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师好结局
安静在最后不愿意苗老师受到诬陷,跑到县长那里,希望现场可以为苗老师平反。可是在回撤的途中却发生了车祸,导致双腿都不能行走了。安静又参加了两次高考,也没有如愿考上北大,而是开了个书店,安安静静的度过自己剩下的人生。
从此苗宛秋就再也没有出现,仿佛消失了一般,当安静再度见到苗宛秋时,已经是30年后。至于其他人的结局,电影里没有交代。
《老师·好》游正无论是题材方面,还是剧情方面,都是比较成功的一部剧。特别是结局的设计上,让人感慨良多。这部剧也存在一个美中不足的现象,在结局的时候,只交代了苗宛秋和安静的结局,其他的几个学生的结局都没有交代。
从安静的结局来分析,其他几个学生考上大学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个时穗磨激代大学生凤毛麟角,不像现在上了高中就可以猜袜上大学。剧情开始的时候,出现那个语文老师就是王海,王海当了老师并不意味着就上了大学。
当时老师的学历要求并不高,大部分老师都是中专学历,特别是高中生增多的那几年,很多老师和学生年龄都差不多。
2. 电影《老师好》结尾的六大疑问
于谦大爷主演的《老师好》目前正在热映,笔者也去电影院贡献一点票房,先上图为证。
电影的前90%真的超级棒,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老师,看着看着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师。于谦饰演的老师苗宛秋,既有属于普通人的人性缺点,也有属于老师的伟大师德。一方面他好面子(一直骑着县里奖励的自行车、使用印着“奖”的大茶缸及表彰大会没有他的先进愤而离场等)、不讲人情(不让大家参与艺术节的排练、不让安静给她的同学补课等、责怪帮他找回自行车的同学们等)、,另一方面他是真的爱学生(为得脑瘤的刘昊筹款、挽救误入歧途的洛小乙、给上不起补习班的学生免费补课)。这样矛盾的有点小缺点的老师,真的让人不自觉就回忆起自己的老师,代入感十足。
《老师好》这部电影的前大部分真的超级好的,感情也烘托的很到位,但是在本该高潮的结尾却烂尾了。给人的感觉就是吃着一碗超级好吃的蛋炒饭,吃到最底了,却发现底下都是苍蝇,真的让人无语。
关于电影的结尾,笔者有六大疑问。
一、为什么在安静为苗宛秋讨回公道后,给她安排了一场车祸?是想表达,苗宛秋的回归是安静用血换回来的?还是想表达,安静的选择错了,她不应该为苗宛秋喊冤,而是应该去参加培训会?
二、高三毕业了,为什么苗宛秋却自己一个人离开了南宿(苗宛秋坐火车离开时没有他妻女的镜头)?苗宛秋不要自己的老婆孩子了吗?这个男人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是不是太对不起因他残废的安静?
三、故事的主角们后来都怎么样了?观众除了知道王海当了老师,安静开了家书店,剩下诸如洛小乙有没有和安静在一起?洛小乙最后当兵了吗?关婷婷、文明建设、海燕脑袋最后怎么样?这些电影都没有给一个合理的答案。
四、释苗宛秋最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教书育人,为什么他不去北京搏一搏?说实话,当时苗宛秋坐火车离开,我们一度以为他是去北京为安静圆北大梦想去了,没想到,他居然怂了,逃跑了,回老家藏起来了。
五、为什么过了30年,苗宛秋才回来给安静还钥匙扣?这30年来,苗宛秋有来看安静吗?有为安静做些什么吗?
六、为什么苗宛秋在接安静这一届前,教学教的很好能得先进,教安静这一届却连续三年得不到先进?洛小乙的改过自新有什么意义吗?
