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物类型 > 电影匈奴王阿提拉演员

电影匈奴王阿提拉演员

发布时间:2022-10-22 20:18:18

㈠ 匈奴王阿提拉的剧情简介

当政的罗马皇帝过于年轻,根本不懂治国之道,皇太后只能启用被打入死牢的原军队统帅埃提乌斯,把拯救罗马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狡猾的埃提乌斯一面利用阿提拉兼并邻国,一面设法置他于死地。终于,英武的阿提拉喝下了新婚妻子的毒酒,征服世界的壮志顷刻间化为泡影。
罗马帝国刚刚勉强保住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已经成熟的皇帝便将目光转向了埃提乌斯……

㈡ 我要匈奴王---阿提拉 的详细资料 平生事迹 历史资料 越多越好详细一点 他所做的事迹

阿提拉是匈奴史上最伟大的领导者。他不仅建立了最强大的匈奴帝国,而且依 靠自己的头脑以及帝国的军事力量,在当时西欧的政治舞台中占据了一个极其突显 的位置。在他称王尹始(大约435年之后),阿提拉就逼迫东罗马交纳更多的钱。 狄奥多修斯二世皇帝被迫按往年的贡额加倍上贡。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理由,这位 新的匈奴王在447年以后,开始把眼光转向西面,把西罗马作为寻找新的机会的 主要地区。自他登基开始十多年以后,在西罗马帝国各种事务的角逐中,阿提拉的 匈奴帝国变成了最强大的外部势力。在他当政时期,匈奴人已经变成了一个定居的 民族,而不再是早先的牧马人了。大匈牙利平原不
可能象黑海北部的大草原那样, 有足够的空间供他们放牧马群,因而阿提拉不得不发展步兵团来补充比过去规模小 得多的骑兵力量。实际上,在阿提拉的时代,匈奴人的军队在形式上已经和当时欧 洲其他蛮族相差无几了。不同的是,他的军事力量极为庞大,能够实施包围和攻城 等大型军事行动,而其他的蛮族军队则望尘莫及。

公元五世纪四十年代,阿提拉对巴尔干半岛东部实施了一系列致命的打击。其 中有一座
于多瑙河以南一百多英里的尼斯查瓦河畔的城市(441-442), 被匈奴人 摧毁得之彻底,以至于数年后罗马使者前往晋见阿提拉经过此处时,仍可见岸边白 骨累累,城内尸臭熏天。此后,许高卢地区的城市都不能免遭此厄运。

匈奴人在比邻东罗马的多瑙河地区确立了一个强大的地位之后,在442年被 著名的东罗马将军阿斯帕尔阻挡在色雷斯地区。447年阿提拉又对巴尔干实施了 一次更大规模的入侵。他们长趋直抵君士坦丁堡城下,迫使东罗马皇帝狄奥多修斯 二世乞降。阿提拉不仅收取了所有欠交的贡金,还得到了一个新的价值2100镑黄金 的年贡额,同时又被赠予了多瑙河以南面积可观的领土。这次战役使东罗马受到前 所未有的重创。史家言称,匈奴人所经之地“杀戮无数,血流成河。他们抢劫教堂 和修院,遍杀修士与修女......他们彻底摧毁了色雷斯,使其不可能再恢复过去的 旧貌了。”阿提拉这次对东罗马的狂胜,令他有了足够的回旋余地去实现其突袭西 欧的计划。

到445年时,匈奴帝国的势力达到鼎盛,其疆域大致东起里海,西至波罗的 海和莱因河。东西罗马均被迫向其纳贡,以求免遭蹂躏。在当时,西罗马帝国经过 与各日尔曼蛮族的数十年的战争,边防松弛,军力大为减弱;而各日尔曼蛮族的势 力却在纷纷崛起。在这种天下大乱,群雄四起的角逐中,当数匈奴帝国最为强大, 罗马人与日尔曼人的各派势力都想拉拢匈奴人以制服对方,而阿提拉则利用西方错 综复杂的矛盾巧妙周旋,力图施展自己的政治报负。对于阿提拉来说,打击东罗马 ,焚掠巴尔干不过是一个前奏,而彻底占领高卢则是他实现其野心的第一个目标。 在随后的几年里,阿提拉作了充分的准备,并获
得了足够的理由。直到451年再 次大举发兵,阿提拉把对高卢的征服推向了最高潮,同时也为自己掘开了墓穴。

