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物类型 > 十部不能让孩子看的电影

十部不能让孩子看的电影

发布时间:2022-12-14 19:03:52

『壹』 小孩必看的十部电影

儿童必看的10部经典电影1.帕丁顿熊(英法)
很多人被这部影片感动,内心被这个呆萌又有智慧的帕丁熊所治愈。帕丁顿熊这一形象的起源要追溯到1958年,一个住在伦敦名为托马斯·迈克尔·邦德的男人,在冬季下着雪的一天晚上,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帕丁顿火车站旁的一家商店时,发现在商店的特售货架时,发现上面有一个毛绒熊玩具孤零零的躺在那里,形影相吊的样子让托马斯顿生怜悯,于是买了下来。而这只毛绒熊玩具在回家的路上给予了托马斯启发,于是那天晚上一个名为帕丁顿的南美树熊就此诞生。可爱的秘鲁小熊帕丁顿,因为一次毁灭性的灾难来到了陌生的陌生的伦敦,遇到了善良的布朗一家。女主人玛丽殷切的想帮助帕丁顿找到可以栖身的地方,在此过程中,搞怪不断的帕丁顿和布朗一家关系逐渐融洽,但帕丁顿却被邪恶的博馆物馆长盯上,希望能将它制成标本放进博物馆。那帕丁顿和布朗一家该如何逃脱魔爪呢?
这部影片让孩子们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温情,影片尽管也展现了世人的冷漠与无情,但更多的是让人温暖和感动的真情贯穿整部影片。帕丁顿熊代表了大多数渴望融入新环境的外来者,尽管他们面临这种困难,却依然不遗余力地传播爱、温暖和欢乐。

儿童必看的10部经典电影2.小淘气尼古拉(法国)
《小淘气尼古拉》是由法国国宝级作家勒内·戈西尼撰文、漫画家让·雅克·桑贝配画的系列漫画故事。小淘气尼古拉诞生于20世纪50年,陪伴一代又一代的法国人走过了他们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代。2009年,在《小淘气尼古拉》的50周年诞辰,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小淘气尼古拉》,诙谐的剧情,可爱的人物形象,让人看它时忍不住的微笑连连。影片完全以孩子的视角来展现故事,别有一番趣味。
孩子就应该是充满童真的,通过观看这部影片,孩子能找到很多共鸣而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愉悦感。在小时候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但很多人的想法被大人无情的遏制,可是通过这部影片,我们发现即使一个很可笑的想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儿童必看的10部经典电影3.《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相信很多家长也被刷屏,是一定要带孩子去影院看的一部电影。这部3D动画甚至颠覆了以往国产动画电影在观众眼里的印象,这绝对是一部让人自豪的原汁原味的国产电影
取材自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著《西游记》,这本名著无论被改编成多少个故事,也无法撼动在观众心里的地位,这部《大圣归来》以精美的动画设计、精致的3D效果、绝美的人物设计,让每个人看完都心生自豪和感动,齐天大圣孙悟空是每个孩子心中的大英雄,经历万千磨难依旧威风凛凛的姿态让人神往,寒假带孩子重温一遍绝对是一个好的选择。
儿童必看的10部经典电影4.《荒野间谍》
动物版“无间道”,最有趣的科普片。
各种伪装摄像机记录下了动物们的真实情感,无私的母爱、伴侣之间的嫉妒、对死去同伴的尊重……每个动物也都是各有特色,会做“微表情”的猴子,能点头交流的大猩猩,惟妙惟肖、萌到不行。
这真的是我看过最有趣最好玩的科普片了,没有之一。
儿童必看的10部经典电影5.《疯狂原始人》
智慧是人类最强大的武器。
原始人咕噜一家六口,经历了世界末日的探险,一家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励志故事网:ligushi_com]。在旅途中,他们还遇到了游牧部落族人Guy,他有着超凡的创造力和革新思想,帮助咕噜一家躲过了重重困难,途中他还发明了很多“高科技”产品...…
非常不错的合家欢电影,故事很简单,里面的道具、工具、使用火等道理也可以让孩子很快能理解,而且还植入了亲情、勇气等主题,整个故事有很多惊险又搞笑的情节,绝对算得上几年来的动画片精品了。
儿童必看的10部经典电影6.《里约大冒险》
故事讲述一只一直是世界上仅存的公金刚鹦鹉。直到有一天,一个鸟类研究博士图里奥来到了这里,告知鹦鹉的主人琳达要是再不给它们进行人工繁殖那么蓝色金刚鹦鹉可能就会灭绝,而他们研究所就有一只母蓝色金刚鹦鹉
于是,为了拯救蓝色金刚鹦鹉,他们从美国出发飞往巴西里约热内卢,一段充满异域风情的冒险之旅就这么开始了。孩子们都是喜欢冒险的,而且动物们各显神通,保证孩子们会喜欢。

