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物类型 > 电影演员反串样板戏

电影演员反串样板戏

发布时间:2024-01-06 00:39:47

㈠ 影史十大经典反串,安能辨TA是雄雌

黄才伦在《李茶的姑妈》里头戴金色假发,身穿白色洋装,脚踩高跟鞋,拔高声音,假扮了一次姑妈唬过了所有人。在《花木兰》中,木兰替父从军穿上戎装,连同寝战友都认不出来,而仙气十足的刘亦菲就要挑战这个角色。



 

女扮男装可能会很俏皮、很英气,套上女人行头的男人会有点可笑甚至怪异,不过还是有很多男演员和女演员敢于突破性别界限,在电影里玩一次“雌雄莫辨”。原来男人若是妩媚起来,当真连女人都逊色,就算只是幽他一默,也诙谐得相当别致。反串,要么倾城,要么不朽。



 

Part 1:男扮女


1、杰克·莱蒙、托尼·柯蒂斯《热情似火》 1959年

 

可以说,除了没有刮腿毛的镜头,《热情似火》涵盖了日后非异装癖电影的全部重要元素:对异性生活方式的种种不适、装女生的闺蜜来揩油、被好色男人骚扰、路人都患有性别识别障碍、身份被发现时的惊爆点……《李茶的姑妈》里有的,《热情似火》一个都不少,而且杰克·莱蒙和托尼·柯蒂斯还树立了反串角色的两种风格:搞笑型和端庄型。它的结尾也很特别,换成别的男人,得知自己喜欢的女人是男人假扮的,都会从爱河里自拔,唯独这部电影里的菲尔丁三世坚持认为:“没有人是完美的。”



 

2、达斯汀·霍夫曼《窈窕淑男》 1982年

 

好莱坞向来对反串情有独钟,但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始作俑者却是相貌平平、个子也不高的达斯汀·霍夫曼。在《宝贝》中,他男扮女装去电视台应聘,结果成为红极一时的“女明星”。霍夫曼全身心融入角色,不仅反串挥洒自如,就连声音也变成了高八度,甚至他最亲密的朋友都没有认出他,而霍夫曼身上同时具备的刚毅和阴柔,还有略带阴郁的眼神,更使得他的反串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虽然有人说他这么“糟蹋自己”是在自毁名声,但对于一个身高只有1.63米的男人来说,在巨星云集的好莱坞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靠的就是这种为艺术牺牲的精神。




3、尊龙《蝴蝶君》 1993年


柯南伯格曾拍过超现实主义的《裸体午餐》,但其实他最荒诞的电影应该是这部《蝴蝶君》。虽然尊龙的柔美在女装的包裹下展露无疑,但是伽利马跟他云雨那么多次,愣是没发现他是男人,着实让吃瓜群众费解不已。曾有专家解读过这种诡异现象:这是西方男人对东方女人的幻想。如果这话是真的,那只能说人类的想象力还真是难以捉摸。不过,尊龙反串温婉哀怨的宋丽玲的确体现出了一种东方式的美感,他脸部的线条有棱角又不失温和,一如伽利马心心念念的“蝴蝶夫人”,难怪《霸王别姬》曾考虑让尊龙出演程蝶衣。



 

 4、罗宾·威廉姆斯《窈窕奶爸》 1993年


一个与妻子离婚后被剥夺三个孩子抚养权的男人,唯一能想到接触孩子的办法,就是假扮成保姆道菲尔太太。影片搞笑又温情,很值得花一个下午好好大笑一场,而罗宾·威廉姆斯那惊人的反串功力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他每天光是化妆就要4个半小时,假面具、假头套和加肥加大的外衣,将他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据说他为了检验自己扮成老太太到底有多像,还在拍片期间以道菲尔太太的造型去商店买东西,竟然没有人识破。只是像这样教科书级的反串,随着罗宾的去世,已成人间绝版。



 

5、埃迪·雷德梅恩《丹麦女孩》 2015年

 

