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物类型 > 电影手机和崔永元有什么关系

电影手机和崔永元有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2-12-20 07:49:23

『壹』 一个重度恐慌症患者,用自愈的经历告诉你:如何行之有效地摆平焦虑

自去年崔永元与《手机2》相关人员冯小刚、刘震云、范冰冰在网络上打起口水官司以来,我们才知道了93年拍摄的《手机》对崔永元造成了多大伤害。

崔永元本是央视的实力担当,收视率的绝对保证,但可巧的是与电影《手机》里那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钱守一的人物背景有极端的相似性,导致了很多观众对号入座,纷纷对崔永元冷嘲热讽,激进的还跑到崔永元家门口进行人身攻击,使崔永元的家庭生活受到重创,女儿和妻子在外面也受到各种语言污辱,抬不起头来。

当事人崔永元更是精神崩溃,从央视离开直接住进了医院,成了一名重度抑郁症患者。他害怕见人,不敢出门,甚至无法睡觉。这种心理伤害导致人生理上的极度折磨,是没人能体会的。有人还会认为崔永元矫情,“像个娘儿们似的,这么几下就受不了啦。”

当然,没有经历过这些的人永远无法想象这些抑郁症和恐慌症患者正在经历着些什么。 这是对世界全部的不信任,是对个人信仰的全线崩溃 ,你们见过脑神经没有任何损伤却神经失常的人吗?那种状态与这种精神失常的人经历毫无二致,唯一不同的只是精神失常的人已经意识混乱,而抑郁症和恐慌症患者还是清醒的。但这仅存的清醒已不能让他们判断出真实的情况,也不能让他们做出理智的行为,他们像一部永远飞驰而无法停下来的失控汽车,时而惊恐时而嗜睡。

你可能会注意到,我们说的是抑郁,怎么又提到了恐慌?崔永元是无法入睡,怎么又会是嗜睡?

别着急, 抑郁和恐慌是焦虑的一体两面。一个人长时间过分焦虑,就会出现恐慌,进而惊恐发作。而一个人焦虑,身体长时间处于备战状态,经过了恐慌、惊恐发作,他的精力也损耗殆尽,人就会变得毫无精神,心理上又对自己进行自我厌恶,这时候就会抑郁嗜睡,而去又睡不着,于是,与焦虑的战斗就变成了与睡眠的战斗。

至此,一个人就不再有正常的生活,就在焦虑与睡眠两场战斗中来回切换,时而惊恐时而嗜睡,身体上也会出现各种不适,头晕、恶心、胸闷、神经痛,与生理生病的病症一样。

现在社会发展,人们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更多的人陷入了或正在陷入过度的焦虑中,大家寻求各种摆脱焦虑的办法,却收效甚微。更多黑心的商家与不良医师打着各种能彻底根除焦虑,快速治愈的旗号混水摸鱼,大捞一把,往往把这些患者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而英国的卡尔.弗农并非医师,而是一名重度恐慌症患者,他经过了15年与焦虑症和抑郁症战斗的经历,最终战胜了恐慌。他把他的战斗经历与大家分享,把那些对他有用或无用的治疗告诉大家,同时也把他战胜恐慌症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创造出“焦虑再平衡”的理念,帮助50多个国家的人克服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困扰。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就是卡尔.弗农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为例,讲述如何完全战胜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具体方法的一本书。他希望能让更多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看到希望,并用本书讲述的方法成功摆脱焦虑。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不是医师,不知道现行的治疗方案是否可行,所以他只说对他是否有用。也许治疗效果因入而异,但他认为依靠药物缓解焦虑症状,并不能让他彻底摆脱焦虑,真正自由,所以他认为必须战胜自己――真正从焦虑的泥淖里走出来――能坦然地面对生活――不需要依赖任何医学上的干预,才是正确的治愈之道。因此,他用自己的自愈,成功证明了确实有这样一种方法,能让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治愈,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那卡尔.弗农到底在这本书里提到了哪些对治疗焦虑与抑郁症的核心理念,对这些患者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帮助呢?现在我就来具体介绍一下。

一、了解造成焦虑与恐惧的根源,然后排除它

当我们处于危险环境或害怕处于危险环境时,就会产生焦虑,生理和心理就会作出“是战斗还是逃跑”的反应。所以说, 焦虑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跟快乐或悲伤一样,是我们得以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情绪。

但任何一种情绪,长时间占据你的头脑,让你无法摆脱,就不正常了。甚至在没有能引起这种情绪的触发剂时,这种情绪却毫无预兆地突然而至,就说明你已经失去了掌控自己情绪的能力,你的人应该是生病丁。这就像一个国家奸臣当道,皇帝已成为傀儡,情况是极其危险也极其糟糕的。

