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电影八佰里为什么要抱着手榴弹跳下去,直接扔下去不是更好
电影《八佰》正在热映,这部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电影也让很多人了解了那一段不为人知历史。电影上映之后便引起了强烈的方向,很多家长也将自己的孩子带去观看,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虽然这部电影的制作非常精良,但是因为很多观众不了解那一段历史,所以对于一些情节就会感到非常奇怪,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那么为什么抱着手榴弹跳下去,直接扔下去不是更好?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当时中国士兵的装备,当时德械师全面学习德国军队,就连手榴弹也是与德军同种型号的,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德国M24手榴弹。最为一款性能优异的手榴弹,M24的使用时间贯穿了整个二战时期,也在抗日战争时期给了日军沉痛打击。M24手榴弹又被称为木柄手榴弹,这是因为除了圆柱形的攻击部,手榴弹还有一个长长的木柄,为的是便于投掷并且让投掷距离更加远。当时M24手榴弹大多由中国兵工厂仿制,因为中国工业的落后,所以国产M24的装药量要小得多,这也使得威力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直接将手榴弹投掷下去,一来自重过小不能击穿日军的钢板阵,而且还会被日军的钢板弹开,其次单枚手榴弹的威力过小,就算击中钢板也不会产生多大的伤害,所以英雄陈树生才义无反顾的跳了下去。
2. 《八佰》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细节
值得注意的细节太多了,这部电影肯定口碑爆炸,获奖连连(特别是在台湾区域),我们来看看为啥,希望其他导演引以为戒,多多学习。
1.拍摄之前,导演曾经和“飞将军”孙元良儿子,同时是台湾影视业大佬,导演,行!
2.孙元良将军曾经挪用二十八万大洋的“四行仓库守军军费”,因为觉得“反正守不了太久”,同时曾性侵前来慰问的中国女学生,被人劝阻时放言“英雄与红颜也算一段佳话”。第一个事情反映了孙长官的“战略性目光”,后一个事情反映了孙将军的侠骨柔肠。孙将军,行!孙将军的后代,他孙子,也就是台湾影视界大佬,金马奖评委,行!
3.四行仓库陷落仅几个月,新四军就攻入上海甚至在沿岸港口设关卡抽税(注,针对日方商船),这无法说明泥腿子的战斗力,反而证明了离了中央军的情况下,地方武装无法无天贪污腐败,之后与日军和谈的时候,泥腿子更是丧心病狂的进攻日军补给,屡屡得手令中央军脸上无光,次子不可留!之后皖南事变中央军忍痛割爱清缴了这批地方武装。说明中央军军纪,行!中央军战略转进之后的后代,台湾人,行!
4.以上这些都没在电影里出现。导演的剪辑技术和战略目光,行!导演给台湾同胞和影视业大佬的赞歌,这个导演,行!
5.租界军官提到“日军使用的是芥子毒气”,但是日军只用了棉布口罩防止毒气被吸入。但是众所周知芥子毒气是“接触到皮肤导致溃烂”的接触性毒气。说明日军的智商,不行。反过来掩住口鼻导致没怎么伤亡的中央军的体质,行!
6.日军的拆迁队进攻固定掩体方式是“步兵排出龟甲盾阵防弹然后靠近了凿坑埋炸药包”(坦克听了会沉默,坦歼看了会流泪,榴弹炮和掷弹筒部队看到了甚至会想死),日军,不行!
7.记得我说的龟甲阵拆迁队么?在“仓库”(划重点)里面的中方守军愣是没看到物资和沙袋,就自己绑着手榴弹跳下去自爆,但是之前中方部队的团结感情的方法就是在仓库外建筑一堆用不到的公事,甚至一个沙袋都没留下!(不然这个时候就可以沙袋绑手雷往下丢了)。中央军军纪,行!中央军变通能力,行!
