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交互式电影(Interactive Movie)为什么会有这种类型游戏
交互式电影(又称:第三代电影或数字互动电影)是一种全新的电影产业概念,即把观众从传统电影的单线性叙事模式中解放出来,让观众不再只是被动地观看影片,而要观众可以参与到剧情发展中去,跟电影即时地产生互动。2005年,此概念由北京电影学院孙立军教授首次提出。
所以,交互式电影的出现主要和观众主体性意识的觉醒息息相关,是为了提升观众参与感应运而生的一种电影表现形式。
② 游戏知识科普(4)——什么是互动式电影
我知道,这个题目看起来很奇怪,大家想必要问互动式电影,为啥能归类到游戏知识科普里呢?
那么,这期十三少就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么一种全新的,近些年才流行开来的游戏类型——互动式电影游戏。
众所周知,虽然电子游戏早就被归类为第九艺术,但其影响力及社会关注度远远比不上比它早诞生几十年的第八大艺术——电影。
显而易见,主流媒体对于院线大片的相关报道要远远多于对新上线游戏大作的报道,这一方面是因为电影这个行业非常成熟与发达,另一方面也源于主流媒体对游戏的固有偏见。
如果你喜欢看电影,不会有人对你的爱好说三道四(当然你爸妈可能除外)
但是如果你喜欢玩游戏,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你不务正业,玩物丧志,虚度光阴。不拉不拉。
作为一名充满热情的游戏玩家,也是挺憋屈的。
不过这个现象可能很快就会发生改变。
因为近些年游戏产业、CG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诞生了互动式电影这种全新的游戏类型,它已经将游戏与电影这两种看似不相干的艺术形式结合到了一起。
互动式电影的出现让游戏玩家不再单纯按照游戏编剧设定好的固定套路进行游玩,反而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与努力改变主角的命运,以达到游戏最佳的结局。
说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就会问了,这也没啥稀奇的啊,非线性叙事,多支线,多结局的游戏比比皆是啊,这也不是互动式电影首创啊。
对于你们的这个质疑,我只能恨铁不成钢的说一句,你们说的对。
诚然,多结局的电子游戏早在几十年前就出现过了,这并不稀奇。但是多结局的电影呢?你看过吗?
就在这两年,具有多结局的电影还真的诞生了。
所以,互动式电影已经模糊了游戏与电影之间的界限,它既可由游戏公司制作发售,运行于游戏主机、PC、甚至手机上,例如《底特律:变人》以及《奇异人生》。也可以由影视制作公司制作,用户直接在视频网站观看。例如已经在Netflix上映并取得广泛热议的《 黑镜:潘达斯奈基 》。
可能再过一些年,还会产生在院线上映的互动式电影,让一个影院的人一起来决定这部电影的剧情走向,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只是不知道怎么解决大家对于剧情选择的分歧。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对互动式电影有个基础了解了,我们放几张截图让大家感受下,在游戏机上看电影与在视频网站看电影的区别。
以下是《底特律:变人》中玩家要做出的选择:
以下是《 黑镜:潘达斯奈基 》中观众要做出的选择:
讲真,随着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的游戏画面已经可以做到以假乱真了,游戏中虚拟的场景与现实中拍摄产生的场景已经让很多人傻傻分不清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游戏会越来越像电影,而未来电影则会越来越像游戏。
游戏公司总希望能拥有跟好莱坞大片比肩的画面特效及叙事能力,带给玩家充足的沉浸体验感。而电影公司则希望能拥有跟游戏一样的互动性体验,延长一部电影的生命周期,达到利润最大化。这也正是所谓别人家的饭香。
不过,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心酸。
你看现在的3A大作制作成本也动辄高达10亿美元,已经基本赶上了好莱坞电影的烧钱水平。而游戏工业也跟电影工业有着更多的融合,2018年的传奇大作《荒野大镖客2》就曾一度是好莱坞群演最大的雇主。
