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中国内地90年代老电影名,小孩想长大
你说的和电影《魔鬼发卡》剧情有点像,但又不完全一样
《魔鬼发卡》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儿童奇幻电影,由霍庄、徐晓星执导,霍泥芳、石晨、李龙飞主演,于1994年在中国上映
魔鬼洞内,妖雾弥漫。长着一副笑脸的快乐大王透过遥望镜窥视外部世界,快乐王娘幻真走来,与快乐大王一唱一和,用魔法让孩子们忘掉学习,丢掉理想,偷走孩子们的能量,孩子们将变老,而他们会更年轻。
Ⅱ 教育孩子有哪些经典的电影
如果你还在为怎样教育、陪伴孩子而烦恼的话,不如陪孩子看看电影吧。那么教育孩子有哪些经典的电影?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的经典电影,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的经典电影
(01)《地球上的星星》
年龄段:小学
内容:对于8岁的男孩伊夏来说,世界是充满了惊奇和快乐的万花筒,他正在用一切他能够想到的方式和这个陌生的世界进行着交流,同时也充分的享受着大地万物慷慨的赠与。可是,这样的伊夏却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他的成绩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后,脑子里还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在又一次闯下大祸后,忍无可忍的父母将他送往了寄宿学校。一位名叫尼克的美术老师走进了他的生活,伊夏的人生开始了转变……
看点:这部电影通过伊夏的例子,来说明了教育过程中家长所扮演的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决定了其应更多地关注孩子心理层面真正的需求,释放孩子的天性,让人有很大的启发。
萌点:看《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男主角和可爱小屁孩之间搞笑又理智的趣事,轻松幽默又不失温情。
(02)《追风筝的人》(阿富汗)
年龄段:小学
内容:故事对焦在上世纪70年代生活在阿富汗的两个孩子--12岁的埃米尔,以及他家的仆人哈桑,两个人是感情很深的好朋友。
看点:友谊和嫉妒、负罪和救赎
萌点:读故事的朋友
(03)《放牛班的春天》(法国)
年龄段:小学
内容:一个落魄的作曲家不得已来到一所顽童寄宿学校当老师,他发现音乐正悄悄改变着这些孩子。
看点:艺术教育的力量、音乐神童、问题学生
萌点:音乐神童的吟唱,销魂,皮皮奴
(04)《八月迷情》(美国)
年龄段:小学
内容:孤儿院长大的男孩已经有11岁了,不仅勇敢活泼,还具有非同一般的天赋--任何发生在他周围的声响,到了他的耳朵里,都变成了美丽的旋律,只要他站在麦田间,甚至能将微风扫过麦穗的沙沙声变成宏大的交响乐,显而易见,奥古斯特是一个天生的作曲家和指挥家。他从大自然中听到母亲的召唤,决定逃出孤儿院去寻母。
看点:音乐神童
萌点:天才的音乐感受力
(05)再见啦我们的幼儿园》(日本)
年龄段: 3-6岁
内容:幼儿园毕业之前的某日,5个小朋友拿着自己画的地图一起溜出幼儿园,上了从新宿站开往高尾的中央线列车。5个人不跟家长说,打算用自己的力量去完全陌生的地方。
看点:友谊、教师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规则教育、日本的公民教育、家庭教育
萌点:芦田爱菜和其他小朋友的笑容和眼泪。生女儿要生芦田爱菜!给我一个芦田爱菜,我什么都不要了,真的。
(06)《小鞋子》(伊朗)
年龄段:小学
内容:经典电影了。阿里是贫穷人家的孩子,又一次他不幸弄丢了妹妹的鞋子。故事围绕着这对兄妹和小鞋子展开。
看点:贫穷生活与单纯、天真、善良、快乐之间的关系、兄妹情谊
萌点:阿里的眼睛
(07)《方糖》
年龄段:小学
内容:幼年丧母的诗恩对马有着深厚的感情。与一匹叫“雷鸣”的马更是亲密无间,视为亲弟弟。但诗恩的父亲不愿女儿走上赛马的道路,把“雷鸣”卖到了别的地方。固执的诗恩没有放弃当一名优秀骑手的梦想,更没有忘记过弟弟“雷鸣”。 命运安排诗恩与“雷鸣”再次相遇。在诗恩的调教下“雷鸣”具备了赛马的实力,诗恩准备带着“雷鸣”参加赛马大会。可此时“雷鸣”的身体却出现了异样……
马背上的诗恩张开双臂:“与它一起奔跑,感觉全世界都属于我自己!”
