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华谊电影小镇怎么样
华谊电影小镇把文化亮点串联成风景线,让产业与文化水乳交融,让历史与未来血脉相承。小镇高度融合了“意大利风情”与“老长沙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视觉和中西文化体验。此外,通过引进“电影”主题元素,确保项目定位的唯一性,综合打造集“影视拍摄、建筑旅游、电影旅游、科技旅游、文化旅游、非遗文化传承、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的电影场景休闲度假体验地。
❷ 沉浸体验真实还原电影拍摄场景,郑州建业华谊电影小镇你想去吗
沉浸式体验类型的视频是比较火热的,如今郑州出现了一个可以让游客沉浸体验真实还原电影拍摄场景的小镇,这个小镇就是建业华谊电影小镇,想必所有的人都是想去的。小镇的营业时间是从早上的9:30到夜晚的7:30,门票也不是特别的贵,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百年前老郑州的建筑以及人们的悠闲生活,感兴趣的人一定要去看一看,是不会让你后悔的。
整个电影小镇有着69个景点,你可以穿一个复古样式的旗袍,然后让姐妹给你拍照,无疑是一项很不错的体验。
❸ 最近新闻上报的那个北京电影小镇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去了那么多大咖,感觉很厉害。
北京电影小镇是一个项目,好像还没建成,主要做电影的制作和其他相关配套的,应该是一个电影制作的集合区吧。地址在朝阳区,周边也有挺多的相关电影公司。
❹ 郑州电影小镇好玩吗
好玩。
作为郑州的一条特色商业街,繁华街,在郑州电影小镇上演的《德化街传说》可以穿越百年,进入德化,1938年,在旧郑州热闹热闹的德化街掀起一股黑潮,穿越时空,以亲身体验者的视角,沉浸式表演,见证“一个德化街,一个郑州的历史”。
《中原刀客》现场,可以看到军火专列遭袭,现场火光冲天,发生在1920年郑县车站,战场上有许多军阀。
景区特色
仅仅只是这些游览内容的话,游客也许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转个遍。其实主办方还在景区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实景演出活动。场面较大的演出活动有《中原刀客》和《战太极》。除此之外还有小规模的演出活动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这些演出活动参与表演的人员较多,场面壮观,情节紧凑,结合了烟火等声光效果,大大丰富了游客们的游览体验,一下子点燃了游客的热情。大家纷纷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发出一阵阵的喝彩和掌声。
除了看演出,最具参与性的当属角色扮演类了。租一身民国服饰,到电影大街上徜徉一番,更有滋味。身着汉服的俊男和旗袍加身的美女顾盼流转,令人目不暇接。租一套衣服只需50元,且不限时长。可以尽情留下倩影。
❺ 锡兰《小镇》 电影带来的世界8 2022-06-06
锡兰 《 小镇 》 电影带来的世界 8
这是一部土耳其导演锡兰在1998年拍摄的独立电影,是这位后来享誉世界的大导演的长片处女作。这一年,中国导演贾樟柯的长片处女作《小武》问世。早一年,即1997年,伊朗大师阿巴斯的巅峰之作《樱桃的滋味》问世。在独立电影的历史上,这应该是个巧合。
(一)《小镇》梗概
有人把此片翻译成《小城岁月》。在中国,感觉上小城与小镇还是有区别的,再小的县城也算城,再大的乡镇却只能是镇。直观上看,《小城岁月》比《小镇》文艺许多,但看过电影却觉得《小镇》更接近锡兰的本意。小城就是小城市了,而小镇却更靠近农村。影片中,树林与田野的交映,晨曦与暮霭的变幻,加上稀疏散落的房屋,实在构不成一个小城,更像村落。
影片中的田园牧歌情调,农村屋舍风格,无不体现出浓浓的乡土气息。结合锡兰的自述,说小镇更为贴切。
这部电影以两个孩子的视角,跟着季节更替,分四个段落叙述了一个土耳其小镇中的家庭故事。
故事的第一段是,一户人家中,11岁的女儿正在上小学,她还不习惯面对无情的社会现实以及生活给她的残忍伤害,但她必须学会适应。