『贰』 影响孩子一生的十部电影

放心吧,国家政府已经严厉打击十部影响孩子一生的(金瓶梅、玉蒲团.......)电影院。这些电影再也不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了

『叁』 有很多的影视作品不适合小孩子观看,有哪些作品看了给童年留下阴影

我觉着有很多,比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封神榜》、《还珠格格》等等。小时候看到这几部剧都感觉有点阴森的感觉,不过这几部剧即使到现在也应该是小孩子的童年阴影吧。有些是特效逼真,有些则是演员们演得太逼真了。


每年芒果台假期都会播出的《还珠格格》,虽然是我们的童年回忆,但是我觉着里面也有场景是童年的回忆,比如剧中容嬷嬷拿着针扎紫薇的样子感觉好可怕,真的是我们的童年阴影,也是基本每年都要看的,不过不管看多少遍,我都是会跳过容嬷嬷扎针的那一段的。综上所述,这几部都是我觉着是童年阴影的剧。

『肆』 童年太短,不能错过的10部德产儿童电影(上)

说起德式电影,即德国投资德国导演的影片,总给人留有严肃沉重之感,耳熟能详的德式电影比如《罗拉快跑》《帝国的毁灭》《窃听风暴》等,这些影片在全球拥有着众多粉丝。很多年纪大一些的德国人对好莱坞巨制嗤之以鼻,他们觉得那些电影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商业特技片罢了,毫无文化可言。德国人善于把淡淡的忧郁和交织的矛盾放进影片中让观众反思社会、人性等问题。

但是,德式儿童影片却是另一番天地,为儿童制作的动画片、故事片、奇幻片、科普片等温暖而有趣,同时也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和小妞一起选出了10部好看的德产儿童电影,她负责好看,我负责挖掘一些话题和她讨论,而小妞提出的问题又迫使我不停地关注更多的影片以及影片中涉及到的某些细节和画面。赏心悦目的影片老少皆宜,好看的儿童影片如同一颗种子,悄悄地在孩子心中种下美好的因,期待日后结出绚烂之果。

本篇介绍的TOP名单的其中五部影片均改编自著名儿童读物:《三个强盗》、《小女巫》(中文译作《淘气小女巫》或《飞天小魔女》)、《小穆克的故事》、《小纽扣吉姆与火车司机卢卡斯》以及《希特勒偷走了粉红兔》,五本读物都有中文译版。其中,《三个强盗》、《小女巫》和《小纽扣吉姆》有中文版影片。

这部2007年上映的动画片虽然和现在的技术比起来画质有些粗糙了,但仍不失为一部温馨幽默的经典动画片。我第一眼就被三个强盗的造型和憨憨的样子萌到了,三个强盗劫持了小女孩蒂凡尼本想敲诈一笔,结果做了什么呢?舒服的床留给她一人睡,跟蒂凡尼学写字和阅读,还把她从恐怖的孤儿院救出来,顺便解救了所有的孩子们。