看点:讲述人与马的故事。
萌点:小时候的诗恩可爱有活力
(08)《忠犬八公的故事》
年龄段:幼儿、小学
内容:八公是一条谜一样的犬,因为没有人知道它从哪里来。帕克教授在小镇的火车站拣到一只走失的小狗,冥冥中似乎注定小狗和帕克教授有着某种缘分,帕克对小狗八公的疼爱感化了起初极力反对养狗的妻子。八公在帕克的呵护下慢慢长大,帕克上班时八公会一直把他送到车站,下班时八公也会早早便爬在车站等候,八公的忠诚让小镇的人家对它更加疼爱。有一天,八公在帕克要上班时表现异常,居然玩起了以往从来不会的捡球游戏,八公的表现让帕克非常满意,可是就是在那天,帕克因病去世。可是八公却依然每天傍晚五点准时守候在小站的门前,等待着主人归来……
看点:一条让人感动和震撼的宠物犬,为主人守候终生,情节感人。
萌点:小狗和主人玩耍,情节温馨有爱。
教育孩子的方法
第一、尊重孩子的选择
孩子上小学是我给她选的学校,对中学的择校,我没有盲目地按自己的想法给她选学校。小学毕业前,带她去看了两三所学校,问她准备上哪所中学,她说就上外语校吧。因孩子比较喜欢英语,有大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她一定会在外语校的培养下健康成长的,因此支持她的决定。
初中毕业了,又面临择校,这时她已有了自己未来的目标,虽然不太具体,但要去美国读大学的想法却是很坚定的。她参加了一些考试,义无反顾地再次选择了外语校。读普通班还是国际部的问题上,我还是很慎重的。多次咨询朋友,并结合她的具体情况,决定支持她读国际部的意见。
在一些兴趣爱好的培养上,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十岁之前参加很多所谓的兴趣班学习,朗诵、绘画、拉丁舞、长笛等,基本都是家长的意思,没有一样是她感兴趣的,所以全都半途而废了。唯一坚持下来的打乒乓球,找了重庆最好的教练,历经多年训练,但由于本人没有兴趣,每次训练都当任务完成,没有主动性,所以,并没有成为同年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收获了意志品质,锻炼了独立性,同时增强了体质。初二的某一天孩子突然给妈妈说,她喜欢唱歌。我们想,这是好事情,就找了一老师教她唱歌。自己选的就是不一样,每次学习都很认真,效果也不错,老师说孩子不走专业音乐道路太可惜了。现在是OAK HARBOR HIGH SCHOOL合唱团的成员,经常参加当地的一些演出。再次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家长要有正确的定位
父母不只是给孩子生命并将其抚养成人的家长,同时也要是孩子的朋友。家长应在长辈的尊严与平等的交流中找到平衡点。家长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师,在孩子迷茫时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要直言不讳地指出孩子的缺点。
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朋友,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并一起参加一些活动。我们常陪孩子做运动,或给孩子推荐一些书,经常和她聊天,了解她的内心的想法,鼓励她去尝试一些自己不敢做的事。家长不能管得太多,很多时候我是放手让孩子独立处理一些事,如购物,或独自外出去找音乐老师或乒乓球教练。孩子小学三年级就独自坐公交车上学,本可以和我一起坐车走,但我没有那样做。对学习上的事,我向来主张孩子自己解决,决不做陪做作业的家长,即使是小学阶段也是如此。
第三、鼓励孩子以平和的心态积极融入寄宿家庭和学校的生活
孩子去美国三个多月了,我们主要是通过QQ和她交流,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总的来说,感觉她在那边过得非常好,与家庭相处非常和谐,已经克服了刚去时的念家与不适应。我们常给她说,要把自己当成寄宿家庭的一员,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已经学会一些中国菜,厨艺还得到美爸美妈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希望她积极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她参加了联合国儿童福利基金会组织的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活动,参加了合唱团的社区演出,参加了排球和篮球训练。本想参加乒乓球队的,遗憾的是学校没乒乓球队。
教育孩子的建议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
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2、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3、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
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5、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猜你喜欢:
1. 教育孩子的超级演讲有哪些
2. 教育孩子好的建议具体有哪些
3. 教育孩子的几招妙招有哪些
4. 教育孩子的经典励志小故事
5. 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法
Ⅲ 适合孩子假期看的 12 部励志电影,看完再也不想玩手机了
优质亲子或儿童电影,往往自带阳光、梦想、纯真、自信、友谊、诚实、勇敢和满满的爱。
这些都是能直接带给孩子冲击力的优秀品质。
我们在陪孩子看电影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跟着孩子重回童年,感受最真的世界。
还可以让孩子学会做人做事的好品质,跟孩子近距离相处。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身体的 健康 ,我们更要重视心态的 健康 。
假期里,不少爸爸妈妈都非常苦恼孩子沉迷电脑、手机、网络、 游戏 ,不如顺水推舟,跟孩子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些电影吧!
