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韩国电影雏菊结局
电影《雏菊》有两个结局,在韩国版本的结局中,刑警正宇死了,然后女主角慧英为了救杀手朴义也死了,最后朴义和自己的老板对决,最终朴义杀死了老板,朴义并没有死,最终他一个人失魂落魄地走了。在中国版本的结局中,警察和女主角先后死了,最后朴义和自己的老板同归于尽,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在影片的结局中,慧英画得雏菊上,溅上了鲜血,最终他们的这段三角恋关系以悲剧结局,而雏菊的花语是和平、纯洁的美和深藏在心底的爱,雏菊的花语正好是贴合这个故事。
Ⅱ 讲述了逃犯和警察爱上同一个女人的故事,《雏菊》好看吗
这是一句韩国电影,题材还是不错的。国际刑警稳重,内敛,压抑,痛苦,无奈又愧疚的爱,被里面演员演得淋漓尽致,是这部电影主要看点,里面都把人物把里面最人性的那一面演出来了。这部电影是根据全智贤,郑宇成,李成宰主演的, 2006年3月9日上映。
Ⅲ 电影《雏菊》的的结局是什么
男警察先死然后女主角被杀,男杀手和老板同归于荆 韩国版男警察先死然后女主角被杀,男杀手杀了老板活着出来了。
《雏菊》又译名(爱无间)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电影,由香港导演刘伟强及幕后班底携手韩国演员全智贤、郑宇成、李成宰联合打造的韩国黑帮电影。
该片以黑帮作为故事背景,描述国际刑警正宇正在执行追捕逃犯的任务,而他的心却被偶遇的画家慧瑛所捕获。谁料被他追捕的杀手朴义,与他爱上了同一个女人。
(3)电影雏菊讲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慧英
女画家慧英。她本来是一个乐观进取的女孩,但是被警官李成宰和杀手郑宇成同时爱上,也让慧英原本简单的世界变得复杂起来,成为了一个忧郁、悲情的女子。
朴义
活在刀尖上讨生活的杀手,从第一眼看到慧英的那一刻起,就深深地被这个美丽的女子所吸引,但身上所背负的诸多命案却又让他不得不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这注定了在爱情的道路上,他走得不会平坦。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他只能把这份爱放在心底,远远地注视着慧英,默默地为她付出。
郑宇
刑警,某次任务,他随手的一盆雏菊让慧英误以为是他。本来他是利用慧英观察罪犯,但他却渐渐爱上了纯真善良的慧英,有白鸽飞过的广场上,慧英一笔一笔,勾勒着爱的轮廓……明知道慧英错把自己当成了别人,可是因为自己爱着慧英,却将真相埋藏心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雏菊
Ⅳ 雏菊的剧情简介
捷克新浪潮主代表人物维拉·希蒂洛娃的第二个长片作品
电影是对于两个空虚放纵的年轻女人和她们怪异举止的片段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超现实主义描写。该片利用的抽象派拼贴画的手法和表现主义技术显露出西蒂洛娃作为一名大胆的艺术革新家和电影颠覆性分子的潜质。《雏菊》完成后立即遭到当局禁映直到1967年解禁并得到世界范围内评论界的喝彩。西蒂洛娃的名字旋即变成了捷克新浪潮-一个她在后来的一部亦异常特殊的电影《天堂的果实》(Ovoce stromi rajskych jime, 1969)中提出的概念-中形式主义先锋派的代名词。
Ⅳ 电影 雏菊
雏菊的花语是深藏在心底的爱。围绕隐藏在心底的爱,开始了诠释。
故事讲述的是女主慧瑛,是位画家。与爷爷一块生活,平时在爷爷的古董店帮忙,周末在广场上给他人绘画谋生,偶尔会外出去写生。本人喜欢雏菊,也喜欢画雏菊。男主是个杀手,为了内心的平静,喜欢上种花。种的刚好是雏菊,在女主来写生的时候,喜欢上了女主。作为杀手,他是生活在暗处的,女主因踩空了树干,过河的时候,摔进了河里。男主看到后跑去帮女主捡回画笔,要还的时候女主走了,第二天在女主过河的地方,为女主建了一座小木桥。并把画袋放在了小木桥上。男主想念女主的时候,会给女主送去雏菊花。因为职业需要,与他人交往,有诸多的不便,多用谎言来维持现状,因此独居,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此时的男主一时,躲在暗处观察着女主。
