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汉有反串演员吗
武汉有反串演员。比如萧艺媚、叶紫涵。叶紫涵毕业于江西南昌第20中学,长相秀气。他的梦想就是能成为和李玉刚老师一样的反串演员。
因参加江西电视台影视频道娱乐节目《有才你就来》而被观众所熟知,其演唱视频也迅速在网络走红。因其精湛的反串功力而被外界追捧为“反串界的一朵奇葩”。
如今在国内为人所熟知的男反串演员有:邹开云、刘著,李玉刚、馨妃、卡琳娜、张扬(反串黛玉)、秋叶子(反串秋叶子)。其中李玉刚的知名度颇高。很多人赞誉他为继梅兰芳等中国四大名旦之后,中国京剧旦角的后起之秀。
可出名后的李玉刚仍然很朴实、谦虚、随和。他从未忘记自己传承国粹的理想,不仅刻苦练习,而且一有机会就遍访名师,四处求学,决心好好学习深造,努力推动京剧艺术的推广与传承。
反串演员指影视剧中扮演不同于自身性别的角色的演员。反串,通常分男扮女装、女扮男装两种。
在古代,女人是不能演戏的,所以古代开始就有反串这一形势出现。
现今影视中反串出现通常是为了满足剧本的需要或者达到某些喜剧的效果。代表人物:林青霞,他的女扮男装反串的东方不败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男人喜爱,女更爱。
还有喜剧之王“周星驰”在《大话西游》《百变星君》等多部经典之作里都有反串角色,不过都是以搞怪著称。在娱乐圈,玩反串的艺人数不胜数,如今“反串”也成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时尚娱乐话题。
2. 戏曲艺术中为什么会出现反串呢
戏曲艺术中出现反串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演员因为不足或者角缺失,因为跨行当演出与自身行当不相同的戏。
反串是中国戏曲表演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反串与演员及剧中人物的性别没有关系的,举个例子,京剧大师梅兰芳,作为一个旦行演员,演出女性角色很正常,而他曾于《辕门射戟》一剧中饰演吕布,则反而是反串了,除了旦串生,也就是旦行反串生行,还有生串旦、生串净、生串丑,这些都是戏曲表演中十分常见的。
(2)电影著名女演员反串京剧扩展阅读:
不管是行当反串还是性别反串,在舞台上求得就是以假乱真,我们暂且用性别反串的角度来看梅兰芳大师,,梅兰芳大师虽然是男儿身,但只要粉墨登场,无论是《霸王别姬》中对霸王忠贞不二的虞美人、《贵妃醉酒》中醉酒而不失高贵的杨贵妃、还是《穆桂英挂帅》中英姿飒爽的穆桂英,登上舞台的他就是让人惊艳的美人儿,由此可以得出一点,反串即是要把角色演活。
在潮汕地区说到反串,不得不说的就是洪妙大师,《香罗帕》中,她是一个热情,又有些可爱的老阿婆,《杨令婆辩本》中,他是是非分明,敢于辨明是非的杨令婆,《刘明珠》中,她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心机深沉,老谋深算的皇太后。洪妙大师塑造的诸多角色各具特色,其影视作品可谓是潮剧的活化石。
3. 问,有一电影其中讲一个女演员演钟馗的事,其间穿插了京剧《钟馗嫁妹》,请问电影名称,哪里可以下得到呢
黄蜀芹的《人·鬼·情》
1987年与李子羽、宋日勋合作编剧并导演影片《人鬼情》,于1988年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第五届巴西利亚国际影视录像节电影大奖——金鸟奖;1989年获法国第十一届克雷黛国际妇女节公众大奖。
4. 包租婆元秋的亲妹妹,反串出演第一版韦小宝,曾与张国荣组CP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最后一部长篇武侠小说,1972年9月才连载完成。之后的几十年,推出了十几个版本的影视剧作品,其中最著名的电影是1992年周星驰版本,最经典的电视剧是1998年陈小春版本。