教室里,迟到的小男孩脱下在雪地弄湿的袜子,挂到炉子上烘干。落下的水滴掉在烫热的铁板上,化为水蒸汽嗤嗤作响。小女孩由于午餐便当有异味,自尊心被刺伤,暗自落泪。她注意到黑板和老师以外的一切,比如那片飞在教室里头的鸭绒毛。个人的主观体验被慢慢放大,形成一种迷幻的、带有童年记忆的游离效果。老师让不同的学生朗读课文,小孩子们都很认真听话。不过是那种逐字照念,有气无力的样子。中年男老师不时驻足窗前,隔着玻璃,看着对面山坡上的积雪。镜头变焦,一下子就清扫了之前伊朗儿童电影的残旧错觉。比起伊朗人,锡兰还是有着个人专属的美学体系。出色的导演对于真实距离和窗框构图都着独特的表现力,称得上所见略同。隔着玻璃窗户的几组镜头,在《远方》和《适合分手的季节》等片里都有出色表现。
第二段发生在春天,女孩和小他四岁的弟弟相伴前往玉米地,他们的家人正在那里等着他们。穿越玉米地时,他们似乎体悟到了自然与旷野的神秘。
这时有了林中的风,一阵阵的风吹起,跑到姐弟俩人身边。他们忙着摘枝头李子,穿过树枝的阳光在地上投下了色块分明的阴影,明暗来回游走变化。时间流动迟缓,不为周围人察觉。整段的场面调度和视听语言都十分出色,游乐场里的叫喊声,音乐的高低变化,时有时无,像极转晕了头的人们,又是一旁人物百无聊赖的真实体验。空镜和特写镜头在这一段被多次运用,苍蝇侵犯着驴子的眼睛;一番争论后,火光下爷爷额头的皱纹、眼睛、耳部,父亲和堂叔因为据理争执表现出的不同神情,不耐烦或小沉默。
第三段中这对姐弟目睹了更多成人世界的复杂与黑暗。到了林间,一家人围坐在野外生起的篝火边上,夜幕下火光摇曳,简直有些难以想象的美好。篝火,夜晚的风,大人们的话,到后来的咳嗽,狗叫,放诸于我,找到一个契机圆了心中所往。孩子们把时间用在了长大后记不起来的顽皮事上,也会一直记得曾经捉弄过的疯子,出于人类本性里的欺凌弱小,他们捉弄的小动物,有时候也变成童年的梦魇。
影片在这一大段插入两段非现实的画面,一是小男孩在爷爷的一战故事里入睡,不管伊拉克和印度在何方。讲故事的声音再一次高低变化起伏,小男孩做了个噩梦,梦见母亲从窗台摔下。堂叔用牢骚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对其他人的讲话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他发表异见,讲起自己一人去当兵:路边松树的味道,眼前的黄土路,变得真实起来。
最后一段发生在家里,梦境与现实在这里平静地交错。借助爷爷等人口中的讲述,现下的时间被拉长,进入穿越几十年光阴的另外一个空间。讲述的时间超越了影片的时间,这部分的片长占用也是最长,也是锡兰小时候的独特记忆。锡兰的魅力在于不掩饰对小镇的认同与归属,里面包含着父亲带来的宝贵记忆财富,他所持有的不仅是一种尊敬加关爱。小镇给他成长带来的欢乐太多,它的变化与消逝,看在一个经历者的眼里,只会驱使他记得更深。这是怀旧情结的积累爆发,也是感性主义的培育。虽然没有外力的介入,锡兰成长后离开小镇。但小镇生活的美好却伴随着男孩的长大,在不可逆中的时间流动中催促着他去重拾,加以再现。
一条到处觅食的狗,一名路边静坐的老汉,寥寥几个画面,这就是锡兰记忆中的小镇和故乡。换作许多人,这样的情景人物也是亲近的,它们出现在每个人的记忆中又略有不同,有斑点的狗,抽烟、瞌睡乃至发愣的老汉。他们注定应该出现在成长过程中属于他们的合适位置上。你费尽心思去寻找记忆中不应忘记和错失的记忆,却不知这狗和老汉其实已是完整的解释。
( 二)导演锡兰
努里·比格·锡兰(Nuri Bilge Ceylan),1959年1月26日出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之后在土耳其恰纳卡莱省的耶尼杰长大。从伊斯坦布尔海峡大学(osphorus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毕业后,他花费了两年时间在米马尔希南(Mimar Sinan)艺术大学研习电影制作。而后锡兰经过了一个比较漫长和不太如意的的阶段,才开始拍摄电影。这在后面附录锡兰自述中有具体描述。
锡兰电影年表:
1995年,执导个人首部剧情短片《 茧 》,获得第4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提名。
1998年,执导剧情长片处女作《 小镇 》,获得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卡里加里电影奖、第1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青年电影银奖 。
