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个电影里面女主角叫艾琳这部电影叫什么
大侦探福尔摩斯1、大侦探福尔摩斯2
艾琳·艾德勒 是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情人(亦敌亦友),由瑞秋·麦克亚当斯饰演。
② 《街头日记》真实人物是什么
《街头日记》真实人物是艾琳·格鲁维尔。
电影《街头日记》是一部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电影,真实人物是经过艾琳·格鲁维尔三年的努力,她的学生由一群沮丧的青少年成长为具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案例中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中学教育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如贫富不均、种族差异、传统观念带来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受教育权利不平衡的问题。
影视的故事
艾琳老师在种族歧视严重、街头犯罪频发、校园暴力盛行、班级中相互敌对势力明显、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情形下,努力发掘学生内心的需求,试图用调整座位来减少学生之间的种族或群体隔阂;用红胶带记录学生失去朋友的数量。
自己赚钱给学生买书,带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屠杀的历史,真正了解种族灭绝残忍;新学期开始,准备香槟和书,让学生举杯互敬,体会平等,自由,友好的滋味,这些方法真实、贴切,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学生。艾琳老师的教育成功表现在它通过把学生塑造成为自己心灵的“自由作家”,而完成了自身作为“自由作家”的教育使命。
③ 《自由作家》这部电影所来自的真实背景
美国是一个杂糅的国家,由于民族原因而分类,由于肤色而分类,由于移民而分类,还由于贫富而分类,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不容回避的,即便经过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些解放运动,但这种观念上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于是,对峙在继续,战争在继续,停滞下来的只有生存的权利。当长滩爆发黑人被四名白人警察毒打的事件之后,一个隐藏在民间的敌意便跃然于媒体报端,所以此片的诞生比起诸如《美国派》等青春校园影片更多的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一群生活在社会中的学生们绝不是阳春白雪的。
一名教师引导一群异端学生走向光明之路,这样的影片不乏经典之作,《死亡诗社》以及《微笑的蒙娜丽莎》等等。但相较而言,《死》与《微》两片中的学生所涉及的大多是个人问题,与社会的残酷还是相去甚远的,反倒是《187美国社会档案》一片中的暴力令人感到真正的恐惧。而《街头日记》一片中的学生们也生活在这种暴力的氛围下,他们甚至不知道这暴力的由来,只是一种继承,继承这种现实种族阶层问题所传达出来的暴力。
当希拉里•斯旺克所扮演的艾琳教师询问有哪些孩子曾遭受过枪击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的暴力环境,我们看到了一种绝望的气息。所以,这个教师所面临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调皮捣蛋,而是整个社会的,尤其是下层社会中的仇视心理。
作为一名新老师,艾琳绝没有想到自己班里的学生彼此间会存在着如此可怕的敌意,当一撮撮学生肆无忌惮地聚在一起,各自为营的时候,这便是社会的一个真实的反映,正如剧中那个爱娃的经历一样,美貌等形容词汇与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为了生存,强悍才是最主要的,这是从小便根深的观念,是一种适者生存保持自我的暴力哲学。
艾琳很敏感的发觉了203教室中这群孩子之间相互的敌意,于是采取了各种办法力求能够让这些孩子彼此了解,能够真正地成为了一个团体而消解这份敌意。但她的每一次努力都失败了,作为一个白人,她根本无法得到孩子们的尊重,更主要的是,孩子们认为上学不过是为了混日子,当年满十八岁的时候,战斗将等待着他们,那是有关种族有关社会地位的尊严的战斗,而高高在上的白人显然并不理解这一切。仇视其它种族的想法令艾琳万分苦恼,而孩子们却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种族灭绝。