印象很深的一个画面是三个强盗欲前往恐怖的孤儿院之前,强盗头领犹豫不决地喃喃低语:“我不敢去,我害怕。”他的两个兄弟立刻安慰他说:“我们一起就能办到,这关乎到蒂凡尼啊。”于是,强盗头领拿起斧头,目光坚定起来。强盗也会害怕,但想到自己在乎的人,立马变得勇敢起来。本性并不坏的强盗被纯真的蒂凡尼彻底改变了,开始做起了有意义的事情。

影片中很多的小细节可圈可点,小动物、小孩子以及强盗的画面全部走的纯真又诙谐的路线,唯一的大反派-孤儿院院长被蒂凡尼用蛋糕教训的场面十分滑稽,好吃的甜点成为孩子们和权威抗争的利器。

这是一部德国瑞士合作影片,改编自德国作家奥特弗雷德·普鲁士勒(Otfried Preußler)1957年创作的获奖童书《小女巫》,而该电影在书首次出版的60年后才问世,这期间《小女巫》被翻译成47种语言,不少国家的剧场还相继推出各式的舞台版本。我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读到《小女巫》中文版故事就被深深吸引,故事开头说:"127岁的她只能算是一个小女巫。"

这次再和我的孩子重温这部曾经的经典,我脑海里不断涌出小时候读过的那些情节和画面。现代高科技手段让乌鸦满口调侃,魔法扫帚飞高飞低,木屋家什亦真亦幻,把我小时候所有的想象都一一实现。

孩子们都喜欢与魔法有关的事物,成人其实也不例外,我记得我看大卫·科波菲尔 (David Copperfield)让自由女神瞬间消失,让自己瞬间穿越长城城墙,实在觉得不可思议。虽然现实世界没有魔法,小妞却十分着迷假装施法,说出魔法咒语时带出的那份潇洒和笃定的力量,然后我再稍加配合,她就能开心到爆棚,孩子的快乐就是那么简单!

为了成全她的魔法梦,爸爸给她读《哈利波特》,父女俩已经讲到了第7本,我们带她去参观魔法博物馆,观看魔术表演,尝试做“魔法药水”,当然,和妈妈一起看《小女巫》。

米切尔·恩德(Michael Ende)创作的《小纽扣吉姆和火车司机卢卡斯》是德语儿童读物中最有名的书籍之一,也是我家小妞最爱听的故事之一,爱看的舞台剧之一。

影片绝对算巨额制造之良心制作了,奇妙梦幻的画面环环相扣,情节也环环相扣,吉姆和卢卡斯开着一个叫爱玛的火车头来到遥远的奇幻世界,那里就是西方人想象出来的遥远中国 - 一个古老的东方世界。勇敢的孤儿吉姆在奇幻旅程中也解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虽然书籍和影片对这个异域国度的表达有一些片面之处,还有打恶龙救公主这个一成不变的童话公式,但这部电影忠实原作,不仅是冒险故事,还有朗朗上口的《一个岛上两座山》这首主题曲也在德国家喻户晓,祖孙三代都能一起看的怀旧影片估计这部莫属了。

该片取材于德国19世纪著名的文学大师威廉·豪夫(Wilhelm Hauff)的童话《小穆克的故事》,搬上荧屏的小穆克成为东德DEFA电影史上最成功的一部片子。

《小穆克》取材于《一千零一夜》,所以故事发生在极具异域风情的阿拉伯国家。影片开头,老年小穆克古怪的装扮和侏儒的外形让他每天饱受其他孩子们的嘲笑和欺负,忍无可忍的他在一次走投无路时才讲起自己童年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小穆克窝在柜子顶层讲起他的魔鞋和卖果子捉弄大臣的滑稽事儿,那些平日里欺负他的孩子们坐在地上,屋里坐满了人,一个个瞪大眼睛屏住呼吸听小穆克讲他过去的故事,那个镜头和泰坦尼克号上老奶奶给所有人讲完当年沉船故事后出现的镜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惊异或是佩服,每个人都陷入了沉思,充溢着感动。