所谓高卢地区,主要包括内高卢和外高卢两部分。前者指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 山以南的波河流域地区,公元前三世纪始就己处于罗马帝国治下。后者指阿尔卑斯 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以及荷兰、瑞士的一部分, 公元前51年被恺撒大帝征服。

451年阿提拉所侵入的即是外高卢,那场决定性的战争发生在今法国香槟省 境内马恩河畔的沙隆附近,史称“沙隆之战”。这是中古欧洲史上一场著名的战争, 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双方投入兵员之多,伤亡之惨重,不仅在那 个时代是空前的,而且堪与现代战争相比。这场战争形成了欧洲中世纪传说的一部 分。这是一个对性与权力的贪欲,对金钱与土地的渴求的故事,它的主要角色象任 何一个曾经活着的人物一样诩诩如生而且富有色彩。战争的胜负,不仅对于阿提拉 和匈奴帝国的命运是决定性的,而且对于欧洲历史的发展也是决定性的。在阿提拉 的计划中,完成了对高卢的征服之后,下一个目标将是罗马城。也就是说,他的最 后目标是要把整个西罗马帝国纳入自己的版图。然而,他的超群的才智、与生具来 的傲慢,以及极度膨胀的野心结合在一起,不仅把他在征战西欧的生涯中带向了命 运的顶峰,同时也迫使罗马人和日尔曼人联合起来对他形成了强大的对抗。说到这 里,诸位也可以猜出战争的结果了。

㈢ 请问谁有匈奴大帝阿提拉的详细资料

一、匈奴王阿提拉名字的含义

匈奴来自中国,阿提拉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常用的名字。

汉代匈奴单于囊知牙师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单于号,是为乌珠留单于。十六国末期,慕容鲜卑建立的吐谷浑有一位国王名叫阿柴。武则天时代,西域突骑施首领乌质勒。在外蒙发现的阙特勤碑的碑铭上记载,参加阙特勤葬礼的,有来自契丹的udar将军。以及女真将领兀术。
比如叫“义德日”,其含义就是强壮。

