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阳光灿烂的日子拉片笔记!
影片一开始便是男主人公的旁白:“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接着便是一段激昂的进行曲,(摇)毛主席塑像。
2`54:斯琴高娃梳着两个小辫儿傻里傻气地喊着自己儿子“小军 ”.
4`36:小孩吹响口哨,所有的军人纷纷转头,小孩上前将口哨戴在了爸爸的脖子上。
5`49:小孩偷窥着“充满歌声的教室”,午后的光线一束束从窗户透进来,三个小女孩着白衬衣、白鞋白袜、掐细腰的灰色百摺裙在跳舞。(音乐)人声唱:“翻身的农奴想念恩人毛主席”
5`55:小军只露出一双眼睛和鼻子,但两眼不停的眨巴。(旁白)“在父亲离开后,我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小孩的追逐(伴)某进行曲。大家打赌扔书包比谁扔的高,(战利品是:冰棍儿,奶油味儿的,两根儿!)四个孩子:蚂蚁、刘思甜、羊搞、马猴(马晓军)。
7`37:在这里有一个由童年向少年的很好的转变,扔出去的书包再接着时,便是少年版的了(夏雨)。
7`55:马晓军后来家搬到了东城家属院。在马晓军出一个大门时(大门上有个红五星),傻子出现,他只是在不停的嘶吼:“Gooloomoo(古伦木)!Oo-ba(欧巴)!”(也不知道他说的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或者就是根本无意义?)傻子穿着像人字拖一样的拖鞋,背心,短裤,寸头。有点胖,半睁半闭着眼睛。骑着棍子,挥舞着木棒。(我一开始看的时候,不知道他到底是坐在那里的,还是蹲在那里的,直到后来说有人把傻子平时骑着的棍子抢走了我才明白原来是这样。)
8`15:(旁白)“在七十年代,北京的大街上还没有那么多的车或豪华饭店,甚至街上也没有很多人。大一点儿的孩子都在农村或部队,所以城市属于我们。”
8`34:胡老师(冯小刚,巨瘦)着白衬衣,戴一副透明圆眼镜,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头发向上,双眼微凸。“上课!”8`51:草帽飞了出去,一小孩捡回。他怒斥道:“谁让你离开座位的?无组织无纪律!回去!(此处十分具有搞笑效果,更别提加上冯小刚的可爱形象。)9`45:他在黑板上写下“中俄尼布楚条约”,说“中”是指清政府,“俄”是指沙俄政府,接着解释尼布楚(贝加尔湖以东的地区)。这里提到的条约中牵涉当时的俄国,而本片所处时代的人们以及人们的生活正好深受他们的影响,所以在这里也算是为之后的影片感觉、剧情内容做了铺垫。10`32:草帽重新出现,只是里面盛满了煤球。老师当然气得要死,又砸书又敲桌子的。还上前敲了第一排某同学的桌子,然后大喊:“都把手伸出来!”(不知道为什么这里,也许人们都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恶作剧心理,看老师被气成那个样子,滑稽又可爱,让人不笑的不行,也许这里还有对童年回忆的眷恋。)这时一人冲进教室,穿过窗玻璃,其后有两个人紧追。(三个人均是睬着学生课桌越过的)。仔细想想这一段儿,在当时大家的神经都被老师准备抓出恶作剧罪魁祸首的这事儿紧绷着的时候,却突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相信这在同种类型电影中应该不算多见。(因为一般类型的电影按照惯常人的思维肯定是继续接着这个情节演下去了)而且此段胡老师和那追赶的人的对话让我感到尤为奇怪。
11`40:马晓军伏在雹物颂桌子上,一只手拿着钢笔乱晃,脸上是狡黠的表情。在胡老师说完“啊?你还能把我怎么样?你不要来这套恐吓讹诈”之后,马晓军便从后门的小活动门底下溜了出去。(这个门类似于现在外国家庭里让宠物进出的门。)
13`06:此时马晓军已经到了家里。他穿着白色的背心站在一个上了锁的抽屉前很专注地在磨钥匙,鼻尖在滴汗。在抽屉打开后,他从里面拿出一柄匕首,(抽屉里还放着毛主席像章、勋章之类的,一些文件,短刀,一个小匣子,匣子内有若干胸章。)接着变成了马晓军挂上一排勋章在房间里踢正步。(背心上的两个肩膀头子别着两个肩章)
22`36:在马晓军随后的“别人家旅行”中,他终于看到了令他难以忘怀的东西——米兰的照片。(照片上米兰微笑着,着粉红色小短背心,梳着两个小辫。特别蚂册是那笑容,源郑极其灿烂,似乎带着一股子得意劲儿,又透着十分的可爱与天真。)
33`36:刘思苦、马晓军、于北蓓等六人戴着小绿帽子坐在展览馆门外的栏杆上,人手一瓶北冰洋饮料。他们一边看着进去的人们一边评价,直到看到由左小青饰演的女孩张小梅。(女孩在少年宫学跳舞,家住内务部街11号。)在之后看片子被人发现给带到派出所时,问话的人十分凶悍,也很蛮不讲理。最后竟然说一句:“瞧你这德性,还镇王府井,镇动物园镇地安门呐!”(讽刺又有些好笑)
46`24:镜头所呈现的内容是一双穿着黑色拌扣儿布鞋的脚正向前方走去(米兰)。接着是人物的全身:刘海,一个长麻花辫(由两个麻花辫梳在了一块儿)垂在脑后,戴着墨镜(现在看可能显的有些可笑),碎花的裙子。由这些打扮足可以看出米兰在当时属于极其时髦的人,不仅仅是在发型上面就要和别的女孩子不一样,而且还要戴着墨镜,又添加了神秘感。碎花图案的裙子给人感觉成熟而又不轻浮,想必在那时应该也是属于流行的元素。
54`01:在马晓军回家后,妈妈又着急又生气地打了他。(其实只是轻捶,并不是真的狠打)此时还可以看到母亲身后的墙上一条标语“永远忠于毛主席”。
55`50:在群殴事件中,由于马晓军的一板砖,六条的那个孩子被打成重伤,并且住院一个月,因此两伙人相约礼拜一的卢沟桥。在那一天的那个地点,足有上百人的阵势(也许还远远不止)。这组镜头在大桥下拍摄,在气氛有点不对头的时候,火车从桥上隆隆的经过。在之后两伙人的矛盾被“小坏蛋”出面解决后,大家齐聚在老莫一起喝着啤酒。而作为友情演出的原著王朔则在此时饰演“小坏蛋”的角色。他像个大哥一样像模象样的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五洲振荡合为贵。”之后便是主人公一大段的适时的旁白。
2. 拉片是什么意思
拉片,是学习影视的重要方法之一。业内流传着一句话:“影片是最好的老师”。
这里,我们有必要提一个人——让-吕克·戈达尔。青年时代没有考上法国电影学院,一气之下,躲到法国电影资料馆“观摩”了3000部电影,终于拍出一部划时代的电影《精疲力尽》,引领法国电影新浪潮风骚数十载,以至于让法国人民得意的宣称电影从此以后分为“戈达尔前”和“戈达尔后”两个时代。
可能有人说这是一个巧合,但每个看起来巧合成功的人,他背后所付出的努力绝对是空前的,巧合能成一时,成不了一世。但戈达尔至今在电影届的地位说明了他的成功不是巧合,是一种努力和积累。
电影学院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精读400部”,也就是说学习这一专业的人要熟悉400部以上的影片。但有学生能做到精读400部吗?这个显然是很少的。王迪老师对应这句话说过一句话:“不用,只要精读20部,每部读20遍”,20遍!这才叫精读啊!
