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直接电影的与真实电影的区别
“真实电影”——法国出现的一个电影流派,由让·卢什和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为首的一批纪录电影工作者组成,提出摄影机是参与的摄影机,形成了以访问形式出现的建立在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互动关系上的运作模式。
直接电影指以写实主义电影风格拍成的纪录片,和「真实电影」的摄制有许多共通处,如以真实人物及事件为素材,客观纪实的技巧,及避免使用旁白叙述等。它和真实电影的唯一差别,在于直接电影视摄影机为安静的现实纪录者,以不干扰、刺激被摄体为原则;真实电影则使摄影机主动介入被摄环境,时而鼓励并触发被摄者揭露他们的想法。
“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之间的区别在于:
1、“直接电影”的纪录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影机处于紧张状态,等待非常事件的发生,鲁什式的“真实电影”纪录片人试图促成非常事件的发生;
2、“直接电影”艺术家不希望抛头露面,“真实电影”艺术家则公开参加到影片中去;
3、“直接电影”艺术家扮演的是不介入的旁观者的角色,“真实电影”艺术家起到的是挑动者的作用;
4、“直接电影”作者认为事物的真实随时可以收入摄影机,“真实电影”是以人为的环境能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这个论点为依据的。
5、关键在于对“纪录”与“虚构”的看法存在根本分歧。前者认为纪录电影应该是对现实的纯粹纪录,在被动状态中捕捉真实,反对在纪录片中使用虚构手法;后者则认为纪录电影不应该纯粹地纪录现实,应该主动地去挖掘真实,不排斥在纪录电影中采用虚构策略。
『贰』 美国电影的特点有什么啊
1、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重视个人成就、崇拜个人奋斗,讲究个人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
美国电影是灌输个人主义的主要工具,从《蜘蛛侠》、《超人》再到《2012》,“救世主们”一次次让美国扮演拯救世界的角色,英雄来到地球是“为了美国式的真理和正义”,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认同美国具有拯救并主导世界强权地位的天然能力。
2、美国电影很注重镜头和叙述场景的精雕细琢,自由女神像、星条旗、曼哈顿街道都是时常出现的镜头。
无论是现代科技制作出来的震撼镜头,还是艺术浪漫的日常生活场景的展示,都会激起一部分观众对美国的向往。
3、美国电影善于将精神内核和商业外壳有机结合,价值观倾向被包装在具有强烈视听效果的表层结构之下。
美国影视产业不仅为美国带来巨额经济利益,带动了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推销了美国的价值理念,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国家形象传播的“美国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态”。
(2)什么是直接电影扩展阅读:
美国电影传播策略:
1、打造产业化的运作模式。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便形成企业生产模式,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商业化运作管理,实现生产制作与传播发行的紧密集合。
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条块分割,分工合作,责任明确。电影制片方、发行方与技术团队等通常是长期的固定合作伙伴,利益紧密相关。同时,美国电影的蓬勃发展和融资渠道广、资金雄厚密不可分。
2、实施全媒体的宣传营销。
在传统媒体时代,美国电影按报纸、广播、电视的视听说特点,三管齐下,打造全方位的电影传播路线。在新媒体时代,美国电影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使新旧媒体平台相配合,实施全媒体的营销策略
『叁』 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的异同点
先说“直接电影”。美国电影史专家罗伯特·C·艾伦认为,“直接电影”是60年代初美国纪录电影制作中一次独具风格的运动,这一运动被后人称为“直接电影”,它“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利用同步声、无画外解说和无操纵剪辑尽可能忠实地呈现不加控制之事件的一种尝试。简言之,直接电影作品企望给予观众一种正当摄影机前的事件展开之时‘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早期阶段的美国直接电影作品主要是指罗伯特·德鲁领导的摄制组为电视台制作的影片,史蒂文·芒贝在《美国的直接电影》一书中指出,这些影片“表明了自发的、不受约束的拍摄影片的可能性,并且第一次直接触及了这一做法所派生出来的主要美学问题。德鲁小组实际上为美国真实电影作了界定,他们创建了一种强有力的方法,其影响至今仍起着主导作用”。
再说“真实电影”,又称“真理电影”。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胡濒教授认为,“真理电影”是法国“新浪潮”中的一股现实主义潮流。依照他在《当代法国电影》一文中的看法,“新浪潮”由三股潮流组成:一是作为新浪潮核心的“作者电影”,二是与新浪潮相伴而生的“作家电影”,三是以“真理电影”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潮流。法国电影史学家克莱尔·克卢佐把这股现实主义潮流细分为三个支流或团体:故事片、纪录片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真理电影”。1960年12月20日,《法兰西观察家报》刊登了法国电影理论家艾德迦·莫兰对记者提出的“您所理解的真理电影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认为“真理电影”是“一种战胜了故事片与纪录片之间的根本对立的电影”。60年代的法国电影在现实主义方面最有特色的创新和探索便是真理电影,它持续影响了直至今日的法国电影。