二、生平
阿提拉,人称上帝之鞭的那位征服者。
据记载,他身材矮胖,双肩很宽,短粗的脖子上长着一个硕大无朋的头颅,有粗硬的黑发和稀疏的胡须,鼻子扁平,一双黑眼睛锐利而阴鸷。这段描写让人觉得过分,但有一点毫无疑问,这肯定是一个东方人的形象。而且身高很矮。
匈奴人促成了欧洲历史发展的转折。他们把丛林里的日尔曼蛮子推上了历史舞台,并与后者一起如摧枯拉朽般地结束了罗马人的时代。帝国的历史消失了,由各个封建国家组成的西欧多元政治格局开始了,一个几乎延续至今的欧洲国家的主要划分形成了。最后一个匈奴王阿提拉被阴损的罗马人和野蛮的日尔曼人一致地称为“上帝之鞭”,表达了欧洲的恐惧和无奈。然而恰恰是匈奴人挥起了欧洲历史战车转向的第一鞭,这才是名附其实的上帝之鞭。执鞭者,就是阿提拉。
西迁欧洲的匈奴人的故事是极富戏剧性的,这个民族在生命最辉煌的当口结束了自己,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传说。 在西方人的词汇里,匈奴人是极端凶恶的人的代名词。在二战时,希特勒的德国兵被称为匈奴人。然而,在当年匈奴人曾经统治过的土地上,人们仍然敬仰和怀念阿提拉的英雄气概。至今在匈牙利和土耳其,阿提拉仍然是男孩子们用的名字,甚至有人自称是阿提拉的后代。除此以外,匈奴人还给欧洲留下了另一件东西。阿提拉在征伐高卢失败(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失败)之后,于次年攻掠意大利的阿奎利亚。一些农人和渔民(被称为威尼提人)为了躲避战争,来到了亚德里亚海滨的一片充满沼泽的半岛。历经数百年的经营,他们在这里建立起了一座欧洲最美丽的、发达的城邦,这就是后来的威尼斯共和国。著名的威尼斯水城,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建立的,真是富有戏剧色彩。
东汉光武建武二十四年(公元前48年),有小部分匈奴人,分裂出来归附了汉朝,他们被称为南匈奴。留下的大部匈奴人,也就是北匈奴,于公元89年败走西方。这些西迁的匈奴人为了维持他们的民族的完整,在里海一带的大草原上奋斗了二百多年,以求寻找新的家园。在四世纪下半叶时(公元360年),他们的势力骤然爆发了。在一个叫做巴兰姆巴尔(Balambir)的王的领导下,匈奴人进入了阿兰人的领土,这是一个位于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的强大的王国,属于突厥系游牧民族。匈奴人在顿河沿岸大败阿兰人的联军,杀死了阿兰国王,并通过条约束缚和武力威胁把阿兰军队纳为自己的同盟。匈奴人紧接着开始继续向西,他们的下一个征伐对象是东哥特人。从这时开始,这个民族的最辉煌的一幕就拉开了。
不过匈奴人力量的决定性的崛起还是来自阿提拉(Attila,406-453)登基成为匈奴帝国的王之后。公元433年,27岁的阿提拉与他的兄弟布来达(Bleda)一同从他们的叔父罗阿斯手中继承了帝国的王位。 436年,阿提拉谋杀了他的兄弟,独自君临帝国。与他的前辈们相比,阿提拉更具雄心,更富于侵略性。在历史上,阿提拉是一个极为突显的角色。

公元433年,27岁的阿提拉与他的兄弟布来达(Bleda)一同从他们的叔父罗阿斯手中继承了帝国的王位。 436年,阿提拉无情地谋杀了他的胞兄,独自君临帝国。与他的前辈们相比,阿提拉更具有雄心壮志,更富于侵略性,而且才智极为超群。在历史上,阿提拉是一个极为突显的角色。阿提拉时期的匈奴帝国是匈奴史的最后一章,也是最辉煌的一章。他使罗马人蒙羞,使日尔曼人丧胆,具有令西人沮丧而无奈的强大力量,以至于他和他的匈奴铁骑都被称为“上帝之鞭”(Scourge of God)。
阿提拉是匈奴史上最伟大的领导者。他不仅建立了最强大的匈奴帝国,而且依靠自己的头脑以及帝国的军事力量,在当时西欧的政治舞台中占据了一个极其突显的位置。在他称王尹始(大约435年之后),阿提拉就逼迫东罗马交纳更多的钱,狄奥多修斯二世皇帝被迫按往年的贡额加倍上贡。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理由,这位新的匈奴王在447年以后,开始把眼光转向西面,把西罗马作为寻找新的机会的主要地区。自他登基开始十多年以后,在西罗马帝国各种事务的角逐中,阿提拉的匈奴帝国变成了最强大的外部势力。在他当政时期,匈奴人已经变成了一个定居的民族,而不再是早先的牧马人了。大匈牙利平原不可能象黑海北部的大草原那样,有足够的空间供他们放牧马群,因而阿提拉不得不发展步兵团来补充比过去规模小得多的骑兵力量。实际上,在阿提拉的时代,匈奴人的军队在形式上已经和当时欧洲其他蛮族相差无几了。不同的是,他的军事力量极为庞大,能够实施包围和攻城等大型军事行动,而其他的蛮族军队则望尘莫及。

无论如何,阿提拉对高卢的入侵是都是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公元五世纪四十年代,阿提拉对巴尔干半岛东部实施了一系列致命的打击。其中有一座位于多瑙河以南一百多英里的尼斯查瓦河畔的城市(441 -442),被匈奴人摧毁得之彻底, 以至于数年后罗马使者前往晋见阿提拉经过此处时,仍可见岸边累累白骨,城内尸臭熏天。此后,许多高卢地区的城市都不能免遭此运。