就影视课程来说,拉片课既是最简单的课,也是最难的课。简单是因为,就算你没有专业基础你也可以进行,难是因为,就算你专业基础很好也不一定能完整地分析透彻影片中的内容。
拉片课程我们一般会涉及这样的内容:首先是故事结构,故事的开端是什么,创作者是如何开场的,激励事件在何处出现,对整部影片的影响是什么,发展部分是哪一部分,高潮从何处起,如何铺垫高潮的到来,结局部分是什么,是开放是结局吗,这些段落分别在全片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其次是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群像,人物关系是怎样的。每个人物对故事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然后是场景,用了多少个场景,什么样的场景,对故事以及人物的表达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场景是否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涵义,场景对于影片升华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再有就是影片细节点的解读和探讨,创作者一定会在自己的影片中注意到许多细节问题,有些细节做了,我们可能看不出来,有些细节很明显。那么这些细节有什么作用,表现人物性格?还是对故事上做的铺垫?在或者说是生活中容易被人忽略的点?
用拉片子的方法可以将影片的叙事范例与抽象的编剧理论结合在一起,能帮助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各种概念。当你的脑中存储了大量的情节后,你将会自然产生一种节奏感和模式化的记忆,这种节奏感和模式化的记忆,就是你的电影感觉。
3. 迪士尼动画电影《二分之一的魔法》拉片分析
“ 拉片”是动画专业的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拉片,我们可以把一部好的影尺腊片进行展开和分解,并得出它的剧情内容与 情感 表达。把它的“好”给搬出来。
故事要素分析
片名:《1/2的魔法》
片长:1h32min
第一幕(0min-21min)
场景一(0min-3min):魔法从古时的繁荣到现在的遗忘。场面 由正(会用魔法)转负态弯(遗忘魔法) 。说明人们通过 科技 的发展,遗忘了现实中魔法的存在。
场景二(3min-7min):伊恩穿上父亲的衣服在家中。暴露出自己胆怯和逃避的性格。
场景三(7min-8min):伊恩在汉堡店通过父亲的同事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父亲。场景 由负转正。故事价值:胆怯懦弱自信开朗 。伊恩开始写出清单改变自己。
序列一:“找到最好的我,向父亲一样认识自己。”
场景四(8min-9min):在教室同学把脚搭在伊恩椅子上。伊恩的妥协和胆怯的性格和心理逐显。伊恩开始 由正(自信)转向负(不自信) 。
场景五(9min-10min):伊恩开车考试通过失败。场面继续 向负(怯懦)的方向发展 。伊恩不自信的表现增强。
场景六(10min-12min):伊恩恩邀请同学参加自己的生日派对失败。伊恩到了崩溃的边缘。
场景七(12min-14min):伊恩回到家中对着录音机向父亲的录音对话。伊恩彻底崩溃。故事价值: 社恐不安勇敢担当 。伊恩通过一系列事件完全推翻了清单上的计划。
序列二:“伊恩完全由自信转变为不自信。”
场景八(14min-16min):得到父亲的礼物。伊恩开始重拾信心,魔法由遗忘开始被人们发现。
场景九(16min-17min):通过巴里得知用魔法可以复活死去的父亲,结果失败。场景 由正(成功)转负(失败) 。
场景十(17min-21min):伊恩无意中激活了魔法,并用魔法复活了父亲的下半身。场景由负转正。伊恩 由负(自责)转正(勇气) 。找到宝石完全复活父亲。故事价值:找到宝石困难险阻。没有地图和路线。
序列三:“伊恩重拾信心,决心要找到宝石。”
第二幕(21min-1h20min)
场景十一(21min-25min):伊恩和巴里前往蝎狮酒馆。场面 往正(寻找宝石)的方向发展 。伊恩开始学习魔法咒语。
场景十二(25min-26min):伊恩家中,妈妈得到伊恩的留言。伊恩妈妈决定去救回伊恩和巴里。
场景十三(26min-31min):伊恩和巴里来到蝎狮酒馆寻找地图下落被蝎尾狮阻挠。伊恩斥责蝎尾狮。伊恩 由负(胆小)转正(勇敢) 。
序列四:“伊恩开始自信并成长起来。
场景十四(31min-34min):前往渡鸦角。伊恩担心妈妈开始自责。内心的怯懦依然没有完全转变。
场景十三(34min-36min):伊恩妈妈带着蝎尾狮寻找伊恩。蝎尾狮开始抛弃对以前使命的遗忘开始面对过去的传奇。
场景十帆困闷六(36min-38min): 汽车 没油。伊恩运用魔法想把汽油变大结果把巴里变小。
场景十七(38min-42min):伊恩在加油站惹上了麻烦,带着父亲和巴里逃跑。
场景十八(42min-48min):伊恩完成了没有完成的开车平道,学会开车,躲过了危机。场面由 负(谷底)转正(高潮) 。伊恩在隐形中正在完成清单上的内容。
场景十九(42min-52min):伊恩和巴里被警察发现,伊恩利用魔法伪装躲过了警察的搜查。场面由 正(和谐)转负(破裂) 。故事价值: 情谊紧密情谊破裂 。伊恩和巴里的矛盾就此引发。
序列五:“伊恩和巴里发生矛盾,关系由好转坏。”
场景二十(52min-54min):伊恩向巴里道歉。父亲出来带着伊恩和巴里跳舞,场面 由负(破裂)转正(和谐) 。故事价值: 相互指责相互包容 。伊恩和巴里交谈后和解。
序列六:“伊恩和巴里矛盾和解,关系由坏转好。”
场景二十一(54min-56min):蝎尾狮重获宝剑。伊恩妈妈带着蝎尾狮来到当铺找到了被蝎尾狮所遗弃的宝剑。场面往 正(蝎尾狮转变逃避的观念)的方向发展 。
场景二十二(56min-57min):警官发现伊恩的踪迹,开始追踪。
场景二十三(57min-1h):伊恩想用魔法通过悬崖。由于自己的胆怯而失败。
场景二十四(1h-1h2min):伊恩用魔法成功通过悬崖。伊恩的内心逐步改变 负(胆怯)转正(开始自信) 。故事价值: 渴望帮助勇敢自强 。伊恩发现凭自己可以渡过悬崖。
场景二十五(1h2min-1h4min):伊恩开车躲避警察追捕。伊恩学会开车, 正面(自信和勇敢)程度加强 。
场景二十六(1h4min-1h7min):巴里用车撞到石头,挡住警察的追捕。
场景二十七(1h7min-1h10min):巴里和伊恩找到入口,并进入 探索 。场面 由负(一无所有)转正(重现希望) 。
场景二十八(10hmin-1h16min):伊恩妈妈出了车祸。蝎尾狮重新发现自己的潜能,带着伊恩妈妈飞向目标。