嘲笑别人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影片结尾,孩子们激动地为老年的小穆克欢呼雀跃,像迎接凯旋英雄回朝,小穆克从此备受尊重。那么,小穆克到底经历了什么一举获得认可呢?我这里就不剧透了。孩子们自有理解,我家小妞说小穆克给人带来快乐,虽然我觉得这部影片不单单想令小影迷愉悦,但孩子也的的确确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力量。

这部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作者朱迪斯·克尔(Judith Kerr)写过很多孩子及家长熟知的故事,比如《老虎来喝下午茶》。朱迪斯·克尔被媒体称为英国儿童文学作家,其实她是犹太人,出生于柏林,她的母语是德语,1933年她和家人逃亡以前曾是柏林绿林小学的学生(小妞现在的学校)。朱迪斯·克尔的父亲阿尔弗雷德·克尔(Alfred Kerr)是魏玛共和国时期鼎鼎有名的文学批评家。阿尔弗雷德·克尔用文学利器抨击了当时的纳粹政府,幸得一位警察好友告密,当纳粹四处逮捕克尔一家时,他们早已躲在了瑞士的一个小乡村里。在当时那个时期,这位警察算得上英雄了,没有他,朱迪斯·克尔的儿童文学恐怕也不会读到了。

FSK(德国电影业自检机构)给这部电影评为0岁以上儿童可观看,但其实它更适合8岁以上的孩子看,尤其适合青少年,至少在看这部电影前要知道德国历史上的第三帝国,即纳粹德国和犹太逃亡的一些事。观看前我给7岁小妞稍稍普及了一下故事的发生背景,小妞说片子太真实,她不太敢看,她会因为那位犹太小女孩的遭遇感到伤心,会哭。小妞一说哭,我不禁想起西方剧构的鼻祖-希腊戏剧的一大剧构要素:净化心灵,即观众在观演时其心灵得以洗涤,精神世界得以升华。而小妞的心灵还没被洗涤,脸先差点被恐惧的泪水刷一遍。其实这部电影既不是战争片也不没有史诗般的悲剧,甚至有些画面让我以为在看风光或文旅片,只不过美丽的瑞士乡村和巴黎的法国风对比逃亡之路更让人对纳粹铁蹄产生锥心的厌恶。影片中,家人的爱与小女孩的勇气贯穿始终。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渡轮上,小女孩遥望即将抵达的英国港口,自信地对自己说:“我又要进入一个陌生的学校,学一门新的语言,但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知道我很快就会融入并学会它。”

1971年当《希特勒偷了粉红兔》的英文书“When Hitler Stole Pink Rabbit”首次出版时,朱迪斯·克尔已48岁,她用英文创作了这部自传体小说。也许这个题目就已经暴露了朱迪斯·克尔一生最大的遗憾,那就是她钟爱的那只粉红色小兔再也没有出现在她的生命里,那只小兔属于她曾经无忧无虑的童年。同样的,无数的孩子们也在战争中永远失去了那些她们视如珍宝的玩具。有了情感的纽带,哪怕是一只笔,一本书,一个毛绒兔子都是童年不可替代并且伴随一生的印记。

『伍』 有很多的影视作品不适合小孩子观看,有哪些作品看了给童年留下阴影

1、《快乐星球》片尾曲:再见了妈妈,今晚我就要远航,别为我担心,我有快乐和智慧的桨,当你醒来千万别告诉别人,我正摇着月亮船在银河上远航....一个人去宇宙里远航?不告诉家人?怎么回来?细思极恐...怕不是在做梦吧

