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 陈慧琳
仙乐飘飘
② 春蚕的影视名称
中国无声故事片。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摄制。由沈端先(即夏衍)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程步高导演,王士珍摄影,主要演员有萧英、严月娴、郑小秋、龚稼农等。影片叙述了中国浙东蚕农在帝国主义军事、经济的侵略下,一步步陷入破产的悲惨经过。在艺术上,影片以真实自然、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蚕农老通宝一家勤劳纯朴、忠厚善良的品质和艰苦劳动、奋斗求生的精神。为了达到真实的艺术效果,明星公司不惜工本搭置了外景,还特聘了养蚕专家充当顾问。这是中国将五四以后新文艺作品搬上银幕的首次尝试,在中国影坛上影响深远。
1930年代初,浙江杭嘉湖一带的农村里,一过清明节,村里的人都开始忙碌起来。这里的农民主要以养蚕为生,而此时正是养蚕的好季节。所有的人都在以兴奋而又紧张的心情投入到这场一年一度的劳作中。 蚕农老通宝一家也在紧张地忙碌着。他家去年蚕没有养好,今年打算好好干一场,甚至不惜借了高利贷来买桑叶喂蚕。因此,他日夜都在看守着蚕种,生怕出了什么问题。按照蚕农的传统,养蚕有很多禁忌。老通宝非常迷信这些禁忌,整天忌讳这,忌讳那。大儿子阿四生性忠厚老实,儿媳妇四大娘对老通宝那套保守的持家方法虽然不满,却也无奈。小儿子多多头则是个让老通宝头疼的人物。他年轻气盛,头脑活络,根本不相信父亲那一套迷信的禁忌。他不仅和全村最漂亮的姑娘六宝经常来往,还经常和被人叫作“晦气星”的根生的妻子荷花笑耍。荷花原来在城里做过大户人家的丫头,村里人看不起她,忌讳和她往来。碰巧这一年根生家的蚕宝宝坏了,全村人都认为是荷花这个 “冲克”的缘故,从此更没人敢和她说话了。但多多头却不顾父亲的反对,总是偷偷和她来往。荷花也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物,从来不相信村里人对她的指责。为了报复老通宝一家,她明知故犯地偷偷走进他家的蚕房,去“冲克”老通宝的蚕宝宝,正好被多多头撞见,但多多头却没有声张。这事后来还是被老通宝知道了,他整天忧心忡忡,但奇怪的是,这一年他家的蚕花仍然长得很好,这使老通宝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在蚕农们战战兢兢的照料下,蚕茧获得了大丰收。但是,来自外国的洋布料对中国的倾销使蚕丝的价值大大缩水,而此时正值日本进攻上海,各地的蚕厂关门,蚕行都不开秤,人们只能降低价格挑到无锡去卖。老通宝忍痛卖掉了自己的蚕,算一算,连桑叶的本都不够…… 《春蚕》改编自茅盾反映30年代中国江南农村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中走向破产经历的著名小说。这是“五四”以来中国的新文艺作品第一次被搬上银幕,它为当时的中国电影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内容,并使电影开始和当时的小说等其他文艺形式一起,承担起“救世”和“启蒙”的功能。《春蚕》所描绘的现实的内容和当时流行在中国银幕上的那些充斥着鬼怪和色情的商业武侠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对社会的批判性力量和真实感引起了观众和文艺界对电影的重视,因而,影片被称为“1933年影坛上的一个奇迹”,并被评论为“制作者大胆的、进取的一种尝试!它震撼了中国影坛,号召了中国观众”。影片的另一方面意义在于随着新文艺倡导者们的加入,《春蚕》也成为中国影坛上最早一批具有比较规范的文学剧本的电影,对于电影艺术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春蚕》的创作灵感以及鉴解