很多人并不知道,早在 1977年就有了第一版的《鹿鼎记》电视剧 ,而且第一版的韦小宝还是个女生反串的,比周星驰早15年。
这个 反串韦小宝的女星叫文雪儿,是正是著名动作女演员元秋的亲妹妹 。
2004年, 成龙的大师姐元秋 ,在息影18年后因周星驰再三邀请而复出,在喜剧电影《功夫》中饰演包租婆翻红。
凭借《功夫》的热度,元秋的包租婆形象深入人心;在之后的十几年里,连续出演了数十部影视剧作品,重获演艺事业第二春。
元秋翻红后,关于她的出身和过往,就慢慢被扒了出来。元秋出身京剧世家,10岁投师于占元,与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华等成为师姐弟;17岁在电影圈出道,24岁出演好莱坞大片《007之金枪人》。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元秋还有个妹妹,也是影视明星。只是因为在圈中用的都是艺名,而且也在90年代初就息影退圈,所以才会显得如此默默无闻。【元秋兄弟姐妹7个,元秋排行第3,文雪儿最小。】
【文雪儿】 1960年3月1日生于香港,比元秋小10岁,父亲张玉成是山东京剧演员,到港后改做粤剧武师。 元秋本名叫张转男,元秋妹妹叫张惠英 ,文雪儿是艺名。
文雪儿是从小跟着父亲习武,而元秋拜师于占元正是文雪儿出世那年。
1976年,还不到16岁的文雪儿,加盟刚刚成立的 佳艺电视台 ,迅速成名,后与米雪、李通明一起被称为“佳视三宝”。
虽然佳艺不到三年就倒闭了,但仍然出了很多人才,也拍出了很多优秀的剧集,特别是古装剧。
1976年,文雪儿在 《碧血剑》 中饰演温青青,第一次做女主角;姐姐元秋在剧中饰演何铁手。
然后,又在《红楼梦》中饰演史湘云,与毛舜筠、米雪合作;
《白发魔女传》中饰演铁珊瑚,与李丽丽、白彪合作;
《武林外史》中饰演白飞飞 ,与米雪、刘江合作;
《鹿鼎记》中饰演韦小宝,与李通明、白彪合作;
《雪山飞狐》中饰演程灵素,与米雪、李通明合作;
《风雷第一刀》中饰演丁灵琳,与伍卫国、刘江、米雪合作;
《流星蝴蝶剑》中饰演凤凤,与魏秋桦、马海伦合作。
相比姐姐元秋的粗犷威猛, 文雪儿是娇小玲珑型 ,而且颜值也很高,精灵鬼马,充满灵气。
也就是因为身上的这股气质,加上《碧血剑》中温青青的女扮男装的造型,被导演大胆选中反串韦小宝。【之后在电影版《碧血剑》又出演温青青。】
也是因为佳艺对古装武侠剧的偏爱,文雪儿出演了无数古装剧,固定了其灵巧型古装女侠的角色定位。
佳艺之后,文雪儿转投亚视的前身丽的电视台,又拍了几十部剧,同时也在邵氏拍了十几部电影,其中大部分还是古装武侠片。
《浣花洗剑录》中饰演小公主,与张国荣、陈惠敏等合作;还在《情人箭》中饰演杜鹃,《沈胜衣·骷髅杀手》中饰演赤仙娃,《怒剑鸣》中饰演郡主,《侠盗风流》中饰演黑琥珀,《天龙诀》中饰演朱菁照,《湖海争霸录》中饰演千叶子,《大内群英续集》中饰演空空儿,《少年黄飞鸿》中饰演刘巧儿;
《武侠帝女花》中饰演费贞娥,《大将军》中饰演罗新燕,《血债血偿》中饰演杨咏雪,《剑仙李白》中饰演赵六妹,《铁胆英雄》中饰演李春花,《琴剑恩仇》中饰演段美奴,《霍东阁》中饰演沈小玉,《四大名捕重出江湖》中饰演连秋心,《清末四大奇案之太原奇案》中饰演张玉姑,《济公活佛》中饰演秦倩红,等等。
1978年8月21日,佳艺电视宣告倒闭当天,丽的电视高管就找到文雪儿,与她洽谈签约事宜。加盟丽的后,文雪儿继续受捧,其古装美女角色形象深入人心,仍有广阔的市场。
其中, 与张国荣合作的《浣花洗剑录》 ,是文雪儿加盟丽的的第一部剧。文雪儿与张国荣,组成小公主和方宝玉CP,成为轰动一时的荧屏情侣。
那时的张国荣也才22岁,出道一年,凭借俊美外形和身上那种高贵公子气质,迅速迷倒万千粉丝。
《倚天屠龙记》《倚天屠龙记大结局》中饰演殷离,与导演楚原、尔冬升、井莉、余安安等合作;
《萧十一郎》中饰演小公子,与楚原、狄龙、刘永、井莉合作;
《绝代双骄》中饰演铁心兰,与傅声、伍卫国、欧阳佩珊合作;
《少林与武当》中饰演李二环,与导演张彻、钱小豪、罗莽、江生合作;