匈奴人在比邻罗马的多瑙河地区确立了一个强大的地位之后,在442年被著名的东罗马将军阿斯帕尔阻挡在色雷斯地区。447年阿提拉又对巴尔干实施了一次更大规模的入侵。他们长趋直抵君士坦丁堡城下,迫使东罗马狄奥多修斯二世皇帝乞降。阿提拉不仅收取了所有欠交的贡金,还得到了一个新的价值2100镑黄金的年贡额,同时 又被赠予了多瑙河以南面积可观的领土。这次战役使东罗马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史家言称,匈奴人所经之地“杀戮无数,血流成河。他们抢劫教堂和修院,遍杀修士与修女......他们彻底摧毁了色雷斯,使其不可能再恢复过去的旧貌了。”阿提拉这次对东罗马的狂胜,令他有了足够的回旋余地去实现其突袭西欧的计划。

到445年时,匈奴帝国的势力达到鼎盛,其疆域大致东起里海,西至波罗的海和莱因河。东西罗马均被迫向其纳贡,以求免遭蹂躏。在当时,西罗马帝国经过与各日尔曼蛮族的数十年的战争,边防松弛,军力大为减弱;而各日尔曼蛮族的势力却在纷纷崛起。在这种天下大乱,群雄四起的角逐中,当数匈奴帝国最为强大。罗马人与日尔曼人的各派势力都想拉拢匈奴人以制服对方。而阿提拉则利用西方错综复杂的矛盾巧妙周旋,力图施展自己的政治报负。对于阿提拉来说,打击东罗马,焚掠巴尔干不过是一个前奏,而彻底占领高卢则是他实现其野心的第一个目标。在随后的几年里,阿提拉作了充分的准备,并获得了足够的理由。直到451年再次大举发兵,阿提拉把对高卢的征服推向了最高潮,同时也为自己的墓穴掘了第一锹土。 所谓高卢地区,主要包括内高卢和外高卢两部分。前者指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以南的波河流域地区,公元前三世纪始就己处于罗马的统治之下。后者指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以及荷兰、瑞士的一部分,公元前51年被恺撒大帝征服。451年阿提拉所侵入的即是外高卢,那场决定性的战争发生在今法国香槟省境内马恩河畔的沙隆附近,史称“沙隆之战”。这是中古欧洲史上一场著名的战争,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双方投入兵员之多,伤亡之惨重,在那个时代是空前的,而且与在现代战争相比也堪称世界之最之一。这场战争形成了欧洲中世纪传说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对性与权力的贪欲,对金钱与土地的渴求的故事,它的主要角色象任何一个曾经活着的人物一样诩诩如生而且富有色彩。

战争的胜负,不仅对于阿提拉和匈奴帝国的命运是决定性的,而且对于欧洲历史的发展也是决定性的。在阿提拉的计划中,完成了对高卢的征服之后,下一个目标将是罗马城。也就是说,他的最后目标是要把整个西罗马帝国纳入自己的版图。然而,他的超群的才智、与生具来的傲慢,以及极度膨胀的野心结合在一起,不仅把他在征战西欧的生涯中带向了命运的顶峰,同时也激起了罗马人和日尔曼人对他的联合对抗。说到这里,诸位也可以猜出战争的结果了。