《春蚕》的创作灵感,来自报上的一则浙东今年春蚕丰收,蚕农相继破产的消息。作品以江南水乡为背景,以养蚕为主线,描写蚕农老通宝一家紧张、艰辛的劳作,赢得了春蚕的空前丰收,却反而负债、卖地,落得个白赔上十五担叶的桑地和三十块钱的债的结局,反映了30年代初期农村经济凋敝、农民丰收成灾的残酷社会现实。作品不但有真实的现实描写,也通过老通宝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从一个老农民的视角展示了中国近代农村的衰败史。
作品最大的收获,是塑造了老通宝的形象。从老通宝勤劳质朴的性格中,可以看到劳动者的灵魂;从他固执地反对变化,反对洋鬼子、洋货、洋水车乃至连换一换洋蚕种也要坚决反对的态度中,也可以看到小生产者由于超稳定性经济所造成的落后狭隘观念。至于他那数不清的敬神媚神的清规戒律,他那小心翼翼地偷看墙脚下的大蒜头变化的行为,他那毕恭毕敬地向灶君祈求好收成的神态,以及惟恐儿子多多头与白虎星荷花接触传染了晦气的担心,都以老通宝的方式,显示了30年代中国老一辈农民的灵魂。在破败的农村中成长起来的多多头,是一个与老通宝既相对立又相补充的重要形象,他不但不像老通宝那样存在着发家的梦想,而且还越来越多地滋生着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他认为单靠勤俭的工作,即使做到背脊骨折断也是不能翻身的。他与老通宝之间的父子矛盾,代表着农民内部新的变化趋势。作品中充满泥土气息的蚕农生活,蚕农们风趣盎然的劳动情致,以及秀丽恬静的水乡风光等,都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使这篇作品在茅盾小说中独具一格。 ◎片名:春蚕
◎译名:Farewell, My Love / Chun can
◎年代:1969年
◎国家:中国香港
◎类别:剧情
◎语言:普通话
◎字幕: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简中+英文
◎制作公司:卲氏兄弟公司
◎发行公司:天映娱乐[香港] ..... (2003) (worldwide) (DVD)
◎文件格式:X264.DVDRip.480Kbps + 国语.AAC.2ch.Q0.15
◎视频尺寸: 640 x 272
◎文件大小:1CD 357 MB
◎片长:01:38:06.507
◎导演: 秦剑
◎编剧:徐笠
主题曲:《春蚕》,作曲:顾嘉辉,演唱:方逸华
◎演员表:
胡燕妮 饰 罗楚楚
关山 饰 刘世民
叶枫 饰 江菡
妞妞 饰 玲玲
房勉 饰 方本华
顾文宗 饰 江父
川原 饰 文扬
文秀 饰 护士
◎简介:
江菡不幸患上绝症,医生指其生命只有半年,江却瞒着丈夫刘世民。刘任职的公司来了一位年青寡妇罗楚楚,刘欣赏她的才干,亦同情其悲凉身世。后罗爱上刘后,不欲破坏其幸福家庭,决心离职。江虽知罗对其夫之爱意,不仅未为此妒忌,还从中拉拢……
三:电视电影《春蚕》
导演:宋枫
主演:李心敏 赵锦焘
类型:电视电影
剧情简介:20世纪30年代的浙江农村。清明刚过没多久,村头的桑树就已经长满绿油油的叶子。通宝叔家已经半个月没米下锅了,看着孙子小宝见了南瓜就要哭的样子,通宝叔心里不好受,只能挑上最近编织的竹篾,去镇上换几个大洋,买点米回来改改口味。自从去年养蚕亏本以后,老通宝干什么都要寻个黄道吉日,今年也是如此。在亲家的担保下,老通宝从陈家少爷那里借来二十块大洋,全部买成余杭蚕种,企盼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老话说,一年四季在于春。老通宝买回来蚕种就跟儿媳妇商量,让小宝妈开始窝蚕种。村里像小宝妈将沾有蚕子的纸贴在胸前内衣里窝蚕种的,还有小寡妇荷花。说起来荷花命苦,早些年被爹卖到上海给富家人冲喜,富家男人病死后,又让大姨太给赶回来,好不容易嫁给根生,根生去年溺水死亡,从此让荷花在村里留下一个白虎星的骂名。
全村人包括通宝叔在内,见了荷花都绕着走,只有通宝的小儿子阿多对荷花好。阿多和荷花从小一起长大,荷花卖到上海后,通宝叔跟黄道士家换了帖子,就等着今年的春蚕能卖个好价钱,让黄道士家的闺女六宝过门。六宝喜欢阿多纯属一相情愿,在阿多的心里,荷花永远是她的荷花。通宝叔的虔诚终于得到蚕神的庇护,小宝妈贴身窝的蚕种,在谷雨那天有了让通宝叔喜上眉梢的变化。蚕宝宝一天天长大,是非却一天天增多。开始六宝妒忌荷花,让村里传出荷花连蚕都克的谣言蜚语;接着是桑叶不够吃,镇上桑叶随行涨价,荷花将自家的桑叶悄悄送给通宝叔,又让通宝以沾有邪气为名,白白扔掉。
