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物类型 > 电影的声音对于画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电影的声音对于画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3-07 20:17:28

Ⅰ 电影中声音的运用

电影中声音的运用

    关于电影中声音的综合应用,陈西禾同志的《接电影中声音的运用》一文(发表于《电影艺术》杂志1979年第2、3期)已作了极其全面而详尽的论述。本文只准备若干当前特别应予重视的问题加以阐述。

   空间感

  电影的画面是平面的二维空间,在视觉上它是依靠画面构图和拍摄对象之间的大小比例来造成立体的三维空间的幻觉。如果能充分利用声音这第五维度的各种空间关系的特点,如远近的关系、室内空间的混响特征和自由空间的种种特征,就有助于加强画面的立体感,甚至可以用声音来表现画面外的空间关系。

  其实,声音的远近关系早在有声电影出现的十年内就已经受到重视。1928年,格里菲斯在《亚伯拉罕.林肯》一片的一个远景镜头就表现了“从远处传来的声音”。1931年的德国影片《蓝天使》,随着开窗关窗,户外人声就有强弱变化。当然那还仅仅是一种粗糙的示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艺术上的探索,声音空间感的运用越来越丰富多样,越来越逼真。例如,在七十年代的一部英国影片《十一月五日》中,警长一边说话,一边穿过三个房间,他的话声在每间大小不同的房间里的混响特征都是不一样的,使观众从声音里感到了运动。美国影片《公民凯恩》就是利用混响特征表现报业大王恩晚年在那空荡荡的宫殿式的住宅里的孤独。在一部表现法国抵抗运动的影片中,有一场面表现抵抗运动的战士与法西斯坦克交战。战士与坦克始终没有出现在同一画面之中,而且没有景次的差别,两者的空间空系全凭坦克履带声的远近表现出来。这些手法在国外的影片中已屡见不鲜。近两年,由于运用了道尔贝降噪系统,空间感更成为必不可少的要求了。美国导演奥尔特曼已经在几部影片中拍外景时运用八个声道和十几个无线话筒来进行同期录音,其效果也可想见。

  就录音设备条件来说,我们并不算落后,但是,由于对这方面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发挥设备的优越性。在艺术上没有要求,当然在技术上也就没有探索、试验,或者是有了要求而不晓得利用(据我了解,一些电声学研究机构在这方面是有研究成果的,我们电影却没有利用)。比如,去年上映的三部影片《樱》、《归心似箭》和《等到满山红叶时》,虽然注意到自由空间的回响,但是秃山上、深山老林里和三峡的江面上的声音听起来都是一样的回响,缺乏细腻的变化,这就失去了真实感。而在一部音乐家的传记片中,本应对声音做更细致的处理,但无论画面是什么景别,无论男女主人公相距多远,或者距离正在起着变化,无论是在江面上或竹林里,那琴声不知为什么始终处于前景,毫无变化。在另一部影片中,两人在大雾弥漫的山峰上的岩石间格斗,但他们的脚步声不仅没有透过迷雾传来的特征,反而是踏在空洞地板上的声音。又如法国影片《愤怒的人》中在大车库辨认撞毁的汽车的那个场面,一切细小的动作都发出那空荡荡的大车库的混响声,然而为这一场面配制的华语对白却是录音棚里纯净的声音,这使观众听起来感到非常别扭。

  声音还有延伸画面空间的作用。画面的空间怎样也超不出银幕的四框,如果使用各种不同透视关系的画外声音,就仿佛打开了银幕的画框。看不见声源的声音能产生特殊的效果。例如《青春之歌》中白莉萍公寓除夕的那场戏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效果。我们先看见白的一些朋友聚集在正房,聊天,唱《流亡曲》。崔秀玉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跑进耳房去。接着画面上出现白和林两人走进耳房来劝慰。这时画外传来正房的《流亡曲》,悲愤和绝望的喊声,砸酒杯的声音。这一效果(包括人声、音响、歌曲)不仅加强了耳房这一场戏的情绪气氛,而且使观众下意识地在脑海中看到了正房的那番情景,从而扩大了画面的空间,加强了纵深感。《愤怒的人》里,主人公尾随夜总会老板时,他处于银幕上的前景朝纵深走去,突然从他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两个人从后面冲上来把他抓住。由于这脚步声空间感强,使人感到那两个仿佛是从观众厅扑上银幕似的。

