日——2015年6月26日),男,原名舒昌格,祖籍浙江慈溪,持志大学肄业。1938年后任青鸟剧社、上海大同摄影场、金星影片公司演员和编导。1952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在《红日》中饰演张灵甫家喻户晓。
2015年6月26日,舒适去世,享年100岁。
演员照片及剧照:
《红日》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片,由汤晓丹执导,张伐,高博、中叔皇、李农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1946年冬,我军在苏北涟水城与敌军“王牌”整编74师激战以后,主动北撤山东。战斗中连长石东根因鲁莽上了敌人假投降的当。接着在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企图将我主力吸引于孟良崮。沈军长切断74师退路,团长刘胜在战斗中牺牲,石东根连搭人梯攀上悬崖,直捣敌师部全歼74师,击毙了张灵甫的故事。
㈧ 征途的演员
《征途》是一部由颜碧丽、包起成执导的剧情片,该电影于1976年上映,片长100分钟。
《征途》的演员有郭凯敏、张伐、王素红、赵新、秦怡、吴大骏等。
1969年春,在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政策下,钟卫华等知识青年从城市来到边疆松树屯插队落户。青年们面对苏联在边境的军事挑衅,听到贫农社员关爷爷对老沙皇侵略暴行的血泪控诉,激起了满腔怒火,毅然向党支部表决心,要到祖国最边远的熊瞎子沟去创业建点,保卫边疆,建设边疆。
隐藏在松树屯达二十多年的日伪时期的汉奸张山,看到钟卫华等革命青年的坚强决心。张山到处造谣生事,阴谋破坏。妄图使青年们在熊瞎子沟站不住脚,扎不下根,要把青年们赶走。
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和贫下中农的亲切关怀下,钟卫华等青年坚决走与工农相结合的光辉道路,浩浩荡荡开进熊瞎子沟烧荒建点。由于张山的破坏,烧荒时火势蔓延,钟卫华带头英勇地冲进火海,用身体滚灭了烈火,保住了红松林。他们在与敌人的斗争中,在熊瞎子沟扎下了根,同时帮助战友认清了敌人。
生产队长于春保也在党的教育下和阶级斗争事实的面前提高了觉悟。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揪出了潜伏的敌人张山,活捉了特务"马熊"。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钟卫华、李德江、梅英姿、田小兵等知识青年到我国东北边陲插队落户,艰苦奋斗的故事。
㈨ 电影红日男主角是谁
导演 : 苏舟
演员 : 李幼斌 尤勇 耿乐 宋佳 杜雨露 史兰芽 蒋林静 许月婷 谷伟 谢伟才 虞军豪 王伟军 杨洪武 张弓 刘旭 王岗 蒋昌义 刘欣 左百学 张柏俊
编剧 : 赵锐勇 王彪
摄影/像 : 任鹏 刘继军
美术(设计) : 宋伟君
剪辑 : 王振
录音 : 丁艺
灯光/照明(设计) : 彭新贵
主题曲演唱 : 宋佳
出品人 : 赵锐勇
总监制 : 高克明 黎瑞刚 崔彬
总策划 : 万荣 何继昌 杨德建
制片人 : 赵锐勇
作曲 : 姚继军
具体如下:
李幼斌 ·饰演· 张灵甫
耿乐 ·饰演· 石东根
杜雨露 ·饰演· 蒋介石
蒋林静 ·饰演· 红姑
谷伟 ·饰演· 陈毅
虞军豪 ·饰演· 张小甫
杨洪武 ·饰演· 蔡仁杰
刘旭 ·饰演· 李运良
蒋昌义 ·饰演· 朱斌
左百学 ·饰演· 黄达
尤勇 ·饰演· 沈振新
宋佳 ·饰演· 黎青
史兰芽 ·饰演· 贾依宁
许月婷 ·饰演· 宋美龄
谢伟才 ·饰演· 粟裕
王伟军 ·饰演· 王胡子
张弓 ·饰演· 董耀宗
王岗 ·饰演· 丁善元
刘欣 ·饰演· 陈参谋长
张柏俊 ·饰演· 汤恩伯
希望我的答案,能给你带来方便。红日很好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