然而,游戏与电影的逐渐融合也并不能消弭这两者自身的独特魅力。
有的游戏玩家喜欢看游戏剧情,而非亲自上手操作角色(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到底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手残)。而有些影迷则经常对电影中的角色嗤之以鼻,总想自己亲自上手,拯救世界。
故而,这个世界上就产生了这么两类神奇的人:云玩家及键盘侠。
这里绝对没有对云玩家及键盘侠的恶意,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喜欢事物的权利与方式。这很正常,而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游戏的观赏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比如《神秘海域4》《古墓丽影》《刺客信条:奥德赛》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可观赏性,因此B站通关也算通关。
话又说回来,想进入电影世界中操控一切的也大有人在,传统的电影表现形式无疑扼杀了这部分观众的热情。而在互动电影中,这部分观众终于可以不用再在影评中发牢骚,可以自己去决定主角的命运了。
有的人喜欢做旁观者,静静看别人表演,不发表意见。而有的人喜欢做参与者,任何事物都想亲身体验尝试。互动电影的出现,无疑在这两类人中找到了某种微妙的平衡,你既可以左右主角的命运与剧情的走向,还可以保持较为舒适的观赏状态,不用再为自己操作不到位而发愁。
如果互动式电影继续发展下去,并结合VR等先进技术,可预知的是,这将对传统的电影行业带来的巨大的变革与影响。同时也会成为游戏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可能再过些年,好莱坞的6大电影公司就会发行各类可以玩的电影,而R星 育碧 暴雪 EA等游戏大厂也会推出可以在影院上映的游戏。到那个时候,只怕再也没有人能区分,这是一部电影,还是一款游戏了。
期待那一天能早日到来。
③ 游戏与电影的完美结合!盘点那些不容错过的交互式电影手游
10、她的故事
游戏介绍
她的故事是山姆巴洛广受好评解谜游戏。像玩一个互动的真实罪行纪实,游戏中可以让你去动手与警方数据库完全真人录像。
游戏中,你所看到的分辨率颇低的影像资料来自于1994年一个女人为寻找自己失踪的丈夫而数次接受警方采访的录影存档。显然,你要做的,便是从这女人的只言片语中获得线索,并顺藤摸瓜,揭露整个事件背后的真相。
故事背景
游戏讲述了在1994年,一位英国女孩由于卷入到一起人口失踪案多次被警方调查,这位"英国女孩"将由女演员Viva Seifert扮演,剧情将用非线性的方式展开。而玩家需要在游戏中进入警方的数据库调查案件资料,从这些资料中整理出案件的线索,并最终找到事件的真相。
下载链接:
【安卓版】 【苹果版】
编辑点评
《她的故事》是一款冒险解谜类的剧情推理游戏,采用了较为独特的游戏画面,简单而复古,看起来就像是一碟古老的录像带。游戏中,你将扮演侦探要从录像带中找到最终的真相,游戏剧情丰富精彩,喜欢此类型游戏的玩家不要错过。
当然,除了以上的游戏之外还有很多不错的交互式电影手机游戏。相信各大游戏厂商还会在为众位玩家奉上更多有趣好玩的交互式电影游戏,想要了解更多好玩的互动式电影游戏,不妨点击查看下面我推荐的交互式电影游戏合集大全。
我推荐:
互动式电影游戏大全
④ 每日一荐,《复体》交互式惊悚科幻电影游戏
The Complex,中文译名为复体,是一场真人演绎的交互式惊悚科幻电影 游戏 。 游戏 共有9种结局,单流程大概为150min,约等于一场电影的时间。
在结束了自己位于肯达尔地区的战地医生生涯之后的5年时间里,效力于娜塔莉公司的艾米一直在致力研究‘纳米细胞’。某天,就在艾米在向‘纳米细胞’项目的投资方介绍她的研究成果的时候,伦敦的市中心发生了一起极为严重的生物武器袭击事件。种种迹象表明,其当事人----肯达尔女孩克莱尔,正是接种了自己研发项目的‘纳米细胞’才表现出了种种症状。
艾米不得不中断了会议,返回到了她的实验室‘The Complex’,来研究和治疗克莱尔。在那里,她还邂逅了当年战争时期的战友里斯。就在她们处理克莱尔的时候,一场恐怖袭击渐渐向‘The Complex’袭来.......
