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和我的家乡》:以“骗”贯穿的乡土之情,究竟想表达什么
中秋节和国庆节撞到了一起,难得一见的“家国同庆”。
在这样的氛围下,“以小家看大家”的《我的我的家乡》(下文简称为《家乡》)脱颖而出,成了国庆档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命题作文”。
之前的《我和我的祖国》(下文简称为《祖国》)由7部短片组成,全片片长155分钟。折算下来,每个故事所占时长仅有20多分钟。
而《家乡》是由5个故事组成,电影时长为135分钟。显然《家乡》的单元时间,更长一点。
开头提到了“命题作文”这个词,是因为《家乡》的5个故事,都是围绕着小人物、家乡、回家、还有“欺骗”展开的。
前面都好理解,可最后一点—— 善意的谎言 ,看上去就很微妙了。
从主题上就决定了,步调平和的《家乡》不能像《战狼》那样安排个“虽远必诛”的反派,也不能像《祖国》那样穿插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矛盾冲突。
怎么办?故事要讲出来,精神要传达下去。
那就只能用游走在道德边缘的谎言,为这些故事描绘色彩。
《北京好人》中,张北京为了让患病表舅做上手术,让对方用自己的医保——欺骗医院;表舅最后“放飞天性”,也当着医院工作人员和警察的面撒了谎;表舅妈早早就背着表舅买了医保,让整件事有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结局。
这一个故事里,还穿插着一个很有意思的“骗局”——“蒲公英能治病”的民间土方。
论“骗”,这第一个故事在整部电影中堪称 最高级、也最接地气。 它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将制度、人性、家庭关系、风土人情都表达出来,不仅很简单立体,而且很直接有效。
《天上掉下个UFO》中,擅长搞发明创造的黄大宝,从一开始就知道大家趋之若鹜的外星飞行器是自己造的。他和村长、大款的出发点不一样——前者害怕被发现,后者干脆将错就错提高村里的经济发展,最后也走过一段殊途同归的路。
但这个故事未免有点太“陈思诚”,无论是演员的脸还是表演风格,总让有一种在看“乡土版唐探”的感觉。
结局的大团圆和惊鸿一瞥的佟丽娅一样,都过于美丽、过于 不真实 。
《最后一课》最好哭,但从电影结构上来看也是 最经不起推敲 的一个单元。
儿子和爸爸从前的学生们联合制造假象,复制出“回不去的1992年”那最后一堂课。所有学生的只言片语,最后只让这个老师变得更饱满、更立体,将其他人显得越发单薄的同时,那时的教育条件、一部分教师群体用爱发电这一点,就都被比了下去。
尤其最后,从天而降的彩色学校和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姜小峰,让人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故事圆满了,但也严丝合缝到任何实际意义都流不出去。
《回乡之路》安排在第四个出场,按照“套路”来说已经让人提前预知到:邓超扮演的人不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
但如果单论演技和故事架构,这个故事本身还是很有悬念的。可其中一些莫名其妙的喜剧效果,可有可无的角色设定,让整个故事在开头的地方显得有点闹哄哄。
最后那个哭着喊出“我想成为你”的小男孩,更是一个教科书级别的 “形式主义” 。
从前的乡土电影,贯穿始终的词是“走出去”。这一次, “回来改变它” 变成了其中人物的关键词。
能切实地感受到发展不均衡和年轻人口流失正在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但最后的高光时刻还是只、也只能给到那些带来大变化、注入大活力的人——拔高的同时,忘了回归到大群体。
《神笔马亮》,是个人除了《北京好人》之外最喜欢的一部。从喜剧效果来说,这一部也称得上是整部电影的“笑点担当”。
但通篇的梦幻感,就像马亮恶画笔一样—— 不真实 。
或许整个故事从一开始,画家能当上村支书,就奠定了故事的基调吧。
回到文章的标题来说:为什么要用“骗”去贯穿5个故事、整部电影?