  而印度影片《流浪者》墙后抓贼的那场戏则更增添了喜剧的效果。我感到,尤其在今天,当声音的表现可能性越来越丰富多样的条件下,画面的构图不应再局限于传统舞台框那种“封闭式”的处理:自成一个世界,与画框外隔绝,人物的注意中心始终保持在画面内;应当更多地用“开放式”的画面构图,打破舞台框,使空间变得更为开阔自由。而声音将大大有助于这样的表现,从而使画面更为逼真。

  传达信息

 说到传达信息,一般都认为就是台词,并且由此对这一承担着如此神圣职能的对话---影片的思想性,不敢轻易另作它用,并且深怕观众听不懂,或者没有听清。银幕上不论是正面或反面人物都是吐词清楚,涵义明确,连犯口吃毛病的人都少见。难道《等到天黑》里那个匪首故意含混不清的话语不正是多了一层涵义---优越于对方,稳操胜券?实则各种战争的影片中,有一场面是女主人公的渺小身影站在街心,陷入两旁驶过的坦克车队之中,一切都淹没在那震耳欲聋的坦克车声之中。它鲜明地道出了这部影片的主题思想。

  声音还可以作极其主观的运用。在瑞典导演伯格曼的影片《沉默》中有这样一场戏:姐、妹两人和妹妹的儿子在旅途中来到某一外国城市。街道上传来隆隆坦克声,似乎正在发生一场政变,儿子伏在旅馆窗口往下观望。他的母亲不愿听到这些声音,命他把窗关上。但在窗未关上之前,那些噪声突然没有了。这是从母亲的角度,主观上把一切声音都关掉了。接着是孩子的姨母对房间里收音机播送的音乐感到非常烦躁,于是她走到关上的窗前,这时,音乐声消失了,而街道上又传来了坦克声。当她转身往室中央走去时,乐声又显出来了。她走到桌旁把收音机关掉,音乐止。当然,这是少有的,表现主观音响的手法。

剧作功能

 声音(不仅仅是对话)既然可以表达信息,那必然可以直接参与情节之中,使它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尤其是音乐,更可以直接揭示外部动作的内在规律。

  美国影片《翠堤春晓》有这样一场戏:作曲家斯特劳斯坐在钢琴旁为歌女克拉拉创作一首恋歌《当我们年青时》,他的妻子波尔蒂端着茶走进屋来。她想当然地以为那首恋歌是为她而作的。这使斯很恼火,流露出对她的冷淡与厌恶。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不解。随后,当他的音乐朋友们在演奏这首乐曲时,克拉拉到来了。原来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波从克拉拉的神情突然悟到这首乐曲原来是为那个女人写的,她的丈夫有了新欢。我们从银幕上看到和听到这首乐曲的演奏以及波的面部表情的变化。就这样,这首乐曲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并且使冲突表面化了,歌曲本身也优美动听。如果去掉它,这场戏就得另作设计。

  这里顺便提一下,前面提到,为了插曲,画面被迫作大量图解说明,这是很笨拙的。看来问题在于插曲脱离了剧情,它往往出现在高潮以后,恰恰处在向低潮发展的地方,因此不仅没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反而成了多余的东西。《天去山传奇》使用画外的歌曲时,画面上恰恰是男女主人公表面的无声场面,因此并不显得多余,而是烘托了情绪。