《碧血剑》中饰演温青青,与张彻、郭追、井莉、龙天翔合作;
《书剑恩仇录》中饰演周绮,与楚原、狄龙、白彪、罗烈合作;
《神雕侠侣》中饰演郭芙,与张彻 、傅声、郭追、黄淑仪合作;
《侠客行》中饰演丁珰,与张彻、郭追、唐菁、刘慧玲合作;
《癫马灵猴》中饰演李雪儿,与导演鲁俊谷、戚冠军、朱铁和
《神经大侠(鸳鸯刀) 》中饰演任剑飞(任飞燕),与惠英红、元德合作;
《武林圣火令》中饰演金蛇童子,与鲁俊谷、莫少聪、刘雪华、白彪合作;
《花心红杏》中饰演莎莉,与楚原、钟楚红、梁朝伟、夏文汐合作;
《猎魔群英》中饰演阿文,与吕良伟、胡慧中、李赛凤合作;
《横冲直撞火凤凰1》中饰演珍妮,与万梓良、胡慧中、吴镇宇合作。
文雪儿加盟丽的的1978年,同时进军影坛,与邵氏开始在电影上的合作,也是古装武侠片为主。
1985年,邵氏电影宣布停产;1986年,文雪儿与丽的合约到期,于是息影回归家庭。1989年,短暂复出加盟无线电视, 1991年正式息影退出 娱乐 圈 。
文雪儿结过2次婚,与第一任老公生有2个女儿,都很漂亮。
2013年,息影20多年的文雪儿,再次应邀复出,客串无线电视剧集《巨轮》。这时,53岁的文雪儿没有了当年的灵气,但保养得宜,洋溢出一身贵妇气质。
在 娱乐 圈的十几年,文雪儿出演过韦小宝、温青青、郭芙、殷离、丁珰、铁心兰、程灵素等多个经典古装武侠人物,合作过张国荣、毛舜筠、米雪、狄龙、尔冬升、傅声、钟楚红、梁朝伟、吕良伟、万梓良、夏文汐等无数 娱乐 明星。
虽然不能像韦小宝那样潇洒,但这样的文雪儿还是值得回顾的。
5. 甄子丹和于荣光一起演过的电影
《少年黄飞鸿·铁马骝∕铁猴子Ⅰ》
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 又名:《铁猴子》 导演:袁和平 监制:徐克 类型:功夫片 上映:1993年9月3日 中国香港 电影投资:$2,000,000 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粤语 时长:90分钟 颜色:彩色 声音:DTS环绕立体声DolbyDigitalSDDS 分级:PG-13(暴力) 发行:2001年美国米拉麦克斯公司
主要演员
甄子丹饰黄麒英 曾思敏饰黄飞鸿 于荣光饰杨天淳 黄沾 小侯 任世官饰衍空 袁信义 王静莹
剧情介绍
晚清年间,吏治日弊,社会贪污成风,平民生计大受困扰。医术精湛的杨天淳开设百草堂医馆,悬壶济世,可惜时世日非,淳决定以牙还牙,乔装成大盗模样,行侠仗义,专门对付奸官污吏,人称大盗铁马骝。朝廷有见及此,遂派遣少林高手衍空为钦差大人,捉拿铁马骝归案。然而,杨天淳艺高人胆大,提早假扮钦差,骗取官商勾结屯积米粮,转赠无依大众,此举惹来官府不满。其时,广东十虎之一的黄麒英携子黄飞鸿北上采药,适值浙江闹起“捉铁马骝”的官潮,俩人无辜卷入漩涡,更被洲官 《铁马骝》
威逼承担捕贼之责。黄麒英从当地民间百姓口中得悉铁马骝乃劫富济贫的侠盗,在调查之际,认识了威名远播的杨天淳,从此两名江湖汉子遂结了相惜的侠情。衍空闻风赶至,并布下天罗地网,力擒铁马骝,此时黄了解到其真正身份,在结义的冲击下,决定义助铁马骝逃出生天,合力对付面前困境。
幕后资料
大夫杨天淳眼见晚清官吏祸国,故夜间乔装飞贼“铁猴”,劫官济贫。京官大怒,派少林叛徒衍空和尚为钦差,通缉铁猴;另一方面,黄麒英领子黄飞鸿北上,路见盗贼,黄出手教训盗贼,显其功夫不俗。官府以为民除害为名,以飞鸿为人质逼迫黄麒英助擒飞贼。黄麒英不明真相,两雄恶战连场。 本片拍摄于1993年,是徐克黄飞鸿故事系列中的一部,由近年来蜚声国际的香港武术导演袁和平执导。剧中的少年飞鸿由女演员曾思敏反串。
导演介绍