那我们为什么会让焦虑情绪失去自己的掌控呢?一般说来,是因为长时间的生活煎熬与心理伤害,使我们的情绪过久地呆在了焦虑的世界中。当生活回归正常时,我们焦虑情绪的反应却无法回归正常。 深度焦虑就像一个弹簧,长时间受到超负荷的拉力,当你放手,这个拉力不存在时,弹簧依然回不到正常的位置。

因此,想修复焦虑情绪反应系统,必须了解我们在不该焦虑的时候到底在焦虑什么,然后把这些假想敌一一粉碎,我们才可能慢慢战胜焦虑的控制,正常的生活。

焦虑就是因为未知的恐惧引起, 那那些陷入高度焦虑的人,到底在害怕什么呢?

作者为了自愈,检视了他日常经历和内心深处的所有角落,最终找到了自己 恐惧的深层根由,就是害怕死亡和他人。

艰难的生活让我们害怕活不下去,让我们在人群中备受煎熬;心理伤害让我们失去与人相处的勇气,对他人产生排斥心理。我们得了焦虑症后,以为焦虑过度带来的种种身体不适是得了不治之症,因为很明显治疗这方面疾病的药物根本起不到什么实际的效果。得了焦虑症后,我们种种身体上的反应与心理上的反应与正常人完全不同,显得与大家格格不入,我们就在自我怀疑与自身确切的身体反应、感受之间摇摆不定,因此时而恐慌时而郁闷,不敢出门。

但事实上,这些焦虑给我们带来的不适,真的会让我们在不确定的时候死去吗?当然不会。如果不信,你可以去找你信任的心理医生和疾病医生确认一下,这样会给你增添信心。说到死,谁又不会呢?别人能如此轻松的生活,我为什么就不能呢?

还有,在我们得了焦虑症之后,与他人的交往时,总会有些人怀疑你、鄙视你,甚至敌视你,但你想想,你还不是总有几爱你的家人和关心你的朋友,始终都在为你担忧?不被所有人喜欢很正常。如果你大胆走出去,真有人能吃了你吗?当然不可能!

因此,死亡和他人并不足惧。

二、放弃本能,坚持跟着理性走

所有人都知道,改变才是一个人最难以接受的。不管自己目前的生活是如意或是不如意,大家都不想改变,都不知道改变后自己会是个什么样子,能不能适应。这种害怕是潜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很多人宁愿苟且的活着,也不愿有丝毫改变。

改变,对于深陷心理疾病困扰的人尤其难。因为改变,首先要在心理上有一个全心的认识,然后再以积极的行动去达成。而深受心理疾病困扰的人,前提是他本是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他如何能去接受一种新的思想、新的认知?他们因为深陷焦虑,早已把自己的生活空间一再缩小,又如何去积极行动?

但不改变,对于深陷心理疾病困扰的人却是致命的。如果坚持不改变,他们的一生就只能痛苦地在莫须有的恐惧中过活,生不如死。你要问问自己:你到底是愿意走出去寻找可能的快乐,还是躲在狭小的空间里,直到痛苦的死去?

如果你愿意改变,就必须行动起来。但我们知道这何其难。我们要以自己不习惯的方式、不愿意的行为去行为,这实在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

我们知道,既然有病,就得医治,但医治本就是一个痛苦的事。不经过一次生不如死的手术,我们又如何能切除肿瘤获得新的生命?同理,摆脱焦虑的控制,同样我们要经历一次脱胎换骨的疼痛,同样要以理性的坚持,而非本人习惯的意愿去行事。

这 就是要与我们的本能开战,做到战胜自己。只有战胜了自己,我们在人群中才能开开心心,做真正的自己,不受其它人的掌控,不受自己无聊情绪的干扰。

有人说,人不能完全放弃本能,总还需要一点感觉。但在这里,导改深度焦虑的感觉都是错误的,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我们还有必要跟着它走,走到一个无底的深渊吗?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如何是自己的心灵回复柔韧,感觉恢复正常。

深度焦虑者,一般都伴有不间歇的惊恐发作。惊恐发作就是情绪莫名进入“战斗还是逃跑”的状态,作出快速反应。行动的第一步,就是要打败惊恐发作。

你要明白,惊恐发作不过是思想对感觉的投射,它并非真实现况。那么,当下次你走在人群中,惊恐就要发作时,你可以对它说:“我不会再被你骗了,你来吧,但我绝不向你妥协。留下来看看结果是否像你想象的那样。”