2、小时候晚上一个人看名侦探柯南,当时那个案件毛利小五郎推测说犯人可能躲在窗帘后面然后行凶…………………………从此以后,我一个人的时候看到窗帘的窗户都瑟瑟发抖

『陆』 那些年,我们一起看过的7部“儿童不宜”的电影

上世纪80、90年代,是一个硬核的年代,

那时候正值“改革春风吹满地”的大好时代,不仅泊来的 时尚 事物层出不穷,本土的新鲜事物也是推陈出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就拿电影来说,那时候电影院上映的,电视台播出的,都是热衷于尝试各种商业题材,极富生命力的转型期电影,而随着画像制品的流入,又让我们看到了港台地区的优秀作品。

这些形形色色的好片都是我们童年的电影启蒙,也多少影响了我们三观的构建。

但也由于当时对青少年的保护意识没有像现在这么严肃科学,令其中也有一些尺度极大的电影也被我们过早的接触,导致这些电影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我们现在称这些作品为“童年阴影”电影,虽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过的电影也不完全相同,但其中也有一些大家经常提到的电影,下面就来逐一盘点。

一、1966年由鲍方编导、朱虹主演的《画皮》

《画皮》是1966年出品的电影,但直到1979年才在我们内地上映。

这也是在我们内地上映的第一部恐怖电影,那时候的人都单纯,没见过这种会吓人的片,据说就吓死了一个农村老太太,结果电影就随着一片非议被禁映了。

直到后来大家都被香港那些鬼片、僵尸片熏陶得差不多了,再重新看到它时,才发现那些镜头也实在挺普通的。

因此就有人认为以前看的并不是这部电影,而是另一版也叫《画皮》的更为恐怖的片,俨然一个“曼德拉效应”个案。

但经过皮哥认真核实,那部“吓死人”的电影的确就是1966年出品,于1979年1月引进内地的《画皮》。而有些人之所以会有不一样的记忆,都是和1969年的《雪娘》或1991年的《古墓荒斋》搞混了。

《聊斋志异》中的《画皮》一篇就特别重口味,电影删掉了陈氏救夫的一大段令人不适的情节,但仍然保留了画皮鬼挖取王崇文心肝的一段。

那血淋淋的镜头就算现在看也很渗人,也难怪当年在电影院吓坏了很多人,至于“吓死人”的传闻,皮哥是偏向于不信的。

鲍方改编后的《画皮》故事情节比原著要更紧凑和合理一些,是一部很难得经典恐怖片。能成为内地的第一部恐怖电影本身就很难得,那些恐怖情节和血腥镜头现在也很难看到了,因此这第一个位置一定要留给它。

二、1982年由张旗执导的《人蛇大战》

台湾商业电影的制作一般都比香港电影要粗糙,也更加“不依章法”,暴力和血腥程度更高。蛇虫鼠蚁都是能令我们害怕的动物,而将这些动物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无限夸张化而创作出来的恐怖电影,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

80年代没有电脑特效,表现蛇患也不能像《狂蟒之灾》那样用CG特效打造一条大蛇出来,就只能在数量上下功夫。

《人蛇大战》就是那种令人十分震惊的影片,片中出现的满屏密集的蛇群绝对能引起观众的不适,虽然其中多数都是无毒的蛇种,也令人毛骨悚然。

电影其实也是在讲一个人类与大自然需要和谐共处的主题。

一幢大楼在挖地基时,施工方挖到了一个巨大的蛇巢,但老板为了赶工期,用铲车把其中数百条小蛇都铲死了。当大楼竣工之后,难以计数的疯狂蛇群便来到大楼中展开复仇,

最后政府出动了带着喷火枪的部队将蛇烧死,但包括大楼老板在内的大楼中的人都死于非命。

这些简单的故事情节相信很多看过的80后现在回忆依然记忆犹新,因为在那个特效水平低下的年代,电影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效果实在非常大。

