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迟志强是和许人也
迟志强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迟志强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曾经主演过《小字辈》、《夕照街》、《月到中秋》等影片,与当时的陈冲、刘晓庆、唐国强和潘虹等同是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演员”奖获得者。然而,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1983年,迟志强在南京突然被捕入狱,随后被南京市检察机关以“流氓罪”批准逮捕,监禁4年。全国舆论一片哗然。
由于表现良好,迟志强于1985年提前出狱。两年后,他根据铁窗内的生活创作、演唱的《铁窗泪》、《愁啊愁》等歌曲风靡大江南北,人称“囚歌之王”。但之后,随着社会对“囚歌”大肆流行的批判,迟志强再次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迟志强的经历可谓大起大落。他当年到底缘何入狱?从人生的至高点跌到最低处,他经历了怎样的心灵炼狱?如今,他是否能东山再起?近日,迟志强向本刊特约记者首次详尽披露了他20年来,如何从“流氓犯”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的痛苦历程……
1958年,迟志强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个市民家庭。迟家一共4兄弟,他排行老二。 他初中毕业时,长春电影制片厂招收演员,全国有16个指标。能歌善舞的他经老师推荐报名后,通过层层筛选,成为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培训班的学员。
1974年,16岁的迟志强参加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创业》,反响极好,接着因主演《小字辈》、《夕照街》等影片迅速走红。1979年,21岁的他与刘晓庆、唐国强、陈冲和潘虹等11位演员一起,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演员”,受到中央领导人接见。年轻的迟志强对事业上的成功得意不已。
1982年,迟志强到南京拍摄影片《月到中秋》时,“八九个男孩和女孩经常在一起玩,听着邓丽君的《甜蜜蜜》,跳贴面舞,看内部小电影”(迟志强语)。当时,他们根本没在意这种“超前”的行为是否影响到邻居休息,更没有想到是否引起了邻居们的反感,迟志强甚至还轻率地与一个女孩子发生了性关系。 结果,当1983年席卷全国的“严打”运动开始后,正在河北完县外景地拍摄《金不换》的迟志强突然被南京市公安局拘捕。原来,迟志强他们几个年轻人在南京时的行为,被邻居告发为“跳光屁股舞”,“集体搞不正当男女关系”了!此事被媒体披露后,一时间全国哗然。江苏省审判委员会迅速做出决定:迟志强一案,所有涉案人员均按“流氓罪”论处;迟志强的行为已构成流氓罪,监禁4年!
几乎没有任何过渡,迟志强就从“全国优秀青年演员”的巅峰状态跌到了人生的谷底。在监狱里,迟志强喝不下水,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有时候脑子稍微清醒,他的心里就充满了后悔、绝望和恐慌。他不停地问自己:当时自己怎么就发晕了?怎么会一点自制力都没有呢?4年的刑期满后,自己肯定不能再做演员了,接下来的生活该怎么办啊……
在监狱里呆了一段时间,他被转到了劳改队。这时候可以有人来看望了,可是他谁都不见;女朋友跟他分手之后,他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劳改队的同志一看情形不对,就直接把他送到了江苏花山煤矿,希望大量的体力劳动可以占据他思考的空隙,不让他胡思乱想。谁知,江苏花山煤矿竟因迟志强的到来成了全国知名单位。他第一次到码头卸煤时,不知道谁把消息放了出去,居然引来上千人围观。迟志强低着头,跟所有的犯人一样,光着肩膀走向了船舱,围观的人群立刻骚动起来:“看吧看吧,那就是迟志强!那个强奸犯!”8月的南京天气酷热,迟志强光着上身在船上默默地劳动着;岸上围观的人,有的朝他身上吐口水,有的朝他扔石子……迟志强不说话,汗水和泪水一起流下来,因卸煤而被完全抹黑的脸上出现了两道长长的悔恨的泪痕……
此后每次干活,迟志强总是出最多的力气,干最累的活,他希望能用劳动减轻内心的愧疚。由于表现良好,一年之后,他被提升为大组长。在服刑当中,除了参加劳动,他唯一的乐趣就是写日记,然后哼歌:“愁啊愁……悔恨的泪水啊……”歌声中充满了对自己以往荒唐行为的忏悔……
后来,为了丰富监狱生活,花山监狱决定发挥犯人的特长,成立文艺宣传队。迟志强进入宣传队后,表现良好,先后3次获得一等功。1985年5月,迟志强因此被提前释放出狱。