你这样做后,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威助你生命的东西存在。你站在那里,世界依旧,你完好无损。

在平常的时候,当一种越来越强烈地焦虑就要抓紧你的时候,你可以采用一种代表疗法。 所谓代表疗法,就是用一种能换起你感恩思绪的物品,唤起你心中的感恩。

作者说, 感恩是自然为焦虑提供的解决方案。 可见,感恩的代表疗法对于作者的意义。满足当下,享受现有,不追忆过去,亦不恐惧将来,是赶走焦虑来访的最好方法。你可以用一张照片、一首歌曲、一段视频唤起你的感恩情绪。

微笑是对心情的最好改变,可能你很久没有笑过了,现在学着笑起来有些古怪。但这跟所有事情一样,学着学着就会了。你不仅要放松心态,还要放松你长期处于备战状态的的紧张身体。把紧握的手慢慢打开,舒缓你的面部肌肉,打开你的双肩,进行深呼吸,你的感觉会好许多。

三、对焦虑适当放手,对身边的事物适当关注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吸引力法则,吸引力法则告诉了一个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基本原理,那就是: 你越关注什么,就越能获得什么。

当我看到这句话,想想还真是。现在都说计划生育搞得很多人只用生一个孩子,怀孕的女人越来越少。但当我怀孕的时候,我看见满大街都是孕妇。;后来我得了坐骨神经痛,竟然发现到处都是被这种疾病折磨的人。

焦虑症患者正是过度关注自己的焦虑,抓住自己的焦虑不放,无法把心思放在其他事情上。这就让们他们越来越焦虑,直到被焦虑完全控制。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在不同时间有不同关注的点,这是正常的,这让我们能够顺利度过人生的各个不同时期。但如果总是过度关注某一面,长期忽略生活的其他方面,就会让我们容易跌倒。就像我刚学自行车时,死死地看着龙头,生怕它跑偏,结果我摔跤了。但当我不关注自行车本身,眼睛看向前方时,我就骑得非常平稳了。

长时间对焦虑过度关注,会让人换上焦虑症,以致抑郁。但没有关注点,人生毫无目标,也会让人陷入毫无方向感的生活,引发严重的焦虑。所以, 有自己的人生方向,适当关注,才是治愈焦虑症的健康解决之道。

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就是专注于当下,不一味追忆过去,也不盲目等待未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生活就像骑自行车,如果要保持平衡,就必须不断向前。

而焦虑症患者正是躲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连门都不敢出,整天除了睡觉还是睡觉,逃避着与这个世界的任何接触。他们整日整夜时睡时醒,作息时间混乱;懒得用心准备吃食,饮食方面草草应付,只要不致饿死就好。

要使生活继续向前,必须要使自己的日常生活变得规律起来。起床可能是给焦虑症患者最大的挑战,所以要生活继续,不管你愿不愿意,还是坚持在早晨挣扎着起床,开始洗漱做起吧。

洗漱过后,心情会有所改善,那就抓紧时间吃个早餐吧。吃过早餐,你也许精力充沛,并不急着睡觉,那就找点自己愿意做的事打发时间吧。无事可做?那就好好打扮一下自己吧,或者也可以为自己精心准备一顿丰盛的营养午餐。你也可以试着打开门,去路上走一圈,外面的光线和热闹也许你已不太适应,但不要紧,如果觉得倦了,你就去吃点东西后去休息吧。

只要你下决心行动起来,一天向前迈进一点,你总会找到可以打发你时间的事,慢慢开始正常的作息时间,越来越少的依赖在床上睡觉来打发时间。也许你还会发现, 自己以前有许多想做的事都没做、许多你想做又不敢做的事也都没做,那么你现在可以尝试做起来,有什么要紧的呢?反正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打发,反正你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失去。

我们一步步行动,就是要把曾失去的快乐一件件找回来,把人生失衡的天平一点点拉回来。过去这架天平一端的托盘上,快乐曾被一一搬空,只剩下另一端托盘上装着已盛得满溢的焦虑。现在,我们要把曾丢失的快乐一点点地在重新放上去,让人生的天平渐渐回归平衡。这就是卡尔.弗农自创的“焦虑再平衡”的原理。

我们心里的容积有限,当那些存在于心里的焦虑不再被重视、不再被过度关注,它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退回到自己该呆的角落,再次变回那个听话的孩子,只有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它才会出现。

老子说:“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一个世界,所有的人都照顾好自己,在自己的位置上各司其职,世界才会安乐祥和。而个人,又何尝不是一个完整的小小世界?

