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韩国电影喜欢损中国
韩国人太过自大,什么都说是韩国发明的,说屈原是韩国人,端午节是韩国节日,李时珍是韩国人,本草纲目是韩国的,中秋节是韩国的,导致被侵权的中国民众热烈反抗,各种黑韩国,所谓黑人者必被黑,所以韩国喜欢黑中国也是理所当然
2. 韩国电影《流感》中的政治操作
众所周知,韩国电影从来不避讳国家政治中的官员腐败、权谋恶斗、权钱交易、利益冲突等种种黑劣。比如,揭露韩国政治腐败的内部斗争的《局内人》,根据“光州事件”“釜马事件”改编的《辩护人》,反映检察官、警察、线人的利益冲突的《不当交易》,还有揭露韩国政治高级阶层腐败的《白鲸》,等等。韩国电影的高明之处还在于能把涉及公众的社会事件都能和政治粘在一起。这可能也是韩国人因为地缘、历史文化热衷政治活动的一种表现。这部上映于2013年的电影《流感》,也是如此。
从政治角度看,当一个区域或国家出现具有危害性的公共事件后,作为权利集中的政治团体或个人,他们有能力调配各种国内外资源,发挥事务管理部门职能,只要思路、方法足够科学,思想统一,步步为营,就能统筹应对问题,消除危害,安抚人心,实现“以政治善”的目的。但是对喜欢挑政治脓疮,揭露政治黑的韩国电影来说,“灾难”和“政治操作”就成了上等搭配。《流感》这个故事不是“发现病毒,病毒传染,人感染或死,发现治疗方法,战胜病毒”这么简单,而是在其中传递出的政治操作。
一群来自东南亚某个国家的年轻人准备偷渡到韩国,其中一名偷渡者已经开始咳嗽,病毒由此踏上了韩国的征程。到了韩国后,过来接收这帮偷渡者的兄弟俩两发现,一集装箱的人都病死了,只有一个小哥还活着。
两人带着唯一幸存小哥进城,结果半路上小哥逃跑。接收偷渡者兄弟俩中的弟弟开始咳嗽,发烧,显然是感染上了病毒。于是哥哥就带弟弟去药店买药。病毒随着咳嗽出的飞沫,通过空气开始传播,药店里的营业员、儿童、学生等人,无一幸免。
弟弟的病情逐渐加重,咳血,就来到了医院。医生抢救无果,并当即发现,这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毒。哥哥也因弟弟的死与医生发生冲突。此时,病毒已经在城市扩散开来。
疫情爆发的这个城市叫“盆塘”。因为这是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该地区的治理委员会负责人,韩国国会议员立即出现在了故事中。因为此病毒非常厉害,医生建议把盆塘隔离起来。但是,议员却顾虑每年要在盆塘举行的各种国际会议,如果隔离,将会给盆塘带来巨大损失;还靠天真的“常识”说,“现在正是流感流行的季节”“口蹄疫也没这么紧张”,言下之意,一切都没那么严重。总之,这种能致人死的病毒,并不在议员的思考范围内;并且医生的建议也被议员指责。傲慢、蔑视,拥有政治权利的飞扬跋扈,可见一斑。
随着病毒的爆发式扩散,众多被感染的人病情不定时发作,倒地而亡,城市交通混乱,医院人满为患……整个城市因人感染病毒,瞬间失控。
就在样的紧急关头,该国总理却还在为是否向社会公众宣布病毒扩散,以及宣布后是否会引起社会恐慌而犹豫。负责盆塘的那个议员还在担心如果宣布隔离,会被其它政党的政客们揪辫子。灾难面前,精英政治的斗争和矛盾,开始暴露出来。这和韩国普通人所具有的民主政治意识并不是一回事。直到总统驾临,才宣布盆塘隔离。同时病毒扩散的消息也对外发布。但是如何应对病毒,却只字不提。“目前还没有治疗药物”“死亡人数可能上万”,这些话无疑就是制造“恐慌”。
外宣事实固然不错,但在缺乏应对措施的情况下,让普通民众理解、支持政府行为的机会也没了,民众除了恐慌,就是恐慌。电影黑了一把看似高冷、果断的韩国政治高层。
接下来,政治骚操作开挂。
恐慌状态下的民众在超市疯抢物品,并因此发生肢体冲突,也有人因病毒发作顿时在超市倒下。但这种无序的状态却招来了警察的暴力制止,超市顿时成了捉撕混斗的场所。而这个事件本身,无非就是民众为了应付病毒带来的隔离,在超市买东西而已。灾难面前,准备不足,出现混乱,就直接动用国家机器,这无形中将其等同于暴乱镇压。一件小事,就暴露了政治能力的低弱。
接下来就是美国政府介入。众所周知,韩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地位,军事外包,外交还得看美国的脸色。这还比不上过着朴素生活的邻居朝鲜。有人戏称“萨德”系统就像是一个苍蝇,韩国人捏着鼻子也得吃下去。影片中,因为韩国盆塘地区爆发病毒流感,却鬼使神差地招来了美国。这显然不是什么国际救援,而是美国对韩国政治干预的直接影射。
为了防止病毒扩散,在美国的建议下,建立特别隔离区,而令人惊异的是,隔离区实行军事管控。如果有不服从管控的外来人员,就用“枪”解决。治病救人,却借用军事力量,透射出国家与普通民众需求的尖锐对立。危机关头,国家并没有显示出为了关心平民大众的政治情怀,而只有一个信念——防止病毒扩散。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不顾普通人死活,并不择手段。所以病死之人,就变成了“垃圾”被处理掉。
这看上去不可思议,却是韩国政治惯用的专制手段。危机中,国家政治为了自身利益,哪怕普通民众是无辜的,也会惨遭国家机器的碾压。历史上,“光州事件”就是韩国政治统治和平民冲突的最好证明。
影片中,政治首脑为了所谓的顾全大局,要牺牲盆塘,保全更多国民。这种应对危机时僵硬的政治操作,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城市更大规模的平民冲突和骚乱。平民与政府的矛盾再度升级。国家不得不调整更多的兵力、武力进行镇压。而政府、医疗机构如何防治病毒,却没了踪影。城市剩下的就是骚乱,混乱,加上打打杀杀。
流感所引发的盆塘民众对政府不信任,最终升级到了“要到首尔去示威,让首尔人感染,政府才会救我们”的地步。这一幕似乎是“光州事件”街头政治的变相演绎。而美国也不甘于后,甚至派出驻韩美国空军,要对示威民众进行轰炸。
或许人性的力量唤醒了人们对战胜病毒的信心,才使韩国元首良心发现,最终顶住了美国的压力。
在影片中,“流感”只是故事外核,用混乱和冲突暴露韩国政治的低端操作才是真正目的,以致于让政治首脑和民众知道病毒抗体的存在,用小女孩阻挡军队开枪的方式出现,这显得十分戏剧、突兀。
类似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在《汉江怪物》中也曾出现。总之,《流感》其实是一部“政治片”。
3. 为什么说《隧道》这部电影是在讽刺韩国政府呢
韩国电影向来以大胆、露骨著称。
尤其是灾难题材电影和一些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导演总是将人性的阴暗面和某些社会问题展露无遗,毫不避讳。
甚至是讽刺政府部门和国家官员,不留任何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