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物类型 > 电影中的艺术戏剧包括什么

电影中的艺术戏剧包括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08 06:30:40

① 戏剧包含哪些艺术成分

戏剧的艺术成分,包括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等,是一种“综合艺术”。同时,每一种艺术因素在综合整体中起着不同的、不对等的作用,更主要的是以演员的表演艺术居于中心、主导的地位,它是戏剧艺术的主体。

② 影视戏剧分类

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内容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
从表现形式上分: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哑剧等,当然还有我国的戏曲。
还可以分为舞台剧和影视剧

我国的戏曲在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找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西方的戏剧主要以歌剧为代表,还有后来产生的话剧,比较注重舞台的真实性,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③ 电影中的艺术戏剧包括什么多选题

中的艺术戏剧包括很多的选题,你可以按照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就可以了。

④ 戏剧由哪些部分组成

戏剧是在古代歌舞、伎艺基础上演化而成的。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里就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话剧还有布景、道具,因而还涉及建筑、工艺、绘画、雕塑等。一百多年前出现的电影、电视,不仅综合了以上各种艺术手段,而且还是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综合艺术中,各种单质艺术是互相渗透、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因而要比单质艺术具有更大的感染力。综合艺术,特别是其中后起的电影、电视正以它们的其他单质艺术无法与之抗衡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最多的欣赏者。

