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奥莉薇黛哈佛兰去世了吗
并没有,在赖纳去世后,在世的最年长的奥斯卡奖获得者奥莉薇·黛·哈佛兰还好好的呢,作为好莱坞30年代和40年代最后一位拔尖的女演员,倘若她去世,早就会有铺天盖地的新闻了。
『贰』 她快100岁还在演电影,是国内最老的女演员,她是谁呢
在今时今日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很多的老戏骨也逐渐的离开了她们所喜爱的舞台,她们有的去当老师,有的过上了悠闲的度假生活,也有的选择去给这些小鲜肉的电视剧或者电影里面担任配角,有作为老一辈的人们来说,现在的电影还能看,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老戏骨了,如果没有这些老戏骨全都是小鲜肉的话,那简直就不是电影,而是一个粉丝应援节目。但现在也有一些小鲜肉,她们演的戏也越来越好,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老戏骨演的戏有味道,今天小编要讲的是两位非常著名的老戏骨,其中一位毕竟已经年近百岁了,依然在电影世界中奋斗着,她们是谁,且听小编为您一一道来。
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已经去世了,她说她本人依然要坚持为电影事业奉献,她说当我死的时候,我希望我是在拍电影,因为,我希望我是一名匠人。其实我们的秦怡老师早已经是一名匠人了,而且是一名泰斗级别的匠人们,向她致敬。
『叁』 乱世佳人最后一名主演去世,她饰演的什么角色
7月27号,美国娱乐周刊报道了奥斯卡影星奥莉薇·黛·哈佛兰去世的消息。据悉,此前奥莉薇·黛·哈佛兰是影片《乱世佳人》在世的最后一名主演,她在《乱世佳人》中饰演了梅兰妮这一角色,并且在第十二届奥斯卡中凭借此角色获得了最佳最配角的提名。当地时间7月25日,奥莉薇·黛·哈佛兰在她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巴黎家中自然死亡,享年104岁。
除了《乱世佳人》外,奥莉薇·黛·哈佛兰还先后出演《天堂电影院》、《仲夏夜之梦》、《良宵苦短》、《风流种子》等多部知名影片,先后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纽约影评人最佳女演员、威尼斯最佳女演员等各类荣誉奖项。
『肆』 9月16日的《艺术人生--人生课堂》的嘉宾是谁
七堇年
『伍』 《乱世佳人》“梅兰妮”去世,她曾获得哪些奖项
她用电影中的精彩表演征服了好莱坞和世界,我们将永远通过影视作品怀念她的“黄金时代”,也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能快乐的生活。
『陆』 著名女星奥利维亚·德哈维兰去世了,她生前有哪些作品
好莱坞传奇人物和两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奥利维亚·德·哈维兰享年104岁,在法国巴黎的家中安息。除了偶尔出现在银幕上,她在巴黎过着平静的生活,通常避开公众。即使在她最著名的时候,她也以她的不可预测性而闻名。德哈维兰在电影《乱世佳人》中饰演了梅兰妮·威尔克斯。正是该角色使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名满好莱坞。
1952年,他凭借悬疑电影《破碎的心》入围第十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提名。从那时起,哈维兰逐渐淡出屏幕,转向舞台和电视连续剧。 1987年,她凭借迷你悬疑电影《安娜的神秘》(第44届金球奖)获得电视类最佳女配角。她最近的演出是在1988年电视连续剧《他爱的女人》中。在《乱世佳人》诞生50周年之后,哈维尔兰德婉转地拒绝了所有采访。
『柒』 电影演员郭振清简介
郭振清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电影演员郭振清简介,供大家参阅!
电影演员郭振清简介
郭振清(1927年8月15日——2005年8月24日),天津人。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 毕业 于华北职工干部学校。先后为天津总工会文工团演员,天津艺术剧院演员,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20世纪五十年代初,因主演电影《平原游击队》蜚声影坛。
电影演员郭振清人物生平
郭振清,1927年生于天津。电影表演艺术家。早年曾在私塾念书。后在电车公司任售票员。建国后曾参加华北职工干部学校学习。后任天津总工会文工团演员、天津艺术剧院演员。1952年在影片《六号门》中饰演主角胡二,因表演质朴深沉,感情真挚,获得好评。1955年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相继在《平原游击队》《花好月圆》《独立大队》《英雄儿女》等十余部影片中扮演角色。其中在《平原游击队》中扮演的李向阳,在《独立大队》中扮演的马龙,表演自然,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1981年任天津市广播局演员。
电影演员郭振清人物 事迹
起源
20世纪五十年代初,因主演电影《平原游击队》蜚声影坛。智勇双全的游击英雄李向阳被人们广为赞誉和称颂。李向阳的扮演者郭振清,从此也就成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的著名演员。
郭振清生长在天津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生活的坎坷促他早熟。迫于生计,在他刚满17岁时,就跨上了电车,当了一名售票员。在那里,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他饱受生活煎熬之苦,也从此开始认识了人生。当解放天津的炮声响彻在海河上空时,他的生命翻开了新的一页。1949年底,党送他到华北职工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市总工会文工团当演员。他第一次参加演出的话剧是反映纺织工人生活的《提高一步》。第一次使他尝到创作甜头的演出是话剧《不是蝉》。1981年,郭振清告别工作了20多年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全家回到了哺育他成长的故乡--天津市,担任了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团的导演。同年与印质明联合导演了 故事 片《大虎》,以后又主演了故事片《荒娃》。
独具特色的风格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郭振清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他的表演奔放而又细腻,质朴无华而又真实可信。看过《平原游击队》的观众,不会忘记那位手执双枪、纵横驰骋在敌人心脏里的游击队长李向阳。这个传奇式的抗日英雄,以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行为轨迹,一度成了勇敢、机智的代名词。
1957年,郭沫若曾题词一首赠郭振清同志。词曰:“凤头鸠见桑葚,独立枝头有所思。自我陶醉不可耽,高飞四海颂和平,月桂菊可寻。”郭老诗中的深刻寓意,正是郭振清几十年勇攀艺术之路精神的真实写照!