这 12 部电影,既能磨磨孩子的耳朵,让孩子不要沉迷电脑 游戏 ,也能让他们通过电影感受生活、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01
《阿甘正传》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
以上这句经典的话就出自于电影《阿甘正传》,这部影片不仅仅是青少年,也很适合受挫折的成年人观看。影片中,主人公阿甘是一位先天智障的孩子,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一个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结果发现自己有跑的优势,于是把这唯一的优点坚持下来,成为了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等,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02
《放牛班的春天》
即使是被 社会 遗忘的孩子,也有可能绽放生命的光芒。
“放牛班的春天”名字译得很巧妙,单是读着都漾出善意的笑。没有夺目的漂亮演员,没有花哨的特技拼凑。几个稚气未脱的“问题”孩子,一位已经秃头的老师,再加上干净简单的音乐,涓涓流淌的故事,引不起激烈的哭笑,笨拙地把棱角锉的温和……
03
《当幸福来敲门》
这部影片是由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感人故事,当年看的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流,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影片。
感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影片取材真实故事,主角是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 Gardner。该影片中史密斯扮演的克里斯用尽全部积蓄买下了高 科技 治疗仪,到处向医院推销,可是价格高昂,接受的人不多。就算他再努力都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给妻儿,妻子最终选择离开家,从此他带着儿子相依为命。克里斯好不容易争取回来一个股票投资公司实习的机会,就算没有报酬,成功机会只有百分之五,他仍努力奋斗,儿子是他的力量。他受尽白眼,与儿子躲在地铁站里的公共厕所里,住在教堂的收容所里…… 他坚信,幸福明天就会来临。
04
《听见天堂》
一个热爱电影的盲童选择了用耳朵代替眼睛,去记录他生活的点点滴滴。
小男孩米可的眼睛看不见了,于是他选择了用声音来记录和描摹他所感受到的一切、他充满奇幻的想象和丰富的内心。看到的世界、听到的世界、品尝到的世界、闻到的世界、触摸到的世界,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看完之后想象一下,如果我听不见,但我依然能看见周围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还不算太坏;如果我的喉咙嘶哑,但我还能用鼻子呼吸,我还有手可以写字,我还能用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这真的不算太坏 这个世界永远都比你想象的要好,只要你的灵魂和心灵永远保持着清晰而鲜活的力量。
05
《心灵捕手》
马特·戴蒙和本·阿弗莱克两哥们的剧本,罗宾·威廉姆斯担任绿叶,一个天才少年的非典型成长片。
故事的主人公威尔是爱尔兰移民后裔,幼年在养父的虐待下成长。他极富数学天赋,并且博览群书,智力超群,能轻而易举地解决高深的数学难题、乏味的核磁共振图谱和抽象的有机化学问题。但却情愿在大学里当清洁工,和另外三个朋友平时的生活就是喝酒、赌博和打架斗殴,生活没有目标和希望。最后他发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肯定自己,正视过去,正视生活,正视未来。
06
《侧耳倾听》
宫崎骏编剧近藤喜文导演的动画,一个少女的初恋和成长的故事。