⑤ 电影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

由于电影的样式和片种繁多,有注重完整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故事片,有报道某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或历史事件活动的记录片,也有运用各种美术手段和材料制作的美术片,还有记录舞台艺术表演的戏曲片等等。在这些种类中又包含若干片种。如故事片中有喜剧片、西部片、爱情片、科幻片等;美术片中有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记录片中有传记记录片、文献记录片、新闻记录片等。它包括文学、戏剧、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成分,所以被称为综合艺术。 所谓综合艺术,指综合几种艺术成分而构成的艺术样式。其特征是: 集体创作。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美术、摄影、录音多个创作部门艺术创造的有机配合; 利用现有的一切艺术表现手法。电影有含文学成分的描写和结构,有含戏剧成分的对话、内心独白、形体动作、面部表情,有含音乐成分的歌曲和与画面融合的视觉形象; 广泛的群众性文化。电影的构成是用活动着的画面和各种音响表达、表现世界各国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且通俗易懂、明白晓畅。 但是,电影的综合性并不是指各种艺术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将各种艺术形式包含的艺术成分融汇贯通变成新的东西加以表现。它除具有一般文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这在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工具与别的艺术表现工具不同。电影是用摄影机来反映的。摄影机具有真实记录反映对象及其运动的时空转换这一特点,由此形成特殊的电影表现手法和电影叙述语言,将各种艺术成分有机统一组合成新的艺术表现形象。 正因为如此,作为艺术的电影,虽然是诞生于众多古老传统艺术如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摄影……之后的最新最年轻的艺术,但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可以让我们知道它的诞生日期的艺术。自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正式公映自己制作的世界最早的影片获得成功至今仅百年的历史。而古老传统的艺术,其中有的已经历了上千或数千年的沧桑,它们问世的时日,就连专门研究艺术史的专家学者们也无从稽考。电影和古老传统的艺术相比,它只能算个小弟弟。但是它后来居上,后生可畏,最年轻的艺术——电影,以其无可比拟的艺术魁力,闯进了世界艺术之林,一跃而成为最富群众性最具影响力的与世纪同龄的艺术巨人。其所以能如此,恰恰是由于它年轻,有它自己的优势。因为电影不仅是诞生于古老传统的艺术之后,而且它是吸取和消化了这些艺术的所长而又扬弃了它们的所短,有机综合了多种艺术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因此,多种艺术门类的有机综合,是电影艺术最突出的美学特性,综合性是电影美的本质所在。 早期的电影研究家们从电影像谁这一命题出发,探讨电影艺术的基本持性和电影美的奥秘。他们所持的观点和所得的结论各不相同,大相径庭。有人认为电影像文学,有人认为电影像戏剧,也有的认为电影像绘画,还有的说像音乐等等。不一而足。于是便有“可见的文学”、“电影诗”、“视觉交响乐”、“沉默的旋律”诸如此类的说法,试图从电影美学的层次上对电影美的本质作出界说。这些见解虽知其相对的合理性依据,但在今天看来,其各执一端的片面性,则是显而易见的。电影既像谁也不像谁,电影就是电影,因为电影是吸取、包容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摄影……多种艺术的因素、集它们于一身的综合艺术。 电影中包容了文学的因素,因为它从文学中吸取了一整套反映客观世界和现实关系的方法,从文学的各种体裁中广泛吸取营养,如从诗中汲取抒情性,从散文中汲取纪实性,从小说中汲取叙事性。在叙事手法上又借鉴了文学中的主观叙述和客观叙述,外部描绘和内心剖析以及多种形式的结构原则等。总之,无论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细节的描写、叙事的方式,电影都借鉴了文学的经验而具有文学的因素。电影中存在的戏剧因素,表现在演员表演、场面调度、矛盾冲突和悬念等一系列艺术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电影中的音乐因素,表现在通过旋律配合画面,以营造环境氛围、渲染情感和节奏变化。至于电影中的绘画、雕塑、摄影等因素,不仅表现在造型性和视觉再现性上,对构图、色彩和光影的处理上,借鉴了这些艺术的经验,而且电影中的许多专用术语如画面、色调、影调、镜头、焦距等等,也都是从这些艺术中借用过来的。 电影从文学中吸取了一整套反映客观世界和现实关系的方法,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细节的描写到叙事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借鉴了文学的经验、方法和技巧,因而具有文学的因素。但文学进入电影’,由于受电影的制约,经过消化、融合,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而非电影加文学。电影中的文学因素和作为语言的艺术的文学有质的区别。因为尽管电影广泛借鉴文学塑造艺术形象的经验、方法和技巧,但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学这一唯一的媒介塑造文学形象,而电影则是通过画面和音响以及电影所独具的特殊表现手段——蒙太奇来塑造银幕形象。作家用语言来写故事、写人、写人的灵魂。文学形象是通过抽象的语言符号给读者以联想,银幕形象则是通过可见的画面和可闻的声音具体地直接地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可见电影中的文学因素决不是电影加文学。 电影从绘画中吸取营养,包括构图、光影、色彩、线条的运用和处理,具有绘画的因素,但绘画进入电影并非电影加绘画,电影中的绘画因素受电影制约,与绘画艺术有质的区别。绘画再现生活的手段是线条和色彩,电影的手段是画面,并且有声音与之相配合。绘画中的造型形象只能是化动为静,静中见动,不能表现对象的连续运动,银幕中的造型形象则始终是不断变化着的连续运动的造型形象。 电影从戏剧吸取营养包容了戏剧艺术的因素,但戏剧进入电影,因受电影的制约被消化融汇也产生了质的变化,并非电影加戏剧。电影的时空观念和处理同戏剧的时空观念和处理有着质的区别。舞台空间是固定的,银幕空间是不断变化的。舞台时间是现实的物理时间,银幕时间则可以自由延长、压缩、停滞的非物理时间。因此戏剧的时空表现受到限制,而银幕的时空表现则有很大自由。不仅如此,戏剧表演和电影表演也存在着质的区别。表演者的表演和欣赏者的欣赏共时共地,同时完成,这是戏剧表演的特点;而电影表演则是另外一种情形:表演者在场表演,欣赏者缺席;欣赏者在场欣赏,表演者缺席,表演者的表演和欣赏者的欣赏不可能共时共地,也不是同时完成。因此,这就决定了戏剧表演和电影表演各有自身的特殊规律而非一致。 其他各门艺术进入电影,同样要产生质的变化,凡此种种,说明电影吸取了多种艺术门类,并不是各门艺术简单地相加拼凑在一起,而是经过了化合的有机的综合整体。电影吸取了多种艺术门类而形成综合性的审美特性,就其实质来说,乃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有机综合。正因为如此,作为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相结合的新型艺术——电影,它克服了传统的纯时间艺术难以充分表现空间和传统的纯空间艺术难以表现时间的局限与不足,既可以充分表现时间又可以充分表现空间,因而具有巨大的表现潜力和艺术可能性。由此也不难看出,包容了多种艺术门类的电影的综合性实质,还在于它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它克服了纯视觉艺术难以满足人们对听觉形象的审美需求和纯听觉艺术难以满足人们对视觉形象的审美需求的局限,而具有可以融合视听两者之长的优势,成为一门最富群众性的艺术形式。