3.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管虎执导的战争片《八佰》是全球第三部、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影片已于8月21日正式公映。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抗击外敌浴血奋战的故事。《八佰》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片,导演强调:“战争中的人的个体体验是最重要的,我更关注人。”影片聚焦战争中的“小人物”,他们不仅是普通一兵,也是中国人,在残酷战争的面前,每个人都可能会面对惊慌、绝望,但是战争也激发了他们的血性,他们用最英勇的行动来抗击外敌,即使过去70余年,“八百壮士”也依旧值得记下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导演管虎给了每个主要人物足够的戏份空间,所以大部分角色都立体、丰满、真实。姜武饰演的老铁一开始外强中干,只知道逃命,但是经过几场战斗下来,他经历了生死,也看到其他战友的无所畏惧,他被感动了,也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英勇,这样的人物前后反差巨大,但合情合理,但也必须是发生在战场这样的极端环境中。欧豪饰演的端午,这个人物的成长就更有层次,一开始就是个少不更事的人,别说打仗,打架怕是也经过的不多。初入四行仓库的恐惧不言而喻,但是几场战斗下来,以及山东兵(李晨饰)的帮助和影响,端午的血性被唤醒,逐渐成长为一名勇猛的战士。
4. 《八佰》上映引发众人讨论,四行仓库会战究竟有多惨烈
《八佰》上映引发众人讨论,四行仓库会战竟有这样惨烈。
电影“八佰”火爆上映。电影中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的英勇事迹点燃了所有人的爱国热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淞沪会战中的这段历史。一条苏州河,一座四行仓库,在电影《八佰》之中,一边枪林弹雨,一边歌舞升平的画面,让观众记忆深刻。因而上海的四行仓库也被电影带火了旅游。位于苏州河边的四行仓库原址,更是引来了很多市民的参观。年轻人带着鲜花,郑重地放在纪念馆外,纪念当年同样年纪的年轻人;父母们带着孩子,在纪念馆中,给孩子讲述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5. 电影《八佰》里有个感人的镜头,战士们为什么要抱着手榴弹跳下去
电影《八佰》里有个桥段,陈树生身上梱满手榴弹从四行仑库墙壁破口跳下去与敌同归于尽。
我们从电影里看到,是日军派出了一小队人马手挚护盾潜到了四行仑库墙角下,企图挖洞安放炸药,如果得逞,四行仑库将万分危险,而仑库中官兵也已知敌之企图,用尽一切办法都无法消灭护盾下的敌人,手榴弹扔在上面也无用,陈树生依然赴死,在身上梱满手榴弹从6楼纵身跳下以巨大的冲击力砸开护盾与十几名敌人同归于尽!
还要指出的是,东方战场正是对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正因为我们付出了重大民族牺牲,才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胜利正是凭决绝意志赢得的。
6. 《八佰》中四行仓库保卫战到底在保卫什么
《八佰》中四行仓库保卫战保卫的是上海不沦陷,不向日军低头的态度。在政治上的策略,四行仓库保卫战其实是一场向西方国家争取同情与支持的秀,因为在四行仓库隔着苏州河的对面就是租界,说白了就是打给租界里面人看的。其实当时上海整体的情况,再苦守四行仓库,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但是却是当时战场中博弈的一个节点。
在电影里,最让人觉得惊心动魄的,是一个个战士身上绑着炸药包,直接跳入敌人的阵营。这个场景是相当惊人的, 也是看出了战士们的英勇。
牺牲是必然的,但是能够在对抗日军这件事上,我们从电影看到的,远比现实要残酷。在这场战役中,里面的战士其实更多的是像小湖北这样稚嫩的孩子,不过十七八岁。放在现在,那还都是个孩子,却要肩负起了国家重任,是相当了不起的。
《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在这场毫无胜算的守卫战背后,这些士兵也是知道最终结果的,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服从,选择了留下。甚至在这场守卫战中最高指挥者谢晋元,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