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看完美国电影《怦然心动》,政治老师让我们写观后感。100字
我始终以为电影电视都是要讲故事的,讲给观众听,而不是自说自话、自我欣赏。故事讲好了,应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也即无论世界哪个角落的人,都能看得懂,会产生共鸣,而不用费劲巴拉地去探究故事发生的背景、文化和历史渊源,不用猜测导演的意图和片中的隐喻。我相信,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中总有些相通的地方,真善美的标准不会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产生多大差异,教导人向善,是各国教育的主旋律。 绕来绕去,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怦然心动》是一部好好讲故事,并且讲了一个好故事的影片。我相信这部影片谁看了都能懂,而且会被片中天真无邪的爱恋所感动。当然,以我们一贯的寓教于乐的标准来看,它也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不仅讲了一个让人怦然心动的两小无猜的早恋故事,萌动的情感、不谙的思考都是儿童特有的,而非小孩讲大人的话。同时影片涉及到亲情和伦理、偏见与包容、梦想与现实、坚持与放弃、自尊与自爱等等一系列人类共通的问题,很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朱莉的勇敢与坚持、自尊与思索、爱心与善良都让人怦然心动。作为成年人,面对我们认为对的事情,我们是否会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而坚持自我?像朱莉保护那棵树一样?面对弱者,我们是否能毫不犹豫地施以爱心,伸出援手?像朱莉对待自己弱智的叔叔和无人竞拍的同学那样? 在这里不能不飘扬一下美国电影,作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我发现他们经常会拍出一些温馨感人,给人以希望,让人感受到人间美好的影片。片中的女主角朱莉虽然小小年纪,但也能代表很多美国电影中的女性,她们自尊自爱,美丽浪漫,她们独立思考,敢爱敢恨,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格的完整,她们脚踏实地做事,不浮夸不虚荣。 当然作为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她也不是天生啥都懂,影片很好地表现了朱莉在大人的引导下的自我成长。朱莉的父母无疑是她的榜样,而布莱斯的外公无疑给了她力量。 相比之下,我们文化中的孩子就没有朱莉那么幸运了。首先,他们敢爬上那么高的树吗?当然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他们也没有树可爬,只有爬楼了。会有人告诉他们在树上看到的风景多么不一样吗?他们能因为在一棵树上看到了美景体会到了人生的乐趣,就勇敢地保护它不被砍伐吗?他们的父母一定会发疯般地劝孩子下来,求消防或公安帮他们救孩子。最最关键的一点,他们敢早恋吗?他们会听从内心的召唤,让感情油然而生吗?会在七岁的时候对某人一见钟情,然后就一直渴望着与他的初吻,并用行动勇敢表达吗?如果有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世界里,她一定是另类,甚至被归入坏孩子行列,一定会让老师费尽了口舌,让父母操碎了心。我们的孩子呀,太可怜,被教化得太早,太苛刻,因此丧失了许多作为人的本能。 现在政府总是在提倡创新,我们为什么缺乏创新人才?我看都是教育惹的祸!这个教育包含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中国孩子聪明、学习好,举世公认。但能力呢?比如爱的能力。如今剩男剩女成了一个社会话题,剩下来的原因很多,而且因人而异,但其中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就是有人不懂得怎么去谈恋爱,因为他们从小就没谈过恋爱,也没人教他们怎么谈恋爱,相反多少成年人会谈早恋而色变?试想如果他们像朱莉和布莱斯那样情窦初开的年龄就尝试着去爱,而且有成年人的引导,他们也不至于在谈婚论嫁的年龄为如何爱而烦恼了吧。 再看看人家的课堂,观察小鸡孵化,做个实景火山喷发,我们的素质教育、课改是不是学的就是这些东西呀!人家那可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而且虽然素质了,课改了,我们听到看到的依然是被课业负担压得抬不起头、早出晚归难得见到太阳、周六日奔走于各种培训班的孩子们;依然是在好幼儿园、好学校门外支起帐篷、打开躺椅、彻夜排队苦苦等待的家长们。 相形之下,朱莉和布莱斯是何等幸福快乐!他们上下学有校车,周围有伙伴、有邻里之间的交往,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朱莉的哥哥在车库里自组乐队,高中毕业不急着上大学,而是玩两年音乐再说,这要搁中国的家长还不得急死。 扯得有点儿远,但又是不得不发的感慨。 我喜欢朱莉,她不是女孩中最漂亮的,但那双闪亮的大眼睛也令人难忘;她感情细腻,会在高高的树上看日出日落;她心地善良,会在别人最窘的时候伸出援手;她可以跟成年人谈论永动机;她会为心爱的男孩送去自家的鸡蛋。太可爱了!片尾两只小手终于交叠在一起,而此时悠然唱响的那首歌,彻底把我融化了。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