“跨性别”固然是反串电影的一大主要类型,但要想演的能被大多数人接受,也并非易事。“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能挑战世界上最早有记录的变性人之一、丹麦画家莉莉·艾尔比,本身就已经勇气可嘉了,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准确把握了角色在两性之间的游移的敏感和脆弱,从表情到肢体动作,都挖到了角色的内心深处。比如女主角将裙子盖在他身上的时候,他嘴角的抽搐和慌乱的眼神都自然流露,当触摸到裙子后,又发自内心的一笑,如同找到了真正的归属。有人说,是埃迪的演技撑起了整部电影,的确,此后再也没有人怀疑小雀斑会不会演戏这回事了。

  


 


Part 2 :女扮男


1、林青霞《金玉良缘红楼梦》 1977年

 

谁也不会想到,琼瑶电影里那个如梦似幻的女主角,在80年代进军香港影坛后,凭借英姿飒爽的男儿郎形象,重登事业的巅峰,林青霞用女扮男装演绎了一出“颠倒众生”。但其实早在1977年,她就曾在《金玉良缘红楼梦》中首次上演古装反串,这与越剧版的反串异曲同工。林青霞饰演的贾宝玉“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就连导演李翰祥都评价道:“林青霞穿古装的模样,脸部棱角比较多,更形神俱备,俊朗迷人。”或许正因为如此才会启发了徐克,在《刀马旦》、《东方不败》等电影中不遗余力地发掘她的中性美。



 

2、袁咏仪《金枝玉叶》 1994年

 

明明是顶着“香港最上镜小姐”的光环进入演艺圈,但让袁咏仪捧得金像奖影后奖杯的,却是一个假小子角色林子颖。片中这个出身九龙城寨的穷女孩,参加了歌唱大赛,虽然长相平凡,歌喉普通,但眼里的纯真和对音乐的狂热,让她得到了大明星家明的青睐。她其实是与女人味十足的玫瑰站在对立面,但却最终赢得了家明的爱。看来,不仅仅是美得不可方物才能打动人心,袁咏仪的男装造型依然很性感,让人怦然心动。此后这样的角色就把袁咏仪给“定位“了,连进军电视剧领域能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同样女扮男装的花木兰。



 

3、希拉里·斯万克《男孩别哭》 1999年

 

谁说演员定型就没出路?希拉里·斯万克用事实证明,坚持走中性风格也能走上一线巨星之路。演《男孩别哭》时,她还籍籍无名,但为了诠释片中有“性别角色危机“的女孩布兰顿,她剪短了头发、压低声音、减轻体重,用布条束起胸部,还把袜子塞进裤裆,把自己变成一个帅小伙。作为异性恋的斯万克,最大的难点就是表现出对女孩拉娜的脉脉深情,她的表现没有技术痕迹,完全模糊了性别界限,而她本身就不女性化的面孔,让她在一群男人中都难以被察觉。因此,凭借这个角色她年仅25岁就成为奥斯卡影后,而5年后又以《百万美元宝贝》里那个练出一身肌肉的女拳击手,她又体验了一次得奖的滋味。

 


 

4、梅艳芳《钟无艳》 2001年

 

齐宣王是个男人,但是由梅艳芳女扮男装;狐狸精还没有定性,因此张柏芝在片中既扮男人也扮女人,只有郑秀文饰演的钟无艳坚守女性阵地,对朝三暮四的齐宣王一往情深。虽然演的是“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渣男,但梅艳芳的无厘头演技,却又让人怎么也恨不起来,这或许也是导演杜琪峰的有心安排。梅艳芳不仅分饰两角,饰演齐宣王和他的曾曾曾曾曾祖父齐桓公,更有意思的是她演的齐宣王还在片中假扮成女人,又被叛变的吴起一见钟情。“性别倒错”在这部电影里真是被当作了一个“核心梗”,源源不断制造着笑料。张柏芝也不遑多让,两年后又在《老鼠爱上猫》里反串起了白玉堂。



 

 5、徐娇《长江7号》 2008年

 