场景二十九(1h16min-1h2min):伊恩和巴里重返起点。伊恩和巴里在现矛盾。场面 由正(胜利)转负(失望) 。故事价值:兄弟情谊。伊恩和巴里性格的落差导致两人的对彼此的误解加大。
序列七:“伊恩和巴里再次发生矛盾,关系由好转坏。”
第三幕(1h20min-1h42min)
场景二十九(1h20min-1h22min):伊恩发现在巴里的帮助下完成了清单的内容。伊恩像巴里道歉。
场景三十(1h22min-1h23min):蝎尾狮激战诅咒恐龙,故事价值: 躲避使命面对使命 。蝎尾狮完全重回昔日的战士形象。
场景三十一(1h23min-1h25min):伊恩和巴里用宝石复活父亲,伊恩决定去战胜诅咒恐龙,伊恩终于完成了人生的蜕变。故事价值: 勇气责任懦弱胆怯 。伊恩感谢父亲和巴里的陪伴。
序列八:“伊恩向巴里袒露心声,情谊升华。”
场景三十二(1h25min-1h27min):伊恩战胜诅咒恐龙,消灭了诅咒。伊恩受伤倒地,被困石堆里。
场景三十三(1h27min-1h28min):伊恩透过石缝看见已被复活的父亲。
场景三十四(1h28min-1h29min):巴里救出伊恩。故事价值: 排斥接受 。巴里向伊恩传递父亲的嘱托。伊恩接受并向巴里坦露心声。伊恩和巴里相拥。
场景三十五(1h29min-1h31min):蝎尾狮、伊恩、伊恩妈妈和警官找到自我。故事价值:找回真实的自己。大家回到昔日的形象。
场景三十七(1h31min-1h42min):伊恩性格的转变。完成人生蜕变,像他的父亲一样。
序列九:“完成人生蜕变。”
4. 求电影《后窗》的拉片分析
Rear Window一开始,观众就被处于一种窥视者的角度。镜头从Jefferies家对面的邻居家窗口一一扫过,接着又摇入Jeffries的家中,绑着石膏的腿,惊险的赛车比赛照片,桌上被砸坏的照相机,一切在摄像机不动声色的几分钟摇移中,简练地交代了人物的所有背景。这种简洁明了的开场方式已成为之后无数电影的范本。比如《马路天使》、《大玩家》、《蛇眼》等等。影片中若干次出现对面公寓的全景,每一扇窗户中都仿佛在上演着broadway的舞台剧,剧情也不断变化,使得影片不但是惊险片或者悬念片,还是一部市井风情画。
Rear Window故事情节是很小的平常事,不像现在的Hollywood动作片、悬念片动辄拯救世界;而本片的主人公也只是个平凡人物——一个养伤的摄影师、一个为婚恋烦恼的男人、一个喜好坐在窗边观察邻居生活的正常人,并非现今美国大片里心智体能超常或者变态的任务,加上大量主观镜头,使得观众有了极大的代入感。情节是在不东声色中展开,毫无现在恐怖片、悬念片流行的一惊一乍的噱头。但愈是生活化的犯罪,愈是平静中进行的残杀,就愈是令人心惊胆战,也愈是让人感到真实社会的黑暗一面——血淋淋的谋杀也许就发生在你身边。
主人公断腿是电影情节的前因后果,这是一个绝顶巧妙的安排。既使情节合理化,又在末尾增添了紧张感,更使整部电影的视角显得很独特,最后还在断腿上弄了一点小幽默。最让人赏心悦目地是Hitchcock布置的场景,从主人公公寓窗口望去,对面的每一户人家都像一个broadway的舞台,人生百态尽显其中。看的电影越多,越觉得将社会生活拍到生动、鲜活境界,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而Hitchcock这个“紧张大师”竟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他不仅仅是一个电影大师,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心理大师。这不仅因为他拍过像《Spellbound》(爱德华大夫)等一些精彩绝伦的精神分析题材的影片,也不仅是因为他在影片中在角色身上准确运用了心理推断,主要在于他熟知观众的心理,熟知深藏在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恐惧感和好奇心。Rear Window也将Hitchcock常用的“偷窥”主题推向极致,他显然认为每个人——每个正常人都有偷窥他人隐私的欲望。像这样一部电影,表面上并无刺激激烈的打斗、也无刻意安排蹩脚的悬疑细节,但你看过以后会永远记得那一场邻人的杀妻分尸案,这便是Hitchcock深谙观众深层次心理所致。
当然,也有评论家认为,Rear Window与拍摄时期的“The Age of McCarthyism”(麦卡锡时代)有关,影片中的狗主人高声责问:“是谁杀了小狗?!”——这显然是有所指的,谋杀在当时也存在着。而影片的场景也类似置身于圆形监狱监视中心的手法,象征着当时一人监视,其他人相互隔绝的情壮。当然Hitchcock一向不谈他的作品中有所谓的社会含义,更对政治性深恶痛绝——但实际上不由自主总流露一些现实内容——无论是二战前夕、二战中、冷战,还是Rear Window所处的时代。
这部电影的原作小说作者Woolrich的崇拜这,是法国新浪潮主将Truffaut的几部电影的原作作者,比如《La Mariee Etait en Noir》(黑衣新娘 )、《La Sirene Mississippi》(密西西比美人鱼)。全片几乎所有表现窗外的镜头都是以主人公的主观角度来拍摄的。只有一个除外,那就是人们发现小狗被凶手杀死的时候。这跟Hitchcock爱狗如命的习惯有关把。同时这部电影的剧组里的合作是Hitchcock所有电影当中最融洽的一次。有一次,Hitchcock对James Stewart亲切地说:“演员们如果不是牲口的话,至少也都是导演手里的一颗小卒子。”
5. 影视编导是做什么的
专业层次 专科(高职)
基本学制 三年
学历 专科(高职)
专业代码 560204
是什么影视编导主要面向影视制作行业企业,培养学生的影视策划、拍摄、制作等能力,具有节目策划与文案写作能力、过程安排与导演能力、电视节目剪辑与后期制作能力、影视剧本创作能力的学生会更受企业的青睐,能够从事影视节目编导、节目策划、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媒体整合营销等工作,例如大家熟知的导演。 关键词:影视 制作 策划 导演
学什么《摄像技术》(含VR视频拍摄)、《非线性编辑》、《新媒体编辑制作》、《After Effects影视特效制作》、《策划与创意》、《影视节目编导》、《专题节目制作》
干什么影视类企业:编导、策划; 广告传媒类企业:记者、企事宣传员、编剧、撰稿人。