因为不管是故事里的人,还是每个故事对应的结局,都有一种极强烈的 理想主义 色彩。
如果回归现实,每个人的家乡都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
江山多姿,非一朝一夕之功。说到底,《家乡》不是假象,但就目前而言,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需要那些愿意相信的人去为之奋斗,让它们变成现实。
就像电影中不断出现的大全景一样,目前为止,只能远远地欣赏,不能进去一探究竟。
2. 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主题思想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祖国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优秀文化。
而不是爱某一个被文人创造出来的名词并对着它高潮,爱某一段帝王将相的史书,爱某些宰相将军在某个特定时间点创造的所谓荣誉,或者爱某一个王朝国家。
是切切实实地爱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爱他们的所思所想,爱他们的梦,将他们视作身体不可分割的骨肉的共情。也是你匆匆碌碌地上下班、上下学时,脚踩在地面上的真实的感受。它不需要去刻意培养,去用你跟什么美分公知战斗来证明,来满足,它很自然地孕育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体内。
是活着,是努力顽强地、不愧对自己的良心和所受的教育地活着。
3. 《我和我的家乡》剧情怎么样,值得一看吗
非常值得去看,短短的两天时间票房就已经破了5亿。这就足以说明观众对这部影片的喜爱度。
说白了这就是一部非常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不管你是出于对家乡的依恋,还是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感,这都是一部非常治愈心灵的电影,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去电影院看一看,看看你的家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 我和我的家乡电影讲的是什么 我和我的家乡简介
1、《我和我的家乡》影片以短片合集的方式来讲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之年。
2、本片以段落式为基本结构,围绕十八大以后祖国城乡的喜人发展、以及广大老百姓欢欣鼓舞迎小康的主题而进行创作,将是一部基调轻松欢快,讲述亲情故事的喜剧片。如果说《我和我的祖国》以时间为轴线串接起中国人的奋斗历程,《我和我的家乡》则是偏重于地域空间的全覆盖,展现中国全面小康的成果。
5.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主要是讲哪些故事的
《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在2020年,国庆节期间上映。这部电影非常特殊,分为五个单元,也就是说有五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发生在中国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区的故事。其实主要是为了纪念在十八大以后,全国各地人民都非常开心,迎来小康生活,全民脱贫而拍摄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一部影片,这部影片里面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演员。导演是徐峥、宁浩、彭大魔,邓超,陈思诚,总导演是宁浩,张艺谋担任监制。主演人员有黄渤、葛优、吴京、王源等。
《我和我的家乡》这部影片里面的演员演技都在线,而且故事又搞笑又让人感动,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一部影片。在上映之后这部电影也取得了很好的票房和口碑。
6. 如何评价电影《我和我的家乡》
《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完全超出了预期,非常适合国庆去看,并且里面的故事生动有趣,演员演技又到位,很值得去电影院贡献一下票房。
三、出色的电影内容而且电影中的情节也让人有一种代入感,全都是普通人演绎的,也都是我们周边所发生的事情。仿佛所有人都可以带入到这个我字当中,并且在电影中去领略祖国的风景。而且这个电影所展现的主题也特别好,今年刚好也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候,所展现了的也都是农村变得富裕的过程。
7.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主要讲述了哪些故事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拥有强大的演员阵容。张艺谋、宁浩、张艺谋、徐峥、陈思成、闫非&彭大魔、邓超、俞白眉等9位导演汇聚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半壁江山。在最新的定档海报中,九位导演以手绘形象亮相,呈现出欢乐的喜剧氛围和非凡的想象力。他们一起乘坐基于鞋子的“飞艇”。有的拿着相机,有的拿着高光,剧本不留,拍摄不停。所有导演共同打造光与影的故事,以及电影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画面中,祖国美丽的山河尽收眼底,祥云环绕,山河秀美,藏于长城、天坛、布达拉宫、三池和月亮之中,寓意拍摄位置贯穿祖国五地。九位导演像鸟儿似的朝屋里走去,暗示了电影的主题。