2000年,执导《 五月碧云天 》,获得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提名。
2003年,执导《 远方 》,获得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
2006年,自导自演《 适合分手的季节 》,获得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2008年,执导《三只猴子》,该片获得第6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锡兰凭借此片获得第61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2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2009年,担任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
2011年,执导《 安纳托利亚往事 》,获得第59届 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并凭借此片获得第25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2014年,执导《 冬眠 》,获得第6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锡兰凭借此片获得第27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提名。
2018年,执导剧情片《 野梨树 》,该片入围了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第9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
2019年6月,锡兰出任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
( 三)锡兰电影
上列锡兰的电影中,《 小镇 》、《 五月碧云天 》和《 远方 》为其故乡三部曲,《小镇》的故事在《五月碧云天》和《远方》中得到了延续,这是一组以时间为线索、展现土耳其城市化状貌的三部曲。职业演员穆扎菲·奥德默在《五月碧云天》中饰演拍摄《小镇》的导演,他在《小镇》中扮演了片头被孩子玩弄的疯子。艾明·托普拉克饰演没考上大学、在工厂打工的年轻人是贯穿三部曲的一个线索。在《远方》中,他来到了伊斯坦布尔,寄居在穆扎菲·奥德默饰演的导演家中。我觉得其中《 五月碧云天 》最精彩。
而在锡兰所有的电影中,《 冬眠 》应为最佳,金棕榈奖不是浪得虚名。另外还比较喜欢《 安纳托利亚往事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锡兰电影,有点先入为主。
这里单说《小镇》,还是因为它是锡兰的第一部长片,类似于贾樟柯的《小武》。一个导演的起点电影往往是最重要的。
《小镇》取材自他父亲艾岷·锡兰的故事,并加入自己的童年回忆和家庭往事。电影中出现的两个孩子还原的是童年时期的努里·比格·锡兰和他的姐姐。艾岷·锡兰和妻子在电影中扮演了自己,锡兰则完成电影的掌镜工作。这是一部家庭作坊式电影,像锡兰所有的电影那样,由极简的团队(往往有亲友的加入)制作完成。
《小镇》中美轮美奂的黑白影像令人赞叹,这得力于锡兰本人的摄影功底。在从事职业导演之前,锡兰的身份是摄影师。因此毫不奇怪,《小镇》中的画面更多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静态摄影,而不是流动的影像。同时,特写的大量运用也暴露出锡兰没有接受正规电影教学的经历,极少有的叙事性段落则以生硬的蒙太奇完成。不过,锡兰找到了规避短板的办法,即放大影像的感染力,减少叙事。
如果说《小镇》焕发出某种诗意,其原因不只在于画面自身带有的诗情画意,同样也出自影像以诗的逻辑剪辑。据说,这来自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小镇》所参考的电影主要是《伊万的童年》和《镜子》,前者在孩子的世界和雪地场景中能明显感觉到,后者则是影片中的自然风景(雪、树、份……)及多处幻觉与梦境。可以说,《小镇》是锡兰作为塔可夫斯基忠实粉丝的致敬之作。