  时代感

  应当注意声音的时代感,尤其是音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公园里出现手风琴手在拉奏《风流寡妇》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枫》里出现了那一时期的“造反歌”:“拿起笔作刀枪,齐心合力打黑帮......”,顿时加强了场面的时代气氛。《早春二月》里小学生们唱的那首《云儿飘》,《闪闪的红星》中的《打倒土豪》都增添了时代气氛。不过肖涧秋弹的那首钢琴曲,无论从作曲技巧和人物的业余演奏技巧来说,都因不符合时代的实际情况而影响了那场戏的真实感。超越了时代和客观实际的艺术追求只能给人以虚假之感。正如录音师也很难为一个普通的单身干部所住的那间三十平方米的宽敞房间搞什么空间感,那就成了假上加假了。这里要提一下陶岚家的那架钢琴。在江南的偏僻小镇,气候潮湿,那钢琴怎能保护得那么好,居然没有一个走音的琴键,肖涧秋初来乍到,也没有弹一个音阶试试。在外国影片中走音的钢琴实在不少:《你永远在我心中》的钢琴的高音A是经常走音的;在一部苏联战争片中的钢琴有好几个音是走调的;在美国影片《忠勇之家》中,小妹妹在刚挨了一颗炸弹的家里的钢琴上为欢迎新婚哥嫂弹奏《婚礼进行曲》时,那架钢琴没有一个音是准的。在美国影片《斗牛》中,青年作曲家在郊区小餐馆的钢琴上合着广播里的节目演奏他的新作时,看来创作者不忍用走调的钢琴来破坏这首乐曲,因此搞了一个折衷办法:那架老钢琴有七个琴键的白装饰片已脱落,露出了黄色的木头。国外影片处处注意真实性的细节,而我们却太不讲究了。

  演奏音乐所使用的乐器和时代(以及民族、地区)也有一定关系,当然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曲调。无论如何,古代历史题材的影片中用电吉他,恐怕难以为要求严格的观众所接受。不过用电子发声器来创造某种特殊的音响效果,那又另当别论。

  时间感

  利用自然界的声音或计时工具的声音来表现时间的迁移或季节的变换,这已是电影中司空见惯的手法。问题在于,一些手法一再重复,已落俗套。为什么不能进一步发挥想象力,探索现实环境中的各种声音特征来表现时间、季节呢?比如,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声音传播的特征,不同时令的风俗习惯中的音响等等,都可以从艺术表现上加以利用。《早春二月》用火锅的咝咝声创造了江南腊月的气氛,构思新颖并有民族习俗的特点。《小字辈》用聒耳的蝉鸣来表现盛夏,吵得令人心烦,这不正是作者的意图吗?

  英国影片《相见恨晚》利用收音机播送一首熟悉的钢琴协奏曲来贯穿整部影片。故事采用了倒叙手法,在几次的闪回叙述中实际时间拉长了,当画面再次回到开场时的背景,这首乐曲已接近尾声。因此,它除了作情绪背景用以外,不使观众有了一个限定的银幕时间概念---演奏这首曲子所需要的二十分钟。

 声音运用得巧妙,还可以构成声音的闪回。例如,在美国影片《我们的黄金时代》中,战后失业的复员军人偶然来到停放战后报废的机骸坟场。他登上一架当年曾驾驶过的同一型号的飞机残骸,坐在轰炸手的座位上陷入了回忆之中。影片在视觉上并未表现回忆。摄影机静止地从外面拍摄那架已卸掉了发动机的轰炸机的正面。画面外响起了重型轰炸机的那四个发动机的共振声。这一音响渐渐被低音乐器所接替,形成了一段紧张的乐曲,同时夹杂着当年战斗中的喊话:“发现目标!”、“机翼着火了!”......就这样,在画面不变的情况下,声音把观众带回到战斗英雄的战斗过去,并与他现在复员后失业的困境形成鲜明的、具有社会批判意义的对比。同时在这段沉思的、具有内部紧张性的缓慢的短段落里,又避免了因使用一系列快速短暂的闪回镜头而破坏其节奏。