几度沉浮:“囚歌王子”速红之后再消失
出狱后去哪里?当时,哪个单位敢接受一个劳改犯?令迟志强意外而又感激不已的是,由于监狱方面对他评价很高,长春电影制片厂重新接受了他——但是已经无法恢复过去的编制,他不能拍电影了,只能去打杂。
剃光的头发还没有长起来,背着一只破包,迟志强回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他服务的对象是厂里所有的职工,工作内容是一切杂事,包括给员工维修房子、拉泥、运煤甚至端茶倒水,而一起干活的工友就是以前为他服务的、他从来没有正眼看过的杂工。在这里,迟志强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洗礼。
在同一个地方辉煌过,又摔落了下来,那种巨大的落差,迟志强最初总是难以真正接受。有一次,一位职工家的下水道堵住了,他和一位姓王的临时工一起去疏通,看到搭档速度太慢,他习惯地催促道:“快点!”没想到,姓王的临时工也是直性子,眼睛一翻便扔了扳手,说:“你以为你还是当年的电影演员吗?要快,你一个人干去……”迟志强只好一个人去干。
更尴尬的事情来自原来相熟的朋友。宋晓英、郭凯敏、陈佩斯这些老朋友怕他伤心,遇到他总是绕道而行。但是整个长影厂就那么大,总有相遇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大门口遇到了宋晓英,宋晓英拉着他的手叫了声:“强子……”他顿时受宠若惊,禁不住泪如雨下。此后,为了避免此类尴尬,迟志强戴起了墨镜,以免与那些老朋友对视。
迟志强改正错误的虔诚态度,逐渐赢得了大家的尊重。1986年底,著名编剧张笑天写了电影剧本《天鼓》,找到迟志强出演主角。迟志强欣喜若狂,尤其珍惜这次刑满释放后想都没敢想过的拍戏机会:剧组行程1万多公里,从青藏高原一直拍到上海吴凇口,他没有一句怨言。在青藏高原时,由于严重的高原反应,他6天6夜吃不下东西,但仍然坚持工作……他的愿望不高,只是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全国人民看到他已经改过自新了,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糊涂的“流氓犯”了。遗憾的是,这部作品因为剧组的经济问题,最终没有公映。但迟志强却自卑又自责地想:“是因为我的原因吗?”
但这次经历,重新唤起了他对电影的热爱。在打杂之余,他常常独自悄悄地去看电影。那段时间,在电影场的角落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戴着墨镜的他,他既是观众又是服务员,看完电影后,还得按照总务科的指示打扫卫生。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池代英的女孩闯进了他的生活。小池是杭州的一名会计,有一次到长春出差,朋友请她看电影,她在电影院认出了藏在墨镜后面的、落寞的迟志强。回到杭州后,池代英写信鼓励迟志强:“希望你能早日重返银幕。”不久,接到迟志强的回信后,池代英特地到长春看望迟志强。就这样,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池代英的爱情和鼓励,使自卑的迟志强终于获得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快乐。有时候,干活干得起劲时,他还会哼唱自己在监狱里谱写的歌曲。
事有凑巧,有一天,《电影世界》主编赵子明走过迟志强身边时,听到了他哼唱的《铁窗泪》曲调。赵子明饶有兴趣地说:“我们给你录歌,出盘磁带吧!”迟志强深感意外,他觉得那些歌词基本上都是自己真实感情的流露,是对父母、对以往日子的忏悔。就在他拿不定主意时,女友池代英及时来信对他进行了鼓励,希望他能借此机会走出当年的阴影,重新站起来。
1988年8月,《铁窗泪》整理录制完后就投入市场,没想到反响竟然空前地好。有的人在相亲时,有的人在商店开业时,有的人在过生日时……也不嫌“不对景”,嘴里唱着“愁啊愁,愁得白了头”。这种情景,连迟志强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本来是去打鸟,最后弄了只老虎回来!”
但是迟志强的腰杆还没有完全挺直,铺天盖地的批评就从天而降。很多人认为,迟志强还没有走出“监牢”的阴影,他把一种畸形的、反常的甚至不健康的情绪带到了社会上;还有人认为,迟志强完全是在卖弄自己的苦难骗取听众的同情……《铁窗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从大热到大冷,被人们说得一无是处。
迟志强委屈不已。他本来只想以自己的忏悔告诫所有的青年人,要懂法守法,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哪里知道会演变成这个样子?他问自己:你还活在过去的阴影里吗?