男二是国际刑警,为了破案,利用女主作掩护,第一次见面时,无意买的雏菊花,放在了女主的面前,让女主误以为他是男主,因此爱上了他。在交流的过程中,男二也爱上了女主。
电影的前段,是男二刑警在明,与女主相识,相爱。在一次枪战中,女主受伤,导致失声,男二受伤,离开了女主。
男二离开后,男主现身。与女主建立联系,此时的女主,还不知道眼前的男主,就是她一直要等的人。女主此时一直想着男二,慢慢地男主以为女主爱男二,很伤心。男二的上司为了升职,想钓鱼执法,花钱让男主杀男二,然后趁机抓住男主。
男主应邀赴会,男二和男主见面,将事情讲开。但男二却被杀害。原来,在杀男二的通知里,买方要求必须要男主来执行这次任务,杀手头目产生了怀疑,又让另外一个人去了现场。男主没下手,另外一个人下了手。
此后,男主和女主平静的生活了一年多,男主一直没有告诉女主真相,女主一直在怀念死去的男二。平静的生活被打破,男主的任务来了,女主开始怀疑男主是不是杀男二的凶手。
此次的任务是杀男二的上司,这位上司为了想端掉杀手组织,实现升职,又一次开始了上次的计谋。一切准备就绪,男主开始执行任务的时候,女主出现,对男主进行了表白,干扰了男主的执行。男主现身,对于杀手来说,现身意味着危险。远处有子弹过来,女主被打死了。杀手组织的老板,这次是想杀死男主,因为老有暗杀警察的任务,专门指定他。让老板产生了怀疑。在此次的任务中,老板跟男主说这是他最后一次的任务,我想这也是在暗指男主如果是内奸,就杀了他,如果不是,就不再用他了。此次在大众面前现身,让同伙认为,他背叛了组织,因此开枪。
女主死后,男主回到组织里,开始了屠杀。最后开放的结局。没显示男主的生死。画面回到男主,女主,男二和上司见面的那个下雨天,在遮雨棚下,其他人都是黑白的画面,只有男女主男二有颜色。女主画画的颜色遇水留下,给男主的生活带来了颜色。雨停了,男二和上司走出遮雨棚,上司念了大楼上的广告词,不管怎样,未来可以改变。而此时男主的画面开始变成彩色。最后一幕,是男主的声音 花来了,我想男主最后成为了花匠,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因为上司想升职的想法,男二死了,女主也死了。男主开始养花,也是厌倦了杀手的生活,想寻找生活的平静,未来就此改变了。
隐藏在心底的爱,雏菊。
Ⅵ 《雏菊》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雏菊 电影类型:爱情 导演:刘伟强 主要演员:全智贤 李成宰 郑宇成 出品公司:中、港、韩三地合拍 电影简介: 一直等待着美好初恋的街头画家惠英遇到了英俊的国际警察郑宇后开始了命运般的爱情,两人的感情日益加深。一直默默爱着惠英的杀手朴宜痛苦得望着陷入幸福的他们,但没有勇气向惠英表白自己的爱,独自伤心苦恼。同时爱着同一个女人的两个男人最终为了女人把枪口对准了对方。被两个男人爱着,但并没有感觉到幸福的惠英只能流泪伤心……
Ⅶ 韩国电影《雏菊》讲得是什么故事
<雏菊》 一个关于杀手的童话
一直对韩剧也不是特别感冒,觉得不管是“大长今”还是“金三顺”抑或是“奉顺英”,共同的特点就是“磨叽”。相比之下,唯美流畅的韩片更得我心,不管是动作还是情色,都好像花的香气一般,由表及里地渗透,最后达到身心愉悦的快感。
单从故事结构和角色分配上来看,《雏菊》更像《喋血双雄》。发哥饰演的杀手小庄在杀人时误伤歌女珍妮的眼睛,因为内疚而默默照顾她,最后为了救她而惨死。当年我看着小庄和珍妮在满地血污中摸索着彼此的样子哭得不可抑制。
至今,这场戏依然是我记忆中最为惨烈和震撼的一幕。
有了《喋血双雄》这杯“酒”垫底,后来,便是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了。眼看着《明月照尖东》里的太子成全了爱人和她的警察男友之后开车冲向大海,《杀手的童话》中刘德华与袁咏仪相拥而亡,因为角色和故事的千篇一律,纵然是血流成河,也只能伤感片刻,仅此而已。
有关杀手的童话题材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改变,由香港人刘伟强执导的韩国片《雏菊》也没有例外。俗套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因为演员换成了清一色的韩国明星而有所改进,好在韩片唯美清新的风格依然被来自香港的创作班底拿捏得恰到好处。
