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星期四》是一部故事震撼的印度电影,犯罪悬疑题材,大家觉得怎么样
不可否认的是印度许多电影都非常让人惊艳,很多印度的高分电影都是直击社会现实问题的,比如《星期四》。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拍摄的是非常有深意的,也让大家心里很难受,统计印度女性的遭遇,甚至在影片最后字幕上写了一句话:在你观看这部影片时,已有8名妇女被强奸。
而这个数据是根据印度自己的官方统计出来的,不免让人觉得可笑,也觉得可悲,而这几行字让大家的心情无法平复,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部反映出印度现实问题的高分电影,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部电影也是在为印度女性鸣冤。
一、《放牛班的春天》
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的一部经典影片,讲述了一位怀才不遇却又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在一所乡间男子寄宿学校做了助理教师。在这所学校是没有音乐课的,而且对学生们的管理采用的是高压手段。在于这群顽皮孩子们的相处中,这位助理教师用音乐和爱温暖、感化了大家的心灵。
作品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原创歌曲奖,作品暖心的风格也受到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二、《心灵捕手》
97年上映的一部由格斯·范·桑特执导的一部励志题材美国电影。性格叛逆的男主威乐有着惊人的数学天赋,但他的职业却只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清洁工。他在打扫楼道卫生的空档解开了数学教授留在黑板上的数学难题,被教授发现后开始了解并培养这位天才少年。但沟通的过程是曲折的,威尔还因打架被送进少年监狱。最终,通过教授和心理学辅导专家与他不断的沟通,两人间建立起了朋友间的友谊,男主最终走出了封闭的内心,接纳了这个世界,但他并未听从教授的安排到国家专业领域发挥自己的数学特长,而是选择了自由与爱情。
三、《死亡诗社》
彼得·威尔执导的一部励志题材电影。89年上映,作品获得62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
男主约翰·基廷回到自己的母校出任英文教师,这天刚好是这所贵族学校的百年大庆。庆典上,校长讲述着学校的光荣传统与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四大信条。
但在教学过程中。让这位教师感受到的却是老套、沉闷的氛围,这一切被学生们将学校称之为地狱学校。偶然的机会中,学生尼尔在学校图书馆的记载里意外发现学校曾经有过一个名为“死亡诗社”的组织。随着组织的再次成立,优美的诗句、热情的舞蹈让学生们释放出内心被压抑已久的生命激情,然而故事的结局却让观众们无限感慨。
晓枫的电影世界
国网河南省供电公司电力工程师 优质影视领域创作者
1927粉丝 · 435赞
搜索
死亡诗社简介
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
十部顶级逃亡大片
关于老师被整的电影
电影死亡诗社深度解析
心灵捕手完整版免费看
㈢ 你我皆非圣人,但总有人于心不忍——《遥望南方的童年》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片名叫《遥望南方的童年》,仅看片名就能想到它所讲述的可能是留守儿童的故事,带着这样的期待我开始了观影之旅。故事发生在江西的一个小村庄,围绕易老师开办启明星幼儿园而牵扯出一系列的人物,无人看管的砣砣、父母离异的秀秀,以及那个尚不知姓名就被文才托付给易老师的婴儿都让人为他们那亲情缺席的童年喟叹、唏嘘,同时也为易老师这个渺小而又良善的乡村教师留下敬佩的眼光。
影片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易老师的三次回眸,也在这三次回眸之中,我看到了易老师的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纠结、抗争以及最后的抉择,由此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张力,使得易老师不再是扁平化、类型化的伟光正、救世主角色,而成为一个有着个人私欲亦怀有教育理想的立体真实的人物。同时也借易老师的眼睛向人们展示了一副乡村“浮世绘”图景, 不加矫饰的镜头语言、未经锻造的非职业演员、粗粝的画面质感却撩动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境地 。