3. 做一头不被骟掉的牛:《老师好》这部电影讲了什么
人家这部电影的导演说了,有感于现在社会上的师生关系跟自己小时候相比已经有了变化,所以想谈谈自己眼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
我倒是觉得,谈老师也好,谈学生也罢,归根到底谈的是人。一个人抑或一群人的初始、变化和结果,这个轮回构成了一个故事。所以我看这个电影的感受是, 这是一个关于苗宛秋老师自己的故事。
在很多青春片里,常有的是年轻人沉浸在自己的感知世界里对抗外界的压力。但《老师好》这部电影呈现的是老师——作为成年人,与学生——未成年人之间的对话和碰撞。然后在这种碰撞中苗宛秋完成了他自己的蜕变。学生当然也有变化,但焦点不在他们身上,至少我自己这么认为。
事情发生在1985年一个叫南宿一中的学校。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的苗宛秋(于谦饰)成为了高一3班的班主任。故事以苗老师的自行车为线,串起了(其实串的效果还有提升的空间)老师与学生们之间的碰撞、冲突、和解,以及散场。
苗老师本来可以不做老师的,他当年高考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却因为“出身问题”未被录取,只得上了师范,成为了一名教师。这是他心底的隐痛,也是他的人生信条之来源。这个人生信条就是让学生通过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为此他兢兢业业,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
但他面对的高一3班,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学生们不断用自己感性的、粗浅的、充满荷尔蒙气息的人生哲学去挑战苗宛秋的人生信条。这些挑战或者说冲撞表面上看起来压根算不上激烈,不就是——卸老师自行车吗,不听老师劝告非要参加文艺汇演吗,不好好学习偏要去打架吗,也真没出什么大事。整部影片最大的事——也是被很多观众诟病的情节,就是苗宛秋最看重的好学生安静为了给老师平反昭雪而遭遇车祸,从此与大学失之交臂。这是安静所能做的所有背离老师人生哲学的事情里,最具正义感和正确性的事情了。
可是在影片一多半时间里并不激烈的冲撞底下,是暗流涌动的两种价值观的对垒。这也是电影打动我的一点:在苗宛秋经历过挫折后形成的成人世界观里的现实主义与学生们稚嫩青春的不切实际的世界观之间的对垒。正是这种对垒让这部电影在我这里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普世意义。因为它恰好击中了我内心一直在试图解答的一个问题:人在成长过程中,是不是每一步犯的错都是必须的?这是不是人类的宿命?以及,这是不是人类的幸运?
我小的时候常常想,如果有一本奇书(后来长大了就想象成芯片),可以在每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就随身携带(植入体内),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可以给你下达一个让你绝不会犯错的指令——比如在电影的情节里可以是,高考前不要帮老师去寻找丢失的自行车,去自习室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有人生出路;再比如,骑上老师的车,去听你的讲座,不要帮老师伸张什么正义,就不会遭遇车祸……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本书、一个芯片,有这类指令,有这种永远不会“误入歧途”的保障,人的路会不会顺一些?我们会不会更幸福一些?
抑或正好相反?
当苗宛秋站在操场上,对着利用学习时间给自己找回自行车的学生们大喊大叫的时候,他所表达的是他过去的失败经历锻造的铁一般的人生信条——学习、考试、利用好机会,心无旁骛。
可是同样站在操场上,已经被骂傻了的、满心委屈的学生们,在当时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为什么青春热血、一片赤诚,会换来的是指责和批判?难道凭着良心和情义做事,错了吗?
我看着屏幕上对峙的两类人——苗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满心感慨。这不恰恰就是一副成人和幼崽之间的对峙吗?这不就是同一族群中成长了和没有成长完的两群生物之间的对峙吗?这不就是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吗?
有一天,这些学生终将成为苗宛秋那样的经历伤痛和挫折的“大人”。他们也终将像苗宛秋训斥他们那样去训斥自己的孩子、学生,甚至社会上所有不成熟、不理性的“年轻人”。而那些年轻人也会和他们当年一样满心委屈和不理解。
成年人要面对柴米油盐,工资、房子和一次次的失败。这些问题没有缘由,只会不停地往一个成年人肩上堆,直到他适应或倒下。这些问题会慢慢帮助这个成年人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就是利用机会,抛弃耗费精力的情感滥用。所以很多成年人不苟言笑,他们仿佛肩上有根纤绳,一直费劲地往前拉。没有成年的人,他们看不见这根纤绳,他们心中只有火焰。
就像王小波说的,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当然苗宛秋不是一头普通的被锤的老牛,他心中还有感性和希望。
最后安静用她的出人意料的决绝的方式,让苗宛秋惊醒:原来抓住机会,做好那件所谓的“该做的事情”,好像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总有人去做一件看似不那么合时宜的事情。可能只是因为这件事对这个人非常重要,重要到不需要别人理解。你能说这个人他/她就做错了吗?我想苗宛秋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安静这个好学生为他喊冤,是做错了的(在这里我无意去讨论,为什么安静忽然要跑到县长面前喊冤,为什么剧本安排她被撞成残废,因为在我的认知里,这全部都是为了苗老师的转变而铺陈的情节)。
他从最青睐的学生遭遇车祸这件事中体会到了深深的自责和懊悔,当然还有对于所谓优秀教师称号、分房子、名誉等等的反思。这些一直牵绊自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是否值得继续留下?