综合运用

  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音乐与音响效果不能同时使用。这条陈规早已被先进的技术和成功的艺术实践打破了。人声、音响效果、音乐,一切电影艺术效果所要求的声音都可以同时出现,并可作不同强弱的要求。这如同管弦乐的配器法,是个艺术处理的问题。只要在频谱上处理得当,仍可以清晰地听到各个“声部”。例如有一西方作曲家谈到,因为某一演员是浑厚的男低音,因此他注意到在另一音域中为他配上一段乐曲。利用不同的频谱区来处理不同的声音是一个较简单的技术问题(这是声音的掩蔽效应在实际录音中的应用),但能给创作者以充分的艺术表现的自由。在电影这门技术产物的艺术中,掌握一定的有关科学技术知识对艺术创作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遗憾的是,我们有不少艺术创作者抱着耻于了解技术的态度,那么,他的表现手段当然也就大受限制了。

  英国影片《卡罗兰夫人》片头字幕的背景画面上是卡罗兰骑马奔驰的一系列镜头,声带上是奔腾的马蹄声,水塘的鸭叫声,同时还逐渐隐显了一段刻画女主人公命运的优美的抒情音乐。尽管两种声音是一缓一急,节奏不同,但效果极为统一,形成了对这个人物性格的两个方面的对位。另外一部表现凶杀的影片《黑色的圣诞节》,使用“平安夜”的圣诞节合唱,但配合着画面,在歌曲将近结束时远处出现了几声凄凉的犬吠声,顿时给圣诞节欢乐的节令气氛投下了阴影。

 我国新片《第十个弹孔》母子在监狱里见面的一场戏也把话声叠在音乐上,它在效果上出现的一些干扰,如大提琴的音域和话声太接近,那是技术问

两个例子

  下面先以美国四十年代一部较一般的影片《当差的妹妹》的开场为例,来尝试说明在影片中如何平衡使用电影中的人声、音响、音乐这三个方面。

  影片故事是好莱坞的俗套之一:一个穷家女向往登上乐坛,几经周折,终于被大老所赏识,并遇见才子,有情人终成眷属。影片的开场是在火车上,那些一心想登台的歌女得悉某名作曲家也搭乘这趟车,都想闯入他的房间,显显身手。作曲家十分恼火,黑人乘务员出了个主意,把这些人引开。结果女主人公安娜找错了房间,给一名推销员唱了一曲。

  片头字幕上响起了好莱坞所惯用的那种不合理地借自歌剧序曲形式的、歌颂安娜的爱情的主题音乐。当画面转入火车车厢内的情影时,音乐用小提琴的上行乐句过渡到主要是模仿火车节奏与汽笛声的音乐,并稍稍暗示出即将出现的“太阳孪生姊妹”的歌舞音乐的性质。音乐渐隐,火车音响出现,随着过道关门声及“谢谢”声出现了孪生姊妹,她们给人的视觉听觉形象体现了一个“俗”字:衣着打扮俗,操着南方德克萨斯州的土佬口音,语言不雅,音域高,音色尖,喉音重,节奏急促而跳动。黑人乘务员指给他们作曲家的房门。孪生姊妹按门铃(声),作曲家开门(声)。她们立即在过道里又唱又舞,节目是较俗的音乐厅歌舞,而且唱到最后一句两人都稍稍走调(有假定性音乐伴奏,强烈的火车节奏)。两人舞完后气喘吁吁(声)。作曲家婉言谢绝,把门关上(声)。他的声音是男中一高音,音色温和,声调很不耐烦。音乐一停就立即显出火车隆隆音响。孪生姊妹走后,作曲家开门喊“服务员!”他与黑人乘务员交谈时,除了隆隆车声外还传来长长的几声汽笛,衬着黑人的沙哑的声音,他吐字含混,男高音,节奏慢。安娜在另一节头等车厢背对摄影机沿过道走下去,经过两节车厢连接处,车声大作,进入下一节车厢关上门(声)后,车声又发闷了。安娜走进二等硬座车厢,迎面传来嘈杂人声。安娜保持背朝摄影机,沉默地在孪生姊妹旁坐下。那两人依然叽叽喳喳地在议论着作曲家。火车音响在继续。一名餐车服务员敲着预告午餐的木琴(1351)走过,孪生姊妹边说边离座去餐车就餐。当安娜在近景中转过头来露出她那美丽的侧面脸孔时,同时开口轻轻地叫了一声“服务员!”纯正的北方口音,音域较孪生姊妹低一些,音色柔和悦耳,语调从容(这是为一个歌星精心设计的视觉和听觉的亮相)。火车音响始终未断。服务员告诉她一个错误的房间号码。安娜敲门(声)他走进去时,传来房间内的乘客盖上玻璃盖的碰击声。安娜在两句话之后就抢机会唱起一首高雅的抒情歌曲。他的歌声一切方面都符合美声学(bella canto)的要求。在这首歌的引子之后立即加入了火车的节奏,并且在半途还暗示出火车进站、停车、离站的节奏变化。当作曲家到站下车,并在月台上停下来买报的时候,穿过月台上的各种噪声、车头放气声,从远处车厢里传来了安娜的轻微的歌声,并引起了作曲家的注意。作曲家一边和报贩说了几句,一边在倾听。他们的话声和画面是一致的--处于前景(!)。在车厢里安娜唱完后,立即出现火车的音响,一直持续到这场戏以关门声结束。