汪达尔国王盖萨里克挑开了沙隆之战的序幕。大约十年前,盖萨里克的儿子与西哥特王西奥多里克一世的女儿结了婚。但在442年,西罗马皇帝瓦伦丁三世批准了自己的女儿与盖萨里克的儿子的婚礼,其结果是可怜的西哥特公主被残忍地割了鼻子耳朵后送了回来。从此以后汪达尔人与西哥特人之间就结下了深刻的仇恨。所以盖萨里克力主阿提拉与其联合进攻西面的西哥特人。然而,当阿提拉当真越过了苯茵河,而西哥特人加入了阿埃丘斯的联军来对抗匈奴人时,汪达尔人却并没有参加进来。 另两个因素更直接地促使阿提拉下定了入侵高卢的决心。一个因素是东罗马的停止纳贡。东罗马皇帝迪奥多修斯二世于450年从他的马上掉下来摔死了,他的儿子马西安继位。马西安在巴尔干建立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来阻止蛮族的入侵,并且拒绝向阿提拉交纳贡赋。被惹恼了的阿提拉决定把他的狂怒泻向西罗马,不仅因为西罗马比东罗马的军力与边防更弱,还因为一个极为特殊的事件给了阿提拉充足的口实向西罗马宣战。 449年,西罗马皇帝的妹妹霍诺莉娅与她的宫廷侍卫的私情被发现,受到其母干涉。那位不幸的情人被处死了,而霍诺莉娅极可能 是由于有了身孕,被送到君士坦丁堡囚禁起来。此女不知是出于恶做 剧还是报复心理,情急之中派人给西哥特王西奥多里克送了一封信,称若能解救则将许配自身为妻。同时她也给阿提拉送了一枚戒指和一 个口信,表达同样的意思。西奥多里克以此为由,一路连下七十余城,直杀入东罗马,大肆洗劫了君士坦丁堡,被贿以重金后始退。西奥多里克根本没有理会婚约之事,他深知皇帝女儿不可能下嫁蛮人。再者,他也非常惧怕阿提拉,不愿意与他争风吃醋。西哥特人走了,君士坦丁堡的恐惧阴影仍没有消除。为了彻底解决阿提拉的威协,东罗马皇帝令人买通其身边的侍卫,以伺机行刺。这个阴谋很快就被阿提拉识破了,但此种小技俩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他的野心很大。阿提拉仍旧派人给东罗马皇帝送去了重礼,并捎口信说:“你我都出身于贵族,但你的行为使你失去了继续保持这份头衔的资格,而我却以我的功绩保留了荣耀。我们因此可以分出高下了。”这个信息给君士坦丁堡带来了极度的恐慌,堂堂不可一世的皇帝此时变得软弱无能,不得己再次屈辱地向匈奴人交纳大量的黄金,以求苟安。阿提拉至此并未罢休,他要求把包括高卢在内的一半西罗马割让给他作为嫁妆。当他越过莱茵河时,宣称这不过是以武力来寻求应得的权力。他要履行婚约,迎娶霍诺莉娅。 阿提拉经过充足的准备和精心的策划,于451年初率领数十万大军越过了莱茵河。在他的联军里,有一只数量可观的东哥特人的同盟军和其他少量的日尔曼人军队,包括一些勃艮第人和阿兰人。法兰克人的一部分也加入了阿提拉的联军。关于匈奴联军的兵员人数,各种史书记载不一,从三十万到七十万的说法都有,五十万应该是比较可靠的。无论具体数字多少,在五世纪这种记载已经是相当准确了。匈奴联军越过莱茵河以后,在四月份首先占领了美茨,恐惧很快在高卢蔓延开来。紧接着,包括莱姆斯、美茵兹、斯特拉斯堡、科隆、沃姆斯和特里尔在内的一系列欧洲大城市都遭到了抢劫和焚毁。巴黎幸得一位圣女的镇定方免遭劫掠。 在扫清了莱茵河流域的通路之后,阿提拉率领他的匈奴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杀向高卢的心脏,包围了奥尔良。匈奴人强劲而迅猛的军事行动不仅使西罗马危在旦夕,而且更直接地威胁着各新建之日尔曼国家的安全。罗马大将阿埃丘斯受命组织了一只同样强大的联军来迎击阿提拉。阿埃丘斯的联军主要由罗马高卢人组成,同时西哥特人、阿兰人、勃艮第人也与他们传统的敌人——罗马人联合起来一起保卫高卢。法兰克国王也被说服加入了进来。尽管联军的所有各方都对匈奴人有一致的仇恨,但对于阿埃丘斯来说,能够把他们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有效的军事联盟,仍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阿埃丘斯号称是“最后一个罗马人”,在451年前的很多年里一直是西罗马最杰出的将军,并一直担任着瓦伦丁三世的首席政治顾问。在此前的四十多年,罗马帝国的皇帝们在强大的外敌面前一个个变得软弱而退缩,在西罗马更是如此。瓦伦丁三世皇帝为了躲避蛮族,早己迁住拉文那。无论与任何人相比,阿埃丘斯都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来保持罗马帝国的强大和繁荣。