以其它种族其它阶层为假想敌的孩子却不知道种族灭绝的含义,这只能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变得无药可救,并没有完全丧失人性,而这种认识也直接令艾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于是,关于最可怕的种族灭绝的历史列入了艾琳的授课范围之内。二战时期犹太人的生活深深地触动了这群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那种暴行是可怕的,是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是一种罪恶。但这对于孩子们来说仅仅是一种反思,当他们面对二战中惨死的那些幼小生命的时候,他们只能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羞愧,可他们却还是找不到真正的方向。于是,《安妮日记》成为孩子们的指路灯。
作为一个犹太女孩,安妮在恐怖日子里记下了有关于生命的所有感受,虽然这仅仅是一种希望,虽然她不可避免地失去了生命,但这份希望却保留了下来,于是,这也为这群孩子们提供了一种希望,那就是正视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要害怕这种艰苦的环境,不要因为生活中的那些敌意而毁灭了自己。从绝望走向希望的过程中,艾琳用残忍的历史为孩子们上了一个值得反省的课程,孩子们也用自己手中的笔不但记录下了过去那种痛苦的灾难,也记录下了自己的改变。
毫无疑问,艾琳做得是一件极其高尚的事情,但事实上,凡是高尚的事情都必将引来一些阻力,首先是艾琳的丈夫,艾琳为学生的付出无形中冷落了自己的丈夫,于是丈夫离他而去。艾琳的父亲本来是一个民权运动者,但由于岁数的原因早已失去了当初那份热情,好在血液中流淌的这种民众意识终归让他成为艾琳最有力的支持者。两个男人的戏份并不多,但彼此之间有种转化,而这种转化带有向那些民权战士们致敬的意味,同时也极力地肯定了艾琳的所作所为。
但最大的阻力还是来自于学校,203教室的这群孩子无疑是被教育制度所抛弃的一群孩子,所谓的义务教育只是一个过程一种形式。艾琳所说的好,当孩子们知道自己的老师并没有尽力的时候,孩子们又怎么可能尽力地去学习呢?学校是优等生的天堂,而对于那些劣迹斑斑的学生而言,学校只是一个系统。但在艾琳的努力下,203教室终于变成了这群学生的天堂,是他们的家,是区别于街头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为自己的希望而活着,可以与其它种族的人交朋友,社会上那根植于内心的仇恨在这里可以被完全消解掉。
影片看下来,笔者不得不被艾琳那种高尚的情操所感动,同样也为这群孩子的苦难而感到可悲,好在影片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笔者却一直抱有一个疑问,在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面前,艾琳真的能够成功吗?仅仅依靠那些已经远离的历史能够让这些孩子真正的改变吗?虽然这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但笔者灰暗的心理对艾琳的努力却不抱有任何幻想。难道是影片对真实有了粉饰还是笔者如街头那些少年一样被固有的思维所困挠着呢?
无疑的,此片的重点放在了艾琳这个人物身上,她对改变孩子们心中那份仇恨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还有巨大的牺牲。但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影片中的孩子们却过于群相了,虽然爱娃的戏份的确突出,但我们很难看到爱娃与艾琳的单独交流。换句话说,我们看不到某一个孩子真正的成长轨迹,或者说是改变轨迹,那些书本,包括记录下来的街头日记以及安妮日记,似乎每一个情节,所有孩子的改变都是同步的,这种同步造成了孩子们的形象的单薄,当然也使得本片变得不太真实可信。
恐怕这是导演最大的问题所在,比起前面所描述的几部影片,此片对艾琳的对立面过于简单的群相描述手法显得十分地形式主义。所以,此片虽然敏感地触及到了孩子们被社会问题所困扰的可悲性,但却极少地将这种可悲性用事例所体显出来,每个孩子所记录的笔记也就显得空泛而做作了,反倒更象编导捉刀代笔的作品。
当然,影片本身的问题绝对不能抹杀艾琳这位老师的人格魅力,同样也无法抹杀这群孩子肯于改变自我的勇气,在这方面,影片传达的信息的确已经足够了。最后引用艾琳老师的话作为结尾,也许不仅仅是对本片的阐释,更是对教育所持的一种理念:“教师这个行业已经成为整个国家最受人尊敬的一份职业,不仅在美国,全世界都是如此,有的时候,孩子们未来的命运就掌握在你的手中……但他们通常碰到的都是一些不负责任的老师、监护人或学校。学校是那种多元化文化融合的地方,应该经得起种族、经济和文化所带来的各种考验,更不应该被暴力所侵蚀。表面上看,威尔逊高中是完美的,因为它接收的学生来自各个阶层,没有贫富之分,没有种族之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内部的毒瘤就不存在。”
也把这句话献给由于分数由于地域差异由于金钱等各种因素不能选择自己学习环境的中国孩子们,当然还有老师!