8. 《我和我的家乡》主要讲述的是一部怎样的故事
《我和我的家乡》这是有5个小故事组成的,而且所讲的也是关于家乡的故事展现了大家的爱国情怀,并且也向人们展示了祖国发展到如今脱贫的成果。
三、脱贫攻坚的成果《最后一课》这一个小单元特别的令人感动,那个乡村教师怀着感恩之心前去支教,用着忘我的精神才实现了如今祖国的富强。《回乡之路》曾经的大漠通过无数人的努力,终于被绿色所覆盖,那一些去拯救沙漠的英雄,用自己舍己为人的精神守护住了绿水青山。《神笔马亮》想要为家乡做出一些贡献,平衡了家庭和大我。
9.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爱我的家乡》这部电影惊喜连连,从祖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域,展示了每个地方的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风士人情。讲述了北京,陕西,浙江,辽宁和贵州五个地方的故事。
第一段讲的是北京好人。事件的内容是主人公为了帮助亲戚,想尽各种办法,最后反而是多此一举。反映了显示当中一定要做一个遵纪守法,诚实善良的,做任何事都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一定要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
第二段讲的是天上掉下个ufo。事件内容简述了剧中人物的大胆创新,可聪明反被聪明误,耍的一些小聪明没有用到正地方,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认认真真,实事求是,光明正大,不能隐瞒。
第三段讲的是回乡之路,事件的内容讲述了回家乡的艰难,很多人都想回家,但是路途遥远,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思念和赞美,更是喜爱,崇拜家乡的情感打动了我。
第四段讲的是最后一课,大概内容是一个瑞士的老教授,他坚持在农村教育学生,由于长期工作劳累得了脑梗塞。记忆停留在了1992年,经过众多人的帮助下,让他在一次回到了1992年,他也终于理解了那副画的含义。
最后一段讲的是神笔马亮,沈马组合。讲的是他背着妻子,放弃到国外留学的机会。和乡亲们艰苦奋斗,扶持农村的发展,脱贫致富。结尾他成功的感动了妻子,和妻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银幕中闪现的五个片段历历在目,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我时不时笑得合不拢嘴,又时不时被一句话或一段话故事情节感动的热泪盈眶。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要学会坚持,也许对很多事,我们只要在坚持坚持就能成功。要学会善待他人,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都会让人受益匪浅。要学会感恩,我们都要记住每一个影响我们的人,记住每一个细节,即使是回忆,我们也要怀着一颗竭尽全力的心去感恩。
《我和我的家乡》5个故事共性都是大山、贫穷、发展。还是离不开歌颂祖国吧,毕竟献礼国庆。
北京好人开场还是很轻快,点在表舅说不要张北京的钱看病,要回老家吃蒲公英。UFO比较一般只能说佟丽娅真的好美好有气质,王宝强刘昊然出来有唐探内味儿了。
最后一课真的很好很感人很细腻韩昊霖这小男孩是个好苗子。范老师为了孩子的颜料雨里奔波,晕倒后醒来记忆就回到了这个时间点,真的爆哭。
回乡之路陕西毛乌素沙漠“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已是绿树葱葱。“做对的事,哪怕别人误解,哪怕别人不知道。
神笔马亮是笑点最多的一个整个片子笑点还是很多的,泪点也不少。不好的地方有,但整体不错。把积极向上的东西拍出来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就能让更多的人自省,想以后自己的路,我该做什么。
总有人在做着伟大的事情,是值得歌颂的。一定要努力啊,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过有意义的人生,做有意义的事情。建设祖国,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多读书,多少孩子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珍惜美好生活,真的来之不易,爱祖国。做对的事,做善良的人。
“故乡的美,是一种长在骨血里的骄傲,它或许没有北上广的高楼林立和宽敞街道,但是对于一个离开家的人来说,除她之外,对别处永远只是欣赏的美,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身在其中的踏实,对于别处任何的好,我始终是一个旁观者。
或许世人眼中,女人一生最重要的角色是妻子,是母亲。殊不知在她自己心里,最重要的是女孩儿,是女儿。这里承载着我从出生到长大的每一个瞬间,每一处街道都有着属于我不可替代的回忆。
此刻,我望向窗外,每一眼都是我的生命,即便现在与未来我只能是个母亲,但那个女孩儿却永远在我心里,不曾也不会老去,她不是谁的谁,她只是她自己!我听着出租车司机像小品一样的乡音,是那样的舒服与不舍,看着流光溢彩,湿了眼眶……
请,待我落叶归根!”
之所以选择这部电影,是因为之前看过《我和我的祖国》,觉得很好,有点家国情结,必须支持。加上看了一下导演团队、演员豪华阵容和评分,就它了,果断买票!