一天天长大的蚕宝宝很快吃光了最后一片桑叶。为了不让希望破灭,通宝叔以仅有几亩桑地做抵押,向陈家少爷高息举债。通宝叔买来的桑叶救了急,春蚕吐丝“作茧自缚”,蚕房里白花花一片的时候,镇上却传来蚕行不收蚕的消息。镇上不收,通宝叔带着阿多去无锡,从无锡失望而归后,通宝叔一病不起。日子依然艰难,生活还得继续,阿多将父亲占卜的大蒜头扔向河心,眼看着大蒜头溅起水花,河水静静地流淌。
③ 春蚕改编自什么同名小说
《春蚕》是由夏衍改编自矛盾著名同名小说的一部30年代默片黑白电影。《春蚕》,作家茅盾著作“农村三部曲”之一。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④ 求 小川绅介 电影!
大哥,十年前的片子,还是日本纪录片,电驴上都没有,楼主等等看有没有出光碟吧,这种关注度很小的片子基本找不到的。D版商出来都没有利润啊
小川绅介 小川绅介 Ogawa Shinsuke
日文名:おがわ しんすけ
1936年6月25日 - 1992年2月7日
小川绅介生于东京市,毕业于海城高等学校、国学院大学政经学部。 1960年得到机会进入岩波电影公司当签约副导演。1961年、与东阳一、土本典昭 、黒木和雄等人组成电影学习小组“青之会 ”。
小川绅介年轻时在电影公司做导演助理,后来开始纪录片制作,1966年完成第一部长纪录片作品《青年之海》。1967年小拍摄了以大学校园斗争为主题的纪录片《被压制的森林》。1966年日本东京郊区的三里冢一带爆发了当地农民反抗为修建成田机场强占耕地的活动,1967年小川即带摄制组进到三里冢,开始了持续11年的“三里冢”拍摄,以后成片7部、共16个小时的片子,其中以《三里冢:第二道防线的人们》为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之作。
到了80年代,小川完成了他后期的两部重要作品:《日本国古屋敷村》(1982)和《牧野村千年物语》(1986)。这两部电影都以悠缓的、大跨度的时间尺度关注农村社会,民俗学想象力与对现代日本的历史批判意识在这部影片中交汇。
他最闻名的公社式拍摄方法,团员为一个题材一起共住,可以历时数载,记录所摄主题或主角最贴近生活的现实,同时包含重份量的政治诉求,为受压的日本社群如农民工人发言,为争取公义绝不妥协,在主流电影市场以外另辟独立之途。小川坚持“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为自己信条,其制作片子过程以“尽可能呆在现场”最为著名,不少部片子拍摄时间常在三、五年。小川一生除致力于纪录片制作外,还为推广纪录片不遗余力,最为人称道的是其每制作完一部片子,都将携带作品到拍摄地和其它地方为人们免费放映。1989年,小川在其纪录片制作基地山形当地市政机构帮助下,创办了亚洲至今为止唯一的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小川绅介1992年因病去世,终年57岁。其一生贫困,身后留下的遗产是21部作品和一些摄影器材。中国导演彭小莲与小川绅介还有过一次奇妙的合作,那是在小川去世以后,小川的妻子找到彭小莲,希望她能够完成小川的未完成的遗作《满山红柿》的后期剪辑。小川生前对彭小莲的高度评价成为选中她的惟一理由。小川在世时看过彭小莲的《女人的故事》,小川认为彭小莲的电影语言很漂亮,懂得如何把握细节和营造氛围,将来会成为大导演。小川把《女人的故事》的录像带一边放一边告诉彭小莲哪里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小川的启发让彭小莲在后来创作《假装没感觉》、《美丽上海》的时候,把本能转换成自觉的意识。经过彭小莲剪辑的《满山红柿》后来获得日本十佳纪录片之一的称誉。与土本典昭并称为日本战后纪录片领域的两座丰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作品
1967年 - 圧杀の森 高崎経済大学闘争の记录 The Oppressed Students
1968年 - 日本开放战线 三里冢之夏
1970年 - 日本解放戦线 三里冢
1970年 - 三里冢 第三次强制测量阻止斗争
1971年 - 三里冢 第二道防线的人们
1973年 - 三里冢 边田部落
1975年 - どっこい! 人间节 -寿・自由労働者の街