详解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职业面向面向编剧、导演、策划、剪辑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段渗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影视剧本创作、影视导演、视听内容制作等知识,具备剧本创作、影视导演、新媒体视听节目策划制作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影视剧本创作、导演、策划、视听节目剪辑、影视制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1.具有进行微电影、微短剧、宣传片等剧本创作的能力; 2.具有从事微电影、微短剧、宣传片等作品构思、创作、艺术元素整合,并组织指导拍摄制作的能力; 3.具有完成新媒体短视频、纪录片、专题片、影视广告、新媒体营销等内容策划及文案写作的能力; 4.掌握各类后期剪辑软件运用技巧,具有根据策划文案完成视频拍摄及后期制作的能力; 5.掌握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能,具有传媒文化领域需要的数字化能力; 6.熟悉传媒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7.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专业基础课程:
影视艺术概论、视听语言、拉片分析、摄影摄像、画面编辑、媒体文案写作、非线性编辑、影视特效。专业基础课程:
影视剧本创作、影视导演艺术、视听节目创意与策划、纪录片创作、新媒体内容策划与创作、新媒体推广及运营、视频剪辑编导、影视制片管理。实习实训: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影视剧本创作、影视短片创作、文案写作、摄影摄像、后期制作、视听节目创意与策划、平台运营等实训。在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影视制作公司、新媒体公司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演出经纪人员资格、新闻记者职业资格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影视编导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持续本科专业举例
就业率
77%-83% 2019年 83%-88% 2021年 86%-89% 2020年男女比例
男生 43% 57% 女生开设课程
电视作品解析、电视节目创意、电视节目策划、影视导演基础、影视短片创作、电视专 题创作、电视栏目编导等。影视编导与制作专业学习的课程主要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岗位技能课、计算机基础、视听语言、影视摄影技术、短片创作实战、传媒英语、影视作品片分析、摄像技术与艺术、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图形图象设计基础、剧作基础、电视节目导播、电视节目创作实战、影视艺术概论、类型片基础、电视节目制作、影视后期软件综合实践、设计素描、影视声音技术与艺术、非线性编辑、影视导演创作、设计色彩、电视文体写作、影视特效、电视节目演播室实操、中国文化导论、电视节目策划、影视包装与合成、后期音频工作站实操。
材料补充:
影视编导与制作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影视文化传播和制作管理方面的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报刊、杂志、出版社、电台、电视台、广告文化传媒公司、电影电视制作部门做哗蔽记者、主持、策划或握芦脊行政主管、业务主管以及编辑、导演专业工作。
6. 拉片孙振虎中的影视
“拉片子”是通过观摩、分析经典电影作品来实现学习编剧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不同的编剧理论、技术路线,对同一部影片进行拉片子,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拉片子也可以作为一种编剧过程的“反写”,是温习、验证所学编剧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幕法、序列法和节拍法等电影编剧理论与方法为编剧们拉片子提供了可供参照的体系。悉德•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等系列著作中倡导三幕法(Three Acts Approach),将一部电影的整体结构统分为建置、对抗、结局三部分。三幕法在欧美电影编剧界流行数十年,至今依然有大批追随者。基于三幕法发展而来的序列编剧法,倡导把一部电影的基本框架划为八个序列,每一个序列各有其相应的情节功能。序列编剧法因其更实用、更快捷、更系统,目前在全球,尤其是好莱坞,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救猫咪”编剧法发展了更加细化的“节拍”概念,其实与序列法基本相通相合,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但其节拍数量可达15个,甚至是40个,对于初学者来说,在操作中不免有些繁复。可以说,三幕法、序列法和节拍法等电影编剧理论与方法各有其优点与不足,有各自需要改进的空间。
编剧的工作过程应视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探讨一整套系统化、实用化的编剧理论与技术路线。历时性序列设计融合共时性情境理论,可以实现情节性段落、结构性段落的协同开发。序列设计是将故事进程按幕和序列进行划分、排列,每一个序列实现其独特的张力和功能。情境理论包括时空、事件和人物关系等的处理,以及建构性的场面安排、主题呈现、人物塑造、隐喻运用等。二者融合而成的形态范式,通常可将故事进程设计为8个序列,每一个序列根据情境形态特征,进行规定情境的设计。该范式在幕、序列、人物动机驱动、情境特征等方面的基本框架可如图所示:
图片
接下来,我们可以把《寻梦环游记》(Coco,2017)通过拉片子,来温习、验证上述形态范式的编剧理论及其技术实操。
图片
《寻梦环游记》(以下简称:《寻》)在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方面获奖无数,无须赘述。作为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电影作品,是否可以从中看出通用的编剧范式,在相应的情节序列都具有明显的情境形态特征呢?