果然没有失望,整部电影分五个小故事,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神笔马亮。
每个小故事半小时左右,对电影来说,两个半小时的时长已经算长电影了,但是看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长。笑中有泪,泪中带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整个电影都围绕着家乡的巨大改变,和扶贫攻坚的主题。通过电影也领略了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各个故事情节的设计和演员对细节的把控,以及配乐对情绪的调动,都足见导演及演员的功力和用心。
个人觉得,笑点最多的是沈腾跟马丽的神笔马亮,泪点最多的是最后一课,当然其他的也都不差。
除了笑和泪,UFO那段里面有个片段倒是让我有点想特别提一下,就是黄渤为了解决山区不利条件发明跑步机,设定人生最大值跑了个马拉松。
假如人生也能设置个里程或者以某个速度持续冲刺多久才能“把门打开”,那我们会不会逼着自己激发潜力去拼尽全力呢?
大多数人的努力都不到拼天分的程度,谁说平时跑五公里都做不到的人,就一定跑不完马拉松?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能,而是没有逼自己一把!
电影中总能想起点其他的电影也算是个特色。像葛优演的北京好人,可以想到《我和我的国家》里面葛优演的北京你好;UFO里面可以看到唐人街侦探、疯狂的外星人的片段,配乐和佟丽娅出场那里还有点大话西游既视感;最后一课里面的“对啊”,瞬间想到了缝纫机乐队。并没有感觉抄袭,反而有点亲切感。也发现原来我也看了不少电影嘛!
如果你还没看过这部电影,我推荐你看一看。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课》和《返乡之路》这两个单元。因为它们里面都有老师。一位是得了老年痴呆,甚至忘记了自己儿子,却还惦念着二十多年前离开乡村小学未能完美的最后一课的范老师。一位是埋在高高的山岗上,俯瞰着簇新的美丽的乡村小学的被尊称为高妈妈的高老师。
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存在?是哪怕距离千里万里,哪怕时间十年几十年,都深藏于学生心中。是一点叮咛,是几句关爱,是无私的帮助,更是高洁的品质……
成都大学书记毛洪涛,令为玉碎,不为瓦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身后的学生们的深切缅怀,让我们得以认识了一个好老师,一个真正关爱学生的,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的理想主义者。
在电影里,我看到了好老师,那是令我钦佩的存在。《最后一课》里的范老师在乡村支教,甘于贫苦寂寞,扎根土地,关爱学生,呵护学生的梦想。那份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眷恋和不舍,是那样的真挚感人。这是平凡而伟大的,这是无关名利的,这是深植于学生们心中的.无形的丰碑,这是我们的国家民族得以绵延传承的大的力量。
高妈妈的镜头只出现过一次,我却久久难以忘怀。堆积在粉笔槽里的黄沙,破旧不堪的教室,衣衫褴褛的孩子,背着孩子有着坚毅神情的高妈妈。然后就是窗外从远方袭来的滚滚沙暴,就是师生们无声看着那暴虐的存在,然后就是高妈妈缓缓而坚定的对孩子们说,长大了学了本事,给咱们这换个样子。还有幼年闫飞燕望着高妈妈那清澈而坚定的眼光。
电影中高妈妈带大的孩子乔树林,电影外无数的治沙英雄们用自己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将毛乌素沙漠彻底战胜,创造了奇迹。高高的山岗上埋着高妈妈那棵大树下,闫飞燕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高妈妈想看到的——沙漠变成了绿洲,漂亮的现代化的小学。幸运如斯,伟大如斯。
在这两个单元,我看到了叶落归根,我看到了乡土情结,我看到了老师对于国家民族的巨大贡献和重要意义。我们的家乡,我们生于斯,长于斯,魂牵梦系于斯。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家乡富饶,让我们的祖国强大,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的民族魂。
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我和我的祖国》之后,又一部《我和我的家乡》也在国庆节上映了,他们的风格很相似,都是有几个小故事组合而成,每个小故事都是一个独立的,但是他们的中心思想都是我和我的家乡,感觉像是和我们写小作文一样。