原籍北京,生于广州,人称“大眼”、“八爷”。父亲袁小田是京剧世家传人、香港影坛著名武术指导与演员,精通北派功夫。 袁和平自小随父习武,并被父亲带入电影圈,当临时演员和龙虎武师,也曾与父亲一起参演过多部“黄飞鸿”电影。1970开始做武术指导,第一部是《疯狂杀手》,而后为《饿虎狂龙》(1972)、《壁虎》(1972)、《荡寇滩》(1973)、《小杂种》(1973)等片担任武术指导。后为吴思远赏识,设计《鹰爪铁布衫》动作。1978年升为导演,一年内推出成龙主演的《蛇形刁手》与《醉拳》两部功夫喜剧,将功夫与杂耍逗趣糅在一起,大受欢迎,也让成龙一炮而红。之后执导《南北醉拳》(1979),与洪金宝合作《林世荣》(1979)。80年代执导《奇门遁甲》(1982)、《霍元甲》(1982)、《笑太极》(1984)等。 1985年导演时装动作喜剧《情逢敌手》,将流行霹雳舞与武术熔于一炉,创出新的娱乐效果。后为德宝公司拍摄《特警屠龙》(1988)、《皇家师姐Ⅳ直击证人》(1989)、《洗黑钱》(1990)等时装动作片。1992年与徐克合作《黄飞鸿二之男儿当自强》,获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随后又导演了《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1993)、《苏乞儿》(1993)、《太极张三丰》(1993)、《火云传奇》(1994)、《咏春》(1994,又名《红粉金刚》)、《功夫小子闯情关》(1996,又名《太极拳》)等,并为王晶的《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1993)、陈嘉上的《精武英雄》(1994)、李仁港的《黑侠》(1996)等设计动作。 1999年应好莱坞之邀,为《黑客帝国》系列设计动作,引起全球轰动。随后又为昆汀·塔伦迪诺的两集《杀死比尔》、徐克的《蜀山传》(2001)、周星驰的《功夫》(2004)、冯德伦的《精武家庭》(2005)、于仁泰的《霍元甲》(2006)等做动作指导,皆获成功。袁和平还曾执导电视剧《太极宗师》、《新少林寺》等,并曾为央视《水浒传》设计动作。
编剧介绍
徐克祖籍广东,1951年2月生于越南。自幼就对电影有极浓厚的兴趣,自13岁起即开始制作八米厘实验电影。1966年迁居香港,完成中学教育。徐克1969年进入美国德萨斯州的南循道会大学,一年后停学环游美国,后来转到德州大学(奥斯汀)修读广播电视/电影课程,与朋友合拍了一部四十五分钟的有关美籍亚洲人的记录片《千钟万缝展新路》。1975年毕业后,他在纽约编辑一份唐人街报纸,并组织了一个社区剧社,又参与当地的华埠社区有线电视。 1977年回到香港,徐克加入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从事导演和监制等工作。一年后,他转投佳视,并且拍成了电视剧经典《金刀情侠》。这可说是徐克导演生涯的转折点,他的才华为电影监制所注意,并于1979年拍成 他的第一部古装剧情长片《蝶变》。徐克独特的风格和娴熟的技巧,使《蝶变》从当时充斥市场的功夫片中脱颖而出。 徐克的第四部作品《鬼马智多星》即为他赢得1981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的殊荣。其后的《最佳拍档之女王密令》更创下了3000万的票房纪录。 1984年4月徐克与他的妻子施南生成立了电影工作室。工作室的首部电影《上海之夜》即获选为1984年香港国际电影节十大最佳电影,并获邀参展十多个海外大型影展。 1987年,徐克监制的古制剧情片《倩女幽魂》亦突破了港片的先河,该片除获得票房佳绩外,亦夺得1988年葡萄牙Oporto 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亦在台湾金马奖和香港电影金像奖中分别取得五项和三项奖项。 徐克亦曾参与《打工皇帝》、《超级警察》和《最后胜利》等多部电影的演出。而《最后胜利》更令他获提名一九八八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同年由他监制的《英雄本色》亦取得票房新高,《刀马旦》更取得国际性的好评。 1989年,徐克凭《英雄本色III》继承这系列的成功,而且在越南作拍摄的主要场地。同年由他监制的《喋血双雄》在美国上画,而且得到很高的评价。 