  就在这13分钟的开场戏中,声音的设计是多么的细致。首先,出场的五个人在音高、音色、口音、节奏上都有差别,并且在孪生姊妹和安娜的声音之间特意安排了俗与雅的对照,从而突出了安娜。两首歌共占三分半钟,第一首是为了衬托第二首,它保持观众兴趣的是它的“低劣”。第二首歌不仅“美”,并且还承担了戏剧性悬念,这是那作曲家在故事中四度错过安娜的歌唱的第一次。此外,虽然这部影片卖的招牌是那时的新兴女歌星迪安娜·窦萍的歌喉,但创作者却并不害怕按照剧情的要求(而不是音乐会上的要求)在月台上的镜头中根据画面中的场面调度的透视关系把那优美的歌声推到背景,而把处于前景的作曲家的话声合乎情理地摆在前景,并在前后景之间混杂了月台上的各种噪声,从而给人一种艺术的逼真感。至于对话、音响和音乐的关系,设计得也很细致。音响在没有音乐时始终持续着,并且表现出空间环境变化的音响特征。开门、关门、玻璃杯碰击声、喘气声等都一一表现出来。在有对话的场面中,音响依然持续着。而音乐出现时,虽然音响中断,但音乐依然在节奏上保持了音响特征。不过这是距今三十五年前的老片子,无论在技术上和艺术上都已落后和陈旧,声音显得单薄,假定性的音乐太多。