如果真有哪个反串可以称得上“以假乱真”,那么徐娇在《长江7号》里演的小男孩小狄一定逃不掉。别的女演员演的都是“假小子”,到了她这里,就可以把“假”字删去了。由于小男孩还没到变声期,所以徐娇在电影里跟老爸抬杠扯皮也丝毫不见违和感。年仅10岁的徐娇表现出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上节目时鲁豫问她当初反串男孩是否有犹豫,她回答曾因剪短发而大哭了一场,但是头发一年就可以长回来,可机会要多等一天就会没了。如今的徐娇以二次元少女形象回到观众面前,但她说了,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女孩,《长江7号》只是她“一次偶然的突变”。



㈡ 杜鹃山演柯香是杨春霞,请问演李石坚的是哪位

京剧电影《杜鹃山》虽然相比较八个样板戏问世晚一些,但由于其精良的制作、演员高水准的演出,在当时也称得上是家喻户晓,毫不逊色八个样板戏。

《杜鹃山》诞生于1963年,当时宁夏京剧团赶赴东北演出,观看了沈阳评剧院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杜鹃山》。感觉更适合用京剧的形式来表演,不久,李鸣盛、李丽芳主演了《杜鹃山》。

于此同时,北京京剧团也对它产生了兴趣,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赵燕侠联袂出演,隆重推出《杜鹃山》。就连“四大须生”之一的京剧泰斗马连良大师,也在剧中配演了“郑老万”一角,可见其阵容强大。

后来,文化部指示长春电影制片厂派员赴宁夏,将《杜鹃山》搬上银幕。决定由北京上海合作,成立了由王树元、黎中城、汪曾祺、杨毓敏4人组成的创作小组,负责《杜鹃山》剧本的创作。后来多方招选演员,主演都基本确定,唯独女一号柯湘一角久悬不决。

后来上海京剧团的杨春霞被通知“星期一立即去北京报到”,并要她作好长期离开上海的准备。杨春霞一头雾水,但又不敢问,当然问也白问。后来时任国务院文化组成员的于会泳(后任文化部长)告知她被确定为《杜鹃山》柯湘的主演。

1972年,《杜鹃山》正式推出,风靡全国。导演谢铁骊,杨春霞、马永安、李咏、刘桂欣等主演。

其中李石坚的扮演者为李宝春先生,祖父李桂春,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京剧老生李少春大师,也是本人最喜欢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李宝春九岁在祖父李桂春指导下练功,十岁进入京剧泰斗马连良任校长的北京市戏曲学校学习,攻文武老生。坐科八年,受到很多的京剧名家的教导,1969年毕业。1972年,在样板戏《杜鹃山》中饰演李石坚。

1980年代中期后移民美国,1990年代初到台湾工作,直到现在。

我是雪中风车来回答这个问题。京剧大师李少春先生的儿子李宝春扮演的李石坚。不过他在《杜鹃山》这部戏里演员表里所用的名字叫“李咏”。

李咏这个名字可是有来头的,是Jq给改的。 后来李宝春又将原来的名字恢复了过来。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李宝春先生去了美国,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在街上卖冰淇淋。 是台湾著名实业家辜振甫先生的女儿慕名专程到美国将其接到了台湾继续从事京剧艺术。现在李宝春先生的两个儿子也在台湾,专门从事京剧艺术。

杨春霞版本的《杜鹃山》并非是舞台剧,而是电影版本的样板戏,是于1974年元旦上映的。在电影中,杨春霞主要柯湘,马永安饰演雷刚,而李石坚这个角色则是由著名京剧大师李少春的儿子李宝春饰演的。

李宝春是京剧老生演员,1950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经68岁了。李宝春出身于梨园世家,他的祖父李桂春、外祖父侯月亭、父亲李少春、母亲侯玉兰全都是京剧演员。

李宝春自幼就接受京剧艺术的熏陶,10岁进去北京市戏曲学院学习李派老生,兼学武生。除了祖父、父亲的倾心教导外,他还经常受马连良、王少楼、杨菊芬、马长礼等名师的指点。

在上世纪70年代,李宝春参与样板戏电影《杜鹃山》的拍摄,当时他以“李咏”这个名字出现在演职员表上。样板戏电影的力量何其强大,一点也不亚于样板戏现场,因为电影的传播力更广。

很快,李宝春饰演的李石坚这一人物形象,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因为那几年就这么几出电影,只能来回的看。