我们常常颂扬教师是蜡烛,“成灰泪始干”,呕心沥血只为培养学生。可是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更多的是学生成就了老师。在一路向“上游”争取的过程中,人到中年,背着房子、票子和孩子重担的优秀教师苗宛秋,最终选择离开正式教师岗位,去做乡村教师。
如果说当年没有如愿进入北大中文系学习的他,是被选择、被抛弃的,现如今的他,在面对校长递过来的钥匙和求和的态度的时候, 是自动选择、自我放逐的。
与其说是赎罪,不如说是皈依自我。
我愿意想象,当年那个意气风发、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大的苗宛秋,假如真的读了北大,毕业后也会是一个出口成章、挥斥方遒的年轻才子,也会有更多感性,用更多自信与与勇敢去拥抱生活。只是,他一样会面对挫折,一样会面对不公。但是,如果没有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没有这样一群高中生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他,生活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又会如何面对受挫的生活,如何面对北大中文系(在这里只是一个代表最高学府和拥有辉煌前途可能性的符号,并不是说北大中文系就怎么地)毕业的人也要面对的不堪际遇呢?
所以我觉得, 影片从开始到最后,就是苗宛秋在去成人化、去理性化的一个过程。 苗宛秋的青年时代,是一个拼命冲出藩篱又被一鞭子赶回去的小牛,然后他循规蹈矩,任劳任怨地耕地。他也曾试图做一个安心受锤的老牛,想私下开设补习班赚外快,也想找校长暗地谈谈分房子的事。可是总有那么一个外界因素出现在他面前,让他内心深处的那个未成年人跑出来说,我不能那么做。苗老师身上具有——不管上不上北大都具有的——知识分子的清高和底线。这种底线也许来自于他未能考上北大的遗憾,以至于他希望有更多的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也许来自于他在教师岗位上享受到的赞誉,但归根结底,苗老师是一个未被社会彻底驯化的公牛,他不愿意接受既定的“锤骟”程序,他终将跳出牛栏,奔向他自己那片青青草地。
那片草地本是一片荒芜,并不水草丰美。但只有在那里,苗宛秋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这不是对安静同学的忏悔,如果他只是想忏悔,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补偿安静。但他最后只是将安静编的钥匙链偷偷还给她,我还是愿意把这个动作看成一种隐喻——年老的苗老师完成了非理性化、非成人化的过程, 那个蝴蝶蜕变完了 。
所以苗宛秋的出走,不仅仅是逃避或者悔恨。他终于认可并靠拢了孩子们的方式——感性的、正义的、热血的,也是自由自在的。
正如《摇滚学校》这部电影里的Ned带领孩子们抛弃刻板、压抑的教学方式,勇敢拥抱能够反映孩子们内心自由情感的摇滚乐一样(当然我认为Ned说数学压根不重要就是电影的混扯,只是我们不能要求每一部电影都面面俱到地谈及每一种当下被拥趸或抛弃的价值观),更趋于感性的表达与更趋于理性的自律,到底该选择哪一个?
