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廖有梁的主要作品
1、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大决战第2部淮海战役(1991年)
庭院深深 (1989年) .... 老尤
在被告后面(1983年) .... 郝宝生
都市里的村庄(1982年) .... 陈金根
霓虹灯下的哨兵(1964年) .... 新战士童阿男
柳堡的故事(1957年) .... 李进2、曾经演过的话剧:
《入城》中的米店老板
《傻子进行曲》中的工商干部
《OK,股票》中的王伯伯
3、曾经执导的电影
《丈夫的秘密》 (1985) .... 副导演
4、曾参演执导的电视剧
《状元村的孩子》(1986).... 副导演、演员
《末代皇帝》(1988)饰演载涛
B. 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人物介绍
导 演
王苹、葛鑫
编 剧
沈西蒙
主 演
王士学 张耐霞
类 型: 剧情 / 战争
时 长: 100分钟
地 区: 中国
语 言: 中文
色 彩: 黑白
制作公司: 天马电影制片厂
演职员表:
演员:
徐林格(指导员路华)
宫子丕(连长鲁大成)
马学士(三排长陈喜)
袁岳(八班长赵大大)
廖有梁(新战士童阿男)
刘鸿声(老班长洪满堂)
陶玉玲(春妮)
丁尼(周德贵)
王学士(周阿荣)
吴彬(童妈妈)
张耐霞(童阿香)
余肖梅(林媛媛)
李传弟(罗克文)
李恩琪(林乃娴)
姜曼璞(曲曼丽)
安家祥(老K)
金甲(老七)
桂步云(非非)
袁之远(戴维斯)
导演助理:王洁、吕薇
原著: 沈西蒙
摄影: 黄绍芬
特技摄影:陈渭沧
制片: 沈锡元
录音: 丁伯和
剪辑: 诸锦顺
美工: 张汉臣、徐克己
作曲: 吕其明
演奏: 上影乐团
指挥: 吕其明
化装: 倪亦非、陈云
特技设计:曹有光
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里的演员全部出自南京前线话剧团,里面的大部分演员一生只出演了这一部影片。但就是这一部影片,却让观众永远记住了他们。
陶玉玲 (1934.10.28-) 女演员。
江苏镇江人。1949年入华东军政大学 文艺系戏剧队学习,1951年入华东军 区文艺干部训练班学习。1952年后在 华东军区解放军艺术剧院(后为南京 军区前线话剧团)任演员。曾参加演 出《东海最前线》、《东进序曲》、 《心病者》等剧目。1956年因在八一 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柳堡的故事 》中饰演农家少女二妹子而知名。19 64年在影片《霓虹灯下的哨兵》中塑 造了娴淑、坚毅的农村妇女春妮的形 象。“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复员, 在南通市晶体管厂当工人。1975年返 回前线话剧团。1978年起任八一电影 制片厂演员。先后参加拍摄《二泉映 月》、《归宿》等影片。 演出影片 1957:柳堡的故事 1958:英雄岛 1959:江山多娇 1964:霓虹灯下的哨兵 1978:三个失踪的人 1979:二泉映月 1980:奸细 1981:归宿 1982:如意 1983:没有航标的河流 1984:夏明翰 明姑娘 1985:幸运的人 1986:望日莲 1987:梦想家
马学士
马学士文革后转业到武汉当了演员。爱人张忻珍也是前线的演员,离休干部,目前生活不错。
C. 廖有梁的个人经历
廖有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0930部队文工团的演员,这是个综合性的部队基层文工团,除了在舞台上经常为部队组织小型演出外,更多的是深入连队开展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廖有梁同志参军八年多的时间中,一直是生活在这个文工团里,除了扮演过一些戏剧角色外,他还会拉二胡和小提琴,也在舞蹈演唱中担任过角色。他是一个受到部队官兵欢迎的演员。在1950年,廖有梁同志还是一个没有一棵三八枪高、穿着最小号的军装也还显得很长的十二岁小兵。他参军以年来,在党的培养下,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很快地成长起来。抗美援朝战争时,他随部队到过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斗争,这个小小的文艺兵,也用自己的武器活跃在战场上、坑道里,做些战勤和鼓动工作。他的整个生活历程是和部队战士连结在一起的。也正因为如此,他具备了在《柳堡的故事》中扮演李进这一人物的一些有利条件。