  这里在援引一个同时运用人声、自然音响和音乐来造成情绪气氛的转换的例子。

  美国影片《翠堤春晓》(1939年)中有这样一场戏:当歌女克拉拉终于让她所热恋的斯特劳斯留在维也纳,独自登船离去时,斯特劳斯站在码头上,百感交集。轮船起航时,船上的乐队奏起了当时已在维也纳流行的《当我们年青时》(斯为克所写的情歌),克拉拉随着乐声唱起了这首歌,最后一次向斯表示眷恋与惜别之情。歌声悠扬,随着轮船向多瑙河的夜雾中驶远,歌声也越来越远,最后和轮船的黑影一起消失在迷雾之中,余音缭绕。(可以设想,在这里如果不忍损害这位歌剧明星的歌声,把声音始终摆在前景,那怎么表现出影片剧情所要求的惜别之情呢?这是四十一年前的艺术水平。)透过夜雾远远传来轮船的一声低沉的汽笛……又一声……又一声,越来越远。斯特劳斯孑身踯躅在码头上。间或,背后驶过一辆晚归的马车,马蹄与车轮在石头路面上敲击出冷清的辚辚声。斯特劳斯久久徘徊直到天明。水平线上露出了太阳。画面外短暂地响起了暗示出《蓝色多瑙河》的动机的几个音符。斯特劳斯踱到水边,坐在石阶上沉思。背景上跑来一伙欢笑着的洗衣女,青春的欢笑声稍稍引起了斯特劳斯的注意。一个店老板端着木盆走出店来,哗的一声把一盆脏水泼在斯特劳斯近处的水面上。斯特劳斯一惊。闪烁着太阳光芒的水面上响起了斯特劳斯脑海中正孕育着的《蓝色多瑙河》的旋律。当这首乐曲完整地演奏出来时,画面上出现了多瑙河沿岸阳光明媚的秀丽的景色。一艘小火轮驶过,发出一声明朗而尖锐的汽笛声(和前面夜景里的低沉的汽笛声形成情绪对比)。接着出现一连串图解说明的画面,表现这首圆舞曲如何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各民族的青年男女都随着乐声翩翩起舞。当乐曲演奏到那段轻快跳跃的乐段时,画面上出现了印刷工人踏着圆舞曲的节拍摇头晃脑地在印刷《蓝色多瑙河》乐谱的喜剧性场面。尤其是一名胖乎乎的青年工人鼓起腮帮子用嘴吹出一句断奏staccato的乐曲的形象,更带有喜剧性色彩。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导演利用各种声音和画面巧妙地结合,紧紧地掌握住了观众的情绪变化。这样的处理是多么出色啊!

�������M

Ⅱ 音乐在影视电影中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

1、通过音乐主题的贯串发展、矛盾冲突、高潮布局,达到对剧中主要人物的歌颂或批判,帮助明确电影的意义。

2、用音乐加强人物的动作性、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像更加鲜明生动,可以为电影加不少的分数。

3、暗示剧情的进展或延伸。这样的音乐,有时先于画面的视觉形像出现,例如在困难的时刻预示胜利和希望,在顺利的时刻预示艰苦挫折;有时后于画面视觉形像出现,延展戏剧情绪。

4、引起一定时间(古代的或现代的)、空间(人类世界的或外空间)、环境(人间或仙境)的联想。

5、加强影片的总的艺术结构。电影音乐虽然是分段陈述的,但是通过分段陈述的结构,能反映出影片总的艺术结构。

6、增加立体感。人类习惯于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感受客观事物。结合音乐的听觉形像,音乐旋律的起伏,和声、对位的织体,色彩丰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现听觉形像的立体感。音画结合可形成“四维时空”的运动着的立体感。