《侧耳倾听》里的月岛雯是一个初三的小女生,她没有什么特别的优点,她不爱学习,但却爱看课外书。她惊奇地发现她借的每本书里都有一个叫天泽圣司的男孩,她开始好奇,这是怎样的一个男生,她想喜欢看书的男生一定有着特别的气质。 在追寻的过程中,她逐渐发现,自己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她还发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她要变优秀的路还有很长很长要走。
07
《荒岛余生》
汤姆·汉克斯主演,在低谷的时候,给予你巨大的力量。
励志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完成它,需体验人最深处的恐惧与渴求,并最终让它趋向光明。陷入困境的时候,人会回归动物的本质,与自然抗衡并且将环境加以利用,但人与动物终究有相异处,即欲望不同。动物能够仅为了一顿饱餐或者一场逃生而付诸所有,人却不仅仅满足于此,人还要有 情感 ,将 情感 建设起来,称之为信念。
08
《三傻大闹宝莱坞》
讲述了三位主人法罕、拉加与兰彻的故事,他们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并结为好友。
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彻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喜欢拆掉电器,让别人用时才发现已经烂了。
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质疑他的教学方法,并以其开放的思维和乐观的精神而影响着身边的人。
09
《卡特教练》
一个篮球教练率领一群看不到出路的孩子们为梦想作战。
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打篮球,可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与篮球有关的信息。运动的精神就是永不放弃,努力拼搏。在一群黑人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前途会有光明的时候,卡特教练走进他们的人生。这群黑人孩子因为生活在 社会 底层,对生活的态度也就是得过且过。是篮球教练的到来,让这群孩子明白了什么是梦想,什么是输赢,什么是团队,什么是真情。
10
《阳光小美女》
这是关于一个全家人帮助小女孩追梦的故事。
这是一部家庭喜剧电影,剧情简单明了,没有通篇的大道理,但偏偏让人看完后感慨万分,也是励志影片中被推荐的次数较多的一部。影片于2006年7月26日上映,电影讲述胡弗斯一家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理不清的问题。可当7岁的小女儿奥利弗听到广播中传来的“阳光小美女”选美比赛那一刹那,他们决定没有什么比小女孩的大梦想更为重要。这个六口之家随即踏上了从小镇阿尔伯克基长途跋涉到加州参加比赛的路途。
011
《风雨哈佛路》
一个贫困的哈佛女孩从不退缩的奋斗,看完让人周身温暖,央视曾经播过。
父母吸毒、8岁开始乞讨、15岁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进入收容所、用牙膏充饥、住过收容所,睡过地铁站,捡拾垃圾......青少年的岁月多半是在慌乱的流浪中度过……如果我说,她将来会去哈佛大学读书,你信么?1980年,在美国纽约的一个贫民窟,一个叫莉斯·默里的女孩出生了。这个女孩,后来被誉为美国“奇迹女孩”!这是一部根据她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获得了第55届艾美奖三项提名……因为真实,所以更加震撼,你会发现,人的潜能真的无限大。
012
《小飞侠彼得·潘》
这是一个适合徜徉在青春期的童话,是一个带着叛逆、憧憬和梦幻的故事。
当成长变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大潮向你涌来的时候,当那些感知里凸显的迷茫、孤独、不被理解开始越来越庞大的时候。这个带着叛逆、憧憬和梦幻的故事是那么诱人而且契合心境。这是一个关于生活在无忧岛,会飞翔,永远不会长大的小男孩的故事,他叫彼得·潘。
点个 【赞】 ,把这 12 部电影分享给更多孩子吧,在家也一定要加油啊!
Ⅳ 大家好,有谁知道新德国的代表导演和他们的代表作吗,谢谢呀!