当然,由于样板戏是继承京剧和引进欧洲艺术的精髓,其唱腔唱段以及故事剧情都是顶尖级的,所以大家也都是百看不厌。

李宝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加入中国京剧院,经常与袁世海、杨春霞等名家合作演出。在八十年代中期因某些事情移居美国,到了1990年至台湾工作至今。

在1997年的时候,李宝春找到一家基金会成立了台北新剧团,是民间京剧团体,目前李宝春在团里担任团长,也经常与大陆的很多京剧演员合作演出。

叫李永还。后来江青给改名叫李永孩。演技很好。

㈢ 《智取威虎山》电影中座山雕是谁演的

《智取威虎山》电影中座山雕的扮演者是梁家辉。

梁家辉,1958年2月1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中国香港男演员、歌手。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

拓展资料

《智取威虎山3D》是徐克执导的一部3D谍战动作电影,改编自曲波小说《林海雪原》,由张涵予、梁家辉、林更新、余男、佟丽娅主演,由博纳影业集团、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优酷土豆影业有限公司、蓝色星空影业有限公司、上海三次元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

影片于2014年12月23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讲述的是解放军一支骁勇善战的小分队与在东北山林盘踞多年的数股土匪斗志斗勇的故事。

㈣ 八个样板戏究竟指的是哪八个

八大样板戏分别是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1、《红灯记》

革命现代京剧之一;《红灯记》的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它的原创作者是黄泳江。《自有后来人》是一部以东北抗日联军为背景、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电影。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在全国上映,不久,该剧便由上海沪剧团改编为沪剧,接着由哈尔滨京剧院率先搬上京剧舞台,当时名叫《革命自有后来人》。

此剧是中国京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六十年代至今,众多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高玉倩、钱浩梁、刘长瑜、李维康、冯志孝、孙岳、王晶华、杜富珍、张岚等都曾先后参加演出。近几年来,青年团排演此剧,得到老艺术家们的指导,演出取得成功。

2、《智取威虎山》

编剧陶雄、李桐森、黄正勤、曹寿春、申阳生(执笔);导演以陶雄为主,李仲林、李桐协助;乐队主要成员为王燮元、赵济羹等;舞台美术设计有幸熙、周凡等;主要演员有李仲林(饰杨子荣)、纪玉良(饰少剑波)、王正屏(饰李勇奇)、贺水华(饰坐山雕)等。

1958年8月首演于南京中华剧场,其后又在苏州、上海等地公演,广受观众欢迎。 这一稿《智取威虎山)的剧本曾于195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在上海京剧院以后的演出中,由沈金波饰少剑波,童祥苓饰杨子荣,唱做繁重。

3、《海港》

1963年,江青插手上海的京剧现代戏创作,以需要一出写工人题材的戏为由,决定改编李晓民创作的淮剧《海港的早晨》为京剧。1964年由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石西民、市文化局副局长李太成具体负责。郭炎生、何慢、杨村彬编剧,取名《海港早晨》,杨兼导演,舞美设计幸熙等。

童芷苓饰金树英,小王桂卿饰刘大江,赵文奎饰老娘舅,童祥苓饰俞宝昌。剧中主要写了人民内部矛盾,并无暗 藏敌人。1965年2月1日首演于人民大舞台。

江青看后,认为此本突出中间人物,要求修改为突出英雄人物和海港工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并对“风雨追舟”一场运用追光造成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大为反感,决定重组创作班子,改由闻捷、郑拾风、李晓民、郭炎生、何慢五人参加改编,要求用新诗样式代替老唱词。

1965年4月2日完成试演本,将童芷苓换成蔡瑶铣,导演章琴,音乐设计于会泳。江青看后又指责“无冲突论”。此后,反复修改,于1966年5月又完成一稿,定名《海港》。剧中人物名字全作了改动,马科导演,李丽芳饰方海珍。1966年10月1日演于沪东工人文化宫。

1967年春,该剧赴京参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纪念演出,于6月22日在中南海请中央领导审看。毛泽东看后说:“《海港》可以成为样板戏,但要改成敌我矛盾。”创作组又先后调张士敏、王炼、黎中城、刘梦德进一步反复修改,强调了阶级斗争,塑造了阶级敌人钱守维的形象。