1990年《笑傲江湖》和《倩女幽魂II 人间道》等电影,不仅确立了徐克武侠电影大师的地位,亦为他赢得法国Avoriaz电影节特别评判大奖。同年徐克亦赢得(Screen集团)最佳导演的殊荣。 1992年,徐克凭《黄飞鸿》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殊荣,而《倩女幽魂II 人间道》则夺得葡萄牙Oporto 电影节最佳特技奖。 同年,《笑傲江湖II之东方不败》、《黄飞鸿 II 之男儿当自强》和《新龙门客栈》三片在亚洲地区都录得破纪录的票房,开创了当时拍摄古装电影的潮流。而与严浩合作的电影《棋王》,在意大利的剧本和影像国际电影节夺得大奖。 1993年的《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和《黄飞鸿III之狮城争霸》,继承这系列的伟大成绩,分别在第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赢得最佳服装大奖和最佳武术设计大奖。 1994年,徐克监制及导演了爱情悲剧《梁祝》,被誉为东方《罗密欧与茱丽叶》。徐克亦再表演出他题材的丰富多变,制作了一部爱情喜剧《花月佳期》。同年他亦制作了《黄飞鸿V 之龙城歼霸》。 1996年,徐克制作了三部著名作品《新上海滩》、《黑侠》和《黄飞鸿VI 西域雄狮》。同年,他更为美国新力公司,导演了他的首部荷里活电影《反击王》。 徐克热爱漫画人所共知,1997年更监制了首部动画作品《小倩》。该动画以名作《倩女幽魂》为腹稿,制作时间长达四年,甫推出即大获好评。 其后,徐克为哥伦比亚(亚洲)电影公司监制并导演了动作片《顺流逆流》。在美国上映后,即被评论界喻为国际性动作电影新典范。 作为业界的先行者,徐克一直为香港电影注入新元素。2001年由他监制的《老夫子2001 》更为香港首部结合3-D 动画人物和真人演出的电影。该片自复活节起,即作全东南亚发行。 徐克的另一部作品《蜀山传》亦在同年暑假作全亚洲发行,并由Miramax公司购得全欧美的发行权。 2001年10月,徐克在1993年监制的《铁马骝》在美国上映。在一个月内累积了1400万美金的票房纪录,反映了美国观众对中国功夫片的渴望。 同时,徐克另一部科幻动作片《黑侠2》,亦于2003年初上映,并由新力公司作世界性发行。2002年徐克监制的《僵尸大时代》,再次由美国新力公司取得世界性发行权。 2003年徐克监制《散打》,散打是近年来中国最流行的拳击运动,此片描述散打拳手的奋斗心路历程,并起用职业散打拳手演出,充分表现了散打比赛的刺激。 2005年,电影《七剑》获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
演员介绍
甄子丹是香港演员、动作指导、导演。生于广东。两岁时前往香港。11岁前往波士顿,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光。甄子丹的母亲麦宝婵是著名武术和太极宗师,父亲甄云龙是星岛日报的波士顿编辑。他自幼受父母影响,喜欢音乐和武术。曾往北京武术队学习两年。 80年代途经香港,被袁和平发掘。1984年主演《笑太极》成名。随后主演了将流行霹雳舞与武术糅为一体的时装动作片《情逢敌手》(1985),以及警匪片《特警屠龙》(1988)、《皇家师姐4直击证人》(1989),1990年主演《洗黑钱》。1992年受徐克之邀相继出演《新龙门客栈》、《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随后主演了袁和平的《铁马骝》、《苏乞儿》(1993)、《咏春》(1994)、麦当杰的《新流星蝴蝶剑》(1993)等,成为继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之后的又一位功夫巨星。之后曾主演电视剧《新精武门》,也获成功。 1997年开始执导电影,作品有《战狼传说》(1997)、《杀杀人、跳跳舞》(1998),影像与动作处理均充满独特的个人风格。