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无声》解析是什么
电影《无声》解析:
影片在开始部分融入了喜剧片元素,消解了犯罪片严肃的氛围。这主要体现在主角身份反转的设定上。电影一开始,由刘在明饰演的昌福与刘亚仁饰演的泰仁在卖鸡蛋,观众误以为二人是鸡蛋售卖者;其后,极具喜感的穿衣、吊绳与铺地场景,让人联想两人可能是动物屠宰者。
当被悬吊的受害者出现时,会怀疑二人是犯罪者;但黑道室长一伙出现并掩埋尸体场景出现后,观众才终于确认角色的真实身份。在短时间内,人物身份多次反转与错认,形成良好的喜剧效果。
自被绑架的11岁女孩楚熙进入泰仁的生活后,影片便朝向观众熟悉的韩式温情片发展。导演用较多的镜头展示了泰仁、泰仁妹妹与楚熙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二人情感关系的变化。整理房间、等待哥哥(泰仁)一起吃饭、洗衣、让泰仁陪同去卫生间、照相等极为细节化的生活场景,是典型的温情片叙事元素。
后段部分融入了黑色电影元素,使犯罪片明确的结局变得晦涩。黑色电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多以表现世界的荒诞、悲观命运与绝望的人性为主题。室长杀人与被杀的命运突然转变、昌福一贯的自信与手拿救赎金时慌乱的对比与突然死亡,凸显了生命的无常与人生的荒诞;泰仁与楚熙情感关系的错认,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
《无声》剧情简介
泰仁(刘亚仁饰)和昶福(刘在明饰)以帮犯罪组织处理尸体谋生。一天,老主顾勇石找到二人,委托他们照看被诱拐的11岁孩子裴初喜。
第二天,就在泰仁和昶福准备将初喜送还给勇石时,出现在二人面前要处理的尸体竟然是勇石,二人被迫卷入了一场未曾预料到的事件中。
2. 首周就以44.6%市场占有率成票房冠军,韩国电影《无声》到底讲了什么
韩国电影《无声》由洪义正编剧并导演, 刘亚仁、刘在明、文胜雅、林姜成、李海云、俞成柱、金子英等演员共同出演,是一部惊悚、犯罪类型影片。曾获得第41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影片、 最佳男主角、最佳新人导演三项大奖提名。
是今年看过最独特又新颖的韩影,喜能够看到刘亚仁如此不同的一面,即使是胖胖的身躯,身上的孩子气却流露着迷离又易碎,结尾泰仁穿着他憧憬的西装体面地送初熙回到了她生活的地方,初熙不再伪装善意毫无留恋地甩开手走掉,最后泰仁颤抖着肉乎乎的肚子趔趔趄趄地奔跑,伤心地脱掉曾憧憬的外套不愿让自己被划进坏人的界限,显现出来的是如此悲伤。结局太妙了,意犹未尽,更亮眼的是饰初熙的童演文胜雅,纯粹无畏又聪明,演技一点也不输主角。
3. 刘亚仁电影无声讲的什么
《无声》是由洪义正执导和编剧,刘亚仁、刘在明等主演的犯罪惊悚片。
该片讲述了两名专门负责处理尸体的犯罪组织底层成员突然被下令照顾一个被诱拐的孩子而发生的故事
4. 求大神介绍一下默片(即无声电影)的历史。还有为什么默片至今仍具有持久魅力
一、默片兴起:
无声电影(或称默片),就是没有任何配音、配乐或与画面协调的声音的电影。默片技术发明于1860年左近,但在1880至1900年期间,当单卷电影的制作已经变得容易时,默片仍然算是新奇的东西。
把电影影像与声音配合的想法,几乎是与电影本身俱生的;但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在1920年代末以前,大部份电影都是默片。可是默片的影像等同共通的语言;默片年代,亦被称为“银幕年代”。