刘伟强说,雏菊的花语是“藏在心底的爱”,恰好就是故事中的3个人的真实写照。杀手朴义和刑警郑宇从头到尾都在逃避,等到想去面对的时候已然来不及了。在想尽一切办法逃避的男人面前,再脆弱的女人也要逼着自己变得坚强,所以,全片最喜欢的还是全智贤,不光是因为她的可怜和勇敢,更因她是3个人中惟一一个敢爱并敢于表白的人,即使已经发不出声音,即使下一秒就要死去,不说出来,只怕自己后悔都没有机会。
“过了明天你就会明白的。”这句话一说出口,连3岁小孩儿都知道要出事儿了。又是一个老掉牙的俗套,又是好人和坏人之间的角色变换,又是刘伟强。将香港电影中最常体现的宿命感渗透至以唯美风格著称的韩国片中,对韩国观众来说或许是种突破,但对于熟知香港电影套路的人来说,感觉就像吃了一碗浇上芥末的冰淇淋,不伦不类的味道让伴随高潮落下的泪也变得言不由衷。
其实什么事儿都一样,一旦违心去做,最后只能是折磨了你也痛苦了我。杀手的童话之所以总是没有好结果,其实身份并不是主因,只是他们不敢面对而已。最后,白白辜负了那么美的阿姆斯特丹,那么美的雨季,那么美的男女主角,即便是染了血的雏菊,依然美得让人心碎。
光良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其实,童话骗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欺欺人。这话,拿到银幕下边儿也成立。翟剑
导演:刘伟强 编剧:陈嘉上、庄文强 主演:全智贤、郑宇成、李成宰 类型:动作/爱情 片长:120分钟 推荐指数:★★★☆
北京娱乐信报:《雏菊》充满了世界化的野心
韩国电影界一直充满了世界化的野心,而《雏菊》就是这个野心的最好体现:全智贤、郑宇成、李成宰领衔主演,《我的野蛮女友》编剧郭在容联袂《无间道》的导演刘伟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取景,妄图以韩国式的爱情、港式的精彩叙事设计和世界级的制作来感动并征服所有影迷。但这部阵容强大的电影,却并非一部出色的作品。
首先,《雏菊》是一部以黑帮与警匪为幌子的爱情片,真正做主是郭在容式的情感,邂逅、隐忍、悲情、一见钟情的男女,那些天上掉下来的情感的确白亮得耀眼,但真实感和灵魂欠奉。
在韩国情感片惯有的虚无症的主导下,导演刘伟强和编剧陈嘉上只能处在从属地位,《雏菊》并没有融入任何值得称道的香港电影特质:快节奏是香港商业电影的一个显著特点,但《雏菊》却充斥着韩国电影的冗长感,过多的特写镜头、慢动作以及回忆性的抒情画面让一部故事容量不大的影片拖到了两个多小时。在这样明显的主次分配下,郭在容的情感和刘伟强的风格如水与油般难以融合。
《雏菊》的故事感情采用了极为冒险的三条线索并进的方法,分别以画家惠英,警察郑宇,杀手朴义三个人的角度,对故事同时叙述了一番,用三个人各自的角度来增强了“错爱”的悲情色彩和主题,这给整部电影带来了凌乱繁复和啰嗦沉闷的感觉。
而导演在叙述本身就复杂的情况,还在里面玩了许多港片惯用的花招:搞悬念造氛围;无理由一枪爆头以及剪接得极错乱的枪战。在唯美虚无的韩式情感片中,这些港产卖座良药却大大削弱了剧情的感染力。
当然本片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有几位表演到位的演员,他们的表演让其间一些小小细节充满了感染力,加之美丽得一塌糊涂的阿姆斯特丹,有了这些,《雏菊》征服世界的野心也许还不至于全军覆没
刘伟强作品《雏菊》:爱无法挽回的凋落
《雏菊》
电影需要营销,于是韩国幸存的天然美女全智贤来到北京为《雏菊》做宣传,也许是因为聚光灯和闪光灯的缘故,一袭碎花裙装的她在我面前不到五步,却光彩照人得让所有人从心中发出感慨:这才叫明星啊。
而影片中她扮演的惠英素面朝天走在阿姆斯特丹街上,有点圆润的婴儿肥和可爱的小雀斑,尤其是黄衫翠羽的装束,人淡如菊,清新亲近如邻家女孩。