后曾受邀往德国、美国、日本等地做武术指导或导演,如《修罗雪姬》(2001)、《刀锋战士2》,以及成龙的好莱坞作品《上海正午2》(2003)等。2002年回国参演张艺谋的《英雄》。2003年为《千机变》设计动作,获第40届台湾金马奖、第2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2004年参演《恋情告急》(2004)、《千机变2花都大战》(2004)等。2005年主演徐克的《七剑》、叶伟信的《杀破狼》和《龙虎门》,并为后两部影片做动作指导。2007年又和叶伟信联手导演了号称是《杀破狼》前传的《导火线》。甄子丹的动作干净利落,凌厉迅猛,爆发力强,充满力度与视觉观赏性,在香港诸多的动作演员和武术指导中可谓独成一派。
编辑本段铁马骝II之街头杀手
基本信息
片名: 铁马骝II之街头杀手 Iron Monkey2 导演:袁和平 铁马骝2
[1]主演:甄子丹 周比利 午马 类型:动作 年份:1996 地区:香港 语言:粤语 片长 : 88分钟
6. 陈凯歌电影《梅兰芳》中,孟小冬的扮演者是哪位著名女演员
我记得陈凯歌电影《梅兰芳》中,饰演孟小冬的扮演者是章子怡,剧中的孟小冬1907年出生在北平的一个梨园世家,祖父孟七出身徽班,擅演文武老生兼武净,她的父亲、伯、叔都是京剧演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孟小冬九岁就开始向姑父仇月祥学唱老生,十二岁在无锡首次登台,十四岁就在坤生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实章子怡饰演的孟小冬一生虽然曲折剥离,但是也算芝麻开花。6岁时,孟小冬便跟着父亲练习身段,每天听着父亲吊嗓;8岁时,正式学习孙菊仙派老生;12岁无锡登台,崭露头角;14岁上海现艺,红遍全城;18岁离沪北上,名动京津;31岁拜入余叔岩门下,终成“梨园冬皇”;20岁那年,她一片痴心,嫁给了梅兰芳;24岁她毅然决然,选择分手;43岁,她放低身段,再嫁杜月笙。辗转半生,终于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归宿,这样的孟小冬也算是有美好结局了。
7. 七/八十年代比较有名气的反串演员名字
梅葆玖男弟子胡文阁
文阁第一次听说。看了节目才知道,他是放弃歌唱事业,三十岁才进京学戏的。其痴心和勤奋感动了梅葆玖,然后拜其为师,由此,成了梅派百年来唯一的男弟子。
能坚持搞京剧的人不容易。毕竟,现在懂京剧的人比懂流行音乐的人要少得多。不过我觉得,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的提高,关注传统艺术,关注京剧,关注戏曲的人会更多。
一个久已淡出演艺圈,淡出热爱他的观众记忆的人,蓦地在《鲁豫有约》里出现了,这个让几乎所有的观众都过目不忘的艺人,就是久违的胡文阁。
人们大都记得,80年代后期,胡文阁反串女声,惊现舞台,他那独树一帜的娇、艳、柔、媚的表演风格着实倾倒了众多观众。
胡文阁从1987年步入歌坛,到 2001年毅然中断自己的歌唱生涯,拜梅葆玖先生为师,潜心攻学国戏,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梅派唯一的亁旦(男旦)传人。
下面的大事记,记录着胡文阁10余年的的演艺生涯:
1988年 获首届陕西省通俗歌曲一等奖。
1992年 8月,在怀仁堂演出,得到中央多位领导的肯定。
1993年 作为特别表演嘉宾,在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栏目上展示女声男唱的表演艺术。
1994年 在东南亚各国访演,受到传媒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1996年 获中国歌坛成就奖。