锡兰后来形成的风格,不少都能在《小镇》中找到影子。家庭生活是锡兰大多数电影刻画的主题,《小镇》已经具备。随着人物突然从近景中出现或消失,镜头的焦距发生急剧的变化,这类极富视觉冲击力、显示静态人物与动态环境之间张力的镜头将成为锡兰电影的标志性镜头,在《远方》和《三只猴子》中将得到登峰造极的发挥。
锡兰心目中的另一偶像一定是契柯夫。很多人都认为《冬眠》对于锡兰不啻一次自我突破,因为他放弃了擅长的影像造型能力,转而尝试开发电影的文学性。但频繁的对话在《小镇》已经出现,家人围着篝火各顾各的真挚与对话以某种类似于契诃夫的方式进行着。锡兰曾在《五月碧云天》中题词献给契诃夫,并且众所周知的是,《冬眠》就改编自契诃夫的小说。
附录1 :锡兰自述
2019年6月20日,锡兰担任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期间,参加了一个两个小时的对谈和互动活动。锡兰敞开心扉,讲述自己走上电影之路的曲折经历,鼓励年轻人从事艺术创作,并毫无保留地和大家分享拍摄电影的经验。
锡兰当年60岁,他的作品并不多。一共拍了《小镇》、《五月碧云天》、《远方》、《气候》、《三只猴子》、《小亚细亚往事》、《冬眠》、《野梨树》八部电影。其电影有着独特风格,观众很容易被他电影的深沉、忧郁和诗意打动。而原本学工程的锡兰,他的电影之路可以说十分曲折。
“在我小时候,电影的影响很大,通常看了一部电影,不管好坏,至少会讨论三天。我很喜欢电影,但大学学的是工程。大学第三年的时候我发现不适合做工程师,就开始做摄影。”
但大学毕业后,锡兰就陷入了迷茫期。
“虽然我得到了工程学位,但很困惑,不知道人生该做什么,接下来该怎么走。在那个年代的土耳其,大家觉得摄影不可以当饭吃的,只能是一个业余爱好。”
“我先去了伦敦求学,第一个工作是在餐厅做服务生,钱很少。我经常会去超市里偷书来看,偷小磁带来听古典音乐。但有一天我被抓住了,从那以后我就不偷了。因为当时的这种耻辱感,是非常严重的。”锡兰被抓了两次,有一次是偷牛奶,他被一个15岁的孩子一把抓住,然后推出了店外。“我走啊走,突然之间看到了一面大的镜子,我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脸,是和过去那么不同。那一次的经历,教会了我很多。”
“羞耻和耻辱感,是生活中的好老师。”锡兰说。
锡兰属于大器晚成,36岁才开始做第一部电影。
“在36岁之前的十年,我都是很迷茫的,是一种流浪的生活,完全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也没有目标,当时看电影也只是一种消遣时间的方式。我在伦敦时,经常一天看三部,从晚上六点一直看到半夜十二点,但也没决定要成为一个导演。”
而真正让他下决定做电影,是在服兵役的时候。
“我服了大概一年半的兵役,因为我不喜欢社交,孤独让我读了非常多的书,这些阅读的过程指引了我,把我引向了电影之路。我发现做摄影不够,需要一些媒介来更好地表达人类的深度和复杂性。我非常喜欢文学,但又不是很擅长文学,因此选择了当导演。”
锡兰坦言俄国文学巨匠契诃夫,对自己影响巨大。
“契诃夫教我怎样看待生活,怎样对待生活。基本上他的故事,我都读了,而且很多遍。他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对他而言,每一个人都有故事,而且与众不同。我的电影里面,都可以看到契诃夫的影子,都携带了一些他的特点,《冬眠》里两个小故事就来自于契诃夫的文学。”
在鼓励年轻电影人时,锡兰说:“如果你觉得害怕,这是很正常的,这其实会成为动力的源泉,所以害怕是一件好事。不要被害怕所打倒,继续向前走,即便很孤单。如果你感觉不到孤独,那你就不想做电影了,因为做电影就是打发孤独的一种方式。”
锡兰拍电影很慢,大部分时候,三年才完成一部电影。
“我不急,我不是多产的,不是那种在短时间里拍很多电影的导演。不是我去找灵感,而是灵感找到我。我拍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会影响我,改变我。我要等到这部电影先拍完,改变了我,然后,它会给我指明方向,让我拍另外一部电影。如果我第一部电影还没拍完,就开始写第二部电影,可能我就不那么喜欢我拍的第一部电影了。”
那灵感怎么来?