在新中国17年的红色银幕上,长影厂的郭振清和八一厂的高宝成,是两个最符合“工农兵”形象的银幕代表人物,他们轮廓突出、棱角分明、浓眉大眼、身材魁梧,既有男子汉的阳刚伟岸之气,又有符合代表人民大众鲜明个性的本质特征,特别是郭振清在1955年拍摄的《平原游击队》,饰演的“双枪李向阳”这一威风凛凛的抗日英雄形象,立刻风靡全国,家喻户晓。
电车飞向大银幕
1927年8月15日,郭振清出生于天津卫的一个做小生意的商人之家,幼年时代靠父亲摆小摊维持生活。他小时候十分顽皮,只要热闹的街市上有踩高跷的、玩杂耍的、唱大鼓戏的、演驴皮影的、马戏表演的,总有他圆圆的大脑袋削尖地朝最前边挤。小小的年龄,就非常羡慕民间艺人的生活,这大概就是郭振清最早的耳濡目染的艺术启蒙。
1943年,郭振清16岁那年,为生活所迫,前去电车公司应聘,当上了一名电车售票员。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中国的黑暗时期,初涉社会的郭振清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难。他每天必须在凌晨3点就起床,连续工作12个小时。路上还不能下车吃饭,饿了就啃上几口随身携带的杂和面窝头,或是用豆饼、豆腐渣和山芋面做的干粮。
电车行驶在繁华的城区街道,为了聚集人气,招揽生意,街头的大小商家都在播放着流行的曲艺节目。这声音就如同磁铁吸引金属一般,郭振清人在车中,神思却伴随着音乐尽情地在街市的歌海里遨游。
空暇间,他就和一帮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自组乐队,演奏“金蛇狂舞”、“步步高”等著名的广东音乐,或是踩高跷、练 武术 ,还学会了单弦、数来宝、相声和评剧等表演技巧。当时,电车公司成立了一个由穿长衫大褂的职员组成的业余京剧团,郭振清闻之几次前去报名加入,只是因为自己是卑贱的“穿号坎”的穷售票员,屡次遭到冷嘲热讽。郭振清不甘心,只要一有空,就自我推荐当场唱上一段“西皮二黄”,他的诚心和执著最终感动了负责人,破例将郭振清吸收进去。但是,“穿大褂”的终归是瞧不上“穿号坎”的,郭振清走进了业余京剧团后,也只能被指使着干些杂活,连“龙套”都不让他跑。
假戏真做获得爱情
对于郭振清来说,电影《六号门》既是他演艺的幸运之门,也是他个人情感的幸福之门。因为这部根据同名话剧改编拍摄而成的描写天津码头搬运工人在新旧两个社会不同命运的《六号门》,使郭振清的本色表演赢得了广大工人的一致认可而名声远播。同时,也正是因为这部《六号门》,他在剧中与自己演对手戏的青年女演员李晓功由相识、相知到相爱,假戏真做地牵手同行。这恐怕对于郭振清来说,又是一个绝对意料之外的惊喜等等。
《六号门》开始拍摄时,剧中的一些主要演员因为是借调而来的,一再更换,换到第三拨,原班人马早已经是所剩无几,只有东影厂新招收来扮演胡二妻子的青年演员李晓功留了下来。在《六号门》之前,李晓功已经在1950年参加过电影《光荣之家》的拍摄,接着还加盟到《刘胡兰》剧组,后来在1959年国庆10周年献礼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扮演了具有喜剧色彩的胖大嫂。
半年后,《六号门》曲终人散,郭振清吃惊地发现自己爱上了李晓功,而少女的心扉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感觉这个朴实厚道的天津小伙子就是自己心仪已久的心上人。两位“弄假成真”的热恋情侣回到天津,参加了喜气洋洋的集体婚礼。
新婚燕尔,李晓功凭借着在电影学院苏联专家指导的表演班学习过的科班出身,帮着酷爱演戏的丈夫分析角色,提高业务。也正是由于郭振清在《六号门》的不事雕琢的出色表演,他被东影厂调去,当上了有别于舞台话剧表演的专业电影演员。1953年9月,郭振清进厂不久,就作为厂里重点培养的对象,荣幸地参加了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的中国电影周活动。回国后即刻再次主演了描写新一代火车司机生活和事业的故事片《英雄司机》,剧中男一号郭大鹏的艺术形象,是郭振清本色表演的又一个新起点。而李晓功为了全力支持郭振清冉冉升起的事业,自觉自愿地在事业上跑起了“龙套”,辛苦地在家里相夫教子。
经典电影造就英雄偶像
1954年,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到郭振清的头上,郭振清把《平原游击队》中游击队长孤胆英雄李向阳的精神气质把握得十分准确到位,生动地塑造出了一个智勇双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英雄人物。
《平原游击队》是1955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的。为了更像剧情里那个黑不溜秋、胆大如虎的八路军,郭振清跟随剧组深入到河北、山东一带去体验生活,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努力让自己更加贴近那个年代的人物个性。
同行里的“样样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虽然_运动不断,但对于出身“红五类”、又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并成功扮演“工农兵”角色的郭振清来说,他一心一意沉浸在不断塑造新角色之中,频繁上戏,年年没有闲着,就连在1956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 春节 大联欢》,也特意找来空暇中的郭振清与另一个女演员安琪,联合担任电影拍摄的解说报幕员。