1997年 应日本国宝级大师,歌舞伎演员坂东玉三郎的邀请,在日本东京和大阪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并获得日本著名传媒《朝日新闻》等的广泛宣传。
1998年 随中国明星艺术团出访欧洲八国,受到欧洲观众及海外华人的热烈欢迎。
1999年 与著名影视剧演员王姬反串表演中国第一部古典音乐剧《西施》,并连续在北京上演一百多场,成为该年度北京文艺界的重要事件之一。
2000年 年初在美国东海岸举办个人演唱会引起轰动,并受到陈香梅女士等美国国会议员的接见。
同年荣获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世界杰出艺术家”称号,成为迄今为止该国际艺术界著名奖项的唯一华人获得者。
如果光看大事记,人们一定会觉得,胡文阁是一个幸运儿,是一个在音乐殿堂快速升起的耀眼金星。然而,就因为他是男唱女声,男扮女装,他在他那个奋斗拼搏的年代,就遭遇了那么多匪夷所思的非议和歧视。尽管他演唱的歌曲美仑美奂、风靡一时,尽管他有常人难得的天赋,尽管他有着不同凡响的艺术造诣,尽管声乐界有那么多的权威都感叹他的超人的天份和艺术悟性,尽管他留在舞台上的风情万种的艺术形象给了人民那么多的美好印象。
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改革后的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固然是一种进步,但不管是传统的,或者是前卫的理念,其实都呈现一种复合的的状态,确切说,一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状态,不幸的是对于这些理念,人们还来不及辨别,就统统作为新思维接受下来,更不幸的是有些权威,依然秉承着旧日批评模式,把这些貌似公允、吓人的理念祭为新的打人棍子,漫天挥舞。他们有意无意地伤害了许多人。胡文阁就是其中的一个不幸者。
天津人应当也记得,十年前,胡文阁第一次来天津演出的盛况,地点在中国大戏院,那一次他是随广州轻音乐团一起来的。他在天津歌坛上的不俗演唱,让天津的观众如醉如痴。
但是不久,在市一级的权威报纸上就出现了署名文章,一位权威,当时起码是天津地方评论界的举足轻重者,用了几乎半版的篇幅,严厉对胡文阁做了多角度的批评。我先声明,不管什么时候,不管观点多么激烈,文艺批评都是正常的。但是作者不应该像泼妇一样张口骂人,不应进行人身攻击,而且更不应当那么恶毒!
谓予不信,仅举一例。那文章(如果那也算正当的批评文章的话)说,男扮女装的胡文阁两腿之间似乎缺少了什么东西。
我当时看了,只觉得心头一颤,原本很追慕的那位学者的偶像,在我眼前轰然倒塌了。
一个南大的前高材生,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特别是一个做过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一个写文章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长者,你怎么就那么刻薄,怎么就那么不能容人。
胡文阁那时不过二十三、四岁,在这位批评家面前完全是个孩子,他不过是扮成女人,唱唱女声,而且,她的声音那么甜美,她的形象那么佼好,没有丝毫的俗艳,没有丝毫的妖冶,没有一星半点儿的挑逗动作,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噱头。用梅葆久先生的话来说:很健康。是啊,很健康就是胡文阁14年歌唱生涯的写照。
胡文阁出道时,尽管很年轻,而且他出道的那个时代还很燥动,很狂野,但是这孩子很规矩,他懂得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用艺人传统的说法,他是为了玩意儿,也就是为了他自己的所爱所求,他固守着他的底线。要知道这一点是许多投身演艺圈的人做不到的。
我至今不得而知,令我们天津这位权威耿耿于怀的究竟是什么!
难道就因为他是男的,不该扭扭捏捏地扮女人?