1976年 - クリーン・センター访问记
1977年 - 三里冢 五月的天空 回家的路
1977年 - 牧野物语 养蚕篇 1978年 - 『峠』
1982年 – 日本国古屋村落
1987年 - 牧野村千年物语
⑤ 有一个很老的电视剧是有关养蚕的,我只记得陈天文在里面演.请问是哪部片子
陈天文?养蚕的。。恩。。。是95年的〈情丝万缕〉吗?陈天文演的邵文轩~
范勤 - 潘玲玲饰 邵文轩 - 陈天文饰
鲍雯汐 - 洪慧芳饰 耿直 - 陈传之饰 钟琪 - 黄碧仁饰
24集电视剧《情丝万缕》,由中国江苏电视台与新加坡电视机构联合拍摄,以新加坡在中国投资企业为背景,展现了女主人公范勤一生的遭遇,以及两代人之间的感情纠葛。由于故事交替发生在新加坡和中国苏州,在表现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的同时,也描写了中新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渊源。扮演苏云娘、范勤母女的是新视艺员潘玲玲。其他的演员还有陈天文、陈传之、黄碧仁、林梅娇等。
片头曲:辛晓琪《俩俩相望》
片尾曲:辛晓琪《深情难了》
⑥ 有本电影 好象叫萤火虫 讲养蚕的 是中国人拍的
是这个吧,你可能记错了,这个是棒子的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k0NzYxNzI=.html
⑦ 求部很老的日本儿童电影的名字!
《我的老师》
⑧ 小时候看过的一电影,讲的是希望工程的“大眼睛”以及那个摄影师什么的,不知道是记录片还是什么
苏明娟1983年,苏明娟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父亲苏良友、母亲钟业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简朴的乡村生活。
1991年5月,7岁的苏明娟是张湾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到金寨县采访拍摄希望工程,跑了十几个村庄,最后来到大别山的张湾小学发现了课堂上的苏明娟,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他的镜头。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读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1991年冬天,8岁的苏明娟和她的5个同学像往常一样走在去往学校的路上。天蒙蒙亮,远处的炊烟从很远的山那边升起来——还有一个小时的山路。
对于这条羊肠小道,这些孩子已经再熟悉不过了。苏明娟挎着妈妈为她缝制的小书包,手里拎着一个碳炉,这是她在上课时用来取暖的,因为所谓的课堂不过是旧时的土地庙,年久失修,别说窗户,连土墙都残缺不全,如果没有这个小炉子,她的小手就会被冻僵,但即使这样,上学对这几个孩子来说,还是一件最快乐的事。
上课铃响了,苏明娟把碳炉搁在右边的小木凳上,暖了暖手之后,拿出了书本和只剩下一小截的铅笔。这时,他看见几个干部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其中一人还拿着一个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奇怪的机器,很多年以后,她才知道那是照相机,而拿相机的人就是《中国青年报》的摄影记者解海龙。课继续上着,但苏明娟“溜号”了,她的大眼睛总是好奇地追随着这个拿着奇怪的机器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的“不速之客”。她看见他一会将它对准黑板,一会对准老师,一会对准其他同学……慢慢的,那个人似乎也察觉到有双眼睛一直在看着他。终于,他发现了她,那是一双不可错过的眼睛,纯真、好奇、甚至一点惊恐,他举起了相机……在那只有零点几秒的时间里,苏明娟突然感到有点害怕,她不知道此刻发生了什么。当然,她更无从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
姑娘,你要懂得知恩图报!