恋爱如花事,荷兰漫天遍野的雏菊在提醒:青春正好。而每一个少女都会把握这个信号,揣摩即将到来的爱情——在自己画画路上有人特地为自己建桥,定时不间断送来的雏菊花,让这个从未谋面男人的浪漫准备显得如爱有天意,而惠英画出了怒放的雏菊作为信号回报给尚未现身的男人,她只需要幸福地等待爱情的降临。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期盼举办画展的惠英如梵高喜爱向日葵一般喜欢雏菊,而雏菊别名太阳菊,自古以来在西方国家常常被用来占卜爱情。这个期待爱情的女孩不知道,开始和结局都早已写好,这一生对她最重要的人都早已和她在同一个屋檐下躲雨,而她用来够描绘爱情的颜料也在雨中无可奈何流落去。
她不知道故事的结局,但却设计了故事的开始,她要梦中的爱人在4点15分出现,仿佛天作之合一般,有个男人仿佛毫不经心地准时出勾勒着这个男人的素描,策划留下这个男人,也在自己心中勾画出这个男人的印痕。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设计的故事,这个男人是国际刑警正宇(李成宰饰演),他只是利用惠英画画作掩护调查黑社会,将错就错,他也喜欢上清新可人的惠英。而那个浪漫的送花人却是黑道上的杀手朴义(郑宇成饰),他因无法直接表白爱情而更显得浪漫而真挚。
每个人好像都在按照自己的设计在走自己的路,其实他们不明白,他们在和命运博弈。根据可重博弈理论:要实现期望的结果,就不能纠缠于历史;爱不需要追根索源,爱只需要以爱来回报。
少女的梦想如此美丽,然而真相如此残酷,悲剧已经注定。
缓慢如三生三世轮回般的三段论爱情讲述迅速过渡到一场不知来由的枪战。朴义为了惠英以射伤正宇来救正宇的命,却导致惠英被击中咽喉而失声,正宇被送回国,于是故事演变成男女双方均不能表白的爱情。
朴义按奈不住心中的激情,违背杀手的行规,开始出面追求惠英。让观众忍俊不住的不是他精心而笨拙地模仿正宇,而惠英却心不在焉。她不仅将朴义的肖像不由自主地勾画成正宇,而且一直期待在4月15日举办画展,她爱的正宇要来看画展。
这个屡次出现的4.15其实也可以蕴含着故事的走向。据查,1452年4月15日,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出生于意大利著名的旅游地托斯卡纳区;而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沉没。我们不妨附会,这个时间的设定预示着爱情毁灭而艺术诞生。
果然有个好事者,正宇的上级因为惠英的询问也为了升职,将正宇调回荷兰,并且要追究射伤正宇的真相。
对于不能表白的爱情而言,真相意味着死亡。
惠英、正宇和朴义第一次在同一场戏中互相面对,简单地将画面分割为三块,却真切地展现了三者之间的感情。
喜欢和爱的区别在于:当你站在你喜欢的人面前,你只感到开心;但当你站在你爱的人面前,你的心跳会加速。当惠英激动地看着正宇,说不出话却眼睁睁看着正宇离开时,所有人都在叹息:错误的爱也是爱,其实不必追根索源。无论惠英跟谁好,其实都是幸福的结局,但是故事需要的是悲剧结局。
于是后面的故事很无间道。
警察头子为了追查到杀手,设计雇佣杀手公司指派朴义去杀正宇。这本来是一场很生猛的心灵对战,但是影片很轻易地让两个人为了惠英很高尚地成为了朋友,虽然后面的情节知道是后备的杀手下手射杀了正宇,然而在画外音中正宇仿佛自己选择了死。
朴义很细心地照料惠英,甚至学会了认读唇语。然而惠英始终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死去的正宇。有一个细节很有趣,惠英给两人都画了很多素描,却只给正宇完成了一幅油画,就在完成油画的那天发生了让两人受伤的枪战。
执著找寻真相的警察再次设局诱捕杀手,却让惠英第一次知道了最初的送花者就是朴义,而朴义是被诱捕的杀手。
在阿姆斯特丹人来熙往的广场上,朴义接受的最后一个任务是射杀那个设局者,警察头子。惠英飞奔而至,急切地用唇语告诉朴义不要再错下去!这个无声的交流在音乐中触碰到人心中最柔软的部位。当朴义放下武器,满面笑容地出现在惠英面前时,好像一个幸福而完满的结局。那个后备的埋伏杀手再次出手了,敏感的惠英用身躯挡住了射向朴义的子弹,鲜血溅落在他们最初的定情信物:开满雏菊的小油画上。爱未能阻挡残忍,歌声中,他们最初的见面的温柔的画面次第出现,他们俩的爱情只存在于这一瞬间,在最美的时候凋落,让人忍不住泪流成河。
可以理解刘伟强导演要用一场枪战来消解人们心中的块垒,看到朴义所向无敌地杀到黑帮老巢,最后与自己的老雇主黑社会老大对决时,其实人们已经冷静:
爱情,与动作无关;而幸福,与真相无关!