Ⅲ 电影中音乐的重要作用

音乐进入电影以后,成为电影这个综合艺术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加强影片的戏剧性、渲染影片的气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在溶入电影以后,在它的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相应的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1电影音乐的创作和构思必须根据电影的创作要素,即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等因素和条件,使电影音乐的听觉形象和画面的视觉形象完美融合,体现导演的总体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
2 电影音乐根据影片剧情和画面长度分段陈述间断出现,并受电影蒙太奇的制约,曲式概念有了新的发展。
3电影音乐改变了以前音乐必须是用"乐音"构成的传统观念,和电影中的话语、音响等结合,形成了新的分段陈述的结构,并和"噪音"一起相结合,有时音乐与语言结合,有时音乐和音响效果结合,有时与两者都结合去恰如其分地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成为一种新形式。
4另外,电影音乐的演奏、演唱必须经过录音、洗印等一系列电影制作工艺,最后通过放映影片才能体现它的艺术功能和效果。同时,随着录音技术和器乐、配器技术和发展,已极大地丰富了电影音乐的音色和配器效果。
电影音乐按照在影片中出现的方式分为现实性音乐和功能性音乐。现实性音乐又叫客观音乐,在影片画面上看到声音来源:如画面音乐会表演的器乐、声乐节目;剧中人物的唱歌、拉琴、街头演唱以及画面中的收音机、录音机播放音乐等。功能性音乐又称主观音乐,在银幕上看不到声音来源而有作曲家为电影创作的音乐,着中表现画面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渲染环境创作的音乐,着中表现画面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渲染环境气氛等。好的电影音乐应当和影片画面结合得天衣无缝,音乐本身也优秀,并能离开画面作为一种新的音乐让人欣赏。
电影音乐和画面的结合关系通常分为音画同步和音画对位两种。音画同步表现为音乐和画面的情绪一致,节奏配合,视觉内容统一,并起到烘托、渲染画面的作用。音画对位则是让音乐和画面作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表现,使节奏、速度、情绪、和意境都表现不同,声音和画面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对位"本是音乐术语,在这里来表现声画的结合目的在于更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生活的复杂性、多面性,从而表达影片丰富的内涵。
电影音乐根据影片需要,需要确定音乐的风格、主题音乐的性格特征、音乐布局和高潮的设置、音乐和影片中语言音响等声音的有机结合和安排、每段音乐的起止、情绪气氛以及画面的关系。电影作曲往往需要用大量音乐资料加以剪辑来改编成电影音乐,这需要熟悉音乐资料、善用音乐资料。电影音乐作曲必须懂得乐队、乐器和配器,在作曲的时候考虑用什么样的乐队、用什么类型音乐、如何配器,另外电影乐团的作曲和指挥对音乐的长度和演奏速度的把握能力也尤为突出,在和画面配音时这方面的适应能力也特别强。在音乐进入电子化时代后,对各种新颖乐器和电声乐队也必须驾轻就熟,掌握它的音响特点和表现特征。
电影歌曲是电影音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分主题歌和插曲,对推动情节和揭示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极富感染力。
专业电影工作者最常用的办法是雇一位作曲家,让他为电影的不同场景作曲,但有时也启用一些现成的音乐作品,可以是旧的,也可以是新的,只要获得它的版权。电影音乐的作曲是安排在剪接好画面以后,所以有时间的紧迫性,作曲是后期制作的最后一个创作人员。通常电影音乐综合了导演的作曲家的意见,一旦标定了音乐后便开始创作,作曲家还必须了解影片在音乐制作方面的预算,控制费用不超支。使用流行乐作为影片音乐需要办理版权许可证,这是个花钱的过程。有雄厚资本的剧组才敢问津。
入行途径:
先入音乐那行再入电影音乐这行。不一定要科班出身哦,严肃音乐以外的一些地下音乐工作者也有可能为电影音乐作曲。

Ⅳ 电影中声音与画面的组合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声画同步、声画对位、声画并行、声画对立、声画分立。

1、声画同步:

即声画统一,表现为音乐和画面紧密结合,音乐情绪与画面情绪基本一致,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完全吻合。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复合观赏性,两者组成有机的统一体。音乐强调了画面提供的视觉内容,祈祷烘托、渲染画面作用。

他可以以同一种持续进行的声音为纽带,把一系列表现不同场景、不同内容的画面组接起来、构成自成首尾的蒙太奇段落。

阅读全文

与电影的声音对于画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明天有什么好看的电影上线 浏览:832
日本安倍晴明电影名字 浏览:280
小马宝莉大电影5中文版 浏览:842
全球电影票房中国 浏览:174
雀楼什么电影 浏览:713
哪里有放老电影的电影院 浏览:576
极少在电影院看电影的英文 浏览:627
韩国电影雏菊主题曲中文谐音歌词 浏览:308
电影人物劲威 浏览:663
香港电影动图gif 浏览:903
电影院没有字幕是什么原因 浏览:97
在哪里能看高草丛中完整版电影 浏览:998
茶花女电影2007中文版 浏览:386
英语电影里的经典台词 浏览:877
电影女孩子推荐 浏览:634
英文电影剧本射手网 浏览:201
偏见微电影中国 浏览:892
宝宝电影有警察的有哪些 浏览:841
星际宝贝电影在哪里看 浏览:138
有哪些电影是由电脑特技 浏览: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