第一幕 建置性情境建构
第一幕的功能主要是建置,包括建立和展示人物所处的“世界”、人物的日常生活现状、人物的问题与困境,设置引发情境,给出人物想要解决问题的动机和行动,从而建置起全剧的主悬念。
序列1,展示“问题”:人物展示现状和内心困境,并遭遇引发情境。每一个人物都有其相应、独特的虚构世界。在电影的开场部分,需要给予相应的介绍,让观众理解人物所在世界的运转模式。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人物的日常、现状从某些细节反映出人物的某种“问题”。人物的问题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但都在人物的内心形成“困境”。因而,人物的日常、现状并不是漫不经心、漫无边际地展示,而是要构建具有决定性的场面,给出预示,并对后面的某些情节形成铺垫。在这个序列的结束之处,通常是一个引发情境,也被称为“催化剂”或“攻击点”。主人公所处情境中的时空环境、事件和人物关系等,遭遇到打破,从而打乱了主人公的现状,促使主人公要面对自身的问题。这个引发情境将促使人物考虑是否要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形成后续叙事的悬念结构。
图片
《寻》从亡灵节祭台画面开场,以小男孩米格(Miguel)的口吻讲述家族背景故事:太奶奶(Coco)的爸爸为音乐抛妻弃子,妈妈靠做鞋养活家人,从此整个家族以做鞋为业,完全排斥音乐。然而,米格偏偏是个极其热爱音乐的孩子,想要成为和本地的歌神德拉库斯一样的人。米格的困境在于,自己痴迷于音乐,却得不到家人理解,只好深藏不露。米格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亡灵节才艺大赛。引发情境被建置:米格想像当年的歌神一样通过参加表演而成名,但遭到反对。米格在梦想和家庭之间不得不面对两难抉择的问题。
序列2,展开“辩论”:人物形成动机要解决出现的问题。主人公面对“问题”,想要去解决,但是不得不考虑可能出现的困境和艰难。主人公明白自己遇到了非常棘手的问题,但通过一层一层的辩论,清晰了自己的野心、欲望,从而做出决定一定要解决“问题”。于是,人物的决定建置起来,随后采取行动。这个序列通常结束在主人公明确而坚定的决定动作,有时用语言说明,有时用某个动作呈现。全剧的主要悬念也建置起来,通用句式可以是:人物可以解决问题吗?接下来的情节、情境建构即围绕这个主要悬念展开。
图片
《寻》中,米格在自己的秘密基地看德拉库斯表演的录像带,自我辩论到底要不要去参加才艺比赛。在录像带中人物台词的启发下,米格渐渐下决心要偷偷参加比赛。可是米格外出被家人发现,被告知要让他学做鞋。当米格从打破的相框中发现照片隐藏的部分,以为德拉库斯是自己高祖父,决定再次明确。可是家人漠不关心,奶奶还摔烂了吉他。米格选择离家出走。全剧主要悬念从而建置起来:米格会坚定地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吗?为了参加比赛,米格不得不想办法找到一把吉他。米格想到去偷德拉库斯的吉他,却意外成为特殊的亡灵。
第二幕 对抗性情境建构
主人公面对困境、问题展开抗争,付出了努力,推进了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内心冲突也越来越激烈。人物的努力和面对的障碍都在提升,分别迎来中点高潮和本幕结尾处的次高潮。“对抗”通常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结构上要占据一半以上的篇幅,至少要占到四个序列。
序列3,做出准备:人物希望找到简单的办法解决问题。主人公决心要解决问题,通常选择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而为了故事更好看,编剧则通常会在情节中逐一破坏掉那些能让人物实现目标的简单办法,把人物推向更深、更难的困境。人物要采取具有训练特征的准备,从身体上、心理上、各种外部条件等方面,做出并不完全积极的应对。因而,这个序列的叙事具有一定的游戏性。本序列的结束通常是一个决定性场面:人物需要明白自己要更加努力、更加积极、更加持久地面对问题。主人公在这个序列要被“锁”进情节之中。作为调剂,在这个序列中通常会突出某位次要人物的故事,也被称为次要情节或B故事。
图片
《寻》中,米格变成亡灵,见到了故去的家人,并一起进入亡灵世界。家人可以帮助米格回到人类世界,但伊梅尔达的祝福加上了不允许米格碰音乐的条件。米格为了音乐,再次拿起吉他,又返回到亡灵世界。其余家人因为伊梅尔达的威严,都不敢给米格祝福。这给米格造成了更深、更难的困境。在序列结束处,米格想到要得到德拉斯库的祝福,于是和埃克特达成合作,踏上寻找德拉库斯的冒险之路。B故事是对埃克特、伊梅尔达的分别展示。
序列4,尝试解决:人物付出重大努力尝试解决”但陷入僵局。主人公为了解决问题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并没有都凑效,所以需要想出更有效力的办法。人物于是付出重大努力尝试解决之前的老问题,从而制造出了中点高潮。这个高潮通常会与后面的翻转形成呼应。但是人物没有实现目标,反而被带入更深、更大的危难之中,把故事带向全新的、复杂的向度。人物的问题和内心的困境完全暴露出来,等到后面人物发生变化、出现逆转时,才能强化悬念感和戏剧性。
图片
《寻》中,埃克特原本说可以直接带米格去德拉斯库彩排节目的地方,但是并没有见到他本人。米格帮助弗里达想出舞台创意,从而得知德拉斯库的真正所在地,但只有赢得才艺比赛才能得到通行证。埃克特帮助米格找来吉他,鼓励、指导米格参加才艺比赛。中点高潮是米格在比赛中风光无两。但是,伊梅尔达寻找过来,米格只好再次逃走。米格如愿以偿实现了登台演出,并且展示了非同凡响的音乐天赋。但是,米格内心的恐惧也得到强化:需要及时找到德拉斯库并得到祝福,否则便会成为真正的亡灵。
序列5,面对新问题:人物不得不面对新出现的问题。主人公曾经付出过重大努力但没有成功,于是需要休整,从而再卷土重来。因而,在这个序列中常常会设计浪漫场景,通常被称为“烛光晚餐”,给人物,当然也给观众,留出歇息的时间。真正的“坏人”会在这一序列显露面目,并且进入主要情节中给人物制造障碍。不过,人物通常重新想到了实现目标的新办法,并且设想了新的计划。但是从人物所处的情境来说,风险越大,人物将要付出的代价越高。在这个序列中通常会再次安排次要情节或B故事。
图片