2️⃣ 多结局发展
游戏 多达9种结局,3 ~ 400个剧情分支选项,196个 游戏 场景。尽管或多或少在结局部分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过 游戏 的9种剧情发展大部分时间的内容还是完全一样的,仅仅体现在少数的几个关键选项上。诚然 游戏 的体量就不大,单流程的定位就是在一场电影左右的时间,不过多次游玩依然会感受到轻微的重复感。
3️⃣ 游戏 性略显薄弱
这只是我个人的认知。我可以说这部作品有一个好的剧本,好的人物刻画,好的剧情拍摄等等,但就我个人而言,由于 游戏 中在面临剧情选择之时,玩家哪怕不进行任何操作,在有限的剧情选择时间结束之后系统都会默认进行首项操作。也就是说,你哪怕全程不进行任何操作, 游戏 也可以正常进行的,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双手。但是,正是因为这点,再加上 游戏 并没有其他的元素添加,比如说解谜啊,推理啊等等,完完全全就是点击进行的第三视角电影题材。那么这就有点让我觉得这更像是一个电影,而感受不到跟 游戏 相关的元素,也就是我个人认为 游戏 感薄弱。
还不错的电影,这么说是因为如果玩家仅仅单流程游玩的话很难了解到整个 游戏 的背景故事、特殊设定、人物的隐藏身份等等。而从我个人的角度,在 游戏 的各条剧情发展上,我认为 游戏 稍稍缺乏了点变化,有点重复。总的来说,如果打分的话,大概可以给出8分的水平。
推荐人群: 画质党、科幻迷、电影控。
文:_(´ཀ`」 ∠)_
⑤ 游戏与电影的完美结合!盘点那些不容错过的交互式电影手游
3、迷雾逃生
游戏介绍
《迷雾逃生》是一款电影式互动游戏!集合密室逃脱、悬疑片、沉浸式游戏、真人互动于一体,在环环紧扣的电影式场景中,体验一把超刺激的真人版密室逃脱
玩家将成为游戏主角的引导者,根据现场的环境寻找线索收集道具,解开密室大门逃出生天。
一位无名的出租车司机向往常一样行驶在路上,殊不知危险正悄然而至,再次醒来的司机小李早已在破旧的房子里无法动弹,为了逃出监笼,小李与黑暗中的恶势开展了一场惊险的斗争。
下载链接:
【安卓版】 【苹果版暂无】
编辑点评
一款非常考验玩家综合思维能力的侦探系列解谜手机游戏,真人的互动方式结合了影视级别的特效让你的体验更加的真实,全景的拍摄从场景的搭配让你感受这个世界带来的震撼,拥有了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够让你享受真实的冒险,你需要想尽所有的办法从这里离开。
⑥ 如何评价“交互式电影AVG”游戏
首先要纠正题主一点的是:AVG即:Adventure Game也就是冒险类游戏,它可以包括交互式电影冒险类游戏,但交互式电影类游戏并不叫作AVG,它有一个专门的名词:interactive movie(交互式/互动式电影)。
交互式电影类游戏:
这种类型的游戏是伴随雷射影碟和雷射影碟播放机而诞生,此种播放机是最早的非线性或随机存取视频播放设备。雷射影碟播放机可以瞬间跳转并播放影碟上任何一段章节(而非像录影带必须从头开始依照顺序播放),这代表能借由不依照顺序的影片章节构成有著分歧故事剧情的游戏,如同《观众选角扮演》系列书籍是由不依顺序的书页构成一样。
因此,互动式电影游戏使用动画或真人演员拍摄的影片(后期则有许多作品使用3D模型表现),并循著一条主要的故事线发展。而在玩家采取错误(或有别于预设方式)的行动后,或触发播放预先拍摄好的其他的故事场景(例如“GAME OVER”场景)。
--------摘自维基网络 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s/互动式电影