一番思考之后,迟志强做出了再次离开舞台的决定。他觉得,自己要想真的从头再来,要想忘记过去的阴影,一定要走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就这样,他又一次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这一次,足足消失了10年有余。
10年磨砺,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迟志强悄悄离开长春,到了杭州,与池代英结了婚。他琢磨着:什么职业才能让自己最快忘记过去,重新面对未来?
当时适逢下海成风,有几个朋友便拉迟志强入伙,“下海玩玩”。后来,6个人一起出资,在迟志强的老家哈尔滨开了一家酒店,取名叫“金事达酒店”。酒店的布置和装潢都是一流的,里面包括了餐饮、住宿、洗浴和娱乐等等项目。
酒店开业时,虽然没有大肆宣扬,但当哈尔滨人知道迟志强参加了金事达酒店的经营后,纷纷前来酒店聚餐,结果,迟志强成了纯粹的酒店“接待员”。当时,凡是有人来,一定点名叫迟志强作陪。要求多的客人,要他陪着唱歌;要求少一点的客人,就请他签名合影;最多的是要他陪酒……不管哪一桌,凡是来吃饭的,一定要在中途把迟志强喊去敬酒。有一次,两桌客人同时喊迟志强,他先去了离自己近的一桌,没想到惹怒了另一桌的客人。对方先是大声叫骂,看迟志强还没过来,就纷纷敲起了桌子。等到迟志强过去的时候,他们已经非常不耐烦了,其中一位客人发怒地把剩汤泼到了迟志强脸上,骂道:“不就一个烂歌星吗?太不识相了!”面对这种羞辱,迟志强还不能发火,南来北往都是客,要是惹得顾客不乐意,不是砸了酒店的生意吗?
这样的日子大概过了半年,迟志强经常被顾客灌得酒醉,直喝得胃出血。池代英心疼地说:“钱没赚多少,再这样你就‘交代’了。”
无奈,夫妻俩只得撤资,从此一直定居在杭州。妻子池代英在一家合资企业当会计,暂时没有工作的迟志强一有时间就去电影院观摩其他演员如何演出,有什么表演心得,他就在家里演给妻子看,为自己能在演艺事业上东山再起做扎实的准备。
随着儿子的出生,迟志强觉得自己该负起父亲和丈夫的双重职责了,便真正开始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不久,他看中了河北秦皇岛这一旅游胜地,和妻子商量之后,他和朋友合伙在秦皇岛开了一家小酒店,起名“名门酒店”。这一次,迟志强再没有用自己的名气做什么宣传,酒店财务由妻子池代英管理,经营也由朋友完全负责,他自己只是偶尔对酒店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更多的时候,他完全像一个普通员工那样给妻子和朋友打起了下手;有时候服务员太忙,他还要亲自端茶倒水……渐渐地,他不再被“坐过牢”的阴影笼罩了,变得自信起来,摘掉了自己的墨镜,能够平心静气地跟任何一个客人像普通朋友那样聊天了。在这种普通的生活里,他有段时间相当满足,甚至想就这样归于平淡,守着妻子,带着儿子,干点家务活,即兴表演节目给儿子看。可是,给儿子表演时,有一种声音总是在不经意地提醒他:回到舞台上去,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报答社会!
迟志强终于明白,在完全“消失”的这段日子里,自己内心里其实从来就没有放弃对电影的追求和向往,而是渴盼着合适的机会降临。2003年,机会终于来了,他应邀出演电视剧《鲁班大师》中的一个角色。该片在北京播出后,迟志强娴熟的演技受到了观众的普遍好评,不少观众评价:“他现在多了一丝平淡和从容。”2004年8月,他以6000元一集的“廉价”身价,再次主演了电视剧《尊严》。
《尊严》是一部描写监狱生活的电视剧,该片于2004年年底杀青,在一些地区播出后,迟志强塑造的犯人入木三分,感动了很多人。而迟志强深有感触地说:“任何人,在不同的环境都要有尊严。即使你是囚犯,也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而要活得有尊严,无外乎正确看待自己的过去。”
目前,迟志强已经签约了5部电视剧。但在采访中,迟志强却表示最希望将来能筹拍自传体电视剧《悔恨的泪》,并请好友刘晓庆和唐国强出演……经过20年的沉淀,迟志强终于又找回了自我,他直面过去,并在对以往的忏悔中真诚地活着。我们不知道他的那部《悔恨的泪》能否顺利开拍,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恢复当年的辉煌,可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人一生中做错一件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能走出这个阴影,不能直面过去,并重新站起来!