由于演了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副班长李进和话剧及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童阿男,早年的廖有梁边名传遐迩,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九九艳阳天……”的歌声还时时飘荡,当年那位“十八岁的哥哥”也永载中国电影史册。他曾经是那样风华正茂、英姿勃发。十二岁参军成为一名文艺兵,经过抗美援朝的血火洗礼和南京前线话剧团文艺生活的锤炼,上海儿童艺术剧院、上海青年话剧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又成为他后来的艺术舞台。由于各种原因,他演戏的机会并不多,但那怕是配角,戏份再少,他都会凭借自身的功力弄出满堂彩来,因而多次获奖。人们至今难忘他在话剧《入城》中演活的米店老板,在《傻子进行曲》中演绝了的工商干部和《OK,股票》中的王伯伯。他创造的角色总是那样鲜活并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享受。他热爱艺术生活,提前退休后,这位国家一级演员努力继续演出话剧和参加多部影、视剧的拍摄,这正是他演技炉火纯青、可以更多创造艺术形象,像其他老演员一样再火一把的时候,可是,健康却离他远去,一切的艺术理想都已成为梦想。
1957年,南京军区话剧团20岁的廖有梁,被选中演出电影《柳堡的故事》男主角--副班长李进。执导这部电影的,是41岁的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王苹。毋庸置疑,当年为电影选主演,比今天的各种选秀标准要高得多,一号男演员是比较难找的,最后选上了廖有梁来演这个一号角色,廖有梁必定是从华东军区甚至全军部队所有漂亮小伙中经过重重筛选,才万里挑一最终中选的。
在那个年代,爱情主题的影片极为罕见,倡导朴实自然、优美细腻,注重抒情风格的王苹,把军旅中的爱情,拍得如此唯美,即使今天看来,依然是“绝版”,人们甚至称它是新中国电影中的“第一抹温柔”。廖有梁没有酷酷的发型、没有靓丽的时装、没有绯闻炒作,他一双神采飞扬的欢眉大眼,一副朴实灵气的纯真笑脸,一口略带江南腔的普通话,一件白衬衫、一身旧军装,就把那个阳光灿烂、气宇轩昂的“副班长”表现得如此清爽、自然。据说你模仿能力让人惊叹。影片里,你把孩子般的单纯稚气、少年的多愁善感、男人的丰神俊朗、战士的阳刚伟岸都聚集到付班长的身上,而且演来丝丝入扣,表现得又那么简单清爽、流畅自然。做到这些要靠表演潜力和灵气悟性,更要靠演员的本色魅力,才能相得益彰、璧合珠联。“九九那个艳阳天……”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人们记住了那个一身旧军装、一脸阳光灿烂、大声高唱“艳阳天”的俊美少年。
七年后的1964年,廖有梁出演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里的童阿男。
在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里,廖有梁扮演了一个与资本家女儿产生爱情纠葛的新战士童阿南,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演的童阿男,好像编剧是照着廖有梁年龄和性格创作的,所以廖有梁演来得心应手,活灵活现。
周总理前后看了《霓虹灯下的哨兵》七次半。所谓“半次”,因周恩来忙于接待外宾,等赶到剧场戏已演到一半。
在周总理推荐下,毛主席百忙之中也来看戏。令人难忘的是1963年11月29日,当毛主席看到童阿男最后报名参加抗美援朝时,情不自禁带头鼓起掌来。等大幕落下很快又拉开,当毛主席接见廖有梁、陶玉玲等演员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周总理为了能让更多的军民看到此剧,指示将《霓》剧拍成电影,但剧本不要改动,演员也不要更换。为了电影拍得更真实,八一电影制片厂派出王苹、上影厂派出葛鑫联合导演此剧。
有人说,在上百部文革前的经典影片中,再也找不到比廖有梁更清纯、更阳光的翩翩少年。“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应当改成“军官就看王心刚、战士就看廖有梁”。
D. 跪求柳堡的故事1958年上映的由 廖有梁主演的百度云资源
《柳堡的故事》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ivtrAd5HvbDB6bRw1QR9sQ
《柳堡的故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执导,廖有梁、陶玉玲等人主演的爱情片,于1957年上映。该片改编自胡石言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连的副班长李进与少女二妹子产生了纯洁的爱情,经过指导员的帮助教育,他们暂时搁置儿女情长,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
E. 廖有梁为什么不找对象
想到廖有梁
我想起了廖有梁,是因为春节在上海的时候看了一个曾经在上海人艺工作的老演员,谈话之中,不觉的谈到了中国话剧九十周年的庆典。那个时候,是1997年,我才刚刚从表演专业毕业不久便被抽调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青年话剧团来。事实上,我已经被分配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并且主持一档收听率很高的音乐节目,所以对这样的安排未免有点耿耿于怀,无奈宣传部的领导要求青年演员和艺术工作者充实话剧第一线,只好无奈地到安福路报道,把节目交给另外一个同事。