二、默片大师:
巴斯特·基顿创作出来的喜剧电影其实更符合银幕美学,他完全靠动作挑动观众神经,不愿以凄婉的故事博得同情;他在银幕上做观察者,引领观众的目光,观察、等待、思索,在动作中抓住身边一切可利用的东西,抗击对手,脱离险境。而他永远平静,无表情的脸,好似一张空白的银幕,观众可以根据主角的境遇,将自己的希望与害怕敷上去。这个小人物不断向我们宣示着最简单,也最有力量的道理:不论自己被如何巨大的困境围拢,人们总应找准方向,看过去,抓住跳跃的时机,将自己投向风暴中心,靠智慧勇猛地穿越过去,最终迎接风平浪静的胜利时刻。
代表作:《将军号》
三、默片的衰落
起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当时正值有声电影兴起,无声电影开始衰落。进入30年代,有声电影黄金时代渐入佳境,并于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达到最顶峰,从此,无声电影只存在于人们的怀旧中。
四、恒久的魅力
卓别林的无声电影虽然没有对白,但是演员的肢体表演辅助每个情节发展时特有的一些字幕,形成流畅简洁的无声语言,一看就懂。他的影片的另一种重要的语言就是音乐,卓别林为自己的很多影片编制各种风格的音乐,音乐往往贯穿影片始终。而且,曲调、节奏、色彩与画面反映的环境和情节、人物心理完美配合。卓别林的早期配乐节奏明快、逗趣,看似漫不经心的情节主题下却搭建着复杂的结构。在他的早期电影中,可以看出他对于电影表现手法的不断摸索。卓别林很早就注意到音乐在电影中的表现,并利用音乐来描绘场景,并进行时空的过渡。例如在影片《狗的生活》中,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而且每个情节高潮的连接都产生了内在的关联性,片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有音乐的伴奏,不论是从两名抢劫犯手中夺回钱包,还是众人哄抢扭打成一团,甚至警察加入到混战之中时的搞笑神态,以及流浪汉和歌女埃德娜、流浪狗“斯凯普”幸福生活在一起的轻快节奏,那种跳跃的音符穿插人物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都在风格迥异的同时衔接流畅的音乐旋律,串联在一起,整体上一气呵成。
在卓别林的每一部经典影片中,都会有一个主题旋律,要么诙谐,要么欢畅,要么舒缓到悲伤或者是激情到悲壮,每一个场景每一段音乐每一个音符都如同钉子,把电影的主题紧紧地连接在一起。那些主题旋律常常在影片一开始就出现并贯穿始终,或结合许多散落在影片其他地方的不同音乐段落,或改变配器,生动表现出画面中的人物肢体语言和情绪变化。如《发薪日》中的主题曲由两组管乐轮奏,在逐渐变调上升的行进中汇聚到一起,呈现出工地里忙碌的节奏。忽然,曲风在飘忽委婉的弦乐中发生改变,手执鲜花扭捏躲闪的夏尔洛登场了——这是一个卑微但富有生气的建筑工人。旋律继而在工头由困惑不解变为严厉呼喝的神情中回到主题,为人们展现出夏尔洛和工人们如杂技般紧凑而有序的工作场景。漂亮女人的出现,使得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开始交替更迭,并通过建筑工地中的道具,描绘了一段令人惊奇而又忍俊不禁的午餐休息时光。
声明:以上资料大多来源于网络搜索
5. 弁士是什么意思
1. 有口才的人培段,能说善辩的人,雄辩家。
2. 讲演者。
3. 无声电差中伍影的虚或解说员
6. 无声电视是哪个年代的事啊 麻烦知道的人告诉我``谢谢!