我疑惑了。
这样的权威,不信也罢。
我记得鲁迅有篇文章,拿照相馆的照片做文章。说大帅们的头像变幻不停,讥讽当时北平的局势动荡。但我不解的是,夫子无端地夹枪带棒,把梅兰芳调侃一番,那大意是,唯独梅博士的照片在橱窗里摆的久远,而且大家都喜欢看,因为男人喜欢他扮的是女人,女人喜欢他是男人扮的。
两句神来之笔,很俏皮、也很幽默,但我素来不喜欢,因为这样的调侃很伤害人。
不管是人写的,还是神说的,都不应当。
当时我很为我们天津人羞愧,不管小胡当年知不知这件事儿,我们都应当说一声:对不住,得罪了。
这么多年,演艺界女扮男装,女唱男声的现象屡见不鲜,从来也没有人多事儿,出来制止。这是正常的。为什么一出现男扮女装,男唱女声的演员,就遭到口诛笔伐呢?甚至是等而下之的人身攻击、谩骂、拿人不当人。为什么人们就不能明白,性别男女与艺术男女完全是两个问题,艺术女性与生活女性也是两个概念,都不能混为一谈。你看不惯就冲动,冲动了就骂人,你有话语权你自然骂得,孰不知你骂了人以后虽然快活得意,但你在被骂者的眼里,在不能苟同你的人的眼里,也已经是异类了。
知识分子必须自重,别人才会尊重你。这难道还用别人教你吗?
我所以敬佩胡文阁,就因为他自重,他的自重,就是他不计较,不然他不会再来天津演戏。他的自重,就是对艺术的执着。我并不想吹捧他从大师学戏。在我眼里,百花般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是必需的。但我器重的是他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他把从师学戏当作他人生的奋斗目标。
要知道,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自己打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对胡文阁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发财之于他,真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胡文阁在记者采访时坦言:没想到学京剧的难度这么大,原来唱一场歌能挣好几万元,现在唱一场京剧只有几百元。为此胡文阁把在深圳的房子和车都卖了。
这就是胡文阁的境界,这不是顺口说说的作秀!
当艺术开始沦为商品经济的娼妓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胡文阁,包括胡文阁过去唱的歌曲和他开始潜心学戏,初获成功,都实在是弥足珍贵。
让我继续关注胡文阁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故事。
*
*
*
梅派传人-胡文阁(世纪末最后男旦演绎梅派传统曲目)
青年京剧艺术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的高足,梅派艺术新传人胡文阁专辑由普罗艺术轰重推出,专辑收录了梅派代表剧目中的著名唱段十阕,由北京京剧院著名乐师伴奏。
梅派艺术的传承,几十年来可以说是成果颇丰,一方面有“常青树”梅葆玖先生,不仅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而且倾心授徒,为继承和弘扬梅派艺术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一方面优秀传人辈出,其中不乏杜近芳这样出类拔萃、技艺精湛的艺术家。但人们也看到一个现实,梅派艺术虽然满门弟子,毕竟女弟子居多。从全面、完整地继承梅派艺术,充分展现梅派艺术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的角度看,女旦角演员确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很久没有男旦的新人出现,戏迷们在赞赏一位位优秀梅派女传人的同时,也增添着些许因不能更多地观赏男旦表演而带来的企盼。那是一份难以释怀的戏瘾。
当人们回望重峦起伏、绚丽多彩的京剧画卷时,京剧男旦的辉煌显得渐行渐远。胡文阁的出现,使男旦艺术得以薪火相传,给人们带来新的期待,让人们在对梅兰芳大师的追忆中,增添几缕新世纪的色彩和新鲜的参照。
曲目简介
《霸王别姬》
The Overlord Bids Farewell to his Concubine
一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二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
《贵妃醉酒》
The Drunken Concubine
三 海岛冰轮初转腾
《穆桂英挂帅》
Mu Guiying Takes Command
四 小儿女探军情尚无音信
《宇宙锋》
Beauty Defies Tyranny
五 我这里假意儿懒睁杏眼
《凤还巢》
Phoenix Returning to Nest
六 本应当随母亲镐京避难
《太真外传》
Spiritistic Meeting with Concubine
七 杨玉环在殿前深深拜定
八 听宫娥在殿上一声启请
8. 求国产京剧女演的电影头发很长的!!!
是京剧还是黄梅戏啊?要是黄梅戏的话,我记得一个黄梅戏女演员叫韩再芬,她演过女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