阿提拉到底还是放过了罗马。在相继的两年内,先后在沙隆和北意大利,匈奴人的威胁最终没能使西罗马拜倒在自己的膝下。也许罗马帝国最后的历史作用是在来自亚洲的匈奴人和日尔曼蛮族之间充当一个缓冲,而后者的命运则奠定了现代西方民族的中世纪基础。仅管很多意大利人不满意阿埃丘斯没有在沙隆彻底消灭匈奴人,但恰恰是这位“最后的罗马人”使这个曾经骄横一时的蛮族帝国走向灭亡。战争和疾病打垮了阿提拉的势力,匈奴帝国元气大伤,它在历史上的最后一页很快就要翻过去了。公元453年的一天,匈奴王阿提拉与一位年轻漂亮的日尔曼少女伊尔迪科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是在美酒与欢歌狂舞中度过的。当晚阿提拉醉熏熏地带着新娘入了洞房。次日清晨,人们却发现他在酩酊大醉中被自己的鼻血呛死了,而那位可怜的新娘却哆嗦着倦缩在床角。

㈣ 匈奴王阿提拉

阿提拉(406年—453年),古代欧亚大陆匈奴人最伟大的领袖和皇帝,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东罗马帝国及西罗马帝国,并对两国构成极大的打击。他曾率领军队两次入侵巴尔干半岛,包围君士坦丁堡;亦曾远征至高卢(今法国)的奥尔良地区,最后终于在夏隆之战被停止了向西进军。然而后来他却攻向意大利,并于公元452年把当时西罗马帝国首都拉文纳攻陷,赶走了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使西罗马帝国名存实亡。
由448年至450年,匈奴帝国在阿提拉的带领下,版图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在这广大区域的一带附属国,都有自己的国王和部落酋长,平日向阿提拉称臣纳贡,战时出兵参战。在阿提拉死后,他的帝国迅速瓦解消失,使他在欧洲历史中更富传奇性。在西欧,他被视为残暴及抢夺的象征,但同时相对地亦有历史记载形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尤见于古北欧的萨迦文献记载中。

㈤ 求以匈奴大帝阿提拉为主角的电影或者电视剧。

匈奴大帝
Attila (2001)
又名: 匈奴王阿提拉 / Attila the Hun

导演: 迪克·劳瑞
编剧: Robert Cochran
主演: Gerard Butler / Powers Boothe / Simmone Mackinnon
类型: 动作 / 传记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立陶宛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1-01-30(美国)

匈奴王阿提拉
Attila (1954)
又名: 侵略者

主演: 安东尼·奎恩 / 索菲娅·罗兰
类型: 剧情 / 动作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 法国
语言: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1954-12-27

㈥ 匈奴王阿提拉的介绍

《匈奴王阿提拉》是迪克·劳瑞执导,杰拉德·巴特勒、鲍沃斯·布斯、艾丽斯·克莱格等主演的电影。该剧以罗马帝国的背景展开,揭示了一支撼动罗马帝国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公元400年,罗马帝国在世界上的统治虽日趋衰弱,但仍是最强盛的国家。这期间一支来自东方的匈奴族军队由阿提拉带领横扫欧亚大陆,开始挑战罗马帝国的霸主地位。

㈦ 匈奴王阿提拉

你给的视频我没看
但我知道阿提拉
匈人王阿提拉号称上帝之鞭,生活在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被他入侵的够呛,东罗马帝国向他进贡。他死于一场婚礼宴会中,他迎娶的女人叫伊蒂尔豆。也许是那个女人。