求采纳

⑥ 影视艺术中包含了哪些艺术种类

1、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

2、电影与戏剧的结合。戏剧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它融文学、美术、表演、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炉,由语言、动作、场景、道具等组合成为表现手段。

通过编剧、导演、演员的共同创造,把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十分尖锐、强烈、集中地再现于舞台之上,使观众犹如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戏剧中发生的事件一样,从而获得具体生动的艺术感受。

3、电影与文学的结合。电影、电视艺术从文学中吸取了叙事的方式和结构,对于电影来说,文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与此同时,文学的各种体裁都曾经直接对电影产生过巨大影响。

4、电影与绘画的结合。电影从绘画中吸取了构图和色调,由于表现手段不同,绘画种类非常丰富,而写实与表现是两种最主要的方式。

写实性绘画直接模仿自然和现实事物形象,多用逼真的手段达到特定的具象效果;表现性绘画侧重强调主观精神,多采取夸张、变形、象征、抽象等手法直接表达主体情感体验与审美需要,实现艺术形象的创造。

5、文学与音乐的结合。电影与音乐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音乐成为电影概括主题、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尤其是广为传唱的影视歌曲更是成为影视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⑦ 戏剧包括哪些

一、定义及其特征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按剧情繁简和结构长短,戏剧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它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和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剧作家通过台词来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剧本不能直接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所以人物的语言尤其要求性格化,不仅要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教养、身份、性格和他所处的特定环境。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都要由人物自己的语言来表现。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二、戏剧名词术语
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 和舞台说明。
1.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2.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等等。
3.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4.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三、戏剧的分类
1.按表现形式分:话剧 ( 如《雷雨》 ) 、歌剧 ( 如《白毛女》 ) 、舞剧 ( 如《丝路花雨》 )、哑剧等。
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 ( 如《雷雨》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 ( 如《屈原》 ) 、现代剧 ( 如《雷雨》 )。
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 ( 如《屈原》 ) 、喜剧 ( 如《威尼斯商人》 ) 、正剧 ( 如《白毛女》 ) 。
5.按演出场合分: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6.按历史发展分:中国的戏剧可分为“现当代戏剧”和“古典戏剧”。
7.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四、戏剧的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戏剧本身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幕到另一幕,一场到另一场,也许一晃就是十年二十载,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转一圈,就可以表示他从福州来到了北京,他在舞台上把剑一挥,也可以表示他指挥了千军万马,尽管我们观看的时候什么也没有。)所以演出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矛盾冲突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因此,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A.什么是戏剧冲突?
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体现为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冲突。(让学生从学过的剧本中举出各种例子)
性格冲突又因为人物个性、身份、地位、文化修养的不同,对社会的认识和采取的态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
B.戏剧冲突与社会矛盾的联系和区别
戏剧冲突反映社会矛盾,又比社会矛盾更集中、更尖锐、更激烈。它们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
鉴赏剧本,首先要了解剧本所展示的矛盾冲突,看看冲突是怎样造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从而完整把握剧本的情节
3.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和舞台说明。