“直接电影”与“真理电影”是有区别的,巴尔诺甚至认为两者互不相关,唯一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从同期录音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这样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区别:1)主张“直接电影”的纪录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影机处于紧张状态,等待非常事件的发生,鲁什式的“真理电影”纪录片人试图促成非常事件的发生。2)“直接电影”艺术家不希望抛头露面,“真理电影”艺术家则公开参加到影片中去。3)“直接电影”艺术家扮演的是不介入的旁观者的角色,“真理电影”艺术家起到的是挑动者的作用。4)“直接电影”作者认为事物的真实随时可以收入摄影机,“真理电影”是以人为的环境能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这个论点为依据的。
“直接电影”与“真理电影”之间的区别,关键在于对“纪录”与“虚构”的看法存在根本分歧。前者认为纪录电影应该是对现实的纯粹纪录,在被动状态中捕捉真实,反对在纪录片中使用虚构手法;后者则认为纪录电影不应该纯粹地纪录现实,应该主动地去挖掘真实,不排斥在纪录电影中采用虚构策略。鲁什在拍完《夏日纪事》几年后接受采访时重申,他确信电影具有“揭示我们所有人的虚构部分(to reveal a fictional part of all of us)的能力,尽管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但对我而言这正是一个人的最真实的部分。”摄影机能够刺激人们展现他们自己的虚构面貌,以及他们作为想象、幻想和神话的创造物的能力,这一点被鲁什称为“真实电影”实践的试金石。在鲁什看来,《夏日纪事》绝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因为影片中的人们都被激发表现出了他们的虚构部分;同时,它又绝不仅仅是一部故事片,因为它所展现的虚构部分都是真实的。影片结尾处有一个简短场面,正是对电影通过“谎言”展现真实的实践的一个明确宣言。
在对“直接电影”和“真理电影”的概念进行一番梳理之后,我们接着进行本节的讨论。不论是“直接电影”还是“真理电影”,拟或是带有折中色彩的“真实电影”,这些概念甚至词汇本身都含有向格里尔逊为代表的传统纪录电影挑战的意味。标榜自己是“直接”就可能意味着别人是“间接”,标榜自己是“真实”或“真理”,就可能意味着别人是“虚假”或“谎言”。从根本上说,“真实电影”是一种反对虚构的电影,以至于“非虚构影片”(non-fiction film,港台译作“非剧情片”)一词逐渐成为后格里尔逊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纪录电影定义,并且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甚至成了“纪录电影”的代名词。
转摘自:单万里 ——《纪录电影文献》序言
『肆』 纪录电影有哪些主要流派
现在人们说的纪录片的流派没有很一致的说法,常见的有格里尔逊式、真实电影式、直接电影式、新纪录电影等,它们其实是纪录片发展的4个阶段中的一些代表:
“格里尔逊式”是最早的,20年代诞生。格里尔逊也是第一次正式提出“纪录片”这个概念的。其主要特征就是“画面+解说。”但表现手段太简单,不够客观,被人称为“上帝式的独白”。二战后逐渐式微。
“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出现在二战之后,取代了格里尔逊式。
“直接电影”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初,当时,由于声音和摄影设备的一系列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导致了纪录电影的彻底革命,使纪录片的拍摄更方便,更经济,更利于抓拍到生活的原貌。“直接电影”就是当时在美国产生以罗伯特·德鲁(RobertDrew)和理查德·利科克(RichardLeacoek)为代表的纪录片流派。他们主张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永远只作静观默察式的纪录。
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几乎是一样的,唯一差别,在于直接电影视摄影机为安静的现实纪录者,以不干扰、刺激被摄体为原则;真实电影则使摄影机主动介入被摄环境,时而鼓励并触发被摄者揭露他们的想法。
但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的缺点是难以让人有全局的认识并且无法传递一些概念理念性的信息。
之后的纪录片,开始引入访谈、记者的参与、字幕等多项元素,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纪录片了。
近年来西方出现了“新纪录电影”。
“新纪录电影”的特征可以概括为:(1)积极主张虚构的纪录电影;(2)否定传统定义的纪录电影;(3)关注历史问题的纪录电影;(4)拥有大量观众的纪录电影。“新纪录电影”积极主张在纪录电影创作中采用虚构手段,目的在于更好地揭示真实。
“新纪录电影”尤其否定真实电影的观念和手法。如果说真实电影注重展示“生活是怎样的”,那么“新纪录电影”则偏重揭示“生活是如何成为这样的”。由于拓展了表现手法和范围,“新纪录电影”吸引了大量观众。
纪录片的发展,是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的。所以,纪录片的拍摄受到的约束越来越小,表现手段是越来越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