虽然《人蛇大战》在香港只拿到64万港元票房,在台湾却很卖座,也刺激了台湾的电影市场。

此后不久就拍了一部续集《人蛇大战之蛇魔转世》,还有很多跟风作品如《勾魂蛇魔女》、《蛇魔转世》、《蛇魔追魂降》等,但都没有这一部好看。

三、1986年由阮继志和王晶编剧、蓝乃才执导的《原振侠与卫斯理》

王晶是倪匡小说的忠实粉丝,他自曝在读书时期就热衷于追更报纸上连载的《卫斯理》系列小说。

在进入电影圈之后,他也迫不及待想将倪匡小说搬上银幕,而且把原振侠和卫斯理都放在一块,但他选择的却是全港最Cult的导演蓝乃才。

蓝乃才是香港电影新浪潮时期的猛将,他的《城寨出来者》完整版本因为受到香港电检处的“特别照顾”,直到今天仍然难见天日。

接手《原振侠与卫斯理》之后,他也没想要走科幻路线,而是把电影拍摄成怪物与血腥并存的重口味猛片。

南洋的蛊术和降头术向来令人谈之色变,而降头术就是片中的一大卖点。先后出现了黑心降、小鬼降、鬼面降、血咒等五花八门的邪术,令人感觉似假还真。

施术时往往伴随着血浆横流,又显得诡异渗人,这些都是片中的猎奇与恐怖元素。

片尾的重头戏是反派大巫师阿古拉召唤出蛊族“老祖宗”,是一具会变异的僵尸。

其形象设计明显借鉴了《异形》中的外星怪物异形,但变异之后还按上了一对翅膀,变成了一只会飞的异形。

这只僵尸制造的惊悚效果令多少80后小孩至今都难忘。

四、1989年由梁明、穆德远执导的《黑楼孤魂》

这是另一部传言在放映时“吓死过人”的电影,而且还是我们内地深圳影业出品。

片中出现的“鬼”其实就是个用鱼线吊着的布娃娃,长相还有点萌,但那时候就是吓到了很多人,这得归功于电影采用的立体声音效。

作为内地第一部采用立体声音效的电影,在电影院中产生的惊艳效果可以想象。加上德式旧孤楼的内景怎么看怎么吓人,营造出来的惊吓效果特别好。小孩看是肯定不行的,就算是胆子小点的成年人估计都接受不了,因此电影海报上就被打上“儿童不宜”的标签。

在此之后的很多电影为了吸睛,也纷纷效仿本片,在海报上打着“儿童不宜”的字样。

但《黑楼孤魂》在影迷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撼动,它代表了我们内地恐怖电影的底气,就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天际,向世人证明内地也能拍出高质量的恐怖片。

据说原版片长是100分钟,在“吓死人”事件之后就被回炉,将很多吓人的镜头都删了,剪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88分钟版本。

皮哥也和广大网友们一样,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完整的100分钟版本,但在目前的环境下,这也只是一个不容易实现的奢望。

为了能够通过审查,电影还特地配上了一个和谐的结局,故事中出现的人物都成了精神病院中的病人,最后护士推着一辆车走进门,跟大家说:“该吃药了。”这个结局意味深长,30多年来,我们的电影一直都在“被喂药”中艰难前行。

五、1988年由牟敦芾执导的《黑太阳731》

731部队,全名叫“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假借研究防治疾病和饮水净化为名,用中国人、朝鲜人和战俘来做实验,以制造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实验场。

在哈尔滨市的平房区新疆大街上,至今还屹立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遗址,为世人诉说而那段不容掩盖的 历史 。

1988年,银都机构决定用一部接近纪录片的电影来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他们找到了曾拍摄过《奸魔》、《碟仙》、《打蛇》等片的邪典导演牟敦芾。

这部战争题材作品的制作非常精良,表现也相当克制,与牟敦芾之前的电影相比显得内敛了许多。

但为了使电影中的镜头显得更加的真实,导演花了很多心血。其中一些焚烧尸体的镜头甚至用了真尸体,这种操作放在现在实在是难以想象。

皮哥小时候也和同学们一样在电视上不小心看了这部电影,除去那义愤填膺的反战情绪,便是深入骨髓的惊悚。

而当时在伙伴们中间就开始流传着这部电影中出现的尸体都是真尸体的传闻,听起来更加令人害怕。

直到网络时代在网上看了一些文章,才非常吃惊的被证实了这个当年令人不敢相信的传闻竟然是真的!