“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2)人物语言:包括独白、旁白、对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五、中国古典戏剧
(一)戏剧的发展
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二)语言的构成
曲词、宾白、科介。
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曲词以一人主唱的形式进行。
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
科介:剧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指示(舞台说明)。
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内作起风科”等。此外,每本杂剧结尾处有两句或四句诗句,用以概括全剧思想,提出本剧剧名。例如,“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是戏的全名,“窦娥冤”则是简名。
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宫调写成。共分五个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个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乐调(谱号);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古代戏曲,鉴赏重点是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三)元杂剧的角色
末:男角。元杂剧中的正末是剧中的男性主角。如张生,陈最良。老年男子叫外末,如监斩官。
旦:扮演女性人物。正旦(扮演年轻的女主角)、小旦、搽旦。正旦如窦娥、崔莺莺、杜丽娘。
净:俗称“花脸”“花面”,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如《窦娥怨》里的公人,张飞,李逵。有的扮演性格或像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如《窦娥冤》中的公人(官府差役)即属净。
丑:又称“三花脸”或“小花脸”多扮演性格诙谐的人物,有文丑和武丑之分。
外:元杂剧中有外末、外旦、外净等,是末、旦、净等行当的次要角色。监斩官——外末。
杂:又称“杂当”。扮演老妇人的角色名。如:蔡婆婆。
卜儿:扮演老年妇女,如《窦娥怨》里窦娥的婆婆。
杂剧的角色分为四个行当:男角称末行,分正末,副末;女角称旦行,分正旦,副旦;净行,以扮演刚猛凶恶的人为主,有男有女,分正净,副净;杂行,包括孤(官员),孛老(老年人), 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穷秀才)等。正末、正旦是两种主唱角色,正末主唱的剧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剧本叫旦本。
(四)元杂剧的体制
杂剧:一个段落称“折”,一部戏有四折一楔子;一个主角一唱到底。
传奇:段落不称“折”而称“出”,一部戏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各种角色都可以唱。
(五)元杂剧和明清传奇
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宋元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北宋末年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到元末明初较为成熟。也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明清传奇:在南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是指用南曲写成的长篇戏曲剧本。荟萃了南戏和元杂剧的精华。
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的区别:
(1)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传奇没有楔子,第一出是“家门”,又叫“开场”,由副本说明创作意图,介绍剧情概况,它不是剧情的组成部分。开场之后,第二出才是正戏。开场用的是词牌而不是曲牌。
(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重要人物上场时光唱引子,继以一段定场白,每出戏有下场诗。
(3)杂剧和传奇在音乐上都采取曲牌联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例如《哀江南》就就是一套北曲。北曲豪迈雄壮,南曲婉转柔媚,因而传奇与杂剧的音乐风格各异。
(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未、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传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总之,传奇与杂剧相比,规模宏大,曲调更丰富,角色分工更细致,形式更自由灵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
(六)戏曲作家和作品
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其作品分别是:《窦娥怨》、《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
2.元末明初“五大传奇”:高明《琵琶记》《琵琶记》被后人誉为“曲祖”和“荆刘拜杀”(即《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大南戏
3 、“南洪北孔”:“南洪”即洪升,浙江杭州人,传奇《长升殿》;“北孔”即孔尚任,山东曲阜人,传奇《桃花扇》
4.其他:元杂剧也称元曲,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当时著名的作家就有一百多人其中以马志远关汉卿郑光祖白朴王实甫最著名。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志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元杂剧四大爱情悲剧关《拜月亭》,王《西厢记》白《墙头马上》,郑《倩女离魂》。南戏四大本元,柯丹邱《荆钗记》、[元] 刘唐卿《白兔记》、关汉卿《拜月亭》、《杀狗记》。