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天津 文化 主管部门曾组织名为“笑的晚会”固定演出。此时,郭振清早已因扮演李向阳而名声在外,作为天津文艺界的名人,他也经常会接到这方面的邀请信函,因为他的相声说得顶呱呱。
银幕和舞台是郭振清纵横驰骋的疆场,而体育赛场和训练场则又是他另一个特殊的一方辽阔天地。郭振清还是一个不折不 扣的球迷,上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10周年大庆的时候,郭振清作为文化部 足球 队的代表,前往北京京剧团,与著名的京剧大花脸裘盛戎、老生李宗义等演艺界名家一起踢球。
1963年,郭振清参加由王炎导演的《独立大队》的拍摄工作,扮演一个由草莽英雄转化为革命战士的男主角马龙,再次以他那质朴生动的精湛演技征服了“李向阳迷”。
1973年,当国家恢复故事片生产的时候,郭振清在当年就出演了由林农导演的、根据浩然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农村电影《艳阳天》。1974年,被安排到严恭导演的工业题材的电影《钢铁巨人》剧组。1975年,又被北影厂抽调到李文化导演的《决裂》中,担任男主角龙国正。1976年回厂后,本来让他准备重新再次主演重拍片《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但是,由于年龄的关系,郭振清实在难以再现当年叱咤风云的雄姿,而改为在幕后负责“新版李向阳”李铁军的表演辅导工作。在电影表演创作实践中,郭振清不但虚心求教,刻苦钻研,逐步将自己的戏路扩展到能洞察每一个角色的心理空间之中,从而成为中国影坛独具风格的著名电影演员。同时,他还能够把自己精心塑造的每一个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角色的实践 经验 ,无私地传授给年轻的下一代。
电影演员郭振清晚年生活
步入垂暮之年的郭振清,虽身陷病榻,老伴李晓功也瘫痪在床,但回想起自己年轻时代领略到的辉煌,郭振清充满着对人生的知足。郭振清因年事已高,中风瘫痪,虽由此带来严重的后遗症,让以往能言会道的他发音都成了问题,但“共产党”这三个字,却时常挂在嘴边。是啊!他对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着发自肺腑的真切表白。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郭振清至今还不是共产党员,为了早日想入党,他努力争取了一辈子,但总是好事多磨,每当差一点要跨进党的大门,总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事情意外出现。步入风烛残年的郭振清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他对一辈子演戏已经毫无遗憾,因为有他的李向阳,还有马龙,但他这一辈子惟一的遗憾,就是想早日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接受党组织的考验,早日了却那难以释怀的真挚情感。
『捌』 40到50岁的男演员都有谁
1、林永健
1970年2月14日,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内地男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1997年,参演首部电视作品《和平年代》。
2004年,凭借《敌后特工队》刘魁胜夺得第17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优秀演员”奖。
2、张铎
1979年11月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内地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2001年,张铎参演爱情剧《情深深雨濛濛》,正式出道。
2005年,张铎主演都市爱情剧《夜雨》。
2009年,张铎凭借青春励志剧《我的青春谁做主》获得第16届上海电视节最具潜力男演员奖。
3、邵峰
1970年4月18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1998年,因主演古装武侠剧《霹雳菩萨》而被人们所关注。
2001年,因与袁泉领衔主演青春偶像剧《青春不解风情》而走红。
2004年,主演电视剧《天剑群侠》。
4、郝平
1970年2月19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89级本科班。
1990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多梦女孩》,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
1992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女大学生之死》。
1996年,出演古装武侠剧《塞外奇侠》,在剧中饰演辛龙子。
5、于毅
1978年8月21日,生于山东省青岛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系,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
2001年,参演个人首部电视剧《折扇探花》,正式进入演艺圈。
2002年,参与拍摄唐季礼执导的足球题材青春励志剧《壮志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