④ 观电影“自由作家”有感
暑期在家网上观看了美国电影《自由作家》,电影感人,让我几次落泪。影片的主角青年教师艾琳在电视上看到洛城暴动不断,她想拯救那些青少年,所以选择了在威尔森学校担任高中种族融合实验班203班的英文老师。从她做教师的初衷,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学生们来自社会里的不同种族亚裔、黑人和拉丁裔人的各类底层阶级,分帮结派互相斗殴,除了一个白人孩子外。她的第一节课,上课不到五分钟孩子们就打了起来,有一个孩子口袋里竟然还别着一把手枪,她无所适从,只能向他人求助。别人在拉架的时候,她呆呆地站着,震惊的一句话说不出来。然而第二天她仍是满脸笑容地上课,可就在这一天她的学生艾玛和同伙为了抢占地盘,在学校校园里跟另一帮人火拼。她的父亲认为她在浪费时间教不想读书的学生。但是她没有退却,她昌粗开始改变传统的上课方式,不再照本宣科。她播放年轻人喜欢的吐派克歌曲,让他们听着音乐根据歌词体会这首歌的韵味,孩子们停止吵闹,不过新鲜了不到两分钟,又有两个同学争吵起来。古灶历威老师灵机一动,让全班同学按照她的指令统一换位置。她想通过改变学生原有的地盘,来改变班级混乱的状况,但是课上吵闹、互相敌视的情况还是没有明显好转。即便这样她仍然没有放弃,那是因为她对学生无条件的爱。有了这份无条件的爱,即使古威老师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地碰壁,她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想方设法让仇恨远离孩子们的心,消解他们之间的敌意。
一次上课中,帝多画了一张杰莫的漫画在同学间传看。艾琳拿过了那张画,脸色一变,很严肃地让学生们合上课本,问孩子们是否知道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班上唯一的白人孩子知道,其他同学对此一无所知。这时孩子们表达了他们対艾琳的强烈不满,因为她是白人,她根本不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马克斯说希望自己能活到十八岁,因为随时可能在街上或路上被暴打、被劫杀。很多孩子亲眼看到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朋友被棒打致死或被枪杀而死。他们第一次向老师吐露他们的心中的怨恨和对白人的仇视。艾琳非常震惊,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她的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帮派仇杀、种族歧视、生死一线的世界里,跟她生活的世界完全是两个世界。她意识到孩子们的心就像一颗玻璃心,随时破碎;他们的人生观是灰暗的,看不到生活中的希望;他们的世界观是狭隘的扭曲的。
于是艾琳到学校图书馆里为孩子们借阅书籍,然而遭到学校教务主任的断然拒绝,原因是孩子们成绩太差,根本看不懂,还说他们拿到书不是弄丢、损坏,就是在上面涂鸦。为此艾琳自己出钱为班上每位同学买了一本有关帮派故事的小说《杜兰戈街头》。尽管受到同事们的嘲笑和排挤,艾琳还是坚持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她要尽她所能去改变这种现状。看到校园的帮派林立,下课后各占一处地盘。智慧的艾琳在上课时跟学生玩起了划界限游戏,在教室的中间用红色胶袋拉了一条分界线,她提问题,回答是的学生,就走上前站在分界线旁,当她问道,“谁有朋友因为帮派暴力丧命?”。班上绝大多数学生站在了分界线的两边。当问到,“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请留下。”几乎一半的学生留下来。艾琳眼睛潮湿,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就算是说给自己听都很重要,我要你们每天写日记,想些什么就写什么,现在,过去或是未来的事,你可以写日记,也可以写诗写歌,好事或坏事什么都行,随身带只笔,想到什么就写下来,要我看的话就放在教室的储物柜里,上课的时候柜子打开,要我看的同学就把自己的日记放进去,下课后我会把置物柜上锁。” 她自己出钱为孩子买了日记簿。