“灵感没有公式可言的,大部分是一种机遇,一种随意的机遇。写剧本就像一个蒙太奇一样,很多的点子汇聚成一体。开始的起点是最难的,因为你要决定做什么,一部电影要花三年拍,所以一定要是真的让你感到很兴奋又热情的,不然你就没有这些激情去开始了。”
作为一个已经蜚声海内外的世界级艺术片导演,锡兰会拍土耳其以外的故事吗?
“到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我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哪些细节,细节对于导演来说,就是我们表达的语言。比如,我看一个中国人,我不知道他是来自中国的哪一个地方。但如果是中国电影人,通过这个人的方言、穿着、动作,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来自哪里,这些细节都非常重要,我只了解土耳其的东西。”
锡兰鼓励年轻人从事艺术创作,认为这也是一种自我治愈。
“如果你要去坦白一些东西,艺术是一个很好的领地。在这里是非常安全的,你可以去坦白一切,而坦白也是一个治疗。这对于观众以及艺术者、创造者本身,都是一个治愈的过程,我很享受其中。”
附录2:贾樟柯谈锡兰
远在他乡的故乡——贾樟柯谈锡兰
1998年,我带着《小武》去参加柏林影展青年论坛。那年我已经二十八岁了,这是我第一次出席国际电影节,也是我的首次欧洲之行。
一个人从北京搭乘汉莎航空的航班出发,起飞后不久大多数乘客就都睡着了。机舱里异常安静,我却睁大眼睛不肯入眠,脑子里不时闪过法斯宾德或文德思镜头下的柏林,近十个小时的航程我是在冥想中度过的,一会儿柏林、一会儿北京、一会儿我的故乡汾阳。
多年之后我想,我之所以到现在还热爱所有的远行,一定跟故乡曾经的封闭有关。而所有远行,最终都能帮助自己理解故乡。的确,只有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
那时候两德统一还未满八年,人们习惯上还把目的地称为“西柏林”。可我偏偏对“东柏林”感兴趣,放下行李拿上一张酒店的地址卡,我便在暮色中坐一辆公共汽车出发了。
每到陌生之地,我都喜欢这样漫无目的地游荡,喜欢在偶然中遭遇一座城市,公共汽车从动物园附近出发,穿过城市向东而行,没有跟当地人说一句话,车窗外的建筑像是能告诉我一切。西边的马路基本上呈放射状分布,路边建筑的设计也表现出开放的状态。可一到东边,横平竖直的街道和平板的办公大楼就似曾相识了,国营体制的感觉毫不掩饰地经由建筑表现出来。
我下了公共汽车,遥望西柏林方向,远处大厦上奔驰汽车的广告在夜幕中旋转闪烁。那时,我脑子里冒出一个词:资本主义的柏林。这里的观众能理解社会主义的汾阳?我问自己。《小武》拍摄于我的老家汾阳,那里尘土飞扬、城外的军营每天军号阵阵。电影的世界是真奇妙,再过两天,我就要将故乡的风景人物,放映给异乡人看了。1998年的柏林电影节还有一个导演,也用电影把他的故乡带到了柏林。这部电影叫《小镇》,导演是来自土耳其的锡兰。锡兰1959年出生在伊斯坦布尔,他是在当兵期间看了波兰斯基的自传,开始爱上电影的,他常自编自导自演,和他的妻子一起出现在自己的电影中。
在看《小镇》之前,我从来没机会知道土耳其的小镇会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那里的人们怎样生活的。 坐到电影院里,灯光暗下、银幕闪亮的时候,才知道《小镇》是一部黑白电影。电影开始于一场漫天大雪,原来土耳其小镇上的孩子们跟我一样,只有天气的变化才能给一成不变的生活带来新鲜感。这时,银幕上一个孩子穿过山峦去上学,他进入教室,把雪打湿的鞋子脱下来,烤在火上。火炉温暖,窗外寒冷,这不就是我小学时冬天的记忆吗?接着,孩子脱下他的袜子,挂在火炉上,袜子上的水滴,掉在火炉之上,“吱吱”蒸发的声音,一点一点滴在心头。