无声电影
出自Cinepedia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无声电影,亦称“默片”,是对有声电影发明之前所有电影的统称。电影诞生之后,由于电影声音技术的局限,早期电影是有影像而无对白和声效的电影。为了解决这一局限,无声电影多采用单画面的字幕来表现重要对白和音效,故也称“默片”。有些院线在电影放映时,会在现场由音乐家根据剧情发展进行即兴伴奏。到了1920年代末,随着有声电影技术的发明,《唐磺》(1926)、《爵士歌王》等影片开始在部分地采用有声技术,使当时的观众非常震撼,无声影片注定要被有声电影淘汰。
目录 [隐藏]
1 历史
2 间幕
3 现场音乐与声音
4 演出技巧
5 播放速度
[编辑] 历史
因为默片没有与影像同步的声音或说话,所以会加入所谓的“间幕”,以文字表示向戏院观众展示主要对话,甚至对电影内容的评价,或后来发展的暗示。所以间幕的写手就成为了默片时代的电影界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专业,很多时候都与剧本写手的职位分开。间幕(那时候通常称为字幕)自身很多时候都成为了一种视觉上的元素,有著对电影本身或电影里的行为的一种阐释或简介;甚至可以提高戏院内的气氛。
按照当时的说法,第一部“百分之百”有声电影是1929年上映的《纽约之光》(Bryan Foy导演)。此后,随着有声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影像、声音结合技术的发展,电影彻底走上有声电影的道路。
无声电影时期,诞生了一大批电影艺术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勒内·克莱尔、茂瑙等,他们在电影创作实践中已经积累和完善了一套成熟的影像蒙太奇艺术。有声电影诞生初期,这些默片艺术大师对有声电影的出现产生过强烈的贬斥和抵触情绪。的确,早期有声电影在技术和艺术上的幼稚,曾对默片蒙太奇艺术的精妙产生过不良作用,但随着它在技术和艺术上不断发展、成熟,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成为电影发展的方向,许多默片大师也开始尝试有声电影的创作。
[编辑] 间幕
播放默片几乎时时都需要现场的音乐,1895年12月28日,在卢米埃尔电影于巴黎的首映中,有了第一位现场钢琴师。一开始,人们一直认为音乐不可或缺,对气氛或培养观众情绪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小镇或住宅区的戏院都有琴师。在1910年代开始,很多大城市开始有管乐师,或整队管弦乐团。大量的戏剧管乐和调音器,都能够有效刺激观众的情绪。
给默片的乐谱多是即兴创作的。可是当播放正片变得非常普遍时,由琴师、管弦乐师、指挥和戏院本身演奏的默片音乐,便汇集起来。1915年,格里菲斯的划时代大制作《一个国家的诞生》内,几乎所有的乐曲都是由J.C.比尔撰写的;由那时候开始,原创、专为该电影而写的乐谱就愈来愈普遍了。
在默片的高峰时期,电影制作是雇佣最多乐师的行业(最少在美国如是)。而有声电影的出现,加上当时正值大衰退时期,他们的生计旦老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
很多国家的电影业界都尝试用其他方法把声音带入电影。在 巴西,早期的电影配有清唱表演、小型歌剧,或有歌手在后台配合唇形唱歌。在 日本,电影除了有现场音效,还有辩士(弁士),为电影作出现场的配音和评论。弁士成为了日本电影的重要元素,他们也为外国电影(大部份是美国电影)提供翻译。他们的受欢迎,是其中一个默片在1930年代仍在日本大行其道的原因。像卡尔戴维斯这一类的作曲家,就是专门为默片制作管弦配乐的。
[编辑] 现场音乐与声音
默片非常依赖大量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好让观众知道和了解角色的内心思想。现今大部份的观众,或许会认为默片中对身体语言的倚重是肤浅和装模作样。正因如此,现在默片中的喜剧通常比戏剧受欢迎,因为过态的演出在喜剧中比较自然。可是,有些默片是演得颇为含蓄的,这取决于导演的取向和演员的演技。默片中的过态演出通常都是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培养袭歼出来的习惯,很多知道新媒体的取向的导演都不鼓励这种演法。
[编辑] 演出技巧