学校召开家长会,203班没有一位家长到场,艾琳很失落,然而当她打开储物柜的时候,她吃惊地看到四摞日记簿摆放的整整齐齐,她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读着孩子们的日记,她内心沉重,这些14、15岁的孩子,这耐辩镇些来自社会里不同种族的各类底层阶级的孩子,每天都在担心自己的存活问题,他们的心被仇恨填满。艾琳努力用事实说服校长上级单位学委会同意,她周末自费开展校外教学活动,采取赏识制度,让学习成绩有提成的孩子走出他们从未离开的出生地,拓展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思考和了解外面的世界。为了给孩子们买《安妮日记》,为了有钱能做她想为孩子们做的事,她在丈夫不满的情况下坚持周六周日去百货公司内衣部卖胸罩,同时在酒店做接待员。
高一下学期她带学生去了西蒙威森索中心的大屠杀纪念馆,通过音像资料了解犹太人尤其孩子在大屠杀中的悲惨遭遇,走出纪念馆的时候孩子们第一次抬头望天,感受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感到活着的希望,冷酷的目光中第一次露出一丝柔软。艾琳老师特意在饭店安排了晚宴,邀请大屠杀中生还者与孩子们见面对话,孩子们第一次感受到艾琳老师为他们做了那么多。这次大屠杀的参观是这群孩子教育的关键切入口。孩子们自己感觉到应该改变,也愿意改变了,这时他们的改变真正地开始了,他们半夜把藏匿的枪悄悄地推出子弹扔到了下水道里;晚上在家主动地拿出日记簿一笔一句地写下了自己的成长记录。
高二上学期,开学的第一天,艾琳老师用鲜花布置了教室,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书写了“Cheer for Change””“为改变干杯”,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礼品袋,里面有本学期要读的四本书,孩子们很高心,不再是抗拒和嗤之以鼻。不过在拿上礼品袋之前,艾琳老师让每位同学端起一杯苹果西打,互相举杯庆祝,为改变干杯。艾琳说,“从这一刻开始,每一个说你们办不到的声音都被消音了,每一个认为无法改变的原因都消失不见了,就在这一刻之前的你们也随着消失,这是全新的你们。”孩子们感动地主动上前表达自己的心情,主动朗读自己的日记,感谢艾琳老师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尤其是读到,“谈到去年的英文课和课外教学活动,我的心情逐渐好转,我拿到课表第一节就是艾琳老师,当我走进教室就觉得,生活的一切问题都不再重要,我回到家了。”很多孩子都落泪了,尤其是那些曾经打打杀杀的孩子,同学一年彼此不知道姓名,但是大家走过来拥抱在一起。资优班的一名学生要求转到203班了。现在公交车上、教学楼的走廊里、楼梯口、操场上,到处都可以看到203班的孩子拿着一本书在阅读。
班级在共读《安妮日记》,艾玛为安妮的死不平,而马克斯却说她没有死,因为她把她的故事写下来了。马克斯还去阅读了有关此书作者米普吉斯所有书籍,他给了艾琳老师一个灵感。她不让孩子们写读后感,而是让他们给米普吉斯写信,也就是为安妮一家提供庇护的好心人,写信告诉她他们看了《安妮日记》的感受和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孩子们提议把信寄给米普吉斯,请她来作演讲。米普吉斯生活在欧洲,年龄大了,如果能来,一定得花不少钱。孩子们为此举办了 “长堤餐厅协助高中募捐活动”,为改变品尝美食、“高中学生募捐演唱会”为改变募捐。收到孩子们的信,远在欧洲的米普吉斯接受邀请来到203班与孩子们见面。在老人讲到安娜被士兵从她家阁楼上搜出,她挣扎着想去救安娜时,士兵拿枪抵住她的头,马克斯举手说 ,“我从来没有一个英雄,但是您是我的英雄!”老人平静地说,“我不是英雄,我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那么做是对的,就这么简单。我们都是普通人,不过就算是一个普通的秘书、家庭主妇或是青少年,都可以用小小的力量在黑暗中燃起微弱的光。你们的老师也告诉了我你们的经历,你们才是英雄,你们每天都在当英雄。你们的面孔永远刻在了我的心里。”在场的孩子们动容。是的,他们自己就是英雄,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他们不但自己生存下来还要保护家人,是多么得不易呀!从他们身上,我看到老师的魅力同时看到了阅读的力量。他们的转变,应了台湾作家林语堂的话,‘阅读会让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博学问;广见识,养性灵;’。
艾玛的男友帕克深夜在便利店里误杀了她的同学辛迪恩戈的朋友葛兰特莱斯,现场只有她看到帕克开枪,在法庭上为了践行父亲从小对她的教育,“不可以背叛自己人”,她指认挑衅的朋友葛兰特莱斯为凶手。艾玛进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在法庭在说出了真相。虽然她知道说出真相意味着背叛她的自己人,要遭到追杀和暴打,可能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她还是站在了正义法律的一边。马克斯自从加入了帮派就被母亲赶出了家门,现在他认识到要想改变靠他自己打杀是办不到的,他需要妈妈,于是静静地站在家门口,主动跟母亲道歉等待母亲的原谅,最终母子和解。辛迪恩戈因为艾玛说出了真相与她言和,主动送给艾玛她喜欢的化妆盒。
