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郭宵珍的介绍
郭宵珍,国家一级演员,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中史湘云扮演者。郭霄珍在扮演史湘云前,在黄梅戏电影《杜鹃女》中饰演主角杜鹃。从那里,人们认识了她的美丽和善良;又从《红楼梦》中认识了她的朴素和率真。生活中的郭宵珍则是二者的综合:既美丽、善良又朴素、率真。简单交流,就会被她雅致的人格力量所感染。多创作一个角色,多体验一份人生,舞台上她追求尽善尽美,生活中她喜欢平静淡泊。
Ⅱ 87版红楼梦史湘云扮演者
1987年首播的央视版《红楼梦》是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摄制的一部古装连续剧。由王扶林先生导演,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参与制作。该剧前29集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后7集夏金桂撩汉、司棋之死、海棠花开、贾宝玉丢玉、林黛玉焚稿、薛宝钗出闺、惜春出家、获罪抄家、雪地里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出家等主体剧情仍采用程高本后四十回,另外抛弃了宝玉中举、兰桂齐芳、家复中兴的小团圆结局,并根据脂批和红学探佚学研究成果对香菱之死、探春远嫁、贾母之死、巧姐获救等情节进行了修改,又重新创作出狱神庙探监、凤姐死于狱中、湘云流落风尘、贾府家亡人散等剧情。该剧播出后,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重播千余次,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
姑苏城仁清巷内的葫芦庙住着一名叫贾雨村的穷书生,他受乡宦甄士隐的资助,上京赴考,中了进士,做了官。只因他贪赃枉法,不上一年就被革了官职。他来到扬州,做了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幕客,教林黛玉念书。过了一年,林如海的妻子去世,林黛玉由贾雨村护送,到了京都荣国府。贾雨村因此得到黛玉舅父贾政的帮助,不上两月,便复职选任金陵应天府,从此,官运亨通。京都贾家是显赫的贵族,有荣国府、宁国府两座府邸。黛玉住进荣国府后,外祖母贾母疼爱她,与表兄贾宝玉相处得也十分亲密,晚上住在一起,白天也一道玩耍,过后不久,薛姨妈带着儿子和女儿薛宝钗进了荣国府。
Ⅲ 郭宵珍的主要作品
1984年 黄梅戏电影《杜鹃女》饰杜鹃
1990年 黄梅戏电影《黄山情》饰山妹
1992年 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半把剪刀》(6集)饰梁惠梅
《桃花梦》饰英娘
2000年 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二月》(6集)饰文嫂
2004年 《春江月》饰柳明月 1984年 《末代皇帝》饰祥贵人谭玉龄
1987年 《红楼梦》(36集)饰史湘云
1996年 《刑警本色》(22集)饰刘泷
1997 电视剧《孙子》饰孙武妾婴妫 1988年 《避难》饰演教会唱诗班的中国少女婷婷
1988年 《巍巍昆仑》饰新华社播音员
1993年 《私奔》饰莫大姐
昔日“史湘云”
郭宵珍不爱多谈《红楼梦》及史湘云。“再辉煌,再成功,也是过去!”“我要感谢曹雪芹,感谢王扶林导演、我的先生及我的女儿,感谢许许多多帮助过我的人。”“王扶林导演是根据每个人的性格专门安排角色的,我没刻意去追求如何演,演史湘云就是真性情的流露,得到许多观众的认可,我很欣慰。”郭宵珍很怀念在《红楼梦》剧组的日子。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大家还常常问候,“那时才二十岁左右年轻人,是充满梦想的年龄,大家在一起是一种缘。”生活中,郭宵珍与陈晓旭的关系也是非常好的。她不无伤感地回忆那时的陈晓旭,悟性高,喜爱红楼梦中的古典诗词,后来她自己也写诗。
再温红楼!
深爱严凤英
《黄山情》中山妹、《半把剪刀》中梁惠梅、《二月》中文嫂、《祝福》中祥林嫂……郭宵珍大多数银屏形象还是与黄梅戏相关。1978年,郭宵珍考入安徽黄梅戏学校。学校第一堂课是组织学生看《天仙配》和《女附马》,她被七仙女和冯素贞的形象迷住了。心中也埋下了对严凤英崇拜的深深情愫。“严凤英老师对我的影响好大,她是我心中的偶像,我把她当作榜样。”1996年底,中央电视台来安庆拍摄纪录片《严凤英》,郭宵珍被选中拍中年严凤英。沿着严凤英当年的足迹去追寻她的真实生活,观看她当年的住宅、她的舞台,听她亲授弟子的叙说……“那些日子是激情与泪水中度过。”她走入了严凤英心灵之处,也走入了黄梅戏的艺术殿堂,决定一辈子为之付出,愿作春蚕,甘洒汗水。
执教黄梅戏
2007年9月,郭宵珍完成了她自己非常满意的人生角色转换,由一名黄梅戏演员转变成安徽黄梅戏学校的教师。“母校哺育了我,该我回报她了。”“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舞台上,现在,我觉得为黄梅戏做贡献的最好方式就是培养黄梅戏新人。”一周二十几节课,还有晨练课,郭宵珍嗓子都哑了,但她干得激情 满怀。对自己的学生津津乐道,初为人师的喜悦洋溢在那清秀的眉宇之间。“他们太可爱了,有时哭,有时笑,有时闹点小情绪,一转眼就好了,展现在我面前的全是是可爱、纯真。我喜欢他们,爱与他们打交道。”郭宵珍包里常常要带些糖果、红头绳。不时地分给这些十几岁的孩子,鼓励他们多学些东西。“现在的孩子都很娇贵,你不能逼着他们去学,要想办法与他们做朋友,走进他们的心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笔者惊诧走上教坛才两个月的郭宵珍就掌握了教育的真谛。她笑着说:“我也是在教学中悟出来的。”“对了,我先生一听说我准备来戏校上课,还特意买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让我看。”“黄梅戏、安庆在严凤英心目中占有极重的份量,我也离不开黄梅戏,离不开安庆了,在这个天地里,我找到了脚下的基石,我的根在这里!这是我在以前的追寻过程中悟出的真谛。”
春水一般恬淡的郭宵珍,为自己新的角色新的工作而陶醉,要像春蚕一般奉献给黄梅艺术,实现她人生最初的梦想!