2007年4月26日,因为采访苏明娟,我和摄影师、化妆师、助理一同来到合肥。在我们下榻的希尔顿酒店,我惊讶地看见服务柜台上就摆着那幅“大眼睛”照片,上面用中英文写着:用你们的爱心支持希望工程。拿行李的侍应生告诉我们,这幅海报在合肥随处可见。当他得知我们这次就是来采访她时,他几乎是用兴奋的语气问道:“她叫什么名啊?现在是不是挺大了?”我告诉他,她叫苏明娟,今年24岁,就在你们当地的省工商银行工作。
在解海龙离开苏明娟所在的金寨乡桃李小学之后,那张“我要上学”的照片开始在各种媒体传播开来,并迅速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然而此时,照片中的主人公苏明娟却对这一切一无所知。直到3年后,湖南长沙某军校一位名叫李万的学员将一份《解放军日报》和一封信寄给了苏明娟的校长,报纸上登载的正是这张照片。他在信里对校长说,如果你们学校还能找到这个小姑娘的话,我愿意资助她到小学毕业。校长不知道这个小姑娘是谁,但根据报道中的线索,他将所有四年级的女孩叫到了办公室,然后指着照片问道:“这个人是你们当中的谁啊?认一下!”这是苏明娟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当时唯一的感受是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是谁啊?再仔细看,还是认不出来,只是隐约觉得那件红色格子衣服很熟悉,然后举手说:“老师,那件衣服好像是我的。”“那你下午回家把那件衣服拿来吧,证明是你。”回到家,妈妈把那件衣服找了出来,照片里那个小女孩的身份也由此确认了。后来,李万每个学期都会寄一笔钱给她。苏明娟的家人也知道那钱是从为数不多的军队补贴里一点一点省出来的。
因为山多地少,金寨乡历来非常贫困。而苏明娟家每年的收成也仅仅够全家吃三个月,更多时候,她的父亲苏良友只能依靠每天起早贪黑上山砍柴、抓鳝鱼换来的钱买点口粮维持生计,因此苏明娟每个学期100多元的学费,就成为这个家最大的负担,而李万的资助,也让这个濒临崩溃的家,重新看到了希望。但对于苏明娟来说,最大的精神支柱不是钱,而是李万叔叔写给她的一封封信。那些饱蘸着爱的笔墨的文字,直到现在都珍藏在她的小箱子里,虽然我没有目睹,但我相信,那些信里所传达出来的“爱”已经深深扎进苏明娟幼小的心里了。
后来,来自大连的一对退休老夫妇也加入了资助苏明娟的行列,他们拿出了仅有的退休金,还在信中安慰道:别为我们的生活而担心。善良忠厚的父亲对苏明娟说:“这钱我们不能要,因为我们已经有别人的帮助了。你爸你妈还能干活,还能养活你和弟弟。”苏明娟将钱还给老人,老人不要,后来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苏明娟将这笔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这的确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苏明娟至今还记得当年父亲对她说的话:“姑娘,你要懂得知恩图报。”
每到过年,苏明娟的母亲钟业臻都会用这个家特有的方式报答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将自己纳缝的一双双布鞋,腌制的一块块腊肉寄给解海东、李万、退休老夫妇,还有凑了100块钱捐助她的9个大学生。
一个特殊的名人
苏明娟也许是中国最特殊的名人,几乎每个人都见过她的照片,但却鲜有人知道她的名字。为了配合希望工程的宣传工作,已经上初中的她开始频繁参加各种活动。有一天,老村长来到她家对正在做饭的钟业臻说道:“你姑娘要去北京开会了,赶紧给她准备准备,过两天就走。”什么会苏明娟不知道,去了才知道是中国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时的她14岁,整个人民大会堂里的予会代表,属她最小。会后,她被选举为团中央候补委员。回到家后,邻居来看她,问:“你一个月拿多少工资啊?”在他们眼里,她已经是中央来的大领导了。当然,工资是没有的。苏明娟也明白,这只是国家给她的一个荣誉。