曾和刘晓庆、唐国强齐名
迟志强此次来宁是参加光阳大舞台的两周年纪念的演出,采访刚开始,记者就与他聊起了音乐,他连连摆手摇头,“现在好多人把我当成歌星了,这是个误解。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算起来,我这一生也演了20多部电影了。1979年,我主演《小字辈》、《夕照街》、《月到中秋》、《顾此失彼》等影片,而被全国观众熟知。1981年,我与刘晓庆、唐国强、陈冲、潘虹等11位演员一起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演员……”说到这,迟志强虽然一再表示他现在生活得很满足,但在谈话中记者还是能领略到他内心的那点挥之不去的惋惜,“如果当年不发生那事,我现在比唐国强、刘晓庆还有名气……”
失足南京不恨反爱
迟志强透露自己现在开始演戏了,在央视制作的电视剧《尊严》中饰演一个文艺青年,“他因种种原因后来也锒铛入狱。”此时,迟志强也主动解释了一番,“饰演这个角色不是因为我和他有相似的经历,而是这个角色曲折得令我兴奋。”从这个角色,迟志强也慢慢扯到了他自己当年的牢狱之灾,“是南京的公安抓我的,我记得在南京娃娃桥的点点岁月……”关于被抓的细节,迟志强没有细谈,而是不停地表示,“在那个封闭的年代,男人和女人是牵不得手的……如果是现在,我可能就不会进监狱了。”失足于南京的迟志强如今再踏上南京的土地有着一种特别复杂的情感,“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第二故乡的爱称,迟志强也给予了充足的理由,“在监狱一年多的生活中,我与很多狱友都相处得很好,如今我们还保持着不错的交情,狱警也成了我的朋友,每一次来南京,他们都特别热情。”
牢狱之灾让他饱受歧视
迟志强是因流氓罪被判刑4年,但因他在狱中表现良好而提前两年释放,他说他不忍回忆那狱中的生活,“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自由,那种没有自由的日子有点让我生不如死……”因为这段不光彩的历史,迟志强在日后的生活里也遭遇了不少的歧视,这样的歧视至今还时有发生,“有时一个戏想找我演公安,但导演总会思前想后,认为我这样的人去演一个公安会引起观众的误会,为了安慰我往往会重新安排一个角色给我,每到这样的境地我扭头就走,我觉得人都有失足的时候,但那一切都是过去,何必老停留在那里呢?”
如今家庭幸福美满
在《铁窗泪》中,迟志强创作了这样一段独白: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自由,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亲人和朋友,那迟志强现今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呢?他没有多作思考,脱口而出的是这五个字———美满的家庭。1985年从监狱出来刚回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迟志强被暂时安排到了照明车间,主要负责拍戏时举灯照明和一些零碎工作。当年10月的一天,迟志强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杭州姑娘池代英。初次谋面,这位南方姑娘也对这个东北小伙有了不错的印像,回家便寄来了一封信。迟志强说,虽然这封信已经有了二十年的历史,但至今他还记得信中的内容,“我以前看了你很多电影,觉得你很不错,谁都有失足的时候,但那是过去,你一定要重新振作起来经营以后的人生……”1988年5月21日,经过了近三年时间的甜蜜恋爱,迟志强与池代英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因为妻子不适应北方的生活,迟志强跟随妻子回到杭州定居,如今儿子已读高一,妻子也在一家通信公司做一个会计。对于妻子的评价,迟志强感慨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少不了一个优秀的女人,虽然我很不成功,但她很优秀。”
㈡ 讲老北京故事的电视剧或电影
北京故事的电视剧或电影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eGXUgBbaGfriML8DDeRNNw
电影部分《茶馆》,根据老舍原著改编,各有同名影视剧一部。《骆驼祥子》,根据老舍原著改编,各有同名影视剧一部,《剃头匠》,根据老北京传统手工艺人的一生经历制作完成。《大碗茶》,数字电影,为反应改革时期街道干部重新复苏老北京传统饮食的一部小成本影片。《我这一辈子》,根据老舍原著改编,各有同名影视剧一部。《城南旧事》,讲述了从台湾回归北京的一个女孩子,在北京生活时所发生的事情。《十分钟年华老去》节选《百花深处》,此为电影短片,冯远征主演。《西洋镜》,早期老北京时期初见胶片电影时的一些人物事,夏雨主演。《北京,你早》,反应改革时期,几个年轻人在社会中挣扎沉沦的影片。《夕照街》,描述了北京一群普通市民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情。《找乐》,一个老北京老人的退休生涯。《锅碗瓢盆交响曲》,改革时期一部尚可的影片,描述了北京年轻人的生活。《傻冒经理》,陈佩斯早年影片,京味十足,改革时期的北京故事。《甲方乙方》,冯小刚早年作品,风格京味十足,但内容欠缺。《我的九月》,京味儿浓郁的一部老北京风格的新北京故事,儿童片。《洗澡》,描述老北京澡堂子的消退,部分内容真实再现了老北京澡堂子里形形色色的事情。《人虫》,老北京有句话:这人要是精,成不了龙,也得成个“虫儿”。《蛋炒饭》,中国的阿甘,北京的阿甘。《八旗子弟》,各有同名影视剧一部,电影版描述了没落的八旗子弟依赖鼻烟壶谋生的事情。