我不喜欢跟踪电影的情节,我看电影最大的乐趣,是看导演描绘的诗意氛围,没有诗意的电影对我来说才是沉闷的电影。锡兰的《小镇》是一部用电影语言超越语言的电影:不用听懂对白看懂字幕,仅仅通过电影画面,已经能够理解导演的世界。
记得在黑泽明导演生前,侯孝贤去拜访他,黑泽明问自己的助手: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侯孝贤的电影吗?他的助手用哲学命题来解释,黑泽明摇摇头说:不是,我在他的电影里,能看到尘土。
锡兰导演呢?在他的电影里,能看到天气。雪后的寒冷,自雪地上玩耍的孩子们身体里散发出的热气,被雪冻得麻木的双脚,袜子上掉下来的水和炙热的火炉相碰撞冒出来的蒸汽……都是这部电影的诗句。
锡兰在《小镇》中拍了很多微观世界的镜头:小动物、一草一木的细节、纹路、肌理。我们从未这样专注而细心地凝视过那些与我们共存于这个世界的生命。透过锡兰的摄影机,我们看到自己内心的粗糙,以及逐渐丧失的耐心。
锡兰营造的声音世界也让我迷醉,他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里将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声音提取出来,加以夸张,给我们熟悉的陌生感。水滴在火炉上被炙烤蒸发的声音,大自然里面动物的鸣叫声,远处隐隐约约人的喊叫声……鸟啼虫叫,风声雷鸣,这些原本被我们在日常中忽视的声音,在影片中被提炼出来。它们帮我打开了记忆之门,让我想起已经淡忘的岁月。
通过锡兰的电影,会发现我们还有一个故乡远在他乡,它也解答了我的疑惑:在资本主义的柏林一定有人看懂了我的《小武》,他们在我的电影里同样可以遭遇乡愁。(原文载于《中国周刊》)
❻ 耗资150亿打造的中牟电影小镇,100元门票就能进,到底能体验到哪些的乐趣
可以体验各种和电影相关的项目,还有富有特色的餐饮,以及一些非遗体验。这座电影小镇位于河南河州中牟,是由华谊兄弟公司投资建筑而成,投资金额大概有一百五十亿元。而游客们进去需要买门票,一张门票是一百块钱,如今这座电影小镇已经开始运营了。
到了夜晚的时候,这座电影小镇的行人还是非常多。并且有了灯光的照射以后,将这座电影小镇附上了另一种别有特色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如今这里已经完成的项目就是现在所展现出来的上个世纪民间的街道风景,而后面还会开始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村落,也是十分令人期待的。
❼ 电影IP与城市ID结合,华谊兄弟(济南)电影小镇备受关注
近日,一则华谊兄弟(济南)电影小镇宣传片花絮流出,恢弘复古的街道建筑迎面而来,与现代生活截然不同的画风引发关注。据悉,该项目的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穿越大境的神秘面纱正被揭开。
强强联合倾力共创,多位一体打造穿越大境
坐落于济南市长清区大学 科技 园片区的华谊兄弟(济南)电影小镇,是由华谊兄弟实景 娱乐 与济南城市建设集团共同投资打造的集影视文化、深度互动 娱乐 、 旅游 为一体的重磅休闲 旅游 项目。
从项目规划中可以看到华谊兄弟(济南)电影小镇经营项目丰富多样,景区内包括充满着浓浓现代气息的5D电影、剧本杀、密室逃脱等休闲 娱乐 类场所;彰显文化底色的省市非遗、传统技艺、研学交流、文化展馆、非遗旗袍等文化体验类项目;特色地道的济南味道、网红小吃、地方风味等风味餐饮;更有沉浸式互动演艺,为游客带来台前幕后定制体验。
园区工作逐步推进,片场揭开神秘面纱
-装修工程有序开展
该项目是以清末民国初期为时代背景打造的北方街区,拥有火车站、戏院、王府等单体建筑共计50组,均为1-3层仿古建筑。电影级实景,大片级质感,让人对“电影小镇”的全貌充满期待。据了解,园区施工正有序开展。其中,园区部分商铺已进场装修,设备等正进行系统调试。从一纸蓝图到层叠楼宇,从一墙一隙到店铺内里,华谊兄弟(济南)电影小镇将呈现出最还原民国老街的效果。