0年代中期,新德国电影进入创作高潮,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是威尔格·赫尔措格、福尔科·施隆多夫、赖纳·威尔纳·法斯宾德和威姆·文德斯。
威尔格·慧尔指格(又名:W.H·斯蒂佩蒂奇)
如果说艺术家是一个“离群索居者”的话,新德国电影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人物是赫尔措格,正像他影片中那些“孤家寡人”的主人公一样,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位孤独的艺术家。赫尔措格说:
“就因为我是独自一人,而且还将独自工作下去,所以很难将我的影片归人这里的某个流派”。
1967年,他在希腊拍摄了《生活的标志》一部短片之后,又在萨哈拉拍摄了《法塔·莫尔加纳》(1968年);拍摄了《诛儒也是从小长大》(1968 年);1973年,他到了秘鲁和巴西,拍摄了《阿吉尔——上帝的愤怒》,影片采用传说中纪实手法,描写了1590年到黄金国探险的僧侣阿吉尔的故事。表达了某种社会秩序的瓦解和狂想在现实面前的失败。这是一部“妄想和放纵的叙事诗”。1976年,他执导的影片《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记叙了上个世纪一个遭受社会偏见的弃儿卡斯伯·豪译尔的故事,他心理愚钝和反常。这部半记录、半自传体的影片揭露了特权和教会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的虚伪和利己主义。8毫米胶片拍摄的主人公梦境很有特色,成为赫尔措格“最有力量和风格最统一的影片”,荣获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奖。1978年,他还曾重拍了茂瑙的《夜间幽灵诺斯费拉杜》。1982年,赫尔措格导演了《陆上行舟》,主人公梦想在亚马逊河上游的森林里建起一座歌剧院,让伟大的卡鲁素来唱歌,他开始了旅行并在士著人帮助下把行舟搬过山岭。影片在瑰丽壮观的大自然景色中和古朴纯真的民风中激荡着艺术家更加执迷、颠狂的心理状态。赫尔措格说到:“我的影片是由于某种强烈的迷恋产生的……”,这部影片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孤独和疯狂、异域疆土的自然风光成为赫尔措格影片的一贯的主题。在赫尔措格的影片中,他热衷于刻画那种边缘与孤独的人物,探讨人物“疯狂的迷恋”的心智,在这一点上他与法国“左岸派”电影有近似之处。他的影片极富浪漫色彩,有强烈的造型意识和动人的古典音乐。他的电影剧作略欠一筹,一如《陆上行舟》河流中走船,放而不收,削弱了戏剧张力,令观众感到沉闷、拖杏,有时晦涩、难懂。
福尔曼.施隆多夫,
早年在巴黎攻读政治学,然后进入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学习电影制作。他曾做过马勒、雷乃和梅尔维尔的副导演,也是从短片开始创作生涯的。1966年,他的处女作《青年特尔勒斯》‘‘预示了新德国电影的觉醒”,影片编剧是他后来的妻子和主要合伙人特洛塔。
1967年《剧烈的争吵》的成功,使他同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签订了6年的合同,开始转向拍摄历史题材的影片。1971年的《科姆巴赫穷人的暴发》起源于民间传说,叙述了民工拦路抢劫一辆钱车的故事,表达了下层人民的感情,批判了社会,“对具有新特征的乡土电影的发展是个贡献”。1972年后,他从历史转向当代,拍摄对德国社会现状进行精辟分析的系列影片,并从1960年“作者电影”较窄的观念转到较大的观众层面。1975年《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描写一个收容无政府主义者的年轻妇女最终成了舆论界的牺牲品。1976年他拍摄了根据尤斯奈尔原著改编的《死刑》。在1978年《秋天的德国》中,他“技艺更加精湛”。1978年《锡鼓》影片通过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孩子的故事对德国历史及现实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这部史诗般的巨幅画卷于1979年同《现代启示录》并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阂大奖,1980年又赢得美国奥斯卡最佳外国影片奖。
他的80年代仍然是丰厚的;《伪造》(1981年)、《斯万的爱情》(1983年)、《一个保姆的故事》(1989年)等等。施隆多夫擅长导演艺术片,是一个“在所有导演中最具现代电影语言表现手段的人”,也是一个注意市场和同观众交流的人。施隆多夫注重电影剧作,有浓厚的文学功底。他的代表作品《锡鼓》等,对处于社会重压下的人物变态心理的描写以及他对文学作品的倚重使他同法国“左岸派”电影人士及作品十分接近。然而,他对电影基本技法的注重、对观众的顾及、与电影明星的多次合作,又使他同这些导演以及新德国电影的其他人明显不同。目前,他主要在美国拍片,而这些“超级制作削弱了他的艺术才华”。