导演张鸣义,伴奏采取中西混合乐队。1971年12月该剧在京定稿。《红旗》杂志1972年第二期发表了此剧1972年1月演出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随即播送了全剧录音。1971~1973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拍了两次彩色戏曲片。

导演傅超武、谢晋、谢铁骊。李丽芳饰方海珍,赵文奎饰高志杨(李长春配唱),朱文虎饰马洪亮,郭仲钦饰赵震山,周卓然饰韩小强,艾世菊饰钱守维。人民出版社1975年10月出版剧本主旋律曲谱、总谱。

4、《奇袭白虎团》

该剧由李师斌、方荣翔、李贵华根据中国人民志愿军侦察兵副排长杨育才在金城战役中的英雄事迹编写,参照的是《志愿军英雄传》中《奇袭》一文,后经孙秋潮执笔加工。此剧的初创是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早在1955年就进行了首演,1958年志愿军回国后,该团与山东省京剧团合并,遂修改上演此剧。

1964年,为参加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进行复排,尚之四导演,孙樟、曲志刚等舞台美术设计。宋玉庆扮演严伟才,邢玉民扮演韩大年,方荣翔扮演志愿军团长,殷宝忠扮演志愿军政委,俞砚霞扮演崔大嫂,栗敏扮演崔大娘。 “文革”期间,《奇袭白虎团》被封为“样板戏”,该剧的导演尚之四和编剧之一孙秋潮却成为“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横遭批斗。

山东省京剧团曾一度调往北京,编入中国京剧团。1972年,该剧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艺术片,基本保留了该剧的风貌。近来,山东京剧院青年团刘建杰等复排了这出戏,同样非常成功。

5、《红色娘子军》

本剧是六十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创作演出的;是我国芭蕾舞按照周总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进行改革的首次尝试。1964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首演时,周总理出席并邀请了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观看。

1964年10月8日毛主席观看,称赞《红》剧的改革:“革命是成功的,方向是对头的,艺术上也是好的。”此后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观看,并屡屡招待来访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等。1964年由编导蒋祖慧等赴阿尔巴尼亚为地拉那歌舞剧院排演本剧。

周总理在当地观看了演出。日本松山芭蕾舞团也排演了本剧,由松下洋子饰琼花。1986年中央芭蕾舞剧团去英国、苏联和1979年中国艺术团访美时都演出了《红》剧第一场。1994年被评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

在国内演出《红》剧的艺术单位遍及全国。《红》剧在中央芭蕾舞剧团曾复排多次。先后饰演琼花的有白淑湘、钟润良、赵汝衡、薛菁华、郁蕾娣、张丹丹、冯英、王珊等;饰演洪常青的有刘庆棠、王国华、孙正延、王才军、孙杰等。

6、《白毛女》

1964年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 。艺术指导黄佐临,编导胡蓉蓉等。主要演员有顾峡美、蔡国英和凌桂明。后逐渐发展成大型舞剧。1965年首演。舞剧塑造了喜儿、大春、杨白劳等舞蹈形象,在芭蕾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融汇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舞蹈。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

7、《沙家浜》

《沙家浜》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芦荡火种》是由上海市人民沪团于1958年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一个抗日传奇,讲的是1939年秋,在江阴县顾山镇对“忠义救国军”的战斗中,时任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政治部主任的刘飞,在战斗关键时刻,亲自率领警卫班向敌人发起冲锋,打退敌人进攻,但自己也身受重伤。

战斗结束后,面对日伪顽匪相互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带领数十名伤员,不畏艰险,重建武装、坚持抗日的斗争事迹。沪剧《芦荡火种》上演后,在戏剧界和观众中引起了广泛兴趣和强烈反响,仅上海一地,就有不同剧种的9个剧团对《芦荡火种》进行移植,而在全国演出《芦》剧的竟有31个剧团之多。