-园区演艺稳步推进
对电影世界的向往,是人们心中隽永的梦。华谊兄弟(济南)电影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演艺项目将依托园区现有建筑背景、园区街道为舞台,华谊影视IP为故事背景,五大体验项目配合实景演艺,真实还原电影拍摄现场。让游客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民国初期的大戏之中,充分感受电影元素带来的魅力。据介绍,经过多次导演组会议,演艺相关事宜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招商签约势头良好
该项目处于黄金商圈的便捷区位、独具特色的体验项目、规划超前的合作方式等优势加持,使项目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招商签约运营势头良好。
据招商部门介绍,截至目前已接待来访商户近三百家,不少商户已经签约,其中包括体验项目、特色餐饮、 时尚 零售等行业。
电影IP与城市ID结合,构筑齐鲁文旅里程碑式地标
前瞻未来文旅风向,“电影小镇”将城市ID与电影IP深度结合,落脚在齐鲁之地,接受着泉城文化的滋养;同时凭借独一无二的“片场属性”特色,深度沉浸式体验将填补济南文旅产品空白区,助力“文化济南”建设,为济南增添崭新的潮流生命力。
地标,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承载着城市的规划理念、文化风情,更见证着城市激越的生命力量。华谊兄弟(济南)电影小镇以丰盈业态为载体,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巧妙碰撞,将电影元素与城市底蕴深度融合,为济南打造出了产业升级的新引擎,构筑齐鲁文旅里程碑式新地标!
据记者了解,4月30日至5月2日全城瞩目的济南迷笛音乐节即将上演,而入口就设置在华谊兄弟(济南)电影小镇处,紧邻一号线大学城地铁口。届时,虽然华谊兄弟(济南)电影小镇还未开放,但大家可以在观看济南迷笛音乐节的同时远观小镇美景,提前感受这座小镇穿越大境的魅力。
❽ 1978电影小镇好玩吗
1978电影小镇是一处充满了梦幻元薯姿素的文艺范儿小镇,非常适合年轻人前来打卡旅行,拥有非常有创意的思维和元素才能获得大家的赞赏,确实值得一游,下面给大家分享具体的攻略指南。
广州增城区电影小镇,曾经是网红打卡热点,从市区唤汪前往电影小镇高速公路约80多千米路程,一个小时左右可以到达小镇。可能还是受疫情的影响,今天小镇游客比较少。
1978电影小镇是增城最大综合性文旅产业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建设项目、广州市(增城)影视产数链绝业孵化基地。小镇规划占地约309亩,分三期进行开发建设。
一期于2015年10月投入运营,目前,一期约4万平方米建筑全部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聚集了100多家企业进驻,年产值达2.5亿元,引入的业态包括电影、摄影、直播、创意餐饮、创意酒吧等等,是综合性文旅、商业聚集区,年轻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
大概逛到中午十二点,在大众点评上订了一个¥168元6人套餐,总共5菜一汤,白饭任装。农庄就在电影小镇附近,农庄菜式份量足,农家菜味道不错;我们5个人吃得挺饱的。
电影小镇上博物馆全景
电影小镇上的美食街。
电影小镇内的美食城。
独醉于电影小镇中??