㈧ 阿提拉的人物介绍

Fate/Grand Order中职阶为“Saber”的从者。真名为阿尔提拉。
其真实身份是古代欧亚大陆匈奴人的领袖和皇帝。高傲且理性的战士。但总让人觉得有某处很“空虚”。剑法毫无迷惘,战斗时展现出猛烈的姿态。据说过去她的战场横跨了半个大陆。
做事没有迷茫,感情也微弱。自称为“杀戮的兵器”。但如此的她却意外的有着少女心的一面,听到自己在传说中有着“埃策尔”这样的名字时下意识的说这名字不错,因为读音发音听上去像女孩子。阿尔提拉本人也非常厌恶阿提拉这个名字,讨厌别人称呼她为阿提拉。 建成了大帝国的帝王,匈人阿提拉(Attila the Hun)。
其人是匈奴的末裔,匈族战士兼王者。五世纪的大英雄。
其所建立的宏大版图自西亚延伸至俄罗斯、东欧和高卢。
也有言称正是他招致了东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出生起就钟情于军神马尔斯(阿瑞斯)。
其人有着卓越的第六感,碰上什么事情都能保持冷静加以应对。
虽然是个骄傲而理智的战士,但某处却也有着“空虚”的部分。
战斗的时候能够冷静地正确把握状况,化身为战斗机器进行惨无人道的杀戮。
正可谓是纯粹的“战斗王”。
与战场建立的武勋相反,他的统治却没能维持,在死后急速陷入了瓦解并最终消失。
然而直到现在,人们都还没能完全摆脱“阿提拉”这一名号宣示的畏怖与恐惧。
如果她有愿望想要圣杯实现的话——那就是“希望能过一次不做战士的人生”。
这决非对身为战士的自己有所厌恶。
只不过是,对若非以战士而生下的自己会过着怎样的人生,有所好奇而已。
(翻译BY恶意的矛尖) 在欧洲派被视作破坏、残暴、恐怖的象徵,时到今日上帝之鞭的名声依然如雷贯耳。
阿提拉攻占了西罗马首都拉文纳,加速这一庞大帝国的毁灭。
《沃尔松格传》的阿特里(Atli)和《尼伯龙根之歌》的安胜利你(Etzel)都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两部作品都被妻子古代伦理道德所杀。
提前期在东方多被当作匈奴王,近期就渐渐正名为匈人王。
匈奴人和匈奴人到底有没有关系到现在依然没有定论,就是用近代科学手法也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死因为不明白,有被妻子所杀、自然死亡和被鼻出血窒息呼吸死亡等说法。
游戏中最多谜团的英灵。

㈨ 匈奴王阿提拉是不是中国人

不是。

阿提拉(Attila,406年—453年),古代亚欧大陆匈人的领袖和皇帝,欧洲人称之为“上帝之鞭”。他曾率领军队两次入侵巴尔干半岛,包围君士坦丁堡;亦曾远征至高卢(今法国)的奥尔良地区,最后终于在沙隆之战被停止向西进军。

然而后来阿提拉他却攻向意大利,并于公元452年把当时西罗马帝国首都拉文纳攻陷,赶走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使西罗马帝国名存实亡。

由448年至450年,匈人帝国在阿提拉的带领下,版图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在这广大区域的一带附属国,都有自己的国王和部落酋长,平日向阿提拉称臣纳贡,战时出兵参战。

(9)电影匈奴王阿提拉演员扩展阅读:

有关匈奴王阿提拉的资料:

1、电影《匈奴王阿提拉》

当政的罗马皇帝过于年轻,根本不懂治国之道,皇太后只能启用被打入死牢的原军队统帅埃提乌斯,把拯救罗马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狡猾的埃提乌斯一面利用阿提拉兼并邻国,一面设法置他于死地。终于,英武的阿提拉喝下了新婚妻子的毒酒,征服世界的壮志顷刻间化为泡影。

罗马帝国刚刚勉强保住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已经成熟的皇帝便将目光转向了埃提乌斯。

2、音乐作品

2004年, 美国重金属乐队Iced Earth发行了专辑〈辉煌的重负〉,该专辑记录了美国的军事史。除了美国本土的主题,该专辑还收录了一首以阿提拉命名的单曲,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匈人王。

㈩ 谁知道电影{匈奴大帝}的介绍就是Atila

匈奴大帝/神鬼战神 Attila (2001)