赖纳·威尔斯·法斯宾德
新德国电影多产的天才法斯宾德是多面手,他曾做过记者、戏剧编剧、戏剧导演。70年代他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从舞台转向电影,在银幕上塑造了一系列的栖棚如生的人物形象。1969年一1976年,他总共导演了29部长故事片和一部5集电影系列片。
1969年,在柏林电影节轰动的《爱比死更冷酷》“表现了毫无用处的可怜人”,影片中的移动摄影不同反响,那是他的第一部作品。1970年《谨防神圣的妓女》把戏剧排演的喜怒哀乐搬上银幕。
1971年,法斯宾德在《四季商人》里讲述了一个无法满足母亲要求的菜商在饮酒后死亡的故事。影片仅用了l1个拍摄工作日,充满风格化与舞台艺术痕迹,法斯宾德的创作风格达到高峰,在他的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了关于同性恋的主题。1972年,‘法斯宾德仅用了10天拍摄完成了《佩特拉·冯·康德的辛酸泪》。 1973年,他导演《恶梦吞噬灵魂》片中60岁的老妇嫁给了一个年轻的摩洛哥外籍工人,当她能够战胜社会的种族偏见时,却无法克服他们面对的种族差异。 1975年的影片《自由的强权》又一次显示了法斯宾德偏爱的主题,一个同性恋青年被人利用后又被抛弃,惨死街头。1977年导演的《中国轮盘赌》、 1978年推出反法西斯题材的《玛丽亚·布朗恩的婚姻》、1978年与施隆多夫联合导演的《秋天的德国》、1980年,另一部反法西斯主题的影片《莉莉· 马莲》问世。1981年4月法斯宾德在“世界报”采访他时说:“如生命允许,我希望拍摄12部反映德国各个不同时期的影片;第一个描写第三帝国的主题是《莉莉,马莲》。但不是最后一个……,我在寻找自己在祖国历史中的位置,我为什么是个德国人?”法斯宾德的声明体现了新德国电影艺术家的觉醒和责任。 1982年,他在导演了《薇洛尼卡·弗斯的欲望》和高度风格化的影片《水手克莱尔》后离世,年仅36岁。
法斯宾德绝大部分影片的电影语言无大新意,采用的是他崇拜的美国“好莱坞”电影模式,是一种传统情节剧。其中最大特点是他对艺术的真诚和对社会的直言批判,他敢于把德意志沉重的罪孽意识摆上银幕,他也撕下自己的外衣,把种种非常态欲望和阴暗心理逐一解剖。法斯宾德的美学追求和创作倾向与法国新浪潮时期的 “电影手派册”十分接近,他的影片中那种“乌托邦思想”和“悲观绝望’’也同手册派一样消极。他的影片有时出现‘‘简单化”的倾向,他的社会分析有时也难免“主观”、浮浅”。然而,在新德国电影艺术家中,他的真诚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
威姆,文德斯
这位曾攻读医气和哲学的大学生在投考巴黎高等电影学院时失败,他在巴黎电影资料馆通过观摩大量影片自学成才。
1971年文德斯导演的第一部长片《城市里的夏天》,这是“一个犯罪故事的历史”,影片中的囚犯因惧怕往昔而逃跑。他还拍摄了非情节化、不求表意的《守门员罚球时的焦虑》;这一风格同样反映在1974年的作品、爱丽丝漫游城市》中。1976年执导《时间的进程》,1977年美国演员德尼·霍普在他气氛神奇的影片《美国朋友》中担任主演。1980年,他把美国导演尼古拉·雷依的传记故事搬上银幕,影片记叙了在无尽的公路旅行中电影机械师与他的朋友卡米茨的友谊与烦恼,这是一部典型欧式风格的公路片。1984年,摘职戛纳电影节的金棕阎的另一部欧式风格的公路片《德克萨斯州的巴黎》标志着文德斯“美国化倾向的高峰”,他表现了人的孤独、人与人之间的隔漠。1985年他拍摄了一部关于他的偶像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纪录片《东京之行》。1987年,《柏林上空》这部充满超现实主义气氛的作品问世。迁移、旅行是文德斯影片的惯常主题,他的电影语言修词中基本排除蒙太奇,形成对运动和场景不加剪辑的“坦率、冷静”的风格。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衰落:
同新浪潮电影—样,新一代的德国电影人反对电影商业化,主张“作者电影”和“艺术电影”,新德国电影在美学追求和制作方式上有很多与新浪潮相似之处,几百名导演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拍摄了近干部影片,形成持续不断的创作高潮和声势浩大、历时长久的电影运动。美国新好莱坞电影运动导演科波拉对旺盛时期德国电影作过安如下的评价:“过去的10年属于新德国电影,西德是现在唯一有所作为的电影国家”。
然而,70年代中、后期,经济危机已经表明德国电影有衰落,电影市场出现了萧条,德国影片在国内的放映收入几乎无法抵偿制版成本。据统计:其收入仅占全部影片收入的10%,1977年占4%。新电影对资助团体的依赖,使电影艺术受制于这些团体和电视台编辑部,同时也受制于主管这些部门的政治态度。“德国青年电影董事会”由于提供资金过少丧失了影响,已于1976年解散。