交互式电影游戏这几年来出的并不是很多,比较热门,能耳熟能详的大作好像就只有:《暴雨:折纸杀手》《行尸走肉》《超凡双生》以及《直到黎明》 (PS:随着这类游戏的发展,现在交互式电影的类型的定义我认为是:玩家在游戏中不需要太多的自由的或者是技术性的操作,更多的是按QTE以及选择对话分支和选择分支,并且能在游戏中获得电影般的剧情体验。)
本人第一次知道互动式电影冒险类的游戏是:PS3的《暴雨:折纸杀手》,这游戏算不上交互式电影游戏的开山鼻祖,但确实这类游戏里面的神作。当时我偶然在优酷上看到手柄做的这个游戏攻略视频,被这游戏惊艳的说不出话来。当时看到这游戏能达到那么真实的画面,而且玩法很特别,互动性也很强,角色的代入感又很好,总的来说就是这简直不是在玩游戏,而是看电影并让你参与到电影中来。我心里真的觉得非常震撼。也就是从这以后我就开始关注这类型的游戏了。
在交互式电影游戏中,玩家可以选择分支(Flag),这算是交互式电影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同时也是一个缺点。为什么说它是缺点呢?因为可以选择的分支虽然看似很多,但结局也就固定那几个。就拿《直到黎明》这款游戏来说吧。游戏虽然在开头说了每一个细微的选择都会影响到结局,还冠以“蝴蝶效应”的美名。但是到最后结局也是固定的,谁生谁死更像是简单的排列组合一样。
与其说这是缺点,倒不如说这是交互式电影游戏的瓶颈吧。开发这类游戏的剧情脚本往往多达几千页,光看看这个数量已经有点吃不消了,更何况编剧还有根据设下的不同的Flag来安排不同的展开,以及要合乎常理逻辑,而且再加上动态捕捉演员对于某一场戏的不同台词要从不同角度拿捏和表演,我觉得这样的工作量本来已经很大了,如果真的要达到真正的蝴蝶效应这种级别的话,工作量估计更大,游戏开发成本也随之加大。所以说,撇开结局数量固定的瓶颈,能做到现在这样如电影般的游戏体验,已经很不错了。
现在交互式电影游戏并不算是主流游戏,原因可能是这类游戏受限于游戏题材灵感以及游戏开发成本。在我心中这类游戏的大作有两款,分别是《暴雨:折纸杀手》(2010)和《超凡双生》(2013)。这两款游戏都是由法国的Quantic Dream游戏工作室开发的。(Quantic Dream是一家建立于1997年、位于法国巴黎的电子游戏开发商。除了电子游戏开发之外,他们也为电影和电子游戏行业提供动作捕捉服务。 Quantic Dream推动开拓了互动式电影流派,同时将游戏重心放在故事讲述、情绪表达和内容创新上。)这一家工作室算是这类游戏的开拓者之一。
交互式电影的未来是怎样的?
随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发展,我猜未来交互式电影游戏应该会和沉浸式虚拟现实结合起来开发的。这样的游戏体验的真实度很可能会提高了N个档次。
现在各种3A大作泛滥于游戏市场,而且这是个快节奏的时代,现在的游戏都趋于快餐式。本人玩过很多电子游戏,很多时候玩到半途甚至不到一半就觉得枯燥了,都是些重复的玩法。但是,交互式电影不同。你可以不管那些繁琐的支线任务和成就,你只需跟着提示、QTE 沉浸于剧情的体验,可以自己选择分支,可以当电影和电视剧来看,如果是大作的话还可以一遍一遍地刷剧情。所以,对于手残或者对那些技术要求高的游戏不感兴趣的人以及那些周末有空偶尔玩一下游戏的上班族来说,交互式电影游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相信交互式电影游戏很有可能是未来游戏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