在开动员会的时候,我边上坐着一个不断的在本子上划圈圈的老人,他长得黝黑,看上去贫弱不堪,戴着一副不合适的大眼镜,穿着很大的棉衣,却是烟不离口。那个时候,我没有抽烟的习惯,只是感到很呛人,就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他看了我一眼,慢吞吞的说:“烟是好东西,是生命的燃料。酒是汽油,烟是柴火。都是好东西。”我对他苦笑一下,事实上,在众多老艺术家面前,我还是很谦恭的,问题是,我不知道他是谁。台上发言的有代表老艺术家的娄际成,曹蕾,代表中年演员的吕良,魏宗万,代表青年演员的徐峥,阮丹宁,唯一没有我们这排任何一个人。仿佛这里的人都活该被打入冷宫,甚至连记者的摄象机都不会向我们这个角落扫一下。“少安毋躁。”那个瘦老头子突然很靠近我对我说:“大家都在演戏,我们是龙套,他们做主角,过会我们做主角,他们演龙套,不急。要不,我给你算个命吧。”
我对这个人开始有兴趣,因为他看我的手相,居然说对了十之八九。直到开始领剧本的时候,才知道我和他居然还有一段对手戏,虽然我们的戏份都不多,但是还是很有意思的,我的角色是青年熊佛西,而他扮演老年的,我们有一段很深刻的跨越时间的对话。当然也是那个时候,我才从一个场记那里得知他的姓名:廖有梁。
当然很惊讶:廖有梁在那个明星还是一项革命工作需要的年代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大人物。远远比现在的许多明星辉煌。在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里的:童阿男“,或者那个”柳堡的故事“里”十八岁的哥哥“。那首歌我还经常听过”九九那个艳阳天“.但是眼前的那个廖有梁却无比的憔悴和衰老,丝毫没有当年偶像的感觉。但是我却毫不迟疑的叫他廖老师。
在排演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迟到过,相比其他的演员,他甚至更加乐意早到,在台上逛逛,然后向导演提出一些设想,导演总是很客气的接受,但是我看从来没有为此改变什么,他也不在乎,一如寻常的为别人算命,提建议,吃盒饭。我很乐意同他聊天,虽然他总是给人一种比较悲戚的感觉,但是无论如何都是让人放松的。他没有架子,常常刻意的贬低自己,使别人很不好意思。我得知他患肝癌,就常常劝他好好的在家多呆,不要总是到剧场,来了没事,不就是消耗盒饭吗?他总是不置可否的笑笑。
F. 廖有梁的介绍
廖有梁(1937年10月28日——1999年4月23日),上海嘉定人,曾任南京前线话剧团演员,后转业到上海儿童艺术剧院、上海青年话剧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工作,主演过影片《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都市里的村庄》、《在被告后面》等,参加过话剧《傻子进行曲》、《OK,股票》、《入城》的演出,国家一级演员。1
G. 霓虹灯下的哨兵演员结局
剧中的艺人绝大多数早已去世,尤其是三大出演也是早逝,令人心痛。但是,女一号春妮的扮演者、知名艺术家陶玉玲仍然在世,而且仍然优雅。
教导员路华的扮演者是徐林格。徐林格一生只出演过三部影片,即《上甘岭》《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但每一步都是经典。
营长鲁大成的扮演者是宫子丕。鲁大成是一位骁勇善战的部队底层指挥者,忠实质朴,豁达开朗,但是有一些莽撞,所扮演的鲁营长形象真实,十分贴近生活。
新战士职业童阿男的扮演者是廖有梁。廖有梁扮演的童阿男,染上了资产阶级革命习惯,与资产阶级的闺女造成了感情恩怨。
女一号春妮的扮演者是陶玉玲。国家一级演员。现如今早已86岁,仍然神采奕奕,关注影视制作,常常在各种各样活动中看到她。
H. 电影《柳堡的故事》演付班长的演员如今多大年龄了还在吗
四班副班长李进(廖有梁 饰)
廖有梁 Youliang Liao
性别: 男
生卒日期: 1937-10-28 至 1999-04-23
出生地: 中国,上海
职业: 演员 / 副导演
I. 廖有梁有多高问一下
廖有梁(1937年10月28日----1999年4月23日)上海嘉定,曾任南京前线话剧团演员,后转业到上海儿童艺术剧院、上海青年话剧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工作,主演过影片《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都市里的村庄》、《在被告后面》等,参加过话剧《傻子进行曲》、《OK,股票》、《入城》的演出,国家一级演员。[1]
中文名
廖有梁
出生地
上海嘉定
出生日期
1937年10月28日
逝世日期
1999年4月23日
职 业
演员
代表作品
《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
就是没有身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