影片一开始,易老师张贴着开办幼儿园的的布告,周围打牌的人群中有人询问学费,易老师回答说一个月六十,那人随即说了句“该不会是骗钱吧”,易老师没有辩解,只是无奈地笑了笑,回了句“总要维持日常的花销吗”便骑着自行车准备离开,可这时打牌的人们争吵了起来,缘起就是那句骗钱的污蔑话语,易老师回头看了看,微怔了一下,转身跨上车远去。
即使是在高楼尚未阻隔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农村,人心却永远无法贴近,恶意的揣测和质疑声仍不绝于耳 ,那个让儿子起来自己却马上占领座位的父亲,口中宣扬让孩子念完小学就出去打工赚钱养活他,好让自己闲赋在家,整日以打牌为乐,是在以自己的污秽观念揣度易老师,殊不知以最大的恶意揣度他人的人,正是展现了自身的恶。而易老师的不辩解在我看来也是剧情得以继续下去的动力源,做语言的巨人倒不如做行动的巨人,在接下来的剧情中向观众抽丝剥茧地展示了易老师是如何打破这一诽谤的。
回眸之后又离去凸显了易老师不去理会流言漩涡而一心开办幼儿园的决心,因为他知道就算他卷入进去也无法制止这场纷争,话语权总是掌握在声音比较大的人手中,而这也正是影片真实的地方,易老师不是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伸张正义的神,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而已,不可能平地一声雷,让整个村庄恢复宁静。
第二次回眸停留在文才与媳妇撕扯的场景之中,从安徽来的文才媳妇在生下孩子之后已然受不了这里的生活,文才说什么也不让她走,老师从他那唯一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上下来,询问路人怎么了,知晓原委后重现了影片开头的动作——离开,面对这种剪不清理还乱的家务事,任谁也无能为力。但就是这个小小的插曲却为后来文才托易老师照顾孩子埋下了伏笔,这个孩子也成为了影片中最小的留守儿童。
最后一次回眸定格在秀秀大伯一家,秀秀母亲因婚姻破裂再次南下打工,秀秀父亲也与新妻子一起外出打工,易老师的幼儿园因资格证和校车的缺失而宣告终止,易老师拉起板车把孩子们一个接一个送回家,到了秀秀家,发现家中没人,秀秀大娘不愿把秀秀接回自己家中,大伯却坚持要留下秀秀,两人不可避免的吵起了架,此时因办幼儿园而亏损了很多钱的易老师也有自己的妻儿要养活,面对这样的场景也只能无力地回过头继续拉起板车,像砣砣家走去。
巧合的是,这三次回眸无一例外都发生在争吵的场景之中,游手好闲之徒的胡言乱语、恶意诋毁;大城市的诱惑与家庭的羁绊之间的纠葛;本不富裕的家庭无故又添一口人的打击,类似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这个小村上演,同样也存在于千千万万的贫困村中之中,仅凭易老师一人又怎能扭转乾坤呢,何况他的肩上也有着家庭的重担,于是他选择了离开,但是在砣砣家中,他又选择了“留下”,看到双目失明的砣砣奶奶,他于心不忍带走了砣砣,文才黑夜上门托他照顾孩子,他也选择了留下,两次离开又两次留下暗含了普通人在生存困境中的无能为力却又无法泯灭的良善。
而在影片一开头就提出的问题,“是要骗钱吗”,随着剧情的展开也有力地回答了,若是骗钱,易老师就不会给辞职准备继续读书的李响给200块钱,临走时还嘱咐到要好好学习;若是骗钱,就不会在幼儿园停办知识将钱一家家如数归还;若是骗钱,就不会在文才给他的照顾孩子的奶粉钱又给了文才让他路上用。是骗钱吗,答案想必已在每个人心中。
易老师的老婆从一开始就打着退堂鼓,夜晚总是埋怨丈夫,时时喊着“不办了”但却也与丈夫一起坚持到了乡教办来人而不得不停办的那一刻,文才的孩子也是她主动抱过来的,她与易老师一样心中的柔软总是会战胜自我的私欲。 夫妇二人撑起了启明星幼儿园,也撑起了短暂而又难忘的十七个孩子的童年。
《遥望南方的童年》聚焦留守儿童缺失的教育、亲情,辐射人性的复杂和多面,它不避讳残酷的现实,只是以镜头语言诉说着贫苦山区的故事,不夸大、不美化、简单朴素的拍摄技术,勾勒出了触目惊心的真实画面,在电影镜头多注目于城市、爱情的今天,这样一部片子无疑是一股清流,同样也是一股暖流,我庆幸有易老师这样的人存在,也希望童年是在遥望南方中度过的孩子越来越少。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