《寻》中,米格在一支乐队的帮助下,只身进入德拉库斯所在的会场。受影片启发,米格用唱歌引起德拉库斯的关注,于是二位相认为亲属。米格和德拉库斯一起度过了一段看似美好的时光。米格还不知道在这个序列出现的德拉库斯,真面目是多么险恶。作为次要情节,埃克特易容成弗里达也混入会场,并找到了米格,从而见到了德拉库斯。埃克特在米格的启发下,揭开了当年自己死亡,其实是被搭档德拉库斯投了毒。埃克特说出真相,却遭到绑架。德拉斯库给米格祝福,然而并没有作用,证明了德拉库斯的确不是米格的家人。米格仍然无法回到人间。
序列6,陷入绝望:人物尝试解决新问题但一败涂地,陷入“灵魂暗夜”。主人公实施新办法、新计划,做了大胆的尝试,并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但是主人公却要败到一无所有,甚至要达到众叛亲离的境地,遭受灵魂上的“至暗时刻”。因强烈的内心冲突然而形成的次高潮,往往具有相当的戏剧性。在这个序列结束前,新的引发情境会促使主人公再次做出明确而坚定的决定动作,将情节导向最终的解决。
图片
《寻》中,埃克特、米格先后被扔入水洞。米格拿出照片,意外确认埃克特才是Coco的父亲。埃克特诉说对女儿的思念,说明歌曲Remember Me其实是为女儿所写。埃克特即将彻底消失,而米格也即将变成亡灵。回到人间的希望破灭,家人不知所踪,米格失去了音乐和家庭,无比后悔自己之前的行为,陷入绝望。不过,幸好伊梅尔达找过来,救出米格和埃克特。米格明白,只要找回照片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一家人团结一致要对付德拉库斯。
第三幕 结局性情境建构
结局并不意味着主人公的问题被轻松解决。主人公已经明确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阻止“坏人”并“拯救世界”。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要一波三折。
序列7,看到新希望:人物发现新机会,看到新希望。“坏人”得到帮手或者有了更加厉害的工具而变得更加强大。“坏人”未必真的“坏”,关键在于对主人公的目标构成障碍。“坏人”未必是一个人,也可能是某种力量。但是主人公还是要稍做准备即直面“坏人”,却眼看再次失败。然而,这样的处理通常被称为“虚假结局”。主人公会直面自己的问题和内心困境,而凭借一个逆转,进入真正的解决。主人公发生重大转变,而其他人物也相应地都发生变化。
图片
《寻》中,一家人分工围堵德拉库斯,终于被伊梅尔达拿到照片。正当伊梅尔达要无条件让米格回到人间,米格却被德拉库斯抓走丢下摩天大楼。在这个“虚假结局”中,米格眼看还是要真的死去。不过,米格意外被救。而直播的摄像机向公众揭开了德拉库斯的真面目,也见证了德拉库斯被钟再次砸死。太阳即将升起,米格终于返回人间。
序列8,真正解决:人物彻底解决了所有问题。主人公迎来问题真正的解决,故事真正进入结局。主人公的目标得到实现或者被放弃,主人公都得到应有的补偿,并对故事的主题给出呼应。
图片
《寻》中,米格拿着吉他冲回家中见到了昏昏沉沉的Coco。米格想到用埃克特创作的歌曲Remember Me唤醒她。Coco拿出照片缺失的部分,果然是埃克特。终于,大家的努力得到了相应的报偿:故去的一家人的照片终于全摆上灵台,家里重新充满音乐。又一年亡灵节,亡灵们沿着花瓣铺成的路再次回家团聚,一起在院子里载歌载舞,呼应开场画面和主题。
图片
综上所述,影片《寻》随着情节和结构的发展,各序列容纳不同特征的情节点,表现出各序列的典型情境形态特征。人物处于规定情境中,形成该情境中的动机、决定,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驱动情节向前发展。“情境—动机—动作”的因果逻辑决定了故事怎么开始、如何结束。人物对于内心目标的努力,推动故事的走向,推动情节的发展。人物的行动及其发展,是情节的外在构成形式;促成人物行动的动机及其发展变化,则是情节潜在的动力。情节由运动的情境汇成。具有内在逻辑的序列及其情境运动决定了情节的进程。在情境形态范式中,每一个序列都根据不同情境形态特征的要求,生成内在的情节点标记。当然,编剧范式的观念正如“杯子”概念,在实践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杯子的形态、所装入的内容,是千变万化的。
7. 拉片的影片示例
适合做拉片的5分钟左右的完整电影叙事片段:
《巴顿将军》开头巴顿在星条旗下的演讲
《钢铁侠》大战F22那段/逃出洞穴
《第九区》机器人那段/到实验室偷燃料
《反恐特警组》反恐片段
《勇闯夺命岛》反恐片段/特种部队第一次潜入小岛
《绝密飞行》空战片段/艾迪第一次任务 杜琪峰《大事件》(2004年)
开场约7分钟的警匪对战戏,一个长镜头一气呵成,整体感和真实感突出,非同一般的拍摄难度,在视觉上给人带来酣畅淋漓的快感。爱好长镜头的影迷们不容错过。
现以美国经典公路片《邦尼和克莱德》(又译《雌雄大盗》)片段为例,简单练习一下拉片。仅供参考。
1967年美国导演阿瑟佩恩拍摄了电影《邦尼和克莱德》,轰动一时,成为新好莱坞主义的代表作。看过此片的人,常会被片尾男女主角之死的场面所震撼。而这个经典段落也在电影史上被反复提及,人们称之为“暴力美学”。
拉片分析如下:
电影选段:邦尼和克莱德最后被叛徒出卖,在公路边遭遇警察伏击,中枪身死
时间:108:00--109:06
从克莱德扭头张望到树后躲藏的警察开枪,时长20秒18格,导演却用了30个镜头切换,我们知道1秒的电影胶片是24格,这样算平均每个镜头1秒不到,仅仅16格。它的剪辑率是狂风暴雨化的,邦尼与克莱德在命悬一线时表情的近景和特写镜头频繁交织,惊飞的白鸽,树丛里的枪口,恐慌的叛徒等,这些画面的组接让人眼花缭乱,危险逼近却没有半点声音,让人透不过气。一闪而过的白鸽,刹那的美感,似乎也暗示了两人悲剧的宿命。
突然,轰乱的枪声打破了短暂的沉寂,警察的子弹雨点般向他们打去,两人中弹倒在血泊里。克莱德倒下,升格拍摄加中近景慢镜头,两人被枪杀的画面放大了,时间延伸了,被子弹打的血肉模糊的身体,尘土飞溅,满是弹孔的车身,场面惨不忍睹。导演给警察的镜头极少,却用大量的时间画面展现男女主角被杀害的惨状,冷静残酷,不管你想不想看。一般电影在表现作为主角的好人之死时(当然本片的主角不能简单的拿好人坏人来定义),手法都比较含蓄委婉,中外皆是。在张艺谋的《英雄》里,无名在秦宫外接受箭雨的“洗礼”,从容赴死,导演是这样处理的:全景,墙上射满了箭,中间一丛箭镞空出一个人形。在美国电影《勇敢的心》中,华莱士就义,梅尔吉布森用刽子手下落的斧头,华莱士松开手掌,仰拍天空下飘飞的手帕的特写来展现。相反,《邦尼与克莱德》在这方面处理的很直白,一览无遗。这种手法带给人的感觉就是,强盗显得无助而脆弱,让人同情;警察凶残,让人厌恶。这种本末倒置的心理感受,与导演独具匠心的执导和别具一格的剪辑是分不开的。升格拍摄和慢镜头的使用,给这段暴力血腥的画面涂上了一抹诗意悲凉的色彩,升华了意境.
