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帧率的特点与优点
每秒48帧画面频率的影片能更好地表达慢动作镜头,因为即使把电影放映速度减慢一半,它仍然能达到每秒24帧的电影放映水平。正因如此,在拍摄每秒24帧的电影时如果需要表现慢动作,也可以把相应的部分拍摄为每秒48帧。
画质更加清晰
每秒24帧电影看起来也许还行,但事实上其每一帧都会有模糊(blur),尤其是在快速运动的镜头中。如果电影镜头快速摇移,图像就会有抖动(judder)或者频闪(strobe)。而每秒48帧就可以摆脱这些问题,使得动作场景更加得流畅逼真。
身临其境体验更明显
对于看惯每秒24帧电影的观众而言,高帧率改良也许意义不大。但对那些才刚刚开始看电影的人来说,每秒48帧的高帧率电影具备更大的吸引力,他们将无法再接受每秒24帧电影中抖动的摇镜头和模糊的画面感,[3] 高帧率电影也能为院线提供理想的竞争力。
『贰』 视频中帧率是什么意思帧率的高与低有什么区别
帧率(Framerate)是称为帧的位图图像连续出现在显示器上的频率(速率),就是每秒有多少帧。帧就是影像动画中最小单位的单幅影像画面。一帧就是一副静止的画面,连续的帧就形成动画,如电视图象等。
帧率高低:
帧数越高,画面越流畅。帧数低了,就明显的看出画面跳动,比如低质量的MP4画面就会这样。想看到电视一样流畅的画面,让人的眼睛感觉不出画面是一幅画一幅画的跳过的,就必须满足每秒20帧以上,这是根据人的眼睛对光的闪烁感知能力得到的。
现代视频帧率:
现代视频格式利用各种帧速率。由于电网的电源频率,模拟电视广播的帧速率为50Hz或60Hz,有时视频交错,因此可以在相同的可用广播带宽上发送更多的运动信息,有时视频会在25或30fps,每帧加倍。
电影几乎普遍以每秒24帧的速度拍摄,无法以其原始帧速率显示,这需要下拉转换,通常导致“抖动”:将每秒24帧转换为每秒60帧,每个奇数帧加倍,每个偶数帧三倍,这会产生不均匀的运动。其他转换具有类似的不均匀帧加倍。
较新的视频标准支持每秒120,240或300帧,因此帧可以均匀地乘以常见帧速率,例如24fps电影和30fps视频,以及在300fps显示的情况下25和50fps视频。
这些标准还支持原生在较高帧速率下的视频,以及在其原始帧之间具有内插帧的视频。一些现代电影正在试验帧速率高于24fps,例如48和60fps。
『叁』 帧数率什么是帧数越高会怎样60帧与24帧的区别是什么
所谓的帧数率就是每秒钟播放的画面数目。人眼存在视觉滞留效应,一帧图像在人眼中的停留时间约1/24s。所以当每秒的帧数低于24帧时,人看到的视频会出现动画感,而当每秒的帧数达到24帧及以上时,观看视频时就不会有动画感了。
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市电工频为60Hz(中国为50Hz),为了不使视频播放的帧数与供电的工频之间产生差频,所以日美等国开发的视频产品帧数大都为60帧。其实只要播放的帧数大于24帧,人眼就不会感觉到动画效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