2003年,苏明娟考入安徽大学金融管理系,虽然只是专科,但她终于实现了从小“我要上大学”的梦想。入学两个月后她宣布:请求终止"希望工程"对自己的资助,因为她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完成学业.大一时,她就开始勤工俭学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不仅当过售楼员,还曾在北京摩托罗拉总部的人力部和财务部实习工作过。此外,她还是学生会组织部部长。在一次暑假,她还组织过几个同学去金寨县另一个贫困村做义务支教工作。谈起这段经历,苏明娟依然很感触。“孩子们上课的条件非常差,跟我上小学的时候差不多,四面通风,只有一个破屋顶。孩子们的家庭也都非常贫苦。”苏明娟和她的同学们就在那给孩子们上了几天课,后来她知道班级里也有一个小女孩,她和母亲被父亲抛弃了,因为没有钱也没有户口,母女俩只能在别人家的屋檐下搭个草棚过日子。每天,母亲下河去抓黄鳝用来养家。当苏明娟和她的同学去看她们的时候,竟发现这个家连口锅都没有。那天,学生们自己掏钱买了锅,买了菜,为她们做了一顿饭,临走时,还凑了1000多块钱交给她们,这笔钱足以砌个水池用来养抓到的鳝鱼了。在回去的路上,苏明娟觉得自己是那么幸运,因为一张照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她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帮助。而在这个世界上,依然有人还在为了生存而挣扎,梦想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件奢侈品。如果每个人都有勇气做点什么,那么那些濒临绝望的人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而我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在合肥市中心,有一处让合肥人引以为傲的古迹——包公祠。对面,就是安徽省工商银行的大楼。苏明娟的办公室就在这栋大楼的17层。从落地窗向外看出去,绿树成荫的包公祠和合肥的繁华街景尽收眼底。单位给员工提供的待遇除了优厚的工资以外,还有食堂提供的一日三餐和一套两居室的公寓。苏明娟和这个城市里的其他人一样,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有时会和朋友一起去吃麻辣小龙虾,逛街买衣服,每到周五,还会守在电视机前看“快乐男生”。这样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说算不上什么,甚至有点乏味和平淡,但对她来说,这简直是上帝最好的恩赐。
每个月,苏明娟都会寄钱给家里。父母已经年近半百,因为女儿,他们的日子已经改善了很多。去年,他们将家里的黑白电视换成了彩色的,欠的债还清了,5间青砖瓦房也重新翻修了一遍。她现在最大的牵挂是正在上高中的弟弟,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以前无话不谈的姐弟俩,现在却有了“代沟”。这让她有点着急,因为她比谁都清楚“上学”意味着什么。现在,苏明娟一年会回家一次,400公里的路程要翻山涉水整整走上一天。我不知道在路,她透过车窗看到外面的世界会想到什么。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条路的两头,却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2007年6月23日,安徽合肥,受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安徽)赛会志愿者招募组委会邀请,中国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人“大眼睛”苏明娟成为北京奥运会安徽赛会志愿者招募形象大使。据介绍,截止6月22日12点,全国范围内京外省(区、市)奥运志愿者报名总人数达196973人,其中安徽省共有11271人。
苏明娟长大后被朋友称为:“大眼睛”等。
08年7月,苏明娟从安徽大学毕业,被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录用,将于11月24日正式上班。
采访中,她一边翻阅着《楚天金报》,一边说:“是‘希望工程’救了我,救了千千万万贫困孩子。”她认为,全国各级新闻单位在推动“希望工程”实施中,功不可没。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帮助贫困的孩子。
⑨ 有一部电影有一个人会功夫还养蚕
霍元甲?
导演: 于仁泰
编剧: 王斌 / 周隼 / 杜致朗 / 李冯
主演: 李连杰 / 董勇 / 孙俪 / 中村狮童 / 鲍起静 / 邹兆龙 / 原田真人 / 杨紫琼
类型: 剧情 / 动作 / 传记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日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0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