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彻底改变了,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他们在讨论中,在辩论中变得越来越自信,同学间互相友爱,
艾琳她知道了自己的使命所在,她流着泪说“我终于知道了自己的使命,我很高兴。当我帮助他们了解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我也知道我该怎么过,有多少人能得到这样的领悟呢?”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谢云老师在《阅读照亮教育》一书中说到:教师和学生是“互相陪伴,彼此成全”。所以当丈夫让她在学生与他之间做选择的时候,尽管她非常爱她的丈夫,非常地不舍,她还是选择了学生,因为她品尝到了忙碌的成果;体验到了忙碌的意义;体验到了忙碌的价值,这些更坚定了她从事教育工作的这份使命感。
高二下学期结束前,艾琳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日记集结成书,就像《安妮日记》一样。她告诉孩子们,他们不只是高中生,而是写出自己心声和故事的作家,就算没有人看,这本书也会留下他们自己存在的记录。这又让我再次想起谢云老师在《阅读照亮教育》一书中的一句话,“写作是更好地记录自己,表达自己,成全自己。”她为孩子们的日记簿取名为“自由作家的街头日记”。孩子们认为203教室是他们放松的地方,每个同学都是朋友,大家互相了解,他们只有在这里才能做自己,203教室是他们唯一的避风港。为了这些孩子们,她在学委会、在教育局与校长、教导主任据此力争,她说,“这些学生和这个班级已经成为一家人,他们彼此的家人。203班已经成为他们的家,他们对我的信任已经凝聚成一股力量。”教育局领导肯定了班级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取得进步,肯定了孩子们的“街头日记”,最终她为自己也为孩子们赢得了应有的权利——继续任教他们高三、高四的英文课,影片的结尾是孩子们听到这个好消息,互相拥抱,喜极而泣的场面。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竭尽全力去争取,是我们每个教师都需要的勇气。
反观自己的教书育人,我过多地注重了知识的传授或是学生习得知识的技能,而忽略了教育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复杂的心的教育。谢云老师说;“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互相陪伴 彼此成就。教师工作的最大意义和价值,也许并不在他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或让学生习得的能力,而在于他曾经以自己的热情、智慧、尊重和宽容,陪伴学生所走过的岁月,所经历的旅程,所获得的感受和体验。”电影中的艾琳老师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先打开学生的心门,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首先反省的是自己,为了改变,她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抛弃了传统的课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即使校方不认同,她也没有轻易地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找教导主任、找校长不行,就直接找董事会,有凭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尽管有挫折、有沮丧、有非议、有排挤更甚者有丢掉饭碗的危险,她还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最终她赢得了学生们的认可和尊重,也赢得了自己的尊严!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