《倩女离魂》:王文举和张倩女原是指腹为婚的未婚夫妻。倩母嫌文举功名未毅,不许成婚。文举上京应试,倩女相思成疾致辞魂魂离体,追文举赴京。文举得官后回家,倩女的灵魂和躯体合而为一。
5.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
6.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
7.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
六、中外戏曲名词
1.百老汇
百老汇(Broadway):原意为“宽阔的街”,指纽约市中以巴特里公园为起点,由南向北纵贯曼哈顿岛,全长25公里的一条长街。从百老汇大街44街至53街分布着的几十家剧院,称为“百老汇”,而百老汇大街41街和56街上的剧院则称为“外百老汇”。百老汇上演的是经典的、热门的、商业化的剧目,外百老汇演出的是一些实验性的、还没有名气的、低成本的剧目,但这种区分在近年来也越来越淡化,于是又出现了“外外百老汇”,其观点当然也就更新颖更先锋了。
2.外百老汇与外外百老汇
纽约市大约有20家外百老汇剧院,以及300余家外外百老汇剧院。1950年代,基于对于百老汇商业气息的反感,外百老汇大行其道。对于想要推出实验性的、或是太前卫的剧目,又不为百老汇的剧院老板认同的制作人来说,外百老汇成为他们大显身手的好地方。于是,一批戏剧界的精英离开了制作费用昂贵的百老汇,前往纽约市的其他地区,如格林威治村附近,他们利用附近的旧教堂、废仓库、半地下室作为排演、甚至演出的场所。这些地方让观众有机会见识新的表演天才的演出,以及许多不为百老汇认同的带实验性的剧目。外百老汇是首先上演美国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贝克特等人的作品的,他们的理想在剧目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有时候,在外百老汇剧院的小型舞台里演出的效果要比大规模的剧院演出效果更好。真正的纽约人往往喜欢去外百老汇剧场看剧,因为他们懂得什么样的剧目值得一看。在外百老汇观剧的门票要比百老汇门票便宜许多,多数价位在20-40美元之间,最便宜的5美元就能买到。
1960年代末期,外百老汇也步百老汇的后辙、走上了高成本制作的道路。演出费用使得外百老汇一些剧作家和演员无法承受,从而引起再度“外迁”,其触角甚至延伸到布鲁克林区和皇后区。外外百老汇剧场在纽约市有130多个,演出的剧目包罗万象,演出的费用极为低廉,有的演员甚至不付薪酬。观众来自纽约市的各个层面,主要以大学生、市民、艺术家、剧作家为主,票价低廉,通常在15美元以下;许多情况下是赠票。也许,外外百老汇才真正体现了纽约年轻人的那种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
3.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是美国一个多项的新闻及文化奖金,由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出版家约瑟夫•普利策出资设立。
1903年,普利策写下遗嘱,要出资兴办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和建立普利策奖金。由哥伦比亚大学董事会掌管他遗赠的基金。1911年10月29日普利策逝世。根据他的遗嘱,1912年时开办了哥伦比亚新闻学院,1917年起设立了普利策奖。开办了哥伦比亚新闻学院,1917年起设立了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共19个项目,其中,新闻奖13项:公共服务奖1项,报道奖3项,社论奖、漫画奖、批评评论奖、通讯奖、特写奖各1项,新闻摄影奖2项,文学戏剧奖6项:小说奖、戏剧奖、诗歌奖、美国历史作品奖、自传或传记奖、非小说作品奖各1项,音乐作曲奖1项。另外,还颁发2项特别奖。
普利策当初遗赠的基金为50万美元,后来基金管理机构又筹措了100多万美元。该奖由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内的16人组成的普利策奖金评选委员会评选,每年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是在4月份中旬的一天宣布,5月份颁奖。
4.托尼奖
“托尼奖”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大型的戏剧和音乐剧大奖。美国表演艺术共有三项大奖电影奥斯卡奖电视艾美奖和舞台表演“托尼奖”。“托尼奖”是美国舞台表演的最高奖和纽约百老汇最高奖,由全美戏剧联盟和全美制作人联盟颁发,每年的颁奖晚会和奥斯卡金像奖一样向全世界转播。
“托尼奖”成立于1947年。获奖作品的评选由“托尼奖提名委员会”、“美国演员联盟董事会”、“美国戏剧家同业会”、“美国舞台导演和编舞协会”、“美国舞美设计家联合会”、“美国舞台新闻管理和代理协会”、“美国舞台表演协会”和观众代表共701票表决产生。“托尼奖”原则上只授予美国百老汇的表演艺术团体,“伦敦动画冒险芭蕾舞团”是近六十年来该奖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外国艺术团。
5.纽约戏剧评论圈奖
纽约戏剧评论圈奖,是排在普里策、托尼之后的第三戏剧大奖。每年五月份,由纽约市的所有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传媒的戏剧评论家们评选颁发,(不包括纽约时报) 奖项有:最佳戏剧、 最佳音乐剧、最佳外国戏剧、最佳新剧 和特别奖等奖项。比如2000年,它的最佳外国戏剧奖颁给了《哥本哈根》, 2001年的最佳戏剧奖颁给了《求证》,2002年的最佳戏剧奖颁给了《山羊》,2004年的最佳音乐剧奖空缺等等。

阅读全文

与电影中的艺术戏剧包括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粤语电影灭门惨案 浏览:604
电影中的英语演讲 浏览:833
香港电影两女冰块 浏览:258
追龙这部电影讲了什么 浏览:513
电影我的老师中文 浏览:396
有没有啥看恐怖电影网站 浏览:999
杨洋有电影和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289
推荐迅雷电影网站伦理电影下载 浏览:564
可可西里电影完整版高清免费 浏览:880
八妻子电影院在哪里 浏览:108
哪里看到囡囡这部电影 浏览:418
电影导演中国 浏览:364
去看电影的会员卡怎么买 浏览:83
网上买票后怎么看电影 浏览:486
拿铁电影国语版 浏览:733
8k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129
美国科幻电影星河战队4 浏览:159
移动小镇科幻电影 浏览:366
电影发掘演员表 浏览:229
鸿通城电影院从哪里进去 浏览: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