㈢ 上世纪中国电影界被戏称为(五大坏蛋)的五位电影演员的详细信息
名字:葛存壮
出生日期:1928年12月1日
出生地点:河北
国家或地区:中国大陆
人物简介
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28年12月出生,河北人。1947年东北解放后考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文工团当演员,两年后随团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演电影,1953年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早年参加过电影《中华儿女》、《钢铁战士》、《白毛女》、《赵一曼》等影片的拍摄表演。后在电影《六号门》、《猛河黎明》、《红河激浪》、及话剧《粮食》、《日出》中扮演角色。善于扮演反面角色如叛徒、日本军官、地主、地痞流氓等。且尤以《红旗谱》中的地主恶霸冯兰池,《矿灯》中的日本经理"岛田"、《小二黑结婚》中的"金旺"、《小兵张嘎》中的日军龟田队长、《南征北战》中的蒋军参谋长、《柳暗花明》中的造反派头子、《大清炮队》中的清军守备叶守信等最为成功和著名。同时执导过电视剧《落榜之后》和《钧鱼》。表演之余,还撰写过一些理论文章,有《扮演反面人物的点滴体会》、《从冯兰池到闻一多》等。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理事。
陈强
一、电影表演艺术家
(一)个人简历
陈强(1918— ),原名陈庆三,籍贯河北宁晋徐家河,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18年出生,幼年时期家境贫寒,随父母逃难到太原,1936年在太原念中学时,课余参加太原青年剧社和新生剧院的进步戏剧演出活动。1937年他随战地总动员会宣传团在晋西北演出。1938年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表演理论和表演技巧,1939年毕业后参加晋察冀边区联大文工团,西北战地服务团等戏剧演出活动。1942年主演喜剧《二大伯》受到欢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工团演员。1945年在大型歌舞剧《白毛女》中饰演恶霸地主黄世仁,因以精湛演技刻画黄世仁凶残丑恶的嘴脸而一举获得成功。1947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后在《留下他打老蒋》、《桥》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校表演专修班学习。1961年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地主南霸天,于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不仅擅演反派角色,还参加拍摄多部喜剧片。如《三年早知道》、《父与子》、《瞧这一家子》等。
(二)银幕生涯
1、综述
陈强是在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中扮演工人老候开始电影生涯的,而影片《白毛女》中黄世仁的表演创作则使他享誉影坛。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随后几十年,他先后参加了《画中人》、《三年早知道》、《红色娘子军》、《魔术师的奇遇》、《海霞》、《大河奔流》、《瞧这一家子》、《二子开店》、《父子老爷车》、《爷俩开歌厅》等影片的表演创作。
陈强擅长饰演反派人物,他一反“脸谱化”的表演手法,从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入手,以多种手段揭示本质,使人物形象真实自然,并因《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南霸天获多种殊荣,并跃居中国反派演员的前列,以后又尝试喜剧表演,在与其子陈佩斯合作的几部喜剧影片中,他以形体造型的灵活多变,把握不同人物的幽默感,节奏感,在喜剧表演领域又取得丰硕成果。
2、获奖情况
《红色娘子军》于 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白毛女》 1951年在捷克第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荣誉奖。
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中,获中国电影世纪奖:男演员奖。
3、作品一览
(1)主演
鬼子来了 (2001) .... 老刽子手一刀刘
九九艳阳天 (1999)
金沙水拍 (1994)
爷儿俩开歌厅 (1992)
君子复仇 (1991) .... 陈父