根据片中一位扮演副官的演员描述,片中所用的尸体来自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以每具3000的价格入手,假如保存完好无损归还,则能够退还2000元。

剧组等于用“租”的方式挑选了12具尸体,其中一部分被演员肢解后烧掉,剩下的后来都还给了大学。另外他们还找到了12个群演来扮演那些远镜头中躺着的尸体,就留下了那些令人害怕的画面。

六、1992年由蓝乃才编导、樊少皇主演的《力王》

在那个录像带时代,《力王》绝对是第一禁片。

虽然那时候小伙伴们中间一直流传着关于这部电影的传说,看到的人却很少,原因是家长们之间早有“默契”,不能给小孩看《力王》。而那些不小心看过的伙伴,也都甘愿“认怂”,承认自己看完之后当晚做了恶梦。

90年代初,蔡澜在嘉禾的支持下组建了大路公司,由于制作资金有限,他便将目光投向了日本那些风格漫画。

《力王》是猿渡哲也的代表作,走的是暴力血腥路线,因此蔡澜选择了让香港最Cult的导演蓝乃才来执导,主演则是樊梅生的儿子樊少皇。

片中的那些“肉体”道具其实做得很假,也是导演有意为之,不做得太逼真,让人一眼就看出是假的,减少一些视觉冲击力。

但10岁左右的小孩子哪里分辨得了那么多,就算是假的看了也会害怕,亦难免在心里留下阴影,会做恶梦也是必然的事。

樊少皇当时正值壮年,他是童年出道,13岁习武,看那一身肌肉就知道他有多努力。《力王》是樊少皇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有不认识樊少皇的,但不知道《力王》的就很少。可惜在此之后他就没有太多能拿得出手的作品了,现在依然留在电影圈打拼。

七、1997年由崔小芹、孟卫兵执导的《疯狂的兔子》

最后列举的这部《疯狂的兔子》,是90后们经常提起的“童年阴影”,甚至有人称它为“儿童科幻邪典片”。

片中讲述外星人通过一张“疯狂的兔子 游戏 光盘”,控制玩过那款 游戏 的小孩们的思想,让小孩们都变成了大脑被控制了的行尸走肉。

虽然结局是小伙伴们之间的友谊最终战胜了外星人,但是全片都笼罩在一种诡异阴冷的氛围当中。特别是被感染了的小孩们在大街上跳着机械的舞蹈,令人感觉毛骨悚然,比一些故意吓人的恐怖片还要恐怖几分,说它是“童年阴影”一点都不为过。

故事的编剧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他的很多作品很多都在80到90年代被改编成电影,其中不乏像《霹雳贝贝》这样的经典作品。

本片的主题目其实是希望能够教育青少年不要沉迷于网络 游戏 ,别受到那些 游戏 的“控制”,变成行尸走肉。

但这个故事也明显夹带私货,它用一种诡异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集体被洗脑的整个过程。集体产生的疯狂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会欺压那些保持头脑清醒的人,强迫他们接受并顺从被同化,身为异类注定要遭受集体的排斥。

90后的小孩们不能理解这么深层次的事物,但通过电影中的影像语言,同样能够感受到这个问题的可怕。

因此才会有那么多人声称小时候被这部电影吓到了,并且产生了阴影。这无疑是张之路和电影导演希望做到的,就是用这种简单的道理来教育下一代。

其实80到90年代有很多看起来挺吓人的电影,但即使是很胆小的小孩,看得多了自然就免疫了。

皮哥还记得生平第一次看鬼片,是在同学的家里看郑则仕的《捉鬼大师》,晚上睡觉还算做了恶梦,但二刷的时候就只是当做一部 搞笑 片而已。

这些曾经留下“童年阴影”的电影,也带着我们孩提时候的美好记忆。

每当重温这些老片,就会想起那些曾经跟我们一起看电影的伙伴们,这也是我们至今还对这些电影有情怀的原因。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柒』 十部教育孩子必看的电影