1977年,法斯宾德还曾发表了将来只在国外拍片的声明轰动一时,引起人们议论纷纷。一些评论家认为“虽然电影导演们对运转不灵的团体和对缺乏评论界的支持表示不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否在别的欧洲国家或欧洲以外的国家拍摄电影的条件就比联邦德国优越却是使人怀疑的”。法斯宾德于80年代初业已故世,其他三大导演已到国外拍片。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主将在国外创作上的滑坡现象,证明了评论家的担忧。90年代的德国电影市场完全被好莱坞占领,有着先锋运动表现主义、德国室内剧、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民族电影也已日渐消亡。
Ⅳ 一部老电影,讲的是一个孩子,有一个鼓,他许下愿望使自己长不大
《铁皮鼓》 奥斯卡(大卫•本奈特 David Bennent 饰)的家庭有些荒诞。他的母亲和自己的表弟相恋,由于近亲不能结婚,所以被迫嫁给了一位商人。奥斯卡是谁的孩子只有他母亲知道。在他三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了他一面铁皮鼓。奥斯卡十分喜欢,整体挂在脖子上敲。 一天,奥斯卡躲到桌子底下玩的时候发现了母亲与舅舅的秘密,他认为成人世界充满了欺骗,于是决定不再长大。当奥斯卡从楼上跳下时,奇迹发生了,他从此不再长高,身高永远只有三岁的水平! 奥斯卡还意外获得了一种神秘的能力――高分贝的尖叫。当看到母亲与舅舅幽会时,他会爬上钟楼,用尖叫震碎所有玻璃;当老师责骂他时,他的尖叫震坏了老师的眼珠。奥斯卡维持着三岁的身高水平慢慢长大
Ⅵ 叛逆期孩子必看的电影有哪些
1、《阿甘正传》
阿甘于二战结束后不久出生在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一个闭塞的小镇,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妈妈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性,她常常鼓励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强不息。
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并且认识了一生的朋友和至爱珍妮,在珍妮和妈妈的爱护下,阿甘凭着上帝赐予的“飞毛腿”开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
推荐理由: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但是需要足够的毅力和坚持!很适合缺乏自信、缺乏对英语学科兴趣对自身潜能认识不足的青少年观看。
适合年龄:初、高中学生
Ⅶ 适合10岁孩子看的电影推荐
链接:
冰河世纪、马达加斯加、红花坂上的海、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魔女宅急便、岁月的童话
红猪、放牛班的春天。
Ⅷ 适合小孩看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都有哪些
适合小孩看的电影:(如果要适合小孩子看,就要具有童真或者一定的教育意义,这样的电影才是适合小孩子看的电影。)
1、《千与千寻》
《飞屋环游记》是由彼特·道格特执导,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第十部动画电影、首部3D电影。影片在2009年5月29日于美国正式上映。讲述了一个老人曾经与老伴约定去一座坐落在遥远南美洲的瀑布旅行,却因为生活奔波一直未能成行,直到政府要强拆自己的老屋时才决定带着屋子一起飞向瀑布,路上与结识的小胖子罗素一起冒险的经历。本片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
6、《叫我第一名》
《叫我第一名》是由彼得·沃纳执导,Thomas Rickman等编剧,吉米·沃尔克,特里特·威廉斯,多米尼克·斯科特·凯伊, 莎拉·德鲁等主演的励志传记轻喜剧。影片于2008年12月7日在美国上映。该片改编自布莱德·科恩与丽莎·维索基合著的同名书籍。叙述了患有妥瑞氏症的布莱德克服病症并且努力达到成为老师的梦想的故事。布莱德为了找到一个愿意接受自己的学校,布莱德不抛弃梦想,不放弃信念,默默努力着。最后,经过了大约25所学校的面试后,有一所学校肯招聘他,所以他终于成为了一位二年级导师。
Ⅸ 适合厌学孩子看的电影有哪些
适合厌学孩子看的电影有《青春派》《全城高考》《垫底辣妹》《当幸福来敲门》《阿甘正传》。
1、《青春派》是由刘杰执导,董子健、秦海璐、安悦溪等主演的校园青春喜剧片。影片讲述了男主角居然因失恋导致高考失利,作为“高四生”回校园复读,重新体会了高考、爱情、友情混杂的青春的故事。该片于2013年8月2日在中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