直至1925年,大部份默片的播放速度都比有声电影缓慢,因应年份和影院的不同,每秒约有16至23格,而非24格。除非很小心地把他们的原本速度播出来,他们的动作可能变得不正常地快或奇怪,致令很多现今的观众都觉得默片的可观程度甚低。同时,有些画面在拍摄的时候特意用上了低速摄影,好使动作加快,这种技模禅升术在较低俗的闹剧中尤其普遍。很多时候,整套电影的每秒格数都不一样,而且都是人手拍摄,在同一出电影内很可能有多种速度。这种问题令许多学者和影迷相当烦恼,尤其是今日许多“数码重组”的DVD推出,默片的播放就更麻烦。2002年版弗里兹·朗《大都会》数码重组版,就引来很多的争议。
播片员很多时候都把默片放得比它们的拍摄速度稍快一点。很多电影都以一秒18格或更高的速度播放,有些更快得像有声电影一般(一秒24格)。就算拍摄速度是一秒16格(常称"无声速度"),把35毫米的硝酸底片电影以这样的慢速播放,就会有相当大的机会引起火警。播片员通常会接到片商的速度指示,例如某几卷或镜头的播放速度,以配合音乐总监的配乐。有时电影院更会因应电影的受欢迎程度或每时的时段调整速度,好获得最大的利润。
[编辑] 播放速度
在有声电影出现以前,曾经有过数以千计的默片,但历史学家估计当中的八、九成已经永远遗失。在二十世纪早期的电影通常使用非常容易起火的硝酸底片拍摄,这种底片需要小心的保存,好使它们能够避免损坏。很多时候,当片子已经上过画,很多人都会认为它们已经毫无商业价值,就会草草收存,甚至完全不存。数十年后这些底片已经被压碎成为灰尘。有些会循环再用,但大部份都在戏院火警或腾出空间时销毁了。所以,默片的保存一直是历史学家的优先处理事项。
7. 台湾电影《无声》聋哑学校里的罪与恶。受害者慢慢也变成了施害者
电影简介:失聪少年张诚准备转到启聪学校就读。聋人的世界,却不比听人的世界宁静。当他发现校车最后一排的「 游戏 」,融入新生活的欣喜之情,瞬间成为恐惧。眼见心仪的女孩贝贝在 游戏 中遍体鳞伤、学长小光气势狂妄不可质疑,一群同学们又天真无害,张诚忖度着是否该揭开 游戏 的残忍真相,或加入 游戏 的行列?当加害者与受害者的界线越趋模糊,盘根错节的苦痛、无可倾诉的怨怼,种种困惑与不安在无声的校园蔓延。新锐导演柯贞年的首部长片大胆将真实事件搬上银幕,在直面残酷的同时,不失温柔的眼光。犀利刻画人物之间复杂与纠结的 情感 ,呈现声嘶力竭却仍仿若无声的残忍。贝贝一句「他们只是在玩」轻描淡写,却惊悚、沉痛,更是真实无比的哀叹。
看简介会以为是校园霸凌,看了之后才发现比霸凌更可怕。最残忍的是这部电影是根据现实事件改编,每一个有过相同遭遇的孩子某种程度上都是一个“无声”的个体:因为小、不懂、害怕等等原因而讲不出来。所以这部片子替他们发了声,让 社会 都注意到这类恶性事件、提高对青少年的身心保护。
原事件:2011年,被人本教育基金会揭发集体性侵及性骚扰案件。学校在短短8年内,发生164件师生集体性侵害与性骚扰事件,被害人多达92人,年纪最小者仅小学2年级,案发地点包括教室、宿舍、图书馆、老师家、同学家及校车。
当年发生这个事件的学校的相关职员,包括校长,教育部的人都没有受到处罚!!!仅仅只是降职这些无关痛痒的处罚。对比受到伤害的孩子真是可悲。
这部片子真的很好。除了题材之外,片子本身的摄影、剪辑、叙事也是很有质量的,几位演员的演技也很到位。特别是那些小演员们,这么小就要去揣摩和演绎如此复杂的人物心理,看得出从台前到幕后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很用心。
每个孩子都是受害者 ,元凶是权利,帮凶是那些向权力屈服的旁观者 看完电影 元凶 固然可恶至极 ,但是 旁观者的沉默 更加的让人感到 害怕 无助 无奈,在这电影也看到世界的不公平 但愿世上能多一份善良、少一份“悲剧”吧
看完整部电影才察觉,故事的叙事背景居然在夏天。电影结尾的蝉鸣听得我遍体生寒。心情无比的沉重。
8. 如何评价柯贞年导演的电影《无声》
《无声》这部电影的整个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悲伤、无能为力、痛苦无助的感觉,虽然在影片中好像所有的问题都已经有了一个看似公平的结果。但影片最后的神转折,最后那个小男孩的眼神以及行为给影片留下了很大的留白。生活还在继续,但是之前所遭受的苦难与悲伤却依然在黑暗中滋生。
影片中最触动人的是贝贝说的那句话,“你和他们一起欺负我就好啦”。为什么受害者不肯说出来,任由欺负,甚至还为施暴者袒护。依赖学校,怕自己一无是处,怕被孤立,怕被嘲笑,她甚至自己去做手术以防止怀孕。
从起初向教师告状的反抗到最后的任由欺负,是校长和老师的默声,是同学的无视,是家长害怕的声誉被毁。受害者不仅没有得到保护,反而还要遭受被强暴名声的二次伤害。
(8)无声电影的弁士做什么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泰仁(刘亚仁饰)和昶福(刘在明饰)以帮犯罪组织处理尸体谋生。一天,老主顾勇石找到二人,委托他们照看被诱拐的11岁孩子裴初喜。第二天,就在泰仁和昶福准备将初喜送还给勇石时,出现在二人面前要处理的尸体竟然是勇石,二人被迫卷入了一场未曾预料到的事件中 。