如下:

1、一个都不能少

导演:张艺谋

《奔跑的少年》是我国一部由伊利多斯·帕如克、努尔曼姑·吐尔地玉素甫和阿依古丽·阿不都拉等人主演的教育电影。

故事发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个新疆村庄里,主人公帕尔哈提是一所小学的教师,幼年时候的足球梦想被父亲扼杀。沙丘上,一颗足球被风吹到帕尔哈提的脚下,唤起了他对足球的回忆和热情。他将足球带回家缝好,由此一颗“天赐”的足球便改变了帕尔哈提和他班上十几个孩子的命运并组建了一个传奇的球队。

『捌』 10部儿童必看电影分别是

《蝴蝶》《放牛班的春天》《真爱满行囊》《狐狸与我》《刺猬的优雅》《听见天堂》《天堂电影院》《美丽人生》《月光提琴手》《想飞的钢琴少年》。

剧情简介

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昂克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佩皮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马修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名为“池塘底教养院”。

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池塘之底",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顽皮的儿童。到任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马修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莫昂克,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调皮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同时他也与皮埃尔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感情,但却是一厢情愿。最后因为失火事件被校长解雇,临走前带走了佩皮诺(Pépinot alte饰)。

『玖』 孩子必看的十部电影

孩子必看的十部电影有:《放牛班的春天》、《当幸福来敲门》、《阿甘正传》、《疯狂动物城》、《喜剧之王》、《国王的演讲》、《摔跤吧!爸爸》、《功夫熊猫》、《美丽人生》、《地球上的星星》。

1、《放牛班的春天》

讲述了一个患有先天性阅读困难症的男孩,在老师的悉心照顾和培养下,逐渐摆脱自己的生理缺陷,迎接美好人生的故事。

『拾』 20部适合孩子看的电影,除了《放牛班的春天》,还有哪些

此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部《玩具总动员系列》,这个影片一共有三部,用拟人化的手法,展现朋友之间友爱,非常值得小朋友观看。

第二部《赛车总动员系列》,这个系列的影片用幽默风趣的手法,传达了助人为乐和坦诚相待的教育意义,小孩子看了能受到很大的启发,值得通过影片去学习。

第十九部《小王子》,从星球出来旅行的小王子,在旅行的过程中学会了爱和失去,也让大家明白,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第二十部《头脑特工队》影片用生动的动漫人物形象,以及精彩的内容让孩子明白,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的坎坷,不过只要肯面对,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从而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

阅读全文

与十部不能让孩子看的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英语海报简单 浏览:352
放一个香港的电影 浏览:732
智能后视镜怎么看电影 浏览:20
描述萧红一生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19
孩子王完整电影 浏览:413
周星驰电影里面配角名字 浏览:69
德伯家的苔丝电影哪里可以看 浏览:612
杨幂和赵丽颖合作电影有哪些 浏览:157
甄子丹古装早期电影全集 浏览:87
独行鲨电影什么时候哪年上映 浏览:979
钢铁怪人的国产电影 浏览:126
电影演员必须有悟性吗 浏览:70
奥斯卡最佳电影英文报道 浏览:515
逗鱼电影新 浏览:65
石家庄电影公司今日影片 浏览:219
电影玉面夜叉演员 浏览:313
高分恐怖电影剪辑 浏览:145
过年儿童英语原声电影 浏览:804
最新搞笑的鬼片电影 浏览:490
哪里能看哥斯拉大战金刚电影 浏览: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