父子老爷车 (1990) .... 老奎
九千六百万双眼睛 (1990)
无罪杀手 (1988) .... 方二头
傻冒经理 (1988) .... 老奎
点点滴滴 (1987) .... 于大爷
二子开店 (1987) .... 老奎
招财童子 (1987) .... 马掌柜
父与子 (1986) .... 老奎
生财有道 (1984) .... 李老大
夕照街 (1983) .... 老孙头
大海在呼唤 (1982) .... 陈宏业
孔雀公主 (1982) .... 勐板扎国国王
瞧这一家子 (1979) .... 老胡
大河奔流 (1978) .... 海清
海上明珠 (1976) .... 郭老大
海霞 (1975) .... 旺发
路考 (1965) .... 老梁
魔术师的奇遇 (1962) .... 陆幻奇
红色娘子军 (1961) .... 南霸天
春暖花开 (1960) .... 桂英公公
耕云播雨 (1960) .... 肖宽
船厂追踪 (1959) .... 老秦
试航 (1959) .... 王万水
画中人 (1958) .... 皇帝
三年早知道 (1958) .... 赵满囤
探亲记 (1958) .... 老钱头
红领巾的故事 (1958) .... 张老恭
一件提案 (1954) .... 四老刚
结婚 (1953) .... 田高洪
白毛女 (1950) .... 黄世仁
白衣战士 (1949) .... 杨明清
桥 (1949) .... 侯占喜
留下他打老蒋 (1948)
试航
祖国的花朵 妈妈的年代
(2)参与制作
边城浪子 (1993) .... 特技设计
父与子 (1986) .... 演唱
自古英雄出少年、赵云拜师、牧童评画 (1996) .... 美术(制作设计)
三宝闹深圳 (1988) .... 道具
血泪恩仇录 (1991) .... 制片人
(三)生平详述
陈强,一九一八年生于河北省宁晋县徐家河。因家乡十年九涝,从小随家逃难到山西太原。少年时代,一直在太原读书。“九·一八”事变后,正在中学读书的陈强,怀着抗日救国的热情,参加了救亡戏剧演出活动。曾先后在并州中学青年剧社和太原新生剧院,演出《夜光杯》、《汉奸的子孙》、《塞外狂涛》、《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战戏剧。“七七事变”后,陈强投身革命队伍,在晋西北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搞战地宣传。
一九三八年四月,陈强受组织派遣,到延安鲁艺学习。毕业后,在第二战区做了一段统战工作。三九年回到延安。党中央发出开展敌后根据地指示后,陈强随华北联大文工团来到晋察冀。一九四二年,他参加了西北战地服务团,一直在艰苦环境中演戏。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四年,重返延安,在鲁艺文工团参加《把眼光放远点》、《粮食》、《前线》等话剧的演出。翌年,他在大型歌剧《白毛女》中扮演恶霸地主黄世仁。该剧在共产党的“七大”会议上为中央一级的领导和与会代表做了首场演出后,又在晋中一带辗转演出一百多场。在民族矛盾将要结束,阶级矛盾即将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刻,《白毛女》的演出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斗志。
一九四七年,陈强来到我党领导下的东北电影制片厂。主演了解放区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不久,又在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侨》中,扮演一位朴实的老工人——老侯头。接着,他相继拍摄了《白衣战士》、《白毛女》、《保卫胜利果实》、《结婚》、《一件提案》、《三年早知道》、《试航》、《画中人》、《船厂追踪》、《红领中的故事》、《探亲记》、《》、《魔术师的奇遇》,以及《海霞》、《大河奔流》、《瞧这一家子》等二十余部影片。一九八0年六月,他又参加了神话故事片《孔雀公主》的拍摄,在影片中扮演国王——孔雀公主喃·穆鲁娜的父亲。
在陈强扮演的各式各样角色中,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黄世仁、南霸天等反面人物形象。河间那次演出,只不过是陈强演出成功的一个例子。还有一次,《白毛女》在奥地利首都维也那演出结束后,一个奥地利姑娘给扮演黄世仁的陈强献花。这时,台下一个老大娘气愤地高声喊道:“不要给他献花!”当别人告诉她这是给演员献花时,她的感情仍转不过来,继续嚷道:“那也不应该给他献!”这个插曲充分表明,陈强扮演的黄世仁,不仅使中国人误以为真,也为外国观众所深深信服。
陈强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扮演的南霸天,也是一个成功的反面人物形象。在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电影百花奖评选活动中,陈强曾为此而获得最佳配角奖。在亚非电影节上,他又以南霸天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为我国在国际电影节上赢得了第一个最佳男演员奖。