电影小镇一小情景。
规划出电影小镇美好蓝图。
把余粮卖给国家,支援国家建设。
时光倒流。
走累了坐下来喝杯茶。
电影小镇不时会出现电影片段。
一位大哥骑着摩托车在巨幅油画前留影。
电影小镇里面的牌坊好怀旧
时代记忆主题门口
回到那年代,感受一下排队上公交车。
来电影小镇打卡的游客。
中午就在荔枝园农庄就餐。
❾ “微度假”成时尚 只有河南与电影小镇五一假期亮点多多
五一临近,微度假去哪里?玩儿什么?如何满足当下市民踏春出行、放松心情的需求,成为各文旅项目应对的核心难点。
省内多家文旅项目依托自身特色因地制宜,积极求变,做出深入 探索 和创新尝试。
近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春日景象视频刷屏社交媒体。画面中的“广袤麦田”与“夯土大墙”相映成辉,厚重的黄土包裹着麦苗的清甜,清新之感扑面而来。一条原生态的“麦田栈道”出现在了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能够极大地增加游客与麦田的亲近感,五一期间面对游客开放。
栈道位于只有河南景观广场中心区域,以黄河干流“几”字为创意来源进行创意加工。项目也生产了一系列幻城拍照攻略,吸引观众打卡。
作为省内独具特色的沉浸式电影潮玩地,电影小镇也正在积极筹备沉浸式体验“花漾旗袍舞会”,为游客“微度假”出游增添乐趣。
在电影小镇里广大游客可以参与旗袍舞会、看旗袍演出、拍旗袍大片照……更加多样的玩法、更加丰富的活动体验、更加新颖的互动形式,将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
今年的旗袍舞会将首次摆脱场地约束,走出室内遍布小镇街区。电影大道上将上演穿越百年的百老汇级别舞会,游客可以在电影大道上与超高颜值演员共舞,亦可以体验超沉浸嗨玩体验,感受假日的沉浸氛围。
据悉,五一期间,电影小镇的营业时间将调整为早上10点至晚上9点30分。只有河南的营业时间延长为早10点至晚9点,两个景点线上购票都有不同程度优惠。
❿ 穿越百年时光,河南唯一的电影小镇为什么网红扎堆打卡
以科技、时尚、有趣的方式还原历史,通过电影的加持,带你进入另一个时空,这里有一百种畅玩电影的方式。园区有:电影工坊、时光匣子、幻境奇观、12号情报站、易容变身馆、孙脊颤默片时代、雅芳照相馆、微电影工作室、太极武馆、电影美术师画廊等等。
在《电影工坊》,一站式体验电影工业背后的魔法;在《时光匣子》,触摸老郑州昔日里的风华往事;在《幻境奇观》,穿越传说中的地下皇城;在《12号情报站》,历经谍影重重,看你能否潜伏到最后……
咱们随便举几个例子说道说道吧!
01
穿越换装馆
演出场次会根据游客量随时增加,具体以当日演出时刻表为准。请大家在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官方微信后台回复"节目”,获取最新节目单。
当然,以上只是小镇众多潮玩空间的一小部分,更多精彩等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