而这种慢镜头技法到了吴宇森手里,被进一步发扬光大了,如《英雄本色》等影片,后来更成为吴氏动作片的招牌风格之一。当然,还有鸽子。
8. 《斗牛》影片解析——拉片
《斗牛》整部电影带着沉重的气息。电影风格和姜文的风格有些类似,黑白色调更为电影增加了沉重感。 导演:管虎
主演:黄渤、闫妮
剧情:围绕一头奶牛展开。鬼子要来了,部队委托村里人把奶牛藏好,最后再还给部队。通过抓阄的方式,牛二成了奶牛的保管人......
影片《斗牛》由号称“怪才”的第六代导演管虎执导,也是管虎从电视剧重返大银幕的转折之作。管虎导演的作品,大多自由不羁,以黑色幽默的表现形式揭露人性最真实的一面。管虎的作品与英国导演盖里奇的作品,颇有相似之处。抛开宏大的叙事场面和主流思想的艺术创作手法,通过跳脱,无厘头,搞笑诙谐的后现代表现手法,将低俗故事和草根文化通过影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同时揭露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管虎(1968年8月1日),出生于北京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
1992年,管虎自筹资金拍摄处女作《头发乱了》。近期代表作《金刚川》、《八佰》。
很多人说管虎(怪才)跟宁浩(鬼才)的风格很像,尤其是对黄渤的启用上,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他们的叙事方式和表现形式上还有一定的区别。宁浩的作品更倾向于商业片的方向,毕竟在资本驱动下的商业电影,最能给导演带来票房和收益,也能收到社会和观众追捧。
当然,宁浩的疯狂系列还是带给观众很多欢乐,也受到很多影迷的追捧,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下,给了很多观众后现代生活的精神释放和情感寄托。
管虎在讲述作品的同时,将自己的自由、真实,幽默中带有苦涩的表现形式代入影片中,不受商业片的束缚,随心而走,让沉闷压抑的抗战年代故事带有了一丝喜剧幽默的成分,似在讲故事,又似在讲述人性。
《斗牛》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多时空叙事结构,讲述了黄渤饰演的牛二为了完成八路军交代的保护荷兰奶牛“九儿”的任务,在日本侵略者的眼皮子低下,与奶牛同生共死的感人故事,悲凉孤寂中,带有诙谐与幽默。
多时空叙事,一个时空是现在,牛二为了保护荷兰奶牛与日军、逃难村民、土匪们斗智斗勇的故事;另一个时空则是过去,影片穿插交代了牛二与奶牛的革命友谊的缘来和那个年代农村质朴的生活状态。
牛二叫奶牛“九儿”,是因为牛二将奶牛看成了闫妮饰演的九儿的化身,从此温情的奶牛也成为了支撑牛二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在无数次想要放弃的时候,奶牛的叫声就会把牛二又拉回了,从心底里牛二还是善良温情的,一直坚守着当成答应守护奶牛的承诺,也是那个时代下人们的最珍贵的人性品格。——守护、诚信(承诺)。
堡垒村是一个抗战村,在战争中为八路军提供后援支持,接待部队,照顾伤员。共产国际向中国援助了来自荷兰的大奶牛,负责产奶——奶都留给伤员战士用。因行军不能一直带着奶牛走,所以部队离开时,将牛留下在堡垒村,并承诺会回来取。老十三叔代表村子接收了奶牛,然后按规矩将全村男丁召集起来抓阄,一堆绿豆中有1粒红豆,谁抓到红豆,奶牛由谁负责照看,粮食由全村负责。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展现出了守护奶牛的斗智斗勇和紧张气氛,同时将人和牛共生的温情气氛凸显,管虎似乎在紧张的同时给了观众舒缓的机会。空旷偌大的岗上,轻飘的白雪,哀怨的配乐,孤独的牛二独自一人在呼唤着九儿和娘的叫声,写意的表现手法,有张有弛。
在紧张的守护奶牛“九儿”的节奏下,舒缓的镜头给了观众感情释放的空间。最后奶牛“九儿”岗上的出现,依偎在牛二的身边,让一切显得和谐温情。
舒缓之后,故事又到了土匪和牛的故事。土匪为了给他们的大黄牛强行配种,把奶牛“九儿”抓起来。此时一颗贯穿全片的炮弹给了牛二抗争的力量,鼓足了所有的勇气去拯救他的奶牛“九儿”。枪林弹雨中,悲凉的音乐,疲惫的奶牛“九儿”依偎在倒地的牛二身上,此时只有他俩相依为命了。牛二为了让“九儿”活下去,心疼的打着“九儿”,再不起来就冻死了,此时抱地哭泣的牛二倍显孤单。
山坡上幽远的笛子声,一牛,一人,孤寂的走在上坡上,悲壮而凄凉。不禁想到了电影《活着》的最后一幕,同样也是一人一牛,不过《活着》的故事更显凄惨,《斗牛》也算是幽默诙谐的存在了。
影片一开始,满村村民被屠杀,一片狼藉,无人生还,只剩下了“两头牛”牛儿和荷兰牛,整个影片开头已经奠定了悲剧的序幕。
因为八路军要撤走,所以遗留下的荷兰奶牛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在寡妇九儿的“帮助”下,牛二成为了守护荷兰奶牛的“幸运儿”。自此,奶牛“九儿”变成了牛二的精神伴侣,开启了一段“跨越物种的感情”,守护奶牛的责任使得牛二变得强大而勇敢。其中因为牛二摸了奶牛奶子而变成反革命份子游街的情节,让人觉得可笑而讽刺。在现在的价值观里看着极其可笑的一件事,在那个思想传统,还未完全解放的时代却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这里也是对于那个年代的真实展现。
满怀理想的日本学生踏上中国领土,拿起刺刀,被逼迫刺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面对死亡——无论是举刀刺向别人还是别人挥向自己的刀——他都是恐惧的,但终会适应,最后癫狂,最终被训练成杀人的机器。
战争毁灭的不仅仅是人性,还有秩序,秩序被摧毁掉的恶果之一就是人的动物性本能开始显露,影片中一群逃难的村民,在堡垒村偶遇牛二,得到牛奶以缓解饥饿,作为回报,其中几个人决定杀掉奶牛,分肉吃。为了杀牛,他们挥刀赶走了牛二,面对牛二的咒骂,说:“他现在骂得厉害,杀了牛分块肉给他,他不干也得干。”我们还能看到另外一群人——土匪,在日军过后杀入村庄,将牛二扔下深井,目的是为了抢劫奶牛配种。
奶牛所代表的形象便是牺牲了自己的所有一切,却遭到人们抛弃的一类形象,卑微无助如粘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最后为了吃牛与牛二争夺的逃难村民,一个个的被日军埋下的地雷炸死时,他们的死,其罪何辜,他们也仅仅想吃头牛而已,这又能怨恨的了谁呢,只能怪那个缺衣少吃,遭受侵略的残酷的动荡时代吧,人都已经要饿死了,还有人性来做什么呢。
牛是牛二抓阄抓来的,一同被分配过来的还有九儿,九儿长得漂亮,牛二喜欢她,想跟她“生个一儿半女”。
中国农民的人生理想,不正是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何况他还有两头牛,老婆有了,孩子也会有的,美好的人生即将开始。可惜鬼子来了,啥都没了,好歹还给剩下一头牛。影片中,牛二管奶牛叫九儿,九儿既指牛,又指他惨死的未过门的老婆,更象征着他向往的美好生活。所以他拼死也要守住着美好的生活。
鬼子来了,他先是偷牛。偷不来,打算干掉鬼子抢牛。被发现了,就英勇搏斗守住自己的牛。这是抵抗外侮时,中国农民的典型态度。
总算鬼子走了,饥民又来了。