这个电影由五部分组成《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神笔马良》讲述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
《北京好人》一开始我就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眼熟,妈妈说你忘记了这就是《我和我的祖国》里面的那个北京出租车司机啊,我一想真是他啊,妈妈说他可老牛了,以前的贺岁片都看他。这次电影演一个农村大叔的城里侄子,大叔生病需要看病,他把自己买车的钱拿出来给他住院手术,后来知道大叔在农村有医保卡,于是他们赶紧去街道办理医保报销手续,这样他买车就又省了一部分钱。我们都要有一个好身体,还要懂得上医保,生病有保可依啊。
《最后一课》讲一个国外定居的老师得了老年痴呆症,他的记忆始终保留在他在1922年在农村上的最后一课,他的儿子希望圆了他这个梦,不远万里带他回乡,他的学生们已经长大成人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圆老师的梦,他们的孩子扮演他们,教室也是按照他们记忆中的模样重新装饰。老师在现实中和回忆中不断地交叉互换,孩子们的心始终不变,看着很是感人。屋顶漏雨,屋内破旧不堪,老师的破暖壶倒水,每一个细节他们都想到了,但是时代进步了,不能倒退,新技术新文化已经不能在复原,所以老师有些懵,孩子们依然是他的孩子们,他很满意。
《回乡之路》也很感人,两个校友同回母校,心愿一致,希望家乡发展。一个是沙地苹果经销商,一个是电商直播主持,他们为了家乡发展大力推销沙地苹果,让这个寸草不生的沙漠长出喜人的苹果费劲了半生精力,电商希望大力推销让家乡繁荣。
《神笔马良》主人公也是为了让自己土生土长的村庄可以有发展,他放弃了自己留学国外美院的机会,留下了发展家乡,舍弃小我,发展大家庭。
这部电影去了很多地方,山好水好人美,带我们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我们不怕吃苦的精神。值得我们留下来发展她。
随着疫情形势在国内的逐渐好转,电影逐渐的回到了大众的视野当中,今年的国庆中秋档期也成为各个电影回归的重要契机,一部延续去年《我和我的祖国》创作拍摄模式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一跃成为了这一档期的最大赢家。
国庆节我选择和家人而不是和朋友一起去看这部电影,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值得和长辈一起分享的电影,他们能在这部电影中收获比我们年轻人更多的感动或是感触。
电影一共有五个单元,体现国家医保政策的《北京好人》,展示好山好水醉美贵州的《天上掉下个UFO》,描绘基本支教特岗教师的《最后一课》,书写抗沙治沙路的《回乡之路》,刻画基层书记形象的《神笔马亮》。不同于去年《我和我的祖国》所呈现出来的“国之大美”,《我和我的家乡》带给我的是一种小美,小到进入我们的生活,小到就是我们的生活。
在走出电影院、平静下电影带来的激动之后,回味电影会发现这本质上是一部常见的主旋律电影,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可就是在这种主题明确的情况下,有泪有笑的小品大杂烩的模式让我们观众丝毫没有觉得枯燥、乏味。
如同电影海报想要传递的感情一样,每个演员都笑中带泪,电影中所出现的感动也比欢乐更加使我动心。这里想要特别提一下《最后一课》这一单元,也许是因为家中老人曾是一名人民教师的缘故,电影中表现出来的生活、画面、故事,让我不得不去联想家中老人的过去,片中的艰辛坎坷也许正是他当年的真实写照,片中人对如今生活美好的感叹也许正是他的所思所想吧。我很喜欢看电影看剧,不是为了消磨时间,而是电影电视剧能够带我们去了解不同人的故事、不同人的生活。最让我觉得惊艳的还得算上范伟老师的演技,他再也不仅仅是我记忆中的那个和本山大叔卖拐的小品演员,他骨子里的一种精熟且有烟火气的文人气质确实很适合这个角色,白发、眼镜,一举一动,一个眼神都能够打动你,已然无愧于老戏骨之名。
我们中国人应该都有着比较深的“故土情节”,家乡这一题材就更加打动人心。就基层农村而言,人们常常感叹,生活越来越好,也总有人在问,到底哪里变好了,我想在这部电影里可以找到很好的答案。
;10. 我和我的家乡反映了什么
该片通过讲述中国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抒发人们的家国情怀,展示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