各种情绪、感受、认知等同聚一个人的身上,它们都各在其位,各负其责,一个人才可能是一个平和的人,一个自信的人。一个人能平等地对待存在于自己身体内的各种情绪、感受、认知等,它们才不会恃宠生骄,恃强凌弱,引发人的各种疾病。

虽然它们之间会偶有斗争,但只要这个人能公平、理智处理,不过度保护也不过度打压,就不会有强者肆意膨胀、喧宾夺主,弱者一再退让,甚至躲得销声匿迹。要想活得健康、活得自在,我们就要用好自己的权利,不要丢失了自己。因为这样,最终倒霉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在深度焦虑者惊恐发作时,我们的认知屈服于焦虑的淫威之下,毫不作为指鹿为马,任凭焦虑的胡闹,让我们的身体做出错误的反应。每个正常人看了,都会觉得不可理喻,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经常看到这样不可理喻的社会现象?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这本书,是一本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实用手册,更是一本指导我们生存的哲理之书。作者创立的“焦虑再平衡”,意在告诉我们一个失衡的世界是如何变成的,我们又该如何让一个失衡的世界回归平衡。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不要高深的学问,也不要先进的方法,更不要技术的不断创新,就是把本该坐在自己位置上的一切放回原位即可。

『贰』 <手机>这部电影把崔永元惹生气了,崔永元和这电影有啥关系啊

京城某周刊记者就电影《手机》采访了原《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对于这部直接影射自己和当初那个让自己疲惫不堪的栏目的影片,小崔发火了。甚至在文中他建议应该把《手机》这部影片划为三级片。

在接受该周刊记者采访时,崔永元说:“我参与了《手机》的前期创作,那时冯小刚跟我说,他要拍一个以主持人为背景的贺岁片,而且得是一个谈话节目主持人,栏目名字就叫有一说一,主持人叫严守一;很明显这就是套着《实话实说》和崔永元嘛……也得怪我太轻信了。我当时还觉得可能会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呢。但冯小刚当时向我了解的,就是一个电视栏目是怎么做的,主持人又是如何工作的,所有谈话都是围绕这些内容……但乱搞男女关系他们半个字都没提过。”当时崔永元难道一点都没觉察这后边可能会藏什么圈套?崔永元说:“那我当然是不知道。因为据他们那时候讲,一切都刚刚开始,连个框架都还没有。”

崔永元认为,现在中国电影并没有实行分级制,而一提贺岁片又是人们争相观看,在这样的背景下,冯小刚拍这么一个电影,其创作初衷非常可疑。他说:“我甚至不理解电影局为什么能让它通过还在全国放映,然后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去看,弄得人人疑神疑鬼互相揣测,我不明白它到底代表了一种什么标准?当然如果已经实行了分级制,把《手机》归入三级片我认为还是很合适的……”

是他个人对电影内容不认可而已吧~~~

『叁』 崔永元为什么怒怼《手机2》

因为《手机》刚出播出的时候,电影中的所呈现的节目当时崔永元的爆红节目《实话实说》有很多相似之处,对崔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崔永元怒怼《手机2》。

《手机》电影里葛优扮演的《有一说一》节目主持人发生婚外恋,由于该节目和当时崔永元的爆红节目《实话实说》有很多相似之处,对崔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其实当年与冯小刚是好友关系的崔永元参与了前期创作,然而《手机》出来后,小崔发现故事主人公甚至还把自己泡的妞给弄成了接班的主持人、

当时《实话实说》刚好把主持人位置给了和晶,这就不可能不对崔永元的私生活产生影射。小崔愤怒地发现,自己被好友冯小刚算计了。冯小刚后来受访给出三个字,无所谓。

(3)电影手机和崔永元有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崔永元怒怼《手机2》以后有人替崔永元打抱不平,“网络暴力不是现在才有的,当时电影筹划时就应该能预料到大众反应,把名和利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行为叫缺德。不是当事人不要说玻璃心,说碰瓷的就更过分了。”

也有人觉得“崔永元真会加戏啊。现在转基因没戏唱了。”还有人嘲弄他“你这是和《手机2》联合炒作吗?”年轻的网友们对崔永元15年后还记挂着这件事情,有点不理解。

此外,也有人认为冯小刚江郎才尽。刘震云短信说这部新电影的名字叫《朋友圈》,但现在却定名《手机2》,这是典型的吃老本,拿老题材的影响力来翻新,有圈钱嫌疑。

『肆』 冯小刚与崔永元因为什么闹掰

5月10日,冯小刚晒出一组与葛优、范冰冰、张国立、徐帆、范伟等合影并宣布电影《手机2》即将开拍的消息:“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人性的弱点一成不变。十五年过去,老友重逢,温故知新。”冯小刚导演的《手机》曾于2003年年底上映。