IMDb:0259127
导演:Dick Lowry
编剧: Robert Cochran (written by)
类型:动作 / 冒险 / 剧情 / 战争
上映日期:2001年1月30日 美国 (更多...)
剧情梗概:

以罗马帝国的背景展开,揭示了一支撼动罗马帝国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公元400年,罗马帝国在世界上的统治虽日趋衰弱,但仍是最强盛的国家。这期间一支来自东方的匈奴族军队由阿提拉带领横扫欧亚大陆,开始挑战罗马帝国的霸主地位。

匈奴族的首领阿提拉年轻时勇猛善战,但也生性残忍,匈奴人力量的决定性崛起是自阿提拉登基成为匈奴帝国的王之后。公元433年,27岁的阿提拉与他的兄弟布来达一同从他们的叔父罗阿斯手中继承了帝国的王位。 436年,阿提拉无情地谋杀了他的胞兄,独自君临帝国,并且很快统一了整个部落联盟。与他的前辈们相比,阿提拉更具有雄心壮志,更富于侵略性,而且才智极为超群。他使罗马人蒙羞,使日尔曼人丧胆,具有令西人沮丧而无奈的强大力量,以至于他和他的匈奴铁骑都被称为“上帝之鞭”。

当时罗马开始尚未对匈奴人失去控制,尚能以他们为雇佣军去攻打其他蛮族,主要是一些日尔曼和高卢部落。但阿提拉在娶罗马皇帝的姐姐的要求被拒之后,便以此为理由,开始进攻西部帝国。罗马帝国年轻的皇帝沉迷酒色,根本不懂治国之道,皇太后不得不起用被关进死牢的原军队统帅埃迪厄斯,把拯救罗马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这位狡猾的统帅一面同阿提拉联合兼并邻邦,一面勾结邻邦设法消灭阿提拉。最后,英武阿提拉在举行婚礼后被新婚妻子毒死。征服世界的壮志顷刻间化为泡影。罗马帝国的威胁消除,刚刚勉强保住了世界霸主的地位,作为军队统帅的埃迪厄斯失去了价值,已经成熟的皇帝便将目光转向了埃迪厄斯,将他杀掉。

阿提拉虽然死了,但在历史上,他仍是一个极为突显的角色。阿提拉时期的匈奴帝国是匈奴史的最后一章,也是最辉煌的一章。

演员表:

Gerard Butler ..... Attila the Hun
Powers Boothe ..... Flavius Aetius
Simmone Mackinnon
Reg Rogers ..... Valentinian
Alice Krige ..... Placidia
Pauline Lynch ..... Galen
Steven Berkoff ..... King Rua
Andrew Pleavin ..... Orestes
Tommy Flanagan ..... Bleda
Kirsty Mitchell ..... Honoria

其他外语片名:
Attila the Hun (UK) (video title)
片长:177 min / 60 min (3 episodes)
国家/地区:美国 / 立陶宛
对白语言:英语
色彩:彩色
混音:Stereo
级别:Germany:12 / Spain:13 / UK:15 / USA:Unrated

阅读全文

与电影匈奴王阿提拉演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王新演过的电影 浏览:283
一年级儿童电影 浏览:454
科幻狮子王电影 浏览:140
歪歪怎么播放电影 浏览:70
草民一起看宅吉伦理电影 浏览:972
狗蛋大兵国语免费完整电影版 浏览:185
狮子王电影英文版双语字幕 浏览:162
爱奇艺里好看的电影 浏览:950
电影天赐良缘粤语小调 浏览:632
今日奥斯卡电影 浏览:290
蜡笔小新最搞笑的电影 浏览:321
8个字的日本电影有哪些 浏览:342
哪些是最恐怖的电影 浏览:270
中国真人版动画电影有哪些 浏览:427
怎么样在抖音上知道电影名字 浏览:688
演员李明电影 浏览:251
拍在电影院看电影场景 浏览:566
哪里可以看电影流金岁月 浏览:358
香港沥青电影合集 浏览:63
白雪公主动漫电影中文字幕 浏览: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