Ⅷ 《雏菊》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今天再看《雏菊》,一如五年前一样,感动,悲伤,泪流满面。这是一部爱情文艺片,全智贤饰演的惠瑛是一个25岁期待初恋的女孩,影片中她期待的爱情,是不是也是你曾经的向往?
Ⅸ 介绍一部韩国悲剧爱情电影——《雏菊》
《雏菊》
第一次看时只为爱情落泪,再次欣赏却有了更深的思索。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友情,什么又是兄弟情谊?
影片的最后,杀手生命的最后一瞬,在他脑海里浮现出来的,不是惠英的美好微笑。——身处黑暗,以为老板的“永远都是好兄弟”可以持续永远,相信最后一次的卖命是老板的有心成全,仿佛就要与黑暗告别与邪恶划清界限,却不想人心竟是黑暗,没有爱的承诺抵不住私心的腐蚀,当眼泪决堤,才发现原来杀手才是故事里最单纯的人,黑暗中拥有一颗纯净心灵的天使。
代表着正义,铮铮铁骨热血男儿的国际刑警,也许从没想过会在爱情面前柔情似水,本应该与杀手势不两立惩凶除恶的国际刑警,没想到却可以因爱而放弃追凶任务,也许是爱屋及乌,爱也可以这样成全。也许编剧想表达一种至爱至纯的人世间吧,刑警最后还是被杀手集团杀害,可看似是被邪恶所害,不如说是被站在他正义世界里的兄弟的名利心所杀,什么正邪不两立,什么兄弟情义,邪恶的“兄弟”终抵不过私心贪欲的戕害,正义的“兄弟”最终还是为所谓的正义所累,爱本就不该被俗世枷锁所累,跳出正邪的圈套,唯有人世间至真至纯的爱如雏菊一般飘香在人间。
雏菊的花语,是“爱永在心中”,惠英的存在,仿佛就如那雏菊一样,纯洁,善良,美好,她是正邪两个追求者共同的守护,刑警和杀手。他们守护的是惠英,守护的使他们彼此心中共同的纯洁的“爱”,因为爱在心中,所以相视一笑泯情仇。
影片的结尾,杀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回忆起的竟是与刑警相遇的那个下雨的黄昏,点头微笑仿佛彼此才是最好的兄弟,黑白相望不可触犯,却心灵相犀互相懂得……
关于三个人的爱恨纠葛仿佛随着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死亡而消散,留下一片血泊任观众黯然神伤,编剧也许是想让人们相信时间仍有爱,片尾又响起《雏菊》的主题曲,在杀手的回忆中,一盆被高高举起的雏菊点亮了整个灰色的天空……人间仍有爱,只要爱永在心中。
自我推测,编剧可能有精神洁癖,暂不知道有多么严重,但有点极端个人主义和完美主义是肯定的。(哼,他太不宽容了,竟让三个人都去见了孟婆。)但很喜欢他表现可遇不可求的感觉的手法。人们总想超脱,可是挣扎着总在命运里兀自叹息,可是尽管这样,还是不放弃追逐美好,也许这就是人性吧。超越社会基本法则的美本就是一个乌托邦,可也是这个虚幻迷离的乌托邦支撑着人们渡完这浮沉的一生……我们不知是该悲叹,还是继续寻找,但是希望我们的找寻都能止步于此,懂世俗而不世俗吧。哈哈扯的好像有点多了 嘿嘿 要是有兴趣还是希望大家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