5月11日零点刚过,崔永元就在微博上怒怼冯小刚及编剧刘震云:“冯小刚是渣子大家都知道,刘震云变成渣子速度偏快了一些。” 此外他还公开了他与刘震云的对话截图。截图当中,崔永元询问刘震云是否开始创作《手机2》的剧本,并表示了《手机》这部电影对自己的伤害,并称“按说不该干涉你的创作自由,只是这件事情特殊,忘三思而行。”

电影《手机2》将拍

据悉,崔永元和冯小刚两人曾因为电影《手机》闹掰,恩怨长达7年之久。原因是《手机》中葛优扮演的《有一说一》的主持人严守一,因为手机收获婚外恋。不过有一天他把手机忘在家里,妻子便知道了他出轨的秘密。 而当时崔永元主持的节目《实话实话》正在热播,很多人把崔永元和严守一联系到一起。尽管冯小刚和编剧刘震云都坚决否认,但崔永元表示“如今我出去,还有人说我是有一说一的主持人(严守一)”。目前,冯小刚和刘震云方面暂未回应。

两人微信截图原文:

崔永元:听说你写了手机2,是真的吗?

刘震云:崔老师,是的。但十几年过去,主人公已是另外一个人,网络世界的人,与您的担忧没有任何联系。接着还想写《一地鸡毛2》,但老林早已不是过去的小林。世事沧桑。

崔永元:我还是觉得不妥。毕竟“手机”给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手机2”依然会引起不必要的联想和议论。我现在出去,还经常有人说我是有一说一的主持人。虽然对方无主观恶意,但对我而言就是刀扎心。不是当事人,永远不会理解这种痛苦。按说不该干涉你的创作自由,只是这件事情特殊,忘三思而后行。

刘震云:崔老师,新的作品名字是《朋友圈》。与您目前的职业和作为没有任何联系。倒是与网站的一些目击所见的人和事有些幽默。这些朋友说,欢迎互动。崔老师不必替这些朋友担心了。

崔永元:我现在也没什么朋友,我眼界比较高。当年,也是为妻子女儿鸣不平才出来高喊两声。

『伍』 在以崔永元为原型拍摄的《手机1》播放后,对崔永元产生了多大的伤害

《手机》第一部在2003年年底上映, 当年崔永元在央视主持《实话实说》,这和电影中严守一主持的《有一说一》单从名字上看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再加上电影中严守一的造型,节目的舞台设置和《实话实说》相似度很高,最为巧合的是在崔永元离开节目后,接棒的是一个美女主持。所以,当年很多观众在看了电影后自然而然的就把严守一的原型认为是崔永元,电影中严守一的私生活可谓是让人惊叹,这也让大家对崔永元的私生活产生了猜测。至此,崔永元和《手机》结下了仇,导演,编剧,演员通通都成了仇人。

2015后,冯小刚居然还要拍《手机2》。当崔永元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即跟编剧刘震云联系,告知《手机》对自己的伤害有多大,希望不要再拍《手机2》,近乎哀求。刘震云也承诺说不会再用手机这个名字了,崔永元才没有追究。但是,最后《手机2》的海报一出来,崔永元发现名字根本没有改,自己被狠狠地欺骗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后来就有了一系列崔永元骂冯小刚刘震云的言论,开始手撕《手机2》。

阅读全文

与电影手机和崔永元有什么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人间有大爱电影观后感小学生 浏览:604
新神榜哪咤重生电影免费突突兔 浏览:787
蜡笔小新最恐怖的十大电影 浏览:112
新疆人电影演员 浏览:156
一个人演的电影科幻 浏览:609
微信如何给对方发电影 浏览:585
如何把电影保存到优盘 浏览:770
有哪些特别好看的喜剧电影 浏览:639
适合离婚女人看的励志电影 浏览:86
去掉电影字幕的最好方法 浏览:772
玩命快递1电影国语版 浏览:526
扣扣看电影 浏览:408
哪些电影有二元对立 浏览:817
哪个平台漫威电影都有 浏览:666
僵尸恐怖看电影 浏览:507
怀孕三个半月能看电影吗 浏览:46
青柠影咖都有什么电影 浏览:198
找搞笑视频电影大全 浏览:98
买房子就像看电影一样 浏览:887
四个人的搞笑电影 浏览: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