陈强不仅善于扮演反面人物,而且还是一个出色的喜剧演员。《三年早知道》中的赵满囤,是他扮演的第一个喜剧角色。这个人物那种小生产者的自私心理,被陈强刻画得入木三分。一九六二年,他又在《魔术师的奇遇》一片中,扮演了第二个喜剧角色——魔术师陆幻奇。《瞧这一家子》是他的第三部喜剧片。在这部影片中,他与二儿子——八一电影制片厂青年演员陈佩斯,扮演胡家父子俩。由于父子同台,感情自然、真实,加上他那含而不露的幽默表演,使影片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浓郁的喜剧色彩。
陈强在塑造人物的时候,特别重视“画龙点睛”的作用。往往能通过一两个精心设计的动作和“多音的面部表情”,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复杂感情充分揭示出来。影片《白毛女》中,黄世仁第一次见到喜儿,他让黄世仁用手绢捂嘴一笑,只轻轻一点,就增加了悬念,使观众为喜儿的命运担心了。《红色娘子军》中南霸天被捕后乘机逃跑,他让南霸天捂了一只眼,只留一只眼活动,这就突出了人物的狡猾。此外,影片《魔术师的奇遇》中陆幻奇被迫和妻子美鹃生离死别那一刹那的含泪无言的痛苦表情;《瞧这一家子》中老胡拜自己徒弟玉林为师,被女儿嘉英发现后,佯装出神下棋来掩饰那既尴尬又正经的可笑神气,都是“画龙点睛”之笔。在总结这方面的创作经验时,陈强说:“我在扮演角色时,主要的窍门是‘淡抹浓点',整个戏都处理得很生动,很自然,很不费力,只在某个突出的地方、节骨眼上点那么一笔,这样戏的色彩就浓了,就象马连良的戏一样,只在某一个地方,啪!一跃劲!人物就出来了!这样观众才觉得不吃力,很轻松,很舒服,而且艺术享受在你‘点'的时候也得到了满足!”
陈强在扮演喜剧角色时,则十分强调从生活、人物性格和戏的矛盾冲突中找喜剧因素,反对人为地制造噱头和过火的表演。他把自己表演喜剧的经验概括为十六个字:“逗而不厌、闹而不乱、笑而不俗、趣味由衷”。
陈强今年八十七岁,他希望能在银幕上再创造几个生动的喜剧人物形象。最近,他在影片《大海在呼唤》中扮演香港某轮船公司总船长陈宏业,还参加了影片《夕照街》的拍摄。他说:“劳动人民劳动了一天,应该让他们乐一乐,笑一笑,在笑声中使人们受到教育,这就是我的最高愿望。”(来源:《中外影星》 )
二、延安市市长
陈强,男,1957年12月出生,河南孟县人,1975年9月参加工作。1975年至1978年在长安县插队锻炼;1978年至1982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学习,大学毕业后在204所工作,先后任204所办公室副主任、技术开发处处长、科研开发处处长、副所长等职(其间先后在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攻读化学工程和工商管理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1999年6月,任陕西省专利局局长;2000年7月,任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2002年8月,任陕西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厅长、党组书记;2004年7月,任陕西省商务厅厅长、党组书记;2005年8月,任中共延安市委副书记;2005年9月,任延安市副市长、代理市长.2月25日,在延安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当选为延安市人民政府市长。
其他三人见
陈述:http://ke..com/view/105298.htm
方化:http://ke..com/view/197970.htm
刘江:http://ke..com/view/198122.htm
㈣ 陈佩斯是哪的人
陈佩斯是吉林长春人。
陈佩斯,男,1954年2月1日出生于吉林农安县,国家喜剧演员。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与搭档朱时茂表演小品《吃面条》,被观众所识。2001年改行话剧表演创作和研究,其创立的大道喜剧院亦同时致力于培养喜剧新人。2010年,陈佩斯自编自导的话剧《老宅》在北京BTV大剧院上演,随后又开始了国内巡演。2015年1月27日,陈佩斯时隔16年重返央视,自导自演的电视喜剧《好大一个家》登陆央视一套。
㈤ 丑妻才是家中宝,陈佩斯和妻子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我辉煌时,她悄悄给我留下一条退路。我落魄时,她努力让我东山再起。”
每个成功地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同样,被誉为“喜剧天才”的陈佩斯背后,也有这么一个女人。她被人吐槽“丑妻”,配不上大名鼎鼎的陈佩斯。可在陈佩斯心里,妻子才是她最大的贵人。那些我们不了解的艰难岁月,只有妻子陪着他。
㈥ 陈佩厮所演的电影
《瞧这一家子》1979、《法庭内外》1980、《琵琶魂》、《夕照街》1982、《出门挣钱人》 、《父与子》1985、《二子开店》1985、、《少爷的磨难》1986,《京都球侠》1987、《傻冒经理》1988、《父子老爷车》1990、《猎字99号》)、《爷俩开歌厅》(1991)、《临时爸爸》(1992)、《赚它一千万》(1992)、《编外丈夫》(1993)、《孝子贤孙侍候着》(1993)、《太后吉祥》(1995)、《好汉三条半》(1998)等21部故事片。 《宝莲灯》、《花木兰》、《超人总动员》配音