眼中“林妹妹”
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剃度出家一事。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红楼梦》中“史湘云”的扮演者郭宵珍听记者说到此事时,表现得十分平静。在郭宵珍眼中,陈晓旭是个聪明伶俐、内心善良的女人,3年多《红楼梦》剧组的朝夕相处,使她们结成一辈子的浓厚友情。作为“红楼”好姐妹,郭宵珍表示,尽管感到有些意外,但是既然陈晓旭已经作出这样的选择,一定有她的理由,她对此表示理解,并在内心给予祝福。天生就是“林妹妹”郭宵珍回忆起当年的《红楼梦》拍摄过程,仍然十分感慨。郭宵珍说,当时陈晓旭是毛遂自荐来到《红楼梦》剧组,她的眉眼、她的气质、她的谈吐和才情,让剧组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林黛玉的气息,活脱脱就是曹雪芹笔下的“林妹妹”。扮演史湘云的郭宵珍和“林妹妹”陈晓旭不仅在戏中是好姐妹,私底下也像亲姐妹一样,生活中彼此照顾,工作上互相扶持。郭宵珍十分欣赏陈晓旭的聪明伶俐和才情。她告诉记者,陈晓旭十分爱好古典文学,尤其喜欢诗词。在《红楼梦》拍摄过程中,每一位演员都必须反复阅读《红楼梦》的原著,理解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和思想。在这个过程中,陈晓旭感受到了古典文学的强大魅力,十分痴迷于其中的诗词意境,“这应该算是她诗词创作所受的启蒙教育吧”。《红楼梦》拍完以后,陈晓旭竟也出口成诗。后来,她还渐渐爱上了创作诗词,出版过个人诗集。尽管天资聪颖,但拍起戏来,陈晓旭却十分认真和投入。郭宵珍告诉记者,在剧组,陈晓旭时时刻刻将自己当成林黛玉,完全沉浸在《红楼梦》的意境中,就连吃饭、走路、举止、思想等都在往角色上靠,加上她天资聪慧、心思细腻,所以演起“林妹妹”十分得心应手,以至于在大部分中国观众的眼中,林黛玉就是陈晓旭。陈晓旭抛弃亿万资产,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剃度出家的消息一经媒体刊出,立刻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关注。作为好姐妹,郭宵珍表示不会急切地四处打听,也不会相信外界的各种传言。“既然陈晓旭作出这样一个决定,肯定经过了深思熟虑,有足够的理由,我理解她!”
Ⅳ 郭宵珍的人物简介
郭宵珍,其出色的演出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后曾两度报考中央戏剧学院未果,被迫返回黄梅戏舞台。现与丈夫、女儿居于安徽省安庆市。舞台上她追求尽善尽美,生活中她喜欢平静淡泊。
郭宵珍父母都是残疾人,她从小挑着全家生活的担子,却难得的是并没有变得消沉颓废,努力成就自己,上完戏校,演了一出《杜鹃女》,片中淳朴活泼的小村姑形象上了当年的挂历,无意中入了《红楼梦》导演王扶林的“法眼”,进了红楼梦剧组。戏完了,戏里的人死的死,流落的流落,演戏的人的人生还长着呢!还要回过神来,继续活下去,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考北京的艺术院校,把户口落到北京,不甘心整天在北京影视剧剧组漂着。可是1988年她考北京电影学院文化课差12分,1989年考中央戏曲学院又差16分,当时这个成绩都可以选择自费旁听,但她终因家境贫寒而放弃了。回到安庆老家后,郭霄珍痛苦地烧毁了3年在剧组写的所有日记,一年没有出家门。
北京梦想破灭后,她于1992年在安庆结婚生女,先生是医生,她陪母亲看病时邂逅了他,当时小伙子还是她的“影迷”,一度在安庆打听过她的下落。婚后与保姆一家四口住在18平方米的房子里。但她依然向往外面的世界。1994年9月,她和爱人带着1岁多的孩子南下海南闯荡,在歌厅唱歌维生。但家中却被小偷洗劫一空,只剩下1000元钱。1995年,全家又来到北京影视圈发展,在东四租下房子,但还是不如意。她带着失落最终回到故乡。刚回家的时候,她不能听到“北京”两个字,因为这里有她永远无法重来的豆蔻年华,因为这里有她永远无法拥有的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