1963年,北京京剧团接受了改编沪剧《芦荡火种》的任务,创作组由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组成,汪曾祺作为主要执笔者,在改编过程中把功夫放在了剧本的文学性上。改编后的《芦荡火种》的京剧最初取名为《地下联络员》,由赵燕侠饰阿庆嫂,谭元寿饰郭建光。

后经国家领导人审看,批准对外公演。剧名最后由毛泽东主席一锤定音,他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戏是好的,剧名可叫《沙家浜》,故事都发生在这里。”于是剧名定为《沙家浜》。

(4)电影演员反串样板戏扩展阅读

“八个样板戏”之误

难以置信的是,虽然样板戏红极一时,倍受推崇,人们却普遍不知道它实际上至少有二十多个。因为,“八个样板戏”和“八大样板戏”等词,甚至比“样板戏”一词更加流行。众口铄金,这两个当年的口头词语,终于演变为习焉不察,以假乱真的伪历史名词。

换言之,从文革时期开始,很多人,包括一些高层人士,都流传“八个样板戏”或“八大样板戏”的说法,并且对其具体所指或不甚清楚,或认识不一。例如有的人,包括一些样板戏剧组成员,认为只有最早的八个样板戏才是样板戏。

再如更多的人认为,只有包括《龙江颂》或者还包括《杜鹃山》在内的,影响最大的八个样板戏才是样板戏。

“八个样板戏”之说容易流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从1967年5月到1970年上半年,样板戏中的戏剧作品只有五个京剧和两个芭蕾舞剧。这个阶段,京剧剧名的前缀有“革命现代京剧(1966年始)”“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芭蕾舞剧剧名的前缀有“革命芭蕾舞剧(1966年始)”“革命现代芭蕾舞剧”“革命现代舞剧(1969年始)”。

此外,本是泛称的“革命样板戏”也常被当作剧名前缀,尤其是京剧剧名的前缀出现在报刊文章中。1970年下半年,样板戏真正得到普及,称呼自然变得规范。从此开始,作为剧名前缀,只称“革命现代京剧”“革命现代舞剧”,例如《(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

(另外,“革命现代”也是文革时期非样板剧目的属性,所以有“革命现代越剧《半篮花生》”“革命现代京剧《铁流战士》”之类的称呼。)总之,当时并不强调各相关作品的“样板戏”名义,有的作品甚至从来没有冠称过“样板戏”。

所以,实际上人们普遍不能清楚地知道样板戏都有哪些,更想不到《(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等音乐作品也是样板“戏”。

除了有心于文艺的人外,实际上人们并不熟悉所有的样板戏。例如,很多经历过文革的人,居然根本不知道唱了五年之久的《(京剧)红色娘子军》的存在。

人们普遍比较熟悉,并且容易回忆起来的样板戏,最多是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杜鹃山》,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八个左右的最优秀的作品。

文革时期,样板戏大都被拍成电影,而非样板的京剧剧目却无一被拍摄。广播电台播出的戏剧节目主要是样板戏,到文革末期,才播出了一部分地方戏剧目和非样板的京剧剧目。

失衡的宣传,使大多数人不知道,文革时期还存在非“样板团”创作演出的大量非样板的京剧剧目,如《铁流战士》《芦花淀》《瑶山春》。这样,即使是熟悉更多剧目的人,也容易把一部分样板戏剧目误以为是非样板戏剧目。