㈦ 让时光把我们带回七八十年代,看那时的洪剑涛到底有多帅
洪剑涛在社交平台发布了《炊事班的故事》主演重聚照片,身材依旧发福一头灰白头发的他让观众不禁感慨,见老了。
时间是一把杀猪刀,也可能是一盆猪饲料,再看到洪剑涛时,就已经是《水浒传》里的高衙内,然后是洪班长和钱掌柜,那个帅气的小鲜肉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㈧ 网友普遍对陈佩斯评价较高,这是为什么
我觉得因为陈佩斯出身很低,没有接受过很好的教育,却凭着过人的喜剧天分,问鼎中国喜剧界泰斗的地位。
而且我觉得从另一方面说,春节联欢晚会正在紧张的筹备当中,据调查,观众朋友特别想看到陈佩斯的出现,在陈佩斯所有的小品中,《警察与小偷》被认为是至今难以超越的经典。大家对他有怎么样的评价呢?
㈨ 谁有陈佩斯的具体资料
1、http://ent.sina.com.cn/s/2005-01-24/1003638794.html
陈佩斯
出生:1954年吉林长春
祖籍:河北
学历:
1973年考取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
1986年任中央广播说唱团演员。
1988年获第十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演出喜剧小品,颇受观众欢迎。1991年组建海南喜剧影视有限公司,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最早的集影视创作、制作、发行为一体的民营股份制止业, 1993年更名为大道影业有限公司。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1995年在广播电影电视部举办的评选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中国影星”活动电动中被首选为1978-1988年度最有影响的“中国影星”。
演出影片:
《瞧这一家子》、《法庭内外》、《琵琶魂》、《夕照街》、《出门挣钱人》 、《父与子》、《少爷的磨难》、《二子开店》、《京都球侠》、《傻冒经理》、《父子老爷车》
2、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9/aboutus/ps.htm
陈佩斯
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民俗网”主持人。
1966-1969年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学习;
1969-1973年内蒙生产建设兵团;
1973-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
1987-今中国广播艺术团。
曾主演《瞧这一家子》(1979)、《法庭内外》(1980)、《夕照街》(1982)、《出门挣钱的人》(1983)、《父与子》(1985)、《少爷的磨难》(1986)、《京都球侠》(1987)、《二子开店》(1985)、《傻昌经理》(1988)、《父子老爷车》(1990)、《爷俩开歌厅》(1991)、《临时爸爸》(1992)、《赚它一千万》(1992)、《编外丈夫》(1993)、《孝子贤孙侍候着》(1993)、《太后吉祥》(1995)、《好汉三条半》(1998)等21部故事片。
主要参加了《考场》(1981)、《无事生非》(1983)、《火种》(1984)、《狼穴》(1984)、《敏的故事》(1985)、《四重奏》(1986)、《马路边》(1986)、《火火寻宝记》(1986)、《夫妻奏鸣曲》(1990)、《飞来横祸》(1994)、《为了新生活前进》(1996)、《同喜同喜》(1997)、《扬州八怪》(1998)等13部电视剧的制作和演出。
自1984以来,在中央台春节晚会上相继表演小品《吃面条》(1984)、《拍电影》(1985)、《卖羊肉串》(1986)、《狗娃与黑妞》(1988)、《胡椒面》(1989)、《主角与配角》(1990)、《警察与小偷》(1991)、《姐夫与小舅子》(1992)、《大变活人》(1994)、《幽默体育》(1997)、《王爷邮差》(1998)等。
1994-1995年还分别在中央台“东西南北中”开辟了“佩斯快乐岛”、北京有限电视台“天乐时光”栏目。
1980年参与演出的《瞧这一家子》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1年参与演出的《法庭内外》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4年因在影片《夕照街》中饰演“二子”获当年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1988年因在《少爷的磨难》中饰演“少爷”
获小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1988年因在《京都球侠》中的出色表演获电影百花最佳男配角奖。
1991年组建大道影业公司,共拍摄了五部电影、一部十集电视剧、一部26集短剧、一部贺岁电影,其票房和收视率均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