《无声》是由洪义正执导和编剧,刘亚仁、刘在明等主演的犯罪惊悚片。该片讲述了两名专门负责处理尸体的犯罪组织底层成员突然被下令照顾一个被诱拐的孩子而发生的故事。
该片于2020年10月15日在韩国上映 。
刘亚仁凭借该片获得第41届韩国青龙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
9. 关于无声电影的知识
1927年,美国著名的华纳制片公司推出了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片,给世界电影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这之前,电影(1895年12月28日为世界电影发明日)全是无声电影,电影史上称这个时期为“默片时代”。
无声电影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喜剧片、西部片和历史片3个方面。喜剧片的佳作首推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1921)、《淘金记》(1925)和《马戏团》(1928),基登的《航海者》(1924)和《将军》(1926),H.劳埃德的《大学新生》(1925);西部片主要有《篷车》(1923)、《铁骑》(1924)和《小马快邮》(1925)等;历史片有C.B.地密尔的《十诫》(1923)和《万悔卖王之王》(1927),格里菲斯的《暴风雨中的孤儿们》(1922),R.英格兰姆的《启示录四骑士》(1921)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少欧洲导演陆续来到好莱坞,他们和美国导演一道,拍摄出无声电影的最后一批重要影片,如F.鲍沙其的《七重天》(1927)、C.勃朗的《肉与魔》(1927)、H.金的《史泰拉恨史》(1925)和K.维多的《大检阅》(1925)等。R.J.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则为纪录电影奠定了基础。
而中国电影默片的黄金时代如果从1913年的《难兄难弟》开始算起,到1934年的《神女》、《上海24小时》等为止,几乎延续了整整20余年。
但是,应该说,电影从来都不是无声的。因为在声音进入电影之前,人们借助乐师给电影配乐;在日本,甚至有专门的说唱演员,当影片放映时,他们以说唱形式讲解影片的内容。所配乐曲一般是由乐师根据银幕展示的剧情即兴演奏;但有些影片,例如1908年的法国影片《吉斯公爵被刺》,则由著名的作曲家圣-桑专晌前键门为它作曲。放映时,乐师根据作曲家提供的总谱演奏。不用说,演奏宴巧的规模视条件而定:大多数是由一位乐师独奏(钢琴或小提琴),有时由几位乐师合奏,偶尔则出动交响乐队。
到3O年代,声音已成为电影艺术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默片时代已经出现的类型片,由于声音的出现而更趋成熟,更多样化;至于音乐喜剧片、警匪片,如果没有声音就无法出现和发展。声音也为电影表现提供了更具写实效果的条件。
10. 无声电影的现场音乐
播放默片几乎时时都需要现场的音乐,1895年12月28日,在卢米埃尔电影于巴黎的首映中,有了第一位现场钢琴师。一开始,人们一直认为音乐不可或缺,对气氛或培养观众情绪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小镇或住宅区的戏院都有琴师。在1910年代开始,很多大城市开始有管乐师,或整队管弦乐团。大量的戏剧管乐和调音器,都能够有效刺激观众的情绪。
给默片的乐谱多是即兴创作的。可是当播放正片变得非常普遍时,由琴师﹑管弦乐师﹑指挥和戏院本身演奏的默片音乐,便汇集起来。1915年,格里菲斯的划时代大制作《一个国家的诞生》时,几乎所有的乐曲都是由J.C.比尔撰写的;由那时候开始,原创﹑专为该电影而写的乐谱就愈来愈普遍了。
在默片的高峰时期,电影制作是雇佣最多乐师的行业(至少在美国如此)。而有声电影的出现,加上当时正值大衰退时期,他们的生计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
很多国家的电影业界都尝试用其他方法把声音带入电影。在巴西,早期的电影配有清唱表演﹑小型歌剧,或有歌手在后台配合唇形唱歌。在日本,电影除了有现场音效,还有辩士(弁士),为电影作出现场的配音和评论。弁士成为了日本电影的重要元素,他们也为外国电影(大部份是美国电影)提供翻译。他们的受欢迎,是其中一个默片在1930年代仍在日本大行其道的原因。像卡尔戴维斯这一类的作曲家,就是专门为默片制作管弦配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