这时,牛二质朴的农民本色显示的淋漓尽致,虽然自己的东西也不多,但人命关天,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甚至不惜伤害了自己的牛(美好生活),而这群灾民则是把贪得无厌彰显的淋漓尽致,拿了人家东西不仅不感激,不报恩,还想着整怎么害死恩人,扒皮吃敲骨吸髓。最后居然说出:“我不过想吃你那牛,你竟然想要我的命。”
熬过了饥民,又赶上国民党和鬼子火并,牛二关键时刻死死抱住他的牛,讽刺的是,生前打得要死要活的敌人,死的时候,反倒埋在一块。
结果回到村里,又赶上了土匪,牛二给扔井里了,奶牛也被土匪抓走配种了。
典型的土匪作风,男人杀死,女人带走上山,留自己的种。
此时的中国农民牛二终于愤怒了,抢我的东西,要我的命,抓走我的九儿,咱谁也别得好儿了,于是他扛起了炸弹。
然后,不知又赶上谁和谁火并,(其实并不重要。)牛二和牛侥幸活了下来,一人一牛上了山,终于“过上了人过的日子”。
有一点,令人疑惑,就是为啥牛二咋也死不了,中了刀不死,中了弹还死不了,眼睛都瞎了还死不了,因为中国农民就是这样,就是不死,就是顽强,一滴水一点阳光就能活下来。后来解放军回来了,牛二想还牛,人家没要,估计牛二心里乐开了花,因为牛几乎成了他的全部,这回牛终于是自己的了,说啥也的要个戳。这就是一个中国农民和他拼死守护的生活。再说牛二这个人,最后纸上写的是“二牛之墓”因为牛二本质上也是头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了藏住自己的小牛,在山上挖坑,后来带着奶牛开荒种田,养活自己。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中国革命的胜利靠的就是中国广大农村里广大农民的付出。有牛脾气,牛脾气就是犟,认死理。你平时踢我两脚,打我两下就算了。你把我惹急了,跟你拼命;答应八路军的事儿,一定要说到做到,即使过了七八年之后。展示了中国农民的质朴和诚信。善良敦厚,无论是无偿救济灾民。还是救日本兵,都展现了他的善良。因此中国农民牛二,本质上也是头牛。
9.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专业有哪些专业介绍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是一所公立学校,成立于1993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类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有在校生6000多人,有着专业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的教学设施。学院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是一所值得信赖的学校,欢迎大家前来就读。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2国际经济与贸易财经商贸3旅游管理旅游4播音与主持新闻传播5建筑拦桐工程技术土木建筑6计算机类其他7戏剧简宴坦影视表演文化艺术8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9应用艺术设计其他10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土木建筑11烹饪工艺与营养旅游12大数据与会计财经商贸13餐饮智能管理旅游14现代物业管理土木建筑15产品造型设计其他16房地产经营与估价新闻传播17西式烹饪工艺旅游18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与信息19音乐表演其他20汽车电子技术装备制造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影视编导介绍影视编导(专业代码:660206)
培养目标:祥嫌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面向广播、电视、电影业以及文化艺术业等行业的导演、电影电视制片人、电影电视场记等职业群,能够从事编剧、导演、电视编导、影视后期剪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影视特效、非线性编辑、画面编辑、摄影摄像、拉片分析、视听语言、影视艺术概论、影视导演艺术、电视导播、影视录音、影视灯光、影视制片管理、广告制作、新媒体技术、影视剧本创作、电视节目策划、电视写作、微电影创作、纪录片创作。
学制:三年
就业方向:文化经纪人、影视制片人、媒体策划、文艺编导、文娱记者、双语主持、影视编剧、影视导演或各种影视节目的助理,还有报社、出版社、杂志社、文化厅局、影视厅局、宣传部委、教科文卫等国家组织等事业单位的策划管理人员。
证书颁发:学生修完规定课程,经考试合格,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颁发“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全日制大专学历证书。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播音与主持介绍播音与主持(专业代码:660602)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面向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文化艺术、网络与新媒体等行业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记者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播音、配音、节目主持、采访报道、活动主持、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等工作,适合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视听语言、社交礼仪、广播电视概论、嗓音矫正、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形体与体态语、表演基础、播音主持艺术概论、形体训练、出境记者与现场报道、台词与配音、化妆与形象设计、电视新闻学(播音)、媒体节目编导、电视影像与编辑制作、演播空间处理、普通话语言与发声、播音与主持实务、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主持素养、音频节目播音与主持、视频节目播音与主持。
学制:三年
就业方向:省、市、县电视台、电台播音员、新闻记者、编辑记者、报社、商务会议主持人及商业外场主持人,婚庆司仪、各大小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商业、专业配音员、导游。
证书颁发:学生修完规定课程,经考试合格,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颁发“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全日制大专学历证书。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