我还挺欣赏电影最后的处理——苗宛秋在远走他乡之前,没有跟他的学生们告别,甚至连毕业合照也没有拍。
在我心里,那个毕业纪念照,是年轻学生们准备走向这个社会运行所鼓吹的成熟理性的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上,将自己非理性化的苗老师已经不适合出现了。他的缺席是他重新开始自己生活的“出席”。
影片的最后,苗宛秋在黑板上写下,和你们在一起,是我最好的时光,虽然有刻意煽情的成分,却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苗宛秋找到了新的生活轨迹,这一警醒、顿悟的过程,又何尝不是最好的时光。
最后,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传达信息和情感的手段,是比较杂糅的。它既具象又抽象,既写实又有隐喻。但这样的手法穿插得有些跳跃,所以在最后二十分钟里的隐喻,让观众有“这演的是啥,苗宛秋这是想干啥”的迷茫感。
以上仅仅是我的一个看法。网上骂这部电影的人很多,可能我太喜欢于谦了,所以我的解读就不怎么理性。但是在看电影这个事情上,要是人人都做理中客,该多没意思。
4. 你好老师电影结局是什么
您应该问的是老师好这部电影。结局就是安静最终也没有能考上大学。
安静在图书馆里见到了已经白发苍苍的苗宛秋。苗宛秋将安静给他的蝴蝶挂在了树上,却没有交代其他人的结局。
该片以苗宛秋老师为核心人物,聚焦苗老师与学生们的“斗智斗勇”的有趣故事,再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师生百态及纯真情感。
5. 《老师好》结局是什么
《老师好》结局如下:
安静在最后不愿意苗老师受到诬陷,跑到县长那里,希望现场可以为苗老师平反。可是在回撤的途中却发生了车祸,导致双腿都不能行走了。安静又参加了两次高考,也没有如愿考上北大,而是开了个书店,安安静静的度过自己剩下的人生。从此苗宛秋就再也没有出现,仿佛消失了一般,当安静再度见到苗宛秋时,已经是30年后。至于其他人的结局,电影里没有交代。
影片评价
《老师好》不仅艺术地再现那个时代的“真”——校园的天真、学生的率真、老师的真诚,而且炽热地表达了那个时代的“情”——爱生的真情、朦胧的爱情、互助的友情。这种“真”和“情”,以及它们各得其所的呈现方式,赋予了影片一种特殊的格调和魅力。
让蹩脚的故事变得有意思,让粗糙的人物变得有血有肉。有了这种“真”和“情”作为底色,电影内外的笑声就脱离了段子的油滑,泪水也有异于煽情后的无感。而这种“真”“情”,正是教育类电影所缺的,更是当下越来越专业化的校园生活和师生关系中久违的。
6. 老师好安静结局
《老师好》讲述的是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老师推自行车昂首走在校园,接受着人们艳羡的目光和纷至沓来的恭维。桀傲不驯的洛小乙、温婉可人的安静、新潮前卫的关婷婷、大智若愚的脑袋、舞痴兄弟文明建设、八婆海燕、奸商耗子……三班是一个永远也不缺故事的集体。苗宛秋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即将走进的这个三班将会成为他以及他身边这辆自行车的噩梦。三班的同学也没有想到,这位新来的老师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在电影《老师好》的结局中,随着苗宛秋被他人举报告发私底下办补习班,被上级下达了处分,在安静找到县长之后,让苗宛秋免遭处罚,但是在路上因为遇到车祸而失去了双腿,从此苗宛秋就再也没有出现,仿佛消失了一般,当安静再度见到苗宛秋的时候,已经过去了30年,安静没有考上名校,而且还连续考了两次都效果不理想,但是却在路边见到了已经白发苍苍的苗宛秋……
7. 于谦电影《老师好》里,为什么让安静出车祸,不理解啊
反应社会现实的,他老师因为成分原因没法进入北大,寄希望于安静,安静因为车祸致残也没法进入北大(她是残疾人注意这点)电影最后其实已经已经暗示安静可能自杀了,原因可能跟没法进入北大有关。电影中安静去找老师填志愿安静只有一个北大的选项可以看出她志在必得,同样也告诉我们她没有选择退路。安静!!!为啥起怎么个名呢
电影最后的时候时候安静化身蝴蝶飞到教室,王海的台词有一句 有些人看似走远,其实并未离开
蝴蝶飞到教室门框上门开了,镜头扫视教室可以看到其他人都在,但不见安静,在看看黑板上写的几个帅气的大字:我们最好的时光 这其实是王海美好的回忆,在这美好的回忆中少了一个人
在安静第一次在办公室与他老师见面时也有一只蝴蝶飞在他老师的花盆上,其实暗喻安静是飞到他老师身边的一只蝴蝶,同样快毕业了安静也希望给他老师一只蝴蝶
其实导演好像有话对我们讲,但过于残酷,只能通过老师在医院悲痛的表情向我们透露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