㈤ 八个样板戏中的反面人物都是由谁扮演的

八个样板戏只有《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沙家浜》《海港》等五出京剧;另外是《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两部芭蕾舞剧和一部交响音乐《沙家浜》。多少年来许多年轻人都以为像《杜鹃山》、《龙江颂》等也属样板戏之列。其实,包括前面七出现代戏连同后面的《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磐石湾》、《红云岗》等共计11部戏,在当时统称为“革命现代京剧”。并且在70年代都拍成了电影,因此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11出现代京剧都曾有着“十年磨一个戏”之说。
京剧艺术片《红灯记》,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八大样板戏之一,八一电影制片厂1970年摄制。 影片根据中国京剧团的现场演出拍摄,片中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本片导演成荫,编剧阿甲,监制李燕,制作人毕建平,出品人王晓棠。中国京剧团《红灯记》剧组演出。 主要演员:浩亮饰李玉和,高玉倩饰李奶奶,刘长瑜饰李铁梅,谷春章饰磨刀人,夏美珍饰慧莲,杜福珍饰田大婶,袁世海饰鸠山,孙洪勋饰王连举。
智取威虎山 编剧陶雄、李桐森、黄正勤、曹寿春、申阳生(执笔);导演以陶雄为主,李仲林、李桐森协助;乐队主要成员为王燮元、赵济羹等;舞台美术设计有幸熙、周凡等;主要演员有李仲林(饰杨子荣)、纪玉良(饰少剑波)、王正屏(饰李勇奇)、贺永华(饰座山雕)等。1958年8月首演于南京中华剧场,其后又在苏州、上海等地公演,广受观众欢迎。
奇袭白虎团 讲述1953年,我军某团侦察排长严伟才率领尖刀班,在朝鲜民众的帮助下,冲破重重难关,直插敌人王牌军"白虎团"心脏,捣毁团部,为我抗美援朝志愿军全线反击美、韩侵略者创造有利条件的故事。后被多次改编成快板书和样板戏。是我党的光荣骄傲。
现代京剧《沙家浜》是八大样板戏之一。它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1963年,北京京剧团接受了改编沪剧《芦荡火种》的任务,创作组由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组成,汪曾祺为主要执笔者。在改编过程中,把功夫放在了剧本的文学性上。改编后《芦荡火种》的京剧最初取名为《地下联络员》,由赵燕侠饰阿庆嫂,谭元寿饰郭建光。后经国家领导人审看,提出了修改意见,剧名由毛泽东主席定为《沙家浜》。
京剧《海港》创作于"文革"期间,即八个革命样板戏之一。剧情描写某装卸队党支部书记方海珍、组长高志扬和工人们将一批出国稻种装上驳船转运外轮,又将堆在露天的出国小麦运进仓库。青年工人韩小强轻视装卸工作。暗藏阶级敌人、调度员钱守维乘机将玻璃纤维装进包内以破坏我国声誉。方海珍发现事故连夜翻仓,马洪亮又对韩小强进行阶级教育,从而揪出阶级敌人,完成了援外任务。演出:上海京剧团,主演:李丽芳、赵文奎、朱文虎、艾世菊。
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由同名芭蕾舞剧移植改编而成,由中国京剧团《红色娘子军》剧组集体创作编排,唱腔设计李少春。该剧由冯志効、杜近芳、曲素英等首演。并于1972年搬上银幕在全国上映。该剧讲的是海南岛奴隶出身的吴清华投身革命,最终消灭恶霸地主南霸天的故事。
马少波 、范钧宏1958年根据歌剧《白毛女》改编。中国京剧院演出。李少春饰杨白劳,杜近芳饰喜儿,叶盛兰饰王大春,袁世海饰黄世仁。除运用京剧唱、念、做、打等表演手段和传统程式,还根据内容需要,在剧本、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做了革新的尝试。

音乐《沙家浜》是中央交响乐团根据现代京剧《沙家浜》改编而成。在当时,它的沙家浜意义不仅仅是用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丰富了舞台,更在于它响应了毛主席所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口号。

阅读全文

与电影演员反串样板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拳手车上打美女 浏览:495
时差电影背景是哪里 浏览:246
2014哪些电影 浏览:667
儿童3d电影大全 浏览:987
电影迷城好看吗 浏览:987
近几年好看的科幻的电影推荐 浏览:426
盗版电影是怎么 浏览:7
香港电影兰姐 浏览:278
皇家师姐8电影国语在线看 浏览:18
怎么剪接电影传快手 浏览:893
四川青春电影大全 浏览:192
电影旁白英文开头 浏览:48
在水一方电影结局 浏览:404
跟男友看电影会有生理反应吗 浏览:358
国外电影女人被刺穿心脏 浏览:913
悲伤逆流成河免费观看完整版电影演员 浏览:156
电影夜店之王演员 浏览:324
练口语的英语电影片段 浏览:595
国产青春题材的电影 浏